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三生教育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彩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生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

通过“三生教育”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让我懂得了“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也懂得了“三生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着力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正义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一脉相承。

如今,许多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悲喜交加的过程,它让我们尝到了酸、甜、苦、辣、咸的不同味道,有的人经受不了打击,承受不了它的负重,从而放弃了脆弱的生命。其实,面对生命,我们要不屈服、不放弃;面对灾害,要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在困难和挫折中,要磨砺生命的意志,展现生命的意识,展现生命的光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三生教育”手抄报,在班级中展示,让学生对“三生教育”认识得更全本文面,更深入。同时,在上语文课时,我也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学中。如,在上《伤仲永》一课时,讲以了人要会学习、会生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对待学习态度也不同了,家长和学生都不重视后天的教育,不懂如何生存。其实,学习就是为了生存,学无止境,这就诠释了世间的旧事物,总是不断的被新的被新事物所代替,因此要懂得后天的教育。

生命需要彼此尊重,人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的生命都孕育于大自然界,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大自然。在上《斑羚飞渡》一课时,让学生从图片中感受到一群生性温顺的斑羚,被人类逼上了伤心崖,面临种群灭绝的时候,做出了令人震惊的飞跃。人类为了私利,不惜破坏生态,肆意乱杀,作为人类一份子,在震惊的同时,你不能想到什么,从而引出思考: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生存。从而教育学生,我们对大自然要抱有感激之情,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产生了深深的矛盾时,要学会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建设一个生态环境。

生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几天前读完了罗厅长的“教育三部曲”:《教育的逻辑》、《教育的智慧》、《教育的价值》,一时间文思泉涌,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Logic(逻辑)+Intelligence(智慧)+Value(价值)+Education(教育)=Live。这是我对“教育三部曲”的直观反映。当然,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一方面,人需要通过教育获取智慧、逻辑、价值,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另一方面,逻辑、智慧、价值是哲学概念,即教育发展本身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定、智慧生成的质量互变、价值取向的主体需求。所以,我的理解是:“三生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逻辑必然、智慧必然、价值必然成果。

身为校长,我从《教育的逻辑》一书中,认识到了“设计学习”是新时期校长创新管理的第一要务。该书的主要内容有观察教育的三个维度、实践现代教育的三个基点、教育可持续发展、现代教育制度设计、教育的未来走向等。其中“,教育既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动的‘世界的地图’,又应为我们提供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我想,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校长,要建设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我们在建立学校管理制度时,首先就要设计好全校的“学习地图”,让师生的工作、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要帮助学生成为自己的指南针。

今天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需要一种新的教育内容来修正、完善,使其更具生机与活力。“三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发展的必然。生命是一本书、生存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要用心去品读,才能真正领会真谛。

罗厅长著书立说、首倡“三生教育”,可以说是设计了全省教育领域的学习。中小学校长创新学校管理问题也亟需解决,怎样解决?就是做好学校的设计师,把全校的学习设计好,通过学习制度、学习机制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三生教育”的学习与实践。

罗厅长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还记录了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演讲内容,其中“学校是人们心中永远的丰碑,教育是全社会挥之不去的情感。我们没有理由不感恩教育,不敬畏教育,不发展教育”,这段话,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的幸福感!当然不能只有校长一人感到幸福就可以了,要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幸福,如何做到?校长就要带头学习、带头读书,调动全校的学习积极性,做学生、老师读书学习的表率、榜样。学校是学习的场所、读书的地方,要让大家感到读书、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为人,成为幸福的人”,这句话出自《教育的智慧》第十五页。“三生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关注教育民生的教育,“三生教育”从最初的认知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已经日臻成熟为重视生命价值、历练生存智慧、培植生活信仰的教育,通过与“三生教育”的共识、共振、共进来提升教育民生幸福感,也是中小学校长光荣的职责与神圣使命。

此外,罗厅长在《教育的价值》一书中谈到“教真育爱永远是我们的教育价值追求,爱的智慧在教育中培养,真的能量在教育中释放”。罗厅长还指出: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是有机统一的、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教真育爱,教育价值高于一切价值,要遵循教育价值的生成规律,“三生教育”是人类共同的教育价值和价值教育取向,是教育价值的必然。

这几年,云南省在教育方面有了自己的声音,作为一名云南省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骄傲。罗厅长的“教育三部曲”突出了逻辑、智慧、价值三个主题词语,并推进实施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是云南教育响亮的声音,是云南教育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是罗厅长人生智慧的彰显,是现时代人类教育价值的体现。

生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一、课程传授策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我校安排专用的教学时间,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有关“三生”教育的知识,并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设专用课。每星期用一节晨会课将“三生”教育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活动专题,系统地对学生实施教育。教育内容尽可能结合学生生活和当前社会实际,把向学生传授生命科学知识与消除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模糊认识结载允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2•1、2合起来;教学方法上尽可能把教师自上而下的知识讲解与学生自下而上对具体案例的辨析结合起来。

2.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所蕴含的“三生”教育素材,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各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三生”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融合和渗透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寓“三生”教育于这些学科的教学之中。如,在品德与生活课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可以运用孝敬父母、敬重老人、珍惜时间、注意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开展“三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运用英雄人物舍己为国为民的事迹开展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在科学课中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生存环境的教育。

