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范文【范例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范文【范例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一篇】

“今天请大家来进行座谈,主要是落实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要求,听一听大家对于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专项整治的看法和想法。”李鸿忠在座谈会开始时说,“请大家不要念稿子,畅所欲言,有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共同来推动整改见底到位。”

座谈会上,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汇报了全市推进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问题专项整治情况。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市委政法委、南开区委、西青区委、武清区委、宁河区委负责同志先后发言。

李鸿忠边听边记、不时插话点评,就重点问题与大家交流互动。在谈到加强干部监督问题时,李鸿忠说,组织部门不仅要“戴帽子”,还要经常“正衣冠”。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响鼓更需重锤。要把监督的关口往前移、把重心放在平时,多嘱咐、多敲打,监督要成为常态,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体现在日常。

有的同志谈到,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是各种不良风气的温床,将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李鸿忠接过话题说,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从定性上说就是违反政治原则、违反组织纪律,一些人为了不伤自己,不怕伤党、不怕伤组织、不怕伤事业,把社会的不良习气搬进了党内、污染了组织。好人主义说到底是“好人”自己当了,“主义”全都丢了,贻害无穷。

与会同志谈到,有些干部存在着思想误区,害怕接受党内监督执纪、存在抵触心理。李鸿忠说,严肃监督是对干部的保护爱护。病人看病就要找医生。纪委、组织部门的监督就是我们的“政治医生”为我们进行政治体检。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就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的一种表现。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的产生,从人、事、因、制上看:人是主要负责人,事是见不得人的事,因是私欲和利益,制就是纪律问题、党性问题。”与会同志举案说法、进行剖析。李鸿忠插话说,风气从第一责任人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就是政治生态系统形成的“元”点。这个谜底要揭开,这个问题要认识清楚。各级党委书记要深刻认识“第一”的重要性和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要把《党章》《准则》《条例》带在身边、印在脑海,用好制度武器,从管好自己开始,从抓班子带队伍做起,用好“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向圈子文化、好人主义宣战,久久为功,切实肩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

在谈到如何把握巡视整改工作时,李鸿忠说,问题表现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整改的重点重心是要从市委常委会、市级领导干部改起,带头认账、带头整改、以上率下,刀枪剑戟要冲自己,不能把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各区、各部门也要上下联动,一起诊疗、一起“康复”、一起整改。巡视整改“回头看”不搞剑拔弩张、但要真刀真枪,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总目标,推动政治生态向好改善。

李鸿忠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作了总结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圈子文化、好人主义问题的危害性,如任其发展,将影响天津政治生态、干部队伍、经济社会发展。圈子文化直接挑战中央权威,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严重弱化、分解、分化、消解中央的权威;好人主义挑战的是原则,与党章党规党纪格格不入,遇事不讲原则先讲“策略”、强调“艺术”、做“老好人”,兜来兜去就是把原则抛在脑后,是私利在作祟。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是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党内政治生活不同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不能混淆界限,必须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戒律,服从组织程序,遵守纪律规矩,不允许有任何干扰侵犯,决不能随意化、庸俗化、娱乐化。

李鸿忠强调,整治圈子文化、好人主义问题,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运用政治方法来解决。要切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按照党章党规党纪办事,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特别要把战斗性摆在突出位置,从政治生活管起、严起,在党内营造实事求是、勇于批评、敢于战斗的环境氛围。整治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第一责任人是核心,是关键。党委(党组)书记要经常主动向***总书记看齐,在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在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用真功,坚定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增强“四个意识”,高层次构建自身动力,不屈从、不让步、不趋炎附势,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以坚定的政治定力和政治立场,自觉抵制歪风邪气,筑牢抵御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防线。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尹德明,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成其圣参加。

11月14日下午,市司法局党委以“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为主题召开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铁英主持,局党委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局机关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列席。

会上,局党委班子成员围绕市委印发的《关于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资料选编进行集中学习,并且结合自身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围绕“反对圈子文化、克服好人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并深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做到了既态度诚恳、与人为善,又坚持原则、敢于较真,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张铁英强调,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将反对“圈子文化”和克服“好人主义”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好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结合起来,深刻把握“四个意识”,做讲政治、讲忠诚的知行合一者。一要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下功夫,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二要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要在思想认识上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更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日常工作中;三要在坚持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上下功夫,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四要在健全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上下功夫,进一步推动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官官勾结、权权交易,拉拉扯扯、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显示,这些团团伙伙的不良风气,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问题不容小觑。(人民日报)“朋党之争”是唐朝末年,宪宗元和三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此后,此起彼伏,两个小圈子之间从未中断,直至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为此,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以史为鉴,笔者以为,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

“小圈子”以权力、利益为核心,以关系网为纽带,利益与关系延伸之下,“小圈子”逐渐进化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和利益集团,他们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相互勾结扶持,最终导致权力变味,党纪国法失尊,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而“小圈子”也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进入其中短期之内可能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也导致了许多腐败窝案,如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周老虎”案,都是“小圈子”和党内帮派的牺牲品。***同志在今年年初讲话中提到,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

不能把党组织等同于领导干部个人,对党尽忠不是对领导干部个人尽忠,党内不能搞人身依附关系。而现实中,有的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搞搞关系、套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都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怎么样可以不闻不问,弄得党内生活很不正常。因此,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广大党员干部更应永远明白,真正的“护身符”,不是“哪条线”“某圈子”“谁的人”,而是心中那把遵纪守法的戒尺。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二篇】

称呼领导为“老板”、“老大”可以休了!广东省纪委日前已发通知,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一律不准使用“老板”、“老大”等庸俗称呼。

曾几何时,党内的称呼由原来亲切的“同志”,渐渐变得充满江湖气息。早在十年前,四川省人大代表曾朝章就曾呼吁“应该禁止党政部门人员称兄道弟”,他指出:一些人见面或谈工作,满口都是“大哥、老弟”;对上级不叫领导而叫“老板”,甚至有的人叫“干爸、干妈”。去年,《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党内称谓容不得江湖气”的评论文章,指出,裹挟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称呼,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已渗透到党内。

