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样稿)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样稿)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一篇】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xx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复习是每一届初三的必修课。扎实有效的复习是取得中考胜利的必由之路。

(一)迎考复习总设想。

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主要措施与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试说明作为复习指南,对于中考中的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块力争考满分。如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来背诵。

2、重点搞好阅读理解的复习。复习时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课内文言文复习则采用任务型教学,以册为单元,做一课一测,课课过关。

文言文注意知识迁移至课外古文部分,而看到某个字应能联系到课内相关的字,这就要求对课文内容必须熟悉。现代文则应能明确各篇文章的文体,注重方法的归纳和指导,通过讲评试卷中所遇到的题型进行归纳总结,进而上升为方法。如将其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散文等。然后按各种文体的知识点给予归纳,如说明文——介绍(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怎样,安排说明顺序,运用说明方法,注意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等,以一种文体来推及相关的其他文体。又可推及说明文—副词—准确性,记叙文,品析句子,小说—动词—生动形象理解句子由此不断地反复练以及巩固。

3、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4、强化集体备课,既分工又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组坚持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讨论一周的复习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坚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学业考试大纲并根据自已的理解出一份中考模拟试卷,这样才能使在自己的教学中目的明确,更有实效。

(三)初三迎考复习进度与计划:

第一轮复习:课本为主,按册复习。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止,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标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特别是古诗词和文言文全面铺开。按照“知识点梳理——重难点强调——练习题巩固——做错题强化”的步骤进行,采用文言文与现代文穿插、阅读与写作穿插、识记与理解穿插、知识与能力穿插的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语文复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写作训练与指导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做到:明确考点(边引导学生明确考点范围,边进行板块复习,避免无效劳动);夯实基础(立足课本,扎实掌握课本文言文知识);巩固根本(紧抓阅读和写作不放松);归纳方法(对文言文释义和翻译、精读以及不同的作文形式边训练边梳理方法);强调规范(强调审题、思考分析和表达的规范,避免无谓失分);点面结合(以专题训练为主,试题模拟作辅助,专题吃准考点,试题反馈诊断)。具体做法是将六册的古文归纳,让学生记、背,再辅以小测。我们把第一轮的复习称为“拉网式复习”,“地毯式轰炸”。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二篇】

计划就是预先定下来,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做确定的事。考试前几个月应是在计划中度过,计划可以带来信心,导致心理的安定感。如何做计划?做计划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估现状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2.确定阶段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3.长计划,短安排,时间越近越详细。4.计划要切实可行,忌华而不实。

策略之二:检查复习计划。

制订出来的复习计划是否合理、可行,要进行检查,检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作业是否在手忙脚乱的情况下完成?2.是否为没有落实计划而找借口?

3.做事情是否经常虎头蛇尾4.经常犹豫不决,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

5.是否发现自己经常在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通过检查,可以看出自己以前的计划是否可行,知道如何来改进复习计划,提高效率。策略之三:制订复习时间表。目前,为学习而苦恼的学生大有人在(主要原因是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其实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这里就有一个科学管理时间的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功”,越是临近考试,越要给时间梳好辫子,要制定出每周、每日计划以及剩余时间的学习安排。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每天上课、吃饭、考试、睡觉,哪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时间是可以多出来的,要想让时间多出一倍来,须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善用整段时间。每早9:25以前的时间,早读,第二、三节晚自习。

2.活用零星时间。躺在床上不可能马上入睡,把白天的知识在脑子里放一遍电影强化记忆。

3.缩短“三闲时间”(闲话:晚上回宿舍、闲事:加餐洗盥、闲思:犯傻)。

4.在不同的时间做最有成效的事情。那些时间用于记忆背诵,那些时间用于做题。具体做法: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以“周”为单位时间,每天晚上把第二天的计划安排好,每周末将下一周的计划安排好,每完成一项就在小本子上将它划去。而要在不同的时间做最有成效的事情,则需要注意科学用脑及合理安排各阶段的复习。

策略之四:注意科学用脑,控制连续复习时间。

有人认为学习时间越长越好,这是不科学的。学习是一种繁重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习时间过长,大脑细胞就会受损,进而影响学习效率。一般说来,连续学习的时间以40-60分钟为最好。大脑在进入学习10分钟左右时达到最佳状态,这种最佳状态持续时间大约为20-30分钟。最佳状态过后,大脑实际工作效果下降较快,所以当感觉学习效率下降时,就应及时休息。

