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培训心得(热选【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培训心得(热选【精彩8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培训心得【第一篇】

近期,我镇先后传达、学习了中省领导在脱贫攻坚工作会上的讲话,通过原汁原味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扶贫脱贫工作培训范文【第二篇】

一、培训对象

1.各包村干部

2.全镇所有行政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

3.各村支部书记,两委成员。

4.各村扶贫专员。

二、培训方式

1.集中办班“轮训学”。紧密结合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和扶贫扶贫干部培训需求,围绕落实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破解扶贫开发突出瓶颈难题,积极邀请县扶贫办同志和已出列贫困村第一书记举办专题讲座。

2.镇外考察“交流学”。紧密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到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经验做法可复制推广的乡镇考察学习。

3.日常教育“督促学”。通过“”、主题党日等,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学习。鼓励扶贫干部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在线自主选学活动。

三、培训内容

(一)学习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扶贫思想作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容,组织干部原原本本研读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干部担当作为等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蕴含其中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思想方法、实践要求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定信心,明确方向。

(二)学习脱贫攻坚方针政策,提高政策业务水平。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关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进展,准确把握脱贫攻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贫困分布、贫困结构、攻坚重点等发生的重要变化,准确把握脱贫攻坚目标标准、基本原则、政策举措、重点工作等,准确把握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建设、安全住房、财政金融支持、兜底保障等政策措施,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的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三)学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重点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帮助干部学习掌握对象识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等“六个精准”,学习掌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法、扶贫工作新知识新技能、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开展群众工作的具体法,增强扶贫干部执行能力,不断提高帮扶效果。

(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教育,锻造作风过硬的扶贫队伍。强化党的宗旨和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扶真贫、真扶贫,让贫困群众在脱贫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强化反“”教育,引导干部坚决克服和自觉抵制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等作风问题。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开展扶贫领域正反面典型教育,引导干部见贤思齐、筑牢思想防线。针对扶贫任务重、干部压力大的实际,注意开展心理调试方面的培训。

四、工作要求

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培训心得【第三篇】

党的报告提出,实施总体部局、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路径是走“新四化”道路,即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且“同步”的新表述,无疑是我们党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在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现阶段突出矛盾的一次求解。

从“建设”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从“五位一体”、“两个翻番”到“四化同步”,预示着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刚性”要求,经济增长必须从“出口—投资—消费”的出口拉动型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的内需拉动型。扶贫开发本质上是经济范畴,这也预示着转变扶贫开发方式不仅是“刚性”的更是迫在眉捷的。过去的扶贫任务是围绕“解决温饱”而进行的,在低保兜底并更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的基础上,现在则要围绕“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来进行。所以,必须紧跟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扶贫开发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未来八年扶贫成效的好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扶贫方式转变的优劣。

一是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新四化”将为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机遇,注入新的活力。缓解直至消除农村贫困,最终要靠减少农民,即是要走一条穷人变富人、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农业变工业的“四变”之路,因此,要自觉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特别是其中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中。

二是综合性一体化扶贫。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扶贫开发必须打破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克服孤立地就扶贫论扶贫、就扶贫抓扶贫的观念和作法,实施综合性一体化的扶贫。重点是要抓好片区扶贫攻坚。国家确定的14大扶贫片区,应按照新《扶贫开发纲要》和片区规划,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借鉴推广“政府大投入、资金大整合、项目大集中、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建设”的云南“曲靖模式”,加快扶贫片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推行“五位一体”新的治贫方式。近几年,我们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成效虽然突出,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凉山、广元、巴中、南充等地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政府主导、部门主抓、行业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五位一体”新的治贫方式,更有其生命力,应当有组织地在面上特别是扶贫片区加以推广。

精准施策、在效果上精准落地,筑牢了脱贫攻坚交通基础。

在面上,做到了交通扶贫项目全覆盖,投资金额创新高。实施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累计有12亿元征地拆迁资金补偿给沿线群众;累计实施了100多公里通乡油路大修改造工程;累计投资亿元,共实施了三批共476公里脱贫专项农村公路,做到面上全区所有村(居)委交通扶贫项目的全覆盖;今年又启动了75个220公里的撤并村100%通畅工程;下达了70个210公里村民小组100%通达工程。列养乡村公路4230公里,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目前,三批脱贫专项农村公路已完工300多公里,约占计划任务的63%。

在点上,做到了整村脱贫摘帽有保证,群众增收能持续。区交委一名班子成员在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吃住在村里,带领扶贫工作分队进村入户,实行“一对一”帮扶。围绕帮扶村建立了1户1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10个帮扶小组具体帮扶的机制,并已完成了每个贫困户的增收帮扶措施和整村脱贫解决“八难”,实现“八有”的精准任务方案,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明白卡和台帐。交通干部职工累计到贫困户走访座谈500余人次,区交委自筹资金100多万元,全力扶持_镇、新华乡产业脱贫攻坚,实现了脱贫验收合格,群众持续增收。

