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热选优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热选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一篇】
首先,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然而,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其次,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由于学校领导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再加上美术学科没有升学方面的硬性指标,导致美术教学不受重视,教师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再次,美术教育比较抽象。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同时,如果美术教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最后,美术教学的变化性。艺术与时代背景、时代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学习内容要多样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美术是艺术形式的一种,美术内容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初中阶段,学校通过设置音乐和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教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审美空间,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最后,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艺术创作。只有学生自觉地进行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二)注重开放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要想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主导者的角色,逐渐向辅导者角色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比如,教师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指导之后,再对学生的创作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课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师要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同时,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写生”,让学生感受美术和大自然的联系。参加这种课外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训练和延伸,美术课堂之外的实践创作与理论知识学习都是课堂延伸。由于美术课程的学时是固定的,而美术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又非常广泛,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因此,学生需要自己进行课后训练,利用课外时间积累知识。课后的理论知识补充是对学习结构的梳理,课后实践创作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有效方式,能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虽然初中阶段的美术知识有限,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但是进行课后拓展,能够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新的领悟,并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四)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
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不一样,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美术成绩,就要在上课前先对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请教。
(五)通过阅读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和审美活动关系密切,情感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所有的审美活动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进行的。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情感意识。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美术课程,每次阅读与欣赏活动都应该有所收获。初中生对美术课程的认识还处于表面阶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还较弱。教师要在阅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如何赏析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创新和美感等,美术作品中色彩的浅重、线条的粗细都直接反映了创作者的情感,要通过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创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仅是美术教学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感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锻炼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审美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美术教育过于抽象等。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加强课外拓展,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二篇】
曾几何时,我看过1篇报道,说是一位读清华大学的学生叫刘海洋,说的他去动物园看动物。当他看一只熊时,为了验证熊皮是否能否经得起硫酸。就向熊头上泼了实验室用的硫酸。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很心痛。一位天之骄子,内心是多么的冷漠,缺少法制意识。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有法律意识,让他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可为,什么又是不可为。特别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的行为时有发生,并且呈现出低龄化和上升趋势。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将来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们责无旁贷,而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里的成长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虽然小学数学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没有语文那么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在教学中,也不乏有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只要我们适时有机的挖掘,就可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比如我在美术绘画买东西题材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知道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然后以人民币为切入点,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80号)相关条例,让学生明白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以及禁止伪造、变造人民币。这样学生长大后,他们就会知道伪造人民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又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美术教学下册时,我在教学完相关内容后,给学生在练习里出了这样一题,“绘画交通题材”学生在计算后,我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让学生知道,机动车载物是不得超载,如果超载会发生什么严重的后果。相信有一天,学生成为一名司机,相信他就不会为了一点经济利益而把生命放在一个漠视的位置。通过此堂课的教育,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