根据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单调的学习活动中,学习3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才能恢复最佳脑力状态;学习60分钟后,要休息20分钟;学习90分钟后,要休息40分钟;学习120分钟后,要休息90分钟。这说明,学习效果不是随学习时间延长而增加的。恰恰相反,连续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连续两三个小时不间断地学习,将是得不偿失的。而在休息一二十分钟后再学习,很快又能达到最佳状态。根据这一规律,作为学生首先要重视课间10分钟的积极休息。有的学生不理解课间休息的重要性,下课仍在学习,表面上看起来,他的学习抓得很紧,却不知这10分钟的收获,远远抵消不了同时间的损失。

其次,午间小睡最好能达到60分钟。据2003年6月24日美国《世界日报》的综合报导,由哈佛大学莎拉.梅德尼克教授领导几位心理学家测试发现,午睡60分钟之后的视觉学习能力比不睡者高许多。研究报告中甚至说“从行为改善的角度看,午睡在直觉印象的学习,跟晚上一夜安枕同样有用。”实验显示,第一天有午睡的受试者在24小时之后的记忆力,比没午睡的人强百分之五十。所以如果可能,小睡最好能达到60分钟左右。可在宿舍,也可在教室。

再次,要坚持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在一些学校的成功管理经验中流行着这么一个公式:“7+1>8”,“7+1”表示7个小时的连续学习加上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8”代表8小时的连续学习,实践证明,参加体育活动的7小时学习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8小时学习效果好。所以,怎么对待每天的课间操;下午的眼保健操和体育一小时活动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晚自习后的体育锻炼也很有必要,但一定要适度。

策略之五:合理安排各阶段的复习,凸显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考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轮(明年3月),二轮(明年四月),三轮(明年5月)。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依据,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过分强调记忆,而是强调理解和应用。高考复习要学会面对新问题、新材料、新情况重新整合基础知识。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难题,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会好。关键是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做练习主要是训练应用能力,但不能见题就做,而要精编习题,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做错的题,一定要做错题摘录(错题记录本),并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重要考试前只需看错题摘录本,就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计划出效率,但如果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就如同纸上谈兵,计划也就成了废纸。为保证复习计划落实,可配合一定的心理训练:

1.复习前,赞扬自己。如“我是一个有志气的人,准能完成任务”。当做完一个习题或复习完一个单元时,自我赞扬“我真不简单,我多么认真!”自我心理训练语可以自己设计。

2.休息时,及时暗示。一个小时过去了,大脑有点疲劳,该休息10分钟,自我暗示:“我只休息10分钟,多一分钟也不行。”10分钟过去了,再去复习时,跷起大拇指放在胸前,自我赞扬“我真有志气,很准时。”

3.复习后,自我欣赏成果。几个小时过去了,把所有完成的复习任务放在面前,再一次赞扬自己“我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并用手翻翻复习过的书或做过的练习,自我欣赏“我真行!成果这么大!”再用大拇指自我赞扬一番。半天或一天过去了,洗脸时在镜子面前又用大拇指大大地夸奖自己。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心理训练,效果是不一样的。

为了顺利决战高考,希望广大考生掌握有效的复习策略。使我们的复习备考劳有所得,苦有回报。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三篇】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一、07年成功的物理复习备考。

在07年高考物理复习备考会上,市教研中心教研员郑老师一再强调:物理复习备考一定要夯实基础,注重落实,强调规范,提高效率。通过高三复习备考会,郑老师亲自把关,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研讨,这种复习备考意识已成为每一位高三教师的共识。07年物理复习备考成功地把握高考复习备考的方向。在枝江一中举行的物理复习备考会中,郑老师推出了三节示范课,其中夷陵中学陈发锐老师主讲《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应用》,与07年高考物理第24题具有相似性。郑老师强调对示波器的考查,也正是07年高考物理实验题之一。

二、从高考阅卷看高考物理答题的能力要求与应试技巧。

2007年高考物理试题明显难于去年,平均分肯定有所降低。今年高考物理阅卷工作已经结束,我在阅卷中明显感受到阅卷老师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坚持按得分点给分的原则,工作规范、严谨、公平、细致。根据阅卷情况,结合考生所犯错误,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1.准确的文字表达是高考得分的基本要求。