如今,广东省纪委以正式文件严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称呼纪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党内称呼的变化,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那就是:在一些地方官场,已经形成“圈子文化”。这种“圈子文化”是由亲戚圈、朋友圈、老乡圈、同学圈、战友圈等组成,每个圈子都以一个或几个领导为核心。我们注意到,在新一届中央惩治腐败行动中,打击了好些圈子,比如“石油帮”、“四川帮”等。

一个官场中人,如果有幸进入一个圈子,他就有机会得到圈内人士的提携,就能与圈内人利益均沾。自然而然,圈内人便会习惯于称呼其领导为“老大”、“老板”。落马的原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徐其耀,早年在给其儿子的家书中就写道:“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他甚至告诫儿子“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这都不过分。”

从官场“圈子文化”,我们很容易觉察到官场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在一些地方,官场的上下级关系,不像正常的行政隶属关系,而是因为你是领导提拔的人,你就必须对领导感恩戴德,唯其马首是瞻。所以领导就成了你心目中的“老大”、“老板”。

因此,广东省纪委率先整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之间的称呼,无疑是极为重要的。这需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同时加强组织纪律,对惯用庸俗称呼的官员给予处分。但这还只是治标之策,治本之策是治理官场“圈子文化”。因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如果领导与下属的人身依附关系仍然存在,那么下属可能嘴上老实,但心里照样叫领导为“老大”。这就需要通过公开、透明的民主选拔机制,选拔那些有德、有才之人到领导岗位上,用人过程全程接受民众监督,通过阳光机制打破“圈子文化”,这样,“老大”等称呼就可以从官场中消失。

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塌方式腐败”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挖出一个,牵出一串”的案情令人触目惊心,“一个人倒下去,一群人睡不着”的现象更令很多人反思。腐败窝案,折射出一些人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深层症结。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铿锵宣示——“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更显振聋发聩。

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这个党,严格地说来没有形成过这一派或那一派。”世界上极少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坚持不懈地反对党内搞小圈子,这是党保持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原因。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正是因为这种行为会逐渐蚕食党的健康肌体。一旦圈子盛行,就会出现“出大力的不如抱大腿的”的怪象,干部想问题、干事情的立场必将出现偏差,导致空谈淘汰实干、关系淘汰能力等逆淘汰现象,甚至一些好干部也难免被污染。结果,必然是组织涣散、人心离散。

当团结变成“结团”,一些干部就成了整天忙着寻找“乡缘”“学缘”“业缘”的“团员”。或是官官相护,热衷拉关系、架天线、搞勾兑;或是私相授受,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当成家臣;或是以同乡会、同学会为名义,暗中相互提携、互通款曲……派系意识流风所及,一些干部只知有门户、不知有组织,只知有私利、不知有公义。干部选拔,不问能力水平,只看“是不是自己人”;决策论证,不凭实情民意,只看上边喜好。以利益输送为纽带,以人身依附为特征,将正常交往庸俗化、圈子化、派系化,对政治生态的危害之大,对政治规矩的破坏之深,对同志关系的异化之大,莫此为甚。

诚然,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正常的人际交往。但越是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面临种种考验和诱惑,越需要多一些自省,守住党的规矩的底线。俗话说得好,针眼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人际交往和生活情趣皆非小事。有时候,看起来是在讲感情,实际上却在徇私情,看起来是在交流体会,小处太“随便”,往往就是身陷“小圈子”,甚至坠入腐败深渊的开始。

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曾在家书中如此教育儿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甚至要求儿子“要多学习封建的那一套,比如拜个把兄弟什么的,这都不过分”。结果还没等儿子“实践”,自己已经东窗事发。大量教训警示我们,党的干部只有一个组织,不是任何人的家臣,也不是哪一派的门客。攀龙附凤、拉拉扯扯的后果,最终逃不脱拔出萝卜带出泥、树倒猢狲散的命运。当前,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不断走向深入,圈子文化滋生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变。依附心理带来的是包袱,捷径思维通向的是邪路,严守纪律、常讲规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才是为人从政的康庄大道。

唐朝晚期,面对“牛李党争”的乱局,唐文宗发出“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无奈慨叹,留下了“朋党兴,政事乱”的历史警思。今天,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远大目标,越是在激流漩涡中劈波斩浪,在风险挑战中迎难而上,就越是需要一支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只有一个上级,那就是组织,干部只有一个靠山,那就是人民。守定这条规矩,抱定这个信念,我们才能积聚起磅礴之力,去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去年三季度,中央巡视组对10个省区市、3个单位进行了巡视。截至31日,上述地方和单位已将巡视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完毕。

从这13份“巡视整改清单”可以看出,上述地方和单位在听取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后,围绕自身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6个方面的腐败顽疾采取果断措施,促进问题整改。

打击官商勾结。

领导干部超出正常工作范围和一些不法企业家勾肩搭背,搞钱权交易,甚至直接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开发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当前腐败问题的重灾区。

中央巡视组反馈上述问题后,江苏省认真梳理问题线索,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与老板相互勾结牟取私利的案件。去年11月至12月全省新立案查处的2名厅级、8名处级、28名科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中,33人涉及与老板勾结谋利。

浙江省对反映领导干部以权谋房、以房谋财,虚假投资、“期权”交易,通过特定关系人参股入股牟利以及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和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等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排查。去年8月至12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此类案件26件,各级检察机关共查办此类案件173件。

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与私营物流企业有利益关系的问题,一汽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自查,按联系点约谈分管高级经理,组织清理整顿现有的物流公司,对物流车辆的车主信息进行甄别,查找同业经营、关联交易方面的问题线索,并在整车物流服务商准入、招标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管理。

清理审批寻租。

利用审批环节设租寻租,是当前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

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的赛事审批不规范、不透明、凸显部门利益的问题,体育总局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除全国运动会、全国冬季运动会、全国青年运动会等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以及涉及国家安全、政治、军事、外交等事项的少数特殊类型体育赛事之外,其他赛事一律不需审批;制定《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竞技体育重要赛事名录》,名录内赛事一律无需体育总局及内设部门和直属单位审批;对在我国举行的国际体育赛事分a、b、c三类进行管理,其中b、c类国际体育赛事下放由地方审批;明令禁止利用确定赛事承办单位之机收取任何名目的费用。