教师教书育人,应该把育人放在首要地位。不但要使他们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还要教育好他们如何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出来的学生,不要求他学到多深的知识,但是他是在校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出学校后在社会是一名合格的公民。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法制常识。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整的那样,“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我们作为数学教师,纵然我也感觉小学数学在教学中没有其它科目那么好渗透法制教育。但是这不能作为不渗透法制观念教育的借口,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想尽办法在可能的情况下有机渗透法制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2014年12月。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三篇】
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要从学生的习性看起,每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肯定与承认。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必须从简单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转换成“培养学习者”的角色。
一、美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美术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学习状态,而是教学双方在全新的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一种新型组合。美术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美术自主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只有让学生达到认知与实践体验的合理结合,教学效果才会得到优化,学生的创造性才会真正发挥出来。
其次,是学生主体的自主作用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始终。经历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应学到什么程度、应该怎样学、学得怎么样、怎样学的、怎样学得更好的过程。
再次,是学生的美术自主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活动实现的。
最后,是美术自主发展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是固定的,应该是丰富灵活的,可以因地、因时而变化。但课堂终究是师生的主阵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学会一些策略,仍然是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环节。课堂教学过程是美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
1.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目的就是支持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意义建构,美术学习中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及internet等网络手段创造具有复杂性的情境,比起简化了的课堂环境更容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多样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表达自己知识的能力。
2.做好点拨指导,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教师在把学生置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情境中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应该提供给学生有关的线索和工具,放手让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的主角。教师应提供适时的指导,学生的主动探究与教师的适时指导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落实,建构主义理论进入实践的层面,而教师的指导又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思考问题的途径,使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3.开展合作互动,反馈调节教学结果。
行讨论,或者从学习者的见解出发进一步提炼与概括。
4.搞好迁移训练,不断创新知识结构。
迁移包括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基于以上环节,学生完成了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或新的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和迁移。
总之,美术课时给学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并不是强加给孩子什么,而是学生自己获得的。
。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四篇】
给学生上美术课时,常常见到有些孩子画起画来,那么为难。不禁回想起我的学画经历。我的学画经历虽然很平凡,却也丰富有趣,也许,对我们的美术教学有所启发。
一、环境的熏陶,激发兴趣。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当时的环境既贫穷又落后,对绘画的入迷,源于大我七岁的哥哥。大约在我六岁时,有一天,无意间在哥哥的写字桌上发现了一张碳素笔画的“美女图”。是一个轮廓简单的女青年的背影:她披着如瀑的长发,脸微侧,露出一点眼镜的框子,身材颀长,似乎是旗袍类的衣服,已记不清是在头上还是在衣服上,点缀着一滴美丽的橙红,哥哥说那是他手指上的血。为了使画面美丽,而不惜扎破自己的手指头,使那时尚小的我心头吃了一惊。同时,那个文雅而又“凄艳”的“美女”图便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从此后,我便迷上了画画。所以要让孩子喜欢画画,就得给他们创造适合的环境。比如在他们的房间里或者学校的阅览室、美术室等地方,放上画册、画报或者其它美术作品,也可以经常带他们去参观一些美术作品展。久而久之,自然会对美术产生兴趣。
二、临摹,初学者最易接受的方法。
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欲望。便会自觉地去学习。刚开始学画画时,我临摹的是哥哥画的画,比如双眼皮的美女、或者是形象逼真的小汽车、威武的坦克等。慢慢地,哥哥的画已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了。于是,我便去翻父亲的书,当时,家里有不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表现“火热生活”的画,里边的女青年和风景是我临摹的主要对象。再后来,长大些了,可以得到一些零花钱,就到集市上的书摊去买小人书。记得当时最喜欢《红楼梦》,觉得里边的景美、人美、故事美。尤其是一个倚在竹帘边、挽着髻的丫头,最令我痴迷。后来,将《红楼梦》集了将近一套,临了好多的人物、花草树木、小桥回廊等。再后来,只要遇见喜欢的画,就想方设法地得到,并进行临摹。确实受益非浅。所以说。临摹是学习画画的一种直接的、也是基本的学习方法之一。
三、写生,学画画最基本的.方法之二。
初中五、六年级的时候,最喜欢画的是古代的美女。头发上、脖子上、裙裾边的各种饰物,细致得令人着迷。从此,我的作品便开始受到一些同学的赞美了。可是,有的同学和一些大人,却对我的“作品”“横加挑剔”,什么眼睛太大、嘴巴太小,头太大、身子太小,尤其是腰,细得似乎没有。很是打击我的积极性。可仔细一观察,人家批评的也有道理。自此,便暗暗地对着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比例,偷偷地观察别人的身材和姿态,悄悄地揣摩各种动态时,人体各部位的变化。后来,我遇到了一个同桌,名叫黄丽萍,如同名字一样,她长得既文静又美丽,身材颀长,动作优雅,一张娃娃脸上有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微翘的小鼻子,曲线优美的小嘴巴。因为经常在一起,而且关系很好,所以有“灵感”,我就给她画了好多的“肖像画”。凡是熟悉她的人见了都说“形神兼备”。由于找到了窍门,以后,无论我想画什么,都先去观察原物,再根据需要揣摩如何画在纸上。渐渐地,我画的东西越来越“像”了。这便是我最早的“写生”。初中阶段,低、中年级学生画画着重于感受、体验和游戏,但到了高年级,就要逐渐培养孩子的写实能力,体会写生学习的好处和乐趣,并感受美术学科的独特魅力。当然,要写生,就要教给孩子基本的观察方法。正所谓“看准了才能画准”。
四、文学、音乐等其它艺术对提高绘画能力的作用。
