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字]2023年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心得和体会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300字]2023年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心得和体会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心得和体会300字篇1

职业道德素养是个体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的体现,是赢得行业认可的重要保障。正确的职业道德能为个体提供持续稳定的工作动力,从而推动工作者以积极的态度行为投入职业。本文就乌鲁木齐市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三方面进行了对策的探索与思考。

党的报告中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从娃娃抓起。职业学校肩负着为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把职业道德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育人全过程。但是在与乌鲁木齐市各中职学校合作企业研讨中发现,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偏低的现状堪忧。

一、中职学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况

1.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度偏低。随着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各中职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德育工作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现象。目前未按照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开足、开全德育课的学校依然存在;还存在因实训课时不足挤占德育课的现象;在专职德育教师设置上具有随意性,认为人人都能上德育课,安排不能胜任其他课程教学的老师上课。2.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乌鲁木齐市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职业道德培养课程,但方式单一,教师在讲授时按着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使得教学方式过分单一,缺乏了实体情景和互动,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读书”工作完成就被认为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完成。另外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乌鲁木齐市所有中职学校都根据自治区教育厅课程设置的要求开设了德育活动课,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活动设计单一、不科学,不按课程设置要求设计活动,实际效果不如意,使职业道德培养成为一句空话;还有些学校将德育活动课上成了班会课,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反省课,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全无。3.中职学校、行业、企业三者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中职学校的核心教育目标是为社会、为企业输送初级、中级技能型人才。当然,这离不开和企业、行业进行合作,否则无法构成完整的体系,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只有三者联系起来,才能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观念形成。首先,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工作者的具体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有较大的不同,所以如果离开了企业和行业,学校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其次,学校一方的教育力量毕竟有限,只依靠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很难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职业道德素养的意识。目前某些中职学校就面临这些困境,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但辞退率也不低,究其原因:不是专业技能不过关,主要是在工作过程中职业道德素养不过关,无法做到爱岗敬业,一有不如意就“撂挑子”“甩脸子”,不能做到诚实守信,不求奉献只讲回报。4.中职学生对职业道德认识不到位。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失利或是应试教育的淘汰者,依旧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是被动选择职业学校,或是不爱学习,浑天度日的。同时,中职学校为了有足够的生源,甚至会放宽招生条件,这些就导致了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大打折扣,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对学校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也增加了难度。而当前社会对中职生的印象也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将这些学生定性为差生,将来工作也就是普通的打工者。这种“戴帽子”的看法引起学生的叛逆,不去注重学习,更别说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了。2017-2018年,笔者对市属10所中职学校一年级新生情况调研发现:新生生源结构复杂,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三分之一来自外来务工家庭;许多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忙于生计,对职业的认知程度不高,更谈不上对职业道德素养的了解,疏于对孩子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家长不重视,学生也就不会重视。

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对策

如今社会对职业道德素养相当重视,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也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鉴于上述当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现况,如何对目前状况改进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1.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学校应遵循实际和中职学生成人、成才的规律,切实转变观念,落实立德树人。其次,积极贯彻德育教育理念,在明确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以特色教育为主导,实现德育“精致化”“多样化”,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养认知、教育活动,开展见习、参观、交流等活动,增强活动实效性,营造育人氛围。再次,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第四,学校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德育课程的开设及其授课质量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德育课程开齐、开足,高质量完成,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第五,学校应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多种方式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职业道德素养培养活动中去,感受到学生的可喜变化,从而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能力。在中职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培养中,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主导力量。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决定了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起点。而当前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并不能满足职业道德培养的要求。首先,中职学校应按照职业道德标准招收专业老师,制订详细的职业道德培养计划,并不定时对所有在职在岗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能力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职业道德并进行职业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使命感,而且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经验。同时,要让每一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其次,明确职业道德培养的目标。职业道德培养目标是指导中职学校职业道德工作的重要参考,职业道德培养目标应该做到定位准确、清晰明确,德育教师应与专业教师共同探讨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是什么,明晰本专业职业道德培养的重难点在哪里。例如: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就是要理解客户需求,用计算机技术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专业设计作品;酒店运营专业的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就是热情周到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烹饪专业的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则是为食客提供色香味俱全、卫生的餐食。再次,根据企业、行业所需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秉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中心、体验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积极倡导“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出更多样、更科学、更合理的职业道德培养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3.建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掌握好了理论,如果没有真正去实践、去落实,再好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空谈。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并最后服务于实践。中职学校要真正地培养职业道德,必须要落实到实践当中,让学生进入企业去体验职业道德。首先,搭建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校企“一体化”平台。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内容,企业直接参与学徒学生的录取工作,录取后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是学生,又是学徒,既要遵守校规校纪,还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其次,搭建职业道德培养的文化平台。建设校企文化融合的德育阵地将校企文化深度融合,实现学校育人目标与企业文化目标一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又为企业输送了新生力量,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去,应该怎么去做,让他们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职业道德培养。实践完成后,学校解决学生提出的困惑,同时学生加深了对职业道德的认知,并能牢记于心。