我们在高考阅卷中发现,大量的考生写错别字。如第22题(实验题)中,有的考生把“扫描范围”写成“扫瞄范围”、“扫描犯围”;把“衰变”写成“哀变”、“衰减”;“竖直位移”写成“监直位移”、“竖直平移”等等。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规范学生的准确用字,而不应该把它当成是语文老师的事情。

2.规范科学的物理语言是高考得分的基本保障。

有的考生把“动量定理”写成“冲量定理”;明明使用的是“动量守恒定律”而说成是。

“向心力f=mv2/r”写成“向心力f=mv2/r2”;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半径“r=mv/qb”写成“r=qb/mv”;“定律”与“定理”不分。学生在平时的物理学习中,应该掌握规范科学的物理语言,并且要通过训练能够熟练准确地应用。

3.严密的逻辑思维、清晰的物理过程表达是高考得分的关键。

物理第25题共22分,许多考生都能得到正确答案,但真正得满分的考生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物理过程表达不清晰,缺少必要的得分步骤。特别是第二问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物理情景的分析,国家标准参考答案附分13分,其中根据题设已知条件求出带电粒子在两种磁场中运动时间分别得2分,共4分;求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所对应的圆心角共得4分;说明带电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在x轴上得2分;再根据对称性说明带电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圆心在x=2a的直线上得3分。而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这13分能够得全分的考生几乎没有。从国家标准参考答案附分可以看出,高考答题应该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试卷上应该充分展现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临界状态的判断和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这也是在高考物理试题中设置计算题的目的所在。为什么许多优秀考生得不到满分?是能力不够?是思维不清晰?还是物理过程分析不够全面?都不是。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考生对物理计算题的考查功能不清楚,不知道应该书写什么,该怎样书写,存在认识误区,以为把最后的结果写出来就行了。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程重于结果。

4.对事物清晰直白的描述能力是高考得分的基础。

物理第25题第1问中带电粒子打到竖直荧光屏上发亮的范围是从0到2a,而有的考生则描述为发亮光的长度为2a,不具备唯一性;有的考生描述为发亮光的范围为2a,2a可以理解为(2a,0)这样一个点,而不是范围。物理第22题第2问利用验证碰撞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为1。题中需要判断p、m、n三点分别是两小球碰前还是碰后落点的平均位置。很多考生描述不清,读后让人感觉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第22题第1问考查示波器的使用,调节图中波形时应该使用“扫描微调”旋钮,有的考生则写成“扫描”旋钮,也不具备唯一性,因为示波器面板上没有这个旋钮,而关于“扫描”的有“扫描范围”和“扫描微调”旋钮。可见,我们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对物理现象的描述,对物理结果的表达应该做到准确无误。

5.数学工具的熟练应用是高考得分的有力武器。高考物理第24题需要应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求解,在求最后的结果中,利用对数的方法求碰撞次数比较困难,该题又巧妙地应用特殊值法求解。得到通项公式和临界条件之后,求出经过3次碰撞符合题设要求。

6.解答紧扣题意可以保证尽量不失分。物理第22题第2问要判断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与实验所用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正确解答应是“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很多考生笼统回答为“有关”或“无关”导致错误。第1问中使示波器屏幕上出现一个完整的频率为900hz正弦波形需要调节“1k”挡位旋钮,有的考生回答为“1000”则是错误的,因为示波器面板上也没有这个旋钮。可见,得出正确结论后还应该紧扣题意回答问题。

三、近年来高考理综中物理试题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

(1)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2)用能量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上面(1)和(2)两部分的知识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试题在高考试题中所占分值均在70%以上。

2.对非重点部分注重对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考查。

(1)热学:分子动理论的统计思想、微观量与宏观量的联系、能量分析等(包括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热一律)。

(2)光学:光电效应、干涉和衍射。

(3)原子物理:能级跃迁、衰变规律、质量亏损等。

(2)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这是重点知识内容,也是学科内综合的生长点。

4.坚持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叙述并设问,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找到该过程所遵从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规律转化成数学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注重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和原理的考查。

试题的立意与定位较好,一方面可以引导在教学和复习中要重视实验的操作,另一方面是要求实验的教学与复习,特别是验证性实验,不能只是简单的按课本的要求进行重复性的操作,则应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切合中学的教学实际,对中学的实验教学与复习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6.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居高不下。

