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全市教育大会暨精编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表彰优秀教师,鼓励全市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委书记在全市教育大会暨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委书记在全市教育大会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再过几天就是教师节了。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祝福!对大家为XX教育事业发展付出的努力、作出的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我们给荣获20xx"XX最美教师"荣誉称号及提名奖的同志颁了奖。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感人事迹,每个人的阅历都是一部可圈可点的教科书,我们要为他们点赞、向他们学习!社会各界要宣传好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深刻回答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既植根于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全省教育大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对做好新时代XX教育工作作出了部署。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上来,吃透精神、狠抓落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把XX建设成与副中心、增长极、国际化定位相称的教育强市。
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后,市委常委会进行了传达学习,提出围绕找准XX教育的问题在哪里、短板是什么,方向在哪里、措施怎样跟进、政策怎样突破,搞一次"大调研"。前段时间,我们就全市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论证,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XX教育现代化的相关文件,针对性指导性比较强。省教育厅副厅长XX同志专程出席这次会议并作了很好的讲话,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特别是省教育厅对XX教育事业一如既往的关心、重视、支持和指导;随后,XX同志还将对具体工作进行安排,各级各单位要一并抓好落实。下面,我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讲几点意见:
一、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强调"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大意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这是确保江山永不变色之大业。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否可靠、建设者是否合格这个重大问题。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比这方面出问题更危险。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来没有停止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进行颠覆破坏活动,始终企图在我国搞"颜色革命",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近来发生在香港的一系列游行示威活动和暴力事件,就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争夺青少年的斗争是长期的、严峻的,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我们要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如果培养出来的是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是"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第二,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大计。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开发人力人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作为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高质量发展对高质量教育的渴求愈发强烈。而且,高质量的教育还可以带动人才、技术、资本、项目等的集聚,提升一个地方在区域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可以说,谁抓教育更有力更有效,谁就能在抢占发展制高点上赢得先机和主动。XX是人口大市,但不是人才大市,如何把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红利,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工作要发力。特别是当前,XX要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加快推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面临着许多"卡脖子"和"瓶颈"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说到底离不开教育。我们与一些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往深处讲就是教育的差距。如果我们不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质量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第三,这是增强人民获得感之大事。任何人的成长进步都离不开教育,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往往就失去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任何家庭的幸福美满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发展不起来,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就会落空。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XX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任务还比较重。只有送出更多教育"大红包",答好人民群众的"关切题",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提前实现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0%的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达标率100%,中小学大班额比例是%、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职业学校资源整合成效初显,XX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XX推拿职业学院的推拿专业等享有较高知名度;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初步构建了具有XX特色的现代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教育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办学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探索了融合式发展、强校带弱校、城乡结对帮带等办学模式,公办民办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教育格局初步形成,区域和校际间差距逐步缩小;教师准入制度和教师资格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实施,教师补充和培训机制、师德考核评价和监督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教育保障条件明显改善,全市20xx年教育总投入亿元、较20xx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全省领先,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服务发展更加有力,围绕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特别是构建"565"现代产业体系,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XX科技大学"航天关键合金材料"、XX师范学院"中原地区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XX理工学院"千度创客空间"等一批项目、平台落地见效,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推了XX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我们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突破。而且,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随着省委省政府支持XX打造副中心、增长极和国际化城市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XX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正面临着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双重压力,面临着既要培养有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又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双重任务,而我市教育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从教育理念看,过于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疏于德、弱于体、少于美、缺于劳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确立。从发展质量看,学前教育和乡村教育两个"短板"依然突出,学校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还有待提升;高等教育没有国家级"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综合实力与副中心、增长极、国际化的定位不匹配;义务教育"择校热"、"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长期存在,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从瓶颈制约看,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融"而不"合"、校企合作"合"而不"作"、资源整合"整"而不"合"等问题比较突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与教育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XX发展高度负责、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认真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始终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上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倾力把XX教育事业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着力聚焦立德树人
