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市级河长会议上的讲话
加强河长制落实,强化水资源保护,提升水环境治理水平,确保河流生态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市市级河长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我分别对*河陇西段、*段开展了巡河,并现场调研了有关项目建设情况。通过调研了解,总体的感觉是"有喜有忧、喜大于忧",喜的方面:一是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各方面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河道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利用都能够引起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二是河湖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各级各部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了推动河湖保护治理的工作合力,彻底改变了以往水利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三是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谋划了一批生态建设、河道治理、污水处理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项目,有力支撑了全市河湖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忧的方面:一是在河道共治方面上下认识还不尽一致,特别是个别项目谋划时对有关政策理解把握不够透彻,沟通汇报还不够及时到位,项目推进落实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加快协调解决。二是近三四十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加之人为因素影响,*河水量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明显减少,河流自我净化能力相应减弱,对水质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虽然近年来河湖"清四乱"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水利部卫星图斑等方面反映情况来看,乱占、乱堆、乱建、乱排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屡禁不绝,治理保护的任务依然艰巨。
今天下午,我们在*县组织召开*河市级河长会议,目的就是要根据巡河了解掌握情况和*河河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分析研判*河治理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到"有能有效"转变,真正把*河母亲河保护好,成为惠民安澜的幸福河。从前面汇报情况来看,近年来,两个县和市直相关部门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全面落实河湖长责任,不断加强*河生态系统治理,解决了一批*河流域"老大难"问题,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做法,推动*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大家的成绩市上是充分肯定的,希望进一步提高站位,扛牢责任,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重点围绕*河河长制落实,再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河河情,以更高的站位扛起职责使命
*河市内流域面积3592平方公里,主河道流经距离94公里,流经*县、*县,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自20xx年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河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流域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制约仍客观存在,与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一是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从当前的情况看,河道日常巡查主要依靠"人巡",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技巡"手段运用还远远不够,重要河段、敏感水域在线监控没有全面覆盖,河湖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水质不够稳定。由于*河在我市境内自产水资源少,季节性流量变化大,加之沿河人口集中,生产生活污染负荷较重,导致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根据省上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至3月份*县*河省控土店子断面水质连续未达到三类(Ⅲ类)标准(2月份Ⅴ类、3月份劣Ⅴ类)。三是安全隐患突出。部分河段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设防标准低,加之"四乱"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仅今年第一季度,*河段就排查出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11项。四是生态治理欠账较大。从各类生态环境督察反馈情况来看,涉及*河的问题还有不少,一些重点区域存在"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的现象,给*河的生态保护治理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比如,今年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警示片拍摄组在*发现的8个问题都是"水"的问题,目前仅整改完成了2项,还有6项正在整改当中。五是监管合力不强。*河乡村两级河长共有949名、是河湖保护治理的"主力军"。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一些基层河长对肩负的责任认识还不够,管河护河的主体意识和履职能力不强,河长制"最后一公里"还没有真正打通。
保护好、治理好、开发好*河,不仅是我市贯彻落实"黄河"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定西高质量追赶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上游意识,不断增强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的自觉性、主动性,全力抓实抓好*河保护治理各项重点任务,真正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之路,让*河永葆生机活力。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更实的举措推进保护治理
*河保护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要坚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推动各项工作整体提升。具体来说,就是要"抓实四项工作、强化两个支撑"。
