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在大兴调查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决策之要。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省市先后发出专门通知,从调研内容、调研步骤、调研形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释放出实事求是、深入群众、攻坚克难的鲜明信号,为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我讲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党百年奋斗历程锤炼出的“法宝”、连接党心民心的“桥梁”、检验党性党风的“镜子”、工作能力的“拼图”、做好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要深刻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大兴调查研究,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不仅是基本工作方法,更是政治要求、党性要求、作风要求,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在调查研究中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真正把党的“传家宝”用活用好用出成效。
(二)大兴调查研究,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对于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部署将调查研究提升到党的执政能力层面考量,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从政治上看、用政治标准执行,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调查研究,真正为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准脉、找准调、开好方。
(三)大兴调查研究,是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武器。“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工作的成长、进步,是在总结、提升、跨越的循环中前进的,调查研究能力直接决定认知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事关事业长远发展。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是推进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武器。工作上不上得去的重要原因,就是有没有真正彻底地解决问题。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切入点、推动工作为落脚点,以解决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发展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为目标,切实解决制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变成工作实绩的“成效清单”,更好地服务中心工作。
(四)大兴调查研究,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途径。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做好调查研究,考验的是工作作风,厚植的是人民情怀。只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进一步锤炼过硬作风,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深刻认识调查研究工作的问题难点
调查研究只是一种工作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目的,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对问题听之任之就会贻误事业。要高度警惕、坚决纠正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良现象。
(一)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作秀式”调研。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调查研究工作费时费力、务虚多于务实,搞表面化调研、为调研而调研,“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风风火火搞调研”“一日看尽长安花”,让调查研究成了“演戏”,不仅导致制定出的政策和措施“水土不服”,更成了让基层无奈、让群众反感的事,这样的调研自然也就失去了意义。一些干部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容易出战果,领导看得见,而“调查研究不过是舞文弄墨,纸上谈兵、表面文章”,甚至把调研与“形式主义”“经验主义”划“等号”,“过客心理”“过关心理”严重,调研产品“短平快”应付较多、“高新精”硬货较少,难以很好体现“以文辅政”作用。
(二)片面理解、以偏概全的“迎合式”调研。部分同志缺乏整体观、大局观,上级强调什么就抓什么,上级没有强调的就不去研究、不去解决、不去发力,在工作方向和布置安排上存有较大偏差,满足于“望天收”。调查研究层次一般化、表皮化,没有深及本质,没有真正涉及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或是只研究了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时期,没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提炼。调查研究工作是“琢玉成器”的工作,需要反复论证和推敲才能服务实战需要。从收集的调研报告来看,大多采取套用别人的论点观点,主题先行,生搬硬套,以理论去框住实践,从问题中剖析短板漏洞,研究探索规律性特征,提出对策建议。日常调研工作中,部门之间协作不够顺畅,一搞调研就各自为战,“热门”课题一窝蜂,“冷门”课题无人问津,缺少全盘布局,许多需要共同研究的问题因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有时难免闭门造车、各自为阵,导致站位和视野不够高,分析错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一招式”调研。