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优秀5篇】
驻村干部通过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推动政策落实,促进乡村发展,增强了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成长,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篇1
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在我乡某X村驻村。今年驻村以来,我与村支“两委”一道走访摸排,与群众倾心交流,把党和国家的政策送到农户中,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线转变工作作风,通过驻村工作,感受颇深,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基层干部深入到农村一线我们究竟该干些什么?从中能领悟到什么?今后工作的方向在哪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深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作为一名直接与村组干部、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干部,要想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必须不断学习、深刻领悟党和政府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积极拓宽知识面、全面加强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为做好基层的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二是要经常性深入基层、聆听群众的呼声。从机关中走出去,深入到农村、农户中去可以直接更好地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到群众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满意程度和宝贵意见。下基层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端正心态,树立服务意识,要真心实意聆听群众呼声,避免“摆架子、走过场、出矛盾”。只有对群众“用真心、讲真意、使真情、说真话、办实事”,才能从群众处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和建议。
三是帮扶群众,要从解决实际困难出发。在了解基层群众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有的放矢地解决群众存在的困难。做群众工作要带着感情,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以人为本,服务群众。驻村以后,我迅速掌握了解某X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员工、困难户情况,并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先后走访慰问老员工、困难群众12户,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
四是尊重民意,切实保障民生。事实证明,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不是到个别群众家中“嘘寒问暖”、做做样子,也不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要尊重民意、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保障民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要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成为群众的主心骨。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向实践学习,尽可能地掌握实情,丰富经验,解决问题。从群众和村干部身上、从工作实践当中,也学到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矢志不渝的生活理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篇2
转眼间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我作为市教育局选派驻村的年轻干部,被下派在宝源乡回龙村担任“第一书记”。我深切感受到各级领导在思想上的关心、在工作上的支持、在生活上的照顾。驻村一年来,不仅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积累了协调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也增强了把握全局工作的能力,对我个人而言,是受益匪浅。现具体谈谈自己肤浅的几点体会:
一、“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里贫困的原因,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
二、积累经验。下基层锻炼,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积累基层工作积累经验。做好农村工作很难,矛盾和原因多而复杂。我一直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可以说根本没有什么基层工作的经验,处理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比基层干部弱得多。于是我始终坚持全过程参与。努力学习村干部是怎样驾驭复杂局面,是怎样处理具体问题的,是怎样推进农村的各项工作的。我坚持参加村里召开的会议或组织的活动,积极参与和协助村干部处理村务、协助该村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等问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部门优势,满腔热情地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认可。我深刻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与村民群众融为一体,并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才能求得理解和支持。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尽快成长。我还坚持填写《驻村日志》,记载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所学的东西及时进行整理和理性思考,把所学的知识、所总结的经验融入自己的血液,变成自己的思想,力求转化为推动今后工作的动力。
三、极力出谋划策发展村集体收入。千方百计寻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在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帮扶村发展经济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实力。驻村后,我们工作组多次召开村两委会,积极走访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代表、困难户、生产大户。调查了解村里的农牧业发展情况、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与村劳动力情况等内容。理清工作思路,拟定出村发展规划,提交村两委讨论。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以堰坝口为中心的乡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点,发展生态鱼、乌骨鸡养殖,石斛种植为主的农村经济。