青海省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审批中的违纪违规问题,对2009年以来省级研究或审批的探矿权、采矿权进行了全面清理,收回了不符合规定的3宗矿业权;全面停止以申请在先方式配置探矿权,对国家规定可以协议出让的矿业权从严控制,其他矿业权全部进场交易,一律实行“招拍挂”;全面检查了289件商业性探矿权管理合同和232件采矿权出让合同的履约情况,对有违约现象的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追责处罚,并将市州、县级审批的采矿权全部纳入合同管理;严格矿业企业工商登记管理制度,规定申请勘探、开采的企业,一律凭国土部门的许可证或批复文件予以登记注册,进一步规范了矿业权流转。

防止小官巨贪。

中央巡视发现,一些地方存在着“小官巨贪”问题,蝇贪成群,其害如虎。为此,中央要求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上海市加大对基层干部“小官贪腐”问题的查处力度。去年已查处原南汇区宣桥镇党委书记唐贵明、浦东新区惠南镇市场建设服务所原党支部书记季云初等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和窝案。根据中央巡视组移交的线索,查处青浦区练塘镇东田村原党支部书记陶金建贪污村集体土地承包人员上交款的案件。去年,各区县纪检监察机关对202起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贪污贿赂行为进行立案查处,给予149人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处级干部19人、乡科级及以下130人。同时,建立健全防治“小官贪腐”问题长效机制。

四川省加强基层办案指导,整合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力量,加大基层查办案件力度,对问题反映集中、信访增量明显的地区开展重点督导,推行交叉办案、驻点办案、乡镇协作办案等工作机制,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初核率提高10%;改革基层办案体制,加强和改进市、县两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推进查办腐败案件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基层干部日常监管,健全抓早抓小机制,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函询提醒,对轻微违纪问题进行谈话提醒。去年,全省县乡纪检监察机构立案11893件、同比上升%,占全省立案总数的%,各级部门纪检监察机构立案1015件、同比上升%。

狠刹领导玩风。

常言道,玩物丧志。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玩风当中还存在着腐败风险。

针对中央巡视组提出的“有的领导干部玩风盛行、热衷于书画联谊活动,存在腐败风险”等问题,陕西省清理了8名省管领导干部担任书协主席、副主席等问题,原省政协副主席已辞去省书协主席职务;加强了对领导干部违规举办、参加书画展、笔会活动的清理,对资金来源情况进行了核查;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和健康生活情趣教育,制定了关于严格规范全省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举办个人文化活动的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提出要求,严禁利用工作时间或公共资源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以开笔会、办展览、印专集等形式敛财,严禁利用公车、公款、公物或者公共资源组织或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摄影、书画、出版活动等,并在全区部署开展了领导干部“玩风”问题专项整治;出台《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实施意见。

禁止买官卖官。

违规用人、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超编制配备干部等问题,是近期中央巡视的重点,也是当前纪律审查的重点。

黑龙江省加大对买官卖官案件处理力度,鸡东县委原书记李树海案涉案人员已处理完毕,佳木斯市委原书记林秀山案涉及的省管干部已经立案,省农垦总局原党委副书记李涛案涉案人员也已分别立案处理;针对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督促指导各地各单位进行重新核准,全省超配干部基数现为11614人,现已消化超配干部1824人,其余将于2017年12月底前全部消化;对擅自设置的领导职务进行集中整治,目前已消化120人;对1583名在职省管干部档案的审核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对存在疑点或问题的档案进行深入核实,调查认定工作正在进行。

针对中央巡视组指出的关于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和干部监督制度不够严格等问题,中科院对超职数配备的2名副秘书长进行了调整,对3名超期任职的正职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制定了院机关与院属单位干部交流工作方案,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启动了研究所中层干部选拔聘用的自查工作,加大“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力度,加强对院属单位干部选任工作和新任用干部的评议和监督;开展了干部任职回避情况摸底调查,对违反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和院有关规定的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见,要求相关单位党委督促落实,同时明确界定干部任职回避的情形,实行干部任职回避报告制度,加强对任职回避的管理监督。

严查违反纪律。

纪律是党的生命。中央多次强调,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不遵守纪律的党员领导干部坚决问责。

针对中央巡视组反映的“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的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一方面加强党性教育、增强党的意识和党性观念,对党员干部不良思想作风问题进行排查、检修、扫除;一方面制定了《关于共产党员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处分规定》等15项制度规定,严肃查处理想信念不坚定、不与党和人民一条心、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当“两面人”、民族观不正确、对宗教明里不信暗里信、参加非法组织、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决定言论的党员干部。

河北省把优化政治生态作为本届省委主要任期目标之一,针对“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有的热衷于讲段子,传小道消息,有的崇尚圈子文化,各种小圈子多。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等问题,旗帜鲜明地反对山头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分散主义、个人主义,并准备结合干部考察、领导班子调整及年度考核组织专项抽查;针对“部分基层组织受黑恶势力影响”“靠恐吓、贿选操纵选举,垄断集体经济资源,捞取政治光环”等问题,一方面在农村深入推进打黑除恶灭霸扫痞专项行动,一方面认真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两轮专项督导,防止违法犯罪人员“由黑变红”。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三篇】

按照集团党委关于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现围绕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进行对照检查:

一、学习收获和体会。

近一段时间,按照集团党委要求,自己学习了总书记、王岐山同志、鸿忠书记的相关讲话精神,参加了集团党委组织的轮训班,对于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其中对三个词体会比较深:

一是“核心”.全会明确了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这是全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习近平同志成为核心,是中央政治局对其十八大以来所做工作的充分认可,也是今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当前无论内部外部环境都非常复杂,明确一个核心,特别是明确习近平这样一个能谋善断的领袖为核心,对于稳定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局势、拓展国际影响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是“战斗性”.在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时,对于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单独列章、要求提高组织生活的“战斗性”自己举双手赞成。作为党务干部,这些年来,对于党内组织生活始终有不同看法:我们党在建党之后到建国初期,之所以能够自己纠偏、拨乱反正,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和党内部始终开展严肃的组织生活密不可分,不仅可以荡涤思想,也可以形成约束。这些年来党内的组织生活日趋庸俗化,必须予以改进。

