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整理

云海 分享 时间:

主题教育深化了对理想信念的理解,增强了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了积极向上的动力,促进了自我提升与团队凝聚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整理”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主题教育心得体会汇编(32篇)(8月)

目录

1. 以"精细活"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3

2. 让主题教育成果"看得见" 6

3. 第二批主题教育要"一竿到底" 9

4. 以学促干树新风 12

5. 主题教育当"行"而不辍 15

6. 用好主题教育评估"对应法" 18

7. 主题教育要"心有所念" 21

8. 争当"显眼包"式的基层党员 24

9. 在"一字一句"中"一锤接着一锤敲" 27

10. 把握好主题教育的"春夏秋冬" 30

11. 以"前置思维"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迎考" 33

12. 从"浦江经验"中解锁"善治密码" 36

13. 走进主题教育"深水区" 39

14. 第二批主题教育当"接好接力棒" 42

15. 写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文章" 45

16. 第一批主题教育要"开花"更要"结果" 48

17. 在主题教育中践行好"浦江经验" 51

18. "独家配方"让主题教育"新坛酿新酒" 54

19. 第二批主题教育须得"率先出击" 56

20. @党员干部 主题教育当"走心"莫"走形" 58

21. 主题教育评估要敢于"素颜出镜" 61

22. 检视整改要"问诊看病" 64

23. 用好主题教育评估"五问法" 66

24. @党员干部 主题教育当"上下而求索" 70

25. "准"字当头确保检视整改出实效 72

26. 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起"势开篇 75

27. @党员干部 在吃"苦"中品出"甘甜" 78

28. 用群众"笑脸"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80

29. 主题教育中的"零距离"与"凝聚力" 82

30. 主题教育不能有"及格心态" 86

31. 提高调研质量要有"实"招"严"律 88

32. 读懂"浦江经验"背后的"下"字密码 91

以"精细活"推动主题教育"见实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对主题教育作出重要强调,指出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应做好学理论、细思考、强实干的"精细活",瞄准干的方向、练好干的本领、凝聚干的力量,把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奋进力量。

"精"学理论,明确"想干"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就要把理论学习贯穿始终,为行动提供思想保障、方向指引。广大党员干部要端正态度"主动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学习当成行动自觉、内在需求,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常学常新"持久学",力戒"做做样子""走走形式""过过场子",及时学习与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方法,让"时刻充电"成为习惯,让"定期补钙"成为常态。要融会贯通"深入学",坚定不移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举一反三,思考"往哪干",悟透"怎么干",确保"干得好"。

"细"悟要义,增强"能干"的本领。当前,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分工日趋复杂,对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学理论,更要深刻领悟理论要义,不断增长本领。要细心揣摩"新理念",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汲取经验、掌握精髓,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与时俱进地运用科学方法推进工作。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细致思考"新思路",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始终坚持在学中思、思后干,结合实际分析形势、因地制宜研究情况、靶向施策解决问题、创新探索应对挑战。

"活"用成果,发扬"实干"的作风。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主题教育的起点在学,落点在干。只有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去,才能将主题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因此,开展工作要聚焦"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坚持问题导向,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关键抓住。为民服务要拿出"实招",树牢为民情怀,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出谋划策,"一鼓作气"攻坚克难,"一抓到底"强化落实,以实际举措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整改问题要注重"实效",要把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主题教育效果的重要内容,对照检查、深入剖析、及时整改,让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

让主题教育成果"看得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提出"五个要看"的检验标准,为确保主题教育实效指明了方向、立下了标尺。"言之行其贵,行之贵在果。"第一批主题教育已经接近尾声,主题教育有没有"立竿见影",成果实不实,必须要通过扎扎实实的评估,确保主题教育成果"看得见"。

理论学习"察真知",让成效"看得见"。理论素养是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本领,只有理论上更加成熟,政治上才能更加坚定、更加清醒。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锐性的程度,影响着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的问题,在评估主题教育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看学了多少篇目、抄了多少笔记、写了多少心得体会,要看理论学习是否到位,是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看党的创新理论是否入心见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善思善用,重点看是不是存在"应付式""表面式"学习,防止理论学习"雨过湿地皮"。党员干部也要做好"自我检视",多一些扪心自问,反思自己是不是"实打实"学理论,在学思用、知信行方面是否统一,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必修课"。

调查研究"观真行",让成果"看得见"。"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真正的调查研究不是"车窗里看看、车轮上转转",也不是"脚不沾土、手不经霜",更不是"层层要材料、关门写报告",而是在于把事情的全貌和真相调查清楚,看调查研究成果能不能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评估主题教育成果,要看调查研究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简单以调研报告的数字来衡量调查研究的成果,清楚地掌握调研去了哪些地方、采取哪种方式、见了什么人、问题挖得深不深、结果运用好不好,谨防"调而不研""研而不用"。党员干部要拒绝调研"装样子""被调研",远离"剧本"做"调演",常态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常坐"灰板凳"、多走"泥泞路",多和群众"拉拉家常",多维度地深入分析思考,真正把情况吃透、把病根挖深、把对策提实,努力把"问题清单"转变为"履职清单"。

检视整改"求真实",让成绩"看得见"。"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主题教育要见成绩,检视整改必须"坚持人民满意"为落脚点,做到"聚焦病灶、对症下药",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面对检视整改的具体要求时"既要拉弓也要放箭",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有困难就要克服困难,以问题整改的成效达到"让群众满意"这个标准。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严格对照"问题清单"对账条条评估,看看党员干部检视问题深不深、整改实不实。要把"开门评估"贯穿始终,畅通渠道,邀请群众当"裁判员",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分标准,防止党员干部"自己说了算"。党员干部要坚持刀刃向内,敢于"认账",主动"销账",既治"已病",也防"未病",久久为功抓整改,努力改到人民群众满意为止。

第二批主题教育要"一竿到底"

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如火如荼开展学习教育。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收尾,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在即,各地区当趁热打铁,驰而不息掀起学习的"热潮",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中"一竿到底",真正保持"不进则退"的思考和动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为事业发展大局助力。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百年非凡历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从理论篇章中获得思想共鸣、于精神富矿中汲取奋斗养分,既夯实了信念的基石、更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形成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非凡定力。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既不是一阵风、一阵雨的"浅尝辄止""短暂功夫",更不是交差打卡、过关就好的敷衍糊弄,拿出"孜孜不倦"的学习状态、保持"凿壁偷光"的好学劲头、沉淀"书读百遍"的钻研打磨,方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内心的"源动力",在淬炼党性、坚定理想、指导实践中发挥牵引作用,真正让学习深度的"一竿到底",换来思想、心灵的深度共鸣,燃起"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和意志。

