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网友 分享 时间:

在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省委副书记、省长 任振鹤

(2023年7月21日)

20年前“千万工程”在浙江刚推开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采取每年召开一次现场会的办法,掀起了持之以恒推进“千万工程”的伟大探索。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就是学习总书记身体力行的科学方法,揭开我省和美乡村建设的新篇章。这既是一次工作总结会、成果展示会,也是一次学习交流会、动员部署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安排部署我省和美乡村建设重点工作,逐步造就甘肃千万和美乡村,造福陇原万千农民群众。

为开好这次会议,省委省政府及有关方面作了充分准备:一是出台了一个文件,就是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甘肃和美乡村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二是开展了一次调研,会前,我用一天时间看了临夏几个县市的和美乡村建设,并安排省政府研究室就临夏和美乡村建设作了调研,形成了一份很好的调研报告,已印发各地各部门参阅;三是组织了一次考察,由李刚副省长带队,各市州分管同志参加,赴浙江、江苏亲身感受了两省的生动实践,考察团白天顶着酷暑看点,晚上马不停蹄座谈交流,同志们反映触动很大、收获满满,学到了真经,学出了信心;四是衔接了一次论坛,就是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7月26日将在康县召开的美丽乡村国际论坛,这是展示我省乡村建设和“三农”发展的一扇窗口,要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办出精彩。

昨天下午,大家实地观摩了临夏州的几个村,窥一斑而知全豹,相信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和收获,我上次看了后感觉有亮点、有特色、有内涵,个别地方打造得接近浙江、江苏的一些乡村,当时总结了“有山有水、有形有魂、有景(友)好”12个字,他们这几年在乡村建设上确实力度大、举措实、效果好。一是工作谋划抓得实。出台了《“美好(丽)临夏”创建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政策文件,精心谋划、高位推动,近期又制定《关于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漂亮仗的工作方案》,探索乡村建设多种模式,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公园式思路打造农村、城市化习惯引导农民,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充分肯定。二是村容村貌变化大。注重把山水之美、风情之美、环境之美、庭院之美统一起来,将整村风貌改造成为靓丽风景线,在沿路沿水、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种花植绿,让“花儿临夏”真像花儿一样美丽动人,“花儿临夏”名副其实、实至名归。三是特色产业起步快。结合各县市实际,依托产业基础和养殖传统,大力推进饲草养殖、屠宰加工等全链条开发,特别是特色乡村旅游串珠成线,风生水起、非常火爆,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乡村产业格局。四是干事创业劲头足。作为民族地区,临夏州摘掉贫困帽子的时间并不长,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能把乡村建设搞到这个程度,背后凝聚着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辛勤付出,非常不容易。当然,其他市州工作也是可圈可点、有声有色,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今天会上发言的几个市州和县区都做得很好。

刚才,临夏州、张掖市、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清水县、合水县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讲明了方向,讲清了措施,关键是讲出了信心。希望各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展风采、共同提升,努力展现新时代甘肃乡村的如意画卷。下面,讲4个方面的意见。

