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辩论发言稿(样稿)(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奇葩说辩论发言稿(样稿)(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奇葩说金句1

马薇薇

1、没有逻辑的正能量就是负能量。

2、我心中有一个宝藏,它空无一物,它价值千金。

3、在爱你的过程中,有些人变成更强壮更智慧的自己,故而一念成佛,有些人变成更猥琐更不堪的自己,一念成魔。在爱的过程中,是佛是魔,历尽你给我的百劫千难,最后我终于找到了我。

4、恋爱是什么,是浪漫,浪漫是什么,不仅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更是情不知何时而起一往而深。

5、世界上有一个我,世界上有一个你,我们把彼此都打破,加了水,加了泥和在一起,重塑一个我,重塑一个你,从此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了你。

6、只要不伤害别人,没有什么捷径是值得抨击的。

7、有时候不是我们天生容易遇渣男,是彼此价值观不吻合,互相碾压,把对方都弄成了渣。

8、爱一个人就是低到尘埃里,别说缉毒犬,草履虫我都愿意做。

9、男人的心理就是既希望你赚钱养家,又希望你貌美如花,等于干俩份工作领一只鸡的钱,提供的却是双拼的服务。

10、你没有爱了,需要陪伴,养条狗啊。

11、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绿茶婊。

12、“都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

13、手段不够硬,身段就要软。

14、没有不受重力的飞翔。

15、当你看到美女内心小鹿乱撞的时候,那些禽兽已经乱撞过小鹿很多次了。

16、爱情,被戳穿就是骗局,没戳穿就是信仰

17、虚伪是强者对弱者的爱,是坏人对好人最后的致敬。

18、要自由的人,其实要担最大的责任,选别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负最沉重的枷锁,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

19、屎壳郎的人生就是:仰望星空,低头滚粪。

20、我们中国人讲,我活了这一生。死的时候要过桥的时候,要喝掉一碗孟婆汤。前尘皆忘,再入轮回。我才遇到了你,你何必让我醒过来。三生纠葛,几多痛楚。你一句爱,不足以使我不堕轮回。

21、想看生殖,看繁衍,去看动物世界啊!

22、要独立,要自强,同时还要做好妻子,好妈妈,我怎么这么闲啊我!

23、自卑不是来自你的缺点,而来自你没有足以对抗的优点

24、自由之所以是奢望,是因为,你割舍不了其他欲望

25、自由之代价使自由更加高贵。

26、没有任何成功是不付出就得到的。而当大家都愿意付出的时候,没有哪一种付出比另外一种付出更低贱。

27、八卦有罪,罪在不仅浪费你自己的生命,更企图消费别人的生命。今天你八卦了吗?今天又过去了一天。脑子里装满了别人的你啊,不要老盯着别人奔跑时的造型,因为,人生的路正在你自己的脚下。

28、别人是夜深忽梦少年事,唯梦闲人不梦君,而你是夜深忽梦少年事,全是闲人没有君。

29、对待婚姻要谨慎。你面对社会再多催促的压力,你回到家觉得再害怕,你觉得再紧张,你觉得我年纪大了再没人要都不要紧。

为什么?

因为再可怕再孤独,都没有被人催着进入一段你还没有准备好的婚姻更可怕。

30、你是天空中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我的波心,可是长生不老会带来什么?你是天空中的一片云,老投影在老子的波心,都形成了我的心理阴影。

31、这时候还不如撕破脸告诉他:我们两个中反正有一个是傻叉,你看是谁?

32、这是一个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梦想的年代。

33、选别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负最沉重的枷锁。

34、我们人一生都会交很多朋友,而缔结我们友谊的要素,在与对方的的优点,而不在于对方毫无缺点。

35、前尘皆忘,再入轮回,我才遇到了你。三生纠葛,几多痛楚,你一句爱,不足以使我不堕轮回

36、你没有爱了,你需要陪伴,所以我就需要你一辈子不离开我,养条狗啊!

37、我们经常说,我们热爱自由因为我怕承担责任。这句话其实是矛盾的。要自由的人,其实要担最大的责任;选别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负最沉重的枷锁。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

38、从来就没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飞翔。

39、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隐私权。可什么叫伴侣,就是你我既然相爱,从此再无疆界,我愿意为你放弃一切权利,也请你为我放弃一切权利。当你方的纪泽希说,你们这样偷偷摸摸地像一条缉毒犬哎,可是爱一个人,就是低到尘埃里,别说缉毒犬,草履虫我都愿意做。

40、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在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情这种观念。我认为不该有,为什么?很简单,如果在什么年龄就一定该干什么事的话,我们为什么要祝老人长命百岁呢?因为以他一百多岁的高龄也应该是时候走了。所以他活到125岁的时候,你就不要给他过生日了,直接办忌日好了。

41、爱情。不仅仅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更是情不知何时而起。一往而深。

42、现在纯爷们不多了,一出事大家都怪娘们。

43、而法律,从来也不是什么一时痛快以解心头之气的规则。

44、有时我会对这个世界失望,然而,我不曾对自己失望。我爱过恨过哭过笑过,把这一生托付给自己,所以不曾抱怨过。

45、我觉得人生的成功在于:一次体面的分手,一张漂亮的遗产清单,一场让人念念不忘的葬礼。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都一样,离开方式的不同,才能定义我们的人生。

46、艾力刚才的发言,三个字,安全感,女人要有安全感;我劝艾力也三个字,责任感,男人要有责任感。

你可以去跟别人搞暧昧,你甚至也可以出轨,一个男人最起码的责任感是做到,不让人发现。

所以,当你那么简单粗暴地不让我看你手机的时候,当你在我看你手机反过来指责我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坦白讲,我会蔑视的,不是你的道德,是你的智商。

大家出来混,最底线,别伤害对方。

47、但是在正能量的阳光下,有一个角落是你们覆盖不到的,这种人叫单身狗。单身狗中有一种极品犬,叫注孤生。份子钱的存在,是这个世界对他们的打劫。他们永远只有付出,蓦然回首发现没有回报,送出去的份子钱,不仅伤了我的情,还伤了我的钱。

48、我们的人生是因为有爱,才突显了光;是因为有消逝,所以存在才会有意义。

49、这暴露了他们男人,尤其是资深男人一个最险恶的心理,就是既希望你赚钱养家,还敢希望你貌美如花。发现了吗,如果你想通过拼事业的方式拼到男人,你要干两份工作,领一只鸡的钱,提供的却是双拼的服务。

50、你们说结婚久了,就像左手摸右手,可是你把你的右手砍掉的时候,右手也会疼的。

51、午夜梦回总会有几分忏悔。

52、交锋带来多元。

53、曾经的两情相悦海誓山盟转瞬都是空

范湉湉

1.谎言是我们进出这个粗鲁世界的一抹润滑剂。

2.千金难买心头爱,万金难买老子喜欢。

3.如果我们现今处的世界不能说谎的话,我们就倒退到一个蛮荒世界,我们变得比动物还不如。

4.暴政是一个让人痛苦的事情,一个可怕的事情,可是对于我来说时刻保持联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是一句甜蜜的情话。

5.你今天另结新欢也就算了,还敢请我来参观,你是缺钱还是缺心眼?

6.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为什么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弄他!

7.你爱他,他爱她,你瞎他也瞎,你俩大傻叉。

8.什么车需要备胎?破车。什么人需要备选?烂人。

9.我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不相信男人的嘴。

10.与其被贱人气出病,不如我让贱人生场病。?

姜思达

1.我在生活当中见识到了太多的真实,我在生活当中学会争取更多的尊严,但是偏偏在爱情里面,我要做一头不被叫醒的沉睡的猪。

2.只有见过血淋淋的生,才能更好的面对血淋淋的死。

3.我忙我没法回你信息,我不忙我更没法回你信息,我就想不忙。

4.每次一坐飞机我们都感觉是上帝的弃儿,不是因为我们飞得太高,而是因为天上没有信号。

5.你特别喜欢一件东西,当你没法拥有它的时候,你不能选择向它下跪,你要让它向你请安。

6.别人的美总能习惯,自己的美千金难换。

7.你和那些远在天边的人交朋友,你以为人家是你的一生挚友,其实你不过就是陪了个酒。

8.你所谓的出不出气不一定,但它一定是一场闹剧。这种闹剧不一定会让你把这篇翻过去,也许还会在脸上多几个抓痕。

9.我今天克制秀晒炫,我选择内秀是因为我认为我生命的价值在于被发现,我选择秀晒炫我发现我生命的价值在于被揭穿。

10.我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怎样走才是正确的,但是我知道,屏蔽信息的道路一定是错误的。

11.作为朋友我们希望能给我的闺蜜带来什么?尊严,优雅,漂亮的走开,潇洒 的离去,能在最不堪的情况下给对方最宝贵的东西,这才是一个闺蜜应该做的。

12.动物之间所有的亲情都靠血缘,而人类之间的亲情,还有可能是恩义。

13.养孩子的难度远远大于修核电站。

14.可以一天整成一个范冰冰,但不能一天读成一个林徽因。

15.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不到的永远骚不动。

16.歧视不单单是永远对你恶语相向,歧视也往往是在划分你我。我宁愿爸妈蒙 在所谓幸福的鼓里,也不远让他们暴露在原野上,站在我的面前与万千猛兽为敌。

17.女性不应该因为她选择任何事情,而被贴上浪费的标签。

18.万人虐这个行为,本身不是教育行为,它是个传播活动。

20.你的孤单与否并不是你的父母唯一在乎的东西,他们在乎你的成长,你的发展,在乎你在人生路上的重重阻碍,甚至比你自己还在乎。

21.我不想用错误的道路去验证道路的错误。

22.我宁愿让父母蒙在所谓幸福的鼓里,也不愿让他们站在原野上为了我与万千猛兽为敌。

23.所谓平等,远远不是我出柜的时候,你们在帮我摇旗呐喊,而是你们在摇旗呐喊的过程中,使这种不平等显得格外的昭彰。

肖骁

1.鬼知道今生挚爱是什么,我有可能遇到鬼我都遇不到今生挚爱。

2.我不能说是帅,我只是美出了自己的风格。

3.如果给我大城市的一张床,我有信心在这张床上,奋斗出一套房。

4.真的不是你们爹妈不给力,是你们自己不争气而已

5.一个喜欢把 “ 我是为你好 ” 当口头禅的人,他的自恋自大自以为是一定会逼他在你出问题的时候说这么一句话—— “ 你看吧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

6.单身不是狗,真爱才是狗。真正的童话故事不是王子遇见公主之后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是一个平庸的我遇见一个平庸的你,我们愿意放下幻想、放弃标准,做一对相互依偎的狗,因为此刻我们只愿意对彼此忠诚。

7.在我心里最无私的感情并不是你嘴上说着为我好,然后用你的方式一直给我 爱,而是哪怕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万劫不复,我回过头,你们依然都在。

8.我不想再做父母和老师心中的乖宝宝,上了高中,我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娘炮。

9.你们希望我做一个good boy,我只想让自己当一个bad girl。

10.如果我在外面见惯了莺莺燕燕,你也在外面逛过了花花世界,这个时候到头来我们发现眼中依然只有彼此,这样的爱情不是更经得起考验吗。

11.不要因为害怕别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所以你不敢打扮得漂亮,不敢把你的老板当成你的发展对象,那是因为说你的那些人她们没你漂亮。

12.当我真实的面对镜子里的自己的时候,我自己看了都来气,我还有什么力气 对这个世界施展善意。

13.你单身不是因为条件差,你要相信总会有比你条件更差的愿意跟你在一起。

14.我们都说认真的女人最美丽,工作中的男人最有魅力,因为他们认真埋头工 作的时候,你看不到他的脸。

15.在我心里最美的承诺,不是“我爱你,你等我”,“我爱你”后面绝对不应该 接“你等我”,我爱你你就是要跟我在一起。在我心中最美的承诺是“我爱你,虽然我们现在不在一起,但如果你遇见比我更好的人,我祝福你,但请你给我好一点的情敌。”

16.相爱容易相处难,啪啪融洽万事好商量。

17.我们不能够没有谎言,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被剥夺的其实不仅仅是说谎的权利,还有我们向别人冷漠的权利。

18.我们又不是讲道理的人,反正你说了我们也不会听,你还非要说,你说扯不 扯?

19.如果当你觉得你看你婆婆不顺眼,甚至于她已经太后病严重到你想悔婚的时 候,你不妨问一下自己,是不是你自己不太想结婚,而太后病只是你给你自 己的一个借口。

20.我都娘成这B样了都不AA制,你个大老爷们儿还跟我AA制!

21.很多时候最真实的那个你自己,往往是你最放肆你也最瞧不起的那个自己。

22.长点心,要点脸。

23.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做很多事不好,但是为什么我们不去改变,因为我们太舒 服了,我们懒得去改变。

24.我愿意有这样的一个人,让我爱上他,让我不再计较得失,让我不再心猿意 马,让我不再随波逐流。因为我知道当我爱上他的那一刻我就已经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25.好朋友之间的相处,重在坦率,重在舒服。我不希望他来找我借钱难以启齿,我也不希望我找他还钱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这才是好朋友的相处之道。

26.我爱名所以我愿意为名而改变,我爱利所以我愿意为利而改变,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改变。

岁的时候有梦想就去追吧,但是当你30岁40岁50岁60岁的时候,你的梦 想如果还没有照进现实,那么请你自己先照照镜子。

28.非主流的世界 有了我 才成了主流。

29.你们别觉得懂事是一个褒义词。人为什么懂事,是因为环境所迫没有别的选择,他必须懂事。他不能向我提出任何我能力范围以外的要求,那他就是不懂事,他就是不孝。所以呢,别人一家三口是和和美美幸福美满的一家子,我们家是无比懂事的一家子。

30.我害怕别人说我肖骁就是一个开口节操碎一地,而他本人贞操碎一地的人。

颜如晶

1.如果只有七年,这七年我会计较我可以陪你看多少场电影。如果只有七年,我会计较我可以陪你去多少的地方。如果只有七年,我会计较我能为你做多少次的晚餐。正是因为这个七年的时间点,让我们懂得珍惜,而这些珍惜会让我们所有的浪漫所有的温暖,最后成为我们爱情的保鲜剂。

2.我们不需要把自己想得这么可悲,也不需要把别人想得这么残忍,可能大家 只是对你好而已。

3.我们吃饭届的人都知道,没有一个会吃的人会把自己吃撑的,因为任何一次吃撑了之后,之前你吃再多好吃的东西到最后只有恶心。

4.“时保联”最暴政的地方在于,它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自由意志,我们所有的行踪和自由意志都根据打电话的人来做了。

5.我要的不是分辨到底它是一个真的鸡还是一个假的鸡,我要尝的是那个滋味。

6.如果你跟周围所有的人在一起都觉得是在将就,围绕着你的都是苍蝇,这时候你有没有怀疑自己是一坨屎?

7.你以为大肠里包的是小肠么?大肠里包的是。屎。

8.如果我爱你,就算你是一坨屎,在我眼里也是巧克力味的粑粑。

9.要么你不出丑闻,出了丑闻就要承受的起。

10.把钱债换成人情债,那样我们不是更有的赚吗!

11.只要颜值长得够,其他的可以慢慢凑。

12.没有一个人是活在真实的世界,如果别人活在一个甜蜜的谎言里面,我宁愿 她被骗,起码很开心,因为唯一的伤害,在于知道。

13.不怕买房子没有家,只要转一转观念,四海都可以是家。

14.其实我真的觉得,如果他是一个备胎,是不需要养的,我们没有一个人会保 养自己车的备胎,我们是会保养我们的正胎,备胎反正都是备胎,坏了就坏 了嘛。

15.如果我是一道菜,就不要主动请别人吃,把自己炒的特别香,让别人觉得你很香的时候,主动来吃你,如果你够香够吸引人,别人会主动来吃你,还有因为你很香,所以他要珍惜你。

16.如果你让我没有其他的选择,这段恋情就很容易走向极端,就像我发现那个 餐厅没有鸡那样的情况,就好像当初的杨过和小龙女,小龙女是他唯一的选 择,小龙女去世,他就只有那一只雕。

17.如果你是一个厨师,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牛排的人说你做的牛排很好吃,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来信的;而如果是一个吃遍各地美食的美食家,说你做的牛排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这个评价才是最值得你开心的,因为他是一个真的美食家。

18.连毛毛虫都不想做,肯定不会有做花蝴蝶的一天。

19.如果整容会让你成为人生赢家,那韩国应该有最多的人生赢家,谁的家都是人生赢家。

黄执中

1.不要鼓励我说你要有勇气,我去的地方不需要勇气,你们才需要勇气。

2.人值不值钱,看他的原则值不值钱。

3.一个幸福的被插上管子输上营养液的沉醉在幻想里的猪,可以拥有最棒的 幸福。而清醒的人,往往是痛苦的。

4.也许你真的武则天转世,也许她真的慈禧太后投胎,也许斗来斗去胜败难 料,赌这干什么啊?

5.我不想听你一直告诉我,你有多舍不得我,我想听的是你会多么怀念我。我 想听的不是你不断告诉我我还有什么事情还没做,我想跟你聊的是,你可不可 以告诉我,我这辈子已经完成了什么,我想听这个。不要告诉我没有我你们都 不行,告诉我就算我走了你们依然会好好过。

6.有什么东西是你骄傲的,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你自己还是人,有什么东西觉得你不是被饲养的,不是在那个小培养皿里面的。因为我们还在意真假,不是因为真实比较幸福。不然,没尊严。

7.人类从来没有一天躲过台风,人类从来没有一天没有过地震,我们永远有灾 难永远有悲伤,可是我们过来了,对不对。

8.衣食足,知荣辱。

9.你为什么要“求关注”?甚至你看到一个人不爽的时候,会“怒取关”。我不关注 你是我们能想象中对你的惩罚,而得到你的关注让我觉得快乐。

10.你们没有感受过失联的痛苦,以至于你们只会感受到联系的烦恼。

11.人跟你同样会流血,血流出来是红色的人,他往前冲,他才能鼓舞你。

12.这世界上,你不会是独一无二的那颗星,一定有人跟你相似的。

13.为什么孔子读的书没有你多,但是你还要读他的书,因为你没有使用。

14.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多读书这三个字,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帅。

15.权利是你要是不让我做你就要挨揍,义务是我要是不做我就要挨揍。

邱晨

1.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他还有味觉的时候,在他还能够行走的时候,陪他尝一尝 这个世界上还不错的那些东西,陪他回去那个他半辈子没有回去过的故乡,陪 他去看一看这个他一辈子可能都没有见识过的世界呢?

2.我们从来不想证明男和女一模一样,我们只是不想让男女之别,泯灭了每一 个独特个体之间真正的差异。

3.撑过去”是一种祝福和鼓励,可是对于绝症病人来说,“撑下去”,真的是一种诅 咒。

4.人生在世其实我们能够获得的物质始终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可是有一种东西 却是无限的,那就是可能性。朋友和朋友圈,就是你所能拥有的可能性。

5.你不允许我在办公室谈恋爱,那我出了办公室你也不要跟我谈工作,这才是 真的公私分明。

6.如果我们每一段感情自然而然的就必须是不离不弃的话,我们结婚的时候为 什么还要重新发一遍誓呢?如果默认的状态就是不available的话,那我们为了 对方隐忍、克制,它的神圣性又从哪里来呢。

7.我们对朋友圈这么多抨击让我看到一个特别悲哀的现实。我们宁愿拿着那些 遥远在天边的人当自己的偶像和榜样,却不愿意学习尊敬和欣赏那些我们身边 取得进步和成就的人。这是我们的问题。

8.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我们不可以违法、也不能伤害别人,不要脸就是弱者唯 一的反抗。

9.如果我们每一段感情自然而然的就必须是不离不弃的话,我们结婚的时候为 什么还要重新发一遍誓呢?如果默认的状态就是不available的话,那我们为了 对方隐忍、克制,它的神圣性又从哪里来呢。

10.我们对朋友圈这么多抨击让我看到一个特别悲哀的现实。我们宁愿拿着那些 遥远在天边的人当自己的偶像和榜样,却不愿意学习尊敬和欣赏那些我们身边取得进步和成就的人。这是我们的问题。

11.作为一个救世主,他并不是无人可以替代,可是作为一个父亲他是无人可以 替代的。

12.小时候我们总是问爸妈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咱们到底是从哪来的呀,现 在父母想知道的也非常简单,就是孩子,你到底要往哪去呀。

13.一个真正文明的世界,不应该鼓励任何人,因为任何理由去羞辱任何的个 体,即便是已经定了罪即将被送去服刑的罪犯法律也应该保护他最后的尊严

14.应该是什么一个概念?这是正确的事情,不是简单的利弊和利害,然后可以 阻断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15.我们都不必自欺欺人——之所以会有「政治正确」,是因为「现实残缺」,于是才会矫枉过正。有些道理,场上必然成立,场下没人理你。

胡渐彪

1.我是在释放善意,我期待你回馈一份赞赏,也许拒绝善意一种更得体的方

法,是由你释放出另一种善意。

2.火车出轨,问题要么在火车头,要么在婚姻这个轨道,不在外面的风景。

3.大家都是好朋友,你有必要这么用力的勤奋的去表现自己比我好吗?

