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稿精神心得研讨发言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2篇)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省考察调研,从立足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提出了“三个坚持”。广大党员干部要紧随总书记步伐,多角度、深层次地从“青海足迹”中体悟“国之大者”的时代意蕴,以实干之姿展骐骥之跃,笃行不怠走好新时代奋进之路。

在“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体悟“为生民立命”的大视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命题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敢开顶风船,善打攻坚战,善于用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发展,在学思践悟中主动适应新形势、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在真信真用中克服本领恐慌,弥补能力不足。要常怀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为民情怀,吃透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发展环境优化,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惓惓之忱在危机中抢育先机、于变局中再开新局。

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体悟“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大担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绿色发展置于“国之大者”中去考量,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持续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争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力军。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以坚守“生态底线”的担当,因地制宜地把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以文旅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等扎实举措,推动绿色发展常态长效之路越走越宽,让“有过去、有未来、有温度、有乡愁”的绿水青山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在“坚持民族团结、共同富裕”中体悟“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大作为。行程万里,人民至上,2021年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就曾表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合则俱荣,分则俱损”的发展深意,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民族团结的带头人、宣传员和践行者,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胸怀当好共同富裕的“领头雁”。要始终以民心为大、民生为重、民苦为忧,立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抓改革、谋发展、促振兴,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自我包装”,多一些实干苦干的“自我磨砺”,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练就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让党的好政策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开花。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2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青海,群山巍巍,风光壮美,是生态屏障、资源,是一朵中华大地上美丽盛开的“高岭之花”,也是团结热土。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青海的发展,牵挂着各族群众的生活,数次来到青海考察调研。广大党员干部应读懂总书记“青海足迹”的背后的深意,始终坚持党的引领、加强综合治理,发挥生态优势,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绘就山清水秀的画卷,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让青海这朵美丽的“高岭之花”永远繁荣茂盛。

以党的领导为核心,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繁荣茂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历史充分证明,做好民族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向阳生长。

以综合治理为圆心,让生态环境之花永远繁荣茂盛。青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丰富的水资源如同生命的源泉,滋养着这片土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中国重要江河都源自这里,因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守护着这片土地,也赋予了它“中华水塔”的美誉。保护三江源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国之大者”。广大党员干部要运用好“综合治理”这把“刷子”,使水资源、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在这里“各得其所”,实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精细化差异化管理水平,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将生态保护与体制机制相结合,与民生改善相协调,在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的同时,让牧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红利,争取走出“既能保护生态、更能造福于民”的路子。

以生态优势为重心,让特色经济之花永远繁荣茂盛。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考察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青海拥有特色资源禀赋,近年来,青海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因此,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找准长板、锻造长板,将独特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高原特色产业。同时,强化“龙头”效应,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使其带动产业发展,造福地方百姓,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3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目前正在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要真抓实学、善始善终,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深刻领悟中能解锁“何以为学”、会解析“何以为人”、善解答“何以为民”,在正心、正身、正行中持续修好党纪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

在“常学常新、刻苦钻研”中学纪正心。理论学习是加强党的纪律性建设的重要一环,只有首先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学、认真学,才能学得透、悟得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广大党员干部在党纪学习教育的“后半程”,不能有“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保持“手不释卷”的热情和“上下求索”的韧劲,继续用心读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本“手中卷”“案头书”,采取新旧对照的方式原汁原味学、逐字逐句读、融会贯通悟,搞清楚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仔细对比其中的条款、表述有何变化,通过多思多想、强读强记,把《条例》的重点搞清楚,做到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要写好“活到老学到老”的“自觉篇”,将党纪学习与党内法规学习有机融合,不断延展理论学习的深度,从内心上更加坚定自觉地接受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从思想上绷紧纪律之弦。

