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在2024年全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重点任务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市财政部门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目标任务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省重要指示要求结合起来,与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结合起来,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扛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使命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深学细悟,旗帜鲜明讲政治
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强化理论武装,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财政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把牢政治方向。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务求学习实效。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统筹运用党组理论学习、支部研讨和主题党日等方式,以“关键少数”带动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完整准确领会把握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内在要求。三是坚持以政领财。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重要承载地的定位与财政实际紧密结合,扎实推进深化财税改革各项工作,谋划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创新实干,勇担使命谋发展
(一)全力稳定财政收支运行。锚定全年预算收支平衡目标,克服困难矛盾,在抓收控支方面深下功夫。围绕收入组织,从经常性、长期性层面精准谋划财源建设,已连续6年制定加强财源建设的措施并全力抓好落实。把涵养培植财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增收的基础和保障,立足**实际探索新路径、新方法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油地合作,有效培植涵养税源,促进财政收入合法合规合理增长,构建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围绕支出管理,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科学精准编制好2025年市级财政预算,下大气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格执行《“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负面清单》要求,提高“节支就是增收”意识,从严把紧支出关口;按照“先急后缓、保障重点”的原则,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
(二)聚力支持重大战略部署。**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承担着重大责任,要聚焦服务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国之大者”,持续攻坚发力。一是支持黄河生态保护。将以高标准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为重点,为黄河现行流路保护治理、湿地功能恢复、互花米草治理、生物多样性提高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政策资金支持,打造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重要标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深入研究论证拟实施重大项目,增强项目与上级政策支持方向的契合度。统筹用好一般预算资金、上级生态保护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券、世行贷款等多种资金渠道,形成支持合力,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二是支持盐碱地综合利用。深入推进盐碱地国家创新中心建设,支持构建面向全国的“1+3+16+N”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抢抓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机遇,争取新一轮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获得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重点用于盐碱耕地改造提升、种业创新发展、盐碱地设施农业提升工程试点等,为全国盐碱地开发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三是支持促进共同富裕。近年来,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0%以上。要在推进黄河南展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方面提供更大支持保障,着力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提升人居环境。加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动态调整城乡低保、特困、孤儿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困难群体的救助保障水平。加大教育、文化、医疗等方面投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三)加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以改革破藩篱、优机制、激活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足用好政策“工具包”,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一是助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抢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市级3亿元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聚力支持制造业数字化、专精特新、生物医药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家培育工程实施等重点工作,推动“四新”经济、数字经济攻坚突破,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二是推动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保、压、缓、换”四项措施,做好资金使用和支出计划安排,强化重点项目资金保障。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资金,重点支持津潍高铁、南外环、**石油化工学院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厚植发展动能。三是助力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大财政投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改革,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保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资金需求。支持创新人才引育,抓好“人才金政40条”落实,有力支持实施黄河三角洲系列、省级及以上人才项目等重点人才工程,加大海外人才招引力度,更好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四)着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强化债务管理,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统计监测,防范债务逾期风险,用足用好再融资债券政策,统筹各类资金资源,有效缓解债务还款压力,按时偿付到期政府债务本息。严格落实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方案,合理掌握化债节奏,统筹各类资金化债。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开展股权转让、加快土地出让进度等措施做大综合财力,切实将全市政府综合债务率控制在合理区间。守牢财政“三保”底线,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加强“三保”预算执行、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精准调度库款,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
三、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促改革
(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入推进“四本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计划)全口径编制、一体化管理,增强各类预算资金使用合力。强化政府收入统筹,将依托行政权力和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等按规定全面纳入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产,争取上级预算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省支持政策,进一步加强政府预算统筹。
(二)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不折不扣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加强一般性支出管控、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支出政策管理,全力压降行政运行成本。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实施“轻重缓急”分类保障机制,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稳妥有序开展市级财政支出政策清理整合,共梳理现行支出政策217项,预计节支2.11亿元,推动财政资源向重点、急需领域聚焦聚力。
(三)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强化事前功能评估,将事前绩效评估结果作为重大政策和项目入库的必备条件。完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强化市级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效果,规范结果应用,将部门整体或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绩效目标、部门预算整体绩效等作为部门预算编制以及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落实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深入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根据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研究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用足用好中央赋予的地方税管理权限,积极培育地方税源,更好发挥税收制度筹集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理顺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篇: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