--抓实四项工作
一要从严管水保水。*县和*县要始终坚持"四水四定"原则,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刚性约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扎实开展节水行动,特别是要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控*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保障好生态流量。*县要按照省委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要求,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整治,年底前关闭所有地下水取水井,同步做好地下水置换、压采、回补工作,坚决整改到位。
二要持续治污净水。水环境质量是检验河湖保护治理工作最有效最直观的指标。两县和市直有关部门要紧盯工业废水、农业药肥和城乡生活污水等污染源,加强*河排污口排查管控,加大企业排污防执法力度,统筹推进水上岸上污染治理。特别是要在雨污直排项目争取上下功夫,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尽快补齐城中村污水管网欠账,按照先城中村、后重点乡镇、再覆盖所有农村的思路,有序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的省控土店子断面水质连续2个月出现氨氮量超标问题,主要原因是排污不达标造成的,*县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县要加快工业园物流园污水处理、路园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进度,努力实现各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三要加快清障治乱。两个县要常态化、规范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及时发现查处涉河违建和围河侵占、非法采砂等行为,确保*河水生态空间面积不缩小、行洪蓄洪能力不降低、生态环境功能不削弱。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省河长办认定的涉及*河11个妨碍河道行洪问题,市河长办要指导两个县认真做好整改工作,确保汛期到来前基本完成清理整治,并及时衔接省水利厅审核销号。对于生态环境部警示片拍摄组关注的6个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和*县负责同志要盯住不放、抓紧整改,积极做好衔接汇报工作。
四要注重增绿护绿。通过这两天的巡河,我感觉两个县在*河两岸的绿化方面都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工作,也谋划实施了不少精品项目,河岸的"颜值"有了很大提升。下一步,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城市生态加密和景观提升工程等工作,持续做好河岸的增绿护绿。特别是*县承担着创建省级幸福河湖示范县的任务,在这方面更要走在前面。
--强化两个支撑
一要强化项目支撑。当前,国家和省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两个县要抓住黄河战略、双碳战略、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继续谋划生成一批投资量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做优做实项目储备。要加强向上汇报衔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支持范围,在"黄河"专项资金争取等方面取得更多倾斜支持。要加快推进*河源林草生态巩固提升项目、*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为构筑功能完善的*河生态系统提供有力保障。需要强调的是,项目谋划建设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岸上岸下实施的项目都要合法合规,河道内实施的项目务必要慎之又慎,坚决防止出现影响行洪安全等问题和挖湖造景等形象工程。这些方面的工作,市发改委、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市直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二要强化科技支撑。信息化监管是提升*河保护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两县要依托市级"河长+雪亮工程"智慧河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制定各自实施方案,在重点乡镇、重要河段、敏感水域安装智能监控设施,做好与市级管理平台的对接,将*河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河道采砂、水库分布、河湖治理等信息纳入平台,做到一张图可见、一张图可查,实现河湖管理在线监控信息化、智能化全覆盖,切实提高管理效能。
三、健全制度机制,以更强的合力提升工作效能
河湖长制的本质是责任制。要进一步健全责任明确、协调有力、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河长制落实的系统性、协同性和实效性。
一要健全联席会商机制。市河长办要牵头落实河湖长制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部门、县区间更好协作配合,及时推动解决*河以及全市河湖管理保护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要健全定期通报机制。两个县要对*河河长制重点任务落实和"四乱"整治情况进行月调度、月通报,对沿线乡镇进行排名,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倒逼各级责任落实。
三要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探索"河长+群管"模式,组织县乡村社干部、沿线群众成立河湖保护志愿队伍,聘请"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等为河湖社会监督员,形成合力提升*河管护水平。要主动衔接,积极争取陕西省*河保护治理资金,签订定西与天水、*与武山的"市县"联防联控协议,打造跨区域协作"升级版"。
同志们,发展离不开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之所以要把*河保护好、治理好,就是进一步筑牢生态底板,为定西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大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川河经济带,推进会清一体化,建设中医药信息物流港,将*河保护治理成果更多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中。一要促进基础互联互通。立足*河沿线乡镇和重点村落的基础条件、区位特征,高标准编制川河经济带发展规划,谋划实施一批公共服务和交通水利项目,进一步优化流域布局。二要促进产业协同配套。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着力构建沿河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三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要深挖特色文化内涵,统筹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促进*文化、*河源文化与旅游产品、景区景点相互交融,打造*河风情线,推动文旅产业更好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