4.人的一辈子最重要的事情难道就真的只有摆脱痛苦吗?把握一段感情不也是 人生中值得珍怀的一件事情吗。

5.有时候你只想找到一个完全没有人的地方,可以毫无保留地去失态。

6.实在是不太明白,为什么当有人跟对方说“我是为你好”的时候,你心中会有这么大的阴影,要么就是他企图在摆弄我,要么就是你企图在欺骗我,你的人生 到底是有多苦难?

7.没有自己的人,存在感只仰赖于别人的回应。

8.我是在释放善意,我期待你回馈一份赞赏,也许拒绝善意一种更得体的方法,是由你释放出另一种善意。

9.如果美貌是祸,天生美女是天灾,人造美女是人祸,选美就是天灾人祸现场。

1.哪个人不愿意活下去,你老是说人不是中彩票,每一个绝症病人都希望自己是中彩票的那一个。

2.一旦无穷就容易放肆,而一旦加个期限你就学会克制。

3.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不去,他是我一个人的儿子。如果这个时候爸爸去了,他是人类的儿子。

4.我们的生命是由一段一段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连接而成的。

5.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say byebye。没有那么难,不要拖泥带水,异地恋都会受到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如果藕断丝连将来只能怀缅,不如让自己的爱情轻盈的飞翔,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不要那么累。

6.很多话说在前面就不尴尬,最尴尬的就是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

7.我们不断的希望让彼此变得更好,千万不要老是互相亏欠。我们洒洒脱脱干干净净在每一段爱情当中果敢的、理解的、包容的选择让自己更优秀,让对方去吸引着彼此的灵魂。而这种爱情观轻盈、漂亮、舒适、没有压力,不背负包袱前行。

8.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中,我们在语言沟通的过程当中被谎言绑架的太久,以至于习惯它了。

9.当她是上司的时候,当她是老师的时候,你爱的那个人不一定是她,可能是那个老师她,你可能爱上那个讲台赋予她的很多光环。

花希

1.平凡的意义不是钱能衡量的,也许你的收入是我的三倍,但我能带给你平凡的感动,是千倍万倍都不能衡量的。

2.一颗钻石它切面越多,它越闪耀,一个人他人格越多,他越精彩。

3.一个女人,越是在外披荆斩棘声名鹊起,她越希望在家有一碗普通的蛋炒饭。

4.爱情永远是超越人想象范围之外的一种惊喜。

5.爱情最美好的不是你的样子我都喜欢,而是我们俩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出现在彼此身边之后,慢慢磨合成最适合彼此的样子。

6.我现在悔婚也许是获得一些后悔,也许只是有一点不甘,可是我走入婚姻之后,终于在日常的琐碎中把矛盾越积越多,有一天我爆发我撕破脸的时候,那个时候获得的就不是悔恨,甚至是愤怒,甚至是心灰意冷。你们的感情什么都没有了。

6.你遇到过那些你想追不敢追的你都去追了,你追到之后也许会跑的人你都去追了,那么一个你明明买得起的包你干嘛不买。

7.爱情永远是超越人想象范围之外的一种惊喜。

8.婚姻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当中最接近英雄的幻想。

9.人生很吊诡的地方在于,你往往最动心的那个时刻,都是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遇到。

10.女人想要的往往不是真相,而是他们想要的真相。

11.不要低头,王冠会掉,勇敢的让骑士来追你就好了。

12.人生很吊诡的地方在于,你往往最动心的那个时刻,都是在你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遇到。

13.把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连在一起了,吃饭吃出高潮来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14.可是没有什么是比你爱的人喜欢上你更美好的事了。

15.他在我眼中是所有美好的代名词,在他的面前我感觉自己是那么不堪。

我什么都没有准备好,为了得到那个人,我将要去刷爆我的自信、我的安全感、甚至我的自尊。

艾力

1.撒娇会让女人好运一时,但不会好运一世。

2.工作得足够专业,恋爱得足够专注,你才能算是人生赢家。

3.买包买表一时爽,回家天天要保养。

4.午夜梦回,枕边人不是心上人,心上人已是梦中人。

史航

1.我们是人,不是对联、不是门神、不是俩石狮子。门当户对多敷衍,高山流水是真情。

2.你消灭的是谎言,但你没消灭恶意,你真正消灭的是人类对恶意的提防和警惕之心。这个很可怕。

3.因为我这样的颜值的人,一开始就做好一个准备。别人离开我,天经地义,别人留在我身边,我感天谢地。

董婧

1.一个大的停车位,服务的是有需求的、车技不娴熟的人,而不是女人,强行将这二者划上等号,这就是歧视。

2.如果爱情是我爱你,你也爱我,属灵,那婚姻是什么,是未来的漫漫长路上我愿意照顾你,你也愿意照顾我。

3.婚礼真的不是个句号,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4.今天你素颜上班,她说你丑,明天你化妆上班,她说你小妖精。不要去讨好你的同事,因为她们真得很难讨好

5..真正容易伤害到我们的、限制到我们的歧视,往往是貌似无害的。

6.医疗不发达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生了重病去看医生,我们会面临两种结果,要么死,要么活。今天今天医疗科技十分发达,它在死和活之间开辟出了第三条道路,半死不活。

陈咏开

1.“已读不回”才是真正的暴政。

2.人类社会一直不断的在为公平件事情而奋斗,一旦选择秘而不宣的话,人类会以不公平来作为结束。

大王

1.我告诉自己:我有梦想,我要坚持、我要坚强、我要红,我要成为SUPER STAR!

3.当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时候,谁最风光?牛粪最风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奇葩说辩论发言稿,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樊野离婚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奇葩说第一季辩论导读论点2

#奇葩说#辩论导读()恋爱中要不要有备胎?

1、情爱题,又是情爱题。

此类辩题的突出特点是:定义不明,个人色彩浓厚,很难讲得清道理。但是反过来说,在讲不清道理的地方讲道理,最见火候;在这种混沌的问题里梳理清辩论的理路,最见功夫。

2、咦,好像是在自夸,会不会不太好?

3、管他的。

4、正一(胡天语):有备胎不严重,没备胎很严重

“要”做一件事,通常来说有两种论证思路:正着说,是做了有什么好处;反着说,是不做有什么坏处。不过“备胎”这种事的好处有点猥琐,其实是不太说得出口的;而坏处也就是道德谴责,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正方一辩的论证思路是:1、有备胎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2、没有备胎,问题很严重。

先看第一点:有备胎,为什么不算大事呢?因为“备胎”的门槛很低。什么是备胎?看得顺眼,又对你有好感的异性朋友,就算是备胎了。你看,这里的窍门在于“降低门槛”,而降低了备胎的门槛,也就降低了本方为备胎辩护的论证义务。“降低论证义务”,是很聪明的做法,也是一辩在立论时的规定动作。

那么,正方已经通过定义,把论证义务降到这么低了,反方还能怎么办呢?难道要硬着头皮说,恋爱中的人不能有看着顺眼又有好感的异性朋友?当然不是。有一个基本原则是: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论证义务太低,就要仔细审视他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个正方立论里,他是通过定义“备胎”的方式做到的,所以我们就来仔细看看这个定义。

看着顺眼,对你有好感,异性朋友,这是正方所定义的备胎三要素。后两项没什么好说的,“对你有好感”又不是你能控制的,“异性朋友”又不可能完全没有,问题出在第一项:“看着顺眼”。这四个字,真是细思恐极,因为说起来只是顺眼而已,认真一想,哪里只是顺眼这么简单,明明就是“有那方面的想法”这种猥琐念头的温和表述而已。你想一想,把正方陈词里所有那些“看着顺眼”改成“想来一发”,会变得多么违和。以上,是一种基本的辩论思维——当你发现对方故意想把一个概念包装得温和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拆穿这种虚伪包装,对方所有看似严密的论证就会土崩瓦解。

再看第二点:没备胎,为什么是件很严重的事呢?因为要做到“没备胎”,需要“朋友圈大清洗”,把所有略有姿色的异性朋友都清除出去;而这种心态,同时又意味着“否认自己的优秀”,害怕被别人比下去,总之是得不偿失的。这个思路,非常有新意,因为它不是就事论事地谈“没有备胎”有什么坏处,而是像做战推演一样,向观众展现出“做到没有备胎”需要付出什么成本,而这种成本,是经常被人忽略的。再强调一遍:一件事情除了本身的弊端之外,做到这件事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是它的弊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次如果你要论证一件事不应该做,也可以像这样跳出来思考一下。

5、反一(范湉湉):备胎会消磨爱情

奇葩气场谁最强?当然是马肖湉三贱客。而其中,范湉湉的气场又是最热情,最具煽动性的。所以你会发现,即使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观点,也能被她讲出花儿来。现场效果和互动我就不说了,只讲辩论里的论点。范湉湉全场只有一个论点:备胎会消磨爱情。她从一个类比说起:破车才需要备胎,烂人才需要备胎,因为有备胎就会不珍惜正胎,极大增加正胎的损耗量。而且反过来说,备胎也很可怜,所以不要有备胎的好。

类比这个东西,说好用也好用,说危险也危险。因为没有类比,你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清楚地说明一个复杂的道理;而任何类比,又都有它不恰当的地方。所以“备胎”的本体(车上的备胎)和喻体(暧昧的朋友),在之后会经常交替出现。各有攻防,一会儿再说。

6、正二(樊野):现身说法论一个备胎的自我修养

凡是拿“我”说话,都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顾及情面,有些话对方不好说。比如刚才湉湉说备胎是“你爱他,他爱她,你们一对大傻叉”,效果好到爆。但是现在大帅哥樊野站起来深情款款地说他自己的备胎经历,你总不能说直接指着他的鼻子说“大傻叉”吧?你看,这就是现身说法的好处。

樊野的论点是:备胎很可怜的,要给备胎留个念想;这听起来有点贱,但是爱情本来就是有点贱的,而且本来就是愿打愿挨的事,为什么要反对呢?人如此帅,身段如此低,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正方要论证的是“有备胎的人不应该受到到谴责”,而不是“作为备胎的人不应该受到谴责”。另外,我有一个伤心的观感:这一场我正好坐在樊野后面,所以他说这段话的时候,镜头里经常也会带一下我,再有谁敢说“颜值不重要”这么矫情的话的,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实验——听樊野说话的时候,不要看他,只盯着我,有没有发现,说服力突然就下降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泪哈哈哈哈哈哈哈)

7、反二(姜思达):备胎不道德

忘记前几轮吧,因为他们都只是在开脑洞,只有姜思达说的是最切题的——有备胎不道德。这也正是“有备胎”这个说法的通常含义。不过,这个观点虽然切题,但却很容易因为太过正确而显得无聊。怎么办呢?完全靠颜值撑下来,姜思达也不是做不到,不过他选取了一个正有趣的做法——假装反水。

这是奇葩说历史上最有趣的一轮陈词。姜思达突然站到对方阵营里,说有备胎当然是“好事”——因为对自己好啊。养很多的备胎,游走在无数暧昧的男人之间,是一种绿茶婊的“爱情成功学”或者说厚黑学。而你们这些不养备胎的蠢货,居然相信爱情的专一性,居然不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是多么的可笑。从对方的角度拆解对方,用骂的方式帮忙,用捧的方式讽刺,非常漂亮。

8、第一轮奇袭(胡天语VS姜思达):演技都是假的,辩论状态才是真的胡天语和姜思达,都是有偶像气质和综艺感的人,也都很会演。但是他们的底色毕竟都是专业辩手,前面的表演无论如何精心包装,一旦真正开始硬撞硬的对撕,火力就会强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程度。所以到这一轮,刚才的画风突然就变了:白沫君和名媛突然变成了战士。

火爆的场面我就不复述了,核心的问题只有一个。胡天语的攻击点是:小三和备胎的区别是什么?不就是前者是出轨的爱,而后者仅仅只是喜欢吗?既然二者有区别,为什么你要指责那些有备胎的人?朋友之间仅仅只是有这种异性间的喜欢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吗?而姜思达的回应则是:有备胎和没备胎的区别是什么?就是有备胎的时候,主胎出了问题就不修了,直接换;而没有备胎的时候,主胎出了问题是以修为主。双方各自成理。以我个人观点,如果姜达思硬接“小三和备胎没有本质区别,都脏”其实也是可以的。不过思达人虽名媛,打起辩论来却是条硬汉,应该是不屑用这种娇俏的招数。

9、正三(颜如晶):为打辩论强说爱

如晶辩论情感题,就像白莲花为夜店代言,有一种强烈的反差萌。没有经验,那就只能用类比了。第一个类比,是车胎,前面姜思达主打“养胎”的问题,所以颜如晶反驳说:备胎是不用养的。实话实说,虽然全场笑翻了,作为综艺来讲是很有效果的,但是这个反驳并不成功。道理是这样:1、用类比来反驳一件事,在最开始获得了表面上的认同之后,必须要往深里再说一步,这样观众才不只是笑,而是真的能接受你的观点。2、姜思达说的“养胎”,主要是强调它不厚道的一面,倒不是主打说成本比较高,比较划不来,你现在反驳他说,备胎不用养,然后呢?所以我们要储备更多的备胎以成就自己绿茶婊的人生?不对嘛。所以,这个反驳很漂亮,但不应停留于此,而是要再深入下去。比如说,讲完“备胎不用养”这个观点之后,可以接着一辩胡天语那个思路谈:有备胎是很自然的事情,只要你够优秀,不用当心机婊也会有很多备胎,你能怎么办呢?人家又没表白你总不能强行发个好人卡?很尴尬嘛。诸如此类。当然,如晶同学没经验,这些话也不适合她说,所以我并不是指责她说的不好,而是给大家另一个反驳的思路。

第二个类比,仍然是吃。如晶接着湉湉的话讲,有备胎会增加主胎的耗损,也许吧,但是没有备胎,也就是没有其他选择,比增加耗损还要可怕。就像吃东西一样,任何人都不会只吃一种食物,总要有个一二三的优先级。吃饭如果只有一种选择,就会饿肚子;爱情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就会走极端,比如小龙女如果死了,杨过只有一个雕了。

10、邱晨的第二轮奇袭和总结

邱晨绝对是本场最大的亮点,因为我刚刚意识到,写到这里,我没必要对如晶刚才讲的话再做点评,而是直接拿邱晨的反驳过来用就可以了。这意味着——邱晨的反应,恰恰是完全击中的如晶的问题所在,以至于我都插不上话来点评了。

邱晨提出的问题,也是从食物这个例子说起。如晶提到,去一家餐厅不能只有一个选择,否则就会太极端。邱晨问:那为什么餐厅会禁带外食呢?为什么我们要去一家餐厅吃饭,不至于事先打包一堆食物进去备着呢?餐厅不允许带外食,恋爱怎么能允许分心呢?为了吃顿好饭,难道不应该遵守餐厅的规则吗?你这么怕被饿死干嘛呢?至于吗?——以上这个逻辑,由于如晶的顽抗(坚决要打包食物去餐厅)和自带萌翻全场属性的外挂模式,并没有完全地呈现出来。不过我倒是觉得,观众虽然在笑,虽然都觉得如晶不失分,但是内心还是认同邱晨的观点,也听明白她的逻辑的。在教辩论的时候,我经常跟队员说,如果你真的说清楚了一个道理,就要相信观众和评委的眼光,对方有效果,不处下风,甚至还得到很多掌声笑声,那是对方观众缘好,你没有办法,也不用慌张,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而邱晨这一轮的奇袭,干的极其漂亮。

之后,邱晨总结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胎还是要养的(汽车的备胎类比不当),养是要有成本的(比如除了吃正室的醋还要吃备胎的醋);2、不要怕空窗期,没什么了不起,怕的人很可悲。而后面这一点,除了证明双方错,还能证明对方怂——你养备胎不就是怕寂寞怕空窗期吗?多么猥琐的想法!

11、自由发言

在自由发言中,陈铭总结对方(不要备胎)的观点归根到底就是“不留退路”,而这是不对的。然后他给自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我老婆有备胎,而我们都觉得这是一种对夫妻关系的良性激励。这个论点,很有趣,但是很难抗得住猛烈的攻击。邱晨马上毫不客气地反抽:那你有没有备胎?直接回答问题!这一段特别有趣,因为确实不好回答——不管你怎么解释备胎其实只是有点感觉的普通朋友,明目张胆地说自己有备胎,确实还是有点挑战常识的。你看,辩论的时候如果遇到对方篡改定义,最简单也最好用的办法,就是回到常识,这是一条金律

为了给队友填坑,马薇薇提出了一个“需要排队”的观点为备胎洗白。什么是备胎?就是排队嘛!你想去一家餐厅,正好没座位,那你就拿个号(表个白)在外面等着(当备胎)咯。again,这其实还是在论证“备胎无罪”,而不是“找备胎无罪”。所以花希接下来马上反驳道:排队时如果人多你就不会再等了,可是如果排队等号时告诉你前面只有一位了,就是为了把你留下来吊着你,这不还是养胎的思路吗?仍然是让人不齿的。

最后两轮发言,柏邦妮说,备胎是个参照系,能参照出另一半的好处,但是以此说来,被拒绝的那些人的优秀,不更是参照出自己另一半的优秀?而姜思达的最后一轮发言,也就是“当备胎很苦,要一个明确的答案”,则是从备胎的角度,来论证“养胎”是一件不厚道的事情。最后,辩论仍然回到这个“备胎无罪”VS“养胎有罪”的逻辑死结。马东议长此时叫停,是非常合适的。

总之,情爱题,的确是很难辩出对错的。能把备胎的心态和养胎的心态说清楚,也就善莫大焉了。终于硬着头皮把这场比赛梳理清楚了,我很欣慰。

#奇葩说#辩论导读()没钱要不要生孩子?