三、小结

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乌鲁木齐市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和载体,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播技能、传播思想、传播真理,更要努力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多育人才、育好人才。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心得和体会300字篇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只有自觉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人们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为这顶“花环”增光添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有人说幸福是一种选择,快乐和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这要看教师这一行业在物质和精神上给我们带来的满足程度。从物质收入上看,在我国,目前这一职业尚不尽人意,工资收入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水平。当然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清贫”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就拿我们特殊教育来讲,当一个个孩子们在我们的辛苦培育下走向社会,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价值,感恩社会的时候;当世人把那种赞许、敬佩的目光投向我们这些老师的时候,你难道不觉得有一种荣耀、有一种幸福在心底升腾吗?所以,安于职守,乐于奉献,并不是一句口号,这是我们在学生中“攫取”幸福的最好体现。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的物质条件下,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爱不是由于优厚物质待遇的吸引,而是由于理性的认识。有的老师说:"耐不得清贫就不要做老师"。这话正是教师高尚情操的写照。热爱教育事业不是一句空话,敬业乐教不是动听的口号,它首先反映在班主任要以德育人,既身教、又言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教师,做"经师"易,做"人师"难,也就是说传授文化知识相对较容易,教会学生处世做人相对较难。"以勤精业"也是热爱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所教学科的"精专"和文化知识的广博都需要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刻苦学习。学生的主体生活是学习,如果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那么这个学生志向便不会高远,这个班的秩序便不会稳定。作为教师,当然也有教授学问培养技能的责任,如果教师的知识功底扎实、学问渊博,讲话旁证博引,左右逢源,或幽默诙谐、或引人入胜,那么这位教师的威信便容易树立。反之,课上的平平,甚至不受欢迎,那么她的威信就很难树立起来,所以,上好文化课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职业道德还反映在对学生的态度上。首先是尊重学生。虽然老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年龄差异,学生还没成人,但我们应该都把他们看做大写的"人",做到人格平等、相互尊重而绝不能"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搞家长作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人的自尊心。"只有人格平等才能换来信赖和友谊,特别对于后进学生,更应如此。第二要理解他们,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有多种多样的需要,他们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老师能理解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倾昕一下他们的呼声。教师只有把握了学生的思想脉博才算真正拿到了教育他们的权力。第三要爱学生,师爱是一种伟大的、理性的爱。

教师的职业道德还表现在如何对待教师集体上。教育工作是个体劳动、集体成果。任何一位教师,无论他的本领多大,他都不能单枪匹马地完成现代教学培养塑造学生的重任。所以,教育要取得丰硕的成果,最终要依靠整个教师集体。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慎独与自重,只有每个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促进整个教师集体素质的提高。每一位教师都应谦虚谨慎,都不应夸大个人在学生成才中的特殊作用。就以德育为例,没有全体教师的齐抓共管与紧密配合,成功几乎是没有希望的。另一方面教师又应看到在我们中小学的教师队伍中,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世俗的东西还有相当的市场,浅见与是非,应付与挑剔,急躁与刻薄,名利与清高还影响着我们一些同志,我们不仅要洁身自好,而且要积极发挥作用,逐渐地改变某些不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风气。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清醒地看到,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与受社会尊重的程度不仅与物质待遇和赋予的荣誉有关,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和整个教师集体的形象。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工作中协同动作、协商共事、责己严、待人宽,对待兄弟班级的老师和同学要宽厚、礼让。在评先进,受奖励面前,"见贤思齐",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总之当我们的教师集体出现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气象时,教育专工作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正确对待自己,教师就应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随时想到自己的社会分工角色是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教育者。从这一点出发,就会要求自己不办不符合身份的事,不说不符合身份的话,不失态于学生。做为教师,她们仪表是端庄、素雅的,言谈举止是文明高雅的,气质风度是洒脱的。因为她会把这一切都看做是教育因素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和习惯。

