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发言激发青年检察干警理论学习新动能

浩渺 分享 时间:

通过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激发青年检察干警的理论学习热情,推动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下面由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汇报发言激发青年检察干警理论学习新动能”相关资料,供您参考学习。


汇报发言:激发青年检察干警理论学习新动能

*县人民检察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文脉赓续、薪火传承,深挖儒家学而时习之理念精髓,紧扣青年干警成长规律和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构建以筑基、以践悟的学而讲堂,探索出一条基层青年干警培养的特色路径。自2022年品牌实施以来,青年干警综合素能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表现突出的集体、全省检察机关党建工作表现突出的集体等集体荣誉42项、个人荣誉53项,相关经验获《人民网》《法治日报》等专题报道。

一、创新载体,深耕固本,夯实青年干警成长根基

聚焦青年干警思维活跃、创新力强的特点,通过组织架构优化与资源整合,搭建全方位培养平台学而讲堂。一是锚定学习方向。聚焦思想筑基、能力塑形目标,突出学、练、用一体化培育,系统破解青年干警理论学习浅层化、实践经验碎片化、综合素能不均衡等问题,引导帮助干警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效缩短成长周期,为检察事业注入新生力量。二是织密成长网格。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培养网络,将19名青年干警纳入汶检青锋青年组统一管理,分编为3学而讲堂集体学习小组,由政治部归口管理;创新设立跨部门学习共同体,根据干警专长组建理论研究、实务攻坚等特色小组,定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2024年,2项研究课题分别入选济宁市机关党建优秀研究成果和济宁市优秀改革案例。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推行积分式评价管理,在确保年度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参学机制,有效化解工学矛盾。建立领学+研讨+实践立体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主题演讲、案例研讨等活动培育学习典型,按季度评选检察之星”7人。近三年,先后涌现出全市十佳公诉人1人、十佳检察官助理1人,市级以上业务标兵能手9人,全院上下呈现出比学赶超的蓬勃之势。

二、丰富形式,提升标杆,锤炼青年干警过硬本领

坚持把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深度融合于学而讲堂,全面提升青年干警从政治上着眼、从法治上着力的能力。一是政治业务双讲双促。突出讲政治与抓业务有机统一,开展思想政治专家+业务骨干示范双讲活动,邀请市县党校教授等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辅导4场,组织各条线业务标兵、人才库专家等讲授巡回检察、行刑反向衔接等实务课程13场,促进政治素养与业务素能同步提升。二是党性教育沉浸体验。依托丰富红色资源,组织干警赴汶东工委旧址、革命烈士陵园、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撰写感悟心得等形式强化党性锤炼。累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4场,《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检察干警政治培训的实践研究》在济宁市学党史悟初心 强党性建新功主题征文获奖。三是视野境界对标提升。选派优秀青年干警到江苏南京、菏泽等地的优秀基层检察院拓宽思路视野,与全国优秀基层检察院宁阳县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办理的1起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省院宣传报道,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深入开展检校合作,邀请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政法学院专家教授为干警授课16次,青年干警与*政法学院联合撰写的《检察机关自行补充侦查权适用研究》等8篇理论研究成果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或获奖。

三、深化实践,淬火成钢,彰显青年干警培塑成效

突出学而时习之理念中时习的实践转化作用,将司法办案一线作为提升干警素能的主阵地,弥补实践短板。一是以疑难案件淬炼专业本领。坚持疑难案件是司法能力试金石理念,组建重大刑事、职务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公益诉讼等4支专业化办案团队,由人才库专家或业务标兵领衔,通过全流程案件复盘、专题攻坚研讨等形式,组织青年干警深度参与重大疑难案件办理,督促保护省级文物水牛山摩崖石刻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千案展示案例。近三年,由青年干警主协办的王某甲等八人敲诈勒索案等14件案例入选省级以上典型案例,1人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个人。二是以轮岗交流拓宽成长维度。推行“AB复合培养模式,根据干警专业特质与职业规划,采取自主申报+精准调配双轨机制,设置综合+刑检等4类岗位组合,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建立跨部门案件研讨机制,推动业务交流常态化,累计开展交流活动33场次。三是以挺膺担当激活创新引擎。依托学而讲堂平台,组建“1名院领导+2名骨干+3名青年鲁枫和畅轻罪办案机制试点攻关小组,成功打造汶检和枫轻罪办案品牌,探索构建案件繁简分流快速办理、检调对接机制,实现轻罪案件在检察环节平均办理周期压缩至5天,同比缩短29%,获省院通报表扬。青年干警主导研发的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综合保护数字模型,被省院冠名推广,全国45家检察机关应用办理案件147件,成案率100%2024年成效跃居全省第9位,1名干警入选省级数字检察人才库。

四、引路搭台,沃土滋养,助力青年干警茁壮成长

学而讲堂成效为重要标尺,健全完善科学选人用人机制,确保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一是强化实效导向。拓展学而讲堂效果的应用渠道,修订完善《检察人员考核办法》《创先争优积分式管理激励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将学习参与度、荣誉争取贡献度等情况作为干警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提拔、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近三年,提拔年轻干部6人,重用干部5人,检察官等级晋升9人,职级晋升15人。二是优化人才储备。突出干部个体优选和班子整体优化相统一,建立岗位需求清单与干部成长档案,落实一人一档、一事一记,按照综合业务”“四大检察分类储备人才,形成成长池”“成熟池”“成才池梯度体系。截至目前,5名干警从成长池晋升至成熟池2名干警入选省级人才库。三是搭建成长平台。着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人才培养环境,由优秀青年干警担任学习小组组长,轮值组织活动,累计培养4名具备领导潜质干警。学而讲堂品牌实施以来,已有7名青年干警成长为中层正副职,人才梯队建设成效显著。

47 4465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