四、全体总动员,狠抓实干,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为此,我根据我们村的实际,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逐步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各别村小组村道硬化、水毁路桥修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实际问题。
1、抓基础设施建设,修好致富路。20__年我们将硬化通组公路3公里,新建公路12条,毛坯路改造7条。受益农户115户,人口488人,受益面积达1930亩。
2、重视教育,积极开展助学活动,为本贫困户子女、留守儿童申请补助。
3、实现“易地搬迁扶贫一批”。20__年36户贫困户或在城区或在堰坝口安置点靠“户上拿一点、政府补一点、抵押贷款筹一点”的方式住上新居,实现“易地搬迁扶贫一批”,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日前安置点已经开始施工。
4、利用节假人召开群众会,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比如中秋节我们驻村小组成员自筹资金买月饼看望孤寡老人。大雪封山时,我们驻村小组成员和村支两委一起跟老人送米,送油。处处让村民体会到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回顾一年多来的驻村工作,农村的工作是繁重的,也是琐碎的,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农村工作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使我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艰巨工程,这项工程从表面看主要是受制于经济的发展,但更主要的是受制于农村各种人才的缺乏。教育必须为培养农村的建设人才担任更多的责任。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继续更好的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篇3
20_年9月10日至14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5天的省委组织部举办的全省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培训班(陇西班)。在培训班接受了政策解读、观摩学习、先进事迹教育、农村基层党建、党建促脱贫等多个模块的培训。我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受益匪浅。通过几天的学习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学习到了老村支部书记的实战经验,也让我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思考和直观清晰的理解,为我成为一名群众满意的第一书记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一名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转变角色 融入农村 情为民所系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特别是在新时代、新时期、新形势下,首先必须找准新定位,切实抓好党支部员工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员工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员工干部思想素质,以了解民心、反映民情、解决民生为主线,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干部的积极性,将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为贫困村的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献策献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努力。
我以为“第一书记”首先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把进村入户,参与村级事务,开展帮扶工作作为学习农村经验的机会,作为磨练意志、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的途径,主动获取时政精神和涉农信息,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以实际行动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作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要始终坚持先做“村民”,再做“官”,脚踏实地,扎根农村,杜绝心高气傲、唯我独尊,牢记要端正态度,放低姿态,甘愿做“小学生”,虚心向老干部、老员工、致富能手学习,学习他们好的经验做法。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民情,倾听民生,逐步培养与村民的感情,帮助自己尽快进入角色,融入农村。
二、立足实际 培育产业 为民谋福祉
我深刻认识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村民的迫切愿望,是提高农村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核心问题。作为第一书记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门路。
在培训班观看的电影《十八洞村》中驻村帮扶工作队鼓励和带领退伍老兵杨英俊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退伍老兵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决心打一场脱贫攻坚战,在追求物质脱贫的过程中,他们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山民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到底如何去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这部电影也教会了我“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富”作为自己干事创业的动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影响一批人,带动一班人,致富一村人。我也深刻认识到扶贫定要扶智扶志,只有工作队大力调动贫困户的干劲,激发出他们内生动力,才能使贫困户长久稳定脱贫。
三、要倾听群众呼声 访贫问苦解民忧
作为中央单位选派的第一书记,我时刻提醒自己职责是什么,应该做什么。当好“第一书记”就要把心贴近群众,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培养与群众的深厚感情,真诚与群众沟通,不摆“官架”,不说“官话”,与群众拉近距离,同时虚心向群众学习,真正把村里的事、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甘愿为了父老乡亲任劳任怨、不计得失的工作。
