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浩渺 分享 时间:

加强作风建设是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举措,需深入学习理论,强化责任担当,推动政策落实,确保民政工作更贴近群众需求。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民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加强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民政局理论学习中心组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XX市民政局肩负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使命。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开展专题学习,就是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南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金钥匙,解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下面,我结合民政工作实际,从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溯百年风华,在历史脉络中领悟作风建设的

作风建设是党的生命线,更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压舱石。我们需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养分,明晰民政工作的初心使命。

(一)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因密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不仅体现在理论创新上,更体现在作风纯粹中。从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思想理论建设的奠基作用,到列宁突出组织建设的保障功能,直至毛泽东同志将作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三大板块,作风建设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民政系统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工作全过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察民情、以真抓实干的作风解民忧,让民政服务成为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生动实践。

(二)作风建设是党赢得民心的制胜法宝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百年党史中,我们党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破除教条主义,以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凝聚磅礴力量,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修正自身错误,用优良作风书写了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壮丽篇章。民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每一项政策落实都关乎群众冷暖。我们必须牢记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菩萨事业就得怀着菩萨之心,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的嘱托,把群众的表情包作为工作的风向标,在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推进社区治理创新中彰显为民情怀,以作风温度提升民生质感

(三)作风建设是新时代民政事业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推动党风政风社风焕然一新。对民政系统而言,作风建设既是政治要求,更是事业所需。当前,XX正处于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困境儿童保障、慈善事业发展等工作面临新挑战。我们唯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改进作风,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担当作为,才能在破解大城市病中蹚出民政新路,为XX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实保障。

二、观时代之变,在民政实践中把握作风建设的

新时代赋予民政工作新使命,作风建设需与时代同频共振。我们要立足民政职能,找准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校准作风建设方向盘。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民政机关的第一属性。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养老服务领域,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在社会救助工作中,要将党的惠民政策精准落实到困难群众身上,坚决防止漏保”“错保,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

(二)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厚植作风建设民生情。民政工作的本质是为民服务,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获得感上。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在基层治理方面,要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矛盾化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儿童福利领域,要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建立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机制,让每一名困境儿童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殡葬服务方面,要推进绿色殡葬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减轻群众丧葬负担,以民政温度传递人文关怀。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扎紧作风建设篱笆墙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建系统完备的民政制度体系。针对养老服务机构监管难题,要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在慈善捐赠领域,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确保捐赠款物使用透明规范,提升慈善公信力;对于基层民政干部权力运行,要制定小微权力清单,规范审批流程,防范微腐败问题,让制度成为作风建设的硬约束

(四)以监督问责为抓手,强化作风建设震慑力。监督是作风建设的助推器。要构建党委全面监督、派驻纪检监察组专责监督、机关纪委日常监督、群众社会监督的立体监督体系。在养老服务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查处虚假申报补贴、欺老虐老等行为;对社会救助领域的人情保”“关系保进行专项治理,运用大数据比对技术精准识别违规问题;建立作风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问责,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震慑效应。

(五)以廉洁文化为滋养,涵养作风建设精气神。廉洁文化是作风建设的软实力。要将廉洁文化融入民政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廉洁品牌。在局机关开展廉政家书活动,引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在养老服务机构设立廉洁文化宣传栏,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氛围;挖掘民政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为民、务实、清廉成为民政干部的自觉追求,以文化浸润涵养清风正气。

三、谋长远之策,在系统思维中构建作风建设的

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我们要以抓常、抓细、抓长为导向,构建民政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抓常:让作风建设融入日常见常态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贵在经常、难在经常。要将作风建设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重要内容,定期开展作风建设专题研讨;建立每周一碰头、每月一调度、每季一分析的常态化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作风建设中的新问题;把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在社会组织年检、养老机构评估等工作中增加作风建设指标,实现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抓细:让作风建设聚焦问题见实招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微处着手整治作风顽疾。在公文办理中,严格执行短实新文风要求,压缩文件篇幅,提高文件质量;在会议安排上,坚持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严控会议规模和时长,避免形式主义;针对群众来电来访,建立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满意度回访制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绣花功夫把作风建设落细落实。

(三)抓长:让作风建设久久为功见长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着眼长远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作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挂钩,树立凭作风吃饭、靠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针对民政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开展定期轮岗,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加强与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督机制,形成作风建设强大合力,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四)抓统:让作风建设协同联动见合力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作风建设需要全局上下同频共振。局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各处室(单位)要齐抓共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市区两级民政部门联动,建立作风建设经验交流机制,推广基层好做法好经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等社会力量参与作风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局面,凝聚起作风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四、行担当之责,在新征程中展现民政人的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担当作为上。我们要以的精神、的劲头、的作风,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以的精神破难题,在改革创新中开新局。改革是破解民政难题的关键一招。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在全国全省率先探索超大城市民政工作新路径。在社区治理方面,深化五社联动机制创新,推动社区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在养老服务领域,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建立跨区域养老服务协作机制,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推进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服务,增强救助对象内生动力。

(二)以的劲头争一流,在提质增效中树标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XX民政的使命担当。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制定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在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慈善事业等领域打造一批“XX样本。加快推进市养老院新院区建设,打造集养老、医疗、康复、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养老服务综合体;深化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创建,建立“1+11+N”未成年人保护阵地体系,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推动慈善事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慈善之城”2.0版,激发慈善事业发展新活力。

(三)以的作风抓落实,在服务民生中显担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把抓落实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建立台账管理、挂牌督办、销号办结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行动,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加强清明节、重阳节等重要节点祭扫服务保障,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扎实推进民政事业发展,毫不松懈抓好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消防安全,守护服务对象生命健康安全。

同志们,路漫漫其修远兮,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人民满意的民政干部队伍,在推进XX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民政力量!

谢谢大家!

47 4559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