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精彩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支持一下小编了!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一篇】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成,希望大家按照这次会议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长远发展为基点,吹响了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号角。这次疫情防控,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中国要强起来,卫生健康事业必须强起来。建设又富又美×市,健康×市要先行。

巨大的破坏。1347年—1353年由鼠疫引发的瘟疫造成全球7000多万人死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伤寒大流行发生在东汉,世界上第一部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在那时诞生的。在伤寒大暴发的时候,张仲景宗族原有200多口人,不到十年死了三分之二,其中七成死于伤寒。公元1232年,金朝天兴元年,“汴京大疫,凡五十日,诸门出死者九十余万人”。1232年开封爆发大疫,不到50天,就死了90多万人。

席希望,全世界各族人民能够一齐起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地球上的疫情、阵阵“饕蚊”一扫而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作为基本职责。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一开始就鲜明提出“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最高位置的深厚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104岁的老人被悉心治疗并治愈,73岁的老人都能进行双肺移植。两个月内,90岁、91岁、95岁、96岁、97岁、98岁老人相继治愈出院。在整个疫情中,中国70岁-79岁的感染病死率8%,80岁以上感染病死率%。无论疫情多么严重,医疗资源多么紧张,从来都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感染老人的救治。反观美国,美国老年人在新冠病毒打击下,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的人群。经新泽西州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0岁或80岁以上的患者中,已经有7574人死亡,占全州死亡人数48%。如果加上65岁至79岁间年龄段死亡的人数,合计将占到全州的死亡总数的约80%。一个社会的温度,一个政权的温度,要看如何对待老人,就像考察一个人的人品一样,要看他如何对待老人。通过这些数据对比,就充分说明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命至上的人本理念。我们要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党长期执政的重大政治任务,用初心和使命铺就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鲜明地书写在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上,不断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下好大健康时代的“先手棋”,力争跑出大健康产业的“加速度”。

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看,认真梳理在疫情防控救治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在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救治能力、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卫生健康委、各医疗卫生机构均没有设置卫生应急仓库,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精神卫生等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逐渐成为影响居民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疾病负担。同时,大卫生、大健康发展理念尚未形成,处理公共卫生事件,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重治疗、轻预防、缺康复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视存在问题,拿出过硬措施,抓紧补短板,抓紧堵漏洞,抓紧强弱项,加快推进健康×市建设,切实守护×市一方安康、托举人民更多幸福。

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推进健康×市建设,必须以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坚持人民共建共享,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全周期维护生命健康,全领域防控重大疾病,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预案体系,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覆盖形势研判、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资调配等领域。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提升先期处置能力。要加强重大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优化平战结合的疫情防控机制,健全常态化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指挥机构,健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确保能及时启动、高效运转。三要全面提升重大疫情救治水平。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用三天时间改建了新冠肺炎定点救治中心,为市镇两级医疗机构采购应急医疗设备,为×家医疗单位更新了救护车。要结合编制实施“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体系提升工程”,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医院,建设传染病医院,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建设独立的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或医学科),更好满足应急救治需要。要加强应急救治装备建设,加快建设疫情防控物资储备中心,为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新冠肺炎救治中心配备核酸检测设备,加快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负压病房,为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打好基础。要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形成城乡融合、上下贯通的应急救治服务网络。这次疫情中,我们及时收治了×例确诊病例,但是有×例是送到×市治好的,这说明我们在救治能力和水平上还有不足。我们要认真总结,重点攻关,从装备到管理,全面补短板,全面提升和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让老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尽可能不得病、少得病。一要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市每年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转到外地就医,这反映出×市医疗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的多层次需要。要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加快推动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三甲医院建设,抓紧把短板补齐,人民医院在这方面要担当责任。二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和肿瘤医院要不断加强医院建设,努力让群众不出×市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在高端医疗服务上,要突出抓好胸痛、卒中、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创伤救治中心等5大医疗中心建设。要加大医疗领域开放力度,积极引进优质医疗机构、医疗平台、医疗人才和管理团队,打造更多高水平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做好公共卫生和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要持续加大投入,全面提升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的目标。二要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中医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毛泽东主席曾说,“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药医药,一个是中国菜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市中医药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孙思邈在王屋山长期行医,撰写了《千金翼方》。据传孙思邈的一个学生孟诜,是汝州人,长时间跟随孙思邈学医,孙思邈死后,他把孙思邈埋葬在×市,之后在王屋山隐居,在沁河谷东滩修炼,撰写了《补养方》,是世界第一部讲“食药同源”的著作。孟诜的学生张鼎在《补养方》的基础上,形成了《食疗本草》。

我们要高度重视《千金翼方》《补养方》《食疗本草》这三本书,这是从中医到中药到食疗的医书,是中华医药宝库的瑰宝。我们培育打造了冬凌草等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品牌,以济世药业为代表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要充分利用良好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打造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强中医药防治技术和新药研发创新,加快市场培育,提升质量、打造品牌。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的机遇,加快中医院二期建设,积极鼓励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基本医保中医药报销倾斜政策。要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三要大力培育健康服务新业态。这次疫情催生了健康养生、康养设备、在线医疗等方面巨大需求。要实施“健康+行动”,推动健康与食品、养老、旅游、互联网等产业相融合,加快建设一批健康养老、休闲旅游、户外运动、体育赛事等健康产业基地,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目标,通过均衡资源配置,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推进分级诊疗,最关键的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诊疗服务能力还不够高,要加快补上这一短板,增强基层就医的吸引力。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持续提升硬件设施,同时积极开展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加快医联体建设、推广远程医疗等,真正把好医生和先进技术沉下去,把基层医疗救治水平提上来,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水平医疗服务。医保制度改革要上水平、减负担。要持续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继续加大财政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投入,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市洛阳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保障服务。要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由医保机构和医院按病种、病情协商确定治疗费用,实行定额管理,既让患者吃药看病少花钱,又减轻医保支出的负担。要持续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坚决防止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药物制度改革要保供应、降费用。小药片,大民生。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价高。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基本药物优先配备、合理使用,全面推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保障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最近医保局和洛阳联合统一采购药品,统一带量采购医疗耗材,这样就可能把药品价格降下来。各行各业都要心里装着群众,千方百计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地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确保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在×市落地生根。

