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组织部理论学习中心组城市基层治理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网友 分享 时间:

同志们: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组织部门要扛起政治责任,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见长效。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一、突出党建引领,打好治理“主动仗”

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解民难、聚民心的关键抓手,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要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切入点,抓牢“基层治理”这个关键点,聚焦“服务发展”这个落脚点,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善治,把党建工作带进去,服务资源带出来,打通党建和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的瓶颈,实现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

(一)筑牢红色“桥头堡”。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治理体系的中心,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离不开强有力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深入推进堡垒巩固工程,指导6个街道以听汇报、查资料、实地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互检互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将党建“势能”转化为治理“动能”。

(二)建强基层“主心骨”。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要突出社区党组织的主导地位,完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让更多的资源力量向社区集聚。优化调整XXX个网格设置,充实网格力量,培育“全科社工”,推动治理网格与党建网格“双网”融合。打造星级党群服务中心,建强小区党群服务站。

(三)锻造治理“先锋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离不开广大党员“担重任”、“唱主角”、“挑大梁”。打造“XX先锋”党建品牌,设置党员先锋岗,推行“红管家”服务,推动XXXX名党员干部下沉网格,XXX名教育人才下沉社区,选派医疗人才实现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动态保持100%。

二、聚焦民生实事,打好治理“组合拳”

做好基层治理要善用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聚焦民生“具体问题”、“关键小事”、“急难险重”,变“关门”为“开门”,变“无形”为“有形”,变“规范”为“示范”。

(一)用好一线工作法。要坚持发现解决问题在一线,落实检验工作在一线。将支部建在网格上,通过开通“先锋热线”、“在职党员进社区”及“万人联万家入户即敲门”专项行动等摸准群众需求,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建立双向互动,实现服务群众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近年来,XX区在征收拆迁、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等攻坚一线建立临时党组织XXX个、党员突击队XXX支,党员先锋岗XXX余个,党员责任区XXX余个。

(二)用好项目工作法。将宏观的“大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小项目”,实现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以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从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将问题变议题、议题变课题、课题变项目,深入分析项目可行性,明确项目内容和主要目标,规划进度安排,制定推进措施,签订“立项书”,推动更多的惠民项目落实落地。

(三)用好典型引路法。抓典型示范引领,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推动工作整体提升。总结提炼全区XX个“五星堡垒”基层党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推广,通过召开拉练会、项目展示报告会,以点带面,推动治理能力全面提升。聚焦群众闹心事烦心事,打造以“史继权人民调解工作室”、“红色之光”等为代表的特色党建品牌,做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三、汇聚多元力量,吹响治理“集结号”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跨越层级多、涉及部门多、覆盖主体多,要加强要素支撑保障,完善工作落实闭环,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要牢固树立全域融合理念,以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为突破口,织密党建统领、多元共建、智慧治理的红色矩阵,高标准打造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一)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治理体系。积极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破解街道社区自身治理力量不足问题,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通过“契约化”共建,让组织资源与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充分互动,组建“红色队伍”,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惠民利民”区域化大党建综合治理体系。

(二)加深联动共建形成治理矩阵。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联动共建机制,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融合共治的城市党建同心圆。高效践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引导党建、综治、公安、城管等工作资源下沉网格,建立区直机关党支部与社区(村)基层党组织“共学共建”党建阵线联盟,全面推行“党建+网格+N”治理模式,引导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辖区居民等参与其中,形成基层治理“红色矩阵”。

(三)盘活阵地资源破解治理难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模式已经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在顶层设计上做文章,健全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堵点源头求突破,促进各类闲置要素高效率聚集、高效益流动、高效力发挥作用。梳理资源清单,以换购、划拨、租借等方式盘活辖区闲置资源,集聚居民各方面人才,围绕需求清单确立民生项目,打造“共享家”、“暖‘新’先锋驿站”、“老年大学”、“小剧场”、“惠老便民食堂”等便民服务“红色阵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集“幸福教育托育班”、“每日优选微商超”、“健康膳食补给站”、“专属医疗康养馆”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综合体,近距离满足社区居民多元需求。

四、强化保障赋能,当好治理“稳定器”

基层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治理中面临工作压力大、群众诉求多、解决问题难等一系列问题,既需要通过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破解现实难题,更需要通过减负赋能、容错激励等体制机制为基层治理保驾护航。

(一)落实减负赋能。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干部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做好减负赋能。研究建立社区准入制度,明确社区履职清单,将直接面向群众、街道能够承接的服务事项依法下放。开展订单式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实地培训+重点指导”等方式,锻造精通多领域、复合型网格员队伍,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用好容错机制。基层治理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实际工作中干部难免遇挫,要建立用好容错纠错机制,对待干部在推进治理担当作为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失误,只要是出于公心、集体决策、清正廉洁的,要坚持以“三个区分开来”客观甄别,为敢于开拓的干部“兜住底”。

(三)做好激励保障。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任务,实施“赛马”考评机制,营造“比着学、赛着干、争着上”的浓厚氛围。修订完善专职网格员激励办法及群众评议机制,优化网格员工资报酬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服务居民群众成效显著的网格员,给予个人奖励或激励补贴“加足马力”。

我就讲这么多,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47 2630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