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社会工作研讨发言材料【参考2篇】
社会工作需加强专业化发展,推动政策落实,提升服务质量,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5年社会工作研讨发言材料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5年社会工作研讨发言材料 篇1
xxx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明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基础保障等,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文明程度、完善社会服务、健全管理格局、彰显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做好新时代人大社会建设工作谈一下我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增强自身素质。重视加强能力建设,健全完善集体学习制度,加强宪法、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理论的学习,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政策水平和依法履职的工作能力,扎实学习社会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掌握社会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尽快成为这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专业业务娴熟,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才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开展监督才有刚性和力度。
二、加强调研,反映民声民意。要发挥优势,聚焦重点、攻克难点、直击热点,提升工作辐射力和影响力,扎实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使调查研究成为社会建设工作的金字招牌,进一步丰富联系代表和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用好走访、接待、会议、汇报等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和工作平台;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咨询、听证、恳谈等方式,最大限度听取民声、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时刻关注收集和回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加大监督,依法履行职责。聚焦中心大局和群众关心关切,对改革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卫生、民生保障、劳动就业、重要政策落实等重大发展战略、民生要务实施开门监督、闭环监督,使监督为民、监督惠民的履职导向更加鲜明。聚焦法律法规实施,不断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方式和流程,将民情、民意、民生作为法律监督重点,聚焦劳动就业、养老服务、困难群体生活保障等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兴务实调研之风,多形成有价值、有分量的调研视察报告,让群众所急所愁所盼在人大建言献策中有序解决。
四、加快督办,回应人民关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作为开展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社情民意转化为民生民利。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重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在强化组织引导、跟踪办理、求质见效上下功夫,加强议案建议办理办前、办中、办结三个环节的督查督办,形成提、办、督、效、考良性循环,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工作质量水平。
五、统筹兼顾,践行人民民主。要树立“大局观”,紧跟时代步伐,紧扣人大职能,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精心选择履职课题、制定履职方案、丰富履职活动,切实做到履职选题开口小、履职活动开展实、履职实践成效好,及时总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典型经验做法,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离得很近、民主就在手中”。
六、围绕中心,统筹优化创新。创新是引领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进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要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紧盯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确定的目标任务,围绕中心大局,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找准工作切入点,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提高监督科学性、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优化工作举措,深入推进社会建设领域改革与创新。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把依法监督、执法检查、调研视察、审查审议、建议办理等履职活动方案化、清单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使人大社会建设工作更富活力、更有张力、更具效力。
2025年社会工作研讨发言材料 篇2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领域。通过认真学习xxx对社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我深刻认识到了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职责使命,对以“有为人大”助推现代化强县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强了。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所学所思所悟。
一、坚持正确方向,体现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时代性。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社会建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紧紧围绕xxx、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具体部署谋划和推动人大社会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聚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加强监督和代表等工作,统筹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二是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但关心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对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公平正义、安全发展、生态坏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社会建设方面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反响更加强烈。我们要更加聚焦社会的主要矛盾,在监督、代表等工作中持续关注某一方面的社会突出问题,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达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效果。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社会建设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领域,人大作为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的重要桥梁纽带,要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政府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
二、坚持民心所向,体现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人民性。一是聚焦就业创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要推动政府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出台援企稳岗、支持创业、灵活就业等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要密切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支持政府统筹经济、就业、创业、人才等政策,完善就业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扩大就业、留住人才,营造近悦远来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生态。要强化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二是聚焦特殊群体,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保障特殊群体是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基本着力点。要充分研判特殊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困难和在突发事件中面临的风险,加强工作监督,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妇女权益保障、未成年人保护、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就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督促政府完善制度、优化服务,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聚焦公共服务,夯实共同富裕基础。要聚焦“七有”目标,督促政府发挥好优化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大力解决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部分农村公共服务覆盖面低等问题,推动优质资源向农村、基层倾斜,使公共服务供给充分体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三、坚持问题导向,体现人大社会建设工作的实践性。一方面,要增强监督实效。xxx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社会建设工作具有区别于其他方面工作的鲜明特点,比如涉及领域更宽、距离民生更近、群众期盼更高,因此开展监督必须做到“求真务实”四个字。要“求真”,梳理企业、代表、群众持续聚焦、多次反映、悬而未决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精准安排监督议题,以规律性认识指导实践。要“务实”,逐步打破常规性监督方式和非常规性监督方式的思维定势,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敢于采用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等方式动真碰硬,推动人大监督由虚转实。另一方面,要提升履职能力。要科学配备社会委组成人员,争取人社、民政、应急管理等专业领域人大代表成为组成人员,提高委员会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在社会建设领监督和代表工作中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要建立完善组成人员学习培训制度,采用现场教学、线上授课、座谈交流等方式,让人大社会建设工作人员关注地方发展大局、关心民生领域短板、关爱基层困难群众,更好地运用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和人大议事规则,为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贡献人大力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