一要健全责任体系。×市委、管委会和各级各部门都要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制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推进项目建设时优先安排、配置公共资源时优先保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方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市委、管委会领导要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对重大问题重点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安排部署,抓好督促落实。分管卫生健康的同志要常下基层,多听卫生院的呼声,多到卫生院去看一看,多到小诊所去看一看,多听医务人员的呼声,多问一问患者家属的诉求。要构建明确具体、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强化激励和问责机制,调动一切力量,激发各方潜能,汇聚起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卫生健康系统与教育、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重大事项,要明确专人专班,一抓到底。要完善考核问责机制,把健康×市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要落实好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主体责任,健全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投入机制。要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要统筹安排卫生健康事业和产业用地。卫生健康系统要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卫生健康重点项目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等工作,确保我们委管委会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要夯实基层基础。习总书记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高度重视打基层、强基层工作。”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健康“守门人”的重任,推行分级诊疗、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工作,都必须依靠强基层固基础来落实。要立足平时、着眼战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制定更好的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的财力物力,培养更多的医护人才,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和软件双提升。要甘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从源头抓起、从小事做起,把健康档案管理、慢性病随访、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一件一件地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满足签约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

三要锻造过硬队伍。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卫生健康发展质量的重大举措和基础性工程,投入更多资源,努力打造一支医德高尚、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卫生队伍建设。要完善领导班子专业人才配备。卫生健康工作要用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对卫生健康专业干部要及时发现,及时培养,并做好整体规划。今后新配备卫健委干部要注重考虑卫生健康专业背景和必备的履职能力,在防控预警等关键岗位上也要配精兵强将,确保关键时刻能靠得住、能放心。要大力培养引进卫生健康人才。一个名医,就可能带出一个好的队伍,就可能打造一个好的科室,甚至可能造就一个好的医院。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开展名医名科名牌建设。对医疗人才,要有求贤若渴的诚意,广纳人才,汇聚人才,从创造平台、提升待遇、改善职业环境、解决后顾之忧等多方面着手,既拿真金白银又给真心实意,着力打造卫生健康人才高地。要关心、尊重和关爱医务人员。

更加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他们的正当权利,让他们有更多的职业尊荣感。要营造尊医重卫的风尚,让医务人员的劳动得到充分尊重、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让他们安心舒心从医,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向往从医。要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持续抓好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引导医务人员倍加珍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规范执业行为,塑造行业清风正气,永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要加强卫生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珍惜荣誉,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廉政底线,努力使医疗卫生领域成为“一片净土”。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二篇】

刚才,四个县区政府和市人民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展示了各自的特色和亮点,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会,周荣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坚定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20xx年8月19日至20日,中央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11月1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对全省卫生与健康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深处着力、精准发力,大力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与健康工作,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努力提供人民满意的卫生与健康服务,全市医疗卫生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稳步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全覆盖,全部取消药品加成,4家城市公立医院进入全国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初步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大力实施健康医疗扶贫行动,为全市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不断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完成卫生、计生部门合并整合,20xx年以来,全市财政累计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亿元、年均增长%。启动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引入社会资本兴办的凉都医院即将开诊,创建三级医院5家,二级甲等医院7家,基本完成乡镇卫生计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校医配置、乡镇执业医师实现全覆盖。全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张、人和人,较20xx年分别提高%、%和%。三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下大力防治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传染病发病率为/10万,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下降至/10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岁。建成“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县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实现全覆盖。成立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健康产业发展持续加快。依托独特气候和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大健康医药等领域市场主体,华瀚集团、红豆集团、葵花药业等知名大健康企业入驻六盘水,三特药业、圣济堂药业发展加快。全市通过国家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制药企业4家,取得药品生产批号产品34个。五是健康环境持续改善。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20xx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大力开展“四创”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经通过国家爱卫办专家组暗访,并且在前不久接受了技术评估。建成凉都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公共体育设施,夏季国际马拉松等赛事活动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六盘水市“凉都杯”第一届运动会,全民健身运动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优秀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少,仅有在读医学博士1人、硕士学历79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紧缺,特别是全科、儿科、妇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失严重。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来看,服务设施设备配套不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弱,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发病率仍然较高。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服务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从体制机制改革来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步晚、进展慢,部门协调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还不够深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不够大,异地横向结算不畅通,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和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医药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药品价格虚高问题还比较突出。食品药品监管滞后,餐厨废弃物监管、处理和回收等工作亟需加强。从群众健康意识来看,一些人缺乏健康的生活规律,运动量少,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熬大夜”“喝大酒”“吃大肉”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屡见不鲜,在公共场所吸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等行为屡禁不止。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加快建设健康六盘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必然要求,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有力抓手。同时,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之一,是城市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竞争力的突出体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全面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

二、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构建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孙志刚省长在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医疗卫生事业仍是贵州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突出短板。”六盘水也同样如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加强能力建设,加快构建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体系。

对已经康复并得到保障、达到脱贫标准的,该退出的要及时退出;

对丧失劳动力、家庭人均收入在标准线以下的,要及时落实政策兜底保障;