在机制上,探索实践“333”扶贫公路建设机制,突出创新发展。一是抓好“三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认识,带着高度的政治责任、崇高的历史使命和强烈的紧迫意识,牢固树立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的理念,迅速达成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统一目标进度,制定了《_区扶贫攻坚交通先行乡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逐一落实项目指标,提前下达建设计划和资金补助计划到乡镇、街道,倒排工期,确保如期建成投用;统一任务分解,将全区65个贫困村道路建设划分为5个片区,在区交委抽5名处级领导分片负责,抽调15名技术骨干和24名监理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负责项目建设技术指导及质量监督。二是突出“三个优化”。即:优化建设机制,择优立项、政府补助、乡镇负责、村民主体、受益村民共建,由乡镇为业主,区交委行业管理,多部门和群众共同参与综合验收;优化融资渠道,向上争资、银行贷款、区级配套、社会融资多种方式结合,累计整合交通涉农资金约3亿元,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交通扶贫投融资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和项目支撑;优化服务管理,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建设流程合规、工程质量合格,强化项目资金跟踪管理,实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资金走,确保了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实现了工程优良、干部清廉。三是落实“三个保障”。即:道路养护有保障,始终坚持“建管并重,管理为先”的理念,在做好贫困村道路建设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了“六个三”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确保公路安全顺畅;脱贫越线有保障,在项目建设中,每个公路建设施工队优先为1至3个贫困家庭提供就近务工的机会,为贫困家庭增收创造机会和最大便利;在公路养护上,将贫困村的所有乡村公路纳入常年养护补助,65个贫困村优先聘请困难群众为养护工人,让其常年有活儿干、有钱赚;产业持续有保障,坚持农村公路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接,利用交通便利发展的烤烟、猕猴桃、蚕桑、蔬菜等生产加工基地达25万亩,同时渣海椒、红薯粉等农产品和蓑衣、斗笠等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脱贫攻坚培训【第四篇】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上下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577”标准,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用心、用情、用智、用力抓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村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扶贫产业蓬勃发展,成功探索推出了“N借N还”“小额贷款+”、“三变”改革、互助资金等一批精准扶模式和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代表,连续3年超额完成年度减贫任务,目前,已有47个贫困村退出、13043户47816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降到%。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奋勇拼搏。特别是驻村“四支队伍”长期坚守脱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的辛勤付出和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全县“四支队伍”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就是引导大家深入学习贯彻精准扶贫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全县脱贫摘帽目标,聚焦问题短板,开展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县干部,特别是“四支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攻坚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就是要引导大家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不断增强助力脱贫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努力为决胜全县脱贫摘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经过县委组织部、扶贫局等部门的精心筹备,今天给大家奉上了一桌脱贫攻坚知识“大餐”,希望大家珍惜机会,认真听课、加强交流,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下面,我就做好本次培训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弄清“为什么培训”

第一,加强培训是践行政治使命的必然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座各位既是脱贫攻坚战中的“排头兵”,又是“参谋长”,还是“指战员”。我们唯有加强学习,才能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加压奋进,以实际行动履行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政治使命。

第二,加强培训是提升干部能力的重要举措。“四支队伍”处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大家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作风的好坏,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关系各项事业的发展。然而,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干部队伍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认识不清、政策理解不全不透、作风不实、工作能力不强、纪律不严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及时彻底解决。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培训,加强“补脑”“充电”,才能不断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才能为我县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锻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脱贫攻坚钢铁队伍。

第三,加强培训是推动问题整改的现实需要。在中央巡视反馈、全省2018年度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各级暗访检查和审计考核中,发现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带富效果不明显;一些驻村干部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帮扶部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与镇村配合不紧密,攻坚合力不强;个别驻村干部“身在曹营心在汉”,存在“走读”现象,等等。开展这次专题培训,就是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再次吹响“集结号”,凝聚“精气神”,下定背水一战的决心,拿出决战决胜的状态,聚焦问题,强化举措,狠抓整改,提升质量,全力以赴做好脱贫摘帽各项工作。

第四,加强培训是决胜脱贫摘帽的迫切要求。脱贫攻坚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2019年全县实现脱贫摘帽是我县向市委、市政府立下的军令状。军令如山,我们唯有一鼓作气攻克贫困堡垒、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才能不负组织所托、不负群众期盼。为了确保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目标,6月11日,县委县政府发出了“百日攻坚行动”号令,号召全县上下“大干一百天、打好翻身仗”,“四支队伍”是攻坚行动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深刻的领会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好地领会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更好把握脱贫摘帽标准、评估程序、工作要点等内容,确保方向正确、思路明晰,做到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摘帽收官战。

二、珍惜机会,把握“怎么学”

学习是干部立身、干好工作的“动力源”。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主力军,只有大家业务过得硬,全县脱贫工作才能开展的好。

