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暨重点项目调度会上的讲话
强调经济发展势头,推动重点项目进展,确保实现良好开局,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县域经济繁荣。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县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暨重点项目调度会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在全县2025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暨重点项目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一年,我们齐聚一堂,召开一季度经济"开门红"暨重点项目调度会,这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明确目标、砥砺前行的重要会议。一季度作为全年工作的关键开局,是政策落地、项目推进、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做好这一时期的工作,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推动...县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思想引领,把准经济航向
(一)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一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将其作为指导我县经济工作的行动指南。各级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经济思想上来,增强运用这一思想指导经济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省"两会"精神,精准把握上级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县实际,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上级各项政策措施在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各部门要加强对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通过层层学习、层层解读,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形成全县上下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围绕既定的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主动担当作为,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一是充分认识...县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我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们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积极抢抓机遇,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二是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沉着应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但我们也要看到,困难与机遇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我们要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三是大力弘扬担当实干精神,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各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拼劲和姿态,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工作中去。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发展取得实效。
(三)强化责任意识,凝聚发展合力。一是明确各级各部门在经济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各部门要对照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具体科室、具体岗位、具体人员,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要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推诿扯皮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经济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部门要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经济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全县上下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广泛宣传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形成人人关心经济发展、人人支持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对企业家的支持和服务,激发企业家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聚焦重点任务,精准靶向发力
(一)强化项目支撑,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大项目谋划和引进力度,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二是加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提升县域发展硬实力。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域基础设施网络。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三是扎实推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快推进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建设。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让群众早日享受到发展成果。
(二)加强运行调度,确保目标达成。一是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各部门要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动态,及时掌握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分析研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和服务,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层层传导压力。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经济运行监测和调度职责,加强对本部门、本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调度。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经济运行目标任务分解到具体科室、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坚持周监测、月盘点、季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部门要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日常监测,每周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每月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盘点总结,每季度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研判。要建立问题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一是加大入企服务力度,真心实意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深入开展"进千企、解万难、促发展"活动,组织干部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建立健全企业问题解决机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二是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各部门要认真梳理国家、省、市出台的惠企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确保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要简化政策兑现流程,提高政策兑现效率,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要加强对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发展。要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三、统筹发展安全,守护和谐稳定
(一)严守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风险。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加强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加强对各类风险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信息报送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着力解决信访难点堵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要加强对信访问题的分析研判,建立健全信访问题化解机制,加大对信访积案的化解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保障民生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一是扎实做好巩固衔接各项工作,防止规模性返贫。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人群的监测和帮扶,及时发现和解决返贫致贫风险。要加大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力度,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二是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加强对民生领域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提高基层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服务群众能力。三是高标准推进2025年度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要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时保质完成,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激发消费活力,推动经济增长。一是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资金。要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组织领导,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加强对招商项目的策划和包装,提高招商项目的吸引力。要加强对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落地。二是全面激发假日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市场繁荣。要抓住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假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费促进活动,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要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对旅游、文化、体育等消费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拓展消费新空间。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要加强对市场的监测和调控,及时掌握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要加强对食品药品、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管,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四、坚持真抓实干,确保落地见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把经济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经济工作,及时解决经济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经济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任用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到经济工作一线,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经济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攻坚克难、带头推动发展。
(二)把握工作体系,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充分把握好、运用好市委抓工作落实的"543"体系,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543"体系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要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科室、具体岗位、具体人员,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价,对工作落实到位、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三是加强统筹调度,形成工作合力。各部门要加强对工作的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严格考核奖惩,激发工作动力。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经济工作的考核评价。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考核评价。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二是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要加大对在经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力度,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要加强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的问责力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要通过问责,督促各级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经济工作顺利推进。
同志们,做好一季度经济工作,实现"开门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以赴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