作为一名从机关下派到基层工作的挂职干部,我必须沉下身子,开展好调查研究,通过走访老员工、老干部、贫困户、了解村级班子状况和村里的基本情况,通过走访,了解精准扶贫户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制定致富规划,与他们交心淡心,当他们是朋友,结“亲戚”,求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设身处地为他们帮助解决生活上的疾苦,资金上的困难,视他们为亲人。
总之,我认为要当好第一书记,就要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为村民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贫困户就像是坐车的乘客,而我们则像是司机,既要懂技术,还要认路,辨别方向。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具备发展经济之“识”、创新创业之“胆”、体贴群众之“心”、廉洁奉公之“德”,才能带好一车人,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篇4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_村驻村已经一年多了。还清晰的记得刚到村里时,一到深夜,每条村路都是“漆黑一片”,要不带个手电筒根本没有办法出行。另外村里也没有任何业余娱乐场地,原有的老广场因为年久失修,基本已经被“闲置”了,很少能看到村民的身影。一到农闲季节大部分村民都是在家看看电视或者打打“小麻将”,没有任何有益身心的娱乐项目。工作队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与村“两委”专题研究村里的基础建设,并把_村的基础建设情况第一时间向派驻单位汇报,派驻单位领导高度重视。经派驻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多方协调,现在我们村可谓是“旧貌换新颜”,不仅村里的基础建设搞上去了,村民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精气神”。
法治广场建成了,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的同时,拉近了工作队与村民间的距离。为了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文化娱乐习惯,加深群众对法制法规的理解认识,我们积极向派驻单位筹措资金,在整体维修村内原有广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增加广场周边绿化,购买相关活动设施和文化宣传图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将“新”广场打造成了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文化宣传阵地,更为村民提供了一个茶余饭后的理想去处。现在经常能在广场上看到村民活动的身影,特别是晚饭过后,这里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告别了漆黑的夜,在安装路灯的同时点亮了村民的“心灯”。经过工作队多方协调,积极向上争取,协调相关单位共为_村安装路灯四十余盏。“村里要安装路灯了,要像城里一样晚上有‘亮’了。”,这对村民来说可是一件大事,在路灯的整个安装过程中,都有跟随的村民,大家说着、笑着、谈论着,成为了一群“不请自来”的现场监督员。经过现场对照明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了每一盏路灯都能正常使用,大家才放心的散去。如今,_村的夜晚被一盏盏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明灯照亮,这灯光照进了农民的心坎,更照亮了脱贫攻坚胜利的美好未来。
驻村这一年多来,可以说我们几个人吃了很多苦,挨了不少累。但每每看着现在整洁、美丽的_村,心里说不出的自豪与骄傲。我坚信我们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和组织交给的任务,会带领贫困群众顺利抵达攻坚大决战的终点。
驻村干部工作心得体会范文 篇5
新江村由江边村和新寨村及小农场合并而成,共8个自然寨,636户,2628人,170户贫困户,825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驻村工作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1日我召集全体村干开会,在会上就出现了难堪的一幕,村支书和村主任在会上发生口角争执了起来。我想这不是什么好兆头。经过我了解得知该村是在镇里出了名的党组织涣散村,村集体经济情况是寅吃卯粮,是一个空壳村。此时我动摇了,想了一晚没睡,接下来怎么做,该如何是好。一向要强的我最终还是静下心来了,既来之者安之,第二天就与工作组的成员到村里串串,看到该村有些老百姓的生活条件非常差,破旧不堪的房屋,穷得无法想象,此时我的心里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冲动,冲动的是想尽快帮他们解决眼前看到的这一幕幕。
第三天我又召集村干会议,把我针对本村如何发展的想法和找什么项目的事宜与村干一起交流,在交流中提到了土地流转一项目,包村干部立马就不赞成说:“土地流转项目太麻烦了,就不要找麻烦事情做了”。听了这些话刚燃起来的激情又被泼一瓢冷水,凉到了心里。村干不团结、包村干部不支持,我该怎么办?心想:今年我50多岁了,还有3年多就可以退休了,还有必要那么操心吗?心里很纠结。又过了两天我和驻村队员丁春江去小黑寨找吴寿保副主任,当我走到他家门口时看到两位80多岁的老人坐在家门口,他们是吴主任的父母,走进屋里光线很弱,再仔细一看基本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两位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很热情,他的母亲拉着我的手说着苗话,但是我一句都听不懂。
后来小丁帮我翻译老人家讲:“要你帮他儿子找个媳妇来帮他们煮饭吃,他们年纪大了做不了啦,原先有个媳妇,看家里比较穷就跑了不回来了,现在丢下两个正要花钱的孩子”。听到这此时我的心无比的沉重和心酸用语言无法形容。村干家都如此,其他村民家又该如何呢?在回来的路上和小丁交谈土地流转的项目,小丁说了一句:“蔡书记,我们来这里驻村只要找到能帮助他们脱贫的项目,不管有多麻烦我们都要去做,本来我们就是来这里找麻烦事情做的。”听了小丁的一席话又给我鼓足了留下来的勇气。再想当初自己也是主动报名来的,领导还在全校大会上表扬我,难道自己要当逃兵吗?不能,这不是我的性格,一定要为老百姓做出些什么来!
既然决定要留下来,那就实实在在为老百姓们做点实事吧。静下心来,我的驻村工作思路和方法就有了,首先抓村干和党组织建设。通过明察暗访,了解村干班子的内部矛盾,主要是该村是多个小村合并,村干的整体意识不强,村干与村干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村干不团结。据说在我来之前从未开展党组织生活会,党员之间沟通交流就少了。找到主要原因之后,对症下药,多次通过党员大会,党组织生活会,村民大会、村干会议等会议来和大家交流谋发展。最终按照“十步法”的工作思路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村干与村干之间的思想开始一致了。人心齐泰山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终于看到了收获,5月份荣获“学习型党组织”称号;6月下旬在县委县政府举办的庆“七一”活动上我们的党支部被县里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通过努力看到了成效,此时,驻村工作组、村干、村民更加配合,更加积极。从而促使各项工作有序的推进。
现在面临的难题是,我们村是一个空壳村,没有集体经济,为了壮大我村的集体经济,我想用我们成立的合作社带动集体经济的发展,尤其打造我村的“精品水果”枇杷。现在通过电商的销售,使今年的枇杷供不应求,村民得到了实惠,村民看到了效益。我们也通过了村民大会准备整合枇杷林形成连片管理。我也正在与国土部门协调土地整治项目,为整合枇杷林的基础建设奠定了基础,我相信我村以后的集体经济不在是空壳,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