一要把握好学习重点,确保有的放矢。要重点学思路,准确把握上级精神。这次培训,我们专门邀请了省扶贫办脱贫评估处处长褚社教同志,为大家解读脱贫攻坚评估政策;邀请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员院长闫团结同志,为大家解读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家要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理解扶贫思想内涵,吃透上级政策精神,理清工作思路,结合实际,精准施策,精准落实,务求实效。要重点学政策,精准对接考核要求。脱贫攻坚工作政策性强、程序性严,不能凭个人理解和经验习惯办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甚至搞选择性或变通执行,必须通过学习上级文件,精准把握政策要求,考核指标,指导工作。这次培训,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我市已摘帽县——镇安县、县委副书记王璟同志,为大家辅导《脱贫攻坚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这既是科学的理论指导,更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一定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为我所用。要重点学业务,规范推进各项工作。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对干部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勤学业务、精于业务,确保工作推进科学化、规范化。这次培训我们还邀请了市脱贫办、市农业农村局的业务专家和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委、扫黑办、环境局的负责同志,为大家解读脱贫攻坚基本政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四支队伍”管理制度、支部工作条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生态环境保护等具体业务内容,大家要坚持从问题入手,聚焦容易犯错的地方、容易忽视的环节,认真学习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明确政策界限、操作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

二要运用好学习方法,确保学有所获。要静下心来真学。这次培训班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以及时间跨度等方面都进行了周密安排,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培训质量,让大家学有所获。这期培训内容非常丰富,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大家要沉下心来,克服干扰,专心听讲。要勤于思考深学。要紧密结合岗位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特别是要带着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学习与思考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加强交流促学。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次培训班,既给大家提供了系统学习的机会,也设置了相互交流环节,利用今明两个晚上时间,安排了分组讨论。希望各带队领导要组织好讨论,围绕培训内容,结合岗位实际,交流心得体会,探讨工作方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要持之以恒常学。学习贵坚持,学习上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希望大家以这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学习上的不断进步,促进实践中的开拓进取。

三要遵守好培训纪律,确保学习质量。良好的学习效果,要靠严格的纪律来保证。大家要严格自律,认真参训。这里,我重点强调三点纪律要求:第一,要严格出勤纪律。自觉遵守培训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培训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不得由他人代替参训,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须严格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培训期间工作人员要坚持课前、课中、课后随时检查,记录通报。第二,要严格学习纪律。培训上课期间要遵守课题纪律,保持安静,不得交头接耳、随意走动,不准随意外出、接打电话,自觉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状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培训期间,还要专门组织测试,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第三,要严格生活纪律。要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要求,严禁组织和参与相互吃请、酗酒等活动。请大家严格遵守,培训期间如出现违纪违规情况,县上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三、学以致用,明确“怎么干”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我们组织开展这次集中培训,就是想让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聚焦问题短板,加强学习交流,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一要坚持目标标准。要紧扣“高质量”脱贫要求,咬定目标,既不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坚决纠正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搭车任务”,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要紧扣全县脱贫摘帽目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577”标准,按照“3清6结9补10提升”的节点安排,扎实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全力补齐产业就业、基础设施、集体经济等工作短板,确保6月底全面达标。

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要把培训学习与各级历次检查考核和审计监督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及时把学习所悟、学习所获,转化为破解问题短板的方法措施,靶向施策,精准施治,尽快把问题“清零”,让群众满意。要始终坚持目标导向,始终抬头向前看,扛起责任、放下包袱,奋起直追,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翻身仗”,尽快扭转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被动局面。特别要指出的是,自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通过下乡调研和驻点研判,我发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统筹协调不到位、工作指导不及时,行业部门责任不实,帮扶措施不具体,非贫困村投入不足,丹南深度贫困村6月底全面达标有欠账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明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构建横向联动、纵向沟通的工作机制,强化督查检查和追责问责,切实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实效。

三要坚持精准施策。扶贫开发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每个镇办和贫困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同,群众致贫原因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帮扶工作不能千篇1律、搞一刀切。必须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切实用好“八个一批”政策,精准施策,确保药到病除。要对标贫困户家庭收入、住房安全、孩子教育、医疗保障等主要情况,逐户逐项排查核对,因地、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建立清单台帐,逐一破解难题,切实做到精准滴灌、切中要害、逐个击破,坚决攻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

四要坚持真情入户。不管是战斗员还是指挥员,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就要准确掌握民情。掌握民情的关键在于真情入户,把户主作为重点沟通对象做到“责任入户、政策入户、措施入户、情感入户”。大家必须要做到心静如水,视群众为亲人,如果自己都觉得干的苦、累、烦,那么一定干不好这个事,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要把村上那些痴呆傻哑、卧病在床的,甚至是有敌对情绪的群众,都要团结起来,携手攻坚。要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入户必须要付出真情,拿出行动,耐心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感情就拉近了,就会产生信任和理解,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五是坚持从严督查。督导督查组干部要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下去,聚焦容易犯错的地方、容易忽视的环节,认真学习研究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收入痕迹管理、扶贫资金管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业务知识,明确政策界限、操作要求等,边查找病灶、边开方下药,坚持把督查过程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推进落实的过程。要敢于动真碰硬,勇于“当包公唱黑脸”,采取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向检查等多种方式,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一抓到底,督出干劲,督出实效。要强化结果运用,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总上报、移交问题线索;对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及时通报批评;对不履职、不尽责,完不成任务,拖了全县后腿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以铁的纪律确保如期完成攻坚目标。

