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发言提纲
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工作落实,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促进团队协作,提升整体素质,确保政策落地。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科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发言提纲”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科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读书班交流研讨发言提纲
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强调“改进工作作风的任务非常繁重,八项规定是一个切入口和动员令”。通过读书班集中学习,切实增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把握,接受了一次严肃严谨的党风党性再洗礼再锤炼,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使学习教育的每一项措施都成为促进工作的有效举措,努力创造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下面,围绕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联系实际工作,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
一、八项规定犹如净化器,不断净化党员干部的心灵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加强作风建设,离不开文化的导向、约束、教化等功能。一方面“激浊”,既“拔烂树”也“治病树”,从查摆“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问题,到清理“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再到“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另一方面“扬清”,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充分发扬“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的实干精神,树立和践行“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的正确政绩观……实践证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处理好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思想道德防线就愈加牢固。
(一)从历史逻辑出发,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和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作风建设必须纠树结合,不仅要整饬歪风邪气,而且要树立新风正气,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破立并举、激浊扬清,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经过持续努力,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使得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逐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行为习惯,继而由行为习惯内化为思想自觉,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二)从理论逻辑出发,八项规定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新时代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要突出纠治“四风”,是因为不良作风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使我们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四风”问题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的现象和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能否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我们必须牢记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作风把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三)从实践逻辑出发,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新征程上,我们要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让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持续精简规范会议文件和各类创建示范、评比达标、节庆展会论坛活动,严格控制面向基层的督查、检查、考核总量,提高调研质量,下大气力解决过频过繁问题。要加大力度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续深化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准确运用“四种形态”,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谈话函询、提醒纠正,让广大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严管就是厚爱、治病为了救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修炼党性、锤炼作风。
二、八项规定犹如紧箍咒,时刻提醒党员干部保持清醒
八项规定精神不仅规范了干部的行为,更塑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新时代的干部队伍中,年轻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是中坚力量。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活力,但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此次学习教育将他们作为重点对象,这既是对年轻干部和关键岗位干部的“加油”与“充电”。同时也是在帮助他们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对于全体党员干部,这是一次重温初心使命、校准行为坐标的过程,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完善,以过硬的作风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一)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顽强意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格。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始终充满着斗争的艰难坎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时刻“备考”、积极“应考”、全力“迎考”,做勇于斗争的“战士”。要敢于在自己身上“动手术”,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正视不足,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查摆问题,不断清除思想上的“尘埃”、肌体中的“杂质”,守好精神家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敢于并善于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中不断砥砺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不断提升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在斗争中不断开拓改革事业新天地。
(二)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作出重大改革部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向全党发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最强音。党员干部要立正“旗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头脑上的清醒,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在是非对错上有判断,在错误思潮前不退让,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当好“明白人”,做到事事有节有度。“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党员干部要练就一双“政治慧眼”,辨是非于细微处,止渐变于发端时,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保持政治定力,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引领者和维护者,始终保持浩然正气和高尚品格,朝着正确的方向坚定前行。
(三)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是天生的、一劳永逸的,而是“内求”与“外达”的统一。党员干部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思想脉络和实践要求,把握精髓促深化,融会贯通促内化,知行合一促转化,增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对“务求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改革推进机制,从改革方案设计到改革组织实施都要有利于抓落实、有利于解决问题;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改革没有局外人旁观者的观念,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工作职责,把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要加强改革督察,强化跟踪问效,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及时推动整改。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就是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坚持不懈、驰而不息的韧劲,凝心聚力盯着抓、埋头苦干用力抓、经年累月长期抓,直到抓出成效来。
三、八项规定犹如防火墙,有效隔离奢靡享乐之风
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虽然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风政风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隐蔽性,容易反弹回潮。一些老问题可能换个“马甲”重新出现,一些新的不良作风苗头也可能悄然滋生。如形式主义在某些领域改头换面,以看似“创新”实则空洞的方式继续存在;个别干部在廉洁自律上有所松懈,出现隐形变异的违规行为。此时再掀学习热潮,就是要时刻敲响警钟,让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对作风问题露头就打,防止死灰复燃,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一)弘扬清正廉洁作风。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目的在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减负增效。学习八项规定不仅是党员干部的政治任务,更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只有不断深化对八项规定的学习和执行,才能确保党的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使党和政府更具公信力和执行力。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把廉洁自律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应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坚守廉洁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将八项规定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要持续深化对廉洁从政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让廉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准则,让“清风”成为鲜明标识。
(二)弘扬勤俭节约作风。八项规定的核心精神在于反对“四风”,倡导廉洁自律、务实高效、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党风政风向好发展,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党员、干部,要时时警醒自己,以先进理论、会议精神武装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内涵,滋养己身,提高思想高度,养成良好工作作风。要严格控制活动经费支出,精简会议文件,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开支,以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理念。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向身边人宣传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办大事,以“质朴”的作风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三)弘扬勤政为民作风。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关键在于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制度保障和监督执行。只有真正把作风建设抓严抓实、久久为功,才能形成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政治生态,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关切。要勇于担当作为,在工作中乐当“先锋”,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退缩、不推诿,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让“初心”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熠熠生辉
以上交流发言,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上一篇:理事长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会暨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