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的发言稿(样稿)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学术会议的发言稿(样稿)汇总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术会议的发言稿【第一篇】

首先我感谢ICCS(日本爱知大学中国学研究所)请我来参加这次讲座,让我有机会听到了很多精彩的报告,并有机会把我的一些观点和大家进行交流。这两天以来,我受益匪浅,最开始是经济,然后是环境和政治的讲演。在经济的讲演中我们就发现,如果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我们的资源匮乏,那么我们的经济就没法继续发展,谈不上和谐社会。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资源和经济发展,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这就是政治。我觉得有了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有文化。文化就是人的观念,而观念是指导人的行为的,也就是说我们未来会如何行动,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取决于我们的文化观,它是无形的,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天发言就有人提到中国人的价值观在哪里,中国人信不信宗教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问题提得很好,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我认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加上文化这一环。另外文化不仅是一种观念,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也是一种资源,它跟自然资源一样重要,我今天做的这个报告,就叫做:《从遗产到资源》。

这样的一个题目不是我一天想出来的,这是一个研究西部人文资源的。重大国家课题。课题组花了七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写了一系列的调查报告,最后的总报告书就是这样的一个题目。我有幸成为这样一个课题的组织者和研究者,现在有机会在这里向大家报告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我觉得这种交流非常重要。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西部开发,西部是中国的生态非常重要的地方,它的生物多样性和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薄弱的。在西部开发的时候国家提出了要保护西部的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同样,西部也是一个中国文化多样性集中的地方,所以我们课题提出,在西部开发的时候不但要保护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的保护同样重要。因此在国家开始西部开发时,我们就向国家申报并承接了两个课题,一个是《西部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还有一个是《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主要是以记录事实为主,是“摸家底”的工作,我们要知道在西部究竟哪些是我们的重要的文化资源,需要保护的文化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就是在摸家底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经过了七年的时间,由四十多个单位的人员和学者参与,最终完成了这两个项目,建立了一个西部人文资源数据库,完成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包括总报告书──《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这些都在陆续地出版当中,希望以后能和大家进行交流。

下面介绍我们的理论探讨部分。在报告我们对不同国家所提出来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财、文化资产、文化资源等相关概念进行了逐一的梳理与辨析。尤其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文化时期所遭遇的特殊语境进行了梳理与辨析。为什么要对这个进行梳理呢?因为不断地有人提出,中国现在的价值观在哪里?中国有没有宗教?中国人现在是不是完全是物质主义?我们应该如何回答这一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重建我们的文化。虽然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到很高位置,但我们不要忘记,还在不久前,它被称为旧的文化、落后的文化,甚至是“五四”运动要打倒的文化,是我们前进的绊脚石,也是封建主义的文化。这也是很有意思的问题,由于篇幅有限,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我们通过大量实地考察的个案来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西部的什么地方?他们是原封不动地在那里等待我们保护,还是其正在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通过大量的实地研究,我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一,我们调查了解到,西部的自然生态,尤其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十分严峻。生态不光跟我们的经济有关系,也跟我们的文化有关系。因为没有了森林就不会有森林文化,没有了草原也不会有草原文化。所以生态的破坏是文化存在所受到的一个很大的压力。

第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快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步伐,西部传统的农业文明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家知道属于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于农业文明的,那么农业文明不存在了,传统文化也就缺乏了依附的对象,处于一种自然解体的状态中。

第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现在西部许多农村地区的年青人都纷纷到城市打工,我们所考察到的所有农村,几乎95%以上的年青人都到城市打工了,乡村只剩下老人,没有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传承下去?