一、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胸怀大局、站位全局,切实增强拼搏向上的奋斗激情

和美乡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看重、亲自谋划、倾力推动的工作,从“厕所革命”到“三大革命”,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从主政地方时的“千万工程”到如今的和美乡村建设,变的是农村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变的是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一贯重视、对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往情深。党的二十大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部署,总书记也寄予了“再打一场乡村振兴漂亮仗”的殷切嘱托,为我们建好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甘肃来讲,当前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正逢其势、正当其时、正需加力,各级各方面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美乡村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刻意蕴,深切体悟抓好这件大事的政治考量、战略考量和实践考量,对标中央要求,用好浙江经验,建设陇原乡村,让和美乡村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要悟其理,把握和美乡村建设蕴含的深刻战略内涵。至少要看到这样四重意义: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看,这是决胜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从我省实际看,推进农业强省建设,进而跟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进程,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我们必须抢抓和美乡村建设的重大机遇,在这几年开展“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的基础上,以和美乡村建设驱动陇原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能效力,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角度看,这是关键一招。总书记指出,甘肃地域辽阔,自然风光优美,黄土高原、广袤草原、茫茫戈壁、洁白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卷,宛若一柄玉如意。总书记对大美甘肃的形象概括,也揭示了陇原乡村多姿多彩的自然生态底色,表明了我省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资源在和美乡村建设上有所作为。我们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就是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彰显美丽环境、发展美丽产业、壮大美丽经济,不断擦亮陇原乡村的生态底色,充分绽放“玉如意”的万般秀色。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看,这是有效路径。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有利于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速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这些“延伸”“覆盖”“流动”,让农民群众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对当下的甘肃来讲,就是要树牢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有效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角度看,这是重要引擎。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根本追求就是人民至上、共建共享,让农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从我省情况看,202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以和美乡村建设为牵引,加倍努力、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确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增速,收入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要学其神,把握浙江“千万工程”内在的科学制胜密码。在这次主题教育中,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总结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调研报告,中央财办等部门又印发了一个指导意见。我们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关键是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理念和方法,既研其表、更究其里,既学其形、更悟其神,学到精髓要义、学出奋进力量。要悟透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为民情怀,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和民生工程。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要悟透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千万工程”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深化,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乡村“绿色共富”转型步伐,让新时代的农村“颜值”更靓,农业“路子”更宽,农民“口袋”更鼓。要悟透善谋全局的系统思维。“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始终坚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做到了全局谋划、突出重点、综合集成。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树立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努力在多维度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在多目标平衡中寻求“最优解”。要悟透实事求是的问题导向。“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传统农区,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推进工作,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的市情、县情、乡情和村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要悟透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千万工程”是实干苦干的榜样,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五年出台一个行动计划,每阶段出台一个实施方案,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制定解决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我们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三要增信心,把握陇原乡村建设面临的大好机遇条件。总书记在2018年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批示中强调,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对我省来讲,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部地区有差距,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同样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们要有搞好这项工作的志气、骨气和底气。首先,发展基础好,曾经作为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全省上下负重自强、顽强拼搏,打赢了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实践,各方面工作面貌一新,这为和美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前期工作实。近年来,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扶贫行动、村庄清洁行动,有效改善了陇原乡村面貌。在此基础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开展“8大行动”“7大工程”,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见行见效,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向“和美乡村”蝶变演进。第三,群众期盼强。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广大农民群众热切盼望着有更稳定的收入、更便利的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幸福的生活,向往城里人一样的现代文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展现新作为。我们正在开展的生态地灾搬迁,为什么很多群众乐意搬,就是因为大家的观念变了,也向往城里人那样的生活。第四,各地劲头足。涌现出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和典型。临夏州的做法大家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这里就不多说了。甘南州从“全域无垃圾”到生态文明小康村、再到“五无甘南、十有家园”,实现了生态崛起与村庄建设的协调并进。陇南市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放大生态优势,为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奠定了基础。张掖市积极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做到了县有示范镇、镇有示范村,实现乡村振兴考核“四连冠”。武威市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推行“大带小、强带弱、强强联合、强弱抱团”等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1+1>2”的协同效应。酒泉市提出“一点多创”的思路,将“一村一品”示范村、环境整洁村、国家森林乡村等各类创建指标在系统谋划的基础上集中创建,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白银市积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景泰一个县就建成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20个。定西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跃升”行动,探索了资源发包、物业经营、居间服务、资产参股、资本运营、村庄经营6种发展模式。天水市按照“产业定带、带上选村、村分等级、梯次推进”思路,着力打造“形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田园乡村。金昌市围绕做好城乡一体化文章,注重“做精一步、做细一段、做亮一片”,在微改造、精提升上下功夫,着力打造“彩色村庄”“石头村社”“怀旧村落”等特色乡村。兰州市建成榆中李家庄田园综合体,什川古梨园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庆阳市探索推行乡村建设PPP模式,吸引社会资金、农户自筹资金、群众筹资筹劳参与乡村建设。平凉市坚持“全域推进、全面振兴、逐村规划、一村一策”建设和美乡村,打造了一批乡村旅游样板村。嘉峪关市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村级公共厕所覆盖率、自来水供给率、通电率、移动5G网络覆盖率等多个百分百。兰州新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在承接生态地灾搬迁上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相信,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各地的探索必将持续深化拓展,展现陇原乡村的美好前景,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景象。