对需要继续治疗的,要落实“三重医疗保障”,按规定纳入社会救助范围,想方设法减轻患者负担。

(二)坚持预防为主,着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推动健康政策融入全局、健康服务贯穿全程、健康福祉惠及全民,全面提升卫生与健康服务水平。一要聚焦重大疾病抓防控。建立完善“医疗健康云”,积极发展智慧医疗,建立重大疾病病情监测网,提高重大疾病防控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突出抓好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做好高血压等慢性病防治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快处置。加强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高度重视精神疾病防控,确保今年成功创建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示范区。二要聚焦重点人群抓防控。当前,少年儿童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小胖子”“近视眼”数量逐年增多,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的现象。要更加重视少年儿童健康,加强幼儿园、中小学的卫生与健康工作,妥善解决好儿童肥胖、青少年近视和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等问题,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更加重视妇幼健康,实施国家和省级妇幼健康优质示范工程,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要分别建成1所妇女儿童医院,县级妇幼健康机构全部达到二级标准,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提供规范孕妇保健、儿童保健服务。更加重视老年人健康,我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万人,其中经济困难失能老人万人。要大力发展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发展“银发经济”,以社区为重点开展老年人身心健康指导和关怀服务。要更加重视特殊人群健康,我市现有残疾人万人、留守儿童万人、农村留守老人万人,要抓紧健全完善残疾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动态精准管理,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三要聚焦全民健身抓防控。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推进全民健身365行动计划,举办好夏季国际马拉松、国际滑翔伞邀请赛等系列赛事活动,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全市运动会,做到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让全民动起来。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群众健身休闲提供去处、搭建平台。四要聚焦环境治理抓防控。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做到“美丽凉都拒绝污染”。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全力攻坚“四创”工作,采取超常规举措,盯紧目标、精准发力,全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在今年能够创建成功,到20xx年能够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五要聚焦中医药发展抓防控。我市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发展中医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加快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民族医药研究、挖掘、整理和保护,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规范的“治未病”服务。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围绕医养结合、健养结合,重点发展红豆杉、铁皮石斛、龙胆草等中药材种植和研发,支持苗药、彝药等民族药和地方特色医药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集生态农产品种养殖、旅游观光、食疗、医药保健等为一体的滋补养生基地。

(三)坚持资源下沉,全面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用3年时间,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让城乡居民就近享受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要坚持在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上下功夫,加快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努力让群众就近就医、放心就医。具体来讲,要着力提升五个方面的能力:一要提升人才支撑能力。人才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第一资源,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核心。按照省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市需要新增执业(助理)医师近2900人、注册护士近4000人、全科医生200余人,完成目标时间非常紧,难度也非常大。要牢固树立柔性引才理念,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尽快补齐人才短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培养引进工程,用足用好援黔专家团等力量,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和管理人才。二要提升基层诊断能力。深入实施医院提升工程,优化配置诊断设备,实现县级医院设备标准化配置全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学科建设,推进区域性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中心建设。抓紧制定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实施方案,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机制,确保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全天候为群众提供价廉、质优、便捷、可持续的远程医疗服务。三要提升疾病治疗能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尽快补齐基层妇产、儿科等特色专科,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深入开展市内医院帮扶活动,加快实现三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全覆盖、二级医院帮扶中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牢牢抓住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对口帮扶机遇,积极争取大连、浙江等地三级医院结对帮扶我市县级人民医院,着力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四要提升康复护理能力。加快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康复医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康复科室、增加护理床位。到20xx年,县级医院、中医医院全部设置康复医学科。加强康复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康复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五要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十百千”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提质工程”,力争每个县有一所以上三甲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基本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抓紧完善疾控和妇幼健康服务设施,加快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

三、创新业态、多元发展,培育发展壮大健康产业李克强总理强调,“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两个‘翅膀’。”有专家认为,健康产业将是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我市自然生态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气候凉爽,空气清爽,发展大健康产业潜力十分巨大、大有可为。

一要围绕优势抓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大健康旅游产业,重点推进避暑度假、生态文化体验、温泉养生等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冬去海南、夏来凉都”的休闲养生度假新模式。力争到20xx年,打造省级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基地5个、市级20个。加快发展健康医药产业,推进医药产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健康医药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启动“医养融合”试点,支持医疗机构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建设中高端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健康医疗产业,打造一批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健康医疗企业,构建优质便民的健康服务圈。加快发展健康运动产业,大力推进国家级高原训练基地、南方冰雪运动基地、牂牁江滑翔伞基地等项目建设,争取成为“全国群众体育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区”和“全国健身休闲运动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支持中药材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强强联合,延伸红豆杉等重点中药材产业链,力争培育一批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全产业链大品种。加快发展健康管理产业,用好“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大力发展以家庭医生、保健指导、心理健康咨询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

二要瞄准方向抓项目推进。做好项目谋划,盯紧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方向、相关行业规划及国内外大健康产业热点,抓紧谋划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前景好的项目,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落地率。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督查,严肃责任追究,真正形成“精准谋划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好态势。

三要紧盯市场抓主体培育。目前,我市产值1亿元以上的医药企业仅有3家,缺乏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抓好医药企业培育,大力实施“巨人计划”和“125”工程,重点培育一批中药、民族药和健康医药产业龙头企业。推进企业抱团发展,推进上下游关联产业整合,促进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健康产业项目库建设,积极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健康优强企业。

四要突出特色抓品牌打造。深入挖掘“中国凉都”品牌的养生内涵,注重差异性和唯一性,重点打造以铁皮石斛、红豆杉为代表的特色保健食品品牌,以温泉疗养、避暑度假为代表的健康旅游品牌,以山地运动、高原训练为代表的健康运动品牌。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我市优势药品进入国家和省医保、基药目录。用好夏季国际马拉松、“生态凉都·高山珍品”高原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重大活动,依托电子商务、新兴媒体等重要平台,加强线上线下宣传推介,提升健康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四、加强统筹、协调联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更加注重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一要围绕公立医院改革抓统筹、求突破。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激发公立医院活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让他们轻装上阵、健康发展。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真正把人事管理、内部分配、运营管理等自主权还给医院,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要着力破除“以药养医”,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步骤,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动态调整,切断医院、医务人员与药品之间的灰色利益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逐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新医新秩序,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完善“医共体”改革。

