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实用【汇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实用【汇编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第一篇】

摘要以人为本,以智为基,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出发点。以培养会做人、会做事、做成事的人才为根本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思维能力。分析了目前大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

我国的实践教学还处于很不成熟的初级阶段,笔者在探究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中,认为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1)观念上轻视实践教学。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观念陈旧,办学者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把实践教学看成是旁门左道,思想保守,嫌麻烦,怕出问题,使得实践教学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到实处。

(2)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长期以来,在高等学校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理论教学体现了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个补充;文科专业不需要实验室等思想观念的指导下,高校各专业,特别是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弱化,实践教学内容安排未摆上应有位置,教学设施更不完备,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特别是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扩招速度较快,致使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进一步被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为落后。高校各类专业课程大多是实践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现在国外很多大学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或者是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效果很好。而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主要原因有两个方而:一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以灌输为主的教学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导致学生的独立创造性被日渐消蚀。因此很多案例讨论课因冷场而不了了之。二是教育经费的紧张与逐年扩大招生的现实矛盾使很多大学的硬件建设受到忽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导致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

(4)实践教学水平不高。近年来,高校教师学历合格率不断上升,一大批高学历的`年轻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力军,但这些年轻教师有一些弱点:一是职业态度欠佳。一些年轻教师职业思想不稳定,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故而教学质量不高。二是由于高校招生形式的多样化,如单招研究生、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工程硕士等,使得一部分能力并不强的年轻教师高学历化,而教学水平并没有相应得到提高。三是动手能力与实践经验不足,目前高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尤其是年轻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没有经过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缺乏科研实践,加之课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因而在其指导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时自然底气不足,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欠佳。

(5)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制度不严格。一是教学考核方法不科学,高校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无法对千差万别的独特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三是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多数高校对学生参加学术报告、小发明、小创造等各种学科竞赛活动、参加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研活动、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科技服务科普宣传活动等基本上不给予相应的学分,严重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作用要发挥、制度要完善、成果要展现,就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当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培养的目标,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的进行改革和完善。

(1)切实转变高校实践教学无足轻重的观念。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要进一步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在坚持“厚基础、宽专业“的原则下,适当压缩一些理论教学课时,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一般不能低于30%,最好是占50%。二要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应形式多样,并且自成体系。包括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业务实习过程实践、社会调查研究、课外科技活动、科研训练、组织各类学科竞赛、直接参加生产一线的劳动过程、毕业实习等。三要制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围绕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技能来设计每学年实践教学环节,统筹安排,并用教学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

(2)围绕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高校应积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编写新教材或讲义,并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学历层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3)采用项目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是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在实际科研活动中增长才干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的最高级形式,多见于学生的实习阶段。如果说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还都是纸上谈兵,那么,项目教学法可就是“真刀实枪”了。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学生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而且,有的学生早已确定了自己的攻关目标,选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为教师的任务就是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有计划地把科研项目的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应当采取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和因人而异的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对那些由学生自己创意产生的科研项目,应当特别鼓励,支持他们与社会上科研力量合作,使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4)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年轻教师缺乏教学技能与实践经验这一情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应做的工作:一是对所有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以使他们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二是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发达国家大学一般每隔3~4年就为在职教师提供一次带薪学习的机会,为教师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了方便,不仅教师和学校受益,学生更受益。三是为教师创造条件,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四是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五是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5)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评价上既应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应重视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既重视理论知识考试,也应重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理论测试成绩应该与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同等对待。在理论知识考核中,也应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出发,在考核内容中,加大分析、创造能力方面的内容。在实践能力考核中,对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小发明、小制作、社会调查活动、社会科普宣传活动、课外科研活动、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都应该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质量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学分,这样,既为各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心理负担,也为那些擅长动手和创造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时间以及脱颖而出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切合实际。

(6)大力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等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成才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条件。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属于仿真型建设,主要是指校内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学校要大力投资建设各类模拟实验室,改善实验条件,引进先进的管理信息应用技术。特别要发挥高校资源共享的优势,组建高校实验中心,这在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在校园里要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各种学派、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和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保证和支持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挖掘和保护学生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同时要树立一种严谨求实的作风,建立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扎扎实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第二篇】

