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实用【实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实用【实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一篇】

中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凝结了我国古代先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与智慧。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对职业学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高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

中医事业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社会对于职业学校的中医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诉求。革新卫生职业学校中的《中医学基础》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中医学基础》教学的质量和促进学生中医学知识与技能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高素质人才要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如何优化卫生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促进中医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职业学校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许多教师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习惯将自己当作课堂的主角,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进行中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年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课堂失去了新鲜感,学习积极性不高。职业学校中《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表面上部分教师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教学方法脱离了《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1]。

上述情况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把握,阻碍了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进一步影响了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学习和提高。因此,如何改善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现代年轻人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接触都比较少,中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西医是西方从医者对治病的经验积累,但各有所长。而现代人思维方式都以西方思维方式为主,因此,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我们采用中西医对比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同时,吸取西医的长处,取长补短[2]。

以“脏腑学说”为例,中医学中提到心主血脉,且与神志相关联。这样的内容偏于抽象,这时我们可以结合西方的解剖学对心脏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进行补充,同时以换心手术后病人的性格变化来印证心主神志的功能,这样一来,可以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对于脏腑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2、尊重学生主体性,开展合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惯用“一言堂”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学习兴趣,在中医学基础课堂上昏昏欲睡[3]。

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遵循“教必须以学为立足点”的教育理念,开展合作教学与研究性学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医者通过收集病患资料,进而分析患者的病因病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某种“病情”,模拟诊病的情景,让学生通过模拟合作强化对中医医理、药理的理解,提高诊断、分析病情、开药方的技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通过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让小组开展课题讨论与研究,更加深了同学们学习与探究中医的热情。

3、提问式教学法,建立互动课堂。

在《中医学基础》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提问式的教学方法,以此建立起《中医学基础》的互动课堂。一方面,可以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形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学生提问学生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4]。

以“气”的学习为例,在学习正课之前,我先向学生提问:我们在看武侠小说或者武打影片时,经常会看到“元气大伤”的字眼,那么究竟气是指什么?元气又指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又有哪些功效?如此一来,学生在预习时就有了一定的目标,对于“气”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

4、利用多媒体等教具进行教学。

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不习惯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中医中涉及许多抽象的知识点,还有人体中诸如穴位、静脉等的构造,仅仅凭教师的讲授、观看教材上的配图,难以充分地把握这些内容,阻碍了《中医学基础》教学效率的提高,也造成了教育技术资源的浪费[5]。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比如利用人体经络模型进行讲解,直观的学习经络的分布。更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多种角度绘制的'人体经脉和穴位图形图像甚至气血延着经络穴位的动态运行,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观察经络分布情况和各自的功能。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中医相关的记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前世今生,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的兴趣。

5、以人为本,培养自我养生观念,增强学习兴趣。

医学以实用为上。鼓励学生以自己为实验品,通过《中医学基础》的学习,学会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天人合一。在此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革新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方法对于中医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中医专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快速发展的推动之下,对于卫生职业学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在《中医学基础》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中西医对比教学法,扎实中医知识,补充中医不足;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采用提问式教学法,建立互动课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促进学生对中医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不断提高卫生职业院校《中医学基础》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中医人才。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二篇】