二要围绕药品有效供应抓统筹、求突破。目前,全市医疗机构提供药品种类多,涉及利益主体多,生产流通环节复杂,非法挂靠、牟取暴利、吃拿回扣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要从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全环节发力,落实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减少流通环节,压缩药品成本,挤掉药价虚高水分。支持本土医药企业发展,提升药品质量,积极参与全省药品供应竞争。加强药品供应保障,推进县、乡、村一体化配送,保障基层特别是偏远、交通不便地区的药品供应。推进医药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药品信息全过程追溯体系,规范药品配送行为。加强药品使用管理,严控“大处方”“大检查”,全面推进合理用药。

三要围绕深化医保制度抓统筹、求突破。加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推动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大力推动异地就医结算,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一卡通”,让群众感受到便捷、实惠。织密织牢“三重医疗保障网”,建立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进一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四要围绕加强综合监管抓统筹、求突破。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关乎生命、关系民生,一点都大意不得。要以食品药品安全为突破口,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着力构建综合监管体系。以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到20xx年,力争盘县建成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钟山区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坚决查处一批、曝光一批、惩治一批,让食品药品安全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依法保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

五要围绕鼓励社会办医抓统筹、求突破。针对我市民营医院散、小、弱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医。坚持“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人才流动和大型设备购入三重限制,实行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支持现有民营医疗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到20xx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全市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另一方面,要加快规范社会办医行为。建立完善社会办医督导检查评估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范化、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建立退出机制,对谋取不当利益、社会信誉度低、违法违规营业的,依法依规查处。

同志们,加快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是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迅速行动起来,加强工作统筹、细化分解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加大宣传力度,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健康六盘水建设,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努力开创全市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三篇】

同志们: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光辉节日。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各个行业、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发进取,全市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成绩,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好局面,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这是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干事创业、奋力拼搏的结果,凝结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站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沿,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广大职工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表彰的劳模和先进,就是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大家虽然所处战线各异、肩负职责不同,但志向、目标和追求是一样的,都有致力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烈愿望,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卓越成绩,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劳动者的光辉风采。大家身上所体现出的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埋头实干的良好作风,不仅昭示着*的未来和希望,而且对全社会都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当前,*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年初召开的市十二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确保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争当淮海经济区排头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和“三个高于、三个提高”的总体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更大挑战,希望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团结实干、奋发进取,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导向作用用他们的崇高品质和先进思想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励广大职工以推动*跨越崛起为己任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展现聪明才智。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职工要以劳动模范为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

劳模。

学习。

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

要激发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新一轮跨越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方针,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广大职工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发展的时代洪流,为实现全省争先进、区域当排头、全面达小康的目标任务贡献力量。广大劳模和职工群众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积极投身到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中来,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植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要积极投身到大项目建设年活动中来,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程,新上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好项目、大项目。要积极投身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来,加快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要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广泛开展“我为节能减排做贡献”活动,引导职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巩固扩大节能减排成果,促进集约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要积极投身到维护社会稳定中来,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努力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

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努力培育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的知识型工人和社会主义劳动者,努力为广大劳动者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成就事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创新型班组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自主创新实践,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充分尊重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的创造活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积极创业人人创优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大支持。广大职工群众要主动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增长新本领新才干,努力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建设者。

切实保障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权利。要积极做好困难职工、失业人员的帮扶救助工作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健全完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推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到实处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职工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

领导。

事关党的事业全局事关工人阶级根本利益。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会。

工作。

要在领导方式上积极改进,支持工会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要在作用发挥上高度重视,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和手段;

要在政策机制上充分保障,为工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要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树立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四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精彩8篇)”,我们共同收听收看了全省、x市交通强省建设动员视频会议。为了更好地落实省、市会议精神,我们接着召开我市交通强省建设动员会,对全市交通运输发展再部署、再推动。刚才,x副市长就我市交通强省建设进行了细致的工作部署。一会儿,x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瞄定目标,当好“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官。

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交通运输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握好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的定位,把握好综合交通的方向,把握好安全发展的底线,高质量推进交通强省建设。

二、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汇聚形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加快建设交通强市是一件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也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各有关部门要担当担责、主动作为,强化工作协同配合和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进一步凝聚起交通强市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要坚持“统”,加强统筹联动,全市“一盘棋”,密切配合,做到统机制、统规划、统资源。健全统筹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做实工作专班,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做好交通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交通规划落地实施。推动全市高速公路、市际交通等资源统筹管理、统一运营,提高整体效率。

二要做好“融”,跳出常规思维,优化融资模式、做好要素保障,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中央资金、专项资金能争取的要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该协调的要协调,全面开放交通投融资市场,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构建渠道多元、风险可控的投融资格局。

三要抓好“安”,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建设主体责任,为维护建设安全、工程安全、环境安全保驾护航。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深刻认识安全环保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安全环保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盯住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输管理等各个环节,把安全环保理念贯彻到交通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全系统。要压实工作责任,定责定时,精心施工,严格管理,让每一个工程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要在全行业全系统全面开展“清廉交通”建设活动,持之以恒,严字当头,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抢抓政策机遇、立足长远,着力补齐我市交通安全短板。

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有序推进。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市交通运输发展仍存在短板,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特征依然明显,开放通道不足、互联互通不够、服务品质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各级各部门:

一要抢抓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把握“与x和雄安新区发展,加快南拓东进,提升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水平,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定位,以加快打通“南融、东进、西引、北联”对外大通道,持续畅通内部“微循环”为目标,推进交通强市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便捷的交通运输,获得更有温度、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服务。

二要加快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力争gx线x市过境改线工程于x年x月底全线全部完工;

力争忻原大道x段项目x年x月底完工;

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x公里;

依托已立项的gx升级改造一级公路、大忻线西镇至阳方口段正在立项升级改造一级公路、忻原大道和我市境内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主线,着力解决高速路途径乡镇无出入口的问题,构建x全域深度融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的路网架构。

