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聚焦问效多措并举打造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新模式
通过多种措施,聚焦问效,推动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新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确保政策目标落地。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交流发言聚焦问效多措并举打造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新模式”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交流发言:聚焦问效多措并举 打造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新模式
2024年以来,**市财政局紧盯新时代预算绩效评价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组织开展23个政策项目和7个部门整体财政重点评价,涉及财政资金71.19亿元。从评价发现问题和相关建议层面看,形成了资金管理、成本控制、政策定位、项目管理等7个方面28类300余条具体问题,提出350条意见建议,评价报告质量比往年有较大提升;从评价成效看,统筹优化调整补贴政策3项,压减部分部门预算资金约5亿元,盘活沉淀基金和固定资产闲置资金1.73亿元,部门单位绩效观念进一步增强,资金使用效益持续提升,有力促进了财政资源的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建立三项制度,夯实评价基础
一是成立绩效评价领导小组。由市财政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绩效管理处和绩效中心负责人任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督导检查、宣传材料3个小组,共同协调推进重点评价工作。二是建立财政主评人制度。完善“财政+第三方”评价模式,建立双主评人制度,即财政主评人+第三方机构主评人,指定从事绩效评价工作三年以上同志担任财政主评人,明确要求财政主评人与第三方机构主评人加强沟通协调,梳理项目政策改革方向,切实把准评价方向,共同对全过程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把控。三是建立政策学习研究制度。定期开展政策研究分析,结合评价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采取多种形式收集相关政策资料,了解政策项目背景、最新改革精神和改革举措,准确把握改革发展方向和脉络,确立评价主线和评价基调。
二、突出抓好三项工作,把控评价方向
一是首次举办双主评人培训。组织15家第三方机构主评人和19名财政主评人进行集中绩效业务培训。以《绩效评价岗位能力与要求—如何当好合格的评价主评人》为题,围绕“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政策、规范绩效评价操作过程、撰写高质量评价报告和绩效管理未来发展方向”4个部分,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详实讲解绩效评价实操技巧和重要方式,提高双主评人的实操能力和把控评价进展。绩效领导小组坚持每周听取评价工作进度,由财政主评人汇报重点评价进展情况,全面掌握每个项目评价进度,及时动态了解评价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风险点,制定“前期准备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和报告撰写阶段”等质效控制要点,指导财政主评人建立评价工作台账,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和支出处室,督导评价工作组按照质量标准开展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效率有序推进。三是组织编写评价简讯和专报。督导检查小组持续跟进重点评价工作进展,及时发现评价各阶段特色亮点。宣传材料小组认真梳理编写信息简报,积极动态反映先进典型、鲜活的事例,并在内部利用会议、郑政钉、微信群等发布,营造必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开展绩效评级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把控五项关键环节,提高评价质量
一是科学制定评价方案。由评价工作组牵头负责制定,详细制定评价工作计划安排、拟采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依据,突出评价方案的“内容完整性、实施可行性、指标体系设计科学性”。选择合适点位开展预调研、试评价,科学优化工作方案,提高绩效评价水平和效率。二是深入现场勘察调研。评价人员突出问题导向,加强调研设计,结合前期研究和资料分析情况,综合考虑项目数量、资金体量、业务类型、区域特点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主体作为调研对象,重点深入资金流向末端,着力发现政策执行、项目决策、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梳理归纳问题类型,深入分析产生问题原因。三是开展问题研讨分析。撰写评价报告前,精心指导第三方起草评价报告,组织第三方机构主评人、财政内部支出处室等相关人员,召开重点问题集体研究分析会,围绕关键性和核心领域问题进行探讨,找准重点问题和个性化问题,达成意见共识,加强问题分类归集,提炼报告要点,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相关建议,提高撰写报告质量和效率。四是借智引力专家资源。针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环节复杂的项目,邀请行业专家深度参与,一同实地开展调研,对收集的数据和事实进行研判。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技术优势,准确把握政策,聚焦核心问题,对关键问题、评价重点进行把关,提供及时高效服务,进一步提高评价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五是组织报告质量联审。为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建立评价报告质量联审机制。邀请行业专家、绩效专家和财务专家,会同绩效管理处、绩效评价中心和支出处室相关人员组成评审组,围绕评价报告(送审稿)的“结论客观性、结构合理性、分析逻辑性、问题及原因分析准确性、对策建议可行性”等,科学细化15个评分要点,全面进行质量评审,保证评价结论客观公正。
四、聚焦评价结果应用,提升评价效果
一是制定评价发现问题清单。绩效评价完成后,及时梳理问题清单,采取座谈会和书面反馈等形式,向相关部门反馈评价结果,“一对一”发放绩效评价整改函,督促被评价单位制定整改台账,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健全结果应用机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完善政策、改进管理和安排预算,对评价等级为良的,原则上根据情况予以支持,整改情况作为安排2025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对项目评价等级为中的,原则上核减2025年度项目预算安排的10%—15%,对部门整体评价等级为中的,原则上核减2025年度部门公共经费和项目支出的10%;对评价结果为“差”等次的,原则上停止安排预算,由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进行全面评估,相应调整或退出。三是严格落实整改工作。建立问题整改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市财政局加大对整改落实情况的核查力度,对不进行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按照评价结果等级扣减的基础上,再根据整改情况核减2025年度相关预算安排的5%—10%,核减资金收回财政统筹安排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