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研讨发言

云海 分享 时间: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纪律意识,推动作风转变,促进廉政建设,提升组织效能,确保政策落实。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组织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研讨发言”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组织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研讨发言

今天,我们开展学习研讨,既是深化理论武装的政治要求,也是推动组织工作提质增效的实践需要。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际,我谈三点认识:

一、首要在学深悟透,筑牢思想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金色名片",是作风建设的"铁规矩"。作为组工干部,必须从思想根源上"破题"。

一是牢记"为何学"。中央八项规定是管党治党的"长牙带电"利器,是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当前,少数干部仍存在"歇脚松劲"心态,有的认为"作风建设抓得差不多了",有的把八项规定当成"软约束"。我们必须以学铸魂、以学正风,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始终绷紧这根弦。

二是把准"学什么"。既要原原本本学《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也要结合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中蕴含的"人民至上""以上率下""抓常抓长"等核心要义。同时,要注重以案为鉴,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划清行为"红线"。通过剖析近年来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对纪律的漠视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

三是知道"如何学"。坚持"三个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读书班、研讨交流深学一层;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相结合,把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融入干部考核、选人用人、基层党建等具体工作;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既树标杆又敲警钟,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这种"不舒服"正是对党性的锤炼,是对群众利益的守护。

二、关键在真查实改,敢于刀刃向内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决不能"学归学、做归做",必须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

一要刀刃向内找准症结。聚焦组织部门主责主业,重点查摆是否存在"重痕迹轻实效"的调研倾向、"重程序轻关怀"的干部管理、"重部署轻落实"的督查考核等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自己找"、调研走访"群众提"、典型案例"对照查",建立问题清单,确保病灶精准。例如,针对基层反映的调研"走马观花"现象,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部分干部调研时存在"打卡式"完成任务的情况,未能真正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二要动真碰硬深化整改。针对查摆出的问题,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针对"文山会海"反弹苗头,严格会议审批制度,推行"多会合一";针对基层调研形式化问题,建立"蹲点调研日"机制,带着课题下基层、带着成果回机关;针对干部监督"宽松软"问题,完善个人事项报告核查、提醒函询诫勉等制度,让监督"长牙带电"。这些举措的背后,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决落实,是对群众期待的积极回应。

三要标本兼治健全机制。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并重,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组织工作全链条。在干部选拔中增加作风考核权重,在党建述职中设置作风建设专项评议,在年度考核中实行"负面清单"一票否决,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通过制度约束,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让优良作风成为组织工作的鲜明底色。

三、成效在作风转变,彰显组工担当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最终要体现在"三个变化"上:

一看能力本领是否增强。通过作风建设锤炼过硬素质,重点看是否破除"惯性思维",在破解干部能上能下、激励担当作为等难题上取得突破;是否提升"政治三力",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工作中展现组工智慧。

二看责任担当是否扛牢。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必须带头扛起管党治党责任。要把作风建设贯穿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全过程,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对顶风违纪的干部坚决调整,以"铁肩膀"扛起"硬责任"。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敢于较真碰硬,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

三看政治生态是否优化。把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净化政治生态的"风向标"。通过选人用人更加公正透明、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肃规范、干部精气神更加昂扬向上,让"讲规矩、守纪律、敢担当"成为组工干部的鲜明标识,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优良的政治生态正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各位领导、同志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组工干部,要以此次读书班为契机,既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坚定学习者、践行者,更做推动者、监督者,以"学"的深度筑牢信仰之基,以"改"的力度扫除作风之弊,以"干"的实绩彰显组工之为,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贡献组织力量!

47 44981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