传统法律教学以注重传授系统理论为教学主要目的,对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对法律专业学生就业需求,也未在课程设计中充分体现。法学教育若离开了实践性操作能力的培养,其实也违背了法学教育的初衷。

1)课程还存在形式化问题。

现阶段法律教学,还存在着法律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形式化趋势严重影响了法律课程教学,例如模拟法庭审判,学生模拟法庭审判出现背台词的现象,现场发挥部分相对薄弱,使得模拟审判缺乏真实感,学生的积极性上不来,并不能达到实践的目的,还停留着依赖课本知识,对教材记忆的范围内,而由于法律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界限并不清晰,也使得教学内容没有延伸性,对理论和社会实际应用过程脱节,实践性法律课程没有受到师生足够重视。

2)教学条件的限制。

教学条件的限制,一方面是师资队伍不足,高校法律专业从教的教师,大多没有法律执业履历,对实践性法律教学不能给予实质性的指导,难以满足高校法律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缺少实践性法律教学场地,素质教育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没结合起来,例如素质教育中口才训练,就对法律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具有积极作用,但大多数高校并没开设口才训练课程。

2.提高实践性法律教学质量。

1)提高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

法学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还要训练法律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但目前还存在着重视教学成绩,而轻视教学实践的现状,很多学生走出校门后,除了背诵了一大堆法律条文外,还不能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法律专业从业人员,主要是通过司法职业考试,取得司法职业资格,学生从学校毕业,就需面临国家司法考试的试题,而由于该项考试的考试率低,使得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不能从事法律相关职业,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并要求教师应具备法律职业从业经验,从而切实改善法律教学中,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现象,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促进高校法学教育改革。

2)增加实践性法律教学的实践性。

高校法律教学,应在强调实践性的基础上,加强安排实践性课程,通过模拟法庭课程学习,以及律师实务操作实习等,让学生切实接触到真实的法律环境,可以应用所学的法律条文,切实解决实际法律冲突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法律学习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模拟审判过程中,学生可以扮演其中不同身份角色,或扮演审判长、律师等,并增加模拟法庭真实性,让学生从生活中实例角度,模仿法庭审判程序,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法律知识水平,达到实践性法律教学目的。

3)应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

法律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说教式教学,转换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式教学,来开启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引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要求学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是枯燥的背诵法律条文为主,而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实例,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将所记住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实际案件中去,对案例进行逻辑分析,并在小组中进行交叉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让学生接触真实案件当事人。

实践性法律教学,不是依靠教师单纯给答案,然后学生去找到验证方法,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将教学模式转换为:学生自我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法律教学中,让学生接触真实案件当事人,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对所承办案件的责任感,从当事人的角度,尽最大可能找到合法维护其权益的途径,这样将较大的提高法律职业从业人员的独立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实例案件的审理,能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尤其是最终的答案,不是教材上或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而是真实的法庭给出的法律裁定,这将使得学生从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又将所学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切实提高了高校法律教学的质量。

3.结论。

法学教育改革需要各方面共同重视,认识到法学教学的目标,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还要训练法律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从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应用实践性教学模式,不是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案例,而是结合传统法学教学案例,增加实践性法律教学,让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能熟练掌握法律职业技巧,提高学生法律方面综合素养,这既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背景等,设计法律教学的课件,切实增强教学课件中的实践性,应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高校法律教学的质量。

作者:董万伟魏家琴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第三篇】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项目内容的构建应该在满足高校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强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需求,将高校稳定发展作为基础,从而实现和谐、稳定校园环境的构建。同时在教育体系优化创新的同时,也应该对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进行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充分彰显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法治精神,从而为其价值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1]。同时,通过高校法治文化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可以实现高校自身运行状态与实际需求的充分结合,并在分析高校法治文化的基础上,保证文化教育体系核心价值。在我国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活动构建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制定系统化的法律制度管理规章制度。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法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

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法治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都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及高校发展的基本需求,主要是由于相关制度的建立缺乏创新性的模式,导致师资队伍的建设机制有待加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管模式缺乏创新性的理念。同时,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工作构建的过程中,其基本的教育模式仍然采用原有的社会结构,导致一些管理制度的设计缺乏针对性。而且,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当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占据较大部分,而且,贫困学生的比例也相对增加,很多学生在高校环境中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会形成不良风气,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环境下,应该构建创新性的运行模式,并通过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规范性的法律内容,从而实现动态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及优化,并在真正意义上为教育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教学方法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法律教育基础而言,在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中,其教学模式只是局限于灌输思维的环境中,虽然在很多院校法治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教学效果相对较差,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教师也是在该种环境下,照本宣科,从而为法治教育环境的构建造成了制约。同时,在很多高校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大班式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教学目的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制约[2]。