部分同志自认为熟悉管辖情况,懒得学研上级决策部署,很少调查研究民情、社情等,想问题、办事情通常不是去思考怎么办、怎么干,而是凭经验、靠感觉,甚至停留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当前,有很大一部分基层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绩效考核上,在考核“加分项”上狠下功夫,对与考核无关但是有利于工作长远发展的其他工作不太重视,“重绩效、轻调研”“唯绩效论”和“调研无用论”在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中还普遍存在。甚至有的认为调查研究仅是文字的堆砌加工,随便网上下载1篇调研报告修修改改、拼拼凑凑就可以了,现在是信息网络时代,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内部简报等就能“不出办公楼,尽知天下事”,用不着费时费力地“下去”搞调查研究。这显然是片面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资讯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都代替不了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自己的头脑想。也就是说,“键对键”永远代替不了“面对面”。只有深入实际,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正确的调查研究提供基础。
(四)指哪打哪、说一不二的“机械式”调研。部分同志在执行部署过程中,习惯于刻板机械地落实工作安排,上级怎么要求的就怎么干,上级没有要求的就不去研究怎么干,不能针对盲点、难点和痛点,实施“精准点穴”。不善于对一手素材抽丝剥茧、解剖麻雀,提炼不出具有经验性、指导性的拳头产品,功能效果低下,缺乏调研效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深刻揭示了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但“调查研究—成果转化”的内外循环不畅通,使调查研究成果无法及时进入决策视野、成为政策内容,对策建议转化为政策措施效果不好。对一些好的基层经验做法有时候缺乏总结提炼的匠心精神,没有真正形成易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更难以上升到全局制度层面。
三、全面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具体举措
要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都靠调查研究”的理念,调查研究是把方向、明思路、划重点、育亮点、树形象、聚力量、提战力的重要载体和利器。针对当前基层调查研究的软肋短板,亟需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从认识站位上进一步置顶、能力作风上进一步置首、方法路径上进一步置活、环境保障上进一步置优。
(一)定好调,以“以上率下”破“驱动不强”之局。思想是行动之源,要增强调研意识,切实凝聚起“调查研究就是战斗力”“人人都是调研员”的最大共识。将调查研究作为工作决策的先决条件,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是注重提纲挈领,明确重点路径。“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在深层次调研前,要围绕调研课题,开展前期摸排,制定翔实方案,广泛动员,统筹推进,紧盯一个课题把情况摸清摸透,对涉及多个部门或区域的问题要高位协调,整体推进,力争透过现象看本质,既有“大而全”的顶层设计思考,又有“小而精”的具体问题研究,上级党委、职能部门、基层一线各个层面都有重点方向,错位经营,以点带面,通过大力的推进调查研究工作,整体提升调查研究的本领,增强观大势、谋大事、解难题的能力水平,为推进工作现代化聚智聚力。二是坚持示范带领,激活“雁阵效应”。以“头雁引领”表率示范推动调查研究蔚然成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要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火车头”“领头羊”作用,以上率下、层层示范,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真正扑下身子深入一线,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让调查研究过程成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
(二)强本领,以“唯实为要”破“纸上谈兵”之局。要把调查研究作为“看家本领”,始终坚持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在工作的状态下研究,一体推进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锤炼,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一是锤炼“俯身躬行、深耕基层”的“脚力”。转换角色,“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把稳人民至上这个调查研究的政治方向,基层是干群联系的桥头堡,要架好调查研究的桥梁,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反映的意见收集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发挥“回音壁”“信箱”等作用。转变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注重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调研,力戒“人浮于事”的形式主义和“走马观花”的官僚主义,坚决整治“闭门造车”“蜻蜓点水”,按照“深、实、细、准、效”的科学工作法,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小切口的大调研、沉下去的深调研,做到“脚步轻、脚印深”。二是锤炼“抽丝剥茧、见微知著”的“眼力”。提升精准性,将调查研究“准心”聚焦党委政府及上级机关关注的“中心”,围绕成都大运会安保维稳、“新篇”系列专项行动等中心工作,聚焦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深耕善治”、工作现代化等发展方向,找准调研发力纬度,把准重点、热点和着力点,紧扣时代脉,掌好方向盘,防止“文不对题”“华而不实”。提升创新性,墨守成规只能老气横秋,大胆创新才能生机勃勃。广开思路,作有益大胆的探索,提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办法。坚持“跳出看”,转变观念,拓宽眼界,学习借鉴,在理念、模式、方法、机制、体制等层面嫁接应用、升级提挡、推陈出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提升实效性,及时报送调研成果,形成的调研报告要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有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实证支撑,确保每项调研成果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切实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锤炼“勤思善思、清醒敏捷”的“脑力”。