二、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扭住重点、攻克难点,切实打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基础

省里出台的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明确了创建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运作模式和保障措施,概括起来就是“536100”。“5”就是分五大区域打造,即河西走廊地区、中部沿黄地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南部秦巴山区和甘南高原;“3”就是分三种类别创建,即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6”就是突出六项创建内容,即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正如前边清水县发言时讲的,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100”就是省级每年择优确定100个左右行政村进行奖励,同步开展市县层面创建行动。各地要紧紧围绕实施方案要求,对照“美、兴、好、和、富、强”的创建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创建行动,努力激发乡村建设的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打造一批实力乡村、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幸福乡村、活力乡村。

一要坚持重面子与重里子相结合,以规划引领乡村环境“美”起来。这是和美乡村建设的第一要义。要坚持把规划设计作为“先手棋”,像规划城市一样来规划乡村,谋定而后动,动之而有序,重点要抓好两个规划:一是抓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这个规划要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衔接好,与产业园区、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相配套,体现全面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二是抓好具体的村庄规划,这个规划要充分发挥专业设计人员的作用,广泛听取县乡村干部、专家学者和农民群众的意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尤其要注重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遗迹,体现个性化、特色化和指导性。在规划引领下要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显特色。甘肃农村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各有各的特色和魅力。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发展条件、文化传统等实际,区分好五大片区,把握好三种类型,力求体现地域特色,让平原地区更具田园风光、丘陵山区更具山村风貌、湿地水乡更具诗情画意、高原藏区更具民族风情、传统村落更具生机活力,形成错落有致、五彩缤纷的整体格局。二是抓环境。通俗一点说,就是先洗脸再化妆,干净整洁只要肯干勤为,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做得到。要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从农村最基础的事抓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做起,推进村庄整治和美化建设,统筹谋划改路、改水、改电、改院、改墙、改暖、改厨、改厕等,有效整治路边屋边水边田边,促进乡村洁化、绿化、美化,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到今年底,全省农村人居环境要有一个明显变化,全面消除垃圾乱扔、污水乱倒、乱堆乱放等视觉污染。三是强基础。就是要聚焦路、水、电、气、房、网、物流等基础设施,拿出真金白银投入,狠抓“硬件”建设,特别是对城郊融合类的村庄,推动市政供水供气供热管网向乡村延伸,建立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管护运营机制。要加快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加大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持续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畅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四是优服务。要锚定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目标,大力破解群众上学、托育、就医、养老等难题,通过县域医共体、城乡教育联合体等建设,提高乡村公共服务便利度、群众生活舒适度。当前农村的留守老人较多,要多渠道想办法建设好、运营好日间照料、养老服务、老年食堂等,像宕昌县有些乡村的“幸福食堂”就办得很好,他们通过政府补一点、村里筹一点、企业捐一点、农户掏一点的“四个一点”做法,建立长效机制,大家可以学习借鉴。