(三)教育考评价值的单一性。

通过对高校法治教育考核基数的分析可以发现,高校评估体系的体系往往会采用简单的笔试模式,虽然这种评价标准的效果较为重要,但是,在法治教育环境下,如果只是采用笔试的评估方法,教育工作者会过分的强调应试教育的功能性,从而严重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式,使学生失去主动思考的意识,并在最终程度上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造成制约。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及发展的环境下,应该通过考评方式的综合性分析,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从而为高校评估方式的确立及优化设计提供稳定支持[3]。

(一)构建创新性高校法治教育运行的创新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运行机制构建的环境下,教育体系的优化应该遵守系统性、科学性及实效性的操作原则。其中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是在高校法治运行中,应该将系统性作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以及自我及环境的综合性分析,全面强调高校运行环境中,法治原则构建的目的及阶段性原则,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发展提供稳定支持。实效性主要是指法治运行机制的可操作性,并在实践项目可行性确立的同时,构建可靠性、系统性的创新结果。对于高校法治教育运行工作的实效性而言,其实质工作体系的构建应该充分保证项目设计的功能性及吻合性,提高依法治校内容设计的核心性。通过对高校组织运行教师教育环节而言,其项目内容的设计包含了科学化的运行前提,其项目管理内容的设计包含了领导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项目协调机制,同时,在组织机制优化及工作明确的基础上,也应该进行任务分解组成部分的分析,明确各个部门的法律关系,从而为高校法治环境的营造提供稳定依据。与此同时,在领导管理体系运行模式构建的基础上,也应该制定科学化的法治教育目标,通过方法及途径的.优化分析,进行科学化教育体系的创新,实现资金保障及资源的稳定运用。

(二)构建丰富性的课堂教学机制。

对于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内容而言,其项目课程的设计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将课堂教学作为法治教学中重点,从而为课堂学习方式的设计及学生法律知识的培养提供良好依据,因此可以发现,在现阶段教学环境发展的程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提高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教育优化及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构建“诊所式”的教育方式,对于“法律诊所教育”而言,又被称之为临床法学教育,是美国借鉴医学院临床实践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式的演绎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现场模拟案件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整个环境中得到亲身的体验,并通过角色的扮演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掌握很多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同时,在这种教学环境下,也可以逐渐改变传统教育内容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动交流,改变传统灌输性的思维模式,从而为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

第二,构建媒体教学方式。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高校法治教育环境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网络中的热点进行法律事件的分析,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进行视频、图像以及声音的运用,从而呈现出动态化的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兴趣。

(三)构建完善性的教育评价考核机制。

在现阶段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方式,并在整个考核环境下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采用笔试、口试以及论文等多种方式融合的考试方式,将笔试作为基础,对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进行分析,将口试考试作为对学生知识掌握状况的分析,并通过论文设计的方式的确立,让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性考评方式的确立及分析,可以构建系统性的评估策略,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发展提供稳定支持。

第二,考核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在法治教育体系优化的过程中,相关考评题目的设计应该充分展现其灵活性的特点,并在丰富题目的基础上,使考评方式呈现出灵活化的发展状态。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法律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减少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

第三,在考核计分中,应该包括笔试、口试以及模拟法庭等,有效减少笔试占有的比例,全面提升法治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性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在高校法治教育体系优化及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高校领导者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设计系统性的法治教育体系,将高校的文化建设作为基础,实现法治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由于法治教学是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是院校法治文化设计的重点内容,因此,院校管理者应该掌握法治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状况,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稳定性,从而依法治校提供稳定支持,同时也全面促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综合发展。

作者:李力孙楹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办校长办华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峰.论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建设[d].安徽农业大学,2011.

[2]侯建业.高校法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6.