在“常思己过、自省自警”中明纪正身。《明史杂俎》记载,朱元璋曾问群臣,天下谁最快乐,有说金榜题名,有答功成名就,有说富甲天下的,只有大臣万钢答“畏法度者乐”。无数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例警示我们,大错的铸成,往往都是从小事小节失守开始的,“大腐败”隐藏在从一顿饭、一杯酒、一张卡开始的“微腐败”里,因内心缺乏敬畏之心,导致底线失守、步步沦陷。广大党员干部的敬畏之心不会与生俱来,而是来源于时时警醒、处处检视、事事约束,要保持“三省吾身”的自觉,以“三个务必”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对照《条例》打扫思想上的细小尘微,少一点焦虑,多一份从容;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妄念,多一份纯净,经常开展自我批评,虚心接纳他人敲打,以“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革除“心中之贼”,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从“心”戒除非分之想,筑牢纪律防线。

在“常为常成、笃行不怠”中守纪正行。党纪学习教育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守纪的行动坚不坚定,人民群众能否感受到党纪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惠。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纪、知纪、明纪之后起而行之,站稳党纪学习教育的落脚点,校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坐标”,带头践行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时刻把人民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里,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打折、不走样、不变形地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创造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政绩。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的朴素哲理,正确处理好干净与干事的关系,不能把纪律严明与干事创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牢记“干净”是为政之德、“干事”是为政之要,自觉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贯通起来,在干事中筑牢干净防线,以干净干事彰显共产党人的过硬形象。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4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办得多不多、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能不能真正为民造福,让群众满意。新征程上,要牢记嘱托,常知民所愁、常解民所忧、常应民所盼,时时处处把群众的事当成天大的事,用实打实的行动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倾力答好为民卷。

常知民所愁,多办顺民意的实事。民意是百姓的真实倾向,是人民的意愿要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顺民意,才能获认可、得民心。因此,一定要把知民所愁作为顺民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身边,掌握第一手资料,用心倾听群众心声,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愁是什么、真正知晓民意在哪里,将其作为办好顺民意实事的依据与遵循。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从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忧所愁出发,不因顺民意的事小而不为、事难而避之,脚步向下、找准方法,守好防线、兜牢底线,直面矛盾、破解难题,逐一研判、逐个推进,办好办实、多办常办顺民意的实事,让顺民意直达身边、让幸福感直抵人心。

常解民所忧,多办惠民生的实事。民生作为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常解民所忧,多办惠民生的实事,方能用辛苦指数换取幸福指数,把“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树立正确政绩观,从内心深处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真正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时时处处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常解民所忧作为重要任务,掌握同老百姓见面、交流的方法本领,既尽力而为,能做到哪里、解决多少,就倾尽全力想办法、做努力,解民所忧,又量力而行,不过度承诺、不开空头支票,从群众所需出发,紧扣群众诉求,尽最大努力做好民生工作,办好办实惠民生的实事。

常应民所盼,多办暖民心的实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急难愁盼的事,说到底是民之所盼的事。如何多办暖民心的实事,值得付诸实打实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重视民心向背,始终心系民所盼,群众的盼望在哪里、期待在哪里,行动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既顺民心而为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又得民心而成之,以常应民所盼之行,述真情、传温暖、暖民心,使得百姓心里美滋滋。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善作善成,坚持从最困难处、最关键处、最细微处回应群众期盼,多办暖民心的实事,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持续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用创新的“源头活水”、用实干的“沛雨甘霖”、用生态的“山清水秀”,不断提升发展“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用“心”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用“决心+用心”的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含新量”。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到“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自古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身体里,这一基因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在新兴事物“井喷式”爆发的今天,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中早已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的前景广阔光明,创新的道路艰苦卓绝。各级党委政府要善于抓住“创新”这个“源头活水”,敢于做勇立潮头的“开拓者”,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着眼于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不断追求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文化创新。要鼓励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产品综合竞争力,敢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激活发展“新动能”“新引擎”,奏响高质量发展“改编曲”。

用“信心+恒心”的实干,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实是态度,干是行动。实干,就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回溯过往,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叩石垦壤、挖山不止,以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上凿出了“人工天河”;几代“拓荒者”的“披荆斩棘”和“接力攻关”构建起了北斗全球组网。实干是最有力的表态,实绩是最响亮的见证。春天不会辜负每一颗积蓄力量、向上生长的种子。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实干为先、接续奋斗,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一以贯之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反腐、发展、惠民互促共进,突出“快”字转作风提效能,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奋力推进各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一路冲锋”。