多方位“调”,真正朝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一线,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动真格“查”,切实把问题“兜上来”,对问题要刨根问底,真正找准病灶、深挖病根。深层次“研”,对发现的问题、掌握的情况,深入分析研判,真正把问题症结分析透彻,把问题根源找准,把工作规律理清。细微处“究”,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精准解决好调研发现的问题,对调研中发现的先进经验,及时提炼总结推广。对发现的具体问题,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明确目标、一抓到底,通过调查研究推动工作提升、加快落地见效。四是锤炼“下笔成文、行云流水”的“笔力”。调研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也是工作生活的标配,更是成功的必然路径。全方位打造实用高效的内部锻炼提升体系,深度锤炼信息调研员文字写作“内功”。要紧紧围绕上级总体部署和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多搜集、多调研、多思考、多研讨,做到手中有素材、心中有底数,既要“角度小一点”,立足本部门本岗位反映工作,做到以小见大、平实如华;又要“站位高一层”,在思路谋划上适度超前,在胸怀视野上适当放远,切实秉持服务中心工作的格局,不断调整优化调研内容,做到“精准投篮”。
(三)找准靶,以“解剖麻雀”破“敷衍了事”之局。高质量推进基层调研工作,离不开灵活精准的方法路径,要以调查为基、研究为王,坚持“理论、问题、实战”三大导向,就能孕育一批重磅调研产品,为基层把向定调、解疑释惑、赋能增效。一是坚持理论导向,更新观念,寻求对策。有思想上的“破冰”才会有行动上的“突围”,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读书班、举办主题辅导报告、汇编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把理论学习抓紧抓实,突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解掌握,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找方向、找答案、找方法。要围绕“六个聚焦”,构建理论武装、调查研究、推动工作“三位一体”新模式,不断提升支撑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把脉问诊、解剖麻雀。坚持“调查研究为了解决问题”这一基本原则,聚焦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研究如何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法治、智慧和基层基础建设,着力破解制约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奋力推进工作现代化,塑造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本地区本部门工作中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重点研究如何找准症结、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和啃硬骨头的决心,创新举措、持续发力,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之道。三是坚持实用导向,深入一线、联系实际。聚焦安全风险管理等难题,政务服务等群众诉求,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力求情况摸清、短板盯准、措施找实,形成一批有真知灼见、有务实举措的高质量调研成果。
(四)抓保障,以“厉兵秣马”破“后劲不继”之局。责任是催化剂,督考是加压器,激励是助推器,基层要坚持三驱齐动,劲推调研工作常态高效开展。一是建强调研专业力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调查研究应当久久为功,不能是“一阵风”“走过场”,要把加强调研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长远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打造成长梯队,着力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组建调研人才库,跟踪培养,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以文辅政”的硬实力。积极解决调查研究工作所必须的人员、经费等保障问题,在立功受奖、晋职晋级、提拔任用等方面向优秀调研人才倾斜,让调研队伍有干劲、有激情、有奔头。量化评比,严明奖惩,组织开展调研比武竞赛活动,激励比学赶超,激活调研“一池春水”。二是完善督导考核体系。坚持将调研工作纳入督导考核范畴,科学合理下达调研任务,梳理统筹一批调研课题,跟进过程管理,强化月考核、月通报和红黑榜制度,顺牵倒逼,确保调研工作抓早抓常,确保时间与任务同步,确保文字质量和安全。三是全面拧紧责任链条。拧紧班子成员、牵头部门、部门负责人、责任干部的层级责任链条,形成定责、明责、履责、问责闭环,着力形成众人划大桨的“大调研”工作格局,劲推调研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五)建机制,以“持之以恒”破“虎头蛇尾”之局。“虎头蛇尾”是调研大忌,善始善终才能有所收获,调查研究工作是否做到位、做得好,关键在于调研成果的转化是否真正转到位、转得好。一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始终坚持“研以致用”,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完善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应用落实机制,通过汇编调研成果、刊发调研报告等方式,及时将对策建议、规律经验、工作启发等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应对风险的策略路径,转化为深化改革的方向思路。二是建立调研成果追踪机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结合,建立调研结果转化运用评审机制和落实性调研跟进机制,坚持销号管理,做好问题解决动态跟踪和回访,切实把调研成果固化为改进和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坚决不能“一调了之”,致使调查研究成为“空中阁楼”。以结果为导向,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方能以调查研究推动新时代各项工作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