三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省委省政府、x市委市政府关于交通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抢抓“十四五”期间大力推动交通强省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精心组织实施交通强省建设试点各项任务,对标对表我市“一核四园五带”总体思路,梳理出我们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强化交通运输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交通创新赋能,强化交通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扩大朋友圈,畅通开放通道,服务保障集大原高铁建设,加快推进忻原大道、通用机场建设、国道x线改建工程和城乡规划道路建设,构建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次联运、无缝衔接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奋力推动x交通强市建设各项工作。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五篇】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优秀学生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同学和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多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学生工作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队伍素质,着力健全长效机制,着力优化育人环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我们更加欣喜的看到,一年来,校园里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他们目标明确、敢于争先;他们刻苦钻研、勤于思索;他们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他们不畏困难,自强不息。他们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进取精神、全面的综合素质,引领风气,率先垂范,塑造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形象。可以说,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是长春理工大学优秀学生的典型代表,是学校良好学风校风的集中体现,更是长春理工大学蓬勃发展的美好希望。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然而越是美好的.时光越容易在不经意间流逝。如何在短暂的大学时光里为今后的人生夯实基础、积淀底蕴,以勤奋和汗水为青春增色,用智慧和努力为成功奠基,是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想法与同学们共勉。

第一,希望大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培养高尚情操。青年学生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这就是说,当代大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更要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人,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地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祖国的现代化事业紧密相连,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大家培养勤学善思的精神。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勤奋是进步的阶梯。四年的大学时光很短暂,希望同学们把握住机会,刻苦拼搏、持之以恒地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学与思相结合,知与行相结合,通过勤学苦读、慎**辨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获得真知,获得成功。

第三,希望大家自觉培养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精神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一样,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希望同学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多方面锻炼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大胆进行实践创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怕失败的决心,勇于攀登的信心,在创新实践的路上不断迈出成功的脚步。

同学们,你们成长在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伟大的时代,希望你们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把昨天的成功作为新的起点,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情操,夯实知识基础,全面锻炼自身,开拓进取,勇于担当,把你们的青春、热情和智慧,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中去,不断突破、不断超越,开创属于你们、属于社会、属于国家的时代和未来。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生活愉快,健康成长!谢谢大家!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六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精彩8篇)”,是近年来x召开的主题最集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大会,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省委召开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会前,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专题研究,要借此向全社会传递四个强烈而明确的信号:一是要强化一个认识。工业经济是全市最重要的经济,民营经济是我们最突出的主体。二是要表明一种态度。市委、市政府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坚定不移地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三是要达到一个目的。在全社会进一步唤起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支持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尊重企业家创新创造,从而形成推进全市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要发出一个呼吁。社会各界人士要大胆干、放手干、加快干,齐心协力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会议内容非常丰富,表彰了先进,竖起了旗帜,立起了榜样,x位优秀企业家、x家新成长型的企业是突出的代表。x位同志从不同的角度代表了不同的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典型发言,体现了x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思路举措、决心和任务,讲得都非常好。特别是x书记的重要讲话,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科学回答了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工业经济成长过程中,我们要有什么样的理念、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讲得很有针对性。希望大家会后深入学习,抓好贯彻。为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突出理念先导,着力引领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实现民营经济新跨越的立足点,在于新理念引导。目前,全市民营经济处于全省领先,去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突破x%,居全省第一。x书记在省委x届x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x狠抓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这是x书记对x工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充分肯定。但我们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今年一季度经济发展看,虽然发展态势好于去年,出现了全面回升,从结构上看工业经济增速上来了,但民营经济的其他领域,特别是投资,尤其房地产投资增幅低于全省,导致我们经济总量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所以,进一步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是x发展的重要任务,重点要做到“三个好”。一要贯彻好新理念。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领、总要求,也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创新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做好动能转换。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我们积极紧密地对接国家和省里各种战略、政策,来促进均衡、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就是要求企业植入绿色理念,切实推进绿色生产。开放发展,就是鼓励我们充分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能光盯着本地市场、国内市场,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共享发展,就是企业发展好了以后,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有。二要把握好新机遇。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充分表现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民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美好春天、所注入的强大动力,这是我们进一步发展要紧紧抓住的重要机会。三要落实好新任务。一是严格落实好上级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要求。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对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新举措,既有原则性,又有针对性。今天,x书记就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更加具体和鲜明的要求。民营经济是我们的主体,只有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我们的经济总量才能上去,这是大家要共同承担的任务。二是充分发挥好企业推进经济发展的主力作用。没有企业、没有项目,我们的发展就是空谈。尊重企业家,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是项目源源不断、有效投入不断扩大最重要的根本。三是切实发挥好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目前,我们产业体系不配套,创新平台缺乏,支撑力量尤其人才资源比较弱,产业工人不足。x要加快发展,必须突出创新。要在创新引领方面进一步依托企业,通过政府有效引导投入,加快推进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结构才能够升级,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

第二,要突出企业主导,着力推动工业经济新提升。

刚才,x书记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既做了梳理,又作了明确要求。企业发展如何与全社会发展更好地融合,如何在地域经济发展中,实现由企业的骨干作用变成集团式的协同发展,这是我们的重点。市委、市政府在对过去政策措施梳理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实办法和硬措施,希望大家认真了解、研究和掌握。今天市经信委给大家发了一个文件汇编,在此基础上,市经信委要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制定好帮扶企业的政策“菜单”,让企业特别是企业家去理解、去掌握,解决部分企业家不了解、不掌握现有政策的问题,让政策真正变成惠及企业、帮扶企业的“金钥匙”。同时也请大家主动帮助我们宣传和普及政策。针对政策落实难的问题,我们既要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尽量贴近需求接地气,把政策制定好,又要大家共同监督、共同帮助,让这些政策真正地做到企业家心坎去,做到项目最需要的方面上去。突出企业主导,推动工业经济新提升,重点抓好“六个一”:。

