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企业家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稿
各位企业家朋友们:
刚刚*主任宣读了《关于表彰2023年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先进企业、先进个人的决定》,通报了开发区“双招双引”奖补政策兑现情况,顺利完成了大会颁奖仪式。回首2023,我们有汗水、有收获,展望2024,我们有憧憬、有挑战。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举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暨企业家表彰大会,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经济工作和开发区建设各项部署要求,总结2023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进一步明确2024年园区经济发展目标,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以“斗罢艰险再出发”的决心爬坡过坎、迎难而上,全力拼经济,全面提效能,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天的大会既是一次表彰会,也是总结会,更是动员会。下面,围绕大会主题,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开发区攻坚克难、积极进取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跟航向,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干群及企业家们的共同努力下,抓主抓重,奋勇争先,取得了“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产业培育、改革创新等多个领域的新突破,呈现出六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经济发展的态势前所未有。2023年全区经营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税收*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家、战新技术企业*家,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个,到位资金*亿元。在全市园区招商引资考核中名列第一,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再次前进*位,直逼30强。二是产业重塑的质量前所未有。以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现代服务依托现代物流、商贸文旅、康养服务、数字经济四个支撑,年度营收超过*亿元,增长20%。先进制造业依托新能源制造、智能设备、医用新材料、精密仪器四个链条,年度营收超过*亿元,增长36%,其中*等新能源项目的接连落户,开辟了园区制造业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绿色食品业依托粮油加工、高端饲料、休闲食品、特色水产四个分支,年度营收超过*亿元,增长25%,省级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的招牌更亮更响。三是项目推进的力度前所未有。2023年我区共实施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个,基础设施类项目*个,开工率100%,竣工率10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等一批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长江路改造提升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园区路网完成修复升级,滨江公园建设正式提上日程,园区发展主平台作用日益显现,滨江新城的模样逐渐明晰。四是改革创新的活力前所未有。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全区规上企业和重点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现要素资源向优质高效企业合理倾斜。开发“亩均英雄贷”项目推进存量资源处置,新盘活*等闲置低效用地500亩。深化“管委会+公司”改革,做强融资开发,累计申报专项债50亿元,完成实际融资40亿元。深化“标准地”改革,实现新增供地项目“标准地”全覆盖,帮助*等重点项目“拿地即开工”。五是团结拼搏的氛围前所未有。全区上下胸怀产业强区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家规上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勇打头阵,积极扩大产能,推动技改升级,形成“头雁效应”。广大中小企业紧跟航向,主动作为,深入研究市场,创新产品研发,在纳规纳限、做大做强上不断突破。去年一年,园区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和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入选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强,得到省委、省政府授牌表彰,*入选2023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大家向强者看齐、向先进看齐的意识不断增强,越干越想干,越干越会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发展氛围越来越浓,“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正成为开发区企业家们的真实写照。
总地来说,去年一年面对超乎预料的困难,我们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取得了超乎预想的成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决心、提振信心、万众一心,沿着正确的路子走下去,开发区必将迎来更加生机勃勃的美好明天。
二、关于当前经济形势
俗话说,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抓经济建设只有准确把握形势,才能因势利导、精准施策。开发区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是客观事实,但我们也同样面临总体经济回升、市场信心回归、区域战略叠加等多重机遇。面对复杂经济形势,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补齐短板,抢抓机遇,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当前的差距短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总量不足,缺乏行业领军者和大项目拉动。去年,我们完成全区经营收入*亿元,纵向看有所突破,横向比依旧差距明显,经济总量在全市*个省级开发区中处于末位。在项目上看,我们还存在大项目偏少、领军企业偏少的短板,现有产值超10亿元企业仅一家,税收超千万元民营企业仅一家,规上企业个数全市最低,去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仅*亿元,不到高新区的零头。可以说,没有总量就没有话语权,脱离总量谈质量更是“天方夜谭”,规模小、总量低一直都是我们的致命弱点。二是结构不优,缺乏完整产业链和高精尖产品。虽然初步形成了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但代表性企业、高层次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集聚在产业链下游,缺乏有效市场控制力,同时还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瓶颈问题。比如,现代服务业支撑不够,现有业态多为限下商贸服务,*等大项目进度一度滞后,至今未能投入运营,现代康养仅仅依靠*,数字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先进制造业实力不强,对普通机械加工等原料消耗依赖大的传统装备制造仍占据多数,缺乏核心竞争力,且企业偏小偏散,“聚”而不“群”,同时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度低,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偏少。绿色食品业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偏粗偏重,多为原材料加工,有特色、有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导致市场替代多、利润微薄、税收贡献低,企业盈利多靠走量完成,不具备可持续性。三是创新不强,缺乏产学研平台和原创性成果。2023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区企业中,没有一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省“一室一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为空白,硕士以上人才数量在全市园区中居于末位。与高校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数量少,一些产学研合作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没有真正投入应用的实际成果,产学研用的转化机制不够健全,多数企业停留在为其他企业代工生产,在自身产品研发、专利申报上成果不多,缺乏叫得响的自主品牌。四是野心不够,缺乏摘金夺银和再登高峰的定力。现在我们的一些企业家,经过了多年创业打拼,企业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和盈利能力,思想上开始出现“小富即满”的错误认知,没有对下一步如何扩大规模、创新研发、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方面进行系统谋划,特别是面对资本市场,大干一笔的志气和胆气明显不足,习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贪图安逸。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做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某些方面是有路可循的。早期我在市政府工作期间,亲眼见证过很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成长为行业龙头和标杆,除了政策机遇和政府支持外,更多的还是这个企业能够立足不同发展阶段及时做出正确的战略抉择。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发展逆水行舟,唯有不断向前,才能永立潮头。当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大家一定要学会研究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因为在企业发展这盘大棋中,资本市场是成就强者的“高端局”,往往能够迅速帮助一个企业“华丽蜕变”。如果一味地排斥资本市场,贪图现状,总终的结局可能将是事与愿违,淘汰落伍。