我上初中时,电视上正在热播琼瑶的连续剧。我们这些小女生经常被感动地热泪盈眶。除了上课、写作业外,就是侃剧情。有一天,看完电视剧,我仍然沉浸在剧情中。于是就画了一幅章含烟与柏沛文的背影图:女主角身穿曲线优美的旗袍,长发飘飘,男主角身着衬衣、牛仔裤,风度翩翩,他们相依相挽,走在一座石桥上。画被拿到学校以后,便引起了轰动。都说画得如何传神、如何动人。绿诚幸子(我们班的一个琼迷,大家根据她喜欢的颜色和性格给她取了这个名字)还嘿嘿地笑着说:像得很,尤其是柏沛文的屁股,圆嘟嘟的。大家听后都笑了,令我非常地不好意思。也许,这便是那最初的立体感意识吧。有一段时间,中午吃饭时,广播电台上播放小说《风流才女石评梅传》。我们那一帮女生听得非常入迷。深为高、石那不平凡的爱情而感动。于是乎,我便在一本绿塑料皮的日记本里,画了一幅石评梅去陶然亭祭奠高君宇的画。画面上是石评梅的背影,她面冢而立,“五四”时期的女生套裙,衬托出她那消瘦而孤独的身影,及颈的短发被风吹得乱乱的,一条白色的围巾被风吹起,飘得很远。这幅画是我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想象出来的,也许不那么符合事实,但我画得很投入。象这样,因为文学而创作出来的画还有很多。比如,有一年的暑假,我得到了席慕容的诗集《七里香》和散文集《悠长的等待》等书。于是,整整一个暑假,无论是在清凉的早晨,还是在人皆昏然欲睡的晌午,或者是在彩霞满天的傍晚,我总是守着窗下的一方素净,在相对的静寂中感受女画家兼诗人如风的情怀。读着读着,心有所感,便画了一幅又一幅的画,类似插图。比如夏夜璀灿的繁星,花园清香袭人的栀子,身着紫色纱衣、在河边怅惘人生的诗人兼主妇,种荷的女人……。自此,我便拥有了一群“粉丝”,因为我能将大家心里所感,用笔画出来,而且很传神,我的作文水平也和画画相得益彰,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在我上初中和初中的时候,因为两个哥哥和父亲都喜欢音乐,所以家里有好多磁带!民歌、校园歌曲、轻音乐、舞曲......,记得夏天的晚上,经常躺在蓝色的蚊帐里,关了灯,将录音机打开,听着美妙的音乐,尤其是如波、如潮,悠远而透彻心灵的轻音乐,经常让我感动不已。随着音乐的旋律,心中不由得升起许多优美的情感,使我对生活和艺术的美,又多了几分感悟。画的画,写的文,更美了!也许,这就是艺术之间相互的连通,及对人的怡情与思维的开启吧。所以,任何一门学问,都不是孤立的,画画也一样。所以,我们要从多方面,开启孩子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的艺术素质。
五、大自然及生活赋予的灵感。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很少与大自然接触。我八岁以前,住在一个山沟沟里。门前不远处,便是一个山坡,山坡底下有一条有水的沟,生长着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植物,杨、柳、杏、桃、柿子、皂荚、核桃等自不必说,单单那些能编篮子的细藤条,结出碎碎白果子、或一串串红果子的灌木,以及泉眼边一簇簇的野竹子,还有那数不清的闲花野草、飞鸟虫鱼,组成童年美丽斑斓的世界,带给我无穷的遐想。我最初的手工“作品”,就是用柿树的落花和细草编成的“项链”,和用红薯的嫩茎做成的耳饰。八岁以后,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平川,那里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景:宽阔的大河,成林的杨柳,潺潺的流水,白花花的鹅卵石,青青的稻田,路边放牧的老翁、茂盛的小草、细碎的野花、嫩红的野草莓,溪边洗衣的妇人、嬉戏的儿童、加上夏日的蓝天白云和自由飞翔的小鸟,令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上初中时,一出校门,远处是半围青山,稍近一点,是一脉开满了金黄的油菜花的丘陵,再近点,是一碧万顷的麦田,离校门口几米远处,有一条小溪。每到下午课间活动时间,有人在河边觅草寻花,有人在席草谈心,有人在吹着柳笛,衬着满天的霞光,确实有一番诗情画意。我的高中校园,更有一番别致的雅趣。花园里,有茂密的竹,高大的木瓜树,生长多年的紫丁香、白丁香和雪白的绣球、鹅黄的迎春花,火红的山茶,粉白的樱花等观赏植物,青石道旁,有高大的古木,直通向建在后山上的学生宿舍。教室外,有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春有新绿初绽,夏有浓荫匝地,秋有落叶如蝶,冬有圆果摇曳,如同风铃。再加上细雨里、月光下、晨光中的光影变化,真的有说不尽的美。每每在那良辰、赏那美景,我的心里便生出一种感动、一种冲动,欲把这短暂的美丽留在永恒的画面上。这就促使我更加努力地学习画画、钻研画画。初中、高中期间,我画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画,大部分的灵感都来自壮观的大自然、美丽的校园、文学阅读、音乐心情、和那如诗如画的年龄。直至现在看起来,那些画仍然很美,很有灵气。正如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于生活,于大自然。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多捕捉生活中的美。
六、拜师学艺,提高美术技法。
后来,我进入了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系,开始了系统、正规的绘画技法训练。这一段的学习经历,可以用“鱼乐于深潭而彷徨于浅滩”来形容。刚开始的素描练习很枯燥,水粉学习也比较难掌握,确实经历了一段“彷徨”的时期,甚至灰心、怀疑自己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入了门”以后,就觉得轻松多了。除了速写、素描、色彩这些基本功之外,还学了书法、雕塑、工笔人物、工笔花卉、写意山水、写意花鸟、构成、工艺设计等课程。上学期间,主要是“走进去”,学习各种美术技法。参加工作以后,教学相长,再加上自己不断的自学、研习、以及和同行的交流学习,对技法的掌握更纯熟一些。正如俗话所说:师傅引进门,学问在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这时,就想“走出来”――有了创作的欲望,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生活新的感悟和认识。所谓“学以致用”,先学后用,算是完成了质的转变。
回忆自己的学画经历,家庭环境的熏陶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文学和音乐升华了我的情感,优美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生活是我创作的源泉,临摹、写生、师从、研习、交流和创新是学画的途径。
最后,想起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都是情不自禁的,无需强迫而勤学乐练,自然水到渠成。所以,对我们的美术教学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述感言,愿与大家商榷。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五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都需要兴趣,当有了兴趣就会能够极大地吸引人们去研究学习,若是没有了兴趣,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无论是哪一个学科都要把兴趣教学放到首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更要提高兴趣教学的水平,让学生时刻感到学习语文的兴趣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乐学,让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学习中感到到学习语文的幸福,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就像鱼儿得水一样那样欢快舒畅。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尝试。
1.导语激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堂课来说,课堂伊始是吸引学生的关键所在,特别是课堂的开始,开端能够吸引学生,那么一堂课的教学就会时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像有的人进行了一个恰当的比喻,导入是一节课的敲门砖。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感,设计一些科学合理而适用的导语设计,把学生带入到鲜活而生动的学习氛围中。
2.可以进行编排表演。语文具有文学作品性,比如那些小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它们都具有非常生动鲜明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更符合孩子们学习模仿的口味。在教学时,我们若是能够把这些内容让学生进行表演,就会更加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执教《西门豹》一课时,我就孩子们根据课文的内容,把它变成小剧本,然后让学生们进行排演,学生通过想象分好角色,进行生动而形象的表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自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强化语言,增强兴趣。
课堂教学兴趣的激发在一定条件下,更需要教师的教学的激发,除了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更主要的是需要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演讲能力。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生动性、鲜活性。在这里更要谈一下教师语言的儿童化语言。因为每个老师都知道,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是天真的儿童,若是一味地用成年人的语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困惑,他们自然就不会喜欢听你的课,所以教师步入课堂就要用儿童能够喜欢和乐于接受的语言走进学生们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成为他们的小伙伴,以饱含儿童情味的语言,使孩子们没有感到距离感,而增加了亲切感。自然学生就会被激发学习兴趣。