在第一批主题教育"收官"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全党干部要"开门搞评估"、用事实来说话。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期,主题教育既要"回头望"盘点阶段性成果、亦要"向前看"厘清下一步推动思路,特别是落脚于群众关切的问题、在意的热点,还是要得有"实打实"的变化来回应。所以,我们当充分吸取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学会从调研方面看差距、看问题、问民心、知愁盼、抓重点,坚决防止"走秀观光""政绩工程"等形式主义"冒头",继续奔走于基层、扎根在基层,与群众来场"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在脚踏实地、一步一印中解决困扰基层、阻碍发展的难题,真正以实绩取信于民、用担当回应组织期待,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上"一竿到底"。

从思想涨潮到实干落地,我们的聚焦点始终在"人"的转变上,一场主题教育"春风化雨"最关键是能感染人、感召人、影响人,从内心到言行、从思想到境界都能来场全方面的升华,那才是真正的触及了灵魂、达到了目的。所以,广大党员、干部当以主题教育为契机,继续把检视整改的"镜头"对准自己,既看工作中的表现、实干里的业绩,更看生活里的作风、交往里的圈子,以更严标准、更高觉悟、更强力量淬炼自己,在不断反思中督促进步、涤荡心行,真正担得起"美誉在身"的标签,经得起时代和人民的检验,成为勤廉并重、德才兼备的标兵,在自我革命上"一竿到底",争当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先行者"。

主题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各地区、各单位、广大党员干部都在继续向深处漫溯,保持住"一竿到底"的动力和追求、展现出"一竿到底"的韧劲和意志,真正在热度不减、力度不减中推动主题教育实效增加,让更多成果吹糠见米、落地生根。

以学促干树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干"字为要,在为民服务中攀新高,在担当作为中出新彩,在实干笃行中建新功,以学促干树新风,切实"干"出新时代新气象,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为民服务中攀新高。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词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深深懂得"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道理。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助推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前行的生力军,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拧紧思想"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和为民服务的权力观,时刻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向发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

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斗争本领,在担当作为中出新彩。勇于干事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是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越是任务艰巨的地方越需要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实干担当,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干事创业的领路人,要立好干事创业的奋斗姿态,坚持先干一步,多想一层,干深一层,主动到矛盾多、困难多的地方锤炼干成事本领,涵养不怕吃苦的精气神,磨炼出能担当的"铁肩膀""硬脊梁",在"关关难过关关过"中见世面,在"步步难行步步行"中壮筋骨,在"事事难成事事成"中长才干,站在党的旗帜下,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人民奋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拼搏,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坚强意志推动各项工作出新彩。

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在实干笃行中建新功。当今,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的艰巨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实干笃行中锤炼过硬本领、在斗争实践中凝聚奋进之力,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以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充足的干事劲头在岗位上绽放光彩,常与问题"打交道"、善与考验"相较量"、乐用成效"论高低",不断在理论学习中为自己赋能,增强干事定力和决心,在实践中为自己加油鼓劲儿,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做到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在敢担当、善作为中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的能力本领,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艰苦奋斗,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主题教育当"行"而不辍

《荀子·修身》中有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意思是说道路险阻而又漫长,但是走的话就会到达目的地,一路上奋勇向前,毫不停歇,未来一定会充满期望。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开始。广大党员干部要慎终如始、一以贯之,牢牢紧扣主题教育总要求,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问题上笃行、真行、践行、立行,行而不辍、久久为功,让主题教育一路生花。

理论学习当"笃行"。"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开展理论学习不应该是"隔三岔五翻书""简简单单听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是为了迎接检查就临时"照搬照抄",学习变成了"应景式学习""作秀式学习",最终导致"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终身学习的表率。要善于挤时间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党员干部既要善读有字的"经验之书",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学习之果,脚踏实地,也要多读无字的"实践之书",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创新之举,提升为民服务质效,切实将知识和实践巧妙融合,学有所用、相辅相成、知行合一。

调查研究需"真行"。调查研究连通着党心与民心、理论与实践、决策与落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要破除"形式主义",不搞"脚本式"调研、"盆景式"调研,不看"经典路线",拒绝"示范样板",多走"背阴胡同",多看"后院角落",避免调研过程被"安排""注水""掺糖",看不到真问题,得不到真数据。广大党员干部当牢记"党的根基在基层",多走"盘山路"、攀登"大雪山",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听真实声音、看具体情况、抓主要矛盾,让问题"浮出水面",让难题"跳出困局",做到面对矛盾不绕道,碰到困难不回避,责任面前不搪塞,单刀直入"戳痛处",直言不讳指问题。

推动发展需"践行"。"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主题教育的最终效果,归根结底要由是否能够推动实践发展来检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将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进一步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要坚决避免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开展而开展,将开展主题教育停留在办公室,表现在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把推动发展作为主题教育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认真寻找推动发展的手段和举措,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

检视整改需"立行"。检视整改是总结经验,指导下一阶段工作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来一次检视,分析根源,对症下药,切实改出实效。若不把问题根源放在太阳下仔细暴晒,看看问题的"真实面貌",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那么依然会有"卷土重来"的危险。检视问题要坚决杜绝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纸上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要以既"治已病"又"防未病"的导向,做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既立足当前,对症下药治顽疾,又着眼长远,抓长效机制建设,总结提炼主题教育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补齐短板弱项,形成整改合力,提高工作成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

用好主题教育评估"对应法"

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四川考察时,对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入收尾阶段的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对开展好主题教育成效评估提出明确要求、指明方向路径。在主题教育评估中,要围绕中心、聚焦重点用好"对应法",既要抓好开端,也要抓好终端,以头尾相接、整体考虑提升评估科学性。

"问"和"答"里看"破题之策"。找出问题是"前奏"而非"完结",不能把问题收进"箩筐"就"哑了声""收了工",将问题锁进柜里、遗忘脑后。必须以"求解思维"盯紧问题解决"施工图",还要以"回看镜头"反观作答成效,坚持开门抓评估,从群众的话语里听出满意与否、判断办事成效、印证作风优劣,以群众这面"镜子"照行更照形,深刻检视自我。"答"不但要靶向发力、真抓实干,还要注重创新、年年出新,结合实际、深入思考,不拘泥于"老一套"、不遵循于"经验本",能够"跳出来"看、"多角度"看、全方位"看",做到看准、看深、看全,把准问题之"脉",掌握解题之"钥",让问题"轻巧解"、工作"特色足",做到答得具体、答出亮点,确保主题教育"落地有声",评估起来"有分量"。