从矿井通风这门课程性质和特点出发,通过对目前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模型介入、讨论课的设置、课外作业和考核形式内容等具体应用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矿井通风》是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安全技术及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传统的矿井通风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以多媒体为主,手段相对单一,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把所使用的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给学生讲解,很少的教师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教给学生。鉴于上述情况,矿井通风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和转型。1.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设矿井通风这门课程时,学生并没有去过矿井现场了解矿井通风的实际情况,所以学生的脑海中没有直观的形象,所学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是比较难理解的,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更是无从谈起。1.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比较单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方法并不丰富。矿井通风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有:课上的简单提问、单设的开卷考试或是闭卷考试,大部分考核方式都是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所以,这些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主体课程《矿井通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改革和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矿井通风》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具体整改内容:(1)模型介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矿井通风》实际的教学内容空间立体概念较多,井工矿的通风各巷道空间位置复杂多变,整个网络系统随着采掘的不断推进数据动态多变等特点,实时的结合多种模型、实际案例、影像和数值模拟等,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每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是如何应用到实践中的。(2)课外作业。《矿井通风》课后练习题的功能较多,对学生来说,课后练习可以起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目前,绝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应用多媒体来呈现的。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缺点之一是,提供知识量大的前提下,课堂速度相对较快,学生有很多知识在课堂上是比较难消化的。所以,针对上述缺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布置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后习题,通过批改布置,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师生互动。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总是会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其中包括对于师生互动的设计,良好的师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师生互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置的。这种互动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题目要相对简单,就知识点来讨论和扩展延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题目的设置要精心考虑,要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核心题目的讨论,通过不断的练习让学生很快地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第二个层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设置。这一层次的互动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准备的资料内容需要得更多。针对一个知识点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自己去找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互动结束后,老师要及时准确的指出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要学会分析总结不同方案的优缺点,真正学会融会贯通。第三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做好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教师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相关的课题,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老师要有意识地侧重不同的专业知识点。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4)考试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在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充分的考虑矿井通风的教学特点和本门课程的应用特点。考试形式不拘泥于开卷、闭卷对于重点难点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设置开放式试题形式,例如让学生选择做相关知识点的设计或者是对知识点有何自己的想法,写一些相关的论文。将课程知识灵活巧妙地融入题目的设置中,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积极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教材的选择问题。教材的选用同时既要满足理论知识的深度,又要涉及前沿学科或技术装备是非常困难的。(2)教学内容的安排问题。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设计、理论课讲授与课程设计的课时比例分配等。(3)授课方式的选择问题。一方面巧妙合理的安排、搭配各种教学手段的开展,比如是否颠覆以往教学顺序,先见识模型再讲解理论知识,使理论课的讲解更具有实物感;另一方面课时合理分配,讨论课与理论课的如何合理搭配,是否可以每讲完一章节之后,针对章节内容下达讨论题目。(4)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问题。设置培养目标一定要按照整体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以及将来要从事的行业特点,为所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各个环节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

通过对《矿井通风》这门重要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转型,能够使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后初步掌握分析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能够设计出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真正的应用到采矿工程中来。收入分配对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有直接影响,合理、合法且适度的拉开收入差距,能过“利益差”驱动,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加强了责任心,促进了安全生产。相反,如果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劳动付出多而得到分配少,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就会降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起到破坏生产力的作用。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三篇】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

现就本人在《内经选读》课教学过程中的体会简述如下:

一、多角度完善教学内容。

1.篇名的解析。《内经选读》课的原文往往节选自《内经》的某一章节,只有把这段原文放在这一章节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涵。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把《内经》此章节篇名的含义加以解释。《内经》篇名有一定的命名规律,有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还有的以示该篇与他篇的区别,如《素问・五脏别论》,还有的是说明该篇在《内经》成编时的流传方式。而大多篇名是概括原文所论内容,篇名往往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涵,是对文章内涵的高度概括,了解篇名的主要内涵对理解所节选的原文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帮助。例如第四单元血气精神中第一段原文选自《灵枢・本神》篇,本神是本于神的意思,即是讲解“人之神”的,那么在未读原文之前我们内心就会对原文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对本段原文的渊源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起来也会更有的放矢。

2.原文的朗读与背诵。《内经》是1篇篇内涵深刻的美文,其不仅富有深刻的医理,而且行文流畅,文采飞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因为其时代久远,所以一些字词的读音与现代有所差异,读音不同则含义不同,所以首先要读对、读准,课上朗读原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例如《内经》中一字多音多义的现象很多,一个“能”字除原有“能够”、“才能”等词义外,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夏不能冬”句中作“耐”解,读作“耐”;在“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句中与“态”同义,读作“态”等等。《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之一,一些篇章所包含的医理和哲理值得我们一生回味。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次的诵读能够增加对原文内涵的理解。简单的学习根本不能领会《内经》原文深刻的内涵,所以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典原文进行背诵是非常必要的。