对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看得最重、讲得最多、抓得最紧的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要求贯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教育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现代化。从我市目前情况看,传统教育理念还大有市场。比如,有的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和灌输而轻视了学生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挖掘;有的过于重视学生智育而轻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有的过于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使很多学生被忽视、被遗忘,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教育理念上来个大转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八个更加注重"的基本理念,即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这"八个更加注重"的核心是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围绕这些理念来"管",学校要围绕这些理念来"建",教师要围绕这些理念来"教",真正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培养现代化的人才。尤其要针对当前我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偏重智育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从偏重书本到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转变,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偏重个别向面向人人转变,公平对待学生,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二要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当前,办学短视、功利问题比较突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评价体系出了问题。人们常说"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教师的法宝",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形成了学生对分数的依赖,导致学校拼命地抓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如果仍然坚持不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只会让我们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越来越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一口气说了"四个要改",即考试招生制度要改,对学校、教师、学生、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要改,直接以升学率奖优罚劣的做法要改,把升学率与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的潜规则要改,表明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坚决态度。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对各县(市、区)教育质量评价,要突出考查党委政府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看是否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要突出考查学校是否坚持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办学行为、队伍建设、学业负担、社会满意度,看立德树人的成效好不好。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要突出考查是否把师德师风挺在前头,能不能教好书育好人、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成长成才,看潜心教书育人情况。对学生发展质量评价,要突出考查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兴趣特长和劳动实践等,看是否实现了全面发展。
三要聚力加力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我们要围绕这"六个下功夫",扭住重点、精准发力。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现在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没有参加过艰难困苦的奋斗,人生阅历很有限,社会认知是短板,如果不在思想政治上进行教育引导,人生道路就可能走偏甚至走错。要理直气壮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尤其要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方式方法,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用好思政课这个主渠道,推动思政课创新,深挖理论"源头",引入实践"活水",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真正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讲好思想政治课,关键是要讲得深刻、讲得到位,让学生们能够信服才行,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占领网络这个主战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促进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深度应用,提升思政教育的传播率、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宣传部门推出的"学习强国"平台,已经在广大党员中普遍应用,但是学校如何推进思想政治课与网络连在一起,还需要探索、创新和实践。要守牢意识形态安全这个底线,学校特别是高校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决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隐患,防止错误思想传播。
要加强道德品行教育。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学校要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必须把德育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环节。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高尚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大德。要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现在,一些腐败分子的忏悔录,很多都讲到自己不知法不懂法的问题。反思起来,就是是非观、法治观没有从小树立起来。要教育引导学生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要充分挖掘、阐发和利用起来。比如,有关部门可以提炼、编辑一些具有XX历史文化内涵的教材和学习资料,经过把关后,进入校园和课堂。现在,一些学校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规划馆、旅游景点景区开展研学活动,也是很好的做法。
要加强文化知识教育。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既重视知识的宽度,也重视学习的深度,真正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通晓天下道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要坚持"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相统一,既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始终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中国情怀,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特别是XX作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对外交流交往比较密切,更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要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当前,我市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认知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实践教育环节薄弱已成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瓶颈。要加快补齐社会实践教育的短板,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用好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教育引导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掌握真才实学、增强综合素质、培养奋斗精神。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青少年体质,让"小胖墩""小眼镜"少起来。要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好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要针对当前在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问题,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要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知行合一、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将时代使命与个人成长熔铸起来,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彩人生。