三、鼓励参与,引发兴趣。
新课标要求,要鼓励学习发挥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能力。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处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听之任之,他们不敢发问和想别的问题,在这种高压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着,学生缺少敢说、敢想的精神,也不会培养出来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只能是高分低能的学生。为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当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中的时候,就会发挥了他们的优势,他们就会积极去想,大胆地想,勇于创新。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以问题教学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回答讨论的教学氛围中来,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发言,让学生进入辩论和讨论的情境中,让他们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教师要给他们的更多更广的学习空间,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执教《群鸟学艺》一文时,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很多同学都是说,只有耐心和虚心,认真学习就会掌握过硬本领。但是其中有一名同学回答道: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我当即就给了这个同学肯定,并且赞扬了他的这种敢想和敢问的精神。
四、开展活动,丰富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开展活动,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力求使活动活泼有趣。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用眼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春天》题目的作文时,就改变了过去的在课堂枯燥乏味的讲解指导,而是领着学生到野外去春游,让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物。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也使他们感到了大自然带给人们美的享受,然后我就让孩子们用语言把所看到的写下来,就成了1篇非常好的作文了。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它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作者:隋国娟单位: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六篇】
多年来从事初中的美术教学工作,我发现初中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律,初一学生带着对初中生活与美术课的好奇,兴趣较高,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也较多,学生的作品种类也很多,有儿童画、国画、布贴画、剪纸等,到了初二后,开始有学生不准备材料,不带书本,教师组织课堂颇费心思,到了初三,有些学校则取消美术课,但在学生看来,它无异于是一节自由课,没有了任何的主动性、意愿性,这一问题说到家,还是我们的美术教育及素质教育中有很多的问题。
1.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所以光有一个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即心灵的沟通。
2.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做哪些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七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一个国家人民的创新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愿望。美术教育尤其责无旁贷,因为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培养学生创造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教师要精心选编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状态;利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技术条件,强化学习内容的启发性与趣味性,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罗恩菲德语)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看是否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课业的布置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造的大忌;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就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或照抄自然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的思考总结,一味模仿,很容易导致学生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要符合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他们在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学习过程中难免流露出年龄阶段中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使之顺应其成长规律,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和技能提高;改革不顾学生个性特点和实际要求的所谓专家们一厢情愿编排教学内容的做法,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一刀切”。
二、因势利导及时启发促进创新。
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创新是美术的精神,艺术贵在创新。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热情大胆,敢作敢为。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少数学生的创新精神比较明显,比较突出,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大力扶植,促其开花,促其结果。如同一命题的作业,几十张作业就会表现出几十张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有些特点,很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出佳作的好苗头。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特点,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促使形成宝贵的艺术个性和创造素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其自由发挥的环境和空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同时能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就需要营造出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的疏导和帮助。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积极发展创造想象思维和培养观察能力。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也是学生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美术课教学中的室内、外写生、社会实践等,正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要引导学生培养一双画家的眼睛,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高创造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评价的科学合理,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应使不同先天素质、不同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都得到发展,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千万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借鉴。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作业“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反而得到老师的一顿毒打,差一点让这位艺术家早年夭折。