1、这是一个特别有趣的辩题,有趣在“事实不正确”VS“政治不正确”

正方(要生)特别事实不正确,因为任何负责的父母,都只会在觉得“有钱养孩子”的前提下才会生孩子,不这样做的,要么是意外,要么真是纯禽兽;而反方(不要生)则是特别政治不正确,因为“没钱就不要生”这句指责的话,不管包装得多么精美,说的多么实事求是,都容易显得盛气凌人不解民间疾苦,面对眼泪汪汪的真爱级攻击毫无办法。

正式的辩论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辩题,即一边是逻辑和事实比较站得住脚,但是比较难听的;另一边是论证基础比较薄弱,但是说起来比较好听的。冷静的人容易接受前一种观点,热心的人比较容易接受后一种观点。而考验辩手的,是把前者说得比较柔和,把后者说得比较有理有据。我们来看看双方都是怎么做的。

2、正一(大兵):钱不重要,爱才重要

作为东三省著名笑星,大兵自带强烈的搞笑属性,随便说个啥都能让场子热起来,所以他的开场永远是最有效果的。他的开篇陈词,一共讲了两个部分,四个点。前三个点,1、我们大都是没钱的人,而没钱的人“事实上”还是要生孩子的,因为毕竟塞不回去嘛;2、生孩子其实是个副产品,就是“刹不住车”而已;3、有钱的时候人可能已经老到生不出来,所以就算没钱也要赶紧生。这三个点,主要功能是热场和迷惑对手。如果你认真要花大力气反驳,那就没意思了,因为它们的逻辑并不是很清楚,而既然观众也没听清,你又何必锱铢必较一一反驳呢?如果是正式的辩论赛,此时的反方一辩站起来应该是这样开场:“我很欣赏对方辩友的幽默感,不过还是让我们先来澄清一下今天的辩题,对方要论证的是,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生孩子之前,是否需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能够承受养育的成本……”

这里涉及到一个在辩论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要试图一一反驳对方所有产生效果的观点。这是一个进阶性的原则,它的初始版本是:不要试图一一对方的所有观点,因为并非所有观点都有效果。其实,如果对方天然自带观众缘,很多“有效果”的论点,其实并不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而只不过是“有效果”而已,对你方是没有实际性损害的。这个时候,如果对方讲了四点,你就一定要驳四点,其实是很没意思的。

而正方真正重要的论点(也是后面始终贯彻的最根本论点),是最后才出现的,即:没钱生孩子不会让孩子遭罪,因为有爱有温暖就够了。这也正是反方一辩的切入点。

3、反一(李如儒):为难听的真理辩护

刚才说到,反方的立场(没钱不要生孩子)是很难听的,就像餐厅服务员说“没钱就不要来我们家吃饭”一样,天然自带“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我就是觉得很讨厌”的属性。这种讨厌的话,除非自带特殊光环,任何人说都会很难听。而反方一辩李如儒,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美女,所以在这个方面很吃亏。你们可以比较一下,如果把李如儒的陈词,让反方另外两位辩手说出来,不管是脸上写满了“老子就是贱人就是不讲理你咬我啊”,反而很招人喜欢的肖骁;还是脸上写满了“我就是忠厚老实居家好男人,我居然都这样说,可见一定是有道理的”陈铭,都会好听的多。可是没办法,这是天然种族优势的问题。

所以,我们过渡到李如儒在这一轮发言时受到的阻击,只看她的陈词内容,其实整体思路是非常不错的。首先,她从拆解大兵的最后一个论点(也是唯一重要的论点)开始。你不是说只要有爱有温暖就可以了吗?可是没钱,恰恰是给不了爱的,因为“爱不起”;而且也是没时间给温暖的,因为生活所迫根本停不下来。这个思路非常正确,如果能够更加细化生动化就更好了,因为“没钱”这件事,单纯说说是没什么感觉的,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辛酸的事件。

第二个点,也是非常有意思又非常容易引起误解的,那就是没钱导致“脾气不好”。人们常常有个幻想,那就是穷人会比较善良。从个案来说,当然有这样的事情,但是以整体而论,恐怕“穷山恶水出刁民”才符合统计学常识。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发达国家,特别是以北欧社会为代表的那种人均收入高贫富差距小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比较多的。温馨的贫民窟和人人勾心斗角面色铁青的高尚社区,只是影视剧里的叙事模板,而不是真实生活的逻辑

这个点,非常棒,特别是从父母的角度要求孩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揭示出了这句话里面血淋淋的真相,那就是父母已经自认loser了,要把希忚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而这种貌似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爱,正是一种最大的不负责任。再说一遍,这个点,简直棒呆。

不过,也正是因为反方立场比较挑战人们的温情预设,所以论证义务会比较大。反方一辩试图同时论证以上两点,野心过大,时间不足,难以让人们转过弯来。金晶在中间插话质疑反方“活在小时代里”,就是一种代表大众的最本能的反应。总之,反一的论点让我惊叹,不过战略上的缺陷也是明显的。

4、正二(陈咏开):萌系的煽情

正方在第二轮发言时,先是接了一下大兵之前的观点,也就是“塞不回去”,强调生孩子是一个自然的,不可逆的过程,不可能与有钱没钱联系在一起。这个点很好玩,所以不介意再玩一次,但是不要被此处的笑声蒙蔽——这仍然不是正方的主要立论。

接着,正方提出了第二个重要的论点:孩子会自己找快乐,有钱没钱对他们无所谓,反倒是父母觉得没钱就是亏欠了孩子的这种心态,才是给孩子造成压力的原因。这个点,同样非常新颖而且有力。最有意思的是,自带萌系属性的小男孩陈咏开,在这一轮开过玩笑之后,以一个孩子现身说法的角度,居然还煽出了一些泪点,使得这轮陈词既有笑果,又能引人深思,非常完美。

在这里,展现出辩论时的一个通行规律:视角很重要。当你觉得一个论点较难被观众接受时,不妨试着想想:换个视角会不会更好?比如说“没钱是不负责任”,这是从父母的视角来说的,很有道理不好反驳;那么从孩子的视角来说呢?他们会觉得是不负责任吗?他们会觉得没钱的童年不快乐吗?他们会觉得父母是亏欠了自己吗?他们感受到的压力,到底是没有别的小孩一样的玩具这种“亏欠”,还是父母因为亏欠而愁眉苦脸的状态呢?你看,这样一想,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此处补充一个个人观点:事实上,稍大一点,比如上学之后,小孩子的攀比心是很强的,零花钱少就是不容易混好人缘的,这是一个事实,但是很难听,所以正方并没有以此立论。如果要打这个点,就必须有实证调查的数据来做实,否则很容易被所谓的“生活经验”和“政治正确”来反驳)

5、第一轮奇袭(陈铭VS陈咏开)

奇袭,其实就是辩论中的攻辩/质询/盘问,来源于法庭上的质证环节,基本模式是一方只能问,一方只能答,目的是为了固定住一方,以便澄清在混战中很难澄清的问题。简言之,这个环节,就是为了澄清一些重要的基本问题的。

那么,发动奇袭的陈铭,想澄清一个什么问题呢?他想澄清的是,从社会属性考虑,生孩子必须与经济条件绑定在一起。怎么证明这一点呢?以自然产生的家庭来讲是说不清的,因为混入了太多温情和伦理成分,所以我们来看看,法律上对于收养这样一种契约关系建立的家庭,是怎么规定的。

所以,陈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没钱(经济条件不足够)就不能领养小孩?而陈咏开的回答,是所有专业辩手在面对质询时的基本反应——你不是要归纳出一个清晰的理路吗?那我就把水搅混。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但是我一定不让你问出来。所以咏开的回答,一直强调的是“亲生的和收养的不同”。不同,我们当然是知道的,那么相同之处是什么呢?都是亲子关系嘛!如果说亲生的就是爱,所以不介意有没有钱;而收养的不一样,那收养的有没有爱呢?如果也有爱,那为什么偏偏非要考虑钱呢?如果没有爱,那么为什么要有收养制度呢?统一放在孤儿院不就好了吗?非要放进一个没有爱的家庭干嘛呢?如果收养的比新生的爱只是多一点少一点的问题,那收养要有经济限制,亲生的也只是经济限制少一点而已,不应该完全没有收入限制嘛!

你看,以上这些,就是陈铭这轮奇袭的提问,应该前进的方向。最后他的结论是:家庭先于法律,有些自然的东西我们没办法从法律上限制,可是这并不能证明生孩子就“应该”不考虑经济条件,因为但凡法律能规范的事情(比如收养),还是要考虑经济条件的,在收养这个问题上,才看得出生孩子“应不应该”考虑钱的问题。这又是一个棒呆的思路。只是在奇葩说的舞台上,不太能够打出这么清楚的理路。

陈铭不是个认死理的人,所以他马上转打第二个点:你是希忚在有钱还是没钱的阶段生孩子?而陈咏开的回答是:在最爱孩子的时候生,而钱与爱是两回事。这是专业辩手接质询的第二个思路:不管你问什么,反正我就回到我的立论:钱和爱是两回事,至于你问的“在有钱的阶段还是没钱的阶段生”,这根本就不值得回答——反正是死活不接你这个茬。陈铭在追问两轮之后,发现无法在一个萌系辩手身上占到便宜,也就放弃了。那么,认真说来,这轮提问的指向是什么呢?是要说明:如果是有规划的生育,我们总会希忚在孩子的时候是比较有物质保障的。如果对方死活就是不回答怎么办呢?(在正式辩论时)可以像这样接着问:也就是说,对方辩友纯粹只考虑爱,不考虑经济咯?那你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孩子怎么办?刚发育好就生一个?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想法。在场上,最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陈铭发现,萌系加成属性辩手自动对他的攻辩伤害免疫,所以就祭出了自己的天然加成属性大招:我比对方辩友成熟可靠,所以观众们啊你们要听我的。他说,咏开一直站在孩童的视角,而不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来看问题,作为场上唯一一个同时具备已婚+有孩子+看起来就很鸡汤正能量+讨喜+熟直男属性的辩手,这话他说出来,也真是没办法反驳了。我过去参加过一个偏辩论类的节目(比奇葩说严肃得多尺度也小得多),唯一搞不定的,就是对面一个六十多的老太太,一旦她祭起人生经验过来人的法宝,我也就服了。所以我深深知道这招的可怕之处。

6、反二(肖骁):仙贱奇侠

肖骁是个奇迹,贱得如此可爱,贱得如此有理,贱得如此深情。

从撒泼放赖的角度来说,他讲了四件事:我要做主,爱有屁用,我舍不得降低生活质量,我才不要懂事呢。这四句话,换别人说都是被观众活活嘘死的节奏,也只有他的气场能hold得住。不过仔细分析起来,其实这四句话里面的道理,其实是非常有力的。1、选择权在我,有钱没有钱,听起来很难受,换个词——“有没有自由”,是不是就好听多了?其实,表面上是钱的事,内在其实是个选择权的问题,固然有些家庭也能贫贱且温馨,但这毕竟不是他们的自主选择;2、没钱,你的爱不能带来什么实际的东西,因为实际的东西都是要买的,别人又没有义务帮你爱你的孩子,这种无力的,只能让你默默垂泪的爱,真是你想要的吗?3、没钱又要生孩子,必然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好看的裙子和好用的奶锅二者只能选一样,你考虑好了吗?4、没钱的孩子固然也有可能很“懂事”,但这其实是很惨的,因为你只能懂事,没有别的选择,这种温馨底下,是不是有个很惨烈的真相在?最后这一点,既是第一点的回应,也是进一步的升华,是一个深情的泪点。而笑中带泪,是最高明的泪点,大话西游之所以经典,也正是因为如此。

7、奇袭和陈词(邱晨)

唯邱晨能袭肖骁,因为她自带“耍贱免疫”的闪牌效果。作为整个场上最清晰、清醒、清新的辩手,无论场子被搅混到什么程度,她都能迅速把观众拉回到逻辑主线上来。

邱晨讲了两件事:1、不管有钱没钱,生孩子总会降低生活质量,所以你论证的不是“没钱不要生孩子”,而是“根本不要生孩子”;2、生孩子有生孩子的快乐,子非娘安知娘之乐,你看中的是裙子人家看中的是奶锅,你管人家干嘛?说得狠一点(这是我脑补的),你觉得人家买不起裙子可怜,人家还觉得你没孩子可怜呢。

顺便说一句,“你论证的不是你应该论证的辩题”,是辩论场上克制一切效果的终极大杀器。对方一炮轰过来,天崩地陷一片烟尘,这时候你无论怎么补都不可能翻盘。但是妙就妙在,往往你根本不用补,只消轻轻说出三个字——没。打。着。。

接着看邱晨的陈词,首先是继续强调了本方立论的核心点:生不生孩子跟钱没关系,因为给你一千万你也不会生。接着是出新点:1、以没钱(所以不能给孩子最好的)为理由不生孩子,实际上是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存在,而且如果不能给孩子最好的就不生孩子,那你也没有给你自己最好的,你为什么不去死呢?2、没钱也没关系,因为一旦有孩子大家都会觉得穷,想给孩子最好的,就会为孩子拼命赚钱,自己也能变得成熟,从男孩变成男人。这又是两个棒呆的论点。因为它们都是以拆解的方式来强化自己的论点,也就是从对方论证的合理性出发,借力打力地来论证本方观点的正确性。

我们回放一下,看看辩手的思维逻辑是什么:1、你不是说爱孩子吗?你不是因为爱所以想给他们最好,因为想给他们最好所以在没钱的时候不生吗?那好,我们确定一个前提,那就是“爱就要做到最好,不然就别存在”,可是按照这个逻辑,你自己也没有过上最好的生活,你怎么还厚着脸皮活着呢?(说实话这个点其实是可以反驳的,因为“不生”和“去死”是两回事,不过现场效果非常好,而且反驳起来很麻烦也很无趣);2、我承认,“没钱”有坏的一方面,可是反过来说,这些坏处,是不是正好能催使人奋进呢?为孩子而多挣钱,不是正好能让人成熟吗?(我在后排发言时,就此延伸性地说了几句,大意是讲“为改善生活而奋斗”这件事,其实是比较贫穷的父母,能够给自己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比给钱好得多。不过因为现场内容已经足够丰富,所以被剪掉了)

8、陈铭和马薇薇的最后一轮缠斗

最后的几轮发言,发生在陈铭和马薇薇之间。这两个人,之前在“包公来了”这个节目里辩论了数年,相互知根知底辩到要吐,对对方的理路都是特别清楚的。陈铭的总结,接着之前邱晨讲的“没钱可以去挣”,说既然孩子给你挣钱的动力,这不正好说明钱重要吗?而且挣钱关键不在动力,而在能力和时间,而有孩子之后就没时间挣钱了。说实话,这两点逻辑上是不太成立的,因为首先,钱重要,不等于要有了钱才能生孩子,可以生了再挣,就像吃饭得付钱,但是并不一定是吃之前付,也可以吃完了再结账;其次,挣钱的关键到底是动力、能力还是时间,并没有固定的结论,而“带孩子需要花时间”这个事实,也不能证明有孩子的家庭赚钱就会下降。不过again,陈铭忠厚的天然加成属性和奶爸的深切体验帮助了他,现场其他没有这种属性加持的人,居然没一个敢反驳,也是很有趣的一幕。

陈铭发言之后,马薇薇从事实和逻辑两个点进行了“没钱也要生”的最后总结,1、“不可控”——这是对“有钱才能生孩子”的利益的彻底反驳,因为孩子幸福不幸福聪明不聪明,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你非加上钱的前提干嘛呢?就像孔子说的,富贵这事情太随机,我为什么要强求呢?干脆想干嘛干嘛呗,一个意思。(其实我本人觉得从统计学意义上说,很多因素还是有较强相关性的,不过反正对方也没有做实证研究,所以这样反驳也能成立)2、“不可贯彻”——这是对“没钱不能生孩子”的逻辑的彻底反驳,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来说,丑人也不应该生孩子,失败者也不应该生孩子,如果有人任何人是“不配”生孩子的,就意味着有某些人也是根本不配活着的。

以上两点,确实也只有陈铭才能接得住,因为他自带的忠厚属性,能使无论多么犀利的攻击都显得不是绝杀。陈铭最后讲了两点:1、正是因为先天的改变不了,我们就只能改变后天的(这也是蔡康永最后总结时的逻辑,即“唯一能做的是金钱的准备”);2、穷人的孩子容易有自卑感。again,这两点,论证是不完满的,不过效果还不错。

(以下团长辩论略)

总之,有钱才能生孩子,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没钱也能生孩子,是一个温馨的价值。而双方辩手在本场辩论中最值得学习的技巧,是为一个难听的事实寻找一种比较能够被接受的说法,并且挖掘出容易被人忽视的更深层次的温馨的价值;以及为一个常见的价值寻找坚实的事实支撑,把大家只是模糊认同的价值观论述成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最见辩论功力的事情。

#奇葩说#辩论导读()应该向父母出柜吗?

1、这是一场可以载入史册的节目。万分有幸在台上,就算因为业务不熟插嘴无能也值了。

2、由于话题的敏感性,现场被剪掉很多精彩的内容,比如轰叔的第二轮发言。他的开篇陈词有点紧张,第二轮放开了之后说得非常之好,真是可惜。其他人在现场除了哭成一片之外,也都有精彩的表现,不一一表扬。

3、由于这个话题非常个人化,可说的东西很多,但真正具有可辩性的内容其实并不多,所以我尽量写得简短。

4、正一轰叔(应该向父母出柜):利弊比较

应该还是不应该?这既然能成为一个问题,就肯定不是简单的道德标准能够决断的,所以必须从利弊的比较着手。从弊的角度讲,向父母出柜的弊端是什么呢?当然是父母会施加压力。压力最大能到什么程度呢?打死你?不大可能,最多也就是断绝关系。可是在断绝关系这一点上,其实不是你更怕父母,而是父母更怕你,因为有一个同性恋的孩子,总好过连孩子都没有。从利的角度来讲,出柜虽然要面对很多麻烦,但是不出柜的麻烦更大,因为你要跟父母演戏演一辈子,所以权衡下来还是出柜比较有利。

5、反一范湉湉(不应该向父母出柜):绕开利弊谈感情

正一的分析,道理是能够成立的,但是前提有一点危险,因为它是把自己与父母置于对立地位,从双方博弈的角度来谈利弊。而反一的立论,则完全绕开了正方利弊分析这个阵地,像空降兵一样出现在对方完全没有防御的大后方——我们不谈和父母的对抗,只谈对父母的爱。由于爱,所以我们要保护父母,我们要在他们面前呈现出比较能被社会接受的一面,很多真实的东西是不能让父母看到的。压力在我们身上就行了,不要转嫁到父母身上。这一点,非常新鲜,也非常感人。

6、正二邱晨:好,我们就来为父母考虑一下

如果说正一和反一是各说一套,各自成理,那么从这一轮开始,正二和反二两位专业辩手,展现了超强的针锋相对能力,拳拳到肉刀刀见血。邱晨接过湉湉的话开始讲(这种直接接过来硬拆的姿,一向是辩论里最精彩的看点),我们也为父母考虑,那就考虑一下咯。首先,你以为你不说他们就不知道?你小时候看什么黄书他们都知道,你是个gay他们居然感觉不到?骗谁?他们有感觉,你又不明说,就一定会多想,以为你日了狗了。多大个事?直接讲啊!为啥要害父母操那么多歪心思?而且(此时话锋一转从父母的角度开始讲),你不是说你爱父母所以不想让他们担心吗?那父母也爱你,你知道他们担心的是什么吗?他们真正担心的是你幸福不幸福,有没有人陪伴(其实很多父母根本没这么无私啦,他们只是担心自己出去没面子,并不把孩子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但是这个政治不正确,所以就当没有吧),难道你不能给他们一个准话让他们放心吗?此处亦有煽情,而且丝毫不逊色于之前湉湉的煽情,完全驳回去,真是一记漂亮的全垒打。

7、反二姜思达:不担心没伴了,还会担心别的反二也是专业辩手(虽然颜值高到有点不像),接话也是丝般柔顺——你邱晨不是说父母担心我们没有伴,所以要解决这个担心就要出柜吗?那你有没有想过,父母还有别的更大的担心?比如担心孩子受到社会歧视?在这里,其实反二又回到了湉湉提出的那个“不要让父母担心”的论点,不过由于是现身说法,所以说服力更强。

(但是,也许是由于有太多个人的感受吧,所以这个理由逻辑上的问题其实是被掩盖了:父母担心孩子受社会的歧视,不是不向父母出柜的理由,而是不向社会出柜的理由;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社会上有歧视,孩子才应该先从父母那里找支持,共同对抗社会的歧视。而这一点,恰恰是接下来正方的论点)

8、正三樊野:解决方案——出柜并且改变父母

正三提出,首先,社会有歧视,但至少不要让父母也歧视你,如果不出柜,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表达对同性恋的歧视,你心里不是更不好受?如果不出柜,中国的父母经常会介入孩子的生活,你确定你能装一辈子?还不如说清楚。说了也不要怕,因为父母的观念是可以改变的,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要“让父母出柜”。这是非常精彩的论点,虽然看似口讷不能言,但这种诚恳的态度反而是加分项——更。不。用。说。颜。值。。(嗯其实我在现场也感受到了社会深深的歧视……说多了都是泪……)

9、反三马薇薇:

作为结辩,你要做三件事:反驳对方、阐明本方、价值倡导。我们来看看这个老辩骨(嗯至少看起来比邱晨老,嘿嘿)是怎么做的。

首先,反驳。这真是个难题——遇到樊野这样又帅又人畜无害又有口才又很诚恳又在一开始就表明很爱你的人,你怎么反驳?只有一条路:装。做。根。本。不。是。在。反。驳。

所以,马薇薇最先说的是:樊野晋级!——你赢了!我根本不想反驳你。然后,她轻描淡写地开始跟你讲一个看起来也根本不是在反驳的道理——幸存者谬误。

什么鬼?这跟辩题有什么关系?当然有,而且是根本性的关系。这是一个王炸。

作为一个结辩,当你发现,对方所有的错误,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前提错误时,你要做的,是揭示这个前提,一旦揭示清楚,bong!game over,轰然坍塌,此之谓王炸。

而这个王炸,就是幸存者谬误。是的,有些出柜的人也过得挺好,也能处理好跟父母和社会的关系,这些都是客观事实。但是不要忘记,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筛选的。我们之所以会看到身边出柜的gay都还比较成功,是因为不成功的根本不敢出柜,此事真是细思恐极。只有像库克这样做到事业顶峰的人,才敢不惧压力大大方方出柜;而即使是这个级别的gay,比如澳大利亚驻法大使,也不能为他的同性伴侣争取一个适当的礼遇。面对这样的现状,你还好意思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劝广大同志向父母出柜?(这也正是后来蔡康永主打的论点,英雄所见略同)

那么,不出柜,应该怎么办呢?忍着?继续装?这一点,前面可以不说,但是到了反方的结辩,就必须要说了,否则论证不完整,因为你总要有点倡导性的东西,总不能说“我不管你怎么办反正不要出柜”吧?