一要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将“工业为本”理念扎根到每个人心里,将“工业强市”战略更加有力地展现在各个层面,更加坚定地落实到各项具体行动,实实在在地促进工业发展。二要实施一个行动纲领。要抓紧制定《中国制造x行动方案》,形成能够引领x未来工业发展、支撑现代产业之城的行动纲领。三要突出一个工作抓手。“工业转型升级年”活动实施方案前期已印发给大家,这是今年推进工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四要打造一批发展平台。一是抓好各级开发区集聚发展平台。国家对于产业集聚、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通过开发区来集中体现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和进出口等政策都在推进开发区发展中体现出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地珍惜、打造好开发区这个平台,企业也要进一步利用好这个平台,合力擦亮国家和省级开发区这一“金字招牌”。二是齐心协力打造各种创新平台。要突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围绕引进创新人才和团队,省里出台了相关政策,引进一个团队,省里支持三百万,最高可达一千万。各县市区和各企业一定要搭建好这个平台,政府和企业共同行动,通过股权激励等各种方式,合力做大蛋糕、更多共享收效。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级的各种创建平台。这里面包括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技术中心。这些是现在国家政策和资金往基层输入的主要渠道,有了这些中心,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包括企业参与的渠道就有了。因此,大家要积极争创,更多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的队员。四是强化银政企金融各个方面的合作。首先,要深化“x”银政担合作机制,今年具体任务已分解到各县市区,关键要抓好落实。其次,要大力推进“税融通”,就是根据企业纳税额,按照一定比例放大后,和“x”结合起来,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银行给企业贷款。这项业务是全国创新,关键是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再次,要推进我们在全省首创的“出口退税贷”。首批两笔业务x万已经签约,这是一项突破。国税、金融部门要齐心协力把“出口退税贷”这项业务做好。这些政策措施要在银企对接中作为固定内容进行考核,通过大家齐心协力落实下去。五要壮大一批优势企业。要进一步地打造“名品、名家、名企”,今年百亿企业要争取再突破一个,x亿、x亿的企业要接续起来。要抓住政策机遇,特别是资本市场,在主板、新三板市场上市方面,需要大家行动快捷、持续推进。六要弘扬一种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要尊重企业家的创造,让企业家是社会财富创造者的理念被全社会接受、认可。要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的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家、理解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今天,市委、市政府首次评选并表彰一批优秀企业家,给企业家戴大红花,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弘扬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精神成为x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

第三,突出政府引导,着力优化企业发展的新环境。

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必须给力付出,做到“四个全力”。

一要全力做到最优的政务服务。要抓好“三个清单”的落实。今年要进一步推出社会服务清单和中介机构清单。要在继续简化行政审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通过电子化、信息化,使企业办事更加方便。

二要全力打造有效的政策体系。一方面要积极贯彻好上级出台的系列政策,另一方面要出台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政策,真正地使企业家轻装上阵。最近,我们出台了降成本“x条”,就是围绕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以及降低要素成本、用工成本、金融成本、土地成本等,在政策上予以明确,给企业创造发展的好环境。

要解放思想,坚持原则,大胆创新,更加主动、坦荡真诚地同民企交往,更加尊重企业的需求,更加突出企业家的地位,更加突出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同时,也希望企业家能够对政府讲真话、建诤言,行大道、走正路,志存高远谋发展,遵纪守法办企业,以产品质量赢得更多市场,以坚守诚信获得更大尊重,以自身健康成长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七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精彩8篇)”,也呼应了x发展最迫切的需求,更是对工业强市战略的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就是要进一步亮明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的坚定态度,向全社会发出大抓工业、狠抓制造业的鲜明信号,传递制造业在打造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中挑大梁、当主力的突出作用,进一步营造全市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加强工业的大干氛围。刚才,x为我们作了专题报告,报告视野开阔,观点鲜明。市经信委、x市和五户企业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部分企业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希望大家能够借助他山之石,在共同发展中汲取更多营养。会上通报表扬了x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省重大专项和荣誉称号的企业,签定了推进制造业发展的责任状。会议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规模空前、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下面,我就推进全市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讲三条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要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加快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x月x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制造强省建设大会,就加快制造强省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奋力开启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新征程。

科技创新潜力跃居全省第x位;

引进落户高层次科创团队x个,其中获省扶持团队并列全省第一。三是产业层次提升。x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居全省第x位、第x位。汽车和装备制造、新材料和食品医药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x%。六大高耗能行业比重持续下降。四是质量品牌提升。x件产品入选x工业精品,x个项目荣获“质量之光”奖,x人跻身“大国工匠”行列。拥有中国驰名商标x件、省著名商标x件,均居全省前列。x家企业获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居全省第x位。x户企业获省级贯标试点企业,居全省第x位。两家企业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占全省的x/x。五是平台载体提升。全市x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含筹)承载功能日趋完善,x年建成区面积x平方公里,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x%。拥有x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比较突出。我市工业化的进程还远未完成,抓好制造业,加快发展工业,突出工业强市战略,是我市最重要的“经”,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反复念。从差距上看,这几个方面还比较突出:一是体量规模不大。x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总量的x%,与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兄弟市差距较大,仅仅是湖州市的一半。规模工业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不大。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先进制造业企业凤毛麟角。多数制造行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三是产业链条短。全市工业制造水平总体较低,普通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原材料产品多、终端消费产品少,配套产品多、集成产品少。四是创新能力不强。x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x%。大部分企业缺少创新人才和团队,生产工艺和装备仍较落后,信息化、网络化管理程度相对较低。五是抓工业的意识还不够坚定。企业有“脱实向虚”的倾向,政府抓工业的定力不足,抓的力度狠劲还需再加强。对此,我们要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保持清醒、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无工不富、没有工业就不可能发展现代产业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制造业摆上全市发展的突出战略地位,真正把党中央国务院特别是总书记强调的抓实体经济、抓制造业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把市委市政府提出来的打造制造业强市、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产业之城的目标扎实地向前推进。只有这样,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才不会是空中楼阁,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二、千方百计把工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后劲做足,推动x向制造业大市、强市迈进。