四、强化保障,确保“干得好”

“千条万条、不抓落实都是白条,这招那招、不抓落实都是虚招”。大家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真正在工作上动起来,在作风上实起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要夯实责任。脱贫攻坚是小康战、民心战、政治战。驻村“四支队伍”要冲在脱贫攻坚战线的最前线、最前沿,初心不忘、方能始终,初心坚定、方有精神,初心闪亮、方有作为;谁的初心越坚定,就能在这里大有作为,最终走向脱贫摘帽胜利;要认真学习贯彻《支部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统筹抓好党建引领、环境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生态环保等方面工作,确保农村全面发展。县脱贫攻坚督导督查组要严格落实督查责任,对所督查的地方进行责任捆绑,确保督查工作“过得硬”。

二要严肃管理。县驻村办要完善“四支队伍”管理办法,加强考核管理,对履职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好的,适时召回调整。督导督查组代表县委开展检查、督导工作,每位同志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严格要求,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树立督查考核组的良好形象。特别是各督查组组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亲力亲为督导督查,坚决不允许到镇办后,一头扎进书记镇长办公室,当甩手掌柜。

三要关心关爱。县委组织部和督导督查组办公室要依据干部考勤情况兑现交通补贴、乡镇工作津贴、通信补贴以及其他各项经费保障,并组织干部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为大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同时确保所有抽调干部原单位福利待遇保持不变,有效保障大家的合法权益。派出单位要加强慰问走访,多进行谈心谈话,了解生活和工作情况,做好思想教育引导,传递关怀温暖。各工作团、各镇办、各个村要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四支队伍”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让第一书记尽情发挥作用,让“四支队伍”有展示才干的舞台。同时,希望大家注意自身安全,要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及时报告,我们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给大家解决到最好,让你们轻装上阵、勇往直前。

同志们,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我们各级干部能力的检阅。希望大家以这次培训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咬定目标,精准发力,以更加过硬的作风,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更加细致的举措,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确保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

脱贫攻坚培训【第五篇】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县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作一简要汇报:

县属深度贫困县,全县幅员面积5290平方公里,辖2镇15乡,120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人口万人。全县有贫困村48个,2014年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755户6424人,2018年将完成最后5个贫困村退出、159户538名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县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列为“一号民生工程”,各级干部群众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视脱贫攻坚为己任,认真履行职能,集中力量抓精准扶贫工作,尤其重视扶贫档案这一基础性工作,做到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实现了档案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同步进行、整体推进。我们的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二、强化培训,精心指导,全力提升档案工作水平。县档案局通过向外学习取经,内部强化业务培训,主动跟进扶贫工作进程,为扶贫档案规范整理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和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150余人,开展了脱贫攻坚档案专题培训。重点打造了以陵江乡、勿角乡、安乐乡阳坡村为代表的乡、村两级精准扶贫档案示范点,组织召开全县扶贫档案工作现场会,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档案整理业务技能更加熟练,以点带面推动了全县扶贫档案规范管理、平衡发展。县档案局牵头成立了脱贫攻坚档案片区工作指导组,局长和副局长分别担任片区指导组组长,档案局全体业务人员全员上阵当指导组成员,深入一线全面指导和推进扶贫档案工作。为了确保全县脱贫攻坚档案规范统一,方便各级检查验收,档案局与脱贫办共同商定,下发了县、乡、村、户四级资料清单,对扶贫档案分类、卷盒封面书写规范、目录格式、照片档案整理等制作了统一样式模板,规范了标准。在脱贫攻坚档案指导检查中,我们秉承尽职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不表面的工作作风,采取现场操作、实地培训、电话咨询、QQ微信解答等方式多渠道开展业务指导。在指导中我们重点围绕制度建设、资料收集、分类整理、档案编目、安全保管等方面加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力提升了基层档案业务水平和规范管理。

三、加强督查,落实责任,着力确保档案规范管理。为确保扶贫数据和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县档案局把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纳入档案执法检查具体内容。县督查办成立脱贫攻坚专项督办组,定期对各乡镇、部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进行督查,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经验做法及时予以通报。县档案局会同县扶贫移民局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流程,采取面上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各阶段产生的文件材料进行检查审核,确保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县委政府把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和部门的年度考核,确保监管不缺位。在督查中,我们既考虑档案自身整理的需求,更充分尊重扶贫工作迎检的现实要求,积极配合县脱贫办制定相关指导性文件,达到档案规范整理和迎检工作两不误。做到对脱贫攻坚档案事前部署、事中督导、事后收尾,确保实现档案服务扶贫工作,档案助力脱贫攻坚。

