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委办公室党员干部在2025年度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关于作风建设的研讨发言材料

浩渺 分享 时间: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树立廉洁形象,推动党员干部在学习中践行初心使命,促进县域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某县委办公室党员干部在2025学习教育读书班上作风建设的研讨发言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某县委办公室党员干部在2025年度学习教育读书班上关于作风建设的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围绕作风建设这一主题,结合县委办公室工作实际,我谈四点学习体会。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是事业发展的"定盘星"。作为县委办公室的党员干部,我们身处枢纽机关,服务县委决策,必须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锤炼过硬作风,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第一棒、服务县委工作的第一关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根本要义"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作风建设正是这场伟大自我革命的关键战役。县委办公室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把讲政治作为第一属性,把作风建设作为"一号工程",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一)作风建设是践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县委办公室直接服务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承担着"三服务"核心职能。我们的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县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质量。近年来,县委办公室以"零差错、零延误、零失误"为目标,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工作机制,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连夜起草紧急通知、协调调度各方资源,展现了过硬的作风。但对照新时代新要求,仍存在"文来文往"机械执行、"案头文件"空转空悬等现象,必须持续纠治。

(二)作风建设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净化器"。县委办公室作为县委的"前沿阵地",作风好坏直接影响全县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政治生日"等活动,强化党性淬炼。但也要清醒看到,个别干部仍存在"本位主义""小圈子"等倾向,必须坚决纠治"七个有之",践行"五个必须",以优良作风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作风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当前,我县正处于"产业升级攻坚期""乡村振兴突破期""民生改善关键期",县委办公室必须把作风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在招商引资中,我们建立"项目专员"制度,全程跟踪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组建"一线调研组",深挖群众"急难愁盼"。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存在"政策传达慢半拍""基层诉求回应不及时"等问题,必须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

二、直面问题挑战,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现实针对性"

近年来,县委办公室以"作风建设深化年"为契机,开展"四不两直"督查、建立"红黄蓝"效能台账,推动作风持续好转。但对照"五个坚持"要求,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一)思想根子上的"病灶"仍未根除。个别干部存在"三种心态":一是"躺平心态",认为"办公室就是养老单位",缺乏进取心;二是"看客心态",对县委决策"只传不达""只督不办";三是"功利心态",重"显绩""潜绩",搞"材料出政绩"。比如,在起草领导讲话时,有的同志热衷于堆砌新名词,对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等民生问题避重就轻。

(二)能力素质上的"短板"依然突出。面对数字化转型要求,部分干部存在"本领恐慌"。有的同志对"大数据平台""智慧城市"等新事物一知半解,在起草数字经济相关文件时"依葫芦画瓢";有的同志对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不足,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失语""迟语"

(三)工作作风上的"顽疾"时有反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新变种。比如,在督查检查中,存在"层层加码""重复调研"现象;在办文办会中,有的部门把"层层把关"变成"层层推诿",导致文件"空转"、会议"拖堂"

(四)纪律规矩上的"红线"仍有触碰。个别干部存在"小节无害"的麻痹思想。有的同志对"三公"经费使用打"擦边球",超标准接待;有的同志在档案管理中"粗枝大叶",导致涉密文件泄露风险。

这些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四个不够":理论武装不够深入,导致政治站位不高;宗旨意识不够牢固,导致群众观念淡薄;斗争精神不够强劲,导致担当作为不足;纪律约束不够严格,导致自我要求放松。

三、创新实践路径,全面提升作风建设的"治理效能"

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县委办公室将重点实施"四大行动",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一)实施"铸魂赋能"行动,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建立"理论学习+业务研讨"双周制度,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岗位建功活动。二是传承红色基因。依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情景党课""沉浸式教育"品牌,让作风建设教育"活起来"。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建立"典型案例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二)实施"提质增效"行动,锤炼过硬本领。

一是开展"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举办"数字素养""舆情应对"等专题培训,推行"导师制""轮岗制",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二是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对县委决策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建立"蓝黄红"三色督办单,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三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领导班子基层联系点""年轻干部驻村调研"制度,推动干部在基层实践中提升能力。

(三)实施"正风肃纪"行动,纠治突出问题。

一是开展"四不两直"督查。聚焦"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建立"飞行检查"机制,今年已开展3轮督查,通报典型案例2起。二是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清单》,开展"家庭助廉""廉洁家访"活动,构建"单位+家庭"双防线。三是严格"八小时外"监督。建立干部"社交圈""生活圈"动态档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打造"智慧办公"平台。整合公文处理、督查考核等系统,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二是建立"作风监测"大数据模型。对办文效率、会议纪律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自动生成"作风体检报告"。三是推行"无感考评"机制。引入服务对象评价、群众满意度测评等维度,构建"多维画像"评价体系。

四、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作风建设的"常态长效"

作风建设重在经常、贵在有恒。县委办公室将构建"三位一体"长效机制,确保作风建设常抓常新。

(一)完善制度体系,立起"硬规矩"

修订《县委办公室工作规则》,明确"十严禁""十必须"纪律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干部担当作为正负面清单》,让"敢为者有为、有为者有位"

(二)强化文化浸润,培育"软环境"

提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办公室精神,打造"作风长廊""模范先锋岗"等文化阵地;开展"最美办公室人"评选,让"标杆"立起来、"榜样"树起来。

(三)严格考核问责,架起"高压线"

实行"作风建设与绩效考核双挂钩"机制,对作风问题"一票否决";建立"作风问题线索移送"通道,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

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作为县委办公室的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以"铁肩膀"扛起硬责任,以"硬作风"创造新业绩,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办公室力量!

谢谢大家!

47 4469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