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驱动,注重绿色环保,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20xx年全国"两会"纺织行业代表委员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风浩荡,春潮涌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这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时节,很高兴与纺织行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相聚一起,共谋良策,共话发展。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我们行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已启动《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xx-2035)》研究编制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树立信心,尽快走出大流行影响,实现更好发展,是中国纺织人的责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找到定位勇开新局,是中国纺织人的使命。
一、纺织行业发展现状
刚刚过去的20xx年极不容易、极不平凡。外部环境风高浪急,新冠疫情跌宕反复,行业经历严峻考验,发展承受巨大压力。20xx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减少%,实现利润超过2000亿元,同比减少%,营业收入利润率为%,低于上年同期个百分点。逆境之下,中国纺织工业坚持稳中有进,迎难而上,整体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xx年全行业万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2000亿元,纤维加工总量、出口规模稳居世界首位。行业制造基础稳固,规模优势与体系优势明显,是保障全球纺织产业链安全与稳定的关键力量。
(一)纺织行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行业在稳定经济发展、平衡国际收支、创造就业空间、促进民生改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行业是稳定外贸外汇的重要力量
20xx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再创新高,达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纺织品亿美元,同比增长%;出口服装亿美元,同比增长%。产品价格提升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纺织面料、纱线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对东南亚、南亚、美洲等服装业快速发展国家和地区出口的稳步增长成为重要增长点。出口市场更加多元,贸易结构更趋合理。20xx年我国对东盟出口纺织品服装582亿美元,同比增长%,东盟首次成为行业第一大出口市场。东盟市场对行业的出口增长贡献率高达50%以上,带动RCEP出口增长贡献率提升至60%以上。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成为重要动能。SHEIN 20xx年在巴西的营收占当地时尚电商50%的份额;Lazada联手菜鸟推出服饰产业带出海专线,提升行业跨境电商的效率。
2、行业是保障民生消费的重要力量
20xx年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达13003亿元;全国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行业高品质、多元化的供给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适配性不断提升,国货消费、绿色消费兴起,新产品、新品牌涌现。线上线下融合推动着业态创新、场景创新。20xx年全国直播电商累计场次、观看人次、商品数量、活跃主播人数均比20xx年成倍增长,服饰品类稳居抖音等平台的第一梯队。多元生态和较低的进入门槛赋予行业巨大的就业容纳能力和创新创业空间,稳定带动全社会2000多万人口的就业。行业在稳就业保民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3、行业是增强发展韧性的重要力量
行业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为方向,推进强基工程,夯实制造能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等持续发展。以轻量化和新能源为重点,"碳纤维+"产业的生态不断完善。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应用更加深入,元宇宙、虚拟人在行业开始探索。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集约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20xx年《财富》世界500强和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中,分别有6家、2家涉纺企业入选。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东方盛虹项目成为20xx年国内企业在瑞交所发行GDR融资规模第一大的IPO项目。产业的创新能力与发展韧性稳步提升。
4、行业是繁荣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东中西部的产业发展势差,多层次的产业生态,使得纺织行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信部公布的20xx年39个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名单中,包括17个拥有纺织特色优势产业的城市。20xx年我国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投资增速分别为%、%、%,主要投向是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20xx、20xx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20xx年新疆出口纺织品服装亿美元,同比增长%。河南已成为全国纺织服装制造大省和中部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承接地。连接三产、衔接城乡,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衔接。
(二)行业面临的几个问题
截至2月8日,20xx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过100亿件,比20xx年达到100亿件提前了40天,数据折射出当前信心升腾、开局加速的态势。从江浙到中原,从南粤到八皖,纺织行业都是热火朝天、敢闯敢拼景象。要保持好这种局面,实现更好发展,我们需要在坚定信心的同时,直面现实问题,寻找破解答案。
1、需求疲软和订单不足的问题
联合国预测,20xx年全球经济将降至%,成为数十年来增速最低的年份之一,世界经济进入"浅衰退"区间。经济下行背景下,全球消费能力与消费信心都受到抑制,失业潮加深了消费市场的悲观情绪。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xx年全球就业仅增长1%,不到20xx年水平的一半。一些国际知名公司,如爱立信、麦肯锡、福特汽车、eBay、Gap、H&M等,均宣布大规模裁员计划。失业增加将进一步影响消费复苏。国际需求不振是行业要面对的现实。从国内看,20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之比为,高于20xx年的和20xx年的,预示着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可能有所扩大。今年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疫情影响使得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投资决策更加务实谨慎。如何激活需求是重要课题。
2、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问题
地缘政治变化和大国博弈正在通过原料、贸易、金融等渠道对全球产业产生深刻影响,成为未来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美国坚持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秩序与稳定,对我国纺织产业健康发展形成现实威胁。20xx年我国对美出口纺织品服装亿美元,同比下降%;对欧盟出口亿美元,同比下降%;对日出口亿美元,同比下降%。美国时尚产业协会发布的20xx年度报告显示,80%的美国品牌商计划在未来两年继续减少从我国采购。从融资、并购到创新、合作,都在受到干扰与阻碍。
(二)坚持自信自立,强化科技驱动,实现文化引领