3.利用班会课、对会课开展“三生”教育。班会课、对会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对会课,组织学生开展以“认识生命之源”、“解读生命意义”、“探讨人生价值”、“学会求生保护”、“感悟人生幸福”等为主题的专题讨论和心得交流,切实提高“三生”教育效果。

4.通过写周记和日记,巩固“三生”教育成效。为了使“三生”教育的效果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我们可以让学生将接受“三生”教育后的心得体会记下来,并且通过在中队会里演讲、在黑板上刊登等途径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能够互相教育。

二、文化熏陶策略

伟人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以及生活的态度有着许多精辟的阐述和独到的见解,形成了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深厚文化积淀,这是对小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直观具体的演绎、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教育。

1.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图书资料,让学生从这些图书资料所叙述的真人真事中丰富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如,当学生阅读了《张海迪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书籍后,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个学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写道:“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仍坚持写作。是什么在激励着他呢?是完美的人生价值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2.引导学生收集名人、伟人论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名言并学习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事迹。特别是从那些英雄人物“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的大无畏精神中,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影视,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

4.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三生”方面的信息资料。

三、师爱感染策略

在对小学生进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命的教育中,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尊严的关注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关爱。因此,教师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关爱学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最直接、最形象、最具体、最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三生”教育的过程。

1.强化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强调教师敬业爱生,强调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为学生生命的发展奠基的理念,用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

2.营造师生互敬互爱的情感氛围,让学生置身于“被人爱”和“爱别人”的氛围里,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激、报答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3.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地体现“人性化”和“人情味”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使教育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感受和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的过程。

4.教师要以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和热爱生活的榜样。

四、环境影响策略在对小学生进行“三生”教育时,必须营造能够促进“三生”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这一环境和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1.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家庭成员进行有关“三生”的调查和访问。如,通过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生命的孕育过程和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从而知道生命的来源和宝贵,感受母亲的崇高和伟大,体味家庭的温暖和人生的幸福。

2.引导学生融入社区,通过参观、访问,了解现代社会对于人的生命的关注和爱护,学习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自救等相关知识。例如,充分运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宝贵生命,白衣天使舍己救人的壮举、全国人民的守望相助等感人事例开展“三生”教育,让学生从中感受生命的宝贵和生活的美好。

3.在学校和班集体中,努力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关爱的浓郁氛围,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感受人生的快乐。

生教育心得体会【第四篇】

关键词: 文学素养 课堂内外 语文教学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国内对文学的呼声很高。近些年由于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使得国人对中国人何时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问题产生长期的争议,莫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出了回答,但由此引出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从小就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粒文学的种子,让这种恬静的心态伴随学生的一生?

小学语文教学是每个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修养的启蒙阶段,我们常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如何在小学课堂内外抓好学生这一方面的培养教育工作呢?下面我就个人近些年在教学岗位上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供大家交流之用。

一、课堂引导

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引导,小学生正处于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及新观念的阶段,语文教师要做好课堂引导工作。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几千年的丰厚文化素养,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老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东西,让学生在理解中升华,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1.发展一个点

从人的本性来讲,小孩子是极具攀比心理的,在这种攀比心理之下容易产生不服气情绪和竞争意识,我们不能一味地把这样的情绪和意识当做错误的东西,而应该给予正确的教育,加以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一个典型,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一个群体中都有领悟能力比较强的个体,老师要主动发掘,使其在集体面前有所表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时其他学生就会潜意识地认为这个典型具有的能力是占有优势的,因而会在成长中依托父母或自主培养这种能力。

2.带动一个面

典型的发展只是一个开头而已,接下来需要带动整个集体的发展,形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一个集体的效应。在全班开展学习活动,通过汇报评比等活动,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己所学所知的舞台 ,并给予恰当的点评和物质奖励。

在集体中营造良好氛围是一项长期工程,老师不能操之过急,幻想在一个礼拜或者半个月内完成这项工程,急功近利非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3.形成一种情

文学只是一个载体,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意识和能力及良好的思想道德。

在文学中,很多题材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度提炼,老师要带领学生思考,比如说刚学完1篇关于尊师重教的文章,这时老师就应该带着学生一起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哪些工作能体现尊师重教呢?我们每天做的哪些事情违反了这一道德准则呢?然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将这一观念落实于生活、倾注于文笔,不仅将语文当做一门课,更当做一种情。

二、课后提升

在课堂上要使学生对文学形成一种认识,小学语文老师必须尽早在课后开展诸如朗读比赛、读书汇报活动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虽离开课堂,却离不开人文的熏陶。这并不是说让老师大规模地给学生开展补课活动,这样非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反感,教师要趁大家兴致比较高的时候开展随机教学。比如大家一起春游踏青,在休息的时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把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及阅读到的好的东西与大家分享,然后一起讨论讲评,老师不做武断定论,让学生主导。

另外,还可以趁此类机会开展单纯的朗读活动,老师在活动之前就要准备好适合学生的资料,带动大家读一读,体会朗读的乐趣。我建议,可以将古代的启蒙教材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引入随机教学,这些材料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接受,而且老师可以趁此机会对学生开展即时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语文老师一个人的责任,还应该和家长一起做这一教书育人的伟大工程。

首先,老师应该鼓励家长树立这种意识,让家长明白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其次,要教会家长怎样做,家长的言行及行动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关键,老师要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通过开展诸如家访之类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学校八小时之外的教育,和家长进行思想沟通,开展教育活动。再次,开展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家长一起学语文,一起培养人文素养,这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39 555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