数学不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同时也是物理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近几年来的高考物理试题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的要求居高不下。“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的主要表现有三种形式。

(1)较繁的字母运算或数字运算。

(2)题目中涉及几何关系问题。

(3)对于图象的要求较高。

7.坚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是学习潜能、创新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之一是选拔具有学习潜能的人才和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因此,近两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加强了对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力度。

8.高考试题并不回避成题。

每年高考试题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教材或复习资料中习题的影子。

9.试题的设问具有开放性。

有些试题的内容背景及所涉及到的物理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熟悉的,但设问的角度新颖,这种设问角度的变化,是针对中学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等教学薄弱点而来的。

1.处理好课本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复习的难度和进度,复习过难,复习进度缓慢;复习过于简单,达不到高考要求。

5.落实双基,夯实基础。

(1)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2)近期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3)相同考点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4)不同题型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5)各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7.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1)信息来源:周边兄弟学校的复习思路、资料、对高考的把握;高考试题;物理专业杂志;网上及交流资料;复习备考会资料等等。

(2)对信息一定要加工整理,否则信息太多,打乱仗。

(3)重在平时,重在过程,不要指望摸到高考试题。特别是临近高考,一定要注意信息的筛选和甄别,不要让信息泛滥。

(4)保证加强外出交流,学习.8.重视物理实验(实验专题复习)。

理科综合对实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

(1)独立完成实验。

设计实验的能力.能根据要求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实验设计应把重点放在力学和电学实验上,力学以打点计时器为中心展开,电学以电阻测量为中心展开,当然,还应注意新增实验,如电表改装、导体的伏安特性等.备考建议:1.实验放到章节中复习。2.第二轮复习做专题复习,全面覆盖,重点突出。

9.重视非重点知识,回归课本。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2)评讲要有“指导性”,指导学生如何审题,从何处分析,为什么这样分析,指导分析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挖掘隐含条件,如何建立正确模型,如何排除思维障碍。一道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如何尽快上手,求解一道题目过程怎样才算完整的叙述,规范的表述。使一道题在解题过程无懈可击,完美无缺,使人在阅卷过程中有一种美的享受。

(3)评讲要有“诊断性”,分析学生试题出错的原因,找出学生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如何预防低级错误、非智力因素丢分现象的发生,达到诊断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四篇】

以《恩施中考考试大纲》为指针,立足教材,注重“双基”,全面梳理语文基础知识,精讲多练,重在落实,切实做到复习的有效性,并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校九年级5个班,280多人。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学生相当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上期末考试改卷来看,学生基础掌握不牢,阅读方法不到位,该记的诗文没能记住,作文中心不明,杂乱无章。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采用分层辅导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以教材为基本工具,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现已完成新课,3月启动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按照“夯实基础,专题复习,综合检测”三轮复习方法进行。

1、第一轮“夯实基础”(3月—4月中旬)。即梳理教材,通读六册课本,重点积累课本中生字生词、课内课后诗词曲背诵、古文积累、名著导读。

练;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以读、讲、练、评为基本方法。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3.第三轮“综合模拟”(6月份)。以州中考模拟题为载体,对知识点的综合测试与查漏补缺与。采取限时限量,仿真练习,精心讲评;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点拨,加强学生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和速度训练,力争达到规范、快速、正确。总之,尽最大努力搞好中考语文复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具体实施中还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有不对的地方希望领导指正。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五篇】

四月初完成九年级下册1、3、4、5四个单元的新课教学。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

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尤其是小说)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分享的“实用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样稿)热选8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训练时把握好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初三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初三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六篇】

1.在桌子的显眼的地方贴两张便利贴,一张写下自己的理想目标与激励自己的话,用透明胶之类的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张写下每天需要完成的目标和作业,由每天早晨到教室开始计划,写好后贴在桌子上,然后一天都按计划进行学习。

提示:几乎每个人在一年的学习中都会有放弃的念头,但通过这两样物品我相信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把这个念头打消。

2.做难题时不要觉得题目难就出现沮丧的念头,要乐观的想“我又发现一道不会做的题目,只要学会这一题我又提高自己的成绩了”只有这样整个人才能变得阳光向上,变得充满活力与斗志。