"呼"和"应"里看"为民情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应"要锚定圆心、聚焦目标,把实干转化为力量,把时间转化为效率,把问题转化为成果;"应"要划定半径、找准抓手,从列出清单、制定措施到推动落实,环环相扣、步步相接;"应"要拿稳圆规、及时修正,要设置意见箱、服务站、咨询角,从群众的意见建议中了解不足之处, 把缺漏的"弧线"补上,把偏斜的"线条"修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不断提升、持续完善下画好为民服务"同心圆",把服务网织牢织密。要从群众的诉求出发,持之以恒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现实问题,拿出实用真举措、扩大服务覆盖面、增进人民幸福感,让群众掌声"响"、直呼"好"、手点"赞",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点"和"面"里看"实践成效"。把握着力点,"点"不偏不倚、落得精准,在聚焦时不会散光,在行动中不会跑偏;"点"凿得有力、凿得深入,才能涌现出更多的经验、方法,确保以点带面、有声有色。主题教育评估,要抓好理论学习的"点",用实践的"尺子"去衡量,看能否知行合一、学用结合,能否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是否有丰盈扎实的收获;要抓好调查研究的"点",紧抓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成果转化运用清单,看情况清不清、底数明不明、问题准不准、方法实不实;要抓好为民服务的"点",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看公仆意识强不强、为民办事多不多;要抓好贯彻落实的"点",围绕政策、举措、任务是否抓到位,看有没有敢闯敢冒的拼劲、苦干实干的作风、担当作为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主题教育要"心有所念"

"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四川考察时,对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入收尾阶段的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对开展好主题教育成效评估提出明确要求、指明方向路径。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心念"国之大者""民之盼者""责之重者",持续用力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主题教育成效经得起实践检验、真正让群众满意。

心念"国之大者",理论学习要做到入心见行,浇灌强根铸魂的"真雨露"。树高千尺,要靠深深扎根;立场坚定,要有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一定要心中有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牢记"国之大者",首要的是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坚持以学铸魂,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断增进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在理论学习中持续沐雨露、汲营养,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深扎"思想根脉",坚持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做到入心见行、立场坚定,才能在"狂风暴雨"中"闲庭信步"。

心念"民之盼者",调查研究要摸清社情民意,找准指引实践的"方向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把群众所盼视为调查研究的"方向标"。然而,有的干部将调研工作视作"表面任务",走的是"经典路线",看的是"盆景花瓶",听的是"套话大话",反而与群众拉开了"距离",不仅不利于科学决策,还影响了干群关系,损害了干部形象,可谓危害极大。调查研究是为了听真话、察真情,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调查研究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要善于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问题,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准确把握问题的要害和内在规律,结合实际拿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调查研究出成果、见实效。

心念"责之重者",检视整改要找准问题症结,喝下除弊去疴的"热汤药"。"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广大党员干部应怀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政治自觉,把自省自纠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开展自我检视时,党员干部绝不能抱有"隔靴搔痒""避实就虚"的心态,否则很容易产生遮蔽初心的灰尘,在党内形成不正之风。落实落细检视整改工作,要勇于揭短亮丑,敢于给自己"做体检""寻病灶",用好党纪党规的"显微镜",主动查找深层次问题、实质性问题。不能"讳疾忌医",只摆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那么小问题就会累积成为老大难问题。要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整改落实,做到问题不解决的不放过、解决不彻底的不放过、自己不认可的不放过,在"刮骨疗毒""红脸出汗"的过程中"祛病""强身",不断提升自身"免疫力"。

争当"显眼包"式的基层党员

近日,"显眼包"一词成为广大网友"新宠",意在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外观特征、影响力等在同类中非常突出、引人注目。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全面开展之际,每一位基层党员更要牢记宗旨意识,脚踏实地、作风优良、担当有为,以本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显身份、显作风、显成效,争当"显眼包"式的基层党员,在岗位上练就干事本领,在群众的监督下锤炼出过硬作风,为党旗增辉,为时代添彩。

擦亮先进标签,使"显身份"成为接受群众监督的"显眼包"。党员这个称呼是带有特殊标签的"名片",这个称呼是荣誉,更是责任。它要求每一位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接受群众监督,在关键时刻还能主动出列、挺身而起,敢于承担风险责任。每一位基层党员都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主动彰显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增强党员意识、接受党性锤炼。擦亮党员身份标签,把坚定的信念"显"起来,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主题教育浸润心田;擦亮党员荣誉标签,把扎实的步伐"显"起来,始终坚持以自身良好的行为规范来影响身边人,把自身良好的党员形象展示在群众面前;擦亮党员责任标签,把过硬的素质"显"起来,在提升本领技能上、在落实为民造福上争当先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开展服务承诺,使"显作风"成为展示服务质效的"显眼包"。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和形象关系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每一位基层党员都要深刻领会本次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好作风建设的关键切入点,坚持常抓长效、久久为功,要积极开展服务承诺活动,使"显作风"成为展示服务质效的"显眼包"。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根据各自领域职能任务,立足岗位特点和工作分工,紧紧围绕"优服务、敢担当、抓落实、比贡献、创佳绩",开展各领域服务承诺活动,通过公开承诺标牌、公布承诺内容,切实转变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建立健全一批为民服务规章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依法服务、高效服务、特色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梳理、完善、制定相应的联系服务群众举措,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发挥党员作用,使"显成效"成为解决实质问题的"显眼包"。成效是折射服务意识、强化自我约束、反映党员担当有为和发挥作用的晴雨表。主题教育效果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每一位基层党员都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这次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到基层接地气、多到现场摸实情,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发挥党员作用,彰显实际成效。要带头积极参加党员志愿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服务之星"评比等,通过立足岗位亮行动、立足公益亮行动、立足帮扶亮行动等途径彰显成效,将党员形象树在为民造福一方。要以发挥党员作用,解决实质问题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带着任务干,真正研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实事求是检视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动主题教育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使"显成效"成为群众暖人暖心的"显眼包"。

在"一字一句"中"一锤接着一锤敲"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全党的一件大事、要事、长久之事。作为本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习近平著作选读》既是"理论源泉"又是"实践工具","一字一句"都经受住了"一锤接着一锤敲"的严格检验。

