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生读书心得体会【实用3篇】
职校生通过学习,增强了专业技能,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方向。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职校生读书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职校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12月8日,我们x职业高级中学的16名教师终于到达了我们期盼已久的目的地——深圳市技术学校,心中有向往也有疑问。理想是什么?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明的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我们往往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却没有支撑理想的正确思想与完善的知识体系。在也许我能找到这一切。带着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召开了研讨会见面会议后,便开始了我为期二周的学习。
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理论上包括对“为师之道、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学生干部培训、说课”,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让我们参与教学活动,动手制作课件、说课、讲课、评课和舞蹈训练。通过认真的培训和努力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文化感染内心;
踏入校门,最吸引我们眼球的是五星红旗下的一排鲜红的大字:“感恩而尽孝,尽孝而尽忠,尽忠而尽力。”这是x人时刻铭记的一句话,这是校训,这是校园文化,这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校园文化建设可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五个一”;写好一手字,会一种外语,奏一门乐器,跳一系列健身操。其中最大亮点是“二操三舞”,这既是体育锻炼,又是形体训练,更是精神陶冶,也是学校的校容校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制度约束行为;
制度约束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对学生的考核制度打破了常规,对学生采用“双百”考核制度,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方针。从孔夫子开始,我国教育历来强调先做人,后学习。很遗憾,极端的应试教育把我国这一优秀教育传统丧失殆尽。采取的成绩一百分和综合素质一百分的双百考核制度终于让我看到了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让我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光明。
三、知识成就未来。
素质教育提倡“两个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这两个重点都得到了体现:
育人方向是:企业向导,定向培养;育人目标是:培养迎合时代发展所需求的有素养受欢迎的“白领”或boss;基本技能奉行:精一门专业,练一身技能。这是教育的理念、特色与模式。是同样作为职校老师的我们应好好学习借鉴的地方。
四、教师风采。
听了x老师、校长还有学校邀请的成功人士(企业家)的课。我不仅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更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睿智、沉稳、风范。他们以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再以鲜活的`生活举例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x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课外的舞蹈训练,篮球比赛,乒乓球活动等,更使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平易近人、热情开朗,这也是他们会成为学生们喜好的老师的另一个原因。就像张校说的,“你的身上多一门技能,就多一个吸引别人的地方。”所以除了工作上的学习,其他技能的学习也很重要。
五、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呢?在听了韦朝籼老师的公开课后,我有了答案。虽然可能答案并不完善,但有缺陷才有动力,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
1、让学生主动探索。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的问题,由教师提还少由学生自己提,是绝对不一样的。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备课中,一节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其次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组织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其实就是让学生从“要我学”达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
六、自我认识。
通过周一的理论学习和一周的实践,我感受到了他们不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工作态度,不一样的精神面貌。从中更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通过这次教师培训,我总结了一句话“不可思议,感动常在”。我们在学习中感动成长,以后我们也将继续努力,改变自己,修的圆满。
职校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2
何谓成功,如何获取成功是一个万古长青的话题。每个人都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奔波着。然而,直至阅读了出自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后,使我对于成功,又有了重新的审视与界定。
8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但同时又是成长的过程中夹杂着万般无奈的一代。似乎在我们出生之日起,一种固有的成功模式便在我们的脑海中刻上了深深的烙印。一种“一元化”的成长模式便已经根深蒂固。渐渐的,成功对于我们而言演变为了学校中成绩的佼佼者,名利场中的领导者。在人们眼中,成功已经演变为一种权利与金钱的代名词。在纷繁的现代社会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或世俗、或理想抑或是有个性的成功而奔波忙碌。人人都在追寻成功,但却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倾听一下自己心声。
我们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一路奔跑,从不停歇,因为我们担忧片刻的停歇,便会引来周围亲人和朋友的声声批判。于是我们一路狂奔,我们错过了沿途的风景,我们从来不曾停下脚步倾听下自己的心声,似乎连最初的梦想都被我们所遗忘于四海。
书中作者为我们诠释了一种成功的理念——成功“同心圆”。成功是选择的结果,不成功也是选择的产物。你的选择会让你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同心圆——因为你的理想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你如何均衡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只有积极把握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有的时候外部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应该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用智慧来区分二者的不同。去追随心灵的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只要完整和均衡地理解了成功同心圆,只要学会了智慧选择的方法,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或许,书中为我们阐释的正是一种对于成功认识的积极态度。也正是我们年轻一代所苦苦寻觅的。或许,成功并不遥远,不虚度此生,便是成功。或许,对于成功,我们应当做的便是倾听心声,做最好的自己。因此,就让我们从今天起迎着朝阳,插上梦想,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职校生读书心得体会 篇3
小说《红与黑》出版至今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为什么在这风云变幻的200年中小说仍可以经久不衰?原因在于小说不仅十分成功地塑造了于连·索黑尔这个极富时代色彩,又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而且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广阔的时代画卷,触及到当时许多尖锐的社会问题。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在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因出生平民而备受歧视。这种受压迫的地位使他滋长了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反搞性格。他立志要像拿破仑那样靠个人才智建立功勋,飞黄腾达。但是在复辟时期,拿破仑式的晋身之道已被贵族阶层堵死了。
就在这样的岩石底下,一株小树弯弯曲曲地生长。于连为了博取大家用赏识,明知毫无价值,却还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他那惊人的背诵能力让他跨进了维立叶尔市长家,当起家庭教师来。在那段时期,他与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大部分是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欺压。但是,纸醉金迷、利欲熏心的上流社会也腐蚀了于连的灵魂,助长了他向上爬的欲望和野心。
于连进入阴森恐怖的神学院后,亲眼目睹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内幕,于是他便耍起了两面派手法,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居然得到院长的表睐和宠幸。神学院的生活进一步扭曲了于连的性格,强化了他向上爬的野心和虚伪的作风。于连给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后虽然还不时流露出平民阶级的思想意识,但在受到侯爵重用,征服玛特尔小姐后,于连的“平民阶级叛逆心”已消失。他成了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一步步走向他所向往的“光明”时,因枪击德·瑞那夫人而彻底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相反,作者却给予了他深切的同情,通过人对欲念的执着追求与追求不到的痛苦来批判那个时代特定的社会现实,这也是《红与黑》流传至今魅力长存的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