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爱国 分享 时间: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作风建设,促进廉洁自律,推动工作落实,提升服务效能,营造良好氛围。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相关资料,供您学习参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是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一个"严"字,贯穿制定和落实全过程各方面。制定这一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我深切体会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重塑了党风政风,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变"的温度、"实"的分量。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而非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下面,结合工作实际,与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强化思想淬炼,筑牢信仰堤坝,让纪律规矩真正扎根

八项规定看似约束行为,实则考验的是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只有从思想根源上破除模糊认识,才能实现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的跨越。党员干部要时时用党纪党规对照检查自身行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升个人修养,让纪律的"红线"在心底牢牢扎根。

(一)始终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讲政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更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从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党的纲领、路线、指导思想的认识。要增强对党的政治信仰的认同,强化斗争精神,敢于同负面言行做斗争,从而在思想上保持清醒,在政治上保持坚定,真正做到理想信念坚如磐石,对党赤胆忠诚,为党和人民事业忘我奉献。坚决站稳人民立场,树牢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善于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要知风向、识大局,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做到明是非、抓重点、善落实。要厚植理论功底,提升工作水平,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工作岗位新要求相匹配。要强化忧患意识、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维护政治稳定的能力。

(二)一以贯之深化改进工作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同时,不敢斗争、不愿担当、推诿扯皮等很多工作作风上的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党的事业的发展。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的情况。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落实上的"行动派",不打折、不变通、不走样,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表里如一。时刻对照党章党纪,坚持"五个必须",坚决杜绝"七个有之",从小事小节上守起严起,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要带头廉洁自律,带头反对特权,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在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纪律底线,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私欲所扰。

(三)持之以恒提升个人修养水平。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避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做到深入钻研、反复思考,确保每次学习都有新启发、新思考、新收获。要克服畏难情绪和"差不多"心理,将其当作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持续推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开展思想斗争,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打消怕伤感情、伤面子、伤关系的思想顾虑,绝不让批评与自我批评流于形式走过场。要始终坚持严肃认真的原则,努力使党性教育过程真正达到触及灵魂、震撼心灵、提升素质、锤炼党性的目的。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工作中,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二、敢于攻坚克难,彰显担当作为,让群众口碑成为标尺

八项规定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转化。我们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作风的"试金石",在攻坚克难中锤炼真抓实干的硬作风。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

(一)砥砺初心使命。从历朝历代的"官箴文化",到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到新时代的"八项规定",改变的是纪律保证的文字表述,不变的是站稳人民立场的历史伟力。它不仅仅是一纸禁令,更是对"我是谁、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反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到焦裕禄的不搞特殊化,再到新时代的各项纪律规定,无不彰显着我们党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学习党史作为常态,将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制度约束转化为价值认同,实现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根本转变。

(二)解决急难愁盼。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大党独有难题之首,其破解之道直接"剑指"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的作风问题,"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根治作风病断无毕其功于一役的可能,只有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才能规避"复发"怪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将作风建设效果表现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要坚持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坚决杜绝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现象,做到秉公办事、公平公正。要发挥群众监督的"探头"作用,让作风建设更加贴近群众、深入民心。

(三)坚持长效常治。作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心中那杆秤是轻是重,一称便知;人民手中那把尺是长是短,一量便晓。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就要靠头脑清醒,靠八项规定这一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浇风易渐,淳化难归。十余年来,我们党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制度的出台,到公务用车"喷涂标识"、公务接待"扫码支付"等技术监管手段的应用,再到清廉家风建设、机关文化的培育,作风建设的制度之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然而,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要持续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既对顶风违纪者严惩不贷,又持续完善考核评价等配套机制,为担当者撑腰鼓劲、向庸懒者亮剑问责。

三、涵养政治生态,巩固长效机制,让清风正气成为常态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保持"永远吹冲锋号"的清醒,构建标本兼治的治理体系。此次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为鲜明特点,建立"学查改"一体化机制,推动作风建设从"突击检查"转向"日常监测"。这是对以往作风建设经验的总结升华,更是对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只有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才能真正形成长效机制,让好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遵循。

(一)重在经常,必须常常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使命任务的战略高度,从中央八项规定这个"徙木立信"之举破题,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持续推进正风肃纪。从公款消费的一条条红线划定,到会风文风的一寸寸纠偏,再到公务接待的一分分压减,以钉钉子精神步步为营、层层深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引领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要在解决体制和制度问题上多下些功夫。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建章立制,既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既坚持创新发展又坚持有机衔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同时,要强化党内法规制度执行,进一步明确行为规范,形成对党员干部的有效监督和约束,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重在抓细,必须环环抓。抓作风建设实质上就是摒弃、纠治不良作风,弘扬、坚持优良作风。"作风"从词语释义上容易理解为一种风格、风气、状态。应注意的是,无论是好的或是坏的作风,都是从历史场合中多次发生的社会存在总结提炼形成的社会意识,都是从历史实践过程和结果中提炼总结的精神表现。抓实作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将"更好地推进工作"这一目的具象化,将作风建设作为完成工作目的的关键一招,做到作风和目的相统一。在这一导向之下,学习和弘扬优良作风、优良传统就不只是把学习了几本红色读物、去了几次红色教育基地、召开了几次专题精神研讨会等活动形式作为目的,而是更关注活动带来的思想进步和工作状态提升,以及这种进步和提升对推进工作的正向激励作用。

(三)重在持久,必须反复抓。中央八项规定为作风建设立起了不可逾越的刚性标准。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等具体问题切入,以"小切口"立起"大规矩",用一条条"铁律"为党员干部划定行为边界。从历史维度看,从"延安整风"到"进京赶考",从"两个务必"到中央八项规定,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从现实维度看,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违规吃喝"躲进青纱帐"、送礼收礼"穿上隐身衣"、形式主义"改头换面"等现象警示我们,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从发展维度看,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就是要求我们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作风建设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作风建设的永恒课题,答好人民至上的永恒答卷。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把八项规定作为改进作风的"基准线"、推动工作的"坐标系"、检验初心的"试金石",持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让作风建设的丰硕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谢谢大家!

47 4540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