二要坚持搞建设与兴产业相结合,以特色支撑乡村产业“兴”起来。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这几年,我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一产增加值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全省一产增加值增长6%,高于全国(37%)2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只有做强特色产业这个引擎,和美乡村建设就有生机和活力,要以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为抓手,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是生态要优先。总书记提出“两山论”的浙江余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搞的是“石头经济”,炸山开矿,一度成为“富裕村”,可环境问题随之而来,余村的山成了“秃头光”,水成了“酱油汤”。正是在“两山论”的科学指引下,余村关了矿洞、停了工厂,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所以,和美乡村建设一定要守护好绿水青山,立足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做文章,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这样绿水青山也就真正成为了金山银山。二是定位要找准。大家考察的浙江、江苏的和美乡村,都有比较清晰的发展定位,就像杭州余杭区的径山村,他们立足一个“茶”字,让绿叶子变身金叶子,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万元,成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我省的乡村建设也是一样,要坚持调查研究开路,结合资源禀赋,深入分析论证,把每一个村子有什么、能干什么搞清楚,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真正找准各自定位,防止盲目蛮干,让乡村发展有方向、有追求、有奔头。三是特色要突出。特色就是乡村发展的生命力。要立足各地发展实际,有效释放村庄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力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充分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提高“产”的效能,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乡村产业。前几天新华社以“近悦远来,陇原乡村绽放‘美丽经济’”为题报道了我省夏季乡村旅游,这就是我们的特色。还有省文旅厅与俞敏洪团队合作,举办了东方甄选甘肃行活动,通过“旅游直播、文化讲解、特产带货”,让甘肃文旅在全国火了起来,值得点赞。四是发展要融合。乡村产业发展,大的趋势是“农文旅”模式,要依托每一个村庄的特点,用休闲、生态、文化、创意、体验等新功能赋能乡土资源,推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这里我再举个玫瑰的例子,玫瑰是兰州市的市花,永登县苦水乡被誉为“中国玫瑰之乡”。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也被称为“玫瑰王国”,就是保加利亚,他们年产玫瑰油占世界产量的70%—80%,而在保加利亚,四分之三的玫瑰产量来自一个号称玫瑰谷的山谷地带,叫做卡赞勒克,他们从玫瑰种植、采摘、玫瑰油提炼和最终销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兰州永登的玫瑰产业做到啥程度了?能不能也打造成“中国玫瑰谷”,种植玫瑰、加工玫瑰、观赏玫瑰,形成美丽经济的集聚效应,值得大家深入思考。还有皋兰县的什川古梨园,被称为“世界第一古梨园”,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独一无二,还要进行更高品位的打造,搞活机制、彰显魅力,真正让“世界第一”的金字招牌发光发亮。

三要坚持带着干与自主干相结合,以善治推动乡村治理“好”起来。就是要提高乡村善治水平,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一是民主管村。在浙江余杭的小古城村,总书记讲过一句经典的话:“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在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下,小古城村探索出民主协商样本,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火爆“打卡点”。我们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就是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机制办法,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规范运行村民自治组织,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要从编制规划开始就让农民参与进来,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网络议事会等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农民全程参与,这样编制出来的规划,村民认同感强,可执行性自然也高。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主动干,比如更多采取以工代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村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二是依法治村。要发挥法律法规的治理效能,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及时修改完善村规民约,让良法善治成为乡村建设的有力保障。要学好用好“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始终与广大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共同研究解决好乡村建设中的矛盾问题。三是清廉正村。和美乡村建设涉及大量资金,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要坚持“制度管廉、监督促廉、文化育廉”并举,不断为清廉乡村建设注入新时代廉洁韵味,特别要完善乡村廉洁干事机制,严格项目设计、项目验收、项目监督等各个环节,坚决防止基层干部贪污腐败、吃拿卡要、中饱私囊的问题。四是数智活村。去年国家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我们要认真研究,围绕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创新治理方式,探索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办法、新机制、新模式、新平台,激发乡村活力。浙江在这方面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横一村全面推广“临云智”智治体系,成功搭建数字庭院、智慧农贸、数字跑道等特色应用场景;佛山村打造了“佛山三宝”数字治理工具,覆盖了全村96%的村民,动员村民参与志愿活动8600余人次,让数字治理真正惠及群众、彰显成效。对这些好的经验做法,要立足自身实际,有效进行消化、吸收和运用。