这个替代性的方案,其实很难。因为正常的想法是:1、忍着;2、我不出柜,等别人先出柜,慢慢的社会比较能接受这个现实的时候,我再出柜不就没压力了吧?3、我向外人出柜,不向父母出柜,瞒着他们总可以了吧?可是这三个想法,一个太惨烈、一个太猥琐(虽然的确是聪明的),一个太不现实,都不可取。所以,这时候反三提出了一个看似惊世骇俗,仔细想来其实又很有道理的建议:“大家一起出柜”。在这种搞笑的说法之下,其实是一个严肃的建议:脱敏。

什么是脱敏?就是我们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做的事情——将“性向”这个问题娱乐化。各种腐各种基各种奇怪的CP,当“好基友”变成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说法时,事实上我们对同性恋就已经渐渐脱敏了。所以,我们今天很多戏谑的说法,很有可能正是在推动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在往一个更包容更开放的方向上走,善莫大焉。你看,在反三的论证里,会用“好基友”,喜欢炒作“执中渐彪CP党”这些概念的年轻人,突然就成了时代的推动者,岂不是很爽?这真是一个又有趣又讨巧的立论。

顺便说一句,古希腊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三观最正的:他们在使用爱(eros)这个词的时候是完全不分友爱和情爱的,一方面可以很严肃地说,eros是城邦社会最根本的纽带,另一方面又可以毫无违和感地讲,eros可以让两个朋友之间想来上一发(当然不来一发是更好的,这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这个概念的原典根本就不是讲男女之间发乎情止乎礼)。所以中文译者在翻译柏拉图的时候,“友情”和“爱恋”经常要换着用很辛苦,在古希腊人那里其实是一个词。(当然还有另外两个词philia和agape,不过这里关系太复杂,上课时再讲)

(以下辩论画风突然都转向谈个人体验,略)

最后,谈我对两方立场的想法。那就是:要针对自己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那一点来立论,效果会更好。

正方最容易受到的攻击是:出柜是人家的事,人家受到的压力你又不能帮忙承受,你凭什么劝人出柜?这个说法,完全站在出柜者的立场来谈,会让正方很难受。怎么办?直接驳回去(因为反过来说逻辑也是成立的)——不出柜,承受的压力也是在人家身上,你凭什么劝人不出柜?人生苦短,你让人家再等等再等等,要等到什么时候?真正想通了,有压力又如何呢?与浪费生命这个代价相比,有什么压力是不可以承受的?所以不是我们不为同志群体考虑,是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再忍忍?”那也得忍得了啊!

而反方最容易受到的攻击则是:同性恋群体受到社会歧视是事实,可是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要先做父母的工作,让父母成为我们的依靠啊,外面风雪严寒,不是更应该家庭抱团取暖吗?你就这么不相信父母对我们的爱吗?最危难的时候不向他们求助,他们知道了会伤心的啊!如何应对?——不要(专门)向父母出柜,要么不出柜,要么就要向世界出柜。因为出不出柜,并不是硬性要求,关键看你有没有想好。如果只敢跟父母说,要父母帮助你来骗整个世界,那就说明还没想好,还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就应该再等等;如果已经想好了,那就跟所有人说,同时寻求父母的支持,有之固然好,无之也可以。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考量和顾虑,大得过“直面你自己”这五个字。

真的,再没有什么诫命,大得过这一条。

#奇葩说#辩论导读()小朋友被欺负了要打回

去吗?

1、这个辩题,是奇葩说史上最好的辩题之一,既接地气,每个人都有话说;又能深挖,背后有一整套的价值观。

2、这场比赛,主要看点是反驳,特别是正式发言之后的几轮反驳,拳拳到肉相当提神。

3、反一(艾力):君子剑

艾力是公认的暧男,但我不喜欢用这个与“云备胎”牵扯不清的概念。我觉得,艾力是个君子。君子舞剑,因为没有贱气,所以很容易被贱到。

艾力提出了两个主论点,经历了一轮奇袭,然后就被彻底剥夺了发言机会,始终处于被轮流吊打的状态,靠具有阳光般亲和力的微笑撑住了全场。以至于他的论点本身是什么,已经没人记得了。但是如果你倒回去仔细再听一遍,会发现这是两个最根本的论点,也是反方一切立论的基础:1、“打回去”的最大利益,是威武,但是其实打回去并不是真正的威武。2、“告老师”的最大坏处,是没用,但是其实老师还是可以有作为的。而这两点其实又源于一个共同的问题——老师的任务,是教育学生超越狭窄的视野,去认识真正牛逼的东西是什么,如果学生的纠纷要靠自行打来打去解决,这个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就无从谈起。

拆解对方观点最大的利益+防御本方立场最大的不足,是立论的王道。能把这两项任务用同一个点统一起来,是王道中的化境。但是,由于奇葩说的舞台与传统辩论赛不同,必须要求每一轮发言都出新点,不会允许你展开一个精妙的立论体系(也就是必须1、2、3、……不允许、、;、、、……),所以这个非常好的立论,基本上没有得到后续的支持,变成了一个烂尾楼。

4、肖骁奇袭艾力:砍刀的胜利

一个简单好用的立论,没说清楚问题也不大,就像大砍刀上就算有个豁口,也照样能砍死人。但是,一个精妙的立论体系没有说清楚,特别是没有后续的补充,就像一块精密的手表缺了几个零件,结果是灾难性的。所以肖骁这轮火力,也就是“老师管不了那么多”,是非常有效的。虽然从理论上说,艾力可以坚持打“老师可以教导学生真正牛逼的东西是什么”这个点,但是在德艺双馨老艺术家范湉湉的配合下(扮演一个胡搅蛮缠的学生以论证“有些学生是老师管教不了的”,以及“不能24小时保护所有人”),这个点完全是施展不开的,所以吃亏几乎是必然的。我在重温这段时,本能的反驳是:这种跟老师都敢胡搅蛮缠的学生,你打回去就有用吗?肖骁你试着打范湉湉一下?看她不撕了你!而蔡康永在这段奇袭之后的总结,也就是“告老师解决不了一世,打回去就解决得了一世吗?”也正是这个意思。——当你觉得吃亏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对等的逻辑来看,对方很可能也是吃亏的。这是一个重要的辩论直觉。往后看,这种反应会经常出现。

5、正一(柏邦妮)悲情的回忆

柏邦妮和接下去陈咏开的这两轮发言,都是充分利用自身形象优势的典范。邦妮讲“软弱的人会被欺负,不打回去就会被当软柿子捏”,逻辑很简单,但却实在是说服力爆表,因为它能勾起观众无数惨痛的童年记忆和同仇敌忾的勇气。虽然我们就算再回到当时,也不一定敢跟欺负我们的恶霸拼命(相信我,我在小学和中学时都试过的,试过之后的结论是:他们能当恶霸,岂是浪得虚名),但是看到这样一个甜美的小白兔沉痛地追忆起自己当年为什么不打回去,为什么不维护自己的尊严时,我相信,很多观众是和她一样会泪光涌动的。

而且,如果你觉得这只可爱的小白兔只是会诉苦,那就错了,她还有非常伟大的价值诉求。那就是:打回去是自己维护自己,而告老师则是放弃依靠自身力量维护自己权益的努力,转而依靠别人。一个形象如此柔弱的女生,呼吁大家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尊重,你还好意思不听?这场景,简直有点“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的感觉。观之令人热血喷张,恨不得马上找个恶势力跟他同归于尽。你看,这就是个人形象与陈词内容相得益彰的魅力。

6、反二(陈咏开):萌出一个脑洞

咏开的形象魅力,是萌,但是一般的萌,只是无害,算不上厉害;能萌出脑洞,才是真本事。而咏开这轮发言,提出了一个观众绝对事先想不到的论点(是之谓“代开脑洞”)——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被欺负的那一个,比如大雄也欺负过胖虎,所以说孩童不能自主来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必须有成年人介入。而“打回去”的思想不是因为勇敢,而是因为不想长大。

这轮发言,既有新鲜的脑洞,又有绘声绘色的充分演绎,还能与自身特点相结合(想象一下我给你讲机器猫故事的怪蜀黍画面感,就能明白有些话不是所有人都能说的),简直完美。

7、正二(肖骁):锋利的反驳

从这一轮开始,刚才提示的本场辩论最大看点,也就是精彩的反驳,开始轮番出现。说真的,肖骁在本轮的两个反驳,是惊到我的,因为抓点极准,临场能做到这样是非常不容易的。他顺着咏开的发言,驳了两点:1、你刚才说的无非是小孩油嘴滑舌(都觉得是对方欺负自己),那告老师有什么用?2、如果大雄告老师,就没有几百集的动画片,一集就完了,因为没人再愿意跟大雄做朋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肖骁驳完之后,马上转入自己的立论部分,这种极其顺滑,几乎不着痕迹的从“驳”到“立”的过渡,是正式的辩论场上都很少见的华彩段。——1、为什么没人愿意跟大雄做朋友?因为告老师是一种龌龊的行为,会让这个孩子成为班上的公敌;2、进一步来说,小孩子是很刻薄的,只有孩子能制孩子,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3、而且,告老师会让孩子迷恋权威,以后进入社会了天天有个屁事都告领导,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都会烦死你。所以,虽然残酷,但这就是社会,要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这立论的三个层次,既能顺承反驳的两点,自身又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和价值倡导。从完美性来说,与上轮持平,但是考虑到临场反驳的难度,在我的心中,是能够再有额外加分的。

8、颜如晶奇袭肖骁:对等原则的集中使用

很多人会问:辩手的反应为什么那么快?我们都没听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他们居然已经开始反驳,而且听起来还很有道理,难道他们的脑子转得比我们快好几倍?我的回答是:辩论,的确能训练人更迅速地思维,但是辩手之所以能反应这么快,主要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而不单是靠思维速度。

我们来看颜如晶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肖骁的回应的再反驳(括号里是我补足肖骁的论点): 问:“怕迷恋权威,那迷恋拳头怎么办?”

答:不会的,因为是你欺负了我我才打回去(所以打回去不是迷恋暴力)问:那还不是因为你欺负了我我才告老师?again,迷恋拳头怎么办? 答:如果你一直打我,那我当然一直还击(但这仍然不是迷恋)问:那你一直打我我就一直告老师咯,所以迷恋不是问题。

如晶这轮奇袭,想要证明的是对方说的告老师会使孩子“迷恋”权威不成立,所以,她以对等的原则去质问“打回去也会导致迷恋”这件事。既然两种选择都有可能会导致迷恋(而且没有比较可能性的大小),那以“会导致迷恋”来否定“告老师”这个选项,就是不公平的。无论肖骁怎么回应,如晶咬死一点,那就是“我们在这一点上是对等的”,不能破除这种对等性,无论你怎么反驳,如晶都能绕回到“所以迷恋不是问题”这一点。攻辩目的达成。

顺便说一句,从这几轮对话可以看出,攻辩的要义,就是“收敛”和“发散”之争。攻辩这一方,要尽量集中火力,无论对方扯到哪里,都要绕回到我原本的问题(想象一样武侠电影里经常出现的一个桥段,也就是剑指对方咽喉,无论对方怎么躲避,最后还是要指到那里去);而防守这一方,则要尽量地发散,说难听一点就是“扯”,扯得越远越好,总之不要让对方形成清晰的论证。

有趣的是,刚开始这几个来回处于下风的肖骁,突然无师自通地发现了(这真是天生的悟性)被攻辩时的“扯”字诀,终于跳出了刚才那个死结。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那我一直打你,你一直告老师,所以你发现告老师也没有用对不对?”这就相当于是绕开了如晶提出的那个问题(因为要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证明打回去一定不会导致,或者至少没有那么容易导致对暴力的迷恋,而这个在回答时是没有时间说清楚的),另开辟了一个战场(其实是回到了之前的论点)。

这回,轮到如晶愣了一下,只能用“这要再解决”来回避,然后赶紧抛出一个问题(她也在“扯”开这轮问题,因为肖骁如果继续追问“告老师为什么一定有用”,在短短的回应时间里如晶也说不清,刚才的攻守形势就变了)。如晶问:你这么娘,怎么打回去?而这并不是个好问题,因为对方可以很容易回答:这是个态度问题,打不回去也要打,事实上肖骁也正是这么做的,而且还再次祭出表演技,证明老师解决不了问题。总之,短短的几轮攻防,双方交替处于优势地位,非常之精彩。

9、反三(如晶):老师比孩子的优势在哪里?

反三的总结,讲了一个最重要,也最接地气的论点:解决孩子之间的纠纷,老师比孩子是有优势的。这个论点虽然没有艾力那么高大上,也没有咏开那么开脑洞,但是正因为接地气,最符合人们的直觉,所以也最具说服力。

这个论点,其实是常识:正是因为老师更有优势,所以被欺负了当然要告老师。但是要讲清楚这个常识,是需要有生活的。所以如晶没有从任何理论出发,也没有做任何价值升华,就是老老实实讲了两个故事而已。故事1:有爱心的老师自己剃光头,以解决光头小朋友被欺负的问题。这证明,老师的解决方案会比小孩子自己的更好,如果告老师没用,那也只是个别老师出了问题,而不是告老师这件事出了问题。故事2:恐怖的砖头和原子笔,说明小孩子下手是没有分寸的,任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会出大事。

(补充一点个人看法:从整个发言顺序来说,故事和常理应该先讲,然后是开脑洞提出一些新鲜的论点,最后才是高大上地讲“老师要告诉孩子真正威风的是什么”,所以艾力、咏开和如晶的发言如果顺序倒过来,也许会更好。当然,我的经验主要是传统辩论赛,奇葩说的舞台有其自身规律,所以只是一家之言)

10、正三(姜思达):最可怕的是孤立

正三首先反驳咏开:欺负人这件事,并非总是说不清谁欺负谁,有些小朋友真是无辜被欺负的(补充一点:如果这时候老师介入,而又各打五十大板,觉得小孩子之间欺负来欺负去很正常,其实是更伤人的),而他的立论点则是比打来打去更可怕的是被孤立,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规矩,跟大人所理解的规矩不一样,而当小孩子选择了“告老师”,就相当于是跟大人站在一起放弃了整个童年,是得不偿失的。请注意,他是先讲自己的立论,再反驳如晶说的那种原子笔事件太极端,再顺承说就算有这样的风险,“告老师”也是更大的损失。这种先立自己的,再在立论中顺便反驳一下对方的辩论方法,也是非常高明的,因为这能显得你一切成竹在胸。记得多年前看过一场辩论,有一方结辩最后玩了个阴招,提出了五个问题让对方回答,此时对方的结辩手如果不回答,会显得怂;如果回答,又会乱了自己阵脚。你猜他怎么答?——对方辩手问了我五个问题,没关系,请大家认真听我后来的陈述,这些问题自然就会得到解答。真是老狐狸……

11、华彩段:正赛之后的驳辩大赛

如晶反驳“告老师会导致小朋友被孤立”:孤立是因为你们大家给孩子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如果你们不这样做,被孤立的就是打回去的人了。(这是一种很好用的,几乎无法被证伪的反驳,类似于“中央政策行不通,一定不是因为政策本身的问题,肯定是底下执行的不好”)

而姜思达的再反驳,正是针对这种逻辑的特效药:小朋友和大人的规矩是不一样的,不同世界有不同世界的逻辑,所以灌输“要告老师”这样的观点是没用的。(这是对上述反驳模式的再反驳的经典套路,类似于“底下执行得再好也没用,因为这个政策本身就是逆天的”)

马薇薇另开一个论点:要告老师,因为不能任由孩子野蛮生长。这是如晶“孩子没有分寸”这个论点的实质,更阴暗,也更真实。只适合女魔头,不适合白莲花。马薇薇的表述分以下几点展开——1、你方只是在说,打来打去只是小孩子的社交方式而已,没这么简单;2、我作为转校生受欺负的经历最多,所以特别能理解孩子世界的残酷;3、小朋友的世界没有法律,只能靠教育,老师除了教书还得育人,能指忚小混蛋们18岁成年后突然变成良民。再说一遍,这是一个极暗黑,也极真实的论点,真的只能由马薇薇这种讨人喜欢的女魔头来说。(不要学,不要学,不要学……)

邱晨:全面到位的反驳(她反驳的这三点,我不评论,只如实记述下来,因为本身已经足够精彩。咦好像上一轮点评时我也这样做过?嗯因为她还是那么强啊我能怎么办?)

1、驳马薇薇:18岁成年是潜规则和明规则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潜规则就是孩子世界的自主博弈,所以“打回去”是不可或缺的;

2、驳颜如晶:小孩子不懂分寸,所以一开始就要制止,没分寸的情况不止会出现在打回去的过程中,(如果你不打回去从而放纵了对方)更是会出现在打过来的过程中;

3、驳陈咏开:小孩子的事情正是因为往往分不清谁欺负谁,所以告老师也没用。而万一老师不公平地处理纠纷,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咏开反驳:1、打回去并非第一时间制止暴力的唯一手段,第一时间告老师,也可以从最开始就制止暴力,而且这是用告老师的方式打回去,并不是任凭对方欺负自己;2、老师不是用来分辨是非的,而是要告诉小朋友自我反省,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错;3、对方的价值倡导会使人们不相信老师,而信任老师是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肖骁:1、驳咏开(所谓打回去会导致不相信老师):我们不是不信老师这个人,而是不信老师的手段一定能够解决暴力;2、驳如晶(所谓老师能用高明的手段化解孩子之间的霸凌):你说的那个减肥的例子,那如果以此推论,一个小朋友因为“娘”受欺负的话,我的老师也要装娘来教育小朋友?3、驳艾力(高逼格的立论):对暴力不屑一顾很可笑,而且打回去也不是报复。

最后这几段反驳,都很精彩,每个人的反应都值得点赞。但是其中的论点大多之前都已经出现过,也就不再赘述了。最后,对这个辩题补充三点个人经验:1、大家可能没有经过那个“告老师”原则盛行的时代,我是有体会的。小时候,每个周四都是“整风”时间,也就是集中处理一周小报告的时候,人人过关个个惊惶,真心不如“放学后操场见”来得爽快。2、小学和初中,因为我比较不识时务,总是莫名其妙地苦恼学校里食物链顶端的霸凌者,几次交手体验是:“打回去”基本是痴心妄想。3、小学时我曾经接受过一个死亡命令——到我班顶级霸凌者家里通知他家长到学校来,见过他爹之后,我突然对这个曾经把我胖揍过一顿的家伙充满了同情。

什么?为什么只是小学和初中?我高中时160斤,哼。

#奇葩说#辩论导读()好朋友可以约吗?