三是“哽咽”.主要是指警示教育片中的吴树元,在忏悔时数次哽咽,泣不成声,给我留下深刻影响。我相信在那一刻他是真的后悔,也真的想明白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严以律己,在日常生活中管住小节、牢守底线,平常多注意一点,总比在里边痛哭流涕的好。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个人查摆、征求意见、谈心谈话,自己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

1、政治意识薄弱。

自己作为公司的党委书记,平常虽然能够主动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一致,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能够及时学习传达贯彻中央和上级党委的精神及部署要求,但对照党章及有关要求,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对于党的政策法规把握不够透彻,平常学习党纪、党规和文件,有时也感觉比较枯燥,对照鸿忠书记“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平常生活中听到别人发表一些不当的政治言论,自己虽然不认同,但也没有能够旗帜鲜明的表示反对;三是在加强公司党员教育方面,针对的大多是廉洁自律、敬业等方面,在增强政治意识方面说的、做的比较少。四是与干部员工沟通不够,员工普遍感觉不好接触。

2、大局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有时对于上级和集团部署的一些工作和任务不理解,比如:集团的考核办法、贷款问题,认为没有从实际出发,不顾基层的实际。对于这种情况,自己在向上级反映的同时,也发了一些牢骚;二是对于公司的大局把握不力。刚到公司的时候,自己也曾经有过一些想法,但两年并没有落实。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在谋划公司长远发展方面明显动力不足,做的工作很少。三是自己的经营管理专业水平始终是自己的短板,这两年在项目开发方面总是给别人提要求,自己作为一把手对外沟通联系的能力欠缺,导致公司没有做出突出业绩,对此自己很惭愧。四是有时有急躁情绪,恨不能有些工作能够一蹴而就、立马见到成效,缺乏久久为功的思想。

3、看齐意识不足。

主要表现在集团党委部署的工作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是从去年到今年,公司的经营管理指标均没有完成集团下达的指标,作为公司一把手,自己有很大责任;二是今年五月份以来集团董事长翟乃满同志给公司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包括要求公司创新产品结构、开辟设施农业产业等,对于这些工作,自己虽然抓了,但抓的不实也不紧,成效还不是特别突出。

4、好人主义明显。

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能够主动要求增强党内生活的战斗性,但自己更多的是在自我批评上多做些文章,对于批评,有时候还说不出口,存在着怕得罪人的思想和顾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也时刻提醒自己“逢人只说半句话”,不要轻易得罪人,公司内部目前“说实话、说真话”的氛围不是特别浓烈,与自己有很大关系;二是在日常做决策的时候,不是单纯从事业和企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在这次竞聘过程中,自己有时也在想,公司是国企,也不是自己的企业,给员工降薪、调整岗位,自己又没有什么好处,可能会“两头不是人”,所以在做决策的时候明显动力不足。这种思想与自己党员领导干部的身份是不匹配的。三是平常工作中,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明显问题,有时怕触及矛盾,听之任之,追求一团和气。

5、圈子文化有之。

在平常工作和生活中,自己也有形成自己圈子的想法,虽然扪心自问,形成圈子的主要动机不是为了给自己牟取利益,而是想给公司多捕捉一些商机,但毕竟有形成“圈子”的迹象,应时刻警惕。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主要有3个:

一是信念不牢。鸿忠书记讲,从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就已心有所属、以身许党,就要兑现诺言、坚定笃行。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根子在信念上,思想深入并没有建立“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因此在做决策、干工作时,很多时候难免掺杂私心杂念,考虑了自己,就放弃了信念,所以工作中缺乏血性,有的时候优柔寡断、不思进取、好人主义都与此有关。

二是修养不够。人所有的外在表现都是内发于心、外见于行。自己在“四个意识”、好人主义和圈子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修养不够,对于个人的名利、地位、口碑等还没有完全做到看得开、想得透。特别是在党性修养方面,自己还有很大差距,艰苦奋斗、戒骄戒躁、求真务实等一些党员应该具有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往往只是知,而不能笃行,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三是自律不严。对于没有完成目标和任务的原因,虽然有外部经济环境的关系,但与自己责任意识不强、奋斗意识欠缺有很大关系。反省自己,精神状态不是特别振奋,难以保持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状态,究其原因,有当前环境的关系,但更多的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自发、自觉、自律的意识不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及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用不间断的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不折不扣学习并落实两个准则、三个条例,努力履行好自己作为党委书记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

一是深化学习。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于总书记的讲话,自己要带头学,原汁原味、原原本本学,力争做到边学边用、学用相长,不断提高自己政治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每年至少读一本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

二是顾全大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集团整体工作为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集团各项部署,与集团下一盘棋,集团党委要求的抓紧去做,集团党委禁止的坚决不干,确保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上下一致、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三是从严治党。重点是抓好“准则”和“条例”学习贯彻落实,在深入把握“准则”十二个重点和“条例”三个重点的基础上,在落实上下功夫,年底前重点做一件事情,就是全力以赴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以年底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为平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从严把关,力求高质量,力争让每名党员的思想都能在政治生活中得到一次洗礼,并以此为基础,从明年开始提高组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频率,让党内提意见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的“家常菜”,不断提高自己和党员的政治修养、个人素质。