三、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统筹抓好各类教育
充分发挥教育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必须统筹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着力补齐短板、提升质量,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要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XX同全国、全省一样,发展基础教育面临着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群体差距的任务。必须把握好定位,坚持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全面发展,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在巩固提高普及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一,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对XX来讲,学前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群众反映强烈。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尤为重要、迫在眉睫。各县(市、区)政府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普及普惠的发展方向,持续扩充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规模,对高收费幼儿园进行规范,按标准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保障幼儿安全和健康,努力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入好园。需要强调的是,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克服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其二,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中之重。当前,全市义务教育已实现县域内基本均衡,但"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优质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一些相对落后地方控辍保学压力比较大。要在推进城乡学校建设、教师编制、生均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四个统一"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建设提标、改薄提速、教育提质、控辍提"率""四大行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尤其要围绕解决"城镇挤"问题,科学规划布局中小学建设,做好城市区学校的增量、扩容、提质工作,加快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尽快消除"大班额""超大班额"。要围绕解决"乡村弱"问题,落实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强化城乡对口帮扶,全面提升办学条件。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市委市政府根据XX实际、在调研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教育惠民举措,有效解决了山区学生走读、家长陪读等问题,社会反映很好。这项工作要持续推进、完善提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不能简单地一并了之、搞"一刀切",该保留的要保留,真正体现出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的导向。要围绕解决"择校热"问题,在坚持学区管理模式的前提下,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等,让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流动、更好共享。其三,普通高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当前,XX普通高中教育优质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高考考生上好大学的比例不高。办好普通高中教育,既有利于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又有利于增强高等教育发展后劲。要大力实施高中攻坚,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促进普职融通、协调发展,全面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进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尤其要在提升办学水平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构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课程体系,更好适应新高考改革以及新课程实施的需求;在实现普职融通上下功夫,探索普职新型合作办学模式,真正推进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学生学籍互转。
二要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如果说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基石,那么高等教育就是柱石。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很多地方都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总的来看,XX高校数量比较少、办学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必须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水平、办出特色。要突出特色分类发展。国内外经验表明,高校办得好不好,不仅仅在规模大小、规格高低、专业多少,关键要找准定位、办出特色。驻洛各高校要发挥优势,按照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不同定位,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XX科技大学要围绕建成进入国内先进行列的综合性大学,在抓好本科生教育的同时,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在一流学科建设上实现突破;XX师范学院要围绕建成特色骨干大学,统筹本科生、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XX理工学院要围绕建成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重点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通过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专升本等方式,进一步壮大XX高校方阵。XX中医药大学XX平乐正骨学院今年要全面开工建设。要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与发展定位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围绕国家、省支持重点和全面深化"9+2"工作布局需要,支持驻洛高校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培育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目前,我市正在实施极具含金量的"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对驻洛高校的40个XX省重点学科进行重点支持。其中,XX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高端金属材料、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大学XX校区的外国语言文学,XX师范学院的化学等学科要加快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提高创新应用能力。驻洛各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创新应用能力。尤其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5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关键应用技术成果;围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加快汇聚创新资源、建好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围绕XX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可实施的成果,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最近,XX科技大学和XX师范学院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组织相关专业的师生在暑假期间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既让学生收获了社会实践,也有效降低了农村规划投资费用、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是很好的做法。
三要推动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也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实地考察了职业教育发展,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XX经过持续10年的职教攻坚,已有5所高职院校、29所中职学校,形成了一批优势品牌。但也要看到,职业教育"上热下不热、官热民不热、校热企不热"等现象仍然突出,高技能人才短缺、"技工荒"等问题较为普遍。要抢抓国家实施职业教育特色高水平学校和专业建设"双高计划"的机遇,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既推动规模扩张,更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实现优质特色发展。要着力完善体系。围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衔接、高中教育与中职教育相融通、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优化职教布局、推进资源整合,集中力量建成若干特色职教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更好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推进产教融合。围绕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大力支持行业、企业、职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组建产教联盟,在协同育人、实训就业、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引企入校、订单培训"。XX校企合作的空间是很大的,比如,农业机械后续服务、地铁运营管理、旅游推广服务都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有关职校和企业可以深入对接。要强化就业导向。围绕向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产业生力军,形成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加强基础知识、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试行毕业证、技能等级证、职业资格证"三证"并轨,切实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要抓好XX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在现有基础上建设XX职业大学;XX林业职业学院新校区要抓紧做好前期工作,确保明年上半年开工。在发展职业教育上,市、县两级政府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不能大包大揽,要鼓励社会资本、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