用“关心+安心”的生态,提升高质量发展“含绿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纵观西部,“一朵松茸、一片油茶,富一方百姓”的故事不断续写,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旅游不断让百姓吃上“生态饭”,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红利”。这充分地说明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抓好各类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治污水、治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水生态为重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推广“高效率、易上手”简易实用的农村污水处理模式,充分激发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写就“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美丽风景”变“发展前景”的生动篇章。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6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考察调研,深入民族中学、佛寺等地,看发展、察实情,意义重大深远。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的重要指示要求,蘸墨“青海之行”,写实高质量发展“3篇文章”,引领乡村振兴升阶晋级,在崭新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明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以“产业升级”写实“生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漫溯千年文明,从一根缝制衣物的“骨针”,到链接万物的“鼠标”,时代发展的巨轮在“上下求索”中滚滚前行,置身“万亩良田”,从传统的“锄头铁犁”到现代的“机械耕种”,“绿色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大势所趋。基层党组织要手撷“两山理念”智慧长卷,俯身下基层,亲身入农田,将“田间实验室”建于“稻花香处”,以“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行“技术突破”“配置创新”“深度转型”,踏上“产业升级”的“快车道”,破解粮食生产、种业安全等“卡脖子”难题,助力优势企业从事农业物联网、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深入推广“光伏产业”,引领农村产业踏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列车”,在“点绿成金”中打响“产业升级”的金算盘,形成“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齐头并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将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理顺“先破后立”和“遵循规律”,以“人才选育”写实“发展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上,基层党组织要善当“伯乐”,突破“旧理念”、构建“新格局”,不拘一格做好人才的“招引”和“培育”工作,以一步一印的“深脚力”走访本地企业,聚焦本地企业电商文旅、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为人才需求“精准画像”,按照“人才需求导图”,以共建共享、揭榜挂帅、返乡创业等方式向高层次人才递出“橄榄枝”;通过实施“定制村官”“科技特派员”“联村书记”等制度向返乡人才、致富能手、乡土乡贤发出“招贤令”。联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乡村产业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机制,做好引入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孵化工作”,让外来人才“技能落地”,为本土人才“补足养料”,以“1+1>2”的“倍增效应”助力光伏、新能源、锂电池等新兴企业被持续“激活”,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构建“稻谷满仓”和“职业新路”,以“造福人民”写实“三农文章”。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有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能够过上更加舒适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扎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食为民天,农业为根。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建强“堡垒阵地”,对传统农业从顶层设计上强化统筹,真抓实干巧施“大国粮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守牢耕地红线、端牢中国饭碗。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统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特色产业为“切入点”带动农户发挥畜牧养殖、农业种植的“矩阵效应”,以电商科技为“赋能点”促进农户解锁农产品的“新销路”,不断巩固农民增收基础、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带领广大农民走上新型“职业化道路”,引导他们成为资源要素的整合者、乡村致富的带头人,带领人民群众蹚出更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实实在在带动就业增收,从而实现乡村粮食足、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了解当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石,是凝聚人心、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点亮“民族团结”火炬,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谱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点亮“思想火炬”,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从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到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再到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阔步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作为科学谋划、循序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为准则和核心要义,准确为各民族把稳前进“方向舵”,努力实现“思想上的同心、行动上的统一”,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点亮“实干火炬”,种下民族团结“常青树”。“民族团结千秋业,社会和谐万代功。”群众基础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只有在群众中扎下根、散开枝,才能将各族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的根基。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走进基层,扑身一线,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入交融,多一些“走街串巷”、少一些“特立独行”,多一些“田间地头”、少一些“机关坐班”,多一些“嘘寒问暖”、少一些“闷声不吭”,多一些“俯身低头”、少一些“高高挂起”,在各族群众家长里短、只言片语甚至抱怨牢骚中敏锐细致地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反对的是什么,以“促膝长谈”的方式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