四要坚持塑颜值与提素质相结合,以文明促进乡村风气“和”起来。和美乡村的“和”,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分量很重,“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等传统文化都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理念,把“和”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中,就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睦,达到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效果。总书记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我们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既注重塑形,更注重铸魂,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的有机统一。一是强化思想铸魂。要注重本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宣传,通过研读文献、走访调查等方式深入挖掘、深入分析,运用好农村红色资源,把红色资源与乡土风情相结合,发挥红色文化在文化、经济、旅游领域的多重价值,为农民打造精神家园,实现红色血脉的有效传承。6月份,我去中宣部对接汇报工作时,把甘肃的文化总结了“八个一”,其中一条就是一县(市区)一文艺院团,让广大乡村百姓的精神文化富起来。大家不要小看文艺院团在乡村的作用,让党的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都离不开文艺院团,这方面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好,增加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让文艺院团人人会唱、个个能演,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凝心铸魂。农村这块阵地,如果正面的、主流的不去占领,负面的、腐朽的就会滋生。二是传承人文根脉。前不久,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门去了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点赞苏绣制作、年画印刷,并指出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我省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古街区、古村落等人文资源丰富,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做好保护传承和挖掘利用的文章,通过以文铸魂、成风化人,建成一批村史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地,搭建“群众大舞台”,讲好和美乡村故事,延续历史脉络、展示民俗风情、丰富地域文化,让乡村展现人文之美,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同时,要创新发展乡村文化,像前段时间火遍全网的贵州“村BA”“村超”那样,也像我省一些地方搞乡村篮球赛、乡村围棋赛、乡村垂钓赛那样,精心举办一些有创意、接地气、贴人心的文体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热情,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展现新时代新农民的新风貌。三是推动移风易俗。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迫切需要塑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把移风易俗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良好风尚,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要从问题导向出发,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赌博等不良风气,特别是我省有些地方的高价彩礼问题很严重,一定要想些新招实招来破解这个“老大难”。

五要坚持拓渠道与促改革相结合,以增收助力乡村群众“富”起来。这方面是我省的一个突出短板,我们要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想尽一切办法让老乡富起来。一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要发挥村域主导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作用,通过产业促收,把农民嵌入产业链中,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经营性收入。比如浙江安吉横山坞村,就用“美丽经济”带富了乡亲,他们以建设乡村旅游为重点,用美丽环境发展美丽产业、形成美丽经济,丰富“吃、住、游、购、玩”等元素,打造了文化休闲、乡村度假、体验农业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让农民更多分享生态经济增值收益,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45元。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农增收、乡村振兴离不开企业,要广泛引进市场主体,用企业家的眼光审视农村资源,可能会达到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效应。具体实践中,要用好“三种力量”:要引导大型企业助力,就是要把驻地央企、省属企业等资源利用好,像临夏借助中石油、中建集团、中铁二十一局等央企帮扶,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村。我们省市县三级的国有企业要主动参与,努力在这方面作出贡献。要引导民间资本出力,就是要联络慈善企业家、各类公益组织等整合资源、奉献乡村、服务老乡,像金昌开展链主企业带乡、龙头企业带村行动,助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平凉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百企帮百村”活动,增强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引导乡贤资源带动,活学活用浙江“新乡贤带富”工程、“万名乡贤助千村”行动等经验做法,走出一条“乡贤领航+乡村富美”的路子。三是深化改革有效盘活资源。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等改革,深化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开展合作、分享收益。现在农村地区有大量闲置的农房、校舍、旧厂房等,这些资源闲置着就是包袱,盘活了就是宝贝,像宕昌县把闲置房屋改造成“幸福食堂”,为留守老人提供了便利;像皋兰县引进县外力量盘活闲置校舍发展职业教育,实现了一举多得。各地都要重视这个问题,打开思维、多想办法,激活乡村沉淀的各类要素,唤醒乡村“沉睡的资源”。四是抓实政策性兜底保障。我们平时调研中发现,农村还不同程度存在边缘户、风险点,有些不确定性较大,需要重点关注。各地要理顺机制、强化措施,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方面的惠民政策落实及时、保障有力。

