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2025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爱国 分享 时间:

认真对照工作职责,深刻反思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治理能力,推动乡镇发展。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乡镇党委书记2025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学习参考!


乡镇党委书记2025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

按照本次民主生活会的要求,会前我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会议主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谈话,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要理论时,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的情况,没有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在运用理论指导乡镇实际工作中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上,未能充分结合理论进行创新和精准布局。二是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有待提高。对一些潜在的政治风险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认识不足,如在面对网络上关于乡村振兴政策的不实言论和负面舆情时,未能及时察觉并有效处置,给乡镇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被动。三是党内政治生活质量不高。在组织召开党内政治生活时,有时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现象,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刻,对同志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没有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健康发展。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党性修养不够坚定。在工作中有时会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过于追求政绩和短期效果,对一些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推进的乡村振兴基础工作重视不够,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后续维护和提升等。二是纪律执行不够严格。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有时不够彻底,在公务接待、办公用品采购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虽然未涉及违规违纪,但也反映出纪律意识的淡薄。三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浮于表面、走马观花的情况,对一些农村实际问题了解不深入,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没有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导致工作效果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担当精神不足。在乡村振兴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阻力时,有时会出现退缩和推诿的情况,如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面对部分群众的不理解和抵触情绪,没有积极主动地去做工作,导致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经验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对新的发展理念和创新方法接受较慢,如在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方面,未能及时抓住机遇,创新营销模式,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三是工作落实不够有力。在工作中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情况,对一些乡村振兴政策和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如在农村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上,部分政策未能真正惠及到有需要的农户和企业。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在工作中没有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导致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监督管理不够严格。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对一些干部的违规违纪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如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方面,对个别村干部的违规操作未能及时察觉,给集体资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三是廉政教育不够深入。廉政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党员干部对廉政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如在一些乡村振兴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个别干部违规插手的风险隐患。

(五)个人需报告的重大事项

1.群众反映、巡察和审计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等问题:在巡察中发现部分村的财务公开不够及时和规范,已及时督促整改;群众反映个别村干部在农村低保评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经调查核实后进行了重新评定;未收到组织的约谈函询。

2.个人需要报告的重大事项。一是用车、司机、秘书等配备情况:严格按照规定配备公务用车和司机,不存在超标和违规使用的情况;未配备秘书。二是配偶和子女及其配偶从业、出国等情况:配偶在本地企业工作,子女均在国内上学,不存在出国等情况。三是在国(境)内外拥有的房产、投资等情况:在本地拥有一套自住房产,不存在其他房产和投资情况。

3.受到问责函询、党纪政务处分情况:本人未受到问责函询和党纪政务处分。

二、典型事例剖析

(一)对典型事例的认识。以本乡镇某村在乡村振兴产业扶持项目中出现的腐败问题为例,部分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在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虚报冒领项目资金,不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推进。这充分说明在乡村振兴领域,腐败问题的危害极大,它破坏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导致政策无法有效落实,资金无法发挥最大效益,让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产生质疑和不满,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和整治。

(二)对照典型事例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是监督管理存在漏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虽然建立了一定的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到全程跟踪和严格把关,对一些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的监督不够到位,给了腐败分子可乘之机。二是廉政风险防控意识淡薄。对乡村振兴领域的廉政风险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在项目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的情况下,容易滋生腐败问题,缺乏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预警机制。三是对干部教育不够深入。在日常工作中,对村干部的廉政教育和纪律教育不够重视,教育方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淡薄,对党纪国法缺乏敬畏之心。

三、原因剖析

一是理论学习根基不牢。对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研习,既缺系统性规划,又乏主动探索精神,未能切实将所学转化为实际应用,致使工作开展时,既缺少精准的理论指引,又难以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二是党性修养定力不足。于长期工作进程中,自我约束逐渐松懈,未能时刻以党员的严苛标准审视自身,对党性的打磨与修养有所忽视。因而在遭遇各类诱惑与困境时,极易产生思想波动,进而引发行为偏离正轨。三是宗旨意识树立不深。工作时未将群众利益置顶,对群众缺乏深切情感与主动服务的热忱。这使得在拟定政策及推进工作时,无法充分考量群众的现实需求与利益诉求。四是担当精神彰显不够。工作中抱有怕担责、怕得罪人的顾虑,面对艰难险阻,缺乏攻坚克难的果敢勇气与坚定决心。对于部分问题与矛盾,采取回避或拖延策略,最终致使工作推进滞缓,成效不尽人意。五是纪律意识执行不严。对党纪国法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浮于表面,未将其真正融入内心、体现于行动。工作中存在侥幸与麻痹心理,从而在纪律执行层面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首课主课必修课,认真参加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通过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自身理论知识体系。自觉把学习理论、政策作为工作指南,当作履职的内在动力,自觉把国资监管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去审视、去部署、去推动。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践行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自觉践行党的宗旨。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性锻炼。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党性修养专题培训,定期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三)增强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反馈机制,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和走访活动,及时了解群众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四)强化担当精神,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承担工作责任,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主动地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对重点工作和项目实行专人负责、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加强纪律建设,严守廉洁底线。认真学习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加大对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47 4169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