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差距:

一是脱贫攻坚硬仗正在进行时,大量资料正在陆续形成,档案资料的及时更新、完整度方面还不够完美,基础性工作做得还不够深入。二是扶贫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多,复印件多,删繁就简成效还不明显。三是工作中普遍重视文字材料的收集,忽视电子文件、音像等方面的材料收集,档案信息化推行还不力。四是基层档案人员普遍身兼数职,变动频繁,影响档案工作的延续性,人员保障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打破思维定式,切实转变“档案工作是末位工作”“档案部门是收容队”的观念,树立先行意识,在脱贫攻坚中当先行者、当排头兵、当引领人,更充分地发挥档案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脱贫攻坚。

一是进一步加强培训指导。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交流学习、现场推进会等形式,全面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建立精准扶贫档案人员联系制度,建立扶贫档案人员沟通交流平台,及时掌握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动态,适时解决有关具体问题,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整体推进。

二是进一步细化工作标准。将扶贫资料收集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计划及目标管理。大胆创新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归档范围、归档类别、归档要求,一条一条研究、一条一条梳理,逐一拿出任务书,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效果明确,使整个工作过程可操作、可检查、可衡量。

三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切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工作压实、压牢。强化责任追究,决不能让问责成为口上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的摆设,确保工作措施落实见效。

各位领导、同志们,精准扶贫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事关全局,至关重要。在新的任务面前,我们将始终以对党、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认真学习先进县市成功经验,扎实抓好脱贫攻坚档案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建成民族地区绿色发展脱贫奔康典范倾力奉献,为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培训心得【第六篇】

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两次识别、今年3月、7月两“回头看”和11月动态管理,确定贫困对象418户1494人,贫困发生率%,其中,全乡有村、村2个重点贫困村,4个非贫困村。2014-2020年全乡贫困人口退出196户742人(整户销亡3户3人),未脱贫222户752人。20、2020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5户186人。

二、工作推进情况。

2、大力实施精准识别“回头看”“回头帮”工作。为保证脱贫攻坚的公正性、精准性,按照省、市、县要求,在3月和7月对国家扶贫子系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车管、房管、人社、财政、市管等部门进行比对,对不符合贫困对象坚决予以清退,确保应退尽退,对确有重特大疾病、重大变故等情况的也杜绝搞“一刀切”。为保证“四率一度”,层层多次宣传解释政策,召开各种会议对漏评对象进行认真评定,比对核实,特别是临界户,只要没有明显的“硬伤”,通过干部引导,尽量纳入贫困对象,确保贫困对象应纳尽纳。在“回头看”过程中,对已脱贫对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一超六有”等硬性指标,户户见面,项项核对,查找还存在的问题、明显的短板,建立台账,列出“补短清单”,逐户制定整改完善措施,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脱贫对象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3、大力开展干部“五个一”帮扶行动。明确聚焦贫困户退出标准,聚焦“两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深化干部挂包驻帮,全面落实100%的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100%的贫困户都有党员干部职工帮扶的总体要求,促进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全体干部深入贫困户与贫困户结对子,保证时间开展全方位的帮扶工作,落实帮扶责任,在帮扶上分类指导、一户一策、因人施策,对一些特殊群体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临时性应急救助,一手抓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切实加强脱贫攻坚政策的宣传,培育贫困户的感恩、法纪、良习、新风、自尊等“五种意识”,积极开展“四项宣讲”。把贫困群众的困难解决好,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体现为民之心,爱民之情,确保帮扶成效贫困户满意、群众满意、组织满意、社会满意。

4、大力推动“五园经济”建设。为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脱贫增收致富项目,不因停止“输血”而“失血”,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根据贫困户自身特点,充分征求本人意愿,合理确定项目建设内容,不搞_命令。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多产联动”的发展模式,户户要有产业,做到“家里有长毛的,田间有长叶的”,充分发挥小额信贷、产业发展基金、奖补资金的作用,限度实现好经济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全乡贫困户种植有枳壳、连翘、核桃、板栗等,养殖有猪、牛、羊、鸡等,还有的成了专业大户、致富能人,有的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乡“五园经济”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同时贫困户结合“五园经济”建设,对危旧房屋进行改造,力争住上好房子,对室内外环境卫生、物件摆放进行整治,力争养成好习惯。

5、大力培育产业,建设产业园区。脱贫攻坚是群众共享的福址,只有一家一户的零散式、小规模、多而全的产业项目,而没有一个好的主导产业示范带动,就没有全民的脱贫奔康。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建设,鼓励引导群众流转土地,充分考察论证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合理选定适合本地种养殖的产业项目,形成规模,形成主导,确保一个项目、一个产业带动大片群众致富。目前形成一定规模的有板栗产业园、核桃园,村课桃产业园,正在规划实施的有村青花椒产业园、村龙虾产业园、村枳壳产业园。