3.字、词的含义。学习《内经》必须弄懂文理和医理,而弄懂文理和医理则必须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常有不同的含义,只有明确字词的含义才能理解原文的主要内涵。例如“卒”字,《灵枢・玉版》“土卒无白刃之难”句中作“士兵”解;在《素问・评热病论》“愿卒闻之”句中作“详尽”解;在《素问・征四失论》“卒持寸口”句中作副词“只”解;在《灵枢・口问》“大惊卒恐”句中通“猝”。而且,《内经》中有许多“通假字”、“古今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词义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原词的引申义列中分化独立而形成新词或上古同音借用形成的同形词在汉语发展中分化出新词,在书面上为这些新词另造新字的现象。在《内经》课本中通假字常用“通”来表示,而古今字常用“同”来表示,在讲述过程中必须对字词的含义和读音进行强调,否则学生不加以重视则容易读错,并造成词义的曲解。

4.修辞手法。《内经》还贯用一些修辞手法,而达到行文流畅的目的。例如《内经》原文中常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如《素问・举痛论》“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意思是:客于脉外血少、气亦少,客于脉中气不通、血亦不通,其中气和血互文,完善其含义则是“客于脉外则气血少,客于脉中则气血不通”,这样显然有些重复累赘,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缺陷。另外,还有一种修辞手法也较常用,称“举偶”,即举一反三之义,如《灵枢・口问》“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句中以“寒暑”赅六淫,以“喜怒”以赅七情。

5.注家的解释。《内经》的注家及其注本,是古代医家研究《内经》的经验结晶,是我们学习《内经》的重要借鉴。但由于历代注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临床经验的差异,所以对同一问题往往会出现多种分歧。所以,我们在讲解某一段原文时,可以参考多个注家的见解,进行分析对比,然后总结分析,有选择性地进行解释,从而弄懂其文理和医理。对于某些重要条文的理解,则需要对不同注家的观点进行对比,丰富原文的内涵。例如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不同的注家有不同的论述,马莳、高世拭等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张介宾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通过对不同注家观点的解析,使同学对原文内涵的理解更为丰富和深刻。

6.联系上下文对原文进行分析。《内经》课本往往只是从原文中节选某一段落,但其段落的含义必须在全文的语境下进行理解。所以,在学习讲解时需联系上下文,才能更好地抓住其本质内涵。《内经》是古典文化的结晶,学习《内经》和学习古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要弄懂文理,能够掌握段落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涵,所不同的是,《内经》毕竟是医学专著,所以还要结合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弄懂它的医理。例如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治病必求于本。”联系上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我们就可以理解“本”是指“阴阳”,因为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法则和规律。

1.案例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是以案例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性地导入临床病案,实施较为容易,同时可以弥补我们临床课教学缺少课间实习的不足,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我院的素质教育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首先从《古今医案按》、《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等经典医案著作,把与《内经》教材的经典理论条文相符合的病案进行摘录,与经典条文理论相匹配,形成教材参考资料,在条文讲解时引入运用。在运用过程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修订医案内容。在这里强调的是,案例教学法虽然被运用到中医学的各门学科,每个学科有其独特性,需要经过必要的教学改革研究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案例教学方案和医案参考资料。医案参考资料并非在《内经》理论之后医案的简单罗列,而是经过调研和总结研究形成的一套成熟的、具有理论价值的.经典医案与理论资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按照不同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初期,以讲述为主插入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期,以问题为主导入案例分析;在教学后期,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并在学生和教学督导中进行问卷调研,不断总结完善,形成适合《内经》课自身特点的案例教学方法[1]。

2.自主学习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是以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对某一些较易理解的篇章,让学生查阅资料自学,而后对中心思想进行把握。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足之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课堂自学会占用大量的时间,使讲授时间远远不足;而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往往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成自学,导致学习效果下降。