六要坚持强堡垒与暖民心相结合,以党建领航乡村集体“强”起来。集体强个体才能强,和美乡村建设千头万绪,关键在基层组织建设,要做到“三个一”,就是“一只羊”“一把米”“一份情”。“一只羊”,就是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作用。凡是乡村建设搞得好的地方,一定有一只好的“领头羊”,省内各地的乡村有一些有追求、有激情、有思路、有方法的村干部。这是我们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格外需要强化的工作,各地要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确保农村党组织有威信、有本领、能担当、活力足、作风硬,能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出成绩。“一把米”,就是要壮大村集体经济。“手里没有一把米,唤鸡都不来”。要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把村集体所有的各种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等集中起来,投入到有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中。要积极探索多样化发展路径,鼓励发展农创文旅、网络直播、农耕体验、康养基地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村集体经济爆发点,带动整体拓展提升。要鼓励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公司,完善运行方式和内部治理机制,引进一批接地气、懂经营、会管理的实干型人才带动发展。前不久浙江出台了《关于促进强村公司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强村公司”的形式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以市场化经营为导向,规范公司运行机制,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收益性,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省里清水县、合水县在这方面也做得很不错。这些做法既富有创造性又极具可行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份情”,就是要带着感情干事。我发现有些村干部身上官僚主义作风很严重,时间久了对老百姓的感情就疏远了。各级干部要真心融入农村,深入基层一线,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改变的信心下乡入户,与群众打成一片,倾听群众心愿,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解难事、办实事、干好事,真正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三、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守正创新、防止偏差,切实校准前进方向和运行轨道

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建设过程中绝不能顾此失彼,必须统筹兼顾、稳扎稳打、久久为功,确保不跑偏、不走样、不落空,推动和美乡村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

一要示范引领、抓点带面,防止“一锅煮”。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其中的一条经验就是通过示范引领、抓点带面,促进整体提升、全域美丽。我们建设和美乡村,就是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有序推进、务实规划,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成熟一个、认定一个、授牌一个,防止一哄而上,片面追求和美乡村建设快速全覆盖。同时,村庄规划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既要科学管用,又要务实好用,防止陷入片面追求“高大上”的误区,各地在工作中一定要从各自实际出发,多干打基础利长远、花小钱办大事、惠民生增福祉的事。

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我省地域跨度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自然条件、生态基础、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不可能一种模式“打天下”。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务实渐进开展工作,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不搞齐步走、“一刀切”,避免在“空心村”无效投入、造成浪费,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另外,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和而不同”,聚焦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突出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防止简单复制、照抄照搬,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让每一个乡村都有立足乡土社会、保有地域特色、延续文化文脉、承载田园乡愁的“魂”,都有不同的气质和各自的音符。

三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防止“一窝蜂”。与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们还处在后发赶超的阶段,但甘肃也有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甘肃的土地上想甘肃的事,不超越发展阶段、不刻意拔高标准,灵活运用浙江等地经验,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和美乡村。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坚持有多少能力办多少事,不开空头支票,不吊高农民胃口,坚决反对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劳民伤财。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严防违背农民意愿搞合村并居,严防刮风式搞运动、跟风式搞建设,严防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牢牢守住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承受的底线。

四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防止“一言堂”。和美乡村建设,农民是主体,特别是在培育发展乡村产业方面,如果一切都是政府说了算、企业定了干,农民游离于外、与产业链脱钩,享受不到主人翁的任何感觉和好处,那么要么是“干的干、看的看”,要么横眉冷对,这个产业是长久不了的。总书记在浙江推行“千万工程”的时候,始终秉持让群众参与、让农民做主的理念,浙江慈溪市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说,他有3个“想不到”:建设前,想不到村民的支持率这么高;建设中,想不到村民的积极性这么高;建成后,想不到村民的参与热情这么高。我们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关键一条就是要厘清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该由政府干的主动想、精心谋、扎实做,该由农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要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不搞包办代替,不搞大包大揽,避免代替农民选择,让农民成为和美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五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防止“一阵风”。我经常讲,什么是特色,坚持就是特色。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20年紧盯目标不动摇、不折腾,才有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我们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抓,严禁搞脱离实际的“样板工程”“政绩工程”,确保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要处理好鼓励创新和守住底线的关系,既要探索多种建设模式,也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保护的底线。

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必须真抓实干、砥砺奋进,切实彰显善作善成的过硬担当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有想事谋事的大智慧,又要有干事成事的真本领。各级各方面要把全面推广“千万工程”经验贯彻到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过程,落实到和美乡村建设、美丽甘肃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各领域各方面,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凝聚合力推动落实,真正以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作为绘就陇原乡村的生动画卷。