从日本的“无形文化财”借用的非物质文化不像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以物质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是以人为载体的,没有了人,这个文化也就结束了。

第四,在众多的个案的研究中,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文化在实际生活中开始失去效应,退出了生活的舞台。退出了生活的舞台以后,它们就变成了一种表演艺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谁来表演汉族的文化,但是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在表演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没有看到在表演城市文化,而是在表演乡村文化。为什么?因为这种民间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已经不在了,所以成为表演的对象,也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产业。

这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些情况。下面是我们的一些主要观点,这些观点是由我来执笔写的,所以主要是我提出来的。

一、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方,民族的文化遗产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和生产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

二、人文资源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对象,人文资源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与经济实力的象征之一。所以现在有人提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文化也是生产力。

三、人文资源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与创造,他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而是自古就有之的,但是把他作为一种资源却是今天才有的,正像第一天周星老师所说的,以前我们一直把文化作为政治领域的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在文化却扩展到了经济的领域。

四、从遗产到资源这一过程的转化是有他的时代意义的,是对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新的定义。

五、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西部的文化重组和重构的现在进行时。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国内许多学者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强调保护,而不强调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关系的研究。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目前的中国民间社会人文资源正在被大量的开发,以前民间祭祀用的东西或日常的东西都在变成民间艺术品,在被销售,很多的民间宗教仪式或节日庆典,变成一种表演,成为观看的对象,也成为了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但是隐含在这些文化产业背后的农民的世界观,农民的价值体系,农民的道德观,反过来被碎片化了,被解构了,所以这一切也是非常值得忧患的。所以我们在关注西部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生态、自然环境是否被沙化,同时也要关注农民的灵魂是否在沙化,是否也需要一片绿洲。

最后,我的主要认识是:

第一,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自然和社会是一体的。以前认为我们的社会发展跟自然没关系,但现在这种观念打破了。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经济要发展,或政治要发展,首先要重视环境,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一切。

第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当中传统和现代是一体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观念、道德体系、以及与自然相处的经验。这些是经过千百年选择、淘汰,人类文化留下来的精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文化才会有价值。传统不会被否定,被抛弃,而是会被融化到现代,成为现代新的文化经验的一部份,成为未来自主创新的资源。千百年来,中国不是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但是因为我们否认了自己的文化,所以我们没有了自主的观念,妨碍了我们的自主创新。

第三,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文化与经济是一体的。一个国家如果只能向世界输出经济和物质,而不能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他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强国。中国现在成了世界工厂,这是一个骄傲,也是一个耻辱。因为在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制造大国,曾经向世界输出过很多的物品。但是我们在输出物品的同时,也在输出我们的设计、我们的理念、我们的文化。但是现在很多的设计都没有了,只是外来加工,这样不就会有自己的品牌。

第四,全人类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以前我们说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现在我们说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的时候,当人类行为已能对生态造成巨大影响的今天,任何国家的利益都要以人类的利益为前提,不然,我们就无法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面。昨天我们谈到美国一个人消耗的能源很高,中国虽然现在自然环境已经受到破坏,但是我们平均每一个人所消耗的能源还是比较少。所以我们必须发展出一种新的观念──如何与环境互动、如何与人互动、如何与社会互动──这样的一种和谐观。

我们所要保护的不仅是文化遗产,还应该包括自然遗产,而我们要保护的自然遗产,应该是自然生态、自然资源、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存在。我们保护的文化遗产应该是文化生态、文化资源,还有文化的多元性发展。其中包括了文化自觉和对文化的整体理解。只有在这样一种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会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和人类的政治。因此遗产保护不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也不是一门专业的知识,而是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方法论、新的价值观、新的道德观。这里面包含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民间智慧、尊重地方性知识等等含义。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人类必须发展出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相处、人与人相处、人与社会相处、社会与社会相处的整体文化观与和谐哲学观,并且创造各种关系的互动与互赢。这是我们力图推动的社会的发展方向,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心目标,也是人文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终极意义。

学术会议通知【第二篇】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xx年学术年会会议通知由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主办,贵州财经大学承办的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20xx年学术年会将于20xx年7月22-24日在贵州贵安新区召开。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及议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生态经济与生态城市

主要议题包括:

1.生态经济、生态城市理论与方法

2.生态文明与生态红线

3.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与案例

4.海绵城市与智慧生态城市

5.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

6.生态城市、生态农业与美丽乡村

7.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补偿

8.绿色增长、绿色发展与气候变化

9.其他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会议日期

20xx年7月22-24日,22日全天报到,23-24日开会

三、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

咨询电话:0851—88908888

四、会议费用

1.参会代表每人需缴纳会务费800元,博士生、硕士生凭学生证缴纳会务费400元。

2.会议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往返交通费用由参会代表自理。

五、报到时间、地点及路线图

1.报到时间:7月22日8:00-24:00

报到期间,会务组在贵阳市龙洞堡机场、贵阳北站(高铁站)提供接站服务;