三是形成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支柱产业要更大更稳,主导产业要鲜明、引领的作用要更加突出,企业家的雁阵要更加强大。力争到“十四五”末,百亿企业达到五家,x亿以上的企业达到十家以上,x亿和x亿以上的企业要铺天盖地。四是企业品牌要进一步突出。具体抓手就是要抓好五大工程。

错位竞争“强链”,对有潜力、高竞争性的产业,通过扬长避短、深耕细作,塑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优势。二是企业要向高端培育。以提高企业规模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为重点,总结推广中鼎等优秀企业致力做精主业、不断走向高端的成功经验,着力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培养练就“一招鲜”功夫,千方百计加快培养领军企业和行业小巨人,使我市更多企业都成为充满活力的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要坚持高端承接,着力做大增量,做好招商选资工作,为结构调整打好基础。要强化科技基因,给企业注入更多的现代营养,夯实企业走向高端的最重要基础。三是产品向高端打造。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严守质量生命线,抓好品牌身份证,盯紧标准度量衡,引导企业着力培育名牌、打造名品,以精益求精的精神,让“x制造”叫得响、吃得开,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第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转型升级工程。一要紧扣“三重一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省级核心基础零部件基地和市级x个战新基地,坚定不移推进,继续扩大战果。同时,各级政府和企业要齐心协力,积极申报争取第二批“三重一创”项目。二要着力“千企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去年,我市技改投入增幅全省第一。最近,省经信委出台了《x省大规模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推进方案》,这里面的引导基金和帮扶资金很多,我们要抓住机遇,打好技术改造攻坚战,提升企业创新力。三要主攻“智能制造”,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的发展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我们要把互联网+制造业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目标,推动智能制造和产业融合发展。

第三,以人才和企业家队伍为资源,大力实施人才保障工程。一要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把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理念体现在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充分总结我市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案例,用好用足用活政策,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发挥好人才引进的比较优势,提高人才引进的针对性。二要加快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要义,就是政府在权限之内抓发展、敢担责,企业家心无旁骛想创业、抓兴业。应该说,x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主要靠本土企业家和外来企业家干起来的,本土企业的成长是因为我们的环境好,外来企业家来落户更说明我们有吸引力。我们要珍惜现在的良好态势,保护好弘扬好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精神在x喊得越来越强,让企业家在干事创业中大展身手。各园区要切实抓好给企业家树碑立传的工作,让企业家真正成为社会敬仰尊重的财富创造者,让企业家的光辉形象高大起来。同时,希望企业家大展身手,展境界、抒情怀,保持定力,把好底线,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三要加快培育技能型人才。深化推进职业院校改革,充分运用x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学校资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导向,完善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区域性技工大市。

第四,以搭建平台为抓手,大力实施园区提升工程。一是各园区目标要清晰明确。围绕先进对标,找准位置,进一步明确定位。二是园区的建设和产业标准要提升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欠账,提升产业和企业层次。三是要坚持特色,加快集聚。不搞小而全,要展现亮点,培育支柱,尽快形成优势和集聚,围绕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四是要多元联动,积极培育品牌。

第五,以绿色发展为取向,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围绕产业变绿、绿变产业,将“绿色基因”植入制造强市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一要坚定不移去产能。坚持既要“关”还要“引”的思路,着力“扶优汰劣”,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和法治手段,加强源头审批监管,坚决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同时,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有序做好产能转移工作。二要持之以恒抓节能。目前我市能源总量已比较紧,要在抓提升的过程中降低能耗,实现节能,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落后能源。要强化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全面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力争培育一批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三要想方设法提效能。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专项技术改造,研发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应用清洁高效加工工艺,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推动“灰色经济”加快向“绿色经济”转型。要大力推行循环生产方式,推进资源再生利用,千方百计把资源“吃干榨尽”。

三、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奋发作为的能力,确保制造业强市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强化领导。各级一把手要亲自抓,真正实干在先,干在实处,勇立潮头。要加强学习,提高抓制造业的能力。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本领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同志,要切实加强学习、增强本领,提高专业素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努力成为抓工业、抓制造业的行家里手。要突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抓工业、抓制造业是绣花工夫,不会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同时风险也较为突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正确政绩观,充分认识到发展制造业带来的长远效益,耐得住寂寞,舍得花本钱,持续推动。要有不怕波折、掉层皮的韧劲。在抓产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淘汰更替,职工的利益调整,维护稳定的任务非常重,要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多下功夫,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要彰显敢下真功的狠劲。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到开发区现场办公,各级领导干部到一线、企业联系帮扶的制度,人格化、项目化、节点化地推进责任链向下延伸。同时,敢于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掌握政策,规范操作,大胆支持。

二要落实责任。刚才,我们签了责任状,凸显了决心,突出了导向,明确了抓手。要把制造业发展成绩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分值在工业综合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地要将责任状细化分解,加强对各个开发区的调度,形成上下连接的有机体系。

三要优化环境。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学习借鉴浙江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以此为统领优化政务服务,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强化服务意识。要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现在省市出台的政策较多,各地要进一步宣传好政策,利用好政策,使政策成为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强化氛围宣传。要齐心协力,政府要主动宣传,企业要主动提供素材,共同营造工业强市的浓厚氛围。

制造强市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全市上下必须认识一致,真抓实干,把我市制造业水平推向新的阶段,为x加快实现工业化、提升竞争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市长在全市制造强市建设大会上讲话【第八篇】