1、从未辩论打到一半被中止,从未讲话讲到一半被跳票,虽然很不爽,但是自己开了头的评论,硬着头皮也要写下去。

2、这是一个比“要不要向父母出柜”更劲爆,也更困难的辩题,因为出柜这题,至少还有一种基本的“”政治正确性”(反歧视)在,而这道题,正方(好朋友可以约)几乎无法援引任何既有的道德正义性,纯粹只能以自由主义的,解构性的价值观本身来立论。在我所熟悉的大学辩论赛场,观众也许没有太多的代入感,纯粹看双方的表现如何;而在奇葩说的现场,当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也就是会认真地想“我会不会做这样的事”时,就会很难被真正说服。初始票是22:78,也能说明这一点。

3、高打还是低打?——正方的战略关键

这种挑战主流价值观的题目,可以低打,也可以高打,各有利弊。所谓低打,就是以谦卑的态度,恳请大家为自己并不认同的行为保留一点空间,大概意思是说“我知道自己不对,可是你们也无权因此迫害我”;所谓高打,则是大大方方地主张权利,觉得自己在主张一种具有倡导意义的正确价值观。低打的好处,是身段柔软讨人喜欢,论证义务很小,毕竟是我自己躲着玩又不招你惹你嘛,你好意思不依不饶非说我错了?但是低打也有一个致命的风险,那就是把论域仅限于“个人选择”,会使这个辩题失去意义。比如对方可以这样说:对,这是你个人的自由,但是我们今天谈的不是个人层面的可以不可以,因为这完全是你自己的决定,没什么好谈的(个人完全可以主动地做一件自己知道“不可以”做的事情),我们所谈的“可以”,必须具有社会层面的正确性。——这样一来,就会显得低打的这一方很无聊。

高打的利弊,则正好相反。为一个大多数人都不太会去尝试的事情辩护,而且还硬要说它是值得倡导的,非常不讨巧。但是如果能够澄清一个逻辑,即“这种倡导并不是对所有人的倡导,而是对特定人群(双方都能成熟地对待开放性关系)的倡导”,应该还是可以成立的。但是由于这个特定人群非常之小(即使在最狂野的美剧里也是如此),所以这个逻辑,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很难让观众听明白。因为受众总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代入辩题,而大多数人其实都并不属于这个特定群体。

考虑到双方的利弊,为了使讨论更有意义,我们还是冒险地选择了高打,直接把“好朋友之间可以约”当成值得正面倡导的价值。我方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澄清“这种倡导只针对能够成熟对待开放性关系”这个逻辑。

4、正一(柏邦妮):真炮无敌

明白了正方的战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邦妮会做一个如此勇敢,以至(即使按照奇葩说的尺度)被删减大半的开往立论。她的论点是:1、真炮与真爱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难得可贵的,所以没必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好朋友之间,想约当然能约;2、性欲与性向一样,都有可能是流动的,一个人直了一辈子还有可能晚年发现自己是个gay,好朋友之间改变相处模式,从朋友变炮友也很正常;3、对好朋友的“约”并不是一种贬低,而是一种对对方身体的赞美。至于被剪掉的一段,具体内容我也不太记得了,大致是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约吧,反正是把“高打”这个战略发挥到了极致。犀利的观点,由于个人形象的可爱属性加成,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反差萌。

4、反一(肖骁):不杀熟

肖骁的论点,简单实用,就是引导并且强化大众对“约炮”这件事的负面联想。约炮是负面的,友爱是正面的,怎么能用这么肮脏的东西破坏纯洁的友谊呢?所以,再饥渴,也不应该“杀熟”,约炮就是拉屎这样的事情,约好朋友,就是把朋友当擦屁股纸,实在是不厚道。

应该说,反方三个人的配合,是比正方更容易操作的,因为他们是从低往高走,先讲一个大实话(约炮很脏友谊很神圣所以不能约),再进行分析(约好朋友会导致身份角色的混乱),最后上高度(总有些不可为之事才有人伦可言)。反观正方的战略布置,是一开始就上高度,然后分析利弊,最后再来澄清逻辑。从低到高比较好走,从高到低则比较难,因为它是先拉起一个高大止的架子,受到攻击后,再通过反驳来证明自己原本就是对的。后一种途径,在辩论中通常被称为“受身”立论,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和能力,对可以遭受到的反驳进行再反驳,要在对方的攻击已经出彩的情况下,通过更精彩的反击扭转态势。这个战略,难就难在这里。

5、正二(me):1篇失败的分析报告

刚才说过,正方的论点,基于一种自由主义的,解构性的价值观。为这种价值观辩护,有两种方式:一是作为当事人,通过陈述自己的苦衷,请求社会大众的宽容;二是作为局外人,先把自己撇清,再通过这种中立地位的优势来维护这个相对比较弱势的群体。前一种情况,比较适合做宣传,也就是通过对弱势群体真实处境的还原(把概念的人变成真实的人,揭示出绝对化的道德判断的非人道性),软化社会大众的立场;后一种情况,则比较适合公开场合面对敌意对方时的辩论,因为这可以使你免受“你是出于私心才会支持这个立场的”这种指责。想象一下,“性产业应该合法化”或者“大麻应该合法化”这样的一些辩题里,如果你是当事人,以中立的立场来看,说服力其实是会打折扣的。妓院供奉的祖师爷并不是嫖客,而是管仲,也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正二在最开始的时候澄清,“本人不是约炮界的”,就是为了获得一个中立的地位,提交一份客观的分析报告。这个报告分两部分:1、觉得约好朋友是“杀熟”的人,根本就不是“不应该约好朋友”的问题,是根本就“不应该约”的问题。因为杀熟意味着你自己也知道这不是好东西,既然不是好东西,约陌生人也是不对的。(而我们的前提应该是“约本身是可以接受的”)2、约好朋友的结果是三种——约不成(能成熟对待开放性关系并且真是你好朋友的人不会觉得这是什么总是),约不爽(至少好朋友还能替你保密而陌生人就难说),约成而且很爽(那你要么有了一个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后能聊的好朋友,要么甚至能约到真爱)。

不过,现场出现的跳票,证明这套论点并没有被接受。因为我做了两件不适合奇葩说舞台的事件:1、开头声称“本人不是约炮界的”,特别是在极具亲和力的肖骁讲完之后突然这样说,有种盛气凌人的感觉(again,这是辩论场上的习惯);2、我方认为“可以约”,是建立在“认为约这件事本身是可以接受的,能成熟处理开放性关系,能充分交流相互信任的好朋友”这个前提上的,而在正二发言的时候,并没有把这一点说清楚。所以说,我是既保留了辩论场上的不合时宜的习惯,又没有把这个习惯坚持到底,以至于进行了一轮非常违和的发言,向大家道歉。

6、反二(花希):国民闺蜜的暖心分析

与上一轮失败的发言对比,就更能看出花希的舞台亲和力。他敏锐地感觉到,正二说“我不是约界的”挺失分,所以一上来就大大方方地承认“我就是约界的”(节目效果,别太认真,当然你如果要去约他我也不拦着),然后以约界的视角讲了两件事:1、人有很多面的角色,融合在一起之后就会出问题,而性会展现出人类兽性的一面,融合进友谊之后更是容易出大问题;2、不舍得,好朋友是难得的,约却是简单的,把难得的好朋友变成约的对象,是得不偿失的。这两点,娓娓道来非常符合人们的日常体验,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也成为之后双方攻防的主要内容。

7、正三(马薇薇):奇袭和结辩

马薇薇的奇袭和总结一气呵成,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主要说了三个问题:1、人当然有很多角色,但是同时担任不同的角色,就一定不可以吗?比如说,辩友能变成酒友,而辩论时的针锋相对和喝酒时的惺惺相惜完全可以不冲突;既然如此,做朋友和约这两件事,为什么就不能并行不悖呢?(对方反驳说,性是特殊的)当然,性是特殊的,但到底是特别高贵还是特别低贱呢?如果是特别低贱,约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对的,而不是可否跟好朋友约的问题;如果性并不低贱,只是你自己驾驭不了“跟好朋友约”时的尴尬,那就说明你不是个适合约炮的人,而是个适合恋爱的人,这个辩题也没你什么事。(这一轮反驳,彻底把我之前没有说清的逻辑问题说清楚了——这个辩题的隐含前提,是“假如能接受约,并且能成熟地处理开放性的关系”,好朋友之间可不可以约,至于hold不住的人,那是另一个问题。就像怕辣的人吃不了川菜,不能证明“川菜不可以吃”)

2、即使只从义气的角度出发,朋友有急,要不要挺身而出?(对方答我替她找高晓松)对方要的就是你,出于两肋插刀的义气,就不能那个啥?(这一个论点,马薇薇是用搞笑的方式说出来的,但是你们往后听蔡康永的说法,也就是“好朋友向你提出这个要求,意味着TA放下尊严来乞求你,你至少应该尊重”,仔细想想,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个性不同,表达的方式也有刚柔之分)

3、一件事可不可以,或者说应不应该做,归根到底是看利弊比较。前面已经说过,好朋友约,最坏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尴尬而已,那么接下来,最好的收益又是什么呢?朋友之间,已经存在了灵魂了契合,所以当好朋友向你开口的时候,是有灵魂契合之后有肉体冲动,约一约,很可能会约出真爱(之后提到了六人行里的莫妮卡和钱德勒,还有一句“道德如果没有道理就会被取代”的金句),为了真爱,要克服一点点尴尬,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这是一个典型的利弊比较得出的结论。至此,马薇薇几乎以一己之力,把正方的论证说圆了。

8、花希奇袭马薇薇

花希虽暖,却是真正的辩手,非常善于硬碰硬地拆解。所以他从马薇薇最后一点,也就是最诱人的“好朋友之间可能会约出真爱”着手进行奇袭。第一轮问题

问:(既然你方的利益指向是真爱)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谈恋爱?

答:因为我永远不可能知道什么时候会爱上这个人(性和爱的觉醒不一定是同步的)问:那为什么一定是约一发之后呢?

答:当然不是一定,而是有可能,既然有这么好的可能,而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如此,为什么不试试呢?

小结: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开放(你看,这才是对方真正的分歧点——双方所预设的人群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最后总结时再说)

第二轮问题

问:有没有义字当头也不能为朋友做的事? 答:有,比如朋友妻不可欺

问: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会伤害到朋友的感情? 答:对

问:那约了朋友之后,TA喜欢上你,你却没有喜欢上TA,是不是也伤害了朋友的情感?

(以上,是一个经典的质询思路:1、告诉我一件你反对的事;2、告诉我你反对它的理由;3、这个理由同样适用于我所反对的事)

答:如果发个好人卡也叫伤害,那也是你的错;人家跟你约,你如果爱TA,可以先讲清楚,再考虑约不约,跟好朋友约,是可以谈道理的嘛(again,又回到刚才说的那个双方的真正分歧点——双方预设的人群不同)

9、反三(陈铭):道德帝的人伦关怀

陈铭是一个有超级明星光环的人,“约朋友有违人伦”这个听起来有点冬烘气的观点,居然能让他讲得如此温婉动人。什么人是不能约的?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界线。朋友应该划在哪一边?让我来慢慢讲给你听:好朋友之间约,会给人一种错乱和“僭越”感,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啊,为什么要跨越这个界线呢?——这个观点,是反方讲到最后真正的基石,就是看不惯,觉得对再有的道德体系形成冲击嘛。朋友毕竟是五伦之一,朋友之间约,虽然不能叫乱伦,但也让人觉得哪里不对。这个论点,在最后才出现(虽然是个实在话,但很容易被攻击说是陈腐),而且是由陈铭来讲(自带忠厚温良属性),是非常合适的。

最后,说一个最关键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辩题辩到最激烈的地方,双方都会很自然地讲到一个根本的分歧点,即“人们真的有这么开放吗”?(约得不爽,到底怪约本身还是怪你是个怂人?)再重复一遍:在那些能成熟地处理开放性关系,并且相互之间能充分交流和彼此信任的朋友之间,约是可以的,这是一个真理;反过来说,在那些达不到这样境界的朋友来说,最好不要约,这也是一个真理。既然双方都是真理,那有什么好辩的呢?当然有。

辩论,最开始都是辩事实,但是事实的东西说来说去也就那么些,最后总会卡在最坚硬的内核,也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上。而辩论的要义,本来就是要揭示两个不同立场背后的价值观,再对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归根到底,所有事实问题背后都有价值观的支撑,如果事实之辩陷入僵持,一定要检视双方的价值观。正方说可以约,预设了一个成熟对待开放性关系的人群;反方说不可以约,预设了另一群不能淡定处之的人。谁更正确?要看哪种价值观在当今社会是更值得提倡的。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到底是太开放了,还是太保守了,还是性行为方面太开放但是性观念却仍然落后(比如把性就理解为纵欲,把约就理解为肮脏)?我们是应该把性和爱理解成两件事,还是应该坚持它们的一体性?这里面存在一系列非常复杂,很值得认真分析的问题。所以,奇葩说的这场辩论虽然被中途叫停,但是真正的辩论,才刚刚开始。

#奇葩说#辩论导读()末日还有一个月,当局应该公布消息吗?(正方-秘而不宣;反方-公布消

息)

1、一般来说,我不会点评有自己上场的比赛,因为不够中立。比如上辩论课时会讲历年国辩决赛,偏偏不讲01年的。但是转念一想:反正奇葩说又不是正式的比赛,所以还是继续吧。

2、我尽量中立。信,你就继续看;不信,你看继续看你不信得有没有道理。

3、这个辩题,是本季奇葩说第一个与情爱和生活琐事无关的。之前我看到,很多人说老讲爱情都看腻了,可是这一期播出后,又有很多人觉得这个题目无聊。我觉得,倒不一定是叶公好龙的问题,很可能是,这类辩题,必须事先自己有一定的想法,有开脑洞的习惯,才能听得进去;不像情爱类辩题,是谁都有切入点,谁都可以马上就有代入感的。

4、反一开篇立论(陈咏开):政策性辩论的基本打法

这个辩题虽然异想天开,但却是正经八百的政策性辩论,也就是“我们”(注意不是个人选择)“应/不应”做一件事。而一切政策性辩论,都要衡量(普遍性的)利弊而非个人好恶。所以反一的开篇,就是从秘而不宣这项政策的“弊”着手。

最大的弊端在哪里呢?在于“不公平”。这是”不公开消息“的做法给人的第一直觉——凭什么你们知道了而不告诉我们?(潜台词是”要死也要大家一起死“,不过比较难听,至少一辩就说得这么直白不好,所以主打的是”少部分人可以用来谋利使自己过得爽“这个点)

那么,接下来要打哪个点?是公布消息的“利“吗?如果你这么想,就是不了解政策性辩论了。因为在政策性辩论里,双方的论证义务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不一样的……不一样的…………这很重要所以我要说三遍,咦好像是四遍?管他的)

解释一下:在政策性辩论里,改变现状派的论证义务,比维持现状派重得多。因为现状是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你要改变它,就必须举出足够的理由,而不能只是反问:那你说说凭什么不改呢?这就像是,你在商场买衣服,售货员有义务向你证明你为什么要买,但是你没有义务向售货员证明你为什么不买,如果售货员反问你:凭什么不买我们家衣服?你肯定会觉得TA有病对吧?就是这个理儿。顺便说一句,司马光被诟病得很多的那句”利不百,不变法“,其实就是”变更现行政策需要的理由必须十分充足“这个意思,道理并不错,只是说得极端了一点。

回到这个辩题,有重大灾情,政府理当预警,这是现行的政策,也就是反方的立场;而正方认为现在不能公开,是要改变现状的,所以论证义务会高得多。也就是说,反方没有必要在证明”你有弊“之后证明”我有利“,而只需要证明,你的担心(也就是改变现状的理由)是不足以成立的。

那正方在担心什么呢?当然是担心天下大乱。所以反方接下来就必须破掉对方的这个担心。反一(咏开)提出,面对末日,之前的恩怨会消解,达到一种peace的状态,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脑洞。

5、正一(范湉湉)开篇陈词:操作性,仍然是操作性

既然反一提出了peace这个点,而如果这个点成立,不公布消息就肯定站不住脚,所以正一最开始的任务,就是要破除这一点,也就是要论证”peace不起来“。湉湉是怎么论证的呢?记得上1篇里我提到过,”操作性“是种很好的打法。魔鬼在细节,很多看起来没问题的事情,一落到实处就会显出荒谬。湉湉也正是这样做的,而且由于她极强的表演能力(确实是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把”没处拉屎“这个点表现得极其生动,对反一提出的peace这一点几乎构成绝杀——观众会觉得,对啊,连屎都没处拉,你跟我说最后一个月人类会过得很安宁?一听就憋得慌。

不只如此,最后湉湉还提出了一个脑洞:最后一搏(不公布消息,由政府集中资源做保全人类的最后努力,即使只发射个飞船保留一点DNA也是好的)。真是了不得,继肖骁之后,那些原本不是辩论圈的老奇葩们,居然都学会上价值了,辩论圈要学表现力,综艺咖要学上价值,真是有意义的互动。而且这一点最妙的是,它的论证成本极低而反驳成本极高,”说不定“有希忚呢?”说不定“集中资源能带来人类最后一点机会呢?而这个”说不定“,是最难反驳回去的。

6、反二(廖远哲)驳论:操作性对操作性

反二开篇接了一句”人类社会有惯性所以不会乱“,不过这并不是主打,因为要证明不会乱真的很困难,举证责任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嘛。所以反二接下来也是在打操作性——你说要封锁消息,真的封锁得住吗?这是政策性辩论里的另一个着力点:政策的成本问题。

普通人看一个政策,总是就它本身来谈是好还是坏,往往容易忽略,任何政策的推行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成本大于收益,不管这个政策的初衷有多好,都是一个失败的政策。所以,”封锁消息“这个政策,真的能够(以可接受的成本)推行吗?反二提出两点质疑。首先,反正人类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传统的奖惩都会失效,那么靠奖惩制度来保证的”保密“也会失效,你想封锁消息是几乎不可能的;其次,世界上并非只有一个政府,你不告诉人民总有别的政府会告诉,这时候你反而被动,而且一旦消息透露出去马东作为议长会被花式吊打,何苦呢?

这两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与最开始说的”社会不会乱”有矛盾。因为社会秩序的维持就是靠奖惩,你强调奖惩失效所以不能保密,对方也就能接着说,对呀,奖惩失效所以社会会乱啊,而这正是接下来正三颜如晶一上来说抓住的反驳点。

7、正三(颜如晶)驳论:替代性方案

除了以上所说的反驳之外,正三的立论,用了政策性辩论的常见套路:替代性方案。在政策性辩论里,你要反驳对方的那条路,总得留条活路给大家走,不能一副”我不管反正不能这样“的姿态。大家想想,佛祖为什么要割肉喂给老鹰?是因为老鹰质问他:你不让我吃鸽子那我吃啥?你看,连佛祖这么牛逼的人,面对质疑时都得给出一个”替代性方案“才能过关,何况凡人乎?

所以,正三告诉大家,有一个替代性方案,既有公布消息的好处,又没有公布消息的坏处,同时仍然是一种保密,这就是”讲一半“——告诉大家有流星要来,但并不是必死,就像安慰疗法那样,就像宣传有天堂那样,给人留下最后的希忚,让人们在平静中度过最有范的最后一个月。

8、反三(me):顺承”天下大乱“,并正面论述反方的”利“之所在在总结阶段,反方有两个主要任务:补漏洞,升价值。就补漏洞来说,全场正方让反方最疼的,其实是对“天下大乱”的渲染,而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这一点其实很难反驳,因为毕竟是这么大的一个冲击,”会乱“比较符合大家的想象。所以,反方此时要做的,其实主要不是反驳,而是把问题引向另一个方向:利益。想象一下,你在挑衣服的时候报怨太贵,而售货员又没有权力给你打折,这时候TA会做什么?把你的注意力从”贵“引向”好看“。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虽然政策性辩论里,维持现状派的论证义务是比较低的,但是到了”天下大乱“已经深入人心的时候,反方不可能再坚持说”对方必须证明必然会天下大乱,否则我方作为维持现状派天然成立“这么没有观众缘的话(也许在真正的议会辩论里可以这样,但是在奇葩议会里肯定会被嘘死),而要把大家的注意力,从成本引向收益。收益是什么?——最后的欢乐+最后的尊严。

看一下反三的思路:首先象征性地驳一下”天下大乱“(针对的是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没处拉屎“——没处拉就没处拉呗,世界末日了谁管你,但这其实是虚晃一枪,重点在后面);然后,坦然承认会有慌乱(天下大乱有没有可能?有!但只是暂时的),并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一个新的维度——当最初的慌乱过去之后,最后一刻我们应该如何度过?(之所以会一直强调让观众一起来“开脑洞”,就是要引入一个场景,有了代入感才好做文章,很遗憾,由于反三天然的观众缘缺失,很难说做到了预期)

最后一点欢乐,是我们可以一起尽情消耗地球上现在的丰富资源(类似豪华渡轮任你玩),这是享乐主义者的最后一个月,他们的欢乐不应被剥夺;最后一点尊严,是我们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在处理了个人事务之后,以自主选择的方式迎接末日,而不是猝不及防死得很狼狈,这最后一点仅有的尊严也不应被剥夺。在这里引入了一个外星人的脑洞,(我本来准备说上帝的,但是怕涉及宗教会不太合适这个欢乐的气氛)是因为我当然知道对方可能会说”全人类团灭尊严有什么意义“之类的话,结果还真的预料到了。接着看。

9、正三(马薇薇):

正三的最后陈述,是完完全全的现场反驳,而且是一驳到底,这是最见功力的。(插播一点感受:专业辩手之间撕是最好看的,因为完全是针锋相对的搏杀,没有任何一点武术套路表演的痕迹)

首先,驳最后的欢乐——不可能全人类一起嗨,因为你想跟人家嗨,人家不想跟你嗨。在失序的状态下,一部分人的欢乐是建立在另一部分人的痛苦之上的。(反三刚才讲的是”物资足够所以可以一起嗨“,正三则敏锐意识到,让人嗨的很可能不是物资,而是另外的人,比如美女这种”资源“,这真是一个漂亮的反驳)

其次,驳最后的尊严——尊严的意义是以人类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所有人都挂了,根本没人记得,所有的意义都不存在了,你还有个屁的尊严。而且要说尊严,秘而不宣才是真正的尊严,因为它至少还让人们在最后平淡的一个月里”以为“自己保有着尊严,而不至于在狂欢中丧失尊严。