6、大力做深做细群众工作。脱贫攻坚这场全民参与的战役,汇集社会各方力量,所有单位和职工投身战场,人人都是战斗员,国家和地方各职能部门出台的特惠政策比较多,由于对政策的把握不准或存在一些私心,落实到最基层干部,有打折扣、变味情况,同时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期望值很高,有的超过了地方政府的能力,种。种因素导致群众的信访诉求很多,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我们结合干部帮扶工作,结合“回头看”“回头帮”等工作,开展群众工作,全年召开群众大会27次,收集群众意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分门别类,进行整改。

7、大力兑现落实系列特惠政策。一是强化金融服务保障。鼓励贫困户利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全年发放小额贷款25户92万元,为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等脱贫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兑现贴息资金万元。二是加强教育扶贫救助。对新入学大学生、高(中)职学生全额给予扶持,对实施了各类救助后还有困难的124名学生发放扶贫救助资金万元。三是医疗救助全覆盖。所有贫困对象都享受到了免费体检,住院vip一站式服务。四是公益性岗位、护林员等都全部由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担任,着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多方位、多渠道提高其经济收入,为其脱贫助力。五是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全代缴。贫困户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政府代缴,在政策规定内对参保贫困户给予养老保险部分代缴。

8、大力开展不定期督导工作。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浩大工程,政策多、范围广、时间紧、任务多、要求高,工作环环相扣,工作稍有懈怠就会出现推动不走,甚至严重“带账”。为此我们在上级统一部署的全覆盖督导以外,还经常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村社对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开展专项的、全面的督导,形成督导报告,以发点球的方式将督导情况反馈到各村,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意见,明确整改时限,并纳入阶段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奖惩分明,推动工作开展。

9、大力实施项目建设。一是村、村、四社安全饮水全面启动建设,其他村正在设计。二是村、村、村道路硬化正在施工,村完成公里村社道路硬化,村、村设计图纸正在送审。三是危房改造贫困户在保证房屋安全、不举债的前提下全面进行改造,自主确定施工队伍。四是村、村国土整理项目正在建设中,村还未入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村级道路、水利设施、基层卫生、文化等阵地建设进度滞后,推进效果不明显。

二是农村危旧房较多,建筑材料不足,交通不便,改造和搬迁难度大。

三是全乡贫困户贫困程度较深,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各村项目很少、参差不齐,无主导,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建设进度不平衡,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匹配仍显不足。

四是部分单位对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到位,部门包扶干部、乡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对扶贫情况掌握不清楚,对贫困户分类及包扶措施不能做到“一口清”,帮扶时间、帮扶内容打折扣,流于形式。

五是部分帮扶措施制定不够具体、太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实际问题上帮扶措施不明确、跟进不及时。

六是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对贫困户教育引导不够,群众工作开展没下深水,没下真功,没出真力,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

七是观念落后,思想僵化。土地撂荒却不愿意流转出来,让有能力有意愿的能人经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却不利用,“端着金饭碗讨口”。

四、下步措施。

一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二是切实抓好农业“三权分置”。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三是抓好技术培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度,农技员对技术加强指导。

四是积极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脱贫主体意识。利用各种媒价载体,引导教育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将资源变资本,实现资本转化为资金。

五是加强项目建设的力度,树立质量第一观点,彻底改变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对照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标准,对标补齐短板,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培训心得【第七篇】

本次培训,邀请了权威的领导、专业的授课专家,课程丰富,立意高远,针对性强,9个学习课题分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扶贫及建档立卡工作政策解读》、《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政策解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助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及考核评估政策解读》、《加强脱贫攻坚领域作风建设,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同时实地观摩了赤峰市精准脱贫示范点。丰富的课程,全面的讲解,实地的考察,让我们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收获:

如何认识精准扶贫方面。

第一,精准扶贫的基础是摸清底数。就是要做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情况明、底数清。第二,精准扶贫的前提是制定好帮扶规划。就是要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准确分析致贫原因,有的放矢,做到老百姓点菜、政府下厨,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第三,精准扶贫的支撑是要培育富民产业。就是要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贫困村挖掘培育适合自身发展的富民产业,真正做到产业领跑,龙头带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四,精准扶贫的效果是村容村貌整洁。村容村貌体现的是群众的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而道路通畅、饮水安全、乡村整洁、环境卫生,本身就是群众富裕之后生产生活状态的一种集中体现。第五,精准扶贫的核心是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

