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XX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强调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明确目标和措施,鼓励团结协作,提升整体素质,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在2025年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政法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近年来队伍建设经验,分析新形势新任务,对新时代新征程政法队伍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刚才,会议通报了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情况,部分单位作了交流发言,都很有针对性。下面,我围绕“锻造新时代高素质政法铁军”这一主题,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政治铸魂,把牢队伍建设正确方向,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政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专门力量,政治属性是第一属性,对党忠诚是第一位要求。近年来,我们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但对照新形势新要求,仍存在政治意识淡化、理论武装虚化、党的领导弱化等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到,政法队伍的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抓紧抓实。
第一,深化理论武装铸魂。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提升”活动。结合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政法干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重点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省级政法单位要发挥示范作用,每季度举办“政治轮训班”,市、县两级分层分类开展全员政治轮训,确保每年覆盖全体干警。突出抓好青年干警培养,实施“青蓝工程”,建立导师帮带机制,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第二,强化党的领导固本。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健全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机制。各级政法单位党组(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推动政法单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覆盖,将党建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在执法办案一线普遍建立临时党支部,把党的组织延伸到最小作战单元,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政法系统落地生根。
第三,严管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分析研判、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机制。针对网络舆情高发态势,建立“政法舆情监测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涉政法负面舆情1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处置。加强干警网络行为管理,开展“清朗·政法网络空间”专项行动,对发布不当言论、传播虚假信息的严肃处理。在政法院校、干部学院开设意识形态课程,将政治纪律教育纳入新入职干警必修课。
二、突出能力筑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锤炼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
当前,全省政法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具复杂性,犯罪手段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演变。去年全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占刑事案件总量42%,新型网络犯罪增长37%,传统执法模式已难以应对。必须清醒看到,干警能力素质短板是制约工作质效的关键因素,必须下大力气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第一,实施科技赋能提升行动。针对科技应用短板,省级层面统筹建设“智慧政法云平台”,整合公检法司数据资源,年底前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数据共享交换。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每年组织1000名干警到科技企业挂职锻炼,3年内实现关键岗位全员轮训。推广“电子取证”“区块链存证”等新技术,建立网络犯罪联合实验室,提升新型案件攻坚能力。在市级政法单位试点“AI辅助办案系统”,实现类案推送、文书生成、风险预警等功能,让科技成为干警“最强大脑”。
第二,构建实战化培训体系。优化“教、学、练、战”一体化机制,省级政法单位每年至少举办2次“红蓝对抗”演练,模拟重大敏感案件处置。建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四长”同堂培训制度,每季度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研讨。深化“师徒制”改革,遴选1000名业务骨干组建“教官团”,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网络舆情应对等课题,研发标准化培训课程,确保每名干警每年接受不少于15天的专业培训。
第三,健全激励约束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让、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对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干警,打破常规大胆使用;对长期不在状态、群众反映强烈的,及时调整岗位。完善执法办案积分制,将办案数量、质量、效率纳入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开展“十佳办案能手”“优秀法治人物”评选,对获奖者授予“政法英才”称号,享受专项津贴和疗养待遇。
三、从严管党治警,深化纪律作风建设,锻造清正廉洁的纪律铁军
近年来,全省政法系统查处违纪违法干警236人,其中“一把手”32人,暴露出权力监督缺位、制度执行虚化等问题。必须深刻汲取教训,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
第一,织密监督网络。推动政法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度融合,建立“线索联排、案件联查、问题联治”机制。在市级政法单位试点“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对执法办案全流程实时监控,异常数据自动预警。深化“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建立干警家属联络群,开展“廉洁家访”活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
第二,深化顽疾整治。针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等顽瘴痼疾,开展“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建立案件评查“回头看”机制,对2020年以来重点案件全面倒查。针对“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推行“过问案件全程留痕”制度,实行干预司法“三个一律”登记报告。针对“慵懒散拖”问题,开展“效能革命”,对窗口单位服务满意度进行动态排名,连续3次末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
第三,弘扬清风正气。深化“清廉政法”建设,打造“一单位一品牌”廉政文化阵地,省级层面每年评选10个示范点。开展“家风助廉”活动,组织干警家属签订“廉洁承诺书”,举办“廉洁家风故事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干警容错纠错清单,对在改革创新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出现失误的,依规依纪免责或减轻处理,让干警敢为、愿为、能为。
四、强化保障支撑,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当前,全省政法干警年均加班超过800小时,职业压力大、待遇保障不足等问题突出。必须把暖警惠警作为重要工程,让“有困难找组织”成为干警第一选择。
第一,落实职业保障。推动出台《全省政法干警权益保障条例》,建立执法权威受损救济机制,对妨害公务行为依法从严打击。落实干警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省级层面协调三甲医院建立定点救治医院,对因公负伤干警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提高警务辅助人员待遇,参照当地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核定薪资,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第二,加强人文关怀。实施“健康政法”工程,每年组织干警免费体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落实干警年休假制度,对确因工作需要未休假的,依法支付未休假工资报酬。开展“政法干警子女托管”服务,协调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干警后顾之忧。深化“英雄模范关爱行动”,对牺牲、伤残干警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子女教育享受政策倾斜。
第三,完善人才机制。实施“政法人才强基计划”,建立省级政法人才库,遴选500名专家型人才重点培养。推行“双向挂职”制度,每年选派100名政法干警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邀请100名专家学者到政法单位授课。健全人才评价制度,将办案质量、社会效果等纳入评价指标,对特殊专业人才可破格晋升职级。
同志们,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谢谢大家!
上一篇:领导干部在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