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民政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讲话提纲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民政工作创新发展,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民政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讲话提纲”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市民政系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讲话提纲

今天党组(扩大)会议的主题是深入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常委会议以及市委常委会议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研究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迅速在全市民政系统兴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把各项民政工作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举行,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开启了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刚才...同志传达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常委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精神。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和重要讲话,系统总结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学习领会贯彻全会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市委常委会就迅速传达、认真学习,全面宣传、深入阐释,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做出了安排部署,为我市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供了方向。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安排部署,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入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内涵

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就必须要弄懂全会的主题和实质内涵。全会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主题,抓住了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的使命任务的高度清醒,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信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全市民政系统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上下功夫,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深刻体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对标对表、细化实化,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际成效转化为加快推动我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力求全面覆盖,兴起民政系统学习贯彻热潮

当前全市民政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要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对标对表学、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立足职责学,推动全市民政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通过召开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座谈会、辅导讲座、专题研讨、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方式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确保掌握核心要义、领会精神实质。各单位各科室要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做到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全员覆盖。各单位各科室要创新宣传方式,积极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浓厚氛围,要充分运用宣传板、网络媒体等形式和办公场地、宣传栏等窗口,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切实把全市民政系统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三、理论指导实践,扛起深化民政改革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关于民政领域工作要求。民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做好民政工作对于全面深化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全市民政系统要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围绕"三个聚焦",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帮扶、社会福利制度、基本社会服务体系,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要聚焦救助兜底,不断织牢基本民生"保障网"。持续深化新时代社会救助综合改革,通过提升困难群体保障、健全流浪乞讨人员服务、推进慈善帮扶,实现"基本救"向"综合助"转变。结合...市实际,逐年适度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指导标准。加快推动我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重新修订和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持续推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准确把握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对象和范围,定期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排查,健全完善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流浪乞讨人员"一图一库三网"的服务模式,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构建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依法施救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体系。拓展慈善参与社会救助方式,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动员多方力量开展慈善帮扶,满足困难群众多元救助服务需求。

二要聚焦"一老一小",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新水平。持续用创新思维拓展社会福利保障功能,建立功能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全方位关爱保护特殊群体。积极推进社会福利院(异地新建)项目,力争早日纳入国家扶持范畴。推动老年人助餐服务行动,年底前完成年度10个助餐示范点和城市50%、农村30%服务覆盖面的任务目标。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任务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提高受众人群获得感和满意度。强化孤困、农村留守儿童定期走访排查机制和儿童福利保障"政策找人"机制,建立"专家资源队伍+专业服务志愿者"团队,全面提升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精康服务新模式,以全省首家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市心理健康指导服务中心为核心,依托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站网络,为居家患者提供多功能的康复服务。

三要聚焦优质服务,构建民政专项事务新业态。找准民政服务群众的切入点,构建民政专项事务领域服务新业态。推行婚姻登记便捷化、多元化,在偏远乡镇设立婚姻登记巡回登记点,方便偏远乡镇群众办理婚姻登记;充分发挥4处"景区公园"式婚姻登记处品牌效应,开展颁证仪式、集体婚礼、婚姻家庭辅导三服务。推进绿色殡葬,构建节地生态安葬新格局,新建一处节地生态安葬墓区,新开辟一处节地生态安葬林,继续开展骨灰江葬活动。推进惠民殡葬,进一步提升政策享受范围,将四项基本殡葬费用减免范围覆盖至全民,切实减轻群众丧葬负担。推进文明殡葬,推动文明祭祀管理立法工作,做好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节日祭祀服务保障工作。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加大社会组织年报工作和"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检查工作力度。推动区划地名标准化,有序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使中心城市规模结构、重点城镇管辖范围进一步合理化。做好地名命名、更名,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提高地名标志设置覆盖率,不断增强地名公共服务的准确性、便捷性、文化性、多样性。

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改革开放新蓝图,也为民政工作指明方向。我们要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穿于民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市民政系统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以更加务实的担当作为、更加优异的实干实效,推进全市民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47 41735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