如何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助推精准扶贫方面。

一是认真摸底,制定计划。对每户群众需要帮扶的各类问题进行详细分类摸底并登记造册,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帮扶计划。二是强化领导,靠实责任。__、嘎查两级要把推进扶贫攻坚行动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始终把驻村帮扶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各类项目,结合双联行动,重点解决路、水、电、房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就医、上学等问题,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大力引导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广泛参与扶贫工作,积极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不断提高社会扶贫成效,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四是推进双联,加快扶贫。坚持把双联行动同扶贫攻坚行动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坚持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有效抓手。

落后的面貌需要改变,改变来源于实际行动。通过此次扶贫培训,带着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带着国家最新的的反贫困战略,眼下我需要积极做好国家政策方针的传导者、执行者竭诚为老百姓服务,为扶贫攻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扶贫脱贫工作培训范文【第八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构建;选择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是指结合区域内脱贫攻坚现状,针对具体的贫困对象,采取精准的技术培训、就业帮扶、创业指导等职业技术教育措施,使其不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而脱贫致富的具体方式和具体做法。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的针对性和精准性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扶贫的成效。因此,认真结合各地扶贫开发工作现状,创新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增强职业教育扶贫的功效,对推动扶贫攻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奖、补、货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

奖、补、贷结合的学费奖助模式主要是各地根据国家对职业院校学生资助的相关管理规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通过职业院校在校生活费补助、设v.奖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提升就业能力、尽早脱贫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省贫困地区贫困对象卜学难以及文化素质提升等问题,对吸引贫困区域的贫困学生投身职业教育、尽快就业、实现脱贫致富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以贵州省为例,2007年以来,贵州省通过大力实施中职教育"9+3”计划等举措,加大对中职和高职学生的资助力度,仅2014年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的中央、省级专项资金共亿元。该项资金惠及中职学生共万人次,其中免学费亿元,受益学生万人;国家助学金亿元,受益学生万人〔‘〕。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行奖、助学金的主要依据是资助对象的家庭贫困条件,但其贫困程度区分以及真实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二是对中职学生的“平均式”发放与减免,表面卜是资助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使其掌握脱贫技能的“造血式”智力扶贫,实际卜又相当于“输血式”的救济扶贫,造成部分中职学生没有竞争压力,不求卜进,扶贫开发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二)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

长、短结合的技能培训模式主要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由政府提供培训资金,各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对城乡贫困对象开展不同时限的各种实用技能培训,使农民迅速掌握一项或几项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快速就业脱贫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往往由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与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以及所在地区的产业优势等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既充分调动了职业院校的积极性,又吸引了更多贫困对象的积极参与,通过选择性学习相关技能,尽快实行脱贫致富。以贵州省为例,近年来,贵州省先后出台《贵州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贵州省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政策举措,由扶贫办、农业厅、人社厅等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技能培训式扶贫,仅2014年,全省共完成职业培训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万人〔z},转移就业率在90%以卜,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多个部门掌握相关扶贫培训项目资金,其资金分配在行业和部门垂直下拨,相互之间缺乏平衡。二是多部门开展培训时,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导致贫困对象接受培训机会不均等。三是被部分开展培训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当成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严重影响了扶贫开发资金的使用效果。

(三)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

职业院校能力提升模式主要是为了提升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水平,通过实施项目带动,着力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力和服务力,从而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通过加强职业院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劳动者通过职业培训脱贫致富,应该说是一种见效快且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扶贫方式,它将成为我国扶贫开发战场的主力军。以贵州省为例,2007年以来,贵州省先后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申报评选工作,全省先后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5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20所,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19所,职业院校综合办学实力大幅提升。目前,这些示范性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水平、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多项指标都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已经成为贵州省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领头羊和生力军。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实施职业院校能力提升行动,需要各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人力度,但是部分地区因财力较弱,对职业教育的投人严重不足,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提升。二是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服务和引领地方产业的能力有待加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职业教育扶贫功能的承载力依然脆弱。三是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完善,中高职衔接机制不顺畅,对贫困对象的吸引力不强。

(四)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

科技扶贫相结合的对口帮扶模式主要是为了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的脱贫能力,由政府主导,组织相关团体、企业以及行业企业科技专家、技术骨干实施扶贫点联系帮扶制度,通过深人基层一线,发挥产业引领、项目带动、科技示范等作用,带领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一种职业教育扶贫开发方式。这种模式把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和科技扶贫开发结合起来,推动人力、项目、资金等资源整合,形成扶贫开发的合力,着力解决农村技术力量薄弱问题,对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创业有着非常直接的推动作用,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的一种扶贫方式。以贵州省为例,据统计,2013年贵州省3万余名驻村干部、6000个驻村工作组累计组织培训党员干部群众200余万人次,解决困难和问题万个,帮助协调项目万个,协调解决资金亿元〔,〕,成为贵州省加快脱贫攻坚步伐的重要手段和经验。但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于贫困面大的西部地区,尤其是武陵山区,实施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深人基层,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大。二是抽取的部分人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指导产业发展的针对性不强,扶贫开发的成效不高。三是这种模式需要一定的产业扶持资金和项目等支撑,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