当前我们同样面临多个方面政策机遇:一是政策利好引领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在此叠加,今年必定是破局之年。二是转型升级加快突破。随着*等重大项目落地建成,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已成为园区产业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必将加快产业结构重塑升级,帮助园区迅速做大总量、做强单量、做优质量。三是改革创新释放动能。随着“管委会+公司”“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成效的陆续显现,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投资环境不断优化,要素保障更加有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快车道。
三、未来怎么干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立足现代化滨江新城目标定位,全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考量新的形势、新的优势,拉高标杆、自我加压,跳起来摘桃子,将现有发展目标再调高20%。确保到2024年末,全区经营收入突破*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亿元。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区经营收入突破*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较当前翻两番,超过*亿元,在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中进入20强,在全市争当排头兵。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都不断释放着全力拼经济的强烈信号。随着科学防疫、扩大内需等一系列积极政策的不断推出,2024国内经济的复苏好转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所谓察势者明,驭势者胜,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面对风口,我们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抢抓机遇,争取实现跨越赶超。
一是把握时势、坚定信心,保持平稳发展好势头。年初的市委“新春第一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托省级开发区稳住经济、激发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以来,省市领导频频率队赴开发区调研,充分表明着大干经济、大抓园区的决心、信心,都预示着今年园区的发展将成为突围之战、必胜之局。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和无比巨大的责任重担,只能前进,没有退路。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全区经营收入要达到*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要达到*亿元,那么如何实现这些数字指标?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在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们,大家作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我们一切成绩的创造者,只有大家变强大了,经开区才能更辉煌。今年是疫情后的第一年,经济社会强力复苏,大家必须抢抓风口,坚定信心,结合经开区的经济发展任务,科学制定企业自身年度经营发展计划。规上企业和拟入规企业要主动打头阵,在确保保底目标达成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标准,进一步扩大规模,以“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力求新突破。一些小微企业要挖掘自身优势,开发特色产品,抓紧“占位”细分领域市场,通过单点突破补齐产业链短板,形成更多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单打冠军”。工业园区要立足自身优势,强化与经开区产业配对,推动形成更加全面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优化结构、加快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坚持去粗取精,锻造特色,推动主导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争取高端化、品质化,*项目要加快投运,结合我们正在跟进的*项目,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提高园区物流服务配套能力。*项目要转变思路、抓紧招商,吸引一批接受度高、服务性强的知名品牌入驻,与*超市、*酒店共同打造经开区主力商圈,满足更多消费需求。*产业园、*总部要进一步做强平台,引导电子商务、网红经济集聚,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同时,要围绕疫情过后健康养老等热度话题,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推动*等机构发展高品质康养颐养,吸引周边目标消费。先进制造业要争取链条化、专业化,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以*新能源为龙头,打造以*为代表的新能源百亿产业链。**等优势企业要深耕智能设备、精密仪器等专业领域,开发更多抢跑、领跑的先进技术,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把握大健康产业发展热潮,提升专业化程度,发挥集聚效应,将优质产品输出全国各地。先进制造是我们重点打造的未来支柱产业,围绕产业链生态建设,今年我们还将启动先进制造产业园项目,推动先进制造聚链成群,形成规模,力争在3年内培育1家上市公司。绿色农产品加工业要争取特色化、品牌化,用好省级绿色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金字招牌。围绕粮油加工、专业饲料和休闲食品3大板块协同发展,以扩大产能、提高精深加工水平为发展路径,以形成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发展目标,打造专业化绿色食品产业园。同时开发现代化、沉浸式、观光型绿色食品,点燃新潮流,形成新风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要进一步推动*等企业扩大规模,推动*等企业工艺升级,推动*等企业扩大宣传。用好优质农产品资源,积极打造绿色农产品冷链仓储和贸易市场,形成绿色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让开发区成为长三角内远近闻名的“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
三是大抓项目、拉动投资,塑造经济增长硬支撑。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项目建设决定未来发展成败。一方面,围绕坚决打赢有效投资攻坚战,2024年我们把园区所有在建项目纳入经开区统一调度,由党工委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专门联系,明确目标计划与责任,做到挂图作战,挂榜督办。我们将全力服务**“一号工程”,专班推进*等重大项目建设,定期召开项目建设调度会,顶格推进协调,确保所有在建项目按时按质投产达效。另一方面,我们将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机遇,积极申报各类项目资金,大力实施园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谋划实施并推进*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更强保障。
四是搭建平台、创新赋能,激发提质增效新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要想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创新要素必不可少。要紧盯市场风口,立足专业所长,研究寻找新的市场空隙,加大自主研发与创新力度,开发更多有市场竞争力的好产品。要善于借助各类技术资源,与大院大所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平台,推动知识共享、技术共享。要发挥科技孵化器催化功能,支持更多科技型小微企业落户生长,形成更多储备资源。要把准招才引智症结,写好人才引育留用文章,让更多行业人才、技术人才、青年人才向开发区集聚,将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创业高地。
企业家朋友们,优化营商环境仍是我们今年各项工作的不变主题,我们将始终把改作风、优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深化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企业化的管委会管理模式,突出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真正以干部的真心换取企业的安心,以干部的费心换取企业的舒心,当好企业发展路上的“合伙人”“引路人”。
企业家朋友们,时代召唤着我们,今天的开发区,产业之变前所未有,能级之变前所未有,气质之变前所未有,让我们拧成一股绳,紧紧团结在一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朝着现代化滨江新城的美好明天阔步迈进!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