[3]李琰琰.高校法治教育运行机制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第四篇】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一种新的经济----知识经济已经来临。一个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的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使用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及智力为支撑的经济占整个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大。信息社会已初露端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面临众多的知识传播途径及迅捷的传播速度,如何培养学生多渠道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国目前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信奉的是考试主义,即教学以应付考试和获得高分为第一目的。这种以“应试”为中心的教学必定是重结果轻过程。为了应付考试,我们的教学功利性十足,其最大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直接,快速,简便地使学生牢固掌握既定的知识和结论,至于达到这一目的所需经历的教与学的过程,却往往被过于简化和忽略了。这种教学过程的忽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比较习惯于通过灌输,把现有的知识和结论直接塞给学生;二是教师比较习惯于以教代学,越俎代庖,即以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过程代替学生学的过程。这样,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学生学的过程被不恰当地简化或省略了。在这种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很难得到培养的。

智能型教育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爆炸”时期的到来而逐渐兴起的,教育的重心由知识的传播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为主,告别了知识累积式的消极被动的教育形态。教育发展的今天,人们进入了加速更替的开放时代,凭借人类已有和文明之总和,再也无法从容应对未来之冲击,许许多多的人越来越感到无法适应新事物,新变化。因此,人类不但要与过去时代告别,而且要从消极接受者变为独立自主的创造者用驾驭未来的先导者。因而我们中学教育应体现下列几种新理念。

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指教育应面向未来,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以带动社会,求新求变。教育必须具有未来意识,我们不能留恋“过去”和“现在”,而是要选择“未来”,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现代化、信息化。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是信息共享,通过因特网实现信息资源的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使处于地球上每个角落的人在同一时刻可以进行直接交流,诺大的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构建自己的信息体系。这就要求学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把信息变为自己真正的.个人知识。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最后,教育要体现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专门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报告,主张教育应当“是在人类存在的所有部门进行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由原来的各种不同的教育活动的状况、形式所形成的相互隔绝的墙壁必须加以清除。”也就是说,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格的完善,人的一生要把教育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社会则要把所有的教育机会与机构统一综合起来,形成一个能够随时随地向人们提供不同教育的一体化组织。学习化社会则是由美国著名的新理性主义教育家和古典人文主义成人教育倡导者,原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饮斯。在《学习社会》中,他指出“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地为他们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以成长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来促进目的的实现,而由此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及成功的社会。”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是相对学校教育和学校化社会传统而提出来的。学习化社会的建立应该具备六项基本条件:学习的个人,学习的家庭,学习的组织,学习的社会,的政府和学习的网络。这种新的理念是为了谋求对社会巨大变化的适应性,警惕性,为了获得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主动性,为了实现促进人的发展的持续性、全面性,为了获得传统教育模式和生活模式改革的彻底性。基于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的理念,教师应当把课堂教学整合到社区生活,生产实践,生活方式,个人和谐全面发展中去,整合到学生一生发展当中去,开发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习方式多样化。在学习内容上,教学要突破教科书的局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社区、自然获得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学习方式上,要打破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学习可以通过资料检索、调查实验、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获得知识;在教学组织上,要灵活应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分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开放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教育系统,使每个人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使得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根据以上几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在平时教学是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教学价值观。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受高考指挥棒的压迫,我们中学教学要从升学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的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倡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发展,提升人的地位和实现人价值。教学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结果转移到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方面来,教学重点要从“知识”转移到“能力”。要打破传统的标准化、封闭式评价方式,而代之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整理信息,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为衡量尺度。

2.教学时空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目前社会上流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学生局限于课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早晚自习,假期补课,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试想没有一点社会生活经验的人如何能面对知识和信息变化如此之快的未来社会,如何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交往,又如何获取参与合作意识和社会化意识。因而我们提倡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生产,尽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得他们充分理解现代社会,把握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

3.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由重视学生共性转向培养学生个性。程序教学首创者普莱西及其后的斯金纳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程序教学以来,个别化学习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应用于教学以来,个别化学习更是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重视个性的教学模式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师生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不同的学习风格,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自定步调,主动参与讨论和进行实验,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相关知识去重组和建构新的知识。从而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由“教”转移到“学”,由“教学结果”转移到“学习过程”。

