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书记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发言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入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纪委书记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发言”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纪委书记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发言

同志们:

在深入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所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担当。全会精神如明灯照亮前行道路,指引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中精准发力、持续奋进,全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保驾护航。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

一、聚焦政治生态涵养,以严实的监督筑牢忠诚根基

政治生态是党的建设的关键要素,关乎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与执政根基。我们务必以高瞻远瞩之姿、坚定不移之心,全方位净化、维护政治生态。

(一)强化政治忠诚监督,确保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政治忠诚乃党员干部首要品质。需深度聚焦党员干部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严格审查其在重大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是否坚定不移。通过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成效检查,督促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防止出现思想滑坡、信仰动摇。加强对党内政治生活的监督,确保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严肃认真,批评与自我批评触及灵魂,杜绝走过场、搞形式,让党内政治生活成为锤炼党性、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大熔炉",促使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始终保持对党绝对忠诚,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二)深化政治纪律执行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政治纪律是党的纪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要严密盯防党员干部在政治纪律方面的言行举止,严禁任何形式的公开发表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错误言论,坚决杜绝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行为。强化对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严格规范党员干部在组织程序、组织原则上的行为,防止出现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倾向。加大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执纪问责力度,对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确保党的纪律严肃性与权威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使全党上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三)细化政治责任落实监督,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地生根。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键职责。要建立健全政治责任监督体系,明确各级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员干部在管党治党中的具体责任清单,实施精准监督、动态跟踪。强化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的监督检查,督促其切实履行领导、组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加强对纪委监督责任履行的监督,确保监督执纪问责精准有力,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监督,促使党员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工作职责的同时,抓好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确保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层层压实、落地见效。

二、着眼廉政文化培育,以多元的举措厚植廉洁土壤

廉政文化是反腐倡廉的思想根基与精神支撑,对党风廉政建设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我们应多措并举、持之以恒地培育廉政文化,使其深入人心、蔚然成风。

(一)创新廉政教育形式,提升教育感染力与实效性。传统廉政教育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廉政教育平台,整合丰富多样的廉政教育资源,如廉政视频、案例剖析、法规解读等,为党员干部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渠道,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学习需求。开展沉浸式廉政教育活动,如举办廉政主题实景演出、模拟法庭审判等,让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感受廉洁与腐败的强烈反差,增强教育的震撼力。组织廉政文化创作大赛,鼓励党员干部及社会各界创作廉政诗歌、绘画、书法等作品,激发参与热情,使廉政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传播与弘扬,提升廉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廉洁理念入脑入心。

(二)拓展廉政文化传播渠道,扩大文化覆盖面与影响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文化传播体系至关重要。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开设廉政文化专栏、专题节目,定期宣传党的廉政政策、先进典型事迹及反腐成果,引导社会舆论关注、支持廉政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渠道,及时推送廉政资讯、廉政故事,以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受众,增强传播效果。深入基层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举办廉政讲座、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将廉政文化送到群众身边,营造全社会崇廉尚廉的浓厚氛围,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使廉洁之风浸润人心。

(三)强化廉政文化阵地建设,增强阵地吸引力与凝聚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功能完备的廉政文化阵地是培育廉政文化的重要依托。建设廉政文化主题公园、广场、展馆等,融入本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通过雕塑、壁画、展板等形式展示廉政文化内涵,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接受廉政教育。加强机关单位廉政文化长廊、文化室建设,展示本单位廉政建设成果、廉政制度规范及党员干部廉政承诺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机关廉政文化氛围。完善学校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与道德观念,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弘扬,筑牢全社会廉洁思想防线,增强廉政文化阵地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三、围绕监督效能提升,以科学的机制优化监督流程

提升监督效能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需依靠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的监督机制与优化完善的监督流程来实现。

(一)完善监督信息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信息畅通是有效监督的基础前提。构建统一的监督信息平台,整合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各部门以及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制度,规范信息录入标准与流程,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与完整性。加强对信息的深度挖掘与分析利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分析模型,精准发现问题线索,为监督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与前瞻性,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率与效果。

(二)优化监督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监督闭环。纪检监察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各方协同作战。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线索移送、联合办案、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在案件查办、专项监督等工作中形成工作专班,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加强与外部监督主体的协同联动,完善与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监督协作机制,在工程项目审计、财政资金监管、税收征管等领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实现监督全覆盖、无死角。建立监督结果反馈与整改落实跟踪机制,对监督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单位,督促其整改落实,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提升的监督闭环,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增强监督的权威性与严肃性。

(三)健全监督评价考核机制,激励担当作为提升监督质量。科学的评价考核是推动监督工作持续改进的动力源泉。制定全面、客观、公正的监督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涵盖监督任务完成情况、问题发现与处置能力、监督效果与社会反响等多个维度,明确考核标准与权重,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反映监督工作实际成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与纪检监察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等挂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积极进取;对工作不力、成效不佳的进行问责督促整改,形成奖优罚劣的鲜明导向,促进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提升业务能力与监督水平,推动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夯实基层监督,积极培育廉政文化、提升监督效能,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以上是我的心得体会发言,不足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47 42093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