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呼吁协同推进,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彰显绿色理念。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有感”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有感:护黄安澜,向绿而
2025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省兰州市,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黄河安澜是习近平总书记长久的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足迹遍及沿黄九个省区,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自20xx年首次座谈,到20xx年"深入推动",再到2025年"全面推动",回顾主题,"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贯穿不变的关键词。
黄河素有"母亲河"之称,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孕育了中华文明和华夏儿女。她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流域面积近八十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在流经中国广袤土地的过程中,她还为我们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连接了多种多样的生态单元,养育了珍贵丰富的生物群落。然而,自古她也是一条忧患之河。历史上不乏其决口泛滥的记载,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流域还曾出现严重干旱,发生过"人相食、饥殍盈野、死者枕藉"等记述的大旱灾。
水沙问题是黄河复杂难治的根本原因,自1946年党领导开创人民治黄事业,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实现了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站到了新的起点,提出了更高要求,着眼于更高目标。
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上新台阶、绿色转型有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有新成效、人民群众生活有新改善,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总书记还从国家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防灾减灾体系、现代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文化保护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做法,为后续工作指明了具体方向。认真研读总书记讲话和有关政策后,我对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以下思考和基本见解:
第一,要树立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坚持生态为先。保护生态不等于不发展经济,也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在生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并非矛盾对立,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可以提升自然资源再生能力,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生态环境保护好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安定百姓生活;生态环境保护好可以在过程中激发新的需求,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及水生态系统。黄河流域地区面积广大,各个区段情况区别很大,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切实需求制定用水规划,科学配置流域内水资源,完善水资源节约保护相关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同时加强宣传,提升节水意识,实施节水行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有利于保障水资源供给,有利于缓解水沙问题,有利于保护整体生态环境。
第三,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黄河流域内的产业以农牧业、能源化工、原材料行业为主,对资源依赖较大,对环境破坏较重,且效能和收益较低。但通过消耗资源、破环环境的方式发展不能长久,也并不可取,可以通过生态保护要求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遵循绿色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
护黄安澜,向绿而兴。从社会角度,她支撑着沿河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从生态角度,她是流域内万物生灵的重要生存依托;从文明角度,她更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好、发展好黄河及流域内地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意义非凡。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用自己所学促进高质量发展,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用青春实践为中国梦贡献力量。
上一篇:银行机构2025年工作会讲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