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l心得体会含最新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通过对protel的学习,掌握了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了对电子产品开发的理解与应用。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protel心得体会含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protel心得体会含

protel心得体会含 篇1

Protel实训,两周,转眼又过了。实训,在我看来是一种练习或者说复习,是为了巩固以前学的知识和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因此,每个实训我都很重视,都全力以赴,都有很大的收获。

这次的Protel实训,我们要完成三个任务,任务不多,感觉少了点,不过学到的东西不少。平时上课,我们都是看着老师操作,或者跟着老师操作,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可能会感觉懂了、会了,但是下课后,往往会忘记,而且每经过自己思考和实践的话,会有很多的细节东西会被忽略,在课堂上似乎会了、懂了,实际是不会、不懂。

在课堂上,看着老师很轻松,很完美的做出来了作品,那时可能会觉得很容易,但是自己做出的作品,却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在原理图放置网络,刚开始时,发现放置的.网络似乎没起到作用,查了很久才发现,原来放置网络时,那个十字光标要变成红色才能起到作用,郁闷了很久;原理图中检测出的错误不一定是错误,有些是可以忽略的;在PCB板中,有些元件最好覆铜;元件的布局最好手动,而且要顺着信号的流向布局。好东西总是要慢慢发现。

实训是大学的一种很重要、很有必要的学习方式,它能让我们学到课堂学不到的知识,谢谢老师为我们付出的汗水,谢谢。

protel心得体会含 篇2

大三下半学期暑假,我们进行了protel短学期,通过将近10天的学习,我学会一些基本电路的原理图绘制和PCB的制作,并且发现自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提高。

Protel这个软件包含有原理图设计软件、电路板设计软件等多个模块。对于初学者的我来说,这些方面的学习使我初步学会了一些制图过程中的技巧。

在刚开始接触这一款软件的时候,其英文的操作界面着实使我苦恼了一阵,即使我进行了汉化,但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仍使我束手无策。可是后来,也许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吧,我渐渐可以看着英文就能找到我所需要的东西了,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认识到学习好英语的重要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接触的是如何绘制基本电路的原理图。这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相对简单的,因为它是绘制其它图的基础。要绘制原理图,首先要创建一个新的Schematic Document界面,然后就是加载原件库,当遇到库中所没有的元器件时,我们就要自己动手编辑电路原件了。还记得当初我试了很多次还不行,后来还是经过老师的指点才解决的,那时候还真是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自己编辑完原件后,只有正确的调用才能在之后顺利地使用它。

之后便是PCB封装的学习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同是电阻,就因为它们的阻值不一样,也许封装就是不同的;有极性的电容和无极性的电容的封装也是不同的起先我总是怎么也找不对封装的内容,可是渐渐的也好了起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注意的就是每一个原件都要有封装并且要封装正确。

这之后,我们要对原理图生成一个网络表,然后在PCB中也同样创建一个网络表,只有当检错后显示“All macros validated”,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但这也只是正确完成PCB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当所有的原件都连线时,才有可能正确。那个时候我调试了好久可就是有原件不能连线,好几天下来,说不烦躁那是假的,可当我最终将所有的错误都排查的时候,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这还不算完,我们还要布局和布线,自动当然既快速又方便,可手动的有时会更加美观。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制成一幅完整的图事,我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Protel的学习应该要多联系,只有多练习,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制图。短学期的学习虽然短暂,学到的东西也有限,但这十天中我所获得的却能够使我受益匪浅、受益终身。我会不断地自我充实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会更有耐心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有听说这样一句话:“每次遇到一个新的领域,你都是一张白纸,由你自己决定来怎么涂写。”我会重视过程所带来的乐趣以及不断地奋斗、不断地纠正错误,使自己无论在专业知识上还是自身素质上都有所提高。

protel心得体会含 篇3

昨日翻看日历,忽然发现“今日霜降”,禁不住思绪翻滚,想起诸多往事。

在我的记忆里,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记住的就是霜降。因为从这一天起黄叶开始飘零,天气越变越冷。古人谓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说霜降以后,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开始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这也说明,真正意义上的冬天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对霜降的最早感觉是凄清寒凉。小时候,每天要起早拾粪,霜降之后脚常会冻得酸痛。傍晚,大人梨田种麦,地头田角常是我去用锄头刨,然后撒上种子,夜幕降临时,露水披在身上,明显有霜冻的感觉。每年10月底,秋高气爽,夜月高悬,空气格外清凉,那时我和兄弟常常把正在晒的稻子垒起来,用稻草盖住,然后在草垛边搭个草棚看着,多少次半夜被冻醒。

稍大之后,我知道霜降是个重要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至今还能背诵。正是从背会这则农谚开始,了解了霜降,知道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后来读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和三国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句子,加上学了一些天文知识,才真正明白为何在霜降这一天天气越来越冷,露水会凝结成霜。

高中以后,我喜欢上了文学,常寄情风花雪月,舞文弄墨,因此记住了许多有关霜的诗词。如南宋诗人吕本中《南歌子?旅思》中的“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霜月》中的“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等,最喜爱苏轼《浣西沙》中的“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和清代诗人叶舒崇《秋日杂感》中的“霜侵黄菊人俱瘦,露下红阑梦亦寒”两句,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世事沧桑的许多体验。还有隋朝败亡皇帝杨广的那句“霜霰落兮山谷寒,木叶下兮丘壑残。”透射着许多无奈和凄凉。过去一直以为此君为帝喜欢纵情女色和山水,不应有许多愁绪,后来读其生平,知道他也曾是一代枭雄,为千古少有的明君,不知从何时起开始沉沦,竟至落得个死无葬身之所、遗臭千古的下场。我不喜欢这个人,但却曾喜欢过他的诗,特别是其中的那份寂静冰凉的感觉。

1993年秋,我在太康县马头镇实习,那时我穷困潦倒,饱尝生活艰辛,又屡遭失恋之苦,心多悲凄。每到周末或放假之日,师生都走了,只有我一个人守着那片破落的校舍,寂寥难奈。每晚饭后,我从镇上踏月归来,独坐院内,四野疏落空旷,惟以清风、霜月为伴,心境凄然,常以吟诗消愁。记得当时写过不少诗词,多未留存,只有一首小诗《无题》:“击节邀月空低头,千里霜叶千里愁。异乡尽是断肠枝,寒风理当度申州。”和一首词《清平乐?仲秋》:“霜叶萧萧,夜清人起早,觉梦依稀凭窗眺,世间葱茏少。乍曾跋涉万里,寻寻觅觅与谁?太平世里好叹!皆如是东流水。”至今仍能记得,每每读来心中还会漾起许多酸楚。

去年冬,车行至周口,有同事问我:“你还去故地重游吗?”我说:“不去了,一切都过去了,还看它干什么?徒生烦恼尔!”其实,我心里却很想去,不为重温旧日生活,只想看望当年邀我喝酒的兄弟和曾在风雪之夜为我送被子的长者,想起他们,心中就会产生许多感激,这让我倍感温暖。多少年来,我一直生活在现实与过去之间,在直面人生和怀想感念中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虽辛酸但却益发坚毅。清代诗人史夔有诗云:“霜黄树色暗,地白人影小。”在我看来,这不纯是写景,还揭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情由境生,境由人处,其实人都是渺小的,何以为大,差别在于人心。骆宾王说:“霜歇兰犹败,风多木屡摧。”是呀,人生多风,兰犹多败,但关键是我们不能悲绝,不仅要活好,还要一路踏歌迎向未来,走出新的道路。

39 4055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