10、正规陈词之后的补充

陈咏开(公布消息):个别人可能会,但整个人类是不会慌乱,不会失序的(说真的,这个时候其实不应该主打“不会乱”,因为论证成本真的很高,而是应该接着反三讲“就算刚开始乱一下又如何?最后还是会恢复平静的”)

花希(秘而不宣):一切都失去意义的时候,平淡的生活本身就是意义;外星人也希忚看到如常生活的地球人(这个反驳很有针对性,果然是专业辩手,除了颜值远超一般专业辩手之外……)

邱晨(公布消息):你能想明白别人为什么不能想明白?当权者并不比大家聪明,智慧在民间。(这也是蔡康永总结时的立论,你看,牛逼的人总是能想到一起去——而更牛逼的人,总是能超然所有的人想象……咳咳)

马薇薇(秘而不宣):你这无非就是在说民主,可是民主在这种突发重大事件上是没效率的(她总能第一时间针锋相对的反驳,在奇葩说中,只有邱晨有这个速度,在辩论圈出来的奇葩辩手里,也只有她俩是正经二三辩出身,职业撕逼狂魔)

陈铭(公开消息):个人体验-遇到末日可能到来的消息时是好奇多于恐惧的,人怕的是只有我死,而一起死是不怕的,而且跟伟大的人一起死是多么牛逼的一件事啊!(诡异的一个高度,武大的人都善于开脑洞)

范湉湉(秘而不宣):实际上她在这里只针对陈铭的发言讲了一句话,一共只有六个字:“那是你觉悟高”。这根本不是一轮完整的发言,但是我必须提这句话,因为它反应了一种准确的直觉——陈铭讲的,的确是在最高觉悟的人看来的世界末日,它最大的优点和最大的缺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曲高和寡。(再次表扬一下湉湉同学的直觉,她虽然没有辩论的专业训练,但是综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直觉真是准得要命——其实我主要目的是为了夸辩论圈:你们不要以为你们学的那些东西没用,人家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跟咱们的直觉是一样的咧!咳咳)

(团长总结略)

总之,这是一个奇葩的辩题,这是一个疯狂的脑洞,但是认真说起来,里面又有很多政策性辩题的通行原则。揭开综艺的面纱,能看出很多门道。最后,顺道给自己做个小结或者说辩解吧——别指忚我的表现有什么亮点,因为综艺的舞台,随性的赛制,不是我能发挥最大能量的场合,自我感觉有点像马拉松选手去参加一百米跑,各种节奏不对。但是我为什么会参加这个节目呢?说句不怕被骂的话,因为我觉得,其他形式的辩论,我已经很清楚也很能掌控了。但是这种新兴的,综艺形式的辩论,还需要认真咂摸一下门道。而亲自上场试试,无疑是最好的方法。我喜欢辩论,更喜欢研究辩论的通行规律,而在一个看起来最不像常规辩论的辩论舞台上,仍然能够起作用的那些辩论规律,应该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的。这是我参加奇葩说的原因,也是我写奇葩说辩论导读的原因。也许很迂腐,但是很多时候,在别人不认真的地方认真,你就赢了。

世界这么大,奇葩那么多,我们一起看看吧。

#奇葩说#辩论导读()你会接受开放式婚姻吗?(正方-接受;反方-不接受)

1、讲解笑话为什么好笑,本身是不好笑的,但它有另一层面的意义,所以仍然可以很有意思。看样子大家也觉得还有点看头,所以我接着写。

2、反方(不接受开放式婚姻-以下简称OM)先发言,所以我先来谈反方的策略。由于很少有人真的会一边看我的文章一边看视频,所以我们谈得宏观一点。

3、反方的立论核心:操作性。

反方的第一个论点,是操作性,这是非常好的辩论技巧。因为涉及到价值情感的事情都很难谈清楚,只有操作性最容易取得实质结论;而且很多事情细想起来还不错,一旦落实到细节,魔鬼就都出现了,就能清楚地发现干不成。最典型的例子,是战国策里颜率护鼎这个例子——东周赖账不把九鼎给齐国,就是从“路上危险”和“人力不足”这两个操作性的角度,来论证“不把鼎给你”的,齐国也不好发作。这就证明,操作性问题是可以绝杀的。

肖骁在开篇陈词里,从两个点论证了OM在操作性上的困难:1、没法开始,2、没法结束。首先,不管你把OM说到天上去,提出这件事是非常诡异的——这不就等于是逼着自己的另一半给自己戴绿帽子吗?(当然更好的说法是,提出这种想法的人,会第一时间被理解为想出轨,很难维持现有的婚姻)谁能接受这种诡异的提案?其次,爱与性是很难分开的,一旦开放,万一跟别人有真爱了,你这个婚姻照顾废掉。在这里,已经隐含了后面马薇薇所说的观点,即”开放“与”婚姻“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之后,马薇薇继续打”不可操作“这个点,不过是以另一个角度,即”档期不合“。(这又是很值得学习的辩论技巧——通篇主打一个点,容易显得单调;打得点太多,又容易易得散乱,而且言多必失,所以最好是以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阐发同一个道理)她做了奇葩说历史上最有画面感的陈词,把自己所有队友都变成了人肉背景板,把”档期不合“这件事讲得极其形象。其中心思想是:OM是为了有更多的体验,可是大家都这么干的时候,其实是相互制约的,还不如老老实实守着自己的伴侣呢。(这里其实隐含着康德的道德哲学观念:凡是不能普遍化的原则,都是不道德的。OM之所以不道德,就是它所带来的利益,是以只有一小部分人这么干为前提的,大多数人都守着自己老婆,你才有自由去勾搭别人老婆;如果大家都这么干,你哪儿有这么爽?!)

4、切割与捆绑:反方指出”开放“与”婚姻“的矛盾

人类没有那么理性,我们反对一件事和支持一件事最大的理由,就是它与我们已经支持或者反对的事是否一致。所以,当你希忚大家反对一个观点的时候,就要拼命把它和大多数人都反对的观点捆绑在一起。而反方的观点,非常容易和”不尊重少数人群的自由选择权“这种政治不正确的观点绑定,正方果然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正三陶然,认为就是有一些人有“多爱”的需求,而现在没有合适他们的婚姻形式,这就跟同志群体的情况是一样的。这种捆绑,对反方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相应的,你捆绑,我就切割。马薇薇那句”不同不是错,伤害别人才是错”,意思是说“少把OM跟同志绑定。的确,他们都是少数,这一点不假,但OM的问题在于伤害了别人,而同志不是,完全两回事。“你看,这就是切割。

那么,为什么OM会伤害他人呢?都是成年人,都有自由权,为什么不能缔结这样的契约呢?反方的逻辑是:因为”开放“和”婚姻“的内核有冲突。爱很多人是浪漫,婚姻则是求稳定,“矛盾的东西不是不道德,而是不存在”(还是马薇薇说的,好吧她的金句的确比较多),而追求不存在的东西,当然会对双方造成伤害。这里的妙处是,反方本来是容易显得唱高调的,但现在却完全不用做道德评判(这给人观感不好),而只是微笑着充分向你呈现你的自由选择权:想浪漫?Open吧;想稳定?Marry吧!想害人害己?Open Marriage吧!

5、反方的问题:爱是婚姻的基础吗?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反方的立论到这里已经无敌了——追求自由浪漫的人出去浪,追求稳定关系的人在家宅,皆大欢喜,何必搞一个非驴非马的OM?但正是在这里,反方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婚姻的基础是爱吗?如果是,那爱就一定是专一的吗?不专一而伴侣又能接受的话,为什么不能搞一个OM ?反过来说,如果不是,那婚姻岂不是完全的利益关系?这是一个两难,怎么选都有问题。你敢说婚姻只是民事契约,不以爱为基础,观众不一定能接受,但是你承认爱是婚姻的基础,又会陷入以上所说的这些质疑。这个两难如何解决?请看下条。

6、OM最大的问题,不是不道德,而是划不来

严格说起来,”你会接受开放式婚姻吗?”根本就不是个辩题,因为这是你自己的个人选择,有什么好辩的呢?事实上的OM大把存在(至少是其中一方默认另一方不忠),背后是喜是悲谁说得清呢?而真正值得辩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即:当你们动了OM这个念头的时候,一定是因为遇到了某些困难,而OM是否真能解决这些困难呢?或者说,它带来的麻烦,比它能解决的困难是多还是少?

现在,我们用这个思路再来梳理一下反方的立场——两个人浓情蜜意山盟海誓的时候,是不会想到OM这回事的,有这个想法,一定是因为相处腻了、感情淡了、或者遇到心动的其他对象了,此时,有修复感情、出轨、离婚、OM这四个选项。其中,修复感情是最好的;出轨是最危险的,离婚是代价最高的,而OM,是最划不来的。因为OM中的双方出轨自由,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口头答应得好好的,任何时候心情不好,分分钟拿你出轨的证据告你净身出户。所以OM就相当于,承担着出轨的风险和可能离婚的代价,却得不到二者的好处。

(好吧这其实是我的脑洞,不是场上辩手的思路,谢谢观看,现在把它忘掉吧)

7、正方的魔法:减少论证义务

现在说一下正方(接受OM),正一位置上的邦妮做了三件事:1)界定论域——我们只谈自主选择的OM,不谈那种被逼的(老公想出去再试试老婆只好同意);2)论证性与爱是可以分离的(宝黛钗三人的关系);3)说明正方只想让大家”接受“有这样一种选择,而不是在倡导OM。这三件事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件事:缩减论证成本。

做生意要尽量减少成本,辩论也是一样。正方把自己的立场限定为:“以爱(不是性)为基础的婚姻双方,在性这个问题上,出于双方自愿做出了一个OM的选择,我们是不是能够多一点宽容,而不要口诛笔伐呢?”——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还需要辩吗?当然是这样啦!你看,限定论证义务,就是有这个奇效。

那么,面对把自己的论证义务限定得这么少的对方辩友,应该怎么办呢?是这样的,论证义务的减少会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论证的意义同时也减少了,你只需要指出这一点就可以了。一个常见的打法是:”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他们只是想说XXXX,这句话当然是对的,可是它有意义吗?不就是句废话吗?而我们今天谈论这个辩题,难道不是希忚对在座各位有些帮助,有些指导意义吗?所以对方辩友今天不能只是论证,作为一种个人选择的OM是否可以被接受,而是有必要证明,当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OM是一种与修复情感或者离婚同样正确的选择。“

顺便说一句,事实上,马东后来在正三陶然说完之后的干预(说正方讲得太感性了,暗示这个辩题不能这么打下去),也正是因为感觉到了这一点——如果纯从个人情感上说,当然我们不忍苛责那些选择OM的人,但是这个问题不能只限于探讨是否能够包容,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8、延伸性的思考:婚姻是什么?

我之所以喜欢辩论,是因为我喜欢哲学,而哲学又始于辩论。我认为,第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与一般教材上写不同),不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这么高大上的追问,而是一个非常小的问题:“人们经常在说XX,那XX到底是什么呢?”当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是以这个问题,戳穿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识,开启了哲学思考的大门。

这个问题之所以很深刻,是因为一般的言谈,都是把概念当成理所当然的东西,并对它发表种种意见。但是你认真想一想就会发现,你对一个东西所做的一切评判,都是基于这个东西的概念,可是对于它的概念,我们真的很清楚吗?比如说这个辩题,谈到现在,你会发现,是否接受OM,关键要看你对婚姻的定义。之所以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是因为我们对婚姻的理解不同。——原来,说了这么久,在人们的理解中,不是只有一种婚姻的!

什么样的人会不接受OM?是那些把婚姻看成是爱的契约的人。爱,就一定意味着依恋,在这种情况下,最多是对于对方另有新欢的包容,根本不可能存在“你跟别人怎么玩我根本不在乎”的OM。这倒不是因为爱与性不可分离,而是因为爱的非理智性,与保持“各玩各的”的距离所需要的极强理智,是有根本冲突的。(就像喝酒带来的迷醉与开车所需要的清醒不能兼容)进一步说,对这种人而言,就算婚姻是一种监狱式的妥协(蔡康永语),但是维持关系,本来就是要妥协,要放弃一部分自由的。而OM恰恰是既不愿接受婚姻的束缚,又要保留婚姻的形式,是很虚伪的。

反过来说,什么样的人会接受OM?是那些把婚姻看成纯粹民事契约的人。结个婚而已,你当谈恋爱呐?婚姻法只能规定财产和子女监护权,又不能规定感情,所以两个人当然可以一边保持婚姻关系,一边在情感的世界里充分自由咯。这是一个非常自洽的逻辑,但前提是只把婚姻理解为婚姻法所规定的那种契约,nothing more。(婚姻法规定“相互忠实”,只要双方明确这是OM,是不违背这个规定的;更何况出轨又不是公诉案件,伴侣不管就等于没事)

总之,OM,只是一种个人选择,应不应该,别人是没有权利指指点点的。你真正需要做的,是在这样做之前(严格说应该是在结婚之前),与你的伴侣一起确认,你们对婚姻的理解是一致的。如果你们双方的理解都正好是可以OM的那一类,而且之后又遇到了需要OM才能解决的问题,那当然可以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其实在做决定的时候,都没有想清楚自己的立场,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定义,以什么样的逻辑和事实推导出来的。辩论,不是帮你做决定;而是帮你梳理清楚你自己的思路,知道自己要什么,即使将来承担代价,也是清清楚楚、无怨无悔的。

辩论为什么很重要?以此。

#奇葩说#辩论导读:伴侣要找选择恋爱经验少的(正)VS经验多的(反)

里面辩论的门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笑过之后,进一步感受场上辩手,以及幕后的黄执中、胡渐彪两位导师的高明之处。(场上辩手经常像是被这两位附体,很多论点都有点浓浓的黄胡味道)文章比较长,而且为了中立起见基本不提姓名,如果觉得看起来费劲,请与场上选手的精彩表现一起看,应该会少些乏味。

正一:经验多的靠不住

得分点1、主动作切割。

以“主动权”立论,但是马上做切割,说自己并不是把恋爱理解为“干仗”(这是“主动权”一词最容易引起的联想),而是强调恋爱要平等(“相互对上夹”)。这个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卸下观众的心防之后,并且确保之后的笑话讲再多也不显得轻浮。

得分点2、诉诸最直观的感受。

大多数人为什么想找恋爱经验少的?因为经验多的会显得自己很白痴(看电影这个例子),而且难以信任,不敢跟TA相濡以沫(旧情复燃的危险)

得分点3、以“罩不住”论证“靠不住”

“靠不住”毕竟是对方的心态问题,自己这边很难论证,所以正一在论证时,都是在说“罩不住”——对方段位比你高,你没有同等反制的能力。这两个概念,逻辑上当然是不一样的,但是非常容易偷换,而且也很容易被接受。(这一点反方没有任何人指出,如果指出的话,大致的反驳逻辑是:你只是在论证经验多的人在恋爱中比较强势,我比较吃亏,这不还是在把恋爱当成干仗吗?强势就一定会欺负我吗?我干不过对方就不跟对方在一起吗?按这个说法,女生只能当拉拉,因为哪有几个女生打得过自己男朋友的?)

反一:经验多的更能经历爱情中的风浪

得分点1、场景化

辩论,跟写文章一样,并不是意象都多越好,一个鲜明的意象,能让大家完全进入你的场景里面,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的论点(就像如晶永远都在谈食物)。所以,与正一举出无数个段子不同(双方的一辩,都是根据自身特色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辩论策略),反一只讲了一个类比,就是航海。恋爱就像航海,是会有风浪的,恋爱遇到问题的时候,当然是更有经验的人更知道如何解决。

得分点2、论点集中

选择,并不是做数学题,看最后哪一个选项分值比较高就选哪个。人们做出选择,很有可能只有一个最关键的原因,一票否决或者一票肯定。反一指出了这个原因,就是度过恋爱中的难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他没来得及把这个道理的前提讲清楚。(可以在开头补充几句:今天这个辩题,有一个根本的前提是“爱”,不爱你选恋爱伴侣干嘛?所以对方一辩的顾虑是多余的,因为在爱的前提下,对方即使经验再多,你再白痴,TA也不可能伤害你,也不会让你觉得不安全,如果连这个互信都没有,你们趁早分手得了。所以说,现在的关键问题只有一个:在双方相爱的情况下,选择什么样的人,会让爱情更稳固更持久更幸福,更经得起风雨?)

正二:经验少照样有阅历

得分点1、第一时间反驳对方核心论点

因为反一的核心论点很集中,也很有力,所以这个时候的及时反驳就变得非常重要。正二开场时就提出,恋爱经验少不等于小白,社会阅历丰富,善于识人者,也可能因为出手慎重从而恋爱经验少。这样,就相当于破掉了对方的核心论点。(但是此时她又转去讲“挑西瓜”,其实有更好的做法,就是直接从对方的航海入手,接对方的例子为自己所用,才是最精彩的辩论交锋。比如:“对方讲,经验丰富的老舰长更知道如何应对风浪,可是请大家想一想,你挑船长的时候,是挑一个没沉过船的,还是挑一个沉过很多次船,沉船经验丰富的?恋爱经验丰富,明明就是不断沉船然后不断再找新船的一个船长嘛!”然后再接自己下面的论点,即恋爱经验多很可能说明这个人性格有问题,这样接就会更顺)

反二:经验多的才是好恋人

得分点1、形象类比-经验多是因为受欢迎

吃,是最容易与观众找到共鸣,也最容易生发出各种可类比点,同时又足够轻松幽默的类比。“恋爱经验多的人比如好,就像排队多的餐馆比如好”,简单易懂。(当然,任何类比都有不当之处,实际上,正二“谨慎出手所以经验少”这个点,是力克这个类比的,就类似于“高级餐馆人不会像麦当劳那么多”——而这正是接下来正三的反驳思路)

得分点2、经验多的才识货

这是本场辩论到现在为止出现的最有趣的论点,意思是说,如果你对自己有自信,一定要找经验多的人,才能知道你的好处在哪里。这个论点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把“是否接受我的论点”,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绑定在一起。潜台词是:“你觉得你怂吗?那就找经验少的咯;你觉得你还有点料?不要怕,找经验多的,TA才知道你真正值得爱的地方是什么。现在你来决定咯——你是怂货吗?”

