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精神观后感心得体会【精彩2篇】
蒙古马精神展现了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不断追求梦想,体现了对自由与拼搏的追求。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蒙古马精神观后感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蒙古马精神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当前,要紧盯对中央决策部署空喊口号、拒不落实的错误典型,通过严查形成震慑,让形式主义的硕鼠游不动、早离开。
日前,笔者与父老乡亲拉家常,他们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赞不绝口,对整治“四风”等顽症坚决拥护。一位乡亲感慨地说,形式主义就像村后山丘里的硕鼠,长得毛茸茸、油光光的,它们根据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在山丘四面坡上游来游去,糟蹋庄稼不肯离开。把形式主义比作游而不离的硕鼠,既形象风趣,又点明了其容易反复的特点。
所谓形式主义,《现代汉语词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潮,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否认艺术的思想内容,只在表现形式上标新立异。至于“喜形式”和“摆形式”,那就由来已久。《墨子》有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资治通鉴》中还讲了一个“摆形式”与“看形式”的故事,说隋炀帝时,每年在洛阳设百戏场,西域常有人来参与交易,为在西域人面前显摆中原大地的富饶,隋炀帝下令所有酒食店招待西域人吃饭不得收取分文,并命人将集市上的树木用锦帛缠饰。可谁知西域人偏偏指着锦帛发问:“中国也有贫者,衣不盖形,缠树何为?”
“形式主义害死人”,毛泽东指出的这一长鸣警钟,涵盖党内、军内、革命和战争、文化传播以及日常工作等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着不同内容,表现出不同风格。例如,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他主要集中在对形式主义工作方法的批判上。针对会议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毛泽东指出:“每次会议要有充分准备,要有中心内容,要切切实实讨论工作中存在的为人民所关心的问题,要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当作一件大事去办,否则将损害党的政治威信。”损害党的政治威信,真可谓一针见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正如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形式主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党的xx大以来,中央“打虎”“拍蝇”“猎狐”,出台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狠刹“四风”,大力“灭鼠”,取得显著成效。但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一些党员、干部因私心杂念作怪,导致形式主义变种出现:有的抓理论学习,片面追求聘请知名专家的“高端”和形式上的完美;有的做工作重包装轻实效,一项工作刚起步就急于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有的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书,将责任书作为自己的“免责牌”;等等。
诸如此类的形式主义新表现恰似游而不离的硕鼠,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条。
理想信念缺失,抓学习重“形式”轻内容。纵观党的xx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绝大多数落马官员存在理想信念缺失、大搞形式主义等问题。那么,理想信念缺失与形式主义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一些党员、干部抓学习形式大于内容,片面追求高大上而不问实际效果。有的甚至把学习党的理论作为“门面”工程,书柜里的马列著作从未认真读过,只是作为装饰品,个人学习体会文章多为下属操刀代笔。学习上走过场、搞作秀,理想信念“总开关”就会锈蚀松动、跑冒滴漏,思想就会趋于庸俗化,作风就会华而不实,进而大搞形式主义。
功利主义作祟,抓工作重“政绩”轻实干。形式主义是党内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从坚持政治原则、严明政治纪律的高度来整治。对此,大多数党员干部头脑清醒,行动自觉。然而,有的领导干部却摆不正名利在心中的位置,眼睛迷离、脚步漂移,抓工作重“政绩”轻实干,大搞“政绩工程”。用老百姓的话讲,一些领导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往往是“景大于戏”,实则是个人捞功名、谋“福利”。例如,有的贫困县领导干部为了出“政绩”、摆“功劳”,不顾实际大拆大建,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一些县市领导干部喜欢在自媒体上秀“政绩”,无非是今天开了什么会、明天去哪里检查。把个人分内的事、必干的活吹成“政绩”,让人看后真不知说什么好。
宗旨意识淡漠,抓责任重“效应”轻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党的干部队伍整体上是好的,对党绝对忠诚,为人坦荡干净,干事敢于并善于担当。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重“效应”轻担当,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不愿意做具体工作,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做法,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格格不入。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宗旨意识、担当精神,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矛盾“窝里”去化解矛盾,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解难题。
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态度和决心驰而不息地整治形式主义。当前,要紧盯对中央决策部署空喊口号、拒不落实的错误典型,通过严查形成震慑,让形式主义的硕鼠游不动、早离开。
蒙古马精神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我有幸在小鸟巢观看以“西迁精神”为主题的报道讲述西安交大人为国家奉献青春的时代担当与家国情怀的直播。
84岁的胡奈赛教授,她向我们讲述了她的西迁岁月,1957年春作为第一批年轻教师带着心心念念的科研梦,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激情澎湃的指挥,动情地唱着《歌唱祖国》,她说:“爱国不是选择项,是必须的!”。她虽然老了,但爱国的心却未老,报告中铿锵有力,让我十分敬佩。老一辈和新时代的年轻人响应党的号召,甘愿舍弃大都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毅然决然,挺进大西北。这一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一名毕业生,让我明白了求职中不能只停留在实现个人追求的层面,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一段伟大的历史,传承“西迁精神”,树立正确认识,坚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积累知识,在就业时摆正心态,服务国家和社会,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各自岗位上贡献力量。我们要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以爱国奋斗彰显时代的我们的青春底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