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重视个性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撰的《学会生存》一书所指出的:“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法。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作业表面效果,无创新意识和见解的平庸之作,克服应试教育中为求高分应付甚至抄袭他人的恶习。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八篇】
我任初一、初二个年级的美术教学。学生状况参差不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学生思维的激发,问题探讨重视不够。
2.有囫囵吞枣现象。以本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多角度分析总结概括上欠缺较多。
3.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不浓,主动性不强,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是关键。
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把内心的情感、思想,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会对生活的观察和分析、表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并积累一定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认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良好的学习和创作习惯提高质量的措施:。
2.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经验,生活世界和社会、科学世界紧密联系。将学习美术富有时代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3.不断吸纳先进的美术教学理论和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借助资料分析教材,驾驭教材,对文章把握有自己独到见解,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实,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带给学生充实的精神生活。
4.欣赏课部分,主要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感知美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5.技能技法课部分,本学期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将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学会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九篇】
美术不仅是一门学科,同时它还是一种艺术,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当代小学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学,努力培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促进其综合成长。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注重绘画技巧的传授,还要注重美术情趣及美术感知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发挥出美术教学的基本作用。但是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学校及教师去克服和改善,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使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教学方法不够完善。
教学方法是影响美术教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美术技巧,使学生形成高质量的美术素养。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将学生的心理变化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这使小学美术教学陷入了一定的困境之中。小学的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基础知识教学法、专业绘画能力培训法、大量练习法。这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提高小学生的美术能力,但是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这几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大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绘画能力而经常使用专业绘画能力培训法,并为小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任务,小学生面对枯燥的美术练习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致使小学生对美术缺乏足够的热情,降低了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缺乏高效的教学设备。
美术教学设备对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大型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城镇都可以为小学教学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也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教学设备,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相对独立的美术教学系统,也没有比较高效的美术教学设备,不是缺乏专业美术教师,就是缺乏相应的多媒体设计,这就限制了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如果学校缺乏有效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材料,那么教师只能通过简单的铅笔或水彩笔开展教学,无法教导学生更全面的美术知识,这降低了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质量,也缩小了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美术教学一直都没有引起过人们及社会的重视,因为它并没有被纳入考试范围之内,很多小学也并不重视美术教学,在美术教师招聘过程中,并未对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审查,甚至是自降门槛或者降低美术教师的福利待遇,这就使学校招聘的教师没有过硬的专业绘画能力和教学能力,从而使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成为空谈。美术教师的专业绘画能力及教学能力是开展高质量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专业素养,那么他们就无法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美术知识及技巧,这就导致了小学美术教学空有其表,却没有内在意义,使小学美术教学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完善教学方法。
高质量的教学离不开高效的教学方法,要想提高小学的美术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的了解美术教学的内在含义及作用,充分重视美术教学的价值,努力使美术教学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点及艺术情趣,争取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教学要求,针对小学生所独有的特点完善教学方法,将常用的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不仅要为小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将专业的绘画技巧教导给学生,并通过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和美术情趣,确保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我国大部分小学都得到了国家的资金帮扶,但是这些资金都都流向了应试学科,大部分学校并未对美术教学进行有效的资金投入,所以我国的相关部门在进行教育拨款时应该规划好资金的去向,尽量保证美术教学得到一定的教学资源,确保美术教学拥有一定的物质教学基础。另外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自身得到的教学资金有限,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帮扶力度,不仅要提供一定的教育资金,还要为美术教学配备相应的教学设备、绘画工具及材料,保证教师拥有充足的教学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美术教育。