正确对待自己,教师就要努力学习,一向书本学习,二在实践中学习,三向自己的学生、同事、领导学习。"满招损、谦受益"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不断进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活源才永远有清流。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使思想进步,工作不断有所创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心得和体会300字篇3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注重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德育教师,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全方位了解、分析、掌握中职生的行为习惯特点及思想情感,加强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发挥课程作用,培养法律意识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是职业道德培养的基础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系统性地介绍了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全书包括五个单元。

前两单元主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即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后三个单元主要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即做学法尊法守纪用法的好公民。教师要依据教材、利用网络、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好教材及身边的案例,逐步增强学生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将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体现在学习生活和未来职业活动中,科任教师想办法、追求高效课堂,达到该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

班主任工作的教育作用是综合性的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对学生的各方面影响最大。因此,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学生常规教育,要以《中职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准则,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再配合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禁毒教育、宪法宣传日教育、“小手拉大手” 等活动,培养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教学中培养道德与法律意识

作为学科教师,不仅讲授好自己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衣着打扮,行为规范,遵纪守法,严谨教学,为学生做到表率作用;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渗透各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及法律准则,这样学生不仅获得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修养与法律意识。

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了解职业规范 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起表率作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重视个人仪容仪表,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利用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

在职业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中职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是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实习学生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认识有角色偏差,不能及时调整自身角色。职业学校开设许多德育课程,其中《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真正地做到把学和做结合起来,因此,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案例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比如,文明礼仪、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合同等内容在相关的单位实习和锻练,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许多企业用人单位首先注重的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在企业实习时,学习企业文化,企业工作要求、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并不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法律素质,真正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意识和职业修养的重要性,为将来进入社会和企业工作打好基础,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研工作,创造性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家庭影响不容忽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家长的所作所为、社会风气等诸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进入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将终生受益。

家长的示范作用 学生在家里和家长相处时间比较长,家长的生活、工作、交往等活动都体现出了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也体现着对职业的态度,对道德法律的自我遵守的水平,学生好奇性比较强,会不自觉地模仿和学习。

因此,作为家长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在学生面前做到正常上下班,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会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从身边小事做起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长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除了学习之外,要让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一些家务,在完成家务、家庭作业、同伴交往等活动中,注意他们的表现,若存在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和教育,从一件件小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磨练他们坚韧不屈,英勇顽强的斗志,以积极阳光的态度对待、处理并妥善解决身边的小事。

环境塑造人 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使人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不良的环境能使人产生消极的不健康的情感。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并利用有益于实现教育目的的社会环境,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积极寻找可行性途径与社会各方面达成共识,达成协调统一,对环境加以利用和改造,创造良好的健康的环境,发挥其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克服不良环境,限制其消极作用。

在自我修养中培养法律意识

自我修养从平时做起,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善于发现不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敢于同自我作斗争,向先进人物学习,不断加强个人修养。

自我改造、自我提高 在求学及日常生活中要自省、自重、自律、自觉地改造世界观,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时刻做到自我剖析,善于认识自己,客观的看待自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能听取别人的看法、意见,扬长避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树榜样、学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新时期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职业道德先进人物,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向先进人物学习,激励和鞭策自己,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强化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有职业情操的人。

结束语

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形势所迫,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无论学校、家长、社会,还是中职生个体,都要引起足够重视,全面地把中职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和遵纪守法的合格劳动者。

39 123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