3.角色转换教学法。角色转换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对某一些篇章进行全面地查阅资料准备,让学生上讲台讲课,承担教师的角色。一个问题只有弄明白,才能讲明白,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以讲授者的态度去学习,而且讲明白还需要旁征博引,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从而也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查阅和整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角色转换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对课堂进行一定的组织,对学生进行提前分组,需要发现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提前的布置,以免耽误课堂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角色转换教学法只能针对少数的学生来承担教师的角色,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没有承担教师角色的同学也不能有更深的体会。

三、多方面应用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内经》是经典课程,文字的东西多,而图片资料少,不能更好地显示多媒体在《内经》课的应用优势。但是,多媒体以其容量大、直观的特点,仍然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内经》多媒体应用应具有如下特点:字迹清晰、版面优美、内容丰富,而且适当地可配合一些图片资料或语音朗读资料等等,使其更加生动活泼。对于一些原文的注解可以用链接的方式显现,尤其是注家的解释为古文注解,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用多媒体的方式显示在画面上则更为清晰,容易理解。

2.板书的应用。板书虽然在现时代显得有些古旧,但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板书,可以舒缓教师的情绪,还可以给学生和教师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板书像故事插曲一样,对于不适于在多媒体中表现的、讲解,但又较难理解的内容,需要书写时则可以配合板书。板书要整洁大方,注意在书写时勿进行讲解。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力求更好地提高《内经》课的教学质量。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四篇】

摘要:作为高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成为教师以及学生探索的问题。很多学生会因为高中物理极强的逻辑思维以及抽象的理论知识对物理“望而却步”,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失去学习兴趣。在高中课堂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成为教师教学中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高中物理知识特点,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进行有效的提问。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提问,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自主探究落实教学目标。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的提问技能以及问题提出的时间,通过恰当的提问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得到改善。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充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过程,对学生起到综合能力提升的作用。

一、课堂提问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意义。

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丰富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并且可以在此种良性循环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且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二、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有效性原则,教师不能盲目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要使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并且在问题的设置上应注意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复杂,可能会为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来困难,打击学生积极性,降低问题的有效性。第二、问题的设置应遵循科学性,教师应该对教材极为熟悉,在教材内容以及整体掌握上都有一定的深度,进而使问题的设置不仅紧扣本节课教学内容,而且使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时可以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以问题的形式督促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第三、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的思维的拓展以及能力的提升应具有启发性,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逐渐地提升问题的深度,增加学生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第四、针对性原则,高中物理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不能普遍化。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学生能力的欠缺,才能针对学生情况,设计出最有效的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

三、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高中物理中若想使课堂上的提问进一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完善,而不成为课堂设计中多余的部分,充分发挥其功能,除了遵循上述四个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具有针对性,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提问,但是在问题设计过程中又不能忽略其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关系,以点概面,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其次,问题设计应该由易到难,既照顾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进一步了解,又考虑到程度较好的同学进行能力的提升,达到物理成绩整体提高。然后在问题的设计中应该注意题目的丰富性,避免无限重复对不对、是不是等问题,使学生对物理课堂感到乏味。最后问题设计的数量也应仔细斟酌,不应过多,也不应过少。过多显得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堆问题的罗列,而问题过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竞赛式提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将所有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而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进行竞赛式抢答。此种课堂提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与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问题回答过程中,若有同学对抢到的问题描述不准确,还可以首先由组内成员进行补充,最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在此过程中,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课堂提问中,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2、情景式提问。

教学情境的营造可以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对物理不再感到陌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而在情境营造过程中,融入教学问题,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思考,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简化物理知识的逻辑性,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可以进一步熟练的掌握,增加物理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拓展式问题提问。

在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相结合。教师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可以以某一问题为中心点,辐射出多种相关的物理知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问,对知识进行深度解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并且进一步地提出问题,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总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问题的设计,注意变换问题提问的手法,以及问题设置的多少和问题难易程度,增加课堂活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多种教学手法与问题设计相结合。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提高学生的物理专业素质,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晓迎,于子森.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性提问技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

[3]盛春林.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58.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五篇】