当前正是第一批主题教育与第二批主题教育"起承转合"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一以贯之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保持"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韧劲,坚持不懈"深凿"著作选读,"躬身"向前先学一步,为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夯实基础。

在著作选读中一锤一锤敲定"初心如磐"。《习近平著作选读》指出:"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百年风华承载百年斗争,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著作选读》为"原点",从一字一句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原色"和"本心",时时刻刻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毅力来进行思想政治"体检",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同先辈先烈、先进典型"对照",不断锤炼自我,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在著作选读中一锤一锤敲醒"笃学不倦"。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当前,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既"绵绵用力"又"集中发力",牢固推动全党思想统一、政治团结、行动一致。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恒心深入跟进主题教育的步伐,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深钻细想",在解放思想中"树牢旗帜",在深化认识中"更进一步",从《习近平著作选读》的一字一句中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著作选读中一锤一锤敲响"实干定音"。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你我身边不乏一些"老好人""太平官""墙头草",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信奉"多栽花少种刺,遇到困难不伸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有的是"庙里的泥菩萨,经不起风雨",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这哪还有共产党人的样子?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习近平著作选读》的一字一句中汲取奋进力量,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决心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以实干"最强音"奏响新时代新征程的"复兴之歌"。

把握好主题教育的"春夏秋冬"

从今年4月起,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第二批主题即将接棒"登场",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主题教育中的"春夏秋冬",深刻领悟其中的智慧哲理,勤耕不辍,奋发有为,让主题教育发挥最大效能。

理论学习当"润物细无声",在春雨绵绵中播撒初心、滋养信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天,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理论学习要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播撒初心、滋养信仰,在学深悟透中善作善成、积蓄成长。生逢伟大时代,党员干部要牢记"春雨贵如油"的谆谆嘱托,以勤为径、以书作伴,读懂党的理论中所蕴含的"人民观",找准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从而保持政治立场不动摇、初心方向不偏移、精神信仰不变色。要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规则作为重点阅读内容,坚持做"励行其所知、实践其所信"的求知者、奋进者。要常怀"空杯心态",永葆"赶考姿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在为民服务、与民沟通中形成"句句有民意,字字见真情"的学习心得。

调查研究当"力尽不知热",在夏日热浪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夏季不仅有"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的酷暑难耐,更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劳作,主题教育要抓住"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调查研究,在夏日热浪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党员干部要敢于走出"舒适区""空调房",善于顶住"高热"的侵袭,勤于培养"耐热"的本领,多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察实情、问实效,抓好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要认真总结分析调查研究所反映的基层问题,将"问题清单"转变为"履职清单",让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大事小事"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推动发展当"秋收万颗子",在秋意盎然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农民最期待的节气,蕴藏着丰收的喜悦,"萌芽的种子"最终变为"硕大的果实"。主题教育成果验收关键也在秋八月,要推动发展提质增效,在秋意盎然中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党员干部要将发展的主旨落在"人民"二字上,将"嘴上说的、会上定的、纸上写的"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在一方天地里绘出事事关心、处处在线、时时给力的"丰收图景"。

检视整改当"凌寒独自开",在白雪皑皑中步履坚实、目光坚定。墙角的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冬日岁末正是开展自我革命、经受"思想洗礼"的好时节,也是辞旧迎新、积蓄力量再出发的重要阶段。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主题教育的重要性,用好冬日的"雪白镜"时刻反躬自省,对照主题教育自查自纠,做好主题教育的"年终总结"工作,既要看到优势和成果,更要反观劣势和不足,与过去比进步、与优秀比不足,为来年积蓄焕新力量。要以不畏严寒的勇气、有过必改的决心,紧绷纪律之弦、铆足实干之劲,内化于心、践化于行,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接着一步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用接地气、合民意的扎实整改赢得群众认可。

以"前置思维"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迎考"

从今年4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两批主题教育步步紧跟,相互衔接配合,形成工作回路,共同解决问题。慎始如终,则无败事。当下,第一批主题教育迎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不可马虎大意,以"前置思维"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迎考",坚持未雨绸缪学在前、统筹谋划谋在前、匠心独运走在前,确保心态渐稳、循序渐进、走势渐佳,努力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未雨绸缪学在前,以"满弓状态"做好思想"预热",确保心态渐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有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必须提前有所准备,切不可有"等一会儿、慢一会儿、拖一会儿"的想法,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化"被动"为"主动",化"失容"为"从容",做好思想"预热",让主题教育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灵。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满弓状态"做好思想"预热",确保心态渐稳,要学会巧用"线上"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快捷高效的特点,提前预习主题教育相关学习内容,读懂"注意事项",强化"过关意识",做到知深浅、明重点。要学会整合"线下"资源,既要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全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做到原原本本读、认认真真学、追根溯源想;也要充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活动,突出抓好学习教育工作,预先将第二批主题教育的"种子"埋入心中。

统筹规划谋在前,以"绣花功夫"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循序渐进。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第二批主题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范围广,人数多。其受众主要为基层党组织,但基层事务繁杂,既牵扯到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民生实事,又是各项政策传达的"最后一公里",倘若在"穿针引线"时"错了位""乱了套",极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影响主题教育进一步发挥实际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凡谋之道,周密为宝"的至理名言,以"绣花功夫"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循序渐进,要下好"针线功",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入手,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收集基层相关信息,提前预判主题教育在基层开展的"堵点"所在,做好"疏通"工作。要织密"规划图",详细制定主题教育开展方案,分群体讲好专题党课,分层次抓好主题培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有序进行。

匠心独运走在前,以"工匠精神"做好"实际"内容,确保走势渐佳。第二批主题教育不是"走马观花"般"走形式",更不是"闭门造车"般"空谈论",而是要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工作重点,切实推动工作取得实效的。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工匠精神"做好"实际"内容,把工作实际与主题教育联系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避免"一阵风","喊口号"式开展主题教育,力戒形式主义,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要在内容上提高工作效用,始终把效用放在第一位,把主题教育与履职尽责相结合,坚持干什么就重点学什么、缺什么就重点补什么,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要在内容上强化工作动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能,积极提炼精髓,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活水源头"。

从"浦江经验"中解锁"善治密码"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近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题为《扑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线"解题"--解码"浦江经验"》的报道,深情回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基层接访群众形成的"浦江经验",强调了"浦江经验"对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年来,"浦江经验"从浙江走向全国,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作为党员干部,更应从中汲取精神内涵,不断在基层治理中学习运用好"浦江经验",解好基层治理难题,赓续走好这场持续二十年的为民之路。