乘车到达贵阳火车站、金阳客车站及其他站点的参会代表请自行前往酒店。

2.报到地点: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

3.自行前往酒店的路线图

路线1:贵阳火车站——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约公里,乘坐出租车大约110元;

路线2:金阳客车站——贵安新区北斗湾开元酒店:约公里,乘坐出租车大约95元;

六、会议回执

请参会代表务必将会议回执于20xx年7月10日前,通过传真0851-88900051或电子邮件发到会务组;7月10日之后反馈的代表,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七、会务咨询

联系人:

电话:

邮箱:

xx生态经济学学会

学术会议通知【第三篇】

各市(地)气象局,气象学会,省局直属各单位:

为活跃我省学术氛围,加强科研成果交流,提高我省青年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xx省气象学会拟于20xx年11月下旬举行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暨综合观测与网络学术交流会。现将交流会征文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文要求

1.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xx省气象科技工作者均可投稿。

2.20xx年至今在综合观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气象装备技术保障与维修维护;气象网络技术应用与维护等方面研究论文和技术总结。

3.要求应征稿件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公式正确、图表清晰、文字简练,来稿需注明第一作者的个人信息(姓名、出生年月、单位、电话、邮箱)。

二、投稿方式

通过NOTES传至xx省气象学会邮箱

三、征文截止日期

20xx年11月10日

四、联系电话

xx省气象学会将组织专家对所有来稿进行审定,通过评审的论文将在会上进行交流,评选表彰优秀论文,编印交流会优秀论文专刊(xx气象增刊)。会议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xx省气象学会

20xx年x月x日

学术会议通知【第四篇】

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和中国材料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定于XX年11月10-13日在福建厦门召开。这将是一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员广泛的学术盛会。本届会议旨在通过广泛的学术和信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明确研究方向,推进我国的疲劳与断裂研究的发展。

第一轮

征文通知

1、会议主要内容 1)材料的断裂与循环形变的晶体学

2)断裂与疲劳损伤的微细观方面

3)金属材料的断裂与疲劳行为

4)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生物材料、建筑材料、陶瓷、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纳米材料等)的断裂与疲劳行为

5)环境对材料与结构的断裂与疲劳的影响

6)载荷谱和随机载荷下材料与结构的疲劳与断裂

7)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寿命估算、可靠性、延寿及老龄化分析

8)计算断裂力学、实验断裂力学、概率断裂力学及可靠性

9)线弹性弹塑性断裂、界面断裂、动态断裂

10)断裂与疲劳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

11)材料疲劳与断裂研究中的实验及测试技术

12)抗断裂与疲劳的设计技术

13)断裂与疲劳的的失效分析

14)断裂与疲劳理论的典型工程应用

15)断裂与疲劳分析软件及材料数据库

2、会议征文 凡未经正式刊物发表,与材料的疲劳和断裂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工程经验、设想及建议等均可以论文形式应征。应征论文必须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流畅、图表清楚,一般约为5000字以内(3页),计量单位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有关规定,并附word文件类型的软盘、email word文件到会议秘书处或在线投稿。

论文经专家审阅后给予书面答复。经评审合格的论文将在《机械强度》杂志(增刊)上正式出版。接到论文录用通知和论文收费通知后汇交会议注册费600元(学生400元)和版面费600元/篇到《机械强度》杂志社,每超过一页加收200元。不交会议注册费和版面费的论文,将不编入论文集(期刊)中。已经录用的稿件将付一定稿酬。没被录用的稿件恕不退回,请自留底稿。 欢迎全国各地从事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高校师生踊跃投稿,同时也欢迎暂无论文但对会议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会议。

3、会议地点 会议地点在厦门市鼓浪屿别墅酒店(厦门市鼓浪屿鼓声路14号,电话:0592-2062418;传真:0592-2060165), 会议不安排接站,请注意到厦门后,一定要到厦门旅游客运码头上船。会议期间食宿自理。

4、重要日期 提交论文摘要截止日期: XX年3月30日 提交论文全文截止日期: XX

年5月1日

47 9442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