4.重新设置教学评价系统。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深深认识到,目前我国的评价机制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障碍。在我们的教育专家大声疾呼现代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及教师又是如何进行实行操作的呢?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试卷,统一的评价标准,严格的教学排名和升学率攀比,使得教师、学生不堪重负。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又有谁敢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为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应试的成绩作为最终的权威,使得教师学生奔波于题海,疲命于考试。因而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应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要使得教育行政的领导们彻底转变教育理念,重新构建新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注重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重视教师的生长及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人学习过程及发展的评价。

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观,进而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信息社会里每个人对社会、自然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我们不应该压抑扼杀每个人的独特精神,而应该竭力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权利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平等对话,从而达到学生在更具情感吸引力和心灵共鸣的环境中进行自主、主动地学习。

总之,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自身首先要获得观念上的解放,进而在实际教学中自觉地应用现代的各种教学模式,为新世纪培养出一代优秀的具有朝气的、充满活力的、关心社会及生活环境的创新型人才。

李成。

高校教学教育改革论文【第五篇】

论文摘要: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其次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只有树立新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才能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素质源自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子系统中一个基础性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教师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初、中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影响到中、高等教育学生的基本素质,从而影响到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中人们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养。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这不仅仅有助于教师教育本身的发展,有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师范教育久经风雨洗礼,在艰难闲苦中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传统师范专业在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的特点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实施定向和独立的培养方式,采取“学科专业、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混编模式”,一次学习,终身从教,培养以传播知识、传承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初任型”教师。在建国以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这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受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及水平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而这又必然反过来影响和制约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原先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是迫切呼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这一背景下,传统师范教育学科水平不高,教育体系封闭,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规格偏低,课程设置陈旧,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弊端逐步暴露。3月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研讨会”,会上就教师教育的开放化、专业化、综合化和一体化等重大改革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号召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综合性院校在新时期要担负起教师教育改革赋予的历史使命。在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以及认真研究和把握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础上,参照世界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发展历程(即由独立的师范教育到综合大学办教育学院再到“大学加师范”三个阶段),对我国教师教育进行全面而又彻底的改革,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从满足数量需求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师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神圣使命,切实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借鉴国际教师教育先进经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改革中完善和加强教师教育,在开放中整合和提升教师教育,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教师教育。为此,教师教育必须在高扬教师专业化旗帜的传统基础上,走综合化的办学之路,为保障和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增强和提升国家教育实力,为提供有力的教育人才资源保障,为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二、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

(一)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改革。

在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我们绝不能妥协,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改革。教师的成长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处于适应期的新教师最关注的是熟悉钻研教材;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最关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学与其他老师的不同,尝试总结经验,形成风格;处于创造期的教师更加关注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

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创新,而教师的创新依赖于教师的发展。因此,教师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帮助教师获得新观念、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层面,必须立足于促进教师发展的新理念,使教师学会不断更新观念,形成和保持终身学习、反思、研究的意愿和能力,增强不断改进自身专业化水平的动机,以及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使命感等等。可见,教师教育改革只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树立教师教育新观念,促进教师教育发展。

教师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树立教师教育新观念。虽然过去我国有些学者对教师教育观念这一问题进行过一定的探讨,但是我国教师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是显而易见的,这与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的需要极不相称。我国教师教育在体系、体制、培养模式、内部管理、课程与教学等问题上之所以呈现出封闭、割裂的状态。这与我们所持的狭隘的教师教育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确立教师教育新观念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石。这主要包括确立开放化观念、综合化观念、专业化观念和终身化观念。开放化是指我国师范教育独立定向的体系被打破,其他有条件的非师范院校参与到教师教育行列当中来,形成了相互竞争、互促发展的开放格局;综合化是指师范院校由原先以培养教师为单一目标的院校转化为综合型的师范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师范院校学科结构的综合化和专业设置的综合化两方面;专业化是指必须把教师教育看作是与其他专业教育(如医学专业教育、法律专业教育、工程专业教育等)并列的教育,把教师教育作为专业教育来发展;终身化是指教师教育不仅要承担职前教育,而且要承担入职教育、在职进修的任务,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使教师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问题。

(一)合理定位,循序渐进。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师范院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教师,其功能单一,大学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综合化、国际化,教师专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师范院校应当首先要按大学的规律和模式来办,把教师教育作为大学的功能之一,大学的综合功能更有利于教师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教育可以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功能。