民意在哪里?基层有答案。这是一份事关民意的善治密码。"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是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围在一张桌子上"研究问题、交流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时至今日,"浦江经验"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已然成为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化解矛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经验,展现出了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折射出的是一种好传统、好作风。践行"浦江经验",既要到基层矛盾多的地方去,也要到无远弗届的网络民意聚集地整合民意,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才能主动超前去化解问题,全力以赴发现一件解决好一件事,让"天下第一难事"成为拉近干部群众距离、赢得老百姓真心点赞的好事,将"浦江经验"的钻劲进行到底。

事情由谁来办?干部有行动。这是一份彰显担当的善治密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永恒不变的初心使命,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传承弘扬"浦江经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信访这个"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尤其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从"关键少数"向"绝大多数"普及,让各级党员干部成为民情民意的"瞭望哨"。可以说,下访接待群众就是一场对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包难案、化积案,各责任单位全力解难题,采取签订责任书、交办清单、定期通报、跟踪督办、限期办结等方式,在思想观念上"破冰",主动跳出"舒适区",持续加大督促督办力度,以清单式管理推动重复信访、信访积案清仓见底,做到"大管家""店小二"身份兼顾,让"浦江经验"焕发新光彩。

问题要如何解?被动变主动。这是一份为民表率的善治密码。"浦江经验"注重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强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以问题的现场解决来增强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传承发扬"浦江经验"要更善于从源头处发力,关口前移、兜底化解,让"坐着等上门"变"主动向下问"、"被动挨打"变"主动出击"、"各自为战"变"协同作战",以此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一般性问题演变成信访突出问题。党员干部应从"浦江经验"中体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做到面对困难不推诿逃避、猥琐闪躲、犹豫观望,主动上前接"烫手山芋"、啃"硬骨头"、善攻"疑难杂症",切记办好民生实事,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能"到此一游""走过场",才能更好推动实施好民生政策提标扩面,用心用情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走进主题教育"深水区"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渐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帷幕。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参加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更向基层一线、人民群众延伸,更与急难愁盼、矛盾问题贴近,犹如一片"深水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走进主题教育"深水区",让理论学习更深一层、让调查研究更深一步、让检视整改更深一筹,不断提高干事本领、解决急难愁盼、炼就过硬党性,以实际行动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走进理论学习"深水区",在学深悟透中提高干事本领。书不读则不知,知不深则不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若只是一目十行看、浮光掠影读,必然难以得其要义、知其精髓,甚至可能产生理解偏差与认识模糊,导致实践出现失误。想要真正学懂弄通做实,就得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全面学,就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逐篇逐句逐字读好学好《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理论学习教材,做到既把握关键、掌握重点,又通览全局、知晓整体。系统学,就是结合个人实际,科学谋划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把理论学习当作"一日三餐",学在日常、抓在经常。深入学,就是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坚持学后深思、思后勤学,努力在"学思悟"中把零散的变为系统的、孤立的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变为精深的、感性的变为理性的,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

走进调查研究"深水区",在走深走实中解决急难愁盼。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直面矛盾问题、解决急难愁盼、深厚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更是保证第二批主题教育高质量推进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多采取"四不两直""蹲点调研""解剖麻雀"的调研方式,直戳社会关切的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工作关联的堵点,坚决杜绝走"规定路线"的"脚本式"调研、看"资料台账"的"材料式"调研、听"好字连连"的"花瓶式"调研。发现问题后,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努力在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间的关联,在抽丝剥茧中找到数据间的规律,真正找准找实问题根本和矛盾源头,制定出精准可靠的整改措施,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群众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走进检视整改"深水区",在查深改透中炼就过硬党性。人民群众看主题教育是否有成效,最直观的感受是看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是否有明显进步。通过第一批主题教育,我们充分认识到"四风"问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顽固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唯有继续向作风积弊亮剑开刀,与思想顽疾较真碰硬,才能保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与战斗力,确保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主责主业,密切联系实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勇气,深入检视政治、思想、作风是否干净,剖析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有无偏差,真正做到从根源上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整改问题。"当下改"是目标,"长久立"是目的。要始终将自己置身于党性淬炼的"大熔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固守好共产党人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初心。

第二批主题教育当"接好接力棒"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开始。相较于第一批主题教育,第二批主题教育落在基层,涉及单位更广,涵盖对象更多,基层党员干部要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接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的"接力棒",一棒接着一棒跑,求真务实,持续发力,不断推进主题教育在更广阔的基层大地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接好理论学习的"接力棒",以知促行、学以致用,找准基层工作"下面一根针"的着力点。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基层党员干部要在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中不断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廓清思想迷雾,挣脱困扰束缚,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时回答基层之问、发展之问、群众之问,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面对更加切实、更加复杂多面的基层一线问题时,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保持顽强意志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拼到底,更深入地贯彻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的主题教育学习要求,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

接好调查研究的"接力棒",躬耕一线、下马看花,深入病树沉舟"第一现场地"的最前线。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发言决策的基础。基层一线的工作往往更需"听声辨位",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来寻找解决"进山之路""过河之桥""破阵之法"。调研应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走遍千山万水,走进沟渠小巷,走进房前宇下,到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看实地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切忌雨过地皮湿"沉"不下去、"钻"不进去,依样画葫芦"漂"在表层、浮在面上,而应点到实处、说到痛处、疏通堵处,运用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以"哪壶不开提哪壶"的问题导向,尽力拿出"提了哪壶开哪壶"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信访维稳、民生改善等基层工作中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凸显问题的"镜子"、穿破迷雾的"利剑"、破解难题的"法宝",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接好推动发展的"接力棒",敦本务实、久久为功,攻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空白区。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开创基业、铸就伟业的必然要求,"以学促干"也是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基层党员干部既要具备"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又要锤炼"永立潮头"的干事才能,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将自我发展与乡村振兴、便民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局联系在一起,振奋精神,勤思善谋,披荆斩棘,有了困难不退缩,有了失误不推诿,出了问题不"溜号",在摸排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在稳扎稳打中奋力前行,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困难越努力,在干事创业中砥砺磨练、补齐短板、脱胎换骨,在基层的火热实践中,积极做干事创业的促进派、实干家,做让群众有感知、得实惠的实事,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写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文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在即,广大党员干部当牢树主题教育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深刻意识,在回望中向前、于沉淀中拔节,"起承转合"写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大文章",在深入递进、时时上新、主动践行中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终身信念"起"点高,写好思想赋能的"学习文章"。"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博大精深的理论篇章中汲取滋养、于灿若繁星的思想富矿中夯实信念,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而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热爱学习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镌刻的标签。在变化的时代里,只有牢树"终身学习"的理念,方能伫立起终身信念的灯塔,引航我们朝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当立好"高起点",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写好思想赋能的"学习文章",继续拓展学习面、夯实基本功,把"看家本领"学到手,真正拔节"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做到思想上、意识上、行动上与党中央要求保持一致。

