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在2024年第一书记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强调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政策落实,强化能力建设,促进乡村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组织部长在第一书记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组织部长在2024年第一书记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第一书记,你们身处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是党的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群众心中的"主心骨"。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目的就是要总结经验、交流思想、探讨路径,进一步激发第一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第一书记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设立第一书记的目的是从国家制度层面对乡村治理进行嵌入式管理,第一书记是联结国家和乡村的重要纽带,直接为乡村建设增加领导力供给。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过程中,第一书记深入贫困村,主动激活多方优势,为农村积极链接社会各方资源,助力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事实证明,第一书记是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伟大胜利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第一书记的身份特征和自身人力资本优势依然明显,是赋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坚实支柱。
(一)第一书记的身份特征和人力资本赋予其资源链接的重要优势。资源链接是基于社会关系的资源对接与利用,能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可利用资源不足的困境。第一书记在农村开展工作时,面临着地理位置偏僻、公共产品供给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难题。第一书记嵌入乡村治理工作全过程,便于依托其身份和人力资本优势链接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撬动农村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从而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强劲"引擎"。
第一书记不仅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有着带领农民致富的理想抱负,而且大多数能力突出、视野开阔、人力资本丰富,这正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凭借这样的身份特征和人力资本优势,第一书记可以广泛链接乡村治理和振兴的各方资源供给主体,搭建起网格化、高层次的乡村治理平台,在与外部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发挥关键纽带作用,推动社会各方资源向农村定向下沉和集聚,进而实现各方资源的融合互补和高效利用。第一书记盘活资源、组织生产、沟通各方的人力资本,可加速资源要素的广泛流动,促成农村自身资源与社会各方资源融合互动、有效互补,形成强大合力,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汇聚起磅礴之力。
(二)第一书记派驻村自身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发展、一体推进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作为联系国家和派驻村的关键纽带,第一书记基于单位、人脉等构建起的社会关系网络,带给农村的必然是社会各方资源的交汇和聚集。所以,第一书记必须在挖掘农村自身资源禀赋、盘活农村自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动员,用心引导,鼓励社会各方资源供给主体去农村投资兴业。只有将农村自有资源和社会各方资源进行一体式统筹推进与整合发展,才能真正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二、进一步多向度做好资源链接工作
第一,链接村内资源,激活资源禀赋。链接村内资源主要包括链接村内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第一书记链接村内资源首要任务是激活村内人力资源,提振村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内在信心和主动愿望。第一书记要团结好村内的新老乡贤、技术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等骨干力量,吸引在外的大学毕业生、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鼓励他们围绕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出谋划策;更要广泛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清楚群众困难诉求,围绕村内资源本体优势,帮助群众一起想点子、选路子,谋求所期盼的幸福生活。在链接村内人力资源的同时,还要努力挖掘村内的非人力资源。大多农村都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其中有的是显性资源,有的是隐性资源。一些农村显性的资源优势可能已得到转化利用,但未充分利用;而另一些隐性的资源优势,则更有待于去发现、挖掘和转化。总之,只有摸清资源"家底",才能通过引入资金、技术、平台等外在市场手段,实现农村"存量"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赋能乡村振兴事业。
第二,链接派出单位,推动资源下沉。第一书记主要来自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这些派出单位均有着自己特有的丰富资源,因而势必成为第一书记在帮扶带动农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工作中链接的重要资源供给主体。第一书记要灵活结合自己派出单位的性质、特点和优势,整合派出单位特有资源,如优质的教育、医疗、科技、人才资源等,引导这些资源下沉农村、普惠农民,凸显第一书记背后的资源优势、链接能力。
第三,链接上级部门,形成资源整合。乡村振兴会涉及很多上级部门,包括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教育、科技、民政、人社、国土、住建、文化、卫计、环保等,还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组织。上级部门是第一书记资源链接的主要维度之一,第一书记要发挥关键作用,积极联系、协调相关上级部门,对标政策、依托政策,围绕乡村振兴为派驻村努力争取各种资源。这是推动各项政策向基层下沉的过程,也是引导上级资源优化整合后向群众看得到的"红利"有效转化的过程。
第四,链接社会资源,实现资源联动。第一书记在派出单位的工作中,必然积累了自己广泛和特有的社会关系,除自身工作所涉行业部门的人才之外,还可能接触到其他一些行业和领域的精英人才。而这些人才又必然牵系着一大批各自领域的优质发展资源。第一书记应主动作为,广泛联络,发挥关键纽带作用,架起各方面社会资源与农村自身特有资源积极联动、不断融合壮大的重要桥梁。第一书记要通过吸纳和引导各方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和"集聚",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源,让"增量"资源进入农村,与农村特有的"存量"资源实现有效联动。
三、从更高层面推进资源高效开发和利用
第一,"内力"与"外力"的共振。第一书记制度是在国家治理框架下以"外力"推动村庄"内力"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宝贵实践。有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务必要做到"内力"与"外力"的同频共振。如前所言,一是第一书记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培育农民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自觉意识。二是第一书记要强化村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要进一步规范村党组织建设,将村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有效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打造村党组织"升级版",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三是要领悟好、运用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灵活链接不同维度的资源供给主体。第一书记要带领群众在全面客观分析农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与制约瓶颈的基础上,科学定位,找准突破点。同时积极寻求各个维度资源的供给,在理念、资金、人才、技术、平台等多个方面帮助派驻村补齐"短板",做强"长项"。换言之,就是要促成"内力"与"外力"的共振,实现农村产业链多元化,推动农村价值链和利益链向更广和更深方向延展,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内源式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第二,"信任-互惠"型关系的构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信任是其重要基础,而"信任-互惠"型的关系网络能有效降低资源链接成本,实现多元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进程中,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应逐步转变为社会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模式,政府、农村及各方资源供给主体之间,需要借助"关键枢纽"构建起"信任-互惠"型关系,实现"双赢"及"多赢"局面,共享发展成果。第一书记恰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的"关键"和"枢纽"作用,因此第一书记需要基于资源链接各个维度的主体利益通盘考虑,积极协调好资源供给各方主体利益,致力于"信任-互惠"型关系的构建,打造"乡村振兴共同体"。
第三,升级和完善第一书记制度顶层设计。要让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有效发挥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制度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不断升级和完善第一书记制度的顶层设计。首先,优化选派机制。突出"人岗相适"原则,精准选派,提升第一书记岗位匹配度;在坚持"精准"选派基础上,积极开展"组团式"帮扶,优化驻村工作帮扶队内部的成员组合,做到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也要积极探索建立打破地域、领域壁垒的"第一书记联盟",发挥第一书记选派力量的最大效能。其次,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对第一书记进行考核时,科学设置更丰富多元的考核指标,客观真实地评价其乡村治理的综合能力;要重视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克服文件考核、材料考核的弊端,注重长期效应,还要倾听群众意见,形成贯通上下的弹性考核评价机制;要探索考核评价结果在政府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的互通和共享,将考核频次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最后,加强激励保障机制建设。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第一书记,要加大表扬记功和宣传力度,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任用方面做到优先考虑。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协同推进。作为第一书记,我们要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广大村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向前发展。同时,要加强与兄弟村、先进地区的交流学习,借鉴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最后,我希望各位第一书记能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去。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