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共育好孩子心得体会【参考3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家校协同共育能有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增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家校协同共育好孩子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家校协同共育好孩子心得体会

家校协同共育好孩子心得体会 篇1

什么是担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其位,谋其政。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敢担当,更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想干事、能干事、干大事、干不成事不罢休的精神品质。

说,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敢担当、愿担当、善担当,是改进作风的重要方面。遇事躲闪、不想碰硬的想法,私字当头、不愿负责的言行,把做官当事业的“官”念,折射的都是高高在上、不负责任的官僚d 主义,都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享乐主义。

有个寓言,说三只猴子叠罗汉翻高墙。一不小心倒了,乱作一团,互相责备。最上面的猴子说:“中间的抖了一下,我才歪了。”中间那只说:“下面的抽搐了一下,我才抖的。”最下面的猴子说:“我好像听见老虎的声音,所以抽搐了一下。”各有各的说辞,各有各的借口。现实中,如果都抱着“猴子叠罗汉”的态度,碰到难题畏畏缩缩,承担责任互相扯皮,遭遇失败彼此指责,那问题谁来管,工作谁来抓,责任谁来负?

担当,没有那么一股子劲,不行。

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或是不能正视问题,找借口、寻托辞,击鼓传花,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或是信奉“不干事就没事”,“职能不对口”、“条件不具备”、“问题很复杂”等等,张口就来;或是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当“开明绅士”,遇到矛盾绕着走,态度暧昧,“独善其身”。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需要有勇气。面对任务勇挑大梁,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邪气坚决斗争。有勇气,才能肩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才能应对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风险考验。

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担当。一心为己,追求短期政绩,搞豪华庆典、这展那会,刚修好的路拆了重铺、刚建好的楼推掉再盖,甚至建个空城,制造泡沫。

乐于担当是一种胸怀,需要大气。山西有个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心底无私、久久为功,造林治沙,一任接着一任干,坚守、坚持,60多年的“绿色接力”,沙化治理率近90%。跳出了一己之私,才有这个胸怀,才有这个担当的责任。领导干部就是要吃苦吃气吃亏,敢想敢干敢为。历史的评判、群众的口碑,最终肯定的,一定是那些坚持信仰和远大理想的人。有大气,才能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不会担当。引导舆论,不假思索张口就放炮,不仅达不成共识,还扩大了分歧;面对群众监督,不是加以重视,而是打压批评甚至搞“跨省追捕”。这些人,担是担当了,但是胡担当、乱作为,适得其反。

善于担当是一种能力,需要有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肩膀硬、腰杆直,不仅要一身正气,还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才有新招。有底气,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更好地掌权执政。

改作风,必须讲担当,贵在有担当。有勇气、能大气、增底气,我们就一定能不辱使命,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

家校协同共育好孩子心得体会 篇2

当我合上《瓦尔登湖》的封面,一股清凉的湖水已然汇入心间,将心境洗涤得如一泓秋水,不染纤尘。它是一本寂寞的书,是一本孤独的书。他的文字是朴素的,但他的思维却是独特的。我确信那是一个睿智的`老人写下来的。

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这本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片段。静静的抛去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看完这本书的我,心是震撼的,他教会我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瓦尔登湖般干净。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那样的,他的一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虽然短暂却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精妙绝伦。

书中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去深入生命,品味人生。梭罗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简朴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远不会来临。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来说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

尽管我们不能够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的消失了,但这些都不能阻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洗涤。

时至今日,在物欲横流的大千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彷徨,梭罗精神变得更加珍贵和重要。一部《瓦尔登湖》中凝结的感悟与体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参悟和实践。

家校协同共育好孩子心得体会 篇3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是立体全方位式的教育,仅仅依赖学校教育,忽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缺憾。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各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是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惟独这样才干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经常给我懂事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地感受到父母赋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再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足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地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议着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行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激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激励儿子说:你太棒了,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快乐,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同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四、学会宽容和忍让

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己的人不是一件简单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惟独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干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39 4312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