聚焦问题"承"稳当,写好正向闭环的"调研文章"。问题既是时代的声音、是反映民心温度的计量,更是考验干部作风和担当的"试金石",对待问题的态度是否端正、研究问题的思考是否深入、解决问题的行动是否落地,都决定着成效、更影响着群众观感。广大党员干部当聚焦问题"承"稳当,既要在第一批主题教育的基础上,更多元、更立体、更全面掌握基层实况、聚焦关键难题,更要主动亮担当、亮承诺,拿出"即改即办"的执行力,切切实实解决到最根源的痛点、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让每一次调研都能真正产生影响,进而写好正向闭环的"调研文章"。

淬炼作风"转"得实,写好检身自省的"体检文章"。"知不足而后进,望山远而力行。"主题教育的成效如何,既要看问题清单转化为奋斗成绩,更要看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时常反省自查,以"检身若不及"的清醒进行严格约束和敲打提神,方能守住肌体健康水平,以良好形象擦亮干部名片。广大党员干部当做到淬炼作风"转"得实,就得始终以思想赋能、立纪律标尺、观群众之镜,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保持自我批评的习惯,把检视整改的"探照灯"聚焦工作和生活之中、对准言行和习惯之间,来一场涤荡心行之旅,真正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焕新出发,写好检身自省的"体检文章"。

切题答卷"合"力量,写好倾力发展的"奋斗文章"。对比第一批主题教育,第二批主题教育覆盖范围更广、纵向深度更厚、聚焦对象更多,进一步发挥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心神的重要作用,就得主动切题答卷催生变化,以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回应期待,不断感召基层党员、群众并肩奋斗,为实现伟大梦想贡献光热。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带头宣传者、践行者、弘扬者,用脚踏实地、一步一印的坚持攀峰越岭,以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努力创造奇迹,在火热实践、在奋斗前沿、在危险关头主动"挑大梁",真正带领群众奔赴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好日子,凝心聚力写好助推发展的"奋斗文章"。

第一批主题教育要"开花"更要"结果"

从今年4月开始,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目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正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时候,不能"只开花不结果""光打雷不下雨",要能结果、结硕果,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上下功夫,提升主题教育实效性。

结"深度学习"之果,在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悟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开展理论学习、接受政治洗礼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更是开展党内主题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面对新征程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如果学得浅、学得少、学得散,或者光学不思考,只思考不行动,就会出现学而不深、学而不精、学用脱节的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提升学习的高度、拓宽学习的广度、狠抓学习的深度,既要泛学,也要精学,既要有所侧重学,也要全面系统学,解决好"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增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结"深入调研"之果,在脚步向下走、眼睛向下看上做文章。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或者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工作中就难免下情不明、束手无策,就容易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开展调查研究,不能搞"浅调研""被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更不能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要脚步向下走、眼睛向下看、身子向下沉,多点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个别访谈法等,聚焦群众最关注的焦点、最想解决的问题、最想表达的诉求,把话筒递给群众,把镜头聚焦群众,听取第一线声音,收集第一手资料,获取最真实情况,切实把问题揪出来、把实情捞上来。

结"深耕发展"之果,在为民谋福祉、倾力惠民生上出实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推动发展是否取得实效,要放到人民群众当中去检验,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有力的措施、切实的行动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精心谋事、专心干事、用心成事,补齐在教育、医疗、住房、基础设施等民生领域短板,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就医环境,发展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结"深化整改"之果,在奔着问题去、照着问题改上求实效。检视整改作为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的一项重点措施,检视得是否深刻,整改得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主题教育的成色成效。检视整改,不能有"勉强完成""凑合应付""蒙混过关"的心态,不能"柿子拣软的捏",要有"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啃硬骨头、敢下深水区、敢攀最高峰,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到哪里,哪里有矛盾,就聚焦到哪里,对于复杂问题不能躲、遗留问题不能推、惯性问题不能怕,坚持问题导向,把思路捋清、问题找准、措施用实,列出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制定解决方案,细化措施办法,问题一个个解决,行动一个个跟进,立说立行、紧抓快办,以实的作风、硬的举措把问题解决到位。

在主题教育中践行好"浦江经验"

近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题为《扑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线"解题"--解码"浦江经验"》的报道,深情回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基层接访群众形成的"浦江经验",生动展现"浦江经验"的主要内容、丰富内涵和有益启示,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具有深刻意义。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在即。同第一批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盼解决的问题更具体。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浦江经验"的深邃要义,做好为民、担当、务实表率,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秉持为民情怀,下沉一线、上门入户,做好"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表率。"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浦江经验"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的先河,通过现场接访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百姓疾苦,推动党员干部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围一张桌子,用实实在在的积案化解成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浦江经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成为标杆,就是因为它深深蕴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第二批主题教育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更直接、更贴近,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不忘初心、不失本心,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从关注"有没有"到关心"好不好",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真正用"枝叶关情"诠释为民初心。

砥砺奋斗之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做好"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担当表率。"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选择将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浦江县作为下访首站,连续两次发布访前公告,深入群众听意见,开门纳谏找问题,当场解决一批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钉子案"。"浦江经验"表明,只有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矛盾和困难才可能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第二批主题教育群众需求更加具体,盼望更加迫切,广大党员干部更要秉承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的精神,以人民的期望和需求作为行动指南,以国家需要作为奋斗目标,主动攻入改革发展的主阵地、融入基层治理的第一线、闯入乡村振兴的最前沿,敢接"最烫手山芋"、勇挑"最重的担子"、善啃"最硬的骨头",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坚持唯实求真,正视问题、实事求是,做好"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表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2003年至今,浙江省运用"浦江经验",引导领导干部真下基层,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疏导化解20余万件信访事项。"浦江经验"表明,要化解难题,只有到基层中去,深入一线找到问题、正视问题,才能化被动为主动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的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问题更复杂,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守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从实际出发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到基层直奔着问题去、瞄着困难上,不被"虚情假象"迷惑,不畏"浮云阴暗"遮蔽,真正摸清摸透一线情况,找准"症结",精准"开方"。

"独家配方"让主题教育"新坛酿新酒"