四是勤勉治企。把学习和对照检查的成果体现在树立“五种意识”、推动“六个发展”、完成目标上,努力做到鼓足干劲奉献企业、推动发展有所作为,争取让企业的情况不断好转。

以上是我的对照检查,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余锋锋。

按照市委、市建委和集团党委统一部署,现将增强“四个意识”、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学习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学习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1、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增强”四个意识“是落实党章党规党纪的必然要求,是完成党所担负历史任务的坚强保证,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在政治意识方面,过去我曾经存在过错误的认识,认为政治是上层的事情,是共产党高层干部的事情,我只不过是一个最基层的党员干部,与我相去甚远。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这种认识的错误性。没有正确政治意识,就会导致理想丧失、信念滑坡、航向偏离,甚至会做出一些违反政治纪律的事来;大局意识从大处来讲就是中央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我虽然工作在基层,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滴水成溪、汇聚成流,我们也在为中央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添砖加瓦。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有这个意识,在党为党、在党言党,为维护大局利益不得已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牺牲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时候,要坚持立党为公、大公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不怕牺牲一切,毫不犹豫地做到服从服务于大局利益。大局从小处讲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好集团公司的决策部署,处处为公司发展着想,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把公司发展做好;在核心意识方面,共产党员的核心就是党中央。每一个党员都要无条件服从党中央。在企业,我们每个党员都要服从于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紧密围绕在公司党委的周围,按照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做好各项工作。不能搞五花八门,拉帮结派,更不能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要始终做到党章对每个党员的要求,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不做任何有损党中央的威信、威望、权威的事情;看齐意识就是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先进典型看齐。要通过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和理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战略布局,坚决服从和贯彻;要向先进典型的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表率行为和高尚品德看齐;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行动上的带头人。我们要选对看齐标准,不能向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靡之风看齐。如果选择错了看齐的标准,就会误入歧途,背离党员的标准。

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特别指出,天津的一大问题在于圈子文化不绝,政治生态遭破坏。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对天津政治生态造成了的严重危害。

圈子文化、好人主义从定性上说就是违反政治原则、违反组织纪律。圈子文化直接挑战中央权威,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严重弱化、分化党中央的权威;好人主义挑战的是原则,与党章党规党纪格格不入,遇事不讲原则先讲”策略“、强调”艺术“、做”老好人“.圈子文化、好人主义的产生,从人、事、因、制上看:人是主要负责人,事是见不得人的事,因是私欲和利益,制就是纪律问题、党性问题,圈子文化、好人主义是违背党的性质宗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是各种不良风气的温床,会逐渐蚕食党的健康肌体,将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一旦圈子盛行,想问题、干事情的立场必将出现偏差,就会出现”出大力的不如抱大腿的“的怪象,导致空谈淘汰实干、关系淘汰能力等逆淘汰现象,从而使组织涣散、人心离散。

二、查摆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最常见的就是遇到妄议中央大计、传播、散布反动言论、侮辱诋毁党和国家过去和现任领导人等事情与言论,我没有做到针锋相对,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四个意识要求相差甚远。主要是思想上对”四个意识“认识不够深刻,未能清楚的认识到作为基层党员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总感觉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的党员,只要遵守党的纪律,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党中央的高层部署离自己很远、政治与自己关系不大。主要原因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四个意识“的重要性领悟不够深刻,对基层党员的中坚作用未能有深刻体会,殊不知正是众多的基层党员才组成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党组织。

2、工作中存在”情有可原、没必要小题大做“的好人主义心态,对身边同志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不能正确的给予提出指正,总觉得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就从轻处理或者不予处理,没能严肃对待,殊不知,许多大的错误都是从小事开始的,存在原因主要是制度执行的不严格。

3、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加强,讲话不注意方式方法、处理问题容易走极端等不好的习惯,许多同志曾给予指正,自己也努力的改正但不够彻底,局部的小团队或者人情往来现象还是存在的,自己能做到不主动接近圈子,但未能对此种现象勇敢的指出。主要存在的原因是是好人主义心态在作怪。是自己主观方面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氛围尚未形成,不能时时刻刻提醒身边同志的不足和错误,督促其改正。同时,对圈子文化的理解不够。

4、对”问题导向“的认识不够深刻。以前参加许多公司活动或者学习只是流于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并未真正的解决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带着问题学,没有针对问题改。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勇敢的反对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从自己做起,严格查摆自己的问题,严格改正,同时不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使”四个意识“深入心中,彻底消灭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现象,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为公司的发展铲除思想毒瘤,让公司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如下:

1、继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从思想上武装自己,积极参加”两学一做“的各项学习活动,紧跟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精神和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履行党员义务,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2、深刻认识”圈子“文化是与党的宗旨完全背离的,杜绝”圈子“必须有”治本之道“,这个”本“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践行群众路线。具体到工作中,就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杜绝”家长制“和”一言堂“,摒弃相互间逢迎讨好、互相吹捧的庸俗作风,真刀真枪,红脸出汗,不断提高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重视集体决策,多听员工意见,关心员工心声,这是实行正确领导、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法宝,也是抵制”圈子“的锐利武器。

3、严格党组织的民主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克服好人主义、折中主义,真正做到对身边同志政治上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搞拉拉扯扯、搞”圈子"的人,要及时提醒,不迁就,不留情面,杜绝好人主义现象。

4、努力推进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严格监督执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在公司内部不仅加强党内监督执纪,还要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巡视监督,对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不开绿灯,严肃处理。李鸿忠说,严肃监督是对干部的保护爱护。党员同志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就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健康的一种表现。

5、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带头落实党员责任义务和业务指标。工作中时刻保持工作上的主动性,该自己干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去干好,不等不拖,该自己配合的工作,不遗余力地配合好,不推诿不扯皮,要在党章党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积极创新公司发展思路,谋求新的发展。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四篇】

2016年1月29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新起点上,“四个意识”的提出,正是为了使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个意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构成了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政治意识是根本,确保方向和立场正确坚定;大局意识是基础,确保局部和整体协调一致;核心意识是关键,确保全党的集中统一;看齐意识是保证,确保队伍的齐整有力。新形势下,不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不管是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头,还是打赢扶贫脱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攻坚战,都要求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围绕核心聚力、向党中央看齐。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坚决杜绝一些党员干部搞“小圈子”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严肃指出:“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纵观十八大以来因一些“老虎”“苍蝇”的落马而牵出的窝案、串案,甚至一些地方部门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无不与大大小小的“圈子”有关。