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目前有的师范院校被合并了、有的改名了,因此人们对师范院校未来的发展走向心存疑虑,原有的教师教育体系还要不要坚持、独立的师范院校还要不要办等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根据我国国情,师范院校在一定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但必须加以改造,即使将来师范院校的名称或概念消亡了,然而只要世上还存在教育,教师教育就不会消亡。因此,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方向。但基于我国师范院校在层次、水平、区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教师教育的改革必须分类发展,分步实施。

1.合理定位,分类发展。

从国内外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情况看,我国师范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我国国情,我们认为地方师范院校在策略上必须分类发展:一是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一些办学基础较好、水平较高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应当积极应对教师教育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首先是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方向,确保在面对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竞争中保持教师教育的领先地位;其次是在重视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支撑,加快提高师范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再次是必须加强与中小学校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培养与培训上的联系,加强与各教师教育机构的协作,加强与其他师范大学和非师范大学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二是省属一般本科高师院校。相当部分以教学为主的高师院校,在一个时期内仍须执行四年本科师范教育的模式,以解决我国部分地区基础教育人才紧缺、九年义务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此外,还应拓展专业与培养目标,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此:首先是确立大师范思想,改变单一的培养目标,开设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专业;其次是教师教育专业与经济类专业联姻,共同承担各种配套型经济建设项目;再次是广招经济技术人才,使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得到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其中不少高师院校不具备向综合性大学跨进的条件,但也要增强综合化意识,加强与综合性大学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身的办学活力和教育创新能力。此外,部分高师院校可以考虑并入师范大学或其他综合性院校,为迅速提高其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随着我国中等师范学校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的专科师范学校不再培养初中教师,只承担培养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特殊教育教师,以及一些大学本科来不及培养或培养能力不足的一些专业的教师,如体育、艺术等专业的教师。

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师专在我国部分地区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须进行彻底改造。首先是需要彻底改造师专由于培养对象的转变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观念的转变、新的培养课程、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新的管理体制等等;其次是要彻底改造专业设置,适应地方经济技术建设发展的需要,还特别要关注与第三产业的联系。另外,办学条件较差、基础较薄弱的师范专科学校除在师资缺口较大的地区予以保留外,也应考虑逐步并入综合类院校或师范大学、学院,以保证有限的教师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办学条件较好、基础较好的师范专科学校应考虑升格为本科院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将是师专在更高层次上的新的出路。只有这样,我国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才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一是师范院校的综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周密的筹划和稳步的实施。二是师范院校必须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突出优势与特色,同时逐步发展其它专业,兼顾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切忌不顾社会发展状况及自身的条件而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三是地方师范院校不要急于盲目合并或取消。因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和不发达的地方,仍然存在严重缺乏合格教师的情况,因此,师范院校在某些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要存在,如果全部合并或取消,那么教师教育的力量将会受到严重削弱,这对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反而不利。四是目前各地独立设置的教育学院已经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应当结合各地区实际将教育学院并人其中,重组和优化教师教育资源,逐步推进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进程。

(二)突现特色,综合发展。

师范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对走向综合与保持教师教育特色的关系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综合与特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师范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如果不加强综合性,教师教育的水平就上不去,教师培养的质量也难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师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师范院校的改革明显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现象: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上向综合性大学靠拢的积极性很高,力度也很大,但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却嫌乏力,缺乏明晰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仍按惯性运转。因此,一些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实际上不是在加强,而是被削弱了。此外,近年来有关一些综合性大学介入教师教育的现状调查报道,多强调其潜在的学科优势一时尚不能显示,而因学校氛围不利和本来缺乏教师教育的资源等诸多因素,这些学校教师教育的实际效果也不容乐观。这样,师范院校若将自己教师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丢了,就会失去其改革的本来意义。

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据此,师范院校在走向综合化的同时,必须结合这四个方面,一是在学科方面,师范院校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进行教育学科的建设。二是在教学科研方面,师范院校应更好地指向实践,在作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科学研究水平。三是在教师培养模式方面,师范院校应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把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职业教育分离,使教师职业教育成为在学科专业学习基础上的二次选择,并促进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四是在校园文化方面,师范院校应突出其师范性特色,要特别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育人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其校园文化的核心。

可见,师范院校面对巨大的教育市场,在走向综合化的过程当中,保持和加强已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的特色尤为重要。

47 2414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