第一批主题教育收官在即,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启动,广大党员干部要乘第一批主题教育的"东风",做好前后有效衔接,结合时代特色,以理论学习为水、以调查研究为粮、以检视整改为酒曲,理顺学、干、改三者配方比例,才能让第二批主题教育这个"新坛"酿出清新醇香的"新酒"。

要翱翔书海学习,在朝益暮习中提炼纯净泉水,让主题教育酿出"焕然一新"的酒。"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要想酿出沁人心脾的酒,就要从水源入手,而理论学习就是其中的"酒之源"。党员干部主动沉心静气,用刺股悬梁的韧劲和心无旁骛的精气神原原本本读、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看、标注笔记想,深入把握每一个文字背后的"纸短情长",从中汲取提高思想境界的"营养液",成长为"冰清玉白"的"酒酿"精华。要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规定动作"基础上增加"自选动作",不仅要看系列推荐读物,更要看与基层发展息息相关的作品,并用活"计划单""进度表""总结书",边读边看边想边反思总结,在多次"向前看""回头望"中提炼出纯净清甜的泉水,为酿出"新酒"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泉液。

要深入一线调研,在刮摩淬励中挑出新鲜粮食,让主题教育酿出"耳目一新"的酒。"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的传家宝,犹如粮为酒之韵,更要贯穿主题教育的始终。检验调查研究成效,要看是否摸清社情民意、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要善于跳出"在办公室多、下一线少"的"舒适圈",以驻村为切入口,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群众家中看一看,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珍惜每次与群众"话家常"的机会,让群众敢于说真话、说"难听话";在交谈中要注意用解剖麻雀的精神从中抽丝剥茧,厘清问题所在、群众所需,收集群众所想所盼所念,更要怀揣"枝叶关情"的担当和作为回应群众的急难愁盼,用"事事有回响、事事有交代"为主题教育挑选出新鲜的粮食。

要主动检视整改,在问题"销号"中静待沉淀制曲,让主题教育酿出"灿然一新"的酒。如何将新鲜原料转化为让人回味悠长的酒,关键在酒曲,而检视整改就是这珍贵的曲。"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镜,敢于刀刃向内,主动开展自我审视、自我批评、自我革命,自觉去掉"美颜滤镜",深挖"病灶",时常对照"问题清单"立行立改,才能实现从学习到实践的转化,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更要深入基层一线,找准困扰自然村发展的症结所在、根源所在,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马上就办,对需要长期推进的事项逐项建立台账,日常跟踪、逐项销号,在日积月累的整改提高中静候沉淀转化。

第二批主题教育须得"率先出击"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如火如荼开展主题教育。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广大党员干部要对前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开展仔细的复盘工作,及时做好阶段性的反思与总结,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开始之际,趁热打铁、率先出击,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赢得群众肯定,让第二批主题教育有效衔接、落地生根。

率先行动赢得群众"好口碑",把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奋斗目标,让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掌声中"闪亮开场"。"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根本保证。"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强化宗旨观念是党员干部的义务,也是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主动把群众"请"到干部中来,拓展、疏通和群众交流的渠道,搭建群众参与载体,创新群众参与方法,多角度了解群众诉求,倾听群众心声,感受群众冷暖,在"问效于民"中不断增强群众在主题教育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如此方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主动出击听懂群众"真呼声",把进一步取得调研良好成果作为拼搏关键,让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肯定中"旗开得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群众工作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及着力点,调查研究作为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群众问题的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出击,主动到一线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真正地摸清楚困扰群众的真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要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工作谋划倾听群众心声,工作决策围绕群众需求,工作成效体现群众意愿,在深入群众中找到"存在感",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冲锋在前解决群众"揪心事",把进一步突破重点难点工作作为努力方向,让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舒心中"首战告捷"。"深入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努力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走在前列,就要站稳人民立场,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为民造福,以实际行动诠释党的根本宗旨,确保党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主题教育的成效究竟如何,最终要把学习的成果落实到为群众解决难题的实际本领上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常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多构思改进的办法,增强愿意接"烫手山芋"、敢上"刀山"、愿下"火海"的行动自觉,不断强化履职担当,在如何取得更好的调研成果、如何突破重难点工作、如何取得更好的主题教育开展成效等方面,主动虚心"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确保解决急难问题落实有力,满足群众需求精准有效。

@党员干部 主题教育当"走心"莫"走形"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时效。"对第一批主题教育"收尾"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对开展好主题教育成效评估提出明确要求、指明方向道路。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在即,值此关键时期,广大党员干部需要事先筹办周密准备、提前"热身",以"勤学善思"之心、"务实笃行"之心、"律己正身"之心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防止"雨过地皮湿"的情况出现,多"走心"莫"走形",真正确保两个批次主题教育前后衔接、上下联动、有序推进。

走"勤学善思"之心,破"浅尝辄止"之形。这次主题教育的主题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蕴含的战略考量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强化理论学习,着力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与实践要求。党员干部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广大党员干部要抓住主题教育契机,树立"求真"的理论学习导向,真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真学、真研、真懂、真通中"学思想、强党性",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将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主心骨"贯穿始终,进一步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确保高质高效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

走"务实笃行"之心,破"调而不研"之形。第二批主题教育要切实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充分结合实际,在攻坚克难上见真章、在推动发展上求实效。调查研究不仅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接地气,掌握真实情况和民情民意,更要弄透"为什么",琢磨"怎么办"。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群众感情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增强机遇意识,把握历史大势,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上,对标自身职责、对标先进一流,实行揭榜挂帅,集中力量破解瓶颈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走"律己正身"之心,破"有始无终"之形。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从一开始就注重检视整改问题,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坚持分类整改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深入查摆不足,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整治。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关键是要充分认识到第一批主题教育发现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和复杂性,只有正视问题、对症下药、刮骨疗毒,方能让检视整改真改己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保持清醒和自律,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面上问题与点上问题相结合,持续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见实效,就一定能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落地生根,不断开创新时代各项工作新局面。

主题教育评估要敢于"素颜出镜"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第一批主题教育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党中央部署,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要对主题教育的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然而个别干部却打起了小算盘,把"美颜滤镜"加满企图蒙混过关,这不仅辜负了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待,更愧对内心和党性。广大党员干部在评估实效时当"素颜出镜",既要见真感悟、显真性情,更要晒干货、出实绩,真正用好评估"质检仪",起到督促作用保持主题教育"进行时"。