“小圈子”以权力、利益为核心,以关系网为纽带,利益与关系延伸之下,“小圈子”逐渐进化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和利益集团,他们对内抱团取暖,对外相互勾结扶持,最终导致权力变味,党纪国法失尊,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也被破坏贻尽。而“小圈子”也不是一个法外之地,进入其中短期之内可能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也导致了许多腐败窝案,如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都是“小圈子”和党内帮派的牺牲品。习近平同志在今年年初讲话中提到,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不是哪个人的家臣。因此,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是为政大忌。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绝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正是因为这种行为会逐渐蚕食党的健康肌体。一旦圈子盛行,就会出现“出大力的不如抱大腿的”的怪象,干部想问题、干事情的立场必将出现偏差,导致空谈淘汰实干、关系淘汰能力等逆淘汰现象,甚至一些好干部也难免被污染。结果,必然是组织涣散、人心离散。

此外,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实效性,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提高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必须拿下好人主义这一“拦路虎”。好人主义表现很多。一是不说话,问题面前不表态。二是说好话,无原则地逢迎讨好。三是好说话,只点头、不摇头。四是不理政,对工作敷衍应付。好人主义危害很大。一是误党害国。这种风气只会使党内正气不彰、邪气上升,侵蚀党的肌体,影响国家长治久安。二是误政害民。好人主义以损害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讨个人或少数人的好,这种风气只会破坏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不利于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三是误人害己。好人主义奉行你犯规我不追究,我违纪你不过问;你说我做得不错,我说你干得很好。发现同志有了缺点、错误而不指出,只会让有缺点的同志越走越远,滑入错误甚至违法犯罪的深渊,最终误人害己。

祛除好人主义,须坚定政治立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好人主义的思想根源是缺乏坚定的政治信念,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薄,群众立场不稳。祛除好人主义,最根本的是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事业为重,敢于担当。对大是大非问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对背离党性的言行要有鲜明的是非态度;面对软弱涣散要敢抓敢管、动真碰硬,面对歪风邪气要坚决抵制、绝不退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一定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修身做人、谋事创业。坚持以学促做,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合格共产党员。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创新创造,坚持原则、严以律己,锤炼优良作风,守住纪律底线,清白做人、廉洁齐家、干净干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防止自满懈怠情绪、因循守旧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同时摒弃圈子文化,拒绝好人主义,营造讨论、辩论、争论的氛围,增强坚持原则的正气、不怕得罪人的勇气、直面矛盾的胆气。

近数眼前,做大做强天规院的目标是我院的伟大目标之一,目标越伟大,使命越艰巨,这一艰巨的使命落在我们80后这一代党员同志们的身上,就需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去干实事创实业。我作为天规院的一份子,一名年轻党员,我将继续增强政治意识,坚定正确方向,保持并加强与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今天,我们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的共同夙愿、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从未如此之近。历史的新荣光必将属于砥砺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属于不懈奋斗的中国人民。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五篇】

今年上半年,中央纪委通报了一起因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而追责的典型案例:某市市委原书记黄某在听到关于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某吸毒、插手工程项目等问题的反映后,不重视、不敏感、不警觉,未及时向上级报告和采取有效措施。2015年11月,黄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调离工作岗位。

黄某搞好人主义,爱惜“羽毛”,最终酿成恶果。事实上,这一案例只是个典型,很多党员干部违规违纪,乃至走上不归路,都与少数领导干部搞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有关。领导干部信奉好人哲学,对班子成员的错误,自己碍于面子不批评;对下级的问题,怕丢选票不问责,结果就会让这种错误和问题延续下去,等到养痈为患、铸成大错时,再想防微杜渐就晚了。

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乏、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从“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到“微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都能从领导干部责任意识“沉睡”,做老好人、明哲保身、你好我好上找到原因。

好人主义是不讲道德的表现,更是不讲党性、不讲党纪、不讲党规的体现。党教育培养一名党员干部不容易,如果领导干部对其成长不负责、不担当,不敢批评、不敢问责,导致党员干部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在思想作风方面出了问题,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本人以前的一切努力就毁于一旦。

严管就是厚爱,问责就是警醒。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各级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担当着管理、教育、监督的职责。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干净,还要纯洁队伍;不仅要管人管事,还要管思想管作风;不仅要遵守党规党纪,还要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如此,才算尽到主体责任、管理责任、领导责任。

铲除好人主义,关键在于落实问责的“严”“实”精神。对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同时,要坚决落实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的领导干部,不论其是否调离或转岗、提拔或退休,都应当对其严肃问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敢于较真碰硬、层层传导压力,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这个要求,对于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让担责尽责成为自觉,才能清除好人主义,确保党的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落实这个要求,对每个党员干部来说,关键是要解决“好人主义”问题。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种种“好人主义”,确实正在影响着从严治党,正在影响着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比如:我们说要讲党性讲原则讲正气,而“好人主义”却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正气讲和气;我们说要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而“好人主义”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我们说要弘扬正气,伸张正义,见义勇为,而“好人主义”却见义不为,见恶不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党内的“好人主义”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其恶劣影响不可低估。如任其蔓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从严治党必须反对好人主义。

从严治党,反对“好人主义”,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严格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严格党内政治生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向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敢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拿出“敢于得罪人”的勇气,对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敢怒敢言敢抓敢管,坚决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对于是非分明、一身正气的党员干部,应保护和支持,对于是非不分“善恶皆言好”,违背党的宗旨、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的现象和行为,要认真追查,严肃查处,该批评的批评,该处分的处分,决不姑息迁就。唯有如此,党员干部才能为匡正党风,端正民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好人主义害死人,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同样不可低估。事实上,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从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到“微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都能找到领导干部明哲保身、你好我好的原因。

严管就是厚爱,问责就是警示。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各级领导干部都担负着一定范围内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职责。当老好人,不愿动真碰硬严格管理;怕失选票,不敢当面锣对面鼓地严肃批评,都是不负责、不担当的行为,应当受到问责。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干净,还要纯洁队伍;不仅要管人管事,还要管思想管作风。如此,方能尽到“领”和“导”的责任。