提示:一个阳光的心态在高三的学习中很重要,一个好的心态能给我们带来无止境的学习欲望。

4.听老师讲课时要注意时常问自己“这些我都会吗”如果觉得明白了相应的知识点而且会做老师讲的例题,我们就可以开始自习我们不会的那部分内容。高三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不能把大量时间放在已经会的知识点上,在高三复习阶段老师讲的课也是为不懂的同学讲的,既然自己懂了就不能浪费时间。

提示:上课时要注意老师讲课的进度,不能丢失了老师所讲而自己不会的上课内容。

5.做完题目考完试之后把不会的和做错的都尽快的独自找老师解决,不要觉得老师上课会讲就等着老师上课讲。听老师上课讲题目与主动问老师相比有两个不足:1.老师上课为了全班都能听懂讲的比较慢2.老师不知道你哪里不懂所以不会重点突出讲你不懂的知识点。

提示:一般老师是很乐意为你解答的,所以不要害怕。鼓起勇气去问问提吧!

6.睡前的时间也要好好利用,在寝室熄灯前我们可以拿出我们的速记本来巩固英语单词;读背数序公式化学方程式...总之不能浪费睡前的十几分钟。

提示:在熄灯后就不要“挑灯夜读了”早点睡觉养足精神为明天奋斗才是正确的选择。

7.注意多运动,劳逸结合才能让自己学得更好。在下课的时间可以在走廊上走一走或者做一个眼保健操。不能让自己超负荷学习,身体垮了学习也就不能继续了。

提示:在晚自修第2节课下课后可以到操场去跑一圈,跑步可以放松身体缓解疲劳。

1、调整情绪,目标明确:勇于挑战,克服畏惧心理、跳出被动心态。

进入高三后,因为面临升学的压力,再加上课业繁重,或者还有成绩不理想等因素,很多学生在思想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整天显得心事重重;相反,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觉得自己升学无望,反而自暴自弃,彻底放弃学习,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这种不利的心绪,对学生的学习和对教师的上课都有负面影响,当然也就影响到我们复习的效果了。这时每个学生要平衡心态,调整情绪,放下包袱,提高认识,振作起来,努力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学习效率有着事倍功半的效果。

2、正确理解复习计划:紧跟老师,有的放矢。

有些同学糊里糊涂地过日子,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或者干脆将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但这时新的任务又来了,无所适从!还有许多学生学科发展不平衡,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对感兴趣的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格外用功,成绩突飞猛进。但是对不喜欢的科目漠不关心,成绩无法提高,学科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七篇】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初三备战中考的时候了,很荣幸和大家一起面对2009年的中考。近几年我们学校在中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此,我谈谈我们迎考复习策略的制定与落实中的一些做法,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互补,迎战中考。

复习是每一届初三的必修课。扎实有效的复习是取得中考胜利的必由之路。

1.导向引路:要在深入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试说明作为复习指南,对于中考中的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块力争考满分。如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充分利用早读的时间来背诵。

说明文—副词—准确性

记叙文品析句子

小说—动词—生动形象理解句子由此不断地反复练以及巩固。

散文

3。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4。强化集体备课,既分工又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备课组坚持每周至少集体备课一次,讨论一周的复习安排,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坚持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要求每位教师深入研究学业考试大纲并根据自已的理解出一份中考模拟试卷,这样才能使在自己的教学中目的明确,更有实效。

第一轮复习:课本为主,按册复习。

2月中旬到4月中旬为止,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标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特别是古诗词和文言文全面铺开。按照“知识点梳理——重难点强调——练习题巩固——做错题强化”的'步骤进行,采用文言文与现代文穿插、阅读与写作穿插、识记与理解穿插、知识与能力穿插的方法进行复习,以提高语文复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写作训练与指导贯穿整个复习过程。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做到:明确考点(边引导学生明确考点范围,边进行板块复习,避免无效劳动);夯实基础(立足课本,扎实掌握课本文言文知识);巩固根本(紧抓阅读和写作不放松);归纳方法(对文言文释义和翻译、精读以及不同的作文形式边训练边梳理方法);强调规范(强调审题、思考分析和表达的规范,避免无谓失分);点面结合(以专题训练为主,试题模拟作辅助,专题吃准考点,试题反馈诊断)。具体做法是将六册的古文归纳,让学生记、背,再辅以小测。我们把第一轮的复习称为“拉网式复习”,“地毯式轰炸”。