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我市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要坚持以改革激活力、增动力,更加注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一要着力创新办学模式。办学模式不活,很大程度上制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要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围绕构建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在发挥公办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深入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兴办教育,实施差别化扶持政策,注重社会效益、公益属性,推动民办教育再上新台阶。尤其要引导社会力量办好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认真研究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后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要推进办学方式多样化。因地制宜发展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大学区"制等,着力带动一批、新建一批、搬迁一批、扩建一批,解决好新建城区教育配套不够、强校弱校融合不充分等问题。比如,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先后在3个城市区建了4个校区,东升二中与原市21中合并办学,西工区、涧西区按"大学区"开展教研工作"1+N"帮带,都有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享。这些经验做法,要推广借鉴。
二要着力改革管理体制。当前,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不到位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学校管得还是过多过细、活力出不来,该政府出面为学校排忧解难的服务往往又不到位。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坚决破除不合理的条条框框,推进教育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明确哪些该"放"、哪些该"管"、哪些该"服",创新监管方式,尽可能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保证学校事情学校办;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提供优质服务;大幅减少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合并同类项,列出清单,逐一清理,为学校潜心办学治校创造良好环境。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排除工作阻力,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城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属地化,解决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太多的问题,做到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市级层面重点抓好几所示范性学校。要加快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促进教师资源县域内有序流动;深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扩大高校在专业设置、经费使用管理、教职工招聘等方面的权限,支持高校依法依规自主办学。
三要着力改进育人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转变育人方式。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与时俱进创新培养模式,注重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思考、重理论轻实践等传统教育方式,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时代性、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一方面,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注重家教家风,把道德培养同知识传授、习惯养成结合起来,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社会是大课堂,生活是教科书,要破除唯名校、唯学历是举的导向,强化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加强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有机衔接的育人全链条。另一方面,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以学生为核心组织实施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新突破。要既着眼于"教好",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又着眼于"学好",引导学生运用问题导向式、小组合作式、主题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高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要着力完善保障机制。教育要现代化,保障必须强起来。要着力构建长效保障机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要严格落实责任。进一步做实政府法定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进一步夯实部门工作责任,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在共同推动政策落实中展现办好教育的担当和情怀。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和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就是优先确保教育。要严格落实规划。现在一些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到位,不是没有规划,而是没有落实规划。比如,一些新建小区按规划应配套建设小学和幼儿园,但有的就是落不了地,这种状况要依法纠正。今后,凡是没有按规划配建学校的新建小区,一律不得验收和售房。在发展教育事业上,凡是各级各类规划明确的政策要求,都要坚决落地。有规划不执行,就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是不可宽恕的严重失责,对此一定要硬起手腕、顶格处理。要严格落实经费。在落实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逐年只增不减的刚性约束,确保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通过盘活学校闲置资产、多方分摊教育成本、扩大社会资本投入等,实现教育投入多渠道、可持续。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当前各级财政还比较紧张,但决不能在教育经费上动歪心思。同时,要切实抓好校园安全工作,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对校车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考虑,有关部门要履职尽责。
五要着力扩大教育开放。扩大教育开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聚集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当前,一些集中在大城市的高校教育资源有疏解转移的趋势,一些知名教育机构和品牌有开拓市场的意愿。XX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扩大教育开放尤为迫切。我们眼界要高、胸怀要宽、格局要大,牢固树立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教育合作交流,吸引高端教育资源向XX汇聚。尤其要瞄准我市急需、薄弱、空白和关键领域,积极对接相关高校疏解意愿,促成高水平合作办学,鼓励有条件的驻洛高校发挥关键作用。对XX科技大学、XX师范学院、XX理工学院等驻洛高校现有的合作项目,要深入论证对接,及早落地实施。要支持知名教育机构和品牌布局XX,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发挥"鲶鱼效应"。同时,用好国际友好城市等资源,实施"留学XX"计划,在开放办学中巩固发展XX国际知名度。
五、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切实建强教师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是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要突出师德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就是一生一世,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师"这个名称,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西汉司马迁有"师表"一词,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这些,都强调了老师在塑造教育对象中的重大责任。所以,后人逐渐把教师的职业概括为"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统一"等要求,都体现了师德建设的标准。近年来,我市涌现出"单腿立教写春秋,坚守山村37年"的全国模范教师孙克会、"折翼天使"守护人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文婷、播种边疆的"XX最美教师"来琰晖、36年坚守山村教学点的孔文卿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师德师风作了生动诠释。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高尚的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在教师资格准入、招聘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环节,突出师德把关,强化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要对师德失范行为划出红线底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题严重的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每个教师都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特别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坚守气节、淡泊名利,乐于在传道授业解惑中体现人生价值、享受人生快乐;要有仁爱之心,对学生充满爱心,善于用爱拉近同学生的距离,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不能让纯洁的师生情谊变味变质。