一要主动作为担事。担事的肩膀硬不硬,决定着干事的成效好不好。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上级带着下级干、干部群众一起干的生动局面。各级干部要当好坚定有力的执行者,提高政治站位,结合战略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及省里的政策要求,确保和美乡村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当好雷厉风行的行动派,在工作中迅速有力、掷地有声,全身心投入到和美乡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要当好善作善成的实干家,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努力交出和美乡村建设的精彩答卷。在具体推进机制上,请李刚副省长牵头,参照浙江“四个一”工作机制(“一把手”负总责、一个工作协调小组、每年一次现场会、定期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实化细化我省的措施办法。

二要系统思维谋事。和美乡村建设千头万绪、千变万化,涉及的主体、层面、要素等都很多,在具体实践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各级干部要掌握运用好系统观念这个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既要把和美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地灾搬迁等工作统筹起来,防止“单打一”“两张皮”,也要抓实规划编制、政策支持、基础配套、要素保障、产业培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实现多重目标间的动态平衡,确保和美乡村建设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等有机统一。

三要创新创造想事。浙江“千万工程”蕴含着创新变革思维,是对农村发展方式、发展路径、发展动能的一次深层次、全方位、整体性的变革重塑,指引浙江农村率先走上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要守正创新,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根据各个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势特色等因素,不断强化调查研究和工作谋划,创新开拓个性化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积极鼓励引导基层一线“首创”和先行先试,以思想新解放、改革新突破,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四要竞相争先抓事。和美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板块,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一环,各地要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要置身全局、找准标杆,向优者学、与快者比、跟强者争、朝高处攀,力争一年一变化、年年有进步,实现横向有赶超、纵向有跨越。特别是这次去浙江、江苏学习考察,看的点都是省会城市的,大家对兰州的和美乡村建设也充满期待,希望兰州市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争取和美乡村建设尽快有一个大的突破。当前,各地的发展基础差别较大,建设和美乡村有的地方可能要比别人花费的功夫更大,这些省里在制定方案时都作了充分考虑,我们主要看变化、看进度、看效果,哪个地方干得好、成效大,省里的现场会就在哪里召开,资金政策支持上也会重点倾斜。尤其是陇南、临夏、甘南、张掖等地具备一定的优势和基础,要创新模式、大胆探索,力争为全省和美乡村建设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

五要锤炼本领干事。和美乡村建设,意蕴很深切,境界很深远,可以说是门跨学科的技术活,除了具有战略眼光、系统思维、变革精神、市场意识之外,还得掌握一定的规划、设计、美学、民俗、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考验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关键是要善于学习、善于琢磨,像打造艺术品一样精雕细刻,多留遗产、少留遗憾,临夏州党政主要领导对每个村的规划、风貌甚至改造材料等都亲自把关审定、反复筛选比对,这些都值得学习。同时,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大量工作都是直面基层、直面群众,需要具备驾驭复杂形势、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本领。希望大家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善于左顾右盼、互学互鉴,不断提升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群众工作等各种能力,科学地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行家里手。

六要久久为功成事。我们提出和美乡村建一个成一个,关键在“成”。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美乡村建设,既要看现在,也要看今后五年、十年乃至更远,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防止毕其功于一役的浮躁、只求短平快的功利、大干快上的盲目。对看准的事情和谋划好的工作,要坚持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以钉钉子精神接续奋斗,切实做到在把握机遇中成事、在实现愿景中成事。要敢于攻坚克难,特别是针对涉及农村“三块地”改革、生态地灾搬迁等矛盾多、困难大的工作,更要冲在前、显担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前进,让会干事、能成事成为甘肃干部的鲜明标识。

同志们,和美乡村建设,是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关乎发展全局和民生幸福的急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过去我们用美丽战胜贫困,现在要以和美促进振兴,希望我们上下齐努力,同心绘蓝图,全力打一场和美乡村建设的漂亮仗,描绘好陇原乡村的工笔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增光添彩。

47 2773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