正三:结辩

得分点1、对反方主要观点进行了清晰梳理反驳 首先,恋爱只需要得到对方的认可就可以了(的确如反二所食,最有经验的食客觉得你的牛排好才是真的好,但是恋爱不是要跟谁比赛,只要我的恋人觉得我好,就是真的好);其次,难吃的快餐吃的人最多,经验多不一定代表人好。

得分点2、破立同步

一般的辩手,是先破对方,再立自己,但是其实,你方的立论如果真的立得好,应该是正好能针对某些错误的,所以立和破往往是一体的。正三在立自己观点的同时,指出这正好是针对一个常见的误解,即“恋爱经验多的人相处起来比较轻松”,因为恋爱经验越多,代表每段恋爱时间越短,他们所“多”的那部分经验,不是帮助更好相处的经验,而是勾搭或者滥交的经验。这是一个极其漂亮的论点。(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跟每个人相处的时间短,所以其实并没有完成完整的恋爱周期,别人经历过的很多恋爱经验,这部分人是经历不到的,这岂不同时也就说明他们“恋爱经验少”?——其实,以笔者的意思,“恋爱经验”不只是看谈了多少段恋爱,更要看在恋爱中有多少丰富的体验,但是这个问题太复杂,在综艺节目里不一定谈得清楚,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双方都不从这个方面立论)

得分点3、总结性的总结

并非所有总结,都是总结性的,因为很多总结,无法给观众一个清晰的,Slogan式的概念以方便记忆,你说完了,大家也就忘了。而正三不是这样,他在最后提出,恋爱经验多,要么是不停甩别人,是拨X无情;要么是不停被人甩,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以金句总结,让人印象深刻。

反三:结辩

得分点1:价值观,永远都是价值观

辩论打到最后,双方都不是傻子,该说的也都说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达成一致?最有可能是因为双方价值观不同。所以结辩要“上价值”,不是说故意硬往上拨,而是自然而然的必须要谈到价值。在进行了自我批判之后(肖骁的形象的确不太适合一本正经地纠正别人的价值观,不过你看,只要敢于自我解嘲,这也不是个问题,而且效果超好)。那么,这个隐藏在正方论点之中,让观众觉得能够接受,但是真的拎出来看又会觉得不对劲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我们群体无意识中,对恋爱经验多的人的鄙视。

得分点2:反转,恰如其分的反转

山似文章不喜平,看辩论的也不愿意只看老生常谈。所以,你必须挑战观众的价值观,这挑战不能太过激进,但是必须有。而反三要反转的,就是对“恋爱经验多的人”的刻板印象。一般认为,恋爱经验多的人比较花,比较爱玩,比较不靠谱。但是反三解释说,这些人其实才是追求真爱的常人(因为是常人,没有第一次就遇到真爱的运气;因为追求真爱,所以不愿意将就,不放弃对真爱的追求),不是什么禽兽或者烂货。得分点3:讲价值观,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倡导

价值观很容易讲得空,所以一定要有对具体行为的指导。如果恋爱经验多是不好的,那会弄到人们在爱情中打死不分手,耗也要耗下去。而如果一个人本质不好,那TA的玻璃心或者死缠烂打在之前就会暴露出来,所以恋爱经验多,其实是一种筛选机制,这也是一个很妙的脑洞。

(接下来是双方后排选手的补充发言)

反方第一轮:抓出“出发点”这个关键,把正方的观点归结为“自私”。找经验多的,要么是因为对我好,要么是因为更有成就感。可是爱情应该是共建的,要“种出自己的果实”。(讲真,能把光源氏养成计划这么猥琐的概念讲得如此义正辞严,反方这位辩手值得好好学习,哈哈哈哈)

正方第一轮:1、经验多不等于这个人有问题(这还是在讲正方原有的观点,而且也没有新的例子,也没有完全针对反方刚才的发言,所以讲到最后讲不下去了,让马薇薇继续说,这是非常聪明的战略,辩手的素质,不止要看能讲什么,更要看有没有大局观。接下来是马的观点);2、找经验多的人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珍惜和心疼对方(因为经验多的人比较惨),这才是真爱;3、找经验少的人,也不是因为要去呵护TA,而是因为不把TA当人。你看,这后两轮,才是针锋相对的辩论。(此时反方稍做反驳,说他不是指要把别人当养成对象,而要共同养成一段生活。可见,如果刚才正方的反驳里援引了反方的原话即“种出自己的果实”,效果会更好一些,反方也更难洗白自己)

反方第二轮:(用一种新的表述,从情感层面,重新阐释了“经验多的人才识货”这一点)的确,经验多的人不一定会把TA的经验用来照顾你,但是,经验多的人心态比较苦,比较能够知道你的好,而经验少的人,其实根本不识好歹,你对TA再好,TA也还是觉得世界那么大我还要再看看。

正方第二轮:1、经验多的人心里那么苦,岂不是很难满足?要多少甜才能平衡这个苦?(很漂亮的反驳,因为——再说一遍——任何类比都有不当之处,听到对方一个好的类比,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找它的不当之处,再用同一个类比漂亮地回击;当然,这个回击本身也是有问题的,因为心里苦,一点点甜就会觉得很甜,这也正是马东后来所指出的)2、跟经验少的人更能体会一起的成长(这一点事实上弥补了“找经验少的很像光源氏养成计划”这种坏的观感,因为两个人经验都少,就不存在谁养成谁,大家一起成长嘛)

以下是《奇葩说》节目中蔡康永的独特观点,值得我们学)山草香○(习。

第一期论题: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

蔡公观点:拼事业

我很喜欢看书

看书的意思其实就是从作者的智慧当中来学习

我看完书以后常常感觉到

教你怎么拼事业的书大部分都是真的能够帮到一些忙

教你怎么拼感情的书大部分都在瞎扯

就是感情这件事情

你不管怎么拼最后是拼不下来的可是事业这件事情

随着智慧的累积随着经验的累积

其实学习可以有帮助有成果

所以如果现在叫我诚心诚意的给大家意见的话

我真的觉得我就算鼓励你们拼男人

我也觉得我是把你们推到一个火坑里面去

这是一场无法拼的事情

男生会变而事业非常忠诚

事业呢

是等在那边

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用心

它会回报你

而男人呢

你努力你用心

他依然会变心

所以我赞成是拼事业

第二期论题:该不该看伴侣的手机

蔡公观点:该看

每次听这两位辩士(马薇薇、范湉湉)讲话的时候

都有一种悲壮的感觉

她们好像都是用生命在辩论

是的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其实很容易乏味

因为所谓的尊重所谓的信赖

最后带来的那一种距离感

渐渐地就没有办法克服

当你从一开始就守定了这个规矩

就是你不看我的手机

我不看你的手机

你不过问我今天晚上去哪里为什么半夜两点才回来

我也不过问你的时候

到最后就习惯成自然

大家就遵守这个文明

而冷漠的规定

两个人的关系会渐渐走到一个令人感到疏离跟寂寞的状态

所以我有些朋友呢

他们互相干涉对方的生活空间

虽然不尊重对方的隐私

虽然被认为缺乏信任

可是(这)给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带来很紧张的感觉

我不是在开玩笑

那个紧张感使他们的生活

再在一起十年二十年之后依然维持了情趣

而那些互相冷漠的尊重的人

等到20年30年之后

渐渐步入一个互相不闻不问的状态

所以我纯粹是根据实际的经验跟大家讲

事情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悲惨

就是互相干涉对方的生活有的时候带来一种紧张的危机感

是可以让双方继续保持互相关切的那一种紧密的关系

第三期论题: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蔡公观点:是

这一期蔡康永只表达了立场,与高晓松的辩论并未出现。可能是未阐述或者并没有被剪辑进去。

我觉得这不光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这直接就是一个看的社会

那看什么呢

就是你有本事让人家第一眼看到你的脸就看脸

没有看到的话

第一眼看到你的钱就看钱

看车子看衣服看你的才华

全部都可以看

那看脸是最方便的所以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第四期论题: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

蔡公观点:不要离婚

我之所以有勇气站在这一方呢

不是因为你们刚才讲的任何道理

可能包括高晓松在内所发言的标准都是如果没有爱了准不准离婚

我们没有在讨论准不准这件事情

可以

你们要提出离婚

可以

我们在提的是要不要离婚

要不要离婚是指我们内心的世界

当我察觉这个婚姻当中没有爱的时候

我的选择是要离婚还是不要离婚

不是准不准离婚

不是许不许我离婚

所以我对于马薇薇刚才讲这件事情我有意见就是

马薇薇讲的事情说

没有爱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被绑在一起

我要讲的是

人的自我实现有各种追求

你们在学校里面念不爱念的科目

考不必要考的事情

这都是人生的过程赋予我们的纪律跟要求

要你完成是要你完成自己

不是要你一定要考会数学考会英文考会物理

所以不要误解了责任感对于我们自己的意义

婚姻的承诺是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承诺

不是一个我们对社会的承诺

所以我们没有不准你们离婚

我们讲的事情是

当你没有爱的时候

你不用吓到像见了鬼一样

一觉醒过来说

(啊)我已经不爱他了我要离婚

我们在这个时候是要鼓励这样子的人说

可以想一下

要或者不要

因为他会去体会

我是不是对他还有别的依恋

我们的回忆那么重要

我放弃了这份回忆去跟别的新人在一起

回忆全部都作废

这个值得吗……

中间因高晓松的强烈质疑而被打断,蔡康永可能自知自己话中的漏洞因而巧妙地将话题带到了别的方向(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但后面该话题又莫名其妙接上了。

是啦

我们站在反方的立场

不会蠢到认为说

没有爱了还一定要把对方绑在一起

只是提醒大家

责任就是责任

人生有很多时候

因为我们完成了责任感

我们才会同意我们自己

是一个受过教育完成自我训练的人

只有这一点点的存在感而已

一个随着爱情东飘西荡而不尊重责任感的人

我认为到了最后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自我实现没有完成所以我站在这一方

我只想提醒你这件事情

不要那么任性地认为

爱是人生的全部

它通常不是

第五期论题:举报同学作弊导致对方被开除我做错了吗

蔡公观点:我没做错应该举报

我方觉得要告发是因为

我一直记得哈利波特的第一集

我们这么喜欢这个故事

我们认为邓布利多校长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我记得哈利波特跟他的好朋友们要离开宿舍出去冒险的时候

他们非常好的一个朋友隆巴顿同学站起来

那个小胖子(他后来长成了一个大帅哥)站起来对抗这三个同学说

我没有办法再容忍你们这样子跑出宿舍去

你们再跑出去宿舍就是违反了校规

会害我们的学院再被扣分

所以我必须要阻止你们

当时哈利波特身边的这个女性的死党拿出了魔法棒说变成石头

然后这个隆巴顿同学就倒下去变成一块石头

无法阻挡他这三个好朋友离开宿舍

这个事情后来被邓布利多校长知道了

所以在学期结尾的时候

邓布利多校长特别赏了一大笔分数给这个阻止哈利波特以及他的死党的同学

邓布利多校长所用的词说

当我们要奋勇对抗我们的敌人的时候我们非常的勇敢

可是同样勇敢的事情

是我们站起来在我们的朋友犯错的时候对抗我们的朋友

所以当时他说这句话的时候

全校的同学得到了莫大的启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送给你们的信息

就是拜托

你们在对与错的中间选择对的那一边

不要用灰色来模糊所有的标准

第六期论题:份子钱该不该被消灭

蔡公观点:该消灭

我的实际的建议是这样子的就是从我开始交份子钱以来呢

钱就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

我可能在第一次交出份子钱的时候

那时候人民币500块钱算是一个不错的份子钱了

然后到现在呢

大概到2000元人民币都被当成是普通的份子钱

即使是我也还是会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站在一个实际的立场呢

因为在网络上看节目的人以及在现场的人大概都二三十岁而已啊

钱是会越来越不值钱的所以如果此刻我们就规定消灭掉份子钱

对你们来讲一定是划算的事

因为在你们活下去的岁月里面

你们会发现你们交的这个份子钱对你们来讲负担越来越重

对方却越来越不看在眼里

你接下来交出去3000块5000块

随着币值越来越不值钱呢

你交出去的钱不被当成一回事

想当年你收到的那一份礼金到后来为了做同样的人情还出去

会让你感觉到负担莫大的沉重

所以我给一个实际的建议

从今天开始消灭掉份子钱

第七期论题: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

蔡公观点:要追(角度非常独特)

这一期蔡康永与高晓松站在了同一方。

我想要提醒一个轻松一点的角度就是

可能现在友谊这件事情被包装得非常华丽跟高贵

如果等到渐渐大家交的朋友多了

人生历练的阶段多了的时候

你就会发现你现在的这个好朋友

比方你们现在是在学校里面生死之交的好朋友

等到毕业之后渐渐走得远了就疏远了

你自然会有另外一批好朋友出现

然后另外一批好朋友也许是你上班的时候陪你每天下班去喝酒的好朋友

这一群好朋友等你换一家公司呢也疏远了

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好朋友

所以不要把友谊放到那么不可思议的一个高度去

那相对来讲呢我觉得

好朋友就是把好东西带到我们生命里面来的人

好朋友可能会把好的财富好的机缘带到我们的生命里来

好朋友如果把一次好的缘分带到我们的生命里面来

不一定要拒绝

所以我为什么一开始站在正方觉得可以追就是

好朋友未必会持续那么久

爱情也未必会持续那么久

所以都不要把话说死

不要那么苦的把自己先上了一个手铐

然后想说他是好朋友的另一半所以我就不可以表白

不应该抹杀这样的机会

第八期论题:结婚你会在乎门当户对吗

蔡公观点:会在乎

我印象中的门当户对是包括了自身的教育阶级文化背景

这件事情一直没有提到我很惊讶

可是我的亲身经历呢是

我有一些留学回来的朋友

他们的社交范围常常会要招待他们在国外所交往的讲英文的朋友

所以那一桌聚会的时候呢

就是他为了礼貌他作为主人

他就是跟这些美国朋友们讲英文

那他的另一半没有受过外国教育没有受过英文教育

所以她没有办法融入这个谈话中

所以大家都携伴参加的时候

他携的这个伴却整个晚上都坐立不安的她只能够干笑

她连别人问她说那你是哪一年出生的用英文问她听不懂

只好回答说是是是

就是其实发生这个状况

所以到后来呢他就只好不携伴参加了

他就自己参加比较自在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呢

他这个伴侣就渐渐觉得被冷落

他的伴侣可能喜欢跟自己另外一群死党一起讲一些粗鲁的题目

不要聊世界大事不要聊上流社会的事情不要聊艺术圈的事情

她要讲一些明星的八卦她要讲这个酒有多好喝

他们只想要聊这个事情的时候她也不想带她的另一半参加

因为她另一半觉得这些话题很无聊

所以我们所说的门当户对不必限制在所谓爸爸妈妈那一辈的冲突

而是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谈恋爱的时候一切都很浪漫

结了婚之后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的相处都意味着你们会越走越远还是会越走越近

夫妻为什么爱的那么热烈可是结婚之后会渐渐地关系变冷淡呢

那是因为她们能够交换的话题越来越少

所以很多夫妻不是不爱对方了

是他们的社交圈无法融入

这是你想想看你们如果25岁结婚然后你要到75岁

这50年当中你们要营造多少能够沟通的话题这个婚姻才能维持的下去

如果双方各交各的朋友圈会维持得非常辛苦

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

还是不要往爸爸妈妈那一方面延展

而要往儿女这一方面延展

你们结了婚之后要教育小孩

你们教育小孩的理念来自什么东西

来自你自身的教育背景

你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你会怎样教育你的小孩

如果你跟你的伴侣对于教育小孩的态度天差地远

你们会教得很痛苦

所以我认为得门当户对根本不用往爸爸妈妈身上扯

就往你们身上扯往你们的下一代身上扯

就够你们头痛的了

这是我希忚提醒你们的事情

奇葩说影评3

奇葩说影评

你对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印象是什么?粗制滥造抑或哗众取宠?你所能想象的国内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最大尺度是什么?三俗以下,R级未达?就在去年11月29日,一个号称“史上最大尺度”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爱奇艺视频网站上横空出世,以破竹之势刷新了几乎所有人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认知。这个节目有着一个旗帜鲜明掷地有声的名字――“奇葩说”,单从名字上,就少不得要让人浮想联翩:奇葩?说什么?

2014年是业内公认的综艺节目的爆发年,其数量之多、投入之大、竞争之激烈胜过以往任何一年。在喧闹了一年的亲子、户外、唱歌、跳舞、厨艺、竞技等节目之后,很容易感受到的是国内综艺节目的跟风扎堆及同质化倾向,倘若再稍加追本溯源一下,便可见当中佼佼者多是“舶来品”,纯“Made in China”的则乏善可陈。就是在这个时候,《奇葩说》以一个“网络自制”的身份,出人意表地一举打破了国内综艺节目的这种现状。顾名思义,《奇葩说》里来的不仅都是“奇葩”,并且个个口齿伶俐能说善道。没有外景也没有炫酷舞台,没有苦情也没有煽情元素,只是在一个演播厅里,几个来自五湖四海而彼时并无藉藉之名的选手唇枪舌剑一番,竟也能吸引来一拨又一拨关注。作为一档创新型的主打“说话”的语言类节目,《奇葩说》自开播以来,是经由网友的口碑传播而促使点击量迅速攀升的,最终,第一季以超过2亿的播放量收官,#奇葩说#阅读量突破10亿,讨论量超32万,微博粉丝高达54万,微信粉丝达14万……就这样,《奇葩说》成了网络上人人都在“说”的热门综艺节目。

面对《奇葩说》的成功,尤其是在台湾联合新闻网发表了题为《台湾综艺穷到只剩下“康熙来了”?》的评论文章之后,有媒体直言,《奇葩说》在制作水准上已超越台湾金牌综艺《康熙来了》。拿《奇葩说》和《康熙来了》作比,算得上空穴来风,并非没有道理――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原因便是蔡康永的加盟。众所周知,《康熙来了》称得上是最为广泛地被两岸观众熟知的节目,年头长且就受欢迎程度而言无出其右。作为《康熙来了》铁打的主持人,蔡康永一直以来却只活跃在台湾综艺圈,而《奇葩说》则成了他在内地的“处女秀”,很难不引人侧目。其次,同样是谈话类节目,《康熙来了》其实并没有锁定要传递任何明确讯息,而《奇葩说》却总是针对议题个性而独特地表述出观点――有数据显示,87%的年轻用户能够对其产生共鸣,《奇葩说》的月度总有效播放时长达万小时,观众黏度高于其他网络综艺――即便是一度辉煌的《康熙来了》。

反响如此不凡。那么问题仍旧在这儿:《奇葩说》奇葩在哪儿?《奇葩说》到底在说什么?

奇葩节目:

“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奇葩说》主持人马东,时不时就会在节目里“严肃”地强调一下:“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既然是辩论,就少不了有辩题和正反两方。《奇葩说》的节目模式也很简单,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即每期设一个辩题,由蔡康永和高晓松两位导师各带领一方进行辩论,最后由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胜负。然而与传统辩论赛不同的是,《奇葩说》的最大的规则却是“随意”,观众投票的准则就是“看心情”――选手不用靠抽签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而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心理倾向进行选边站队;在辩论过程中,无所谓一、二、三、四辩的设置,选手想说就说,说不好自会被人驳倒,即所谓“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在节目现场,有100位“高情商、高智商”(马东语)的大众评审可以通过身边的“葩葩钮”选择支持正反方,而他们的选择可以随时因为场上选手、导师的表现乃至心情的改变而改变,最终结果往往捉摸不定。

看得出,《奇葩说》本意并不是打造一个专业的学院派辩论节目,它的定位应该是一档用辩论来包装的谈话类综艺节目。在这个全民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奇葩说》不得不用出位 的妆容来吸引人们的注意。“40岁以上的人士请在90后陪同下观看”,《奇葩说》开宗明义地亮出其年轻属性。当形形色色的“奇葩”选手在场上进行“撕X大战”时,这样一个严肃到任性的节目也不会限制选手的言行自由:你可以晒奇葩,可以爆粗口,可以讲段子,甚至可以现场表白,但如果你不够聪明不够善辩不够有趣,结果只能是淘汰。因此,在保证出发点明确的前提下,节目唯一的控制力只在于后期剪辑上,这就是“尺度”。马东表示,“《奇葩说》最具创新价值的一点是它传达了在网络上播出的内容的内在逻辑。”对于网络节目来说,网友想要的是真正融入节目中,而不是割裂的观看体验。另一方面,除去看似喧哗的形式,每个选手的观点都代表着一份真实,这种真实并不是带着功利性地博人眼球(当然节目形式是要博眼球的),而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照,这往往是其他综艺节目没有办法正视的。而每场辩论之后,高晓松和蔡康永那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总结陈词,配以马东的推波助澜,往往是把人领向了更高处。或许可以这么说,《奇葩说》是一档用娱乐包装现实、用“笑果”表现严肃的综艺节目。

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说》首推官方“弹幕”,观众可以把评论和观点即时发送到屏幕上。如此即时互动,显然是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难以实现的。对观众而言,在这一场场骂战中收获的有欢乐,有头脑风暴,有年轻一代勇于表达自我的新态度,更有对自我价值观念的审视。

奇葩话题:“瞎奇葩说”?

用高晓松的话说,这档节目的精髓就是“瞎奇葩说”。马东在《奇葩说》第一期开场就向导师和时任“女神”嘉宾的“Hold住”姐抛出一个话题:“如果有天早晨起床发现你和伴侣互换了身体你会做什么?”高晓松讪笑着说“勾引我”,蔡康永淡定地说“报告主持人我和我伴侣身体是一样的”,“Hold住”姐则说出了“打飞机”这种最终被消音的词汇。如此尺度也算大到难得了。

涉及辩论环节,“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催婚是变态还是爱”“该不该看伴侣手机”“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老板是傻叉,该不该告诉他”,这一类舆论关注度高又十分接地气儿的社会话题通常并不会为常规辩论赛所用,但却是《奇葩说》精心筛选出来的。

据了解,节目组在网上找出的最热话题就多达800个,这些话题在2000多名内部员工中进行投票,同时挑选部分放在网络上投票,票数呈现压倒性的问题是肯定不会入选的,因为没有争论的必要,而有争议性的话题再由两个专门做辩论的老师从是否可辩的角度做筛选。至于“独生子女要不要把父母送到养老院”“老大爷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类有些残酷的社会话题却容易被“毙掉”,因为要尽量避免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诸如“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种太抽象的哲学话题,或者比较敏感的政治经济类话题,也都不会被考虑。《奇葩说》更倾向于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真话题”,这些话题是你会在茶水间、微信群里跟同事朋友热烈吐槽的,让你有极强的“融入感”,促使你从单向的旁观者变成了互动的参与者――“看脸有罪吗”“份子钱是否该消灭”“相亲要不要AA制”等多个话题以总数超过130万的提及量位列微博话题榜前茅,搜索量超过55万;在《奇葩说》主页发起的话题墙上,针对“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这一话题,有18000多人支持没有爱了要离婚,14000多人坚持不要离。

奇葩导师:马晓康?