二要加强能力建设。我们常讲,"学高为师"。教师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谈不上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育才由育师始,育人者先受教育。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重点是落实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提升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充分借助"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优势平台,完善"市培""县培""校培"等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加大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锤炼和培养;加强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当前,尤其要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形势,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理论素养,避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甚至成为错误言论的传播者;要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推动教师培训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提升教师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广大教师要有"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一潭水'"的清醒和责任,树牢终身学习的理念,既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广博的通用知识,更深入研究教书育人的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本领。
三要落实教师待遇。目前,教师职称晋升难、工作生活条件差、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教师工资收入低、住房条件差、教学任务重,已经成为我市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此,市里制定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既贯彻了中央、省里有关政策,又结合XX实际作出了一些突破,今后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提升动态地完善、提标。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解决好教师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在工资待遇上,要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坚决杜绝在教师工资上打主意、打折扣、打白条。省里明确提出,"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同等条件县镇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这要作为硬杠杠,坚决落实下去。在特殊补贴上,要立足实际,对生活补贴进行提标扩面,依据艰苦边远程度实现差别化补助;对教龄补贴、岗位补贴特别是班主任补贴适当提高标准,体现出知识和劳动的价值。在职称评定上,要畅通各级各类教师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适当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完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对长期在乡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任教、符合条件的教师,可直接认定,不受结构比例限制。在住房保障上,要认真落实省指导意见,坚持分级分类推进、统筹解决,加快农村教师周转房、中小学教师保障性住房建设,嵩县、栾川2个试点县要走在前、作示范;支持高校盘活资源开发青年人才公寓,我市几所高校要规划好、对接好。在减轻负担上,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让教师从无关社会性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科研上。同时,要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
近年来,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数量上按编制"基本够用"与按需求"严重不足"矛盾突出,中小学教师编制总体满足与结构缺编问题并存,教师管理使用还有待加强。下一步,要拿出过硬措施、管用招数,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特别是在教师招录、编制管理、学校布局上,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
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要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教育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使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一要把加强党的领导的导向树得更牢。各级党委、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党组织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决不能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各级党委和教育部门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校党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指导,支持学校党组织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中央已经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我们要总结提升、学习借鉴。实行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党政互信是保证、班子团结是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到实处。特别是学校党组织要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不能遇事不担当、不作为、不碰硬;校长和其他行政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贯彻执行党组织决定,决不能凌驾于党组织集体领导之上。
二要把加强党的领导的责任落得更细。市委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市里已经明确,要结合行业系统党的建设的重点任务,把教育、卫生健康和国资委三个系统的党组织健全起来。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当成重要职责,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熟悉教育、关心教育、研究教育,多到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重大问题。管教育的部门和领导干部要尊重教育规律,深入学习钻研,多听听老师专家们的意见,努力成为教育管理的行家里手。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立足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全力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三要把加强党的领导的基础夯得更实。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力度和党组织功能发挥层层递减、越往下声音越小工作越薄弱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特别是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党的建设弱化、虚化、抽象化、娱乐化、空泛化等现象,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健全,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市委巡察就发现,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学校党建工作不能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必须抓得实而又实、严而又严。要坚决克服"重行政、轻党建""重教学、轻党建"等问题,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特别是学校党建工作,健全基层党组织,建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好用好各类阵地平台,统筹抓好看齐紧跟、立根铸魂、强基固本、正风肃纪等工作,把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当前,全市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262所,在校生万人,教职工总数万人,这是一块重要阵地,要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贯彻落实。
同志们,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的事业、更是明天的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扎实工作,努力开创XX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XX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