这次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重要会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我省中医药发展,今天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亲自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王国强部长的讲话站在发展中国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阐述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性,对我省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优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医药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中医药事业发展前景广阔。中医药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最具原始创新潜力,既在维护和增进群众健康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又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药历经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在慢性疾病、疑难疾病、新发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破解医学难题方面,作用日益显现。发展中医药已成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同时,现代中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以其特有的中国独立知识产权和比较优势等产业特色,与生物医药产业并列为21世纪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为此,很多省份都加快抢占中医药发展的制高点。省早在年就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目标,陕西提出建设中国西部的“药谷”的目标,广西、浙江、江苏等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地域,也都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

我省发展中医药具有明显比较优势。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区作为全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药用资源种类居全国前列;在全国重点普查的363个药材品种中,我省占%;在全国常用药材中,大约有1/5的品种在我省的蕴藏量占全国的50%以上,其中人参、鹿茸、刺五加、关龙胆、北细辛、林蛙油等药材道地性强,质量优良,有8个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年9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我省开展“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这为我省加快人参产业振兴和中医药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我省中医药研发基础雄厚,作为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拥有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大学、农业大学等一大批单位,汇集了诸多科研力量。中医药科研平台规模日益扩大,承担了国家“973”等一大批中医药重大课题。我省拥有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继承教育全面推进,中医名医、名师、名家辈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中医防治脑病、心血管病及脊髓空洞症治疗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发展,将其纳入战略发展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我省是全国第一个成立中医药工作厅际联席协调领导小组的省份,是第一个全面建设省、市、县健全的中医药管理体系的省份,全国首批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之一。近年来,经过上下内外的共同努力,全省中医药领导协调机制、行政管理体系、政策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省、市、县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得到提高,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我省加快发展中医药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但当前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主要是整体服务能力不强、特色优势淡化、继承创新不够、人才队伍断层、产业规模尚小、保障措施较弱等,成为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

党的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务院去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2号),要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我省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把中医药作为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特色优势,加快传承创新,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推动我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会事业发展、医药事业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切实突出中医药的特殊地位,发挥中医药应有作用。中医药具有“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等特点,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具有发展中医药的比较优势,应该在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深化医改中着力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需要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务院“若干意见”和国家中医药局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医药卫生事业特别是医改中进一步抓好中医药工作。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制定新农合和城镇医保有关中医药扶持政策,引导医疗机构有效运用中医药、城乡居民积极使用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优先建设中医医院和科室,扶持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切实落实中西药并重原则,发展中药品种和院内中药制剂;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的特色作用;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中医药服务财政补偿模式。

二是加强中医药资源开发研究和科学利用,促进中医药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中药药材年销售额达到120亿元,中药生产企业151个,生产品种212个,销售收入亿元。要进一步发挥我省的特殊优势,切实把中医药经济做大做强。加强全省中药材资源普查,重点做好区中药材资源的普查,争取国家中药资源普查试点项目,全面掌握我省中药材资源种类、数量、分布、发展变化及市场供需状况,建设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数据网络。以中药“名厂、名店、名药”为骨干结点,加快中药品种创新研究,不断提升和壮大中药产业,推进我省作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全面建设。在发展中药工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中药农业,立足推进“三化”统筹,推动形成规模化道地药材种养殖基地和专业市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扶持中药知名企业和名优中药品牌,完善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和中药新药审批管理制度。强化市场运作,整合中医药资源,推进创新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中药创新链,发挥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各自优势,通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使企业成为现代中药产业科技升级的投入主体。切实改进对医疗机构当中的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院集团成员单位对中药制剂的使用和发展。发挥省人参生命研究院等中医药单位、中医药研发平台在实施国家“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试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人参资源有效整合、科学开发、合理利用,促进我省医药经济加快发展。同时,要加大野生、种植特色药材资源的技术品种研发,扩大产业规模。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医疗、科研、生产单位和企业走出去,扩大中医药影响,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是加强城乡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重点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我省现有各类中医医院69所,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5000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具有重要而关键的位置,特别是县级中医医院在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中起到“龙头”的作用。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城乡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仍比较薄弱,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要推进中医药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合理规划中医药服务体系和布局,坚持重心下移,加大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力度,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基层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要注重城乡统筹,建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功能明确、成效显著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省级中医医院要承担起重大、疑难疾病和急危重症的中医药防治任务,成为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继续教育基地;市、县级中医医院要以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中医药防治工作为主,成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基地,成为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的指导示范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利用掌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四是坚持以临床实践为核心,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医药是一门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其理论和诊疗技术都是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的,中药新药往往都是在临床处方、院内制剂的基础上研制的,我们的一批中医药名师,都是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要按照中医药发展的规律,坚持中医药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临床实践中来,到临床实践中去。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中医药疗效确切、优势明显的病种和重点专科(专病)为抓手,形成一批诊疗技术规范、临床疗效显著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在全省范围内培训推广。

中医药发展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把对中医药的扶持与促进,落实到深化医改的配套文件和具体行动中,共同营造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将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加强市、县两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建立起自上而下完善的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各市(州)政府要比照省里的做法,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区域内中医药发展,及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二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管理职责。卫生等部门要在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充分考虑和有效保障中医药作用发挥;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快推进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医药项目的倾斜,协调编制好中医药发展规划;工信部门要做好医药产业规划和行业管理,推进医药产业合理布局,抓好中药企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科技部门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快速发展,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立项和资金支持;财政部门要研究制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投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职称评定、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中医药给予扶持。其他部门也要按照各自分工和职能,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扶持。

三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在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中,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实施引导参保人员有效使用中医药服务、医疗卫生机构积极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措施。要逐步把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医保、新农合和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要完善中医药价格政策,建立起体现中医药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的价格体系,合理调整特色突出的中医诊疗技术、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价格标准,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要逐步完善中医药投入和补偿机制,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投入,全力保障基层中医药事业发展。

47 3415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