点亮“文化火炬”,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想要全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必须倾心浇灌好中华文化这棵大树,使其根深干壮、枝繁叶茂,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魂不散、形不乱,万枝花开归于一树,才能更加深厚地彰显出中华文化伟大的聚合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勇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以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为“抓手”,积极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各族群众在深入的“文化交流”中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磅礴力量。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8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智慧和力量,确保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步调一致向前进。在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铭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用好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传承团结奋斗的精神血脉,续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铭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坚守“干在一起”的使命初心。力量来自团结,幸福源于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青海坚持把思想引领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作,把民族团结纳入干部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把党的惠民政策和群众关心的问题讲清楚,把党声化为民心,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团结奋斗”体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铭记“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农家宅院,在身挨身的距离中、在心贴心的氛围里,向人民群众讲透“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故事,把“跟着共产党走,就有出路,跟着共产党干,才会幸福”的大道理讲清说透,实现追梦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用好“团结奋斗”的历史经验,凝聚“站在一起”的奋进合力。集体的力量如钢铁,众人的智慧如日月,“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历史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青海多民族集聚、多文化荟萃,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和民族区域自治面积最大的省。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全省所有市州、93.3%的县(市区)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走在全国前列,开创了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用“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壮志迎接各种风险挑战,以一身正气和满腔热情让自己拥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出“比铁硬、比钢强”的大能量,迸发最强战斗力。

传承“团结奋斗”的精神血脉,筑牢“想在一起”的民族意识。为了人民的团结是最坚强的团结,为了人民的奋斗才是最伟大的奋斗,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青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大批惠民政策措施项目得以有效落实,全省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制定了“民族团结+”融合发展行动规划,与生态文明高地打造、产业“四地”建设,民生改善、文旅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享发展成果。在新征程上,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如“石榴籽”那般甘甜怡人,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来做,让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汇聚磅礴力量。各族干部群众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把“小日子”过好、把“大梦想”成就的共同愿景,与人民群众“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书写发展新篇章。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9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还是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习近平总书记都十分关心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更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稳定、长治久安的基石,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扛牢责任,认真循迹青海之行,务实响中华民族团结“三部曲”。

高擎“掌舵领航”之旗,奏响“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曲。伟大旗帜指引方向,伟大思想凝聚力量。回顾“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中国昨日,各族人民群众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靠的就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主心骨”引领方向;立足“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中国今天,中华各族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团结、共同进步,靠的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统揽全局、举旗定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中国明天,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全国各族人民变得更加团结奋进,这需要各级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绝对领导,特别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常补“强基固本”之钙,奏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进曲。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指引伟大事业。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光辉灿烂文明史,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极其丰富,56个民族一家亲的局面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探索,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起了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迈上新台阶,需要各级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扛起新时代推动好发展好党的民族工作的使命担当,深入学习领悟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认真深挖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富矿”,持续做好文化传承守护与创新创造这篇大文章,有力有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

齐聚“互通共融”之力,奏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曲。伟大复兴需要伟大力量,伟大力量成就伟大梦想。绘就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画卷,创造各族人民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大荣光,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们党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成效,需要各级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畅通民族群体沟通渠道,大力宣传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好方针、好政策、好声音,不断引导人民群众增强交融互助、共同发展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理论认同,让各族人民感受到党的温暖,凝聚起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0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西宁市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和宏觉寺,了解当地深入推进教育工作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藏传佛教界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关乎大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聚组织、文化、发展“三大合力”,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促进民族团结共融共享共进,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凝聚组织合力,促进民族团结“共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要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确保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为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人才保障。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提升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民族团结共融。

凝聚文化合力,促进民族团结“共享”。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进感情,激发共情,培塑民族集体记忆,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要坚持以情感为纽带促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在党组织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石榴籽心相连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同庆祝一个节”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风尚。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加鲜活、更有说服力的深刻阐释,讲清楚“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的内涵,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促进民族团结共享。

凝聚发展合力,促进民族团结“共进”。要抓好抓实民生实事,依法管理好各项民族事务、保障好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将法治贯彻到民族工作每一个领域和环节,依法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尊重差异,在“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中增进共同性,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健全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民族团结共进。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1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省考察调研,看发展、察实情,意义重大深远。“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党员干部要从“青海之行”读懂“奋斗模样”,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斗争品质、根植奉献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创造新的时代荣光。