聚焦原创性、引领性,提升主导权、主动权,行业需要在更加自信自立的知识体系上构建更加自主自强的产业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作用。推动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聚焦"从0到1"创新,加快行业重大理论、关键技术、综合平台发展,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围绕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着力补短锻长。全产业链推动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攻关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应用技术和生产装备。推动成立国家先进技术纺织品创新中心,引导创新要素集聚,突破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原料和装备技术、成型加工技术、功能整理技术。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协会要在行业重点项目立项、实施和成果转化中提供更加务实专业的服务。
以衣载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尚表达,将文化自信转化为产业的软实力、生产力。聚焦"大师、大牌、大事",提升中国时尚话语权。推动中国国际时装周等平台发展,强化设计大师、大工匠的培养,做大做优做强自主品牌。推动工业设计平台建设,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开展生活方式和全产业链流行趋势研究。深度挖掘纺织非遗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价值,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时尚风格和产品体系。发展国风服饰产业,深化研究、提炼内涵、集成资源、培育品牌。打造时尚产业与内容产业、文旅产业融融发展的生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场景化、生活化、当代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持续举办"中国国风时尚节",打造国风时尚新地标。
提升产业知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整体能力。推动知识与技术的专利化、标准化、平台化。引导企业进行更加系统性的创新布局与保护,形成发展优势与控制能力。探索更加快捷高效的外观设计保护方式,推动设立"一体化"时尚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化建设。关注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可能带来的创新范式改变,探索新方法、应对新挑战。在知识更加充分的涌现、保护和应用中,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
(三)坚持守正创新,巩固制造基础,布局未来产业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打造高效能、高品质、高责任、低成本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布局未来产业。
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精、做专、做实、做强制造,巩固规模和体系优势。扎实推进纤维材料制造、纺织染整加工、终端产品制造发展。拓宽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不断推动制造能力高端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增强高端产品、优质产品供给能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系统推进"数字三品",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制造新模式。深耕产业场景,推动产业全流程、全场景、全触点、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产品化与服务化。加快推动AI技术的创新应用。以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纺织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支持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产业集群。
围绕"双碳"目标,稳步推动纺织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对印染、高性能纤维等关键领域,应加大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开发与推广。推动纺织绿色低碳产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完善。开展绿色纤维及制品等认证工作。探索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和碳标签认证制度。加强绿色低碳相关行业公共服务。推动绿色纺织品可信平台建设。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紧跟发展前沿和市场前沿,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创造新价值新场景。以高性能纤维、生物可降解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新一代3D打印材料等为重点发展新材料;延展纺织品在大健康、柔性电子、航空航天、新能源、海洋经济等产业的应用,打造融合应用场景,推动万物可织。与生物经济结合,探索合成生物学、现代育种在行业的应用,发展生物制造,改变纤维材料的性能和生产方式。探索元宇宙、生成式AI等在时尚领域的应用,发展数字时尚产业。推动跨界合作、融合创新。
(四)坚持问题导向,激发市场活力,保障产业安全
总需求不足是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要把恢复和扩大国内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顺应消费升级大势,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功能性、智能化、环保型、大健康产品的开发力度。推动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的进口替代、传统材料替代。拓宽纺织品在医疗卫生、海洋工程、新能源、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和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具有清洁能源特色的"碳纤维+"产业。创新消费场景,挖掘市场潜力。推进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新模式新业态规范发展。深耕县域、农村等下沉市场。突出重点,全力做好上海春季、秋季联展及大湾区联展等行业重要展会的重启和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数字经济、技术改造、产业转移相关领域的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中的关键作用。
产业链安全是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经济持续低迷,地缘政治冲突使得全球供应链经受冲击。一些国家霸权霸道霸凌行径正严重危害全球产业的健康发展。行业要做好风险监测和预警,增强安全观,提升耐挫力,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健康与稳定。要积极应对一些西方国家阻碍新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借此削弱中国纺织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图谋。扩大新疆棉花及其制品国内消费,鼓励棉纺企业更加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与布局。统筹国际形势变化和资源环境要求,增强原料保障能力,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布局。发展煤制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拓宽原料来源。树立底线思维,巩固制造基础,防止产业空心化。强化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学评价印染行业,对标国际领先,不做产业间的简单横向比较,推动印染园区建设和技术创新,更好发挥印染在提质增效、创造价值、保障产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2025年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心得体会及研讨发言材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