(一)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指出,学习目标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确定,这样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不同学习程度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一点符合新课程改革中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相吻合。

(二)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不给答案,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教师作课后补记。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基本理念,只提出教学要求而没有明确必学的内容,更没有详细的知识点,更加强调学生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提高整体素质的作用。在非指示性教学模式中的“四自”也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强调学生的终身学习。

(四)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开放式地理课堂的构建,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关系。

下面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来说明“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确定辅助情境。

地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系列的困扰人们生活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住房困难等等),然后根据之前学过的有关城市化的知识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看哪些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一阶段一般在师生交谈中进行,地理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同时,地理教师要事先组织好若干有关城市环境问题的话语,以限定学生表达情感的范围,明确交谈中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目标。

(二)探索问题。

在此阶段,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表达消极和积极的情感的基础上,澄清和明辨学生的情感。究竟在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是否属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呢,在这一阶段就要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地辨析。

(三)发展学生洞察力。

日常生活中,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所带来的麻烦也不少,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意识到一些。在这一阶段,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的看法,教师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使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发展。

(四)规划和决策。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有关问题做作出计划和决策。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诸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的问题,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做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规划和策略。教师在此阶段要引导学生做出与自己的期望相一致的决策,并引导学生开始积极的行动。

(五)整合。

即学生汇报他采取的行动,进一步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规划日益完善的积极的行动。

(一)强调主体地位的凸显。

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在非指导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促进者,是受学生信赖、同学生之间不存在任何防御的顾问。非指导的含义是尽可能少地用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等形式,更多的运用间接的、不命令的、启发性的等形式。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地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答方式,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学大纲,课程内容由学生和教师设定。评价注重过程,不但是为了评定绩效,也是为了做出决定,所以评价是回溯的,也是前瞻的。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开发其创造潜能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突破了中学教育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独立性、学术性为主的课程模式,根据学生及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特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才能。

(三)注重地理教材的运用。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兼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大领域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应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进行地理教学时注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不是每个章节每节课都能适用,这就要教师仔细斟酌、推敲、研究教材,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将非指导性教学方式用得恰到好处。

(四)重视研讨情境的创设。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前提。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和动员学生走出地理课堂,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自主的、创新的学习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创新素材,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查找资料、动手实践等方式,体验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张熙.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j].教育研究,,(2).

[2]李毅.“以人为本”对教育发展的启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探索浅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6(2).

[3]王涛.非指示性教学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文教资料[j].文教资料,,(30).

[4]向海英.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论及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1).

[5]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1).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六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殖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妇产科护理教学也随着现代护理学发展趋势而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资源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地组织课程教学,树立整体护理理念,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教学效果。运用所学护理程序等知识、科学管理方法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活动,为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妇产科护理岗位需求,从事护理专业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教学法;体会。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完整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它是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随着人们对生殖健康和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以及我国二孩政策的开放,妇产科护理更加引起广泛重视。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为学生未来从事护理专业打下良好基础,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有效、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因此,《妇产科护理学》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所面对的学生是高职护理,相对于本科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上课时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听课。再加上手机的普及,课堂玩手机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气氛的调节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应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双方的沟通,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有效的策略,教授学生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笔者就近年来在妇产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体会总结如下。

1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受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是最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可以把相关护理操作采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结合起来,把抽象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和直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教学效果。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尤其对一些动态变化和连贯动作的知识,有着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讲授到分娩机制及正常分娩时,由于分娩机制是比较抽象的,可以采用动态的三维动画展示整个分娩过程,还可辅助应用教具骨盆和胎儿模型进行动态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讲解分娩期三个产程时,先给学生播放产程观察及接产的视频,然后再对接产过程中如会阴冲洗、保护会阴、接产、脐带结扎等分步进行讲解以加深印象,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尽快进入角色打好基础。同时多媒体教学又节约了教师板书、擦黑板的时间和减少粉笔使用量,实现了绿色教学,使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变得容易,优化了教学过程。