从《奇葩说》的第一次发布会开始,马东、高晓松、蔡康永这三位最会说话的“侃爷”就穿上了极具特色的苏格兰裙装。熟悉综艺节目的人,也许已经对蔡康永在节目中特立独行的怪异打扮习以为常,肩上立只鸟或身上挂奶瓶都是一种标志,但相对保守的马东和高晓松以这一身打扮亮相,确实要亮瞎不少网友的眼睛。对此,马东的解释是:“既然要给19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做一档节目,我们就必须换一个他们年纪的思维和思考方式,虽然他们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应该首先放弃自己本身固有的东西,也不见得能做对。节目组要求现场的色彩、调性都要做得„炸‟一些、夸张一些,至少不能做得四平八稳。”

在节目里,作为主持人的马东负责控制大局、插科打诨,以及“软硬”兼施地念广告,蔡康永和高晓松则各自选择支持一个论点,带领一队――这样的组合,被节目组命名为“马晓康”(每个人的名字里各取一字而成)。至于“马晓康”的特点,用蔡康永的话来形容就是,马东很从容,像衡山派的莫大先生,悠悠琴声之中就刺出一剑;高晓松的招式大开大阖、刚猛有力;而他自己则是“在夹缝中找生路”。

告别央视后转战爱奇艺的马东,将走进互联网产业视为自己“四十归零”的一个新尝试。马东承继了他父亲的好口才,甚至有青胜于蓝的趋势,主持起节目来幽默风趣又不失内涵,反应敏捷,亦庄亦谐,尤其擅长“补刀”,在两方辩论中,他以主持人的“中立”立场,完美地起到了两边“捣乱”的作用。早在《晓说》中,高晓松就已经充分展示了他的渊博学识和幽默风趣,此次到了《奇葩说》,也算是发挥了他一向的学贯中西与不俗的艺术修养,虽然长相经常被“黑”和“自黑”,但似乎因此愈发衬托出他立场坚定、有理有据、博征广引的辩论特长。有着“最会说话的人”的美誉的蔡康永与高晓松的风格截然不同,擅长用谦逊态度包装犀利问题,他“讲话是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地就打动了你”(马东语),每次他对辩论做总结陈词的时候,全场开始安静下来细细聆听,有些像深夜情感类的访谈节目,慢条斯理却深入人心。一个以“说学逗唱”的技巧推波助澜、掌控全场,一个以深入浅出的博学征服观众,一个因说话之道而备受推崇,这三个“高规格”的组合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和谐,是整个节目的点睛之笔,堪称业界良心。

奇葩选手:谁最奇葩?

《奇葩说》最大的看点当然还是在那些“奇葩”的选手和他们所说的内容。节目里的奇葩选手来自五湖四海七十二行,里面有段子高手,有逻辑高手,有鸡汤高手,有打脸高手,还有讲故事高手。从《奇葩说》的初选环节就可以看出,这些高手大多都是节目组亲自找来的。

正因为《奇葩说》是一个需要把想要表达的东西用“笑果”呈现出来的节目,所以它需要的选手,既要会说话,更要会说笑话,即所谓“奇葩”。然而说话并不像唱歌跳舞,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水平高低并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衡量标准。因此在寻找“奇葩”的阶段,《奇葩说》的制作团队一开始是不得其门的。通过不断梳理,制作团队最终找到5个最有可能输出“会说话的人”的渠道:即辩论圈(多次参加辩论赛的马薇薇和校辩论队辩手王梅、包江浩、姜思达等都属此类)、课堂(如艾力等在新东方任教的老师)、综艺节目(如《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参加过《顶级厨师》等综艺节目的范恬恬)、熟人圈(肖骁就是专门负责选手的导演的大学同学),以及盛产“侃爷”的出租车司机(在初选环节被淘汰)。

能够进入辩论环节的选手有18名,当中关注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也正是最后的四强――“金句女王”马薇薇、“蛇精男”肖骁、“萌神”颜如晶、麻辣御姐范恬恬。

在“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的话题中,马薇薇一席“男人希望你赚钱养家,还敢希望你貌美如花,意味着你要干两份工作,领的是一只鸡的钱,提供的却是双拼的服务”的言论一炮打响技惊四座,之后一路舌灿莲花金句频出,如“人家说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你跟你的器官讲隐私?”(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有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天生容易遇渣男,是彼此价值观不吻合,互相碾压,把对方都碾成了„渣‟”(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最终问鼎《奇葩说》“头牌”。其实,马薇薇最应当称道的并不在于她屡曝金句,而在于她不仅观点犀利,还能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将其讲给观众听。可以说在众多选手中,她是唯一一个既能适应辩论的节奏也能适应综艺环境的两栖选手。

肖骁大概是《奇葩说》里最具观赏性的一位“奇葩”。他的大白话和白眼、自恋和自黑,甚至偶尔被涮的可男可女的性别属性都成了节目的一大特色,他网罗了一众粉丝,也一度是网络关注度最高的选手。肖骁的辩论很有气势――“该看就得看,今天晚上回家就看,杀他一个措手不及”(话题:该不该看伴侣手机)、“我都这么娘了,都不愿意AA,你一大老爷们你说AA?!”(话题:相亲要不要AA制)――虽然逻辑不强,但总能凭着压人的气势一 路昂头前进。

范恬恬之所以“麻辣”,不只因为她嗓门大嘴皮子利索,更因为她能用令人震撼的发言煽动大家的情绪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你妈逼你吃饭叫爱,你妈逼你吃屎才叫变态”(话题:催婚是变态还是爱)、“暖男就是男人中的绿茶婊”(话题: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不能接受)。范恬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不管什么话题,她都可以找到切入口,但一个以煽动观众情绪为长的辩手,与其说是在辩论,不如说是在演讲。从这点上来讲,她和肖骁一样属于综艺咖。

颜如晶是公认的辩论学院派中的萌神,如果说在花团锦簇的“奇葩”中求生存的同时,还有谁能保留专业辩论队的气质,那非她莫属。颜如晶通常能找到比较刁钻的辩论角度,并且拥有超强的推理演绎能力,虽然阅历和知识储备有限,但她懂得比喻的精髓,总是能够用最简单、最契合自身特点的事去阐述论点,比如她自称吃货,便每每用“吃”作比,讨巧又讨喜。再加上胖乎乎的她自带呆萌属性,一旦离开辩论就轻度自闭,基本丧失了说的能力,人畜无害,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全场唯一一朵全程无差评的“白莲花”。

马薇薇曾总结说:“《奇葩说》避免了现有综艺节目过分注重搞笑效果,缺乏观点的短板,又改良了辩论赛过于高冷的缺陷。”如此看来,“奇葩”选手的多样性正是《奇葩说》节目组的聪慧之处。

去年贺岁档,真人秀节目井喷式爆发,《奇葩说》剑走偏锋,选择了“说话”这一方向。在这个娱乐泛滥的年代,真正可以兼顾娱乐和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屈指可数,而综艺节目不应该只是搞笑,它同时应该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奇葩说》这档面向年轻人群的节目便是如此,它在娱乐的形式下向越来越多的人们传递着正能量!

“娱乐什么没有可耻,我们应该做一些娱乐的事情,但是做娱乐时,要有一颗对文化认识的心。”

――题记

爱奇艺在2014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推出了筹备半年之久的语言类选秀节目――《奇葩说》。同样是做语言类节目,网络媒体与传统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上大相径庭,在更自由、更开放的形式下,属于网络平台的语言类节目《奇葩说》应运而生。《奇葩说》以“硬班底,软配比;标签化,神演绎;热话题,„奇葩‟句”的三大特色迅速席卷互联网空间,成为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奇葩说》的辩题有些奇葩

“老大爷摔倒了该不该扶”这类话题往往是最先被“毙掉”的,《奇葩说》选题避免用道德标尺去衡量一件事情本身的对错,而是选择没有固定答案的“真话题”――这些话题给受众一种不做作的感觉,能让人在游戏和争论中折射出价值选择。

初期,节目组准备了800个话题,挑选部分放在网络上接受投票,并且在全公司内部进行投票。2015年伊始,两期《奇葩说》的辩题分别是“催婚是爱还是变态”“异性闺蜜到底是不是谎言”,之前节目组还讨论过“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没有爱了要不要离婚”“漂亮女人应该拼事业还是拼男人”等话题。

在爱奇艺首席内容官马东看来,《奇葩说》辩题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游戏和不确定性,“它是一种思维体操和口腔体操而已,不需要多敏感,敏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东西。”

“节操碎了一地”的节目组从来不会限制选手的言行:可以表白,可以爆粗口,可以讲段子,可以自己尽情演绎。在保证出发点明确的前提下,对前路上可能遇见的奇葩、现场辩论的言论,节目都将给予最大的自由度,唯一的控制力就在后期剪辑上,这就是“尺度”。

《奇葩说》的后期剪辑参考了美国、日本、韩国、港台等很多综艺节目的剪辑方法,与以往剪辑“不过是动剪子”不同的是,《奇葩说》剪辑要在语调上做蒙太奇组接。“给你看到 另外一种场景和另外一种美感,这个也是互联网独有的东西。”马东说,“这就是这一代人的成长,他们的世界里面视频逻辑产生了变化,我们的世界里面没有这个东西。”

人人都可成奇葩

《奇葩说》是一群奇葩在说话吗?奇葩本意是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常用来比喻珍贵奇特的盛貌或非常出众的事物;又喻为与众不同的人。

“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人最大的价值是与众不同。”在马东看来,《奇葩说》是要用“奇葩”这个词去框定和寻找那些与众不同的人。这些选手将自己的故事和经历融于辩论中,用不一样的语态和形式展现自我,或是慷慨激昂或是低调理性,让观众在笑声中自省,并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主持人出身的马东两年前正式离开央视加盟门户视频网站爱奇艺公司,此前他主持过《有话好说》

《挑战主持人》《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他将走进互联网产业视为自己“四十归零”的一个新尝试。

高晓松和蔡康永两位评委也属于“非常出众的人”。像蔡康永常年做《康熙来了》这档节目,许多年轻人是看着《康熙来了》长大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之间就接受了动情、关怀、与人为善这些概念,这就是蔡康永的力量。在节目中经常会看到高晓松的博学多才,而蔡康永讲话偏向润物细无声,默默地打动观众,一个强势的高晓松和一个包容性强的蔡康永形成一种互补的和谐。

在这个微博、微信、弹幕三管齐下的年轻态节目中,90后团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2015年的第一期《奇葩说》结尾部分,90后导演组向大家表达了新年祝愿。他们用滤镜模糊了镜头,观众只能在屏幕中看着隐约的人形轮廓,听到这群年轻人幽默诙谐的齐声祝愿:“史上颜值最高导演组祝大家新年快乐。”

在节目中,这种90后的独特诙谐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镜头的蒙太奇组接还是字幕组的段子手功力都令人拍案叫绝。观众会经常性地在字幕中看到“怪我咯”“一百块都不给我”等时下90后喜爱的“段子”。

为了这些“意外之喜”,60后的马东与他的90后团队会不断地沟通。由于信息的不对称,60后的马东有着年轻人无法媲美的阅历和智慧,90后团队最大的助益来源于他们的思维宽度以及富有创意的想法。这支队伍会有争执的时候,每当此时,马东会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并说“这个我不同意,我是老板,你要听我的”,90后的孩子们会回答说“没关系,我是90后,反正你会死的”。在这个“辩论是手段,本质是说话”的节目中,90后的语态得到了彻底解放,并得到鼓励和理解,人们开始试着平视和适应90后的说话风格。

正如马东所说,团队的孩子们说“你会死的”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尊重自己,“这是90后一种语态,从前我们说„傻X‟这个词,有某种脏话的意义,但在90后的人群当中它是另外一个词,只是一个特定词汇。”词汇在人们的话语当中存活着,若干年后依旧存活着就会进字典,没有人会追究它的来源。

“这是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

娱乐泛滥的年代,真正可以兼顾娱乐和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节目屈指可数,而综艺节目不应该只是搞笑,它同时应该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对于《奇葩说》这档面向年轻人群的节目更是如此。在娱乐节目的形式下,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正越来越多的向受众传递着正能量。如近期“要不要牺牲贾玲救大家”的话题中,奇葩辩手们一改往日的“口无遮拦”,而是字斟句酌地陈述观点,因为这个辩题背后是对人性的争论,一个错误的观点也许会影响到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因此,节目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蔡康永第一次倒戈反水改变立场,他坚持“传递的价值观是远远高于辩题之上的”。作为一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奇葩说》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选择打破传统,马东表示这一期没有人将被淘汰,表达了节目维护主流价值观的立场。如今,大部分真人秀节目是在商业逻辑下运行的,增强吸引力、提高收视率,赢得更多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是其最终目的,往往难以同时兼具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说》除了找准娱乐性之外,能够沉淀文化,了解年轻人的心理,用年轻一代人的表达方式,传达正确的价值主张,这和“正襟危坐”传递主流价值观的电视节目殊途同归,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差异。

曾经有人质疑《奇葩说》娱乐意味会不会太浓,马东解释道:“文化是流动的,道德观念是变化的。就像三十年前穿牛仔裤的人被视为流氓,现在牛仔裤却是时尚的标签。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娱乐是所有人先天的追求,文化是一个结果。„娱乐消费‟的高级阶段是沉淀出了文化产品。”

“娱乐什么没有可耻,我们应该做一些娱乐的事情,但是做娱乐时,要有一颗对文化的认识的心。”《奇葩说》正找准娱乐性之外,更传递着这一代年轻人的语言方式、内心世界和价值主张,让年轻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加精准的见解和把握,在别人的辩论中找到自己的维度。

奇葩说评论4

对于《奇葩说》高学历女生成为全职太太是不是

一种浪费的一点想法

2015年9月18日 22:26 阅读 25412 文 / 刘康康

马东用憨豆学机电工程学、娜塔莉波特曼学心理学,最后却转行当了演员,来说明不浪费,这种类比并不恰当。

因为无论是演员、机电工程学还是心理学,都属于社会事务的范畴里。

但全职太太,如果从定义上讲,意味着你要彻底与自己的社会事务割离开,而将所有精力,或者至少大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事务之中。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马薇薇说的贵人操贱业云云,也是不值一驳。因为全职太太不是职业,谈不上贵贱。

在我看来,高学历女生成为全职太太是不是一种浪费,这个辩题的题眼在于,一个高学历的女生,让自己完全隶属于家庭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职能,是不是一种浪费?

像寇乃馨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因子,所以家庭事务很重要,不能因此瞧不起全职太太。的确,家庭作为社会的因子,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说明,高学历女生更要成为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与太太是不同的。

它意味着,把家庭事务这么重要的事情,完全交给女性,代价是女性放弃自己的社会事务。

恰恰没有人进行这样一个反驳:既然家庭事务这么重要,既然家庭是社会的因子,为什么男人不去承担一部分自己应尽的责任呢?

如果男人和女人一起,齐心协力去完成家庭事务,男人也可以在自己下班后的空余时间做家务、看孩子、做饭、洗碗,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女人去放弃自己的职业、放弃自己高学历掌握的知识,去当一个全职太太呢?

而对于正方,我对陈铭非常失望的一点是,他们的辩论角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直男癌的立场:国家花了那么多钱去培养你们这些高学历女性,结果你们跑去当全职太太了,你们当然是浪费!你们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这些教育资源,留给那些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呢?

所以当寇乃馨质问他们:高学历女生当全职太太是浪费,你们的意思是只有低学历、低素质的人当全职太太,才正确咯? 陈铭他们反驳不了了。

因为根本没人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思考这个辩题嘛。

我挺喜欢《奇葩说》这个节目的一点是,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你能透过他们的辩论技巧,看到他们的思想根源,而他们的思想根源,恰恰代表了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思想根源。

高学历女生当全职太太是一种浪费,因为你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如果这些教育资源一开始就投入到(男人)的身上,那能为国家做更多贡献。

高学历女生当全职太太不是一种浪费,因为家庭事务很重要,女人就应该牺牲自己,为了社会因子的和谐稳定而放弃社会事务。

正方或反方,其实都是站在一个既得利益者的角度,去要求女性如何如何。

只有在自由辩论环节,柏邦妮的话真正说动我了。

她说,中国女人太累了。

女人有了走出家庭的自由,但男人却没有回到家庭。

什么意思?

女人在外面上班,累死累活,看上司脸色,挣着不比老公低的工资。

但回到家,她依然要承担主要的家务。

否则,她的婆婆会数落她:一天到晚在外面晃荡有什么用?连自己家里都照顾不好,连自己老公孩子都伺候不好,这样的女人有什么用?

几乎所有人,甚至一些影视作品都会说,这是一个失败的女人,不管她的社会事务做得多么成功。

中国女人太累了。

从这个角度,柏邦妮觉得高学历女生当全职太太,不浪费。

她是全场唯一一个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去谈这个话题。

最后,柏邦妮居然被淘汰了,总觉得很惋惜。

奇葩说观后感5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奇葩说》观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奇葩说》观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奇葩说》观后感1000字:

《奇葩说》从开播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口碑和收视,而我也从第一期开始就爱上了这档“严肃的”辩论节目。当我们为唇枪舌战、争锋相对的辩论而疯狂时,同时也为自己知识匮乏、不会说话而叹气,何年何月我们才能像那些选手一样口吐莲花、出口成章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翻开了由《奇葩说》原班人马编写的书籍——《好好说话》。

说话是一种能力,又是一门艺术。大多数人认为说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领,谁人不会说话,就连出生不久的婴儿也能发出各种声音。说话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家常便饭,这种科学的能力渐渐被人淡化,尚未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说话的艺术性在必要时刻往往可以扭转乾坤,改变尴尬的局面,利导一个完美的结局。书里为我们介绍了五种场景下的说话练习方法,分别是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被称为五维说话体系。所以,抛开本书灌给读者的鸡汤,《好好说话》更重要是的方法论,需要我们学习并付诸实践。

五维说话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沟通,此种模式下我们往往带着饱满的情绪和善意的微笑试图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想法,可是他们却时常不懂我们说话的真正含义。于是,我们一边冒汗,一边竭力解释,试图让自己的话语通俗易懂,容易被他人理解和采纳,可是结果往往适得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其反。此时,我们应试图争取有效的沟通时间做完整的表达,让双方步调一致,好的事情说得圆满,坏的消息说到重点,适当显示自己的专业性。

说服模式下,我们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可以尝试真诚地给对方提建议,并且强调选择权在对方,我们只是助其一臂之力,而非像家长般硬式说教。有效的劝导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对方实际的需求并给出实现的合理途径,实质是为对方的合理需求在辩护。

谈判模式下,我们需要搜集对方的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打破僵局,赢得优势局面。首先可以采取纠正式引导,引出对方来纠正我们的说法,从而获取正确信息,其次可以适当反抗对方给与我们的回击,让对方能源源不断提供所需信息,做出最有力的判断,达成谈判的最优解。

演讲模式下,最重要的是自信、清晰、生动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在万众瞩目下讲话确实是会让人紧张和出汗,但不要过高估计出错的严重性,诚恳接受指正会赢得掌声。不管演讲者是内向或是外向的性格都能塑造合适的讲演角色,用故事带动好奇心,用流畅的讲解吸引大家持续的目光。读后感辩论场景下,我们往往抛出一个论点,并用例子论证来显示结论的正确性,此时权力他方是正反方都想争取到的“中立方”。辩论最重要是发现对方的逻辑漏洞,并为之反驳。我们自己也要增强意识,意识到对方提问出现的陷阱,从而巧妙避开,出其不意地回击。

文中反复说好好说话就是好好思考,可见说话的水平是由思想决

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帮助!

定的。《奇葩说》中各位高手在台上妙语连珠,金句频出,足见其知识储备之厉害。他们掌握了知识,掌握了表达方式,会好好说话,才会有如此精彩的舞台表现。纵观全书描述的五种说话场景,虽然各不相同,但说话的能力是相同的,技巧是可以转化的。高水平的演讲一定要和观众有交流,然后过渡到沟通。在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加入自己的观点,又演变成说服。说服的时候其实也有谈判,谈判的时候也是在相互辩论,辩论何尝又不是另一种演讲。他们紧密结合,辨证来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从而实现说话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当然,以上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进步。未来,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就从好好说话开始。,希望能帮助您!

47 7108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