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要以“严”和“实”的精神,发挥制度的威力,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对象,列出了各类问责情形。各级党组织要坚决用问责把压力传下去、把责任压下去,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对普通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应注重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同时,坚决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决不姑息。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它的危害,真正从内心抵制它。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好好先生是败坏道德的人”。孟子说得更明白:“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人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翻译成白话是说:“(这种人,)要批评他,却举不出具体事来;要指责他,却又觉得没什么能指责的;和颓靡的习俗、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平时似乎忠厚老实,行为似乎很廉洁,大家都喜欢他,他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却不能同他一起学习尧舜之道,所以说是‘戕害道德的人’”。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好好先生就是深恶痛绝的。学校管理者如果选择逃避问题、绕开矛盾、捂着盖着、顾虑面子等好人主义作风,本来是常见的心性问题,久而久之,变成习惯,成为明哲保身之道,最后就发展成了八面玲珑、尖溜圆滑之辈。学校有了这样的管理者,特别是有了这样的校长,就会带来矛盾问题长期不解决、教师考评激励导向不明、学校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久而久之,教师的激情消磨、积极性受挫,大家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好人主义盛行,教风、校风由此下滑,变成一所糟糕的学校。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关键要有纪律约束,真正从制度上规范它。过去我们对待好人主义,都是从道德层面进行批判、讨伐,没有制度层面的约束,所以从春秋时期几千年来,大家都知道好人主义危害大,但是好人主义仍然大行其道,甚至愈演愈烈,丝毫没有道德遣责的压力了。今年《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颁布实施后,这一局面有了里程碑式的转折,首先在党内从制度层面对好人主义有了约束。该条例第六条规定:“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三)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负责、不担当,党内监督乏力,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发现问题不报告不处置、不整改不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这项规定很给力,克服好人主义从此有了锐利武器。当然,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各级组织要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这项制度、宣传这项制度、执行这项制度。

克服好人主义,过好“人情关”,还要保护好不怕得罪人的人,营造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氛围。过去我们对待因为坚持原则而与他人发生矛盾甚至冲突的情况的处理,往往各打五十板,追求所谓的“和谐”,即使坚持原则的人很有道理,完全正确,只要工作中出现矛盾与冲突,最后也往往被冠以“不讲究方法”的结论。这很值得我们反思。这实际上是组织集体层面的好人主义,更是要时刻警惕、坚决反对的,因为组织的结论有极强的作风导向性。前年,马田中心学校检查教学常规,其中一名教师没有完成好常规工作,该校分管副校长找该老师谈话时遭到该教师抵制,双方争执中还发生了轻微的肢体冲突。该教师到县教育局举报该副校长“打人”。县教育局调查后,旗帜鲜明地肯定了该副校长坚持工作原则的做法,批评了该教师的错误。这一事件处理后,马田学校校风为之一变,教师的工作态度普通严肃起来,学校教学质量也一年一个台阶上升。

总之,好人主义就是利己主义,一切以个人得失为中心,是与马克思主义坦荡无私的无产阶级立场格格不入的,尤其又穿戴着“对人好”的伪装,是很能欺骗善良的人们的,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识别、高度警惕。作为学校管理者,特别要注意防止自己成为好人主义者,如果有这个倾向,一定要立刻转身!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六篇】

如果说,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治理目标之一是“为官不为”,推进“能上能下”本身也要避免“为官不为”

这几年来,在中央正风反腐的政治新生态下,不正之风大为收敛、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与此同时,也出现一种现象:一些干部感慨为官不易,有的甚至为官不为,正所谓“啥都不干,难找缺陷;不做事情,不担风险;组织考核,没有缺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从聚焦“不正、不为、乱为”三大为官问题,到调整十种“不适宜任现职”干部;从增加五项对领导干部的问责情形,到明确六种干部“能下”的渠道,《规定》的出台,堪称是治庸、治懒、治散的点睛之笔,传递出公职人员队伍没有“铁饭碗”的明确信号,也标志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转型。

干坏事要下台,不干事要下台,干不好事也要下台。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和难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能上不能下”是当前干部人事管理的主要矛盾。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能下”是“能上”的前提,干部只有“能下”了,才能腾出更多位置,让更优秀的干部有施展平台,实现真正的“能上”;干部只有“能下”了,才能让在位的干部有危机意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岗位,让向上的干部有奔头有干劲,更加如临如履、兢兢业业,从而形成万马奔腾的竞争局面,更好地构筑政治生态。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组织部“管进”,纪委“管出”,仿佛只有被纪委盯上的干部才可能离职。《规定》实施后,组织部门不仅“管进”,也可以“管出”,尤其是把那些没有大过、没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但在其位不谋其政、能力素质不适应的干部调整下来。客观地讲,这既是一项新任务,也是一个新挑战。

如果说,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治理目标之一是“为官不为”,推进“能上能下”本身也要克服“为官不为”。毕竟,相比于反腐案件的黑白分明,“能下”的规定虽然明确,却并不一定有那么“紧迫”;相比于“能上”的皆大欢喜,“能下”肯定会得罪人,甚至还会“惹麻烦”。因此,能否克服“好人主义”、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推进“能上能下”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既要解开不合时宜的思想扣子,也要普及与时俱进的从政文化。

二是在行为方面,要确立“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从选拔任用的角度来看,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根源,还在于重视提拔、轻视使用,一些庸官懒官太平官的出现,莫不与此有关。“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干部本来就要干事的,啥也不干,要你干啥?啥也干不好,留在此地为何?有为才有位,在位必须为,上去的可以下来,下来的也可以上去,实现“上”和“下”的辩证统一、“入口”和“出口”的有效对接,干部队伍才能是一池活水、充满活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党的以来,多名省部级干部的“断崖式降级”,为干部“能下”提供了最新案例。在有了明确的规定以后,干部“能上能下”的目标能否落实,开始的几步很关键;抓几个典型案例,也很重要。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七篇】

长期以来,人们对“老好人”和老实人这两个概念分得不是很清楚,往往把“老好人”当成老实人,把老实人说成“老好人”。这一含糊,人们对老实人不能真正地喜欢起来,让老实人吃了不少哑巴亏;对“老好人”,也较不起真来,使他们借着老实人的名义,得了不少便宜。导致老实人在一些单位结果不太好,而“老好人”倒是很有市场,甚至很吃香。

社会舆论引导人们“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这是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什么样的人才算老实人呢?那就是诚实守信、忠厚善良、安分守己、知恩图报。具体到品行方面:做人实在、厚道、正派、不事张扬,表里如一;做事认真、踏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对党忠诚,热爱人民,敢于坚持原则,清廉守正,不违背自己良心做亏心事,不会为个人私利向组织伸手,更不会去吹吹拍拍,投机钻营。