坚定理想信念,读懂一往无前、乘风破浪的“奋斗模样”。追逐梦想的路上,信仰是“指向灯”,让我们面对“多歧路”时能够校准“方向”,在“行路难”时能够保持“爬坡过坎”的劲,再多的困难也不怕,再大的挑战也不惧,因为理想信念激发着心中澎湃的力量、凝聚起行动的热情,这是赶考路上一往无前、乘风破浪的“源动力”。党员干部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有“慢不得”的紧迫感,面对重重“难关”有奋勇拼搏的使命感,扛起干事创业、为民造福的责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投身基层一线“主战场”,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等“前沿阵地”凝聚“我力量”,把各项工作干到位,把政策落实到位,全力以赴擦亮“实”字底色,在顽强拼搏中干出新业绩,切实扛起事业重任。

磨砺斗争品质,读懂不怕艰险、更进一步的“奋斗模样”。打破困难的“包围圈”先要走出当下的“舒适圈”,想要“行而致远”先要“起而行之”,只有动起来不做“躺平者”,只有沉下去不做“空想家”,才能切实提振干劲、真正打开局面,以实干之姿续写“辉煌”、托举“美好”。征途漫漫,向过去看,我们凭借实干让壮阔的征程铺满了“闪耀的星光”,“奋斗的足迹”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向未来眺望,我们要继续依靠实干的精神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以“笃行不怠”的脚步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创造更加不凡的成绩。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党员干部要有“进一步”则“海阔天空”的冲锋意识、“退一步”则“胜算全失”的进取之心,保持“闯”的豪情,在攻坚克难中推进事业发展。

根植奉献情怀,读懂我将无我、为民解忧的“奋斗模样”。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让他们“展颜笑”,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让他们“幸福长”,是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的初心,也是肩上担负的共同使命,团结奋斗汇聚起的“点点星光”是闪耀的“银河”,书写着为民奉献的“动人诗篇”。党员干部要投身为民实践中,听民之言、感民之意,让所言所行映照“百姓之心”,能够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践行岗位职责,以“我将无我”的真挚情怀托举“人民梦想”,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时时刻刻都不能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党员干部要牢记“人民公仆”的身份,在紧急关头,要主动“冲锋陷阵”,以“硬脊梁”扛起“压顶泰山”,争做人民信赖的“先锋兵”。

学习青海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心得研讨发言12

6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调研,了解当地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情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层面最高的情感归属与美好期冀,是中华儿女共有的价值追求与道德准则。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与新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团结奋进,使中华民族成为交融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共”拥党的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语言不同、文化各异的各民族就像是千姿百态的枝叶,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引领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主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党员干部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国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与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完备科学的理论体系引导各族人民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此外,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党建引领、政府管理、统战协调、各族共治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又要夯实基层阵地,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在基层有人抓,做到上下一心,推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共”承华夏文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发展中,在中华文化六合同风的“大一统”中,在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被孕育、滋养,各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也变得日益活跃、精彩。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现代力量,抖擞各族人民奋斗新征程的精气神,为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添砖加瓦。党员干部要进一步理解好“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在培育精神高地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共同历史的宣传教育。既要保护好各民族的语言文化自由,提高各族优秀文化自觉,坚定各族人民文化自信,又要引导各民族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不断共聚中国版图,共承中国之制,共尊中国认同。

“共”建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坚定的社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中,“合”为主流,多元的群体、多样的文化,在相互尊重、学习借鉴中形成了四海一家、寰宇一心的团结和谐;“交”是过程,线下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人口流动交往,搭建各民族共享互嵌社区,线上用好网络平台,抓好各族科教文卫的共建活动,讲好各民族向内凝聚、互嵌发展的经典故事,积极分享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传播感情联结的最强音,不断增强各族的共鸣与共情。“融”是关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都离不开各族的团结奋斗。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助力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制定政策与谋划布局时,将改善民生保障,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让发展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7 3163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