2情景模拟教学法。

“平铺直叙”教学法对学生吸引力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在课堂上容易产生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果。在讲到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内容时,笔者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在课前1周布置学习任务,设计1个典型的临床病例,学生积极参加预习,认真阅读课本、参考资料及搜索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精心编写剧本。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又由同学推荐或自荐4人以上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还可增加辅助科室医生实施情景教学。先由一名同学表演“病人”的临床表现,第二名同学扮演“医生”对“病人”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然后开具相应的检查单,另外一名同学作为“辅助科室医生”出具相应的检查报告单,最后根据全面的病例资料做出临床诊断及护理诊断,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每组各抽两名同学作为评委进行评分,最后评出一、二、三名次,对获得不同名次的同学适当加分,通过增加他们的平时成绩来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她们的`竞争意识。在角色扮演中突出“以病人为中心”,锻炼“护—患”之间、“护—护”之间沟通能力,培养了整体护理理念及临床思维能力,锤炼了专业素质的修养,展现了护士的专业形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进行健康教育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深受同学们欢迎,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注意力集中,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培养护生的基本途径,情景模拟模式正是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方法之一[2]。

3病例讨论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缺乏教与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使课堂枯燥乏味,对于抽象的理论护生无法应用到具体的病例当中去,无法将理论知识升华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在病案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如在讲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内容时,在前一次课末给出1份详细完整的典型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经过及实验室检查等。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导学生课前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仔细阅读和查找相关病案资料,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实际病案的讨论和分析,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整个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可以锻炼学生应变能力、口头表达、临床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病例教学法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教学形式,能活跃课堂气氛,既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诱导式教学的转化,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的学习[4]。

4应用模型。

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用模型也不容忽视,图像效果是无法与模型的直观效果相比的。使用教学模型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想像空间,能缩短学生的理论知识到临床知识的距离,使抽象性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如在讲解生殖系统解剖中的骨盆组成、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分娩机制、影响分娩因素的骨产道及狭窄骨盆等均可借助于骨盆、胎儿模型进行演示。如进行产前检查中的骨盆外测量,应用骨盆模型找到骨性标志,分别对每条径线进行展示,更直观且学生理解更透彻,同时给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骨盆测量是否有异常,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觉得课程生动而有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于老师来说,这种模型的使用也使得他们在上课时可以稍微的轻松一些,因为很多的内容是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清楚的。总之,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授他们丰富的妇产科护理学知识,使教学具有新鲜感,通过整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交流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优秀的妇产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3]杨再兰.案例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疗前沿,,5(9):81,91.

作者:罗银碧单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七篇】

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时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其实,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用到各种方法,像论述教学法、练习教学法等等,除了这两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以外,还有演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以我们常用的讲述教学法为例,它有以下几个优点:第一:操作简单、方便,只要教师对学科知识有较多的了解并事先准备充分的教学标榜,就可能随时随地加以运用。从现有的学科教学来说,它也适合大多数学科,大多数情况下的教学。第二:经济、省时,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最多的人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最为经济的教学方法。第三,适宜传递较为艰深的知识体系和概念。第四: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第五,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互为补充。讲述教学法虽然有以上几个优点,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是教师讲、学生听,我们平时把这种教学方法叫做“填鸭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和激发创造性思维。这样就很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习惯,也无法考虑学生差异,不太适用于年幼学生和学科背景较弱的学生。

因此,教学方法无所谓绝对好或绝对不好的方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每位教师要谨慎对待。教师教的方法,在于示范,启发、训练和辅导。那么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怎样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呢?通过学习和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我很认同文中的观点,教学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分析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它影响了我们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并且直接影响对学习水平的确定和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的陈述,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等后面的各个工作环节。

二是确定教学目标。在确定目标时,我们教师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在教学中目标不同,目标的层次水平不同,所选择的方法也应不同。其次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不但教师应该有教学目标,学生也应该有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作用与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服务于两个不同的主体。再次,在制定目标时,应该全面们考虑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

