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县文旅融合发展座谈交流会上的发言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在2024年全县文旅融合发展座谈交流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镇充分发挥**森林公园万亩槐林独特优势,打造“以槐为媒、游产联合”新模式,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促进乡村经济繁荣,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挖掘本土有利资源,打磨旅游经济“多棱镜”。独树一帜,吸引年轻群体。抓住旅游市场消费“主力军”向年轻一代转变的现状,以满足年轻人的独特体验为目标,借助“五一”槐花节,在**森林公园精心打造符合年轻人“口味儿”的文化旅游项目。以客为本,提升旅游服务。推行“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周边增设免费停车场和引导牌,门口增设景区简介和游览图,内部增设监控设备30余台,让游客顺心入园;在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失物招领、残障人士辅助设备、景点咨询导览等服务,设置可移动临时公共厕所5处,遮阳休闲设施20余套,让游客舒心观园;全镇机关干部划分成环卫小组、解说小组、综合治理小组等18个服务小组,统一配戴红马甲、对讲机、志愿服务证,与公安、交警、特警、消防、城管、蓝天救援队等多部门合力联动,让游客安心游园。乘时乘势,带动园区经济。深挖游客流量“附加值”,打造“公园经营+集体经济+个体收入”共同发展模式。新推出“槐林小筑”农家院,让游客品味炸槐花、槐花水饺等地道农家美食,切身感受浓郁风土人情。借助“春槐秋实”地域特色品牌,推出槐花蜜、槐花糕等优质特色产品,让游客留下独属于槐乡的美好回忆。创新开设“青雁小铺”摊位,以孙张村集体经济产品——珍珠红西瓜、博洋系列甜瓜等为主,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带来“节日红利”。

激发文艺创新活力,传递群众共享“最强音”。惠民演出,搭建“联欢舞台”。伴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更新,为加快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步伐,联合县文旅局推出“槐林音乐节”和“村晚大联欢”文化活动,邀请本地国家级非遗项目“一勾勾”戏曲演员、网络红人、歌手、舞者、器乐演奏家、群众表演爱好者共同参与,为园区带来130余场演出,吸引各地游客欢聚一堂,为广大演员群众搭建文化联欢共享舞台。增色添彩,共享“槐园盛典”。邀请各地传统文艺爱好者,充分激发群众的热情,打造群众文化打卡地。古筝演奏者们身着传统服饰,以清脆流畅、优美浑厚的琴音,让古筝音符成为穿越千年的文化传递符号。顺应潮流,打造“文创长廊”。精心打造贯穿林区及主干道的文创街,共建设涵盖紫藤花、油纸伞、中国结、灯笼、彩旗、风车、中国龙及雄鹰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10条沉浸式主题长廊,让游客在享受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还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时代寓意。

翻新传统文化土壤,注入文脉延续“新活力”。以史为鉴,赓续红色血脉。借助**县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镇辖区内的优势,依托“红林周课堂”教育品牌,定期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民兵队伍及在校师生参观学习,借助展馆内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史料、油画和雕塑等红色资源,利用全息影像、场景还原等先进技术,沉浸式感受**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传承红色文化。以点带面,接力非遗文化。以传统手造技艺为纽带,邀请非遗传承人合建手造工作室,组织开展非遗剪纸、木雕、书法等传统手造文化体验活动11次,展现民间传统技艺结晶,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不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通过“名师带徒”“传帮带”“交流探索”等模式壮大本土技艺传承队伍,扩大非遗影响力。挖掘典故,讲好历史故事。以**森林公园旅游客流为支撑,挖掘、讲述、传播文化历史资源,增添本土历史文化色彩。线上利用“槐乡**”公众号讲好历史典故,线下在公园内设立学习强国与景点介绍相结合的知识展板,一个二维码即可让游客全方位了解明代皇家寺院“**”、靖难之役战场“凤落堰”等历史遗迹故事,实现“一码通学”,把流传千年的经典历史故事在指尖还原。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47 3365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