第二轮复习:专项训练,强化重点。

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止,应该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按照“相关知识整合——相关练习强化——相关错题点评”的步骤分类进行,努力做到“四多”即:多做中考题,多点评几种题型,多总结答题技巧,多见识中考范文,查漏补缺,更注重现代文和作文的训练指导,培养学生的中考得分意识。这一阶段的复习关键在于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缺补漏,切实提高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把握整体。

5月中旬到中考为止,这一轮复习重在模拟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多做中考模拟题,整体把握试卷的题量,安排好做题时间,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模拟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

最后一周是自由复习。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特点,在老师指导下,每天做点中等题,写1篇小文章,培养手感和良好心理,为决胜中考做好充足的准备。

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要有强烈的团队精神,每一成员既分工又合作,资源共享,群策群力。

2、利用好课堂,力求课堂上民主高效,使学生复习有效果、有收获、能力迅速提升。

3、研究中考试题,把握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每个人都成为研修型教师,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4、复习期间,求精不求快。我们要落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做到不留漏洞。

5、选题要“精”,量要适宜。训练要严格、规范、统一。

6、讲解要抓点带线,理清知识系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基础性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切忌上新课式的泛讲。

7、读透《梅州市考试说明》,明确中考的导向,对《梅州市考试说明》所例举的题型,要训练解题思路。

8、加强沟通,与其他学校、地区老师互换信息,掌握最新中考动向。

1、语文作为母语教学的内容,如果中考成绩不令老师、学生、家长满意,则会使老师有吃力不讨好的想法,学生有松懈思想,家长则不重视。学生有一种误区即语文是否复习都一个样,诚然语文功在平时,但我们仍希望通过复习能有所提高,因为语文科所占的120分(130分)是最多的。那么,如需让学生拿到满意的成绩,我想试题的难度要降低。

2、文言文的内容,我们认为课内讲读课的内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够掌握则很不错了。因为每册有两个单元4篇的古文,三年则有24篇,这些能较好掌握就很好了,课外古文,则有故事性、较经典的、对学生的思想有启发、教育意义的可以加强掌握。

3、作文:作文是试卷所占分值最高的,但中考的差距却最大。如何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新语文复习备考发言稿【第八篇】

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不够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近些年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变化不大。试卷分为“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和“作文”五大板块。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遵循“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有正确规范书写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认多义词的能力,同时学会根据设置语境,较准确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等等。

2.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名句的默写,注重课外古诗文的拓展背诵训练。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应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对名著的学习要落实到平时的阅读中。

4.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5.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6.我们的总目标是力争超过区平均分。

四、复习计划及应试策略:

(一)三轮系列复习

九年级语文新课学习计划于20xx年11月底结束。从20xx年12月开始就正式转入了总复习阶段。到中考前有四个半月的时间,我计划进行三轮比较系统的复习。三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重基础,过好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关

从12月1日到3月15日,系统复习十大方面的考点:字音,字形,词语,句子,古诗文默写,语言的实际运用,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基础知识。按照“梳理与强调考点知识——指导学生练习巩固——教师讲解与示范”三个步骤进行。让学生总体把握初中阶段语文的基础知识与积累与运用的考点。并为第二轮复习打下基础。本论以练习与学生积累为主。同时,为学生归纳各项知识清单:

1、汇总初中阶段课本所涉及到的拼音汉字词汇、容易读错和写错的字。

2、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等文学文化知识梳理

3、课本中所涉及到的古诗名句及其赏析汇总

4、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的用法汇总

第二轮、重阅读写作,培养好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从3月15日到5月15日,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进行阅读的强化训练,注重学生的答题规范性与准确性,复习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进行专题复习。作文练习要涉及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本轮以读、写为主。

第三轮、重考查,培养好学生的应试技巧

从5月15日到6月13日,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重点对学生进行中考模拟考试,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考试方法与答题技巧的辅导。通过这一轮的复习,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熟悉中考试卷,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应考能力,为中考定下良好的心理准备。本轮以考查、小结为主。

(二)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是对中考语文四大块考试内容的针对性复习,即听说能力、积累运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四部分,这一专题的复习是与三轮系列复习同步进行的,在具体操作中可分解到三轮复习的每一个过程。这一专题复习的基本要点和注意事项具体分析如下。