三是了解学生的特征。分析学生特征一般由三个方面下手:一是学生的一般特征;二是学生的起始能力,即已有的知识技能准备程度。三是学生的学习风格。

四,是了解教师自身的特征。教师自身的特征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观条件。教师的个性是不同的,这些不同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观念、教育与学习理论知识的储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媒体应用能力、教学经验与教学风格等等。只有符合教师自身的条件,能为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

五是认识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考虑当地或本学校教学条件的可能性,要充分分析挖掘、利用、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某些教学资源由潜在状态上升到显性状态。服从、服务于教学方法选择之需要。

主体性教学方法及应用论文【第八篇】

学生是学习主体,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一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的个性心理体验来完成。我上课时很少单讲独白,总是想尽办法组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各感管都活动起来。比如我在讲“earningthreedollarshonestly”时,让一个学生扮演成马克吐温,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文中的第一段的内容,让另一个学生在一旁解说,就象中国的双簧-----一个说一个表演,且说的内容和做的内容要一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增添了许多学习乐趣,变苦学为乐学,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了使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又开展了“老师的小助手”活动.具体做法是:让基础较差和基础一般的.学生先挑选出自己信赖的可以帮助他们取得进步的同学,再以被选出的这个同学为中心,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且这个被选出的同学就成为“老师的小助手。”每次讲新课前一天,把“小助”手召集到一起,用20分钟的时间,带他们读生词,预习课文,并把有关的学习资料交给他们,再让他们组织本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掌握新课内容,变“难学”为“易学”,变“难懂”为“易懂”,上课的时侯,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不至于一个人唱“独角戏”,有问有答,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此外,“小助手”还是本小组同学的身边“小老师”,负责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作业,带领他们取得进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多项评比活动,比如作业完成情况评比,最佳“小助手”评选,纪律模范小组评选……这样,学生的纪律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在英语教学中,这些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差异和兴趣差异上,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喜欢学习英语,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跟本不感兴趣,上课时你讲你的,他忙他的,跟本就不听你的。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努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很满足,针对以上情况,我把授课内容和教学评价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子划分成几个层次。下面我就以《英语》(提高版)第一册中unit7smokingisnotallowedhere这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把单词部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单词全部会读,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18个,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fashion,cause,force,breather,public,pass,law,nowadays等.第二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重要的1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13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等。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的13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8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等。第四个层次,要求会读上面的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三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其次,把课文部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能够熟读课文,复述课文,熟练掌握全部语言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谈一谈吸烟的危害。第二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第三和第四段,熟练掌握80%的语言点。第三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和第三段,熟练掌握50%的语言点。第四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三段,熟练掌握20%的语言点。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达到第一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90-100分;达到第二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80-90分;达到第三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70-80分;达到第四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60-70分。而且学生要达到哪个层次,得多少分,完全由自己决定,老师决不干涉。此外,我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疯狂英语900句》,把课本中的会话部分,一句一句地列下来,编成《中专英语300句》,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并且也分了四个层次,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取得明显地进步。一向贪玩爱闹的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小助手”们忙了起来,因为前来问问题同学多了。

这样的分层次教学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授课效果,期末考试中,会计02班60个人中有20多人90分以上,20人80分以上,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很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三、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树立学生学英语的信心。

有很多教师教学的过程好像就是一个找错误的过程,全神贯注找错误,全力以赴批错误,全心全意背错误。本来学生进入课堂,对英语很有兴趣,经过几次课堂的批错误,学生对英语就没有兴趣了。我们对待错误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见到错误就批呢,这里面是有科学性的。我认为在没有表扬学生前一定慎用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前,一定掌握好批评的分寸与尺度,以免引起学生反感,而使其放弃英语学习。一定尽力运用赏识教育,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得到表扬,让学生去体味成功的甘甜,并且设法让学生尝试成功,觉得英语并不难,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还应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最初的幸福人生。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个男生叫徐楠楠,上课睡觉,同学叫也不醒。我利用学校领导来听课的机会,让他回答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他自然回答的很好,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从此上课很专心,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所谓“教无定法”,以上三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而已。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把调皮爱玩儿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47 232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