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交流发言材料
推动农业现代化,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确保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交流发言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关键节点,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力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迈向新台阶。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我们的工作思路与举措。
一、做好“规模”文章,激发农业发展新动力
(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专业种养大户培育:大力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以及农村青中年致富带头人,通过土地流转等多元化途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例如,我们将为这些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与技术指导,鼓励他们采用现代化的种植与养殖技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高效化生产。同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规范土地流转流程,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良好条件。2.家庭农场发展:积极鼓励有一定规模的种养大户成立家庭农场,推动家庭农场向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们将制定家庭农场发展扶持政策,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引导家庭农场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帮助其提升市场竞争力。3.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我们将加强对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提高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和运营效率。同时,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支持其开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业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二)加快实施农业信息化。抓住“新基建”的战略机遇,加速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全面推进数字农业建设。具体而言,我们将积极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智慧农业体系。例如,在农业生产环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养殖动物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在农产品流通环节,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大力推广“电商+合作社+农民”“电商+旅游+农产品销售”等新型模式,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我们将加大对涉农电商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品牌。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提高农民的电商应用能力。此外,引导涉农企业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效率。(三)搞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万亩,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将严格遵循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强项目规划设计,确保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土壤改良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农田的灌溉排水能力、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土壤肥力。同时,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明确管护主体和责任,加强对高标准农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做好“特色”文章,打造农业品牌新优势
(一)挖掘特色农业资源。深入挖掘我县特色农业资源,立足本地的自然环境、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寻找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例如,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发展特色水果、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同时,注重挖掘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农业产业发展中,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品牌。(二)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加强特色农业品牌培育和建设,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我们将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认证,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农业文化节等活动,展示我县特色农产品的魅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三)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围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吸引相关企业和经营主体向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研发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协作与配套,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方向发展。
三、做好“融合”文章,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
(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鼓励农业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多元化的农产品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服务业,促进农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此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打造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城乡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双向流动机制,鼓励城市人才下乡创业,引导城市资金投向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三)推动农业与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开发适合农业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农业融资渠道,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四、做好“生态”文章,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新体系
(一)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强对化肥、农药使用的监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同时,加强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二)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农业。鼓励农民采用秸秆还田、沼气生产、有机肥加工等方式,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发展循环农业,减少农业废弃物的排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加大对农村森林、湿地、河流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农村生态功能。同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各位领导、同仁们,农业农村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上一篇:乡村振兴村书记发言稿 村支部书记乡村振兴发言稿【汇集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