1、听说能力部分:

听说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部分的考查是中考语文试卷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板块。透过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听说能力测试基本要求是:能揣摩和理解话语的深层含义;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说话;能完整准确、突出要点地复述、转述某件事等等。清楚了考查的内容与题型,有利与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具体做法:搜集近几年中考相关题型进行训练。

2、积累部分:

这部分的考试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具体做法:

(1)把近几年全国中考试卷中的默写题,按册收集、补充并打印。

(2)每周用两三节课的课前十分钟,让学生默写小卷。

(3)由默写小组长批改,一空5分。每错一处订正3遍。

(4)每张小卷的分都由课代表登记在登分表上,一个月后,把表格复印,反馈给每位家长签字。

(5)第二轮重点过关名篇名句,不管是记忆型、还是理解型、运用型、开放型,让学生熟悉、掌握,力求句句全部过关。

3、阅读部分:

(1)文言文部分。

又有不同体裁的作品比较,选材可谓丰富多彩,但文段内容或表现技法上是类似的。在出题形式上,它涵盖了所有的文言文考查的形式,以文言基础知识和对选段的内容理解为主,也有适当的延伸拓展,是课内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重点,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其次要选好课外的阅读篇目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第三,要把握考点。文言文比较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试题一般从横向(字、词、句、篇)和纵向(文章内容及批判继承等)两方面设计考题。第二方面应注意作者的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具体做法:

第一轮:按篇复习法

时间:3月15日到4月15日一整月

(1)每节课复习一至两篇课文,老师梳理该课的重点内容,如作者、背景、主题、结构、中心句、主旨句、关键问题、重点字词解释等。

(2)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可以按照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方面分类整理,要求学生用一本专门的语文大笔记本记录,从而对知识按一定的关系形成了“知识块”。

时间:5月份上半月

(1)搜集近几年的全国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打印制作成若干练习卷。

(2)每天完成一张,第二天老师讲评,统一订正。

通过近个半月的文言文阅读复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文言文课文阅读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短期内提升阅读能力。

(2)现代文阅读部分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在题目的设置上,一般都是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的。指导学生做题时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同时这也是我们检验解答效果的唯一标准。任何文段的考查都侧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筛选,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在阅读复习中,应该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的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弄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两个问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靠船下篙”——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

因此复习时应要把握“考点”,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印发不同文体的答题技巧材料给学生)

时间:4月16至5月15日

(1)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进行复习。

(2)用两节课归纳一种文体的阅读知识点,命题趋势等。

(4)讲评试题时,注重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有一些问题,可归纳出一个统一的答题格式,教给学生。如复习说明文中带点字词的作用,一般按这样的格式答:第一步,解释这个词的本来意思;第二步,解释这个词放在句中表示的意思;第三步,分析这个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如是生动说明什么特征,还是准确说明什么特征。有了这样的完整回答,一般就不会丢分了。

4、作文部分

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反映。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继续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指导学生仔细了解作文命题方式和评分标准。明确作文评分标准,可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改正作文中的不足之处。

3、帮助学生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从这一两年的高考、中考试卷上看,话题作文已不再独领风骚,命题作文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所以后期作文训练还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与指导。

具体做法:

时间:从3月至4月

第一轮:周日作文训练

(1)每周周末布置1篇作文,使用a、b两本作文。

(2)老师每篇作文粗略批改,只给分,不写评语,把每篇作文存在共同的问题记下,精编几篇作文特别突出的当作范文。

时间:5月份至6月份上半月

(1)每周一节课当堂作文,除模拟卷上的作文,另外按专题再精编几个题目让学生练笔,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快速审题、立意、行文的技巧,更可以让学生在中考前保持着考场作文的状态。

(2)进行几节作文技巧点拨课,如开头法、结尾法、选材法、结构法、点亮语言法等。

(3)技巧点拨课尽量与当堂作文课隔日进行。

(4)作文仍然要全部批改,敢于给高分,给满分,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满写作的成就感。

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心情分。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三“补”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谈心等形式进行。

总之,如何搞好中考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在此,我只是根据自己肤浅的教学经验和该班学生特点,拟定了一个粗略的复习计划。希望能在中考复习备考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真正提高,中考成绩能够彰显实效!

47 292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