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对“老好人”是这样描述的:一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另一种是见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还有一种人是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在现实中,那种凡事打哈哈,口口声声好好好,就是不办事的人,在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是非观,没有原则性,该拍板不拍板,该说话不说话,不敢承担责任,从不得罪人,说白了还是自私,主要是怕事,担心做多错多,干脆不做;怕得罪上级、得罪同级、下级,丢了既得利益。

不难看出,“老好人”不是老实人,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实人是我们社会的脊梁,是我们需要大力倡导的人生价值取向。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党员干部,都应该做老实人,这是起码的标准,更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如若不然,“老好人”多了,我们的社会正义、伦理道德、做人原则等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价值观会被扭曲。在我们党内,如果“老好人”多了,党风、事业必定会受到不良影响。时下,全党上下旗帜鲜明地弘扬正气,“不让老实人吃亏”,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强调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并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完善有效机制,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都给人以希望和鼓舞。这是党的福音,国家和人民的福音,也是军队的福音。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八篇】

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好人主义不仅是一种重私情、轻道义的庸俗哲学,更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的严重问题。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要以“严”和“实”的精神,发挥制度的威力,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

“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对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好人主义不仅是一种重私情、轻道义的庸俗哲学,更是不讲党性、不讲原则的严重问题。

党培养教育一名党员干部不容易,如果领导干部对他们的成长不负责、不担当,在其防线松动、方向跑偏时不敢批评、不敢问责,就会使其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滑向严重违纪违法的泥淖。从已通报的案例不难发现,对于一些党员干部从“好同志”沦为“阶下囚”,奉行好人主义的领导干部负有很大责任。

好人主义害死人,对党的事业的危害同样不可低估。事实上,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到党的观念淡薄、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从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到“微腐败”“塌方式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都能找到领导干部明哲保身、你好我好的原因。

严管就是厚爱,问责就是警示。唐代御史韦思谦曾说:“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各级领导干部都担负着一定范围内干部的管理教育监督职责。当老好人,不愿动真碰硬严格管理;怕失选票,不敢当面锣对面鼓地严肃批评,都是不负责、不担当的行为,应当受到问责。领导干部不仅要自身干净,还要纯洁队伍;不仅要管人管事,还要管思想管作风。如此,方能尽到“领”和“导”的责任。好人主义不会自行消退,要以“严”和“实”的精神,发挥制度的威力,用问责利剑切除这颗毒瘤。问责条例明确了问责对象,列出了各类问责情形。各级党组织要坚决用问责把压力传下去、把责任压下去,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扎紧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笼子。对普通党员干部的违规违纪问题,应注重从领导干部身上找原因,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决不能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同时,坚决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都应当严肃问责、决不姑息。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九篇】

当今社会,不少人奉行一种“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所谓“好人主义”,就是信奉做“事”不如做“人”,做“坏”人不如做“好”人,网络上对这个词语是这样解释的:“谁也不招、谁也不惹的处世哲学,虽说听起来仿佛是与世无争的、本本分分的做人,但实质上并不是这样。好人主义是对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容忍,它麻痹人的真假、善恶、美丑之心,目的是讨好卖乖,说到底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在作怪。好人主义不好,一害党、二害同志、三害本人,其实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歹人主义。好人主义的本质是讨好、得好。好人主义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可见,虽然不少人奉行此种“好人主义”的处世哲学,但此种“哲学”的危害也注定了它即使贴上“好人”标签,也不招人待见的命运。

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党内切实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表面一片“和气”,背地里“互掐”搞小动作,疏远了同志与同志间的距离,大大影响党内团结;有部分同志喜欢当“好好先生”,只要与自己没有利害冲突,便大放顺水人情,有上级组织来考察,谈话时优点特长一箩筐,问题缺点一笔带过,影响组织对干部的考核评价不说,非常不利于对干部的选拔培养。

所以,“好人主义”不好,它是“麻醉剂”,麻痹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立场原则,更是一把“软刀子”,割断党员与党员间良性交流互动,侵蚀党的“肌体”健康,削弱党的战斗力和执政根基。党员干部要敢于在“好人主义”面前说不,勇于接过革命前辈“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剑,明确立场原则,大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永葆生机活力。

反对好人主义圈子文化自查演讲稿【第十篇】

多次强调,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而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就必须清理各种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要对那些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的党员干部当头棒喝,“圈子文化”不是共产党人的文化,必须痛加鞭挞,坚决抵制。

“圈子文化”在一些地方能有生存空间,其根源在于公权力异化为了少数领导干部谋取私利的工具。地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权力过大,权力行使制约少、权力运作边界宽,领导干部一句话就可能左右干部任命。部分心存私欲的领导干部在选用干部中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给圈内干部“开绿灯”,让圈外干部屡吃“闭门羹”。在这种权力磁场的强力吸引下,就有干部迷失了政治信仰,热衷“圈子文化”,迷信圈子决定位子,一门心思琢磨找门路、拉关系,把“寻圈子”、“拜山头”当成仕途升迁的捷径。

在大力强调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今天,“圈子文化”的歪风邪气,把政治生态搞的乌烟瘴气,打破了党内正常政治生活的平衡,背离了“权为民所用”的根本宗旨,必然为党纪国法所不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坚持铁腕反腐,随着“大老虎”落马,其身后的“秘书帮”、“石油帮”、“山西帮”纷纷垮塌,对“圈子文化”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但也应看到,只要领导干部权力缺乏有效监督,被不受约束地滥用,“山头主义”与“圈子文化”就会“树倒根存”,不断再生和膨胀。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选人用人的权力更不能凌驾于组织纪律之上,任性干预选任干部。唯有坚持从严治吏,把权力装进法治笼子,圈住任性权力,让圈内无法外之权,斩断圈子的利益链条,防止少数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才能釜底抽薪,荡涤官场“圈子文化”,确保领导干部规范用权、依法用权,最终把德才兼备、表里如一的好干部选用起来。

47 2134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