加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建设。
学校在进行美术教师招聘时,应该加大教师的考核力度,确保每一位教师都是美术专业院校毕业,并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另外对在岗的美术教师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名在岗教师都要有较强的美术能力和教学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可以进行有效的实施。同时还要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待遇,拉近与其他主科教师之间的差距,这样才能对美术人才形成有效的吸引力,确保学校可以招聘到高素质的专业美术教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及审美素养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教师应该充分的重视美术教学活动。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美术能力,其次要完善教学方法,最后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高质量的美术教学,努力克服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争取为小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论文【第十篇】
美术教学,请多培养学生一些美好的情感。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情感的重要阶段,利用美术学科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欣赏、创造活动和审美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责任。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多之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美术所特有的艺术美和精神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美,以情感美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笔者对这一目标进行了认真实践和深刻思考,认为实施好以下几个策略对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大有裨益。
一、资源整合,感悟情感。
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更不是“拼合”,整合是对现有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机的组合,追求各种要素的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整合”既反映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了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让学生在多领域的自主体验学习过程中,学会触类旁通。
例如,在观摩《星空》一课时,我利用图片欣赏、讲述、讨论的方式介绍了一些有关宇宙星空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在欣赏《星空》这幅画时,学生们听得特别入神,而且产生了很多联想,有的说要像伽利略那样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不惜为科学而献身;有的说要像杨利伟那样驾驶着我们国家的神舟飞船探索星空的奥秘等。学生们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自然流露,达到了理想的育人效果。
二、实践锻炼,体验情感。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美术课适时地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体验周围世界中的美,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例如,引导学生以“我爱家乡风光美”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装饰画,星期天我先布置同学们回到自己的村子里走一走,看看哪一处景象你认为最能代表家乡的美。上课时我先讲了一些风景装饰画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谈谈想法。由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个性等各不相同,他们对美的感受也大不一样。课堂活起来了,结果,同学们的作业没有雷同,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且较充分地体现了家乡多角度、多方位的美。
我们对学生实施的应该是“生活型”、“实践型”的美术教育,而不应该是“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因为我们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情丰富的人!
三、情景创设,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唤起情感共鸣,对学生的情感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激情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等待我们去点燃,珍视学生的情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策略。
《妈妈的眼睛》是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美好情感的好素材。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情景:大家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我们用眼睛来做什么?请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或观察过你们妈妈的眼睛,在你心目中你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你妈妈的眼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们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眼前浮现了与母亲相处的情景,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真情。其中一位男同学的发言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他说:“我已经记不清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我在梦里经常见到妈妈的眼睛,那是世上最美的眼睛,她教我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永不退缩,妈妈的眼睛永远在我心里鼓励我!”这些感人至深的话语是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母爱无边,教育无痕!
在情景体验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情景中。因此说,情感是教学中重要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是我们对教育目标高层次的追求。
四、评价鼓励,升华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人们:“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的确,没有什么力量会像教师的由衷的赏识和爱的期待那样能使学生备受鼓舞了。因此,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角度的评价,以充分的尊重和恰当的引导,使其情感得以升华。我们要培养的学生不是那种有知识、缺教养,有想法、缺行动的人,而是和谐、健康、全面发展的个体。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者是否具有情感教育的意识和情感培养的策略,不仅关系到近期教育目标能否实现,还会更深远地影响到一代人的整个精神风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不是小事,而是大事。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
下一篇:小学消防安全的讲话稿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