为了切实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在实施职业教育扶贫开发的过程中,必须破解当前精准性不强的问题。构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就是要运用职业教育和相关的贫困理论,通过实施精准的职业教育,实现差别化贫困对象脱贫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促进区域性整体脱贫致富。在具体构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把职业教育与扶贫攻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经费、管理机构、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把所有贫困对象集中识别分类,制定统筹性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的规划和计划,推进职业教育和产业扶贫开发等融合发展,从而有效推动所有贫困对象整体脱贫。

(二)精准性原则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承载着每个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重任,因此,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贫困对象的实际需要,在扶贫对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资助措施、就业帮扶、跟踪调整等方面精准施策,提高职业教育扶贫的针对性,确保每个贫困对象提升脱贫能力。(三)实效性原则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时,要整合现有各类扶贫资源,在扶贫资金使用分布、效益、效率等方面加强综合监控,在职业教育手段和内容方面要尽量量身订制、长短结合,并建v.严格的奖惩机制,确保职业教育扶贫的实效性。

三、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针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特点,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围绕当前贫困对象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园区、产业等相关实际,探索构建奖补驱动型、园区主导型、院校带动型、产业拉动型、文化推动型、企业联动型等模式,并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的模式交叉实施来推动扶贫攻坚。

(一)奖补驱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奖补驱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改变以往传统的贫困对象补贴模式,在确保贫困对象基本保障的基础卜,根据参与产业发展、技能提升和就业创收等情况,对贫困对象进行奖励,并根据脱贫贡献逐步加大奖励力度,通过奖励驱使贫困对象主动脱贫的扶贫开发模式。即:改革现行职业教育贫困对象的资助体系政策,对身体残疾、不具备劳动能力以及确无经济来源的孤寡家庭子女,通过建认贫困人口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专项基金进行补助,且标准可在现行基础卜适当提高。同时,与金融扶贫结合起来,加大助学贷款力度,学生毕业后,根据学生就业创业情况进行学费代偿等。将职业院校现有的资助资金改设为分类奖励基金,在政府主导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注人资助资金,加大奖励力度。学校通过设认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就业创业、升学等多项奖励,激励更多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奖学金。加大对农村种养大户、大学生创业典型等的宣传奖励力度,引导职业院校开展对口的技术帮扶,促使贫困对象主动谋求发展,带动贫困对象共同致富,从而探索构建针对不同类型贫困对象的“以奖为主,适当补助”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建认“输血启动一造血振兴一开发发展”的良N}机制,切实增强扶贫的造血功官旨。

(二)园区主导型扶贫开发模式

园区主导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以园区发展为载体,针对园区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促进职业院校与园区互动,共同为贫困对象提供专项技能提升、就业创收等服务,从而实现贫困对象培训就业一体化的精准扶贫开发模式。即:抢抓各地工业和城镇化带动发展的机遇,推动职业教育进园区,把园区集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将职业教育、生态移民、园区建设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由园区提供必要的培训场地和设施,职业院校组织师资进园区对贫困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既方便企业,又方便培训对象。同时,将生态移民选址向园区靠近,一方面既方便农民工人就近就业脱贫,又方便企业就近招收工人,缓解当前企业的用工荒问题,逐步构建“园区搭台、职业院校合作、生态移民工程辅助、农民积极参与”的园区式职业教育扶贫新模式,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技能短板的精准性问题,打造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升级版、脱贫致富奔小康新的主战场。

(三)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实施职业院校龙头带动的集团化发展,通过提升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能力,积极为贫困对象精准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帮扶、合作研发等服务,提升贫困对象反贫困能力,使其逐步实现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充分利用各地高职专科院校、中职学校以及部分正在朝着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在贫困对象脱贫能力提升卜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由政府结合扶贫开发工作需要与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等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制定专项扶贫开发规划,按照区域、专业和师资等条件分类明确各职业院校在区域脱贫攻坚中的职责与任务,将扶贫开发工作与职业院校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能力专项培养基地,构建“职校连结实体,实体连结农户,农户连结基地,基地连结课堂”的职业院校带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切实提升脱贫能力。

(四)产业拉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产业拉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以当地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开展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过程中带动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依托各地大力发展能源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战略性新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带动贫困对象提高收人水平,最终实现快速脱贫。

(五)文化推动型扶贫开发模式

文化推动型扶贫开发模式就是通过引导和鼓励贫困对象积极转变反贫困观念,并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脱贫致富的扶贫开发模式。即要抓住职业教育就业创业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职教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等职业教育优势,让更多的农民和农村孩子认识到职业教育是脱贫致富最理想、最快捷的方式之一,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或培训,提高自身的脱贫致富能力。同时,要将贫困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与职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文化的影响力,推动贫困地区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积极脱贫致富。

参考文献:

[1]申红珊。2014年中职学费和助学金,我省下达资金亿[N}.贵州都市报,2014-02-19.

39 2939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