卸妆"见真颜",直奔主题让"理论学习"立体出镜。"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表里不一、口不对心是党员干部的大忌,特别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走捷径、学习效果洒洒水,党的创新理论不入心、没有产生灵魂的触动和心灵的共鸣,搞起了"阳奉阴违"的做派,甚至暗自抱怨、心生怨气,自然是党性不纯、境界不高的表现之一。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评估为"熔炉"检验淬炼忠心,就得主动卸妆"见真颜",既要晾晒学习笔记、思想感悟等具体可见可感的收获内容,更要以实际行动诠释许党报国的志向和信念,立体画好政治素质的"素颜照",在学习中实现思想涨潮,真正直奔主题让"理论学习"立体出镜。

清洁"去滤镜",保持清醒让"调查研究"真实出镜。出自《卖柑者言》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一成语,深刻剖析了外表光鲜、表面和气并不意味着内里就优质,反而更具迷惑性,让人忽视了实质糟糕的本质。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个别干部在汇报问题、聆听民意中总喜欢报喜不报忧,认为"粉饰太平"更好交差,于是心安理得当起了"躺平一族",认为凡事只有遮掩得好,就能蒙混过关、侥幸答卷,久而久之自然会影响干群关系、伤害群众感情。广大党员干部当主动清洁"去滤镜",拿出直奔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的魄力和决心,在脑海中绷紧危机、忧患意识的思想之弦,以不遮掩、不回避的心态直视问题和批评,始终保持清醒对问题"一研到底""一改到底",真正让"调查研究"真实出镜。

简单"显本色",刀刃向内让"自我革命"素颜出镜。诚然,在面对考核、问询、检查时,美颜相机的"一键美颜"和"滤镜套餐"功能可以把斑点、痘印、皱纹等缺点磨平,若常常生活在这样的"欺骗"之中,只会让斑点越来越多、痘印越来越深,久而久之反而看不到真实的自我、检查不到自身的问题了。回归本质、展现素颜,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以"检身若不及"的清醒和坚定开展检视整改工作,广大党员干部当用好评估的"平面镜""真实镜",既要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审视自我,更要将"自我革命"的探头延伸至工作之外、生活之中,从生活圈、交友圈、社交圈去看看言行举止、去洞察作风形象,及时准确掐灭问题的苗头,真正滤除杂质、补齐短板,做到刀刃向内让"自我革命"素颜出镜。

检视整改要"问诊看病"

开展检视整改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也是写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手段。良药有功方利病,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问诊看病"式检视整改,去伪存真、直击要害,以实际行动推动主题教育"终端见效"。

"诊断"要"准",让"病因病理"查得明白。有靶才有向,把脉问诊,拿到正确的"检查报告",是"开方治病"的前提,知道"哪里病",知道"改什么",才能更好地开展检视整改。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发现问题、直面难题,不能"人云亦云、千篇1律",把"共性"问题当"个性",将别人的"症状"嫁接到自己身上,要敢于向自己"亮剑开刀",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巡视整改、调查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改革发展"难点"、群众反映"热点"、政策落实"堵点",系统梳理问题,形成全面准确、具体详实的"病历",确保不放走任何一个"旧疾新病"。切忌"就事论事",以旁观者的心态当"观众",调研、查摆问题的过程也是认清自己、反思自我的过程,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通过问题这面"镜子"折射出自身政治、思想、能力、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整改提供精准导向。

"下药"要"猛",让"疑难杂症"好得彻底。不下"猛药"无法治"顽瘴痼疾",不用"刮骨"无以清"入体毒素","红脸出汗"后的"知耻后勇",才是党员干部不断成长的动力。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吃的药"苦",百姓心里就不"苦";挨得刀"痛",百姓心里就不会"痛",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检视整改始终,不走过场、不搞"半拉子工程",紧盯"病灶",下狠功夫、用大力气整改查摆问题、自身不足,以"清单制+项目制+时限制"推进落实,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手、群众不满意不松劲,将"老大难"和"新苗头"问题"一网打尽"。要敢于作出整改承诺,做到"开门评估",从群众"脸色"中看准主题教育"成色",让检视整改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联袂出演",变"单边发力"为"双向齐推",确保下足功夫拿出接地气、合民意的扎实整改。

"复诊"要"勤",让"深埋病根"得以祛除。"欲祛其表,必治其本。"很多"慢性病"的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只有常常"复诊",才能长治长效,铲除病根。广大党员干部切勿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对问题整改进行"一刀切""一笔画",认为问题"改完了事",整改结束便可以"高枕无忧"当"甩手掌柜",开展检视整改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并举,时常"回头看""照照镜",紧盯"旧病复发",定期对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严防反弹回潮,打破问题"割掉一茬又一茬"的恶性循环。对"次次查、次次有"反复出现的问题要注重寻找更深层次原因,对其进行系统性综合评估,制度上存在短板的,完善体制机制;落实上存在问题的,强化责任体系,并不断对长效制度进行"跟踪修补",确保实用、好用、管用、耐用,让整改之后"唱老调"变为"翻新篇",切实推动主题教育成效"管长远"。

用好主题教育评估"五问法"

当下,第一批主题教育已近"尾声",开展成效评估,既是对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效的"自我检视",也是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开展提前打好"预防针"。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扎实做好主题教育的成效评估工作,坚持以"问"促"评",在理论学习上问"深",在调查研究上问"清",在推动发展上问"绩",在检视整改上问"实",在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上问"正",不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在理论学习上问"深"。理不学则不知,学不深则不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中,存在蜻蜓点水、过目即忘,学基本原理、背基本观点,不深思内涵原理等"浅学"情况。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开展主题教育评估时,务必要多问一问理论学习"深不深",看一看是否有自觉主动学习,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阅读相关书籍、文章和教材;是否有及时学习领会新的决策部署和上级指示精神,了解政策文件背后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是否定期对自己的理论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推进理论学习往深里走。

在调查研究上问"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找到症结,做到心中有数,不能拍脑袋决策,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开展评估时,要通过自查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摸"清"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情况。从是否有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走哪里"和"看哪里",明晰"问题是什么"和"怎么解决问题"等方向和重点;是否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把情况摸清摸透,把数据搞准搞实;是否对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是否将调查研究结果形成评估报告,把对策提实提准,对发现的问题逐个、逐次、逐步解决掉等环节入手,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实地查看、入户走访、电话调查等方式,把过程评估同结果评估结合起来,推动调查研究取得真实效。

在推动发展上问"绩"。党中央明确,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检视主题教育的成效如何,还是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上。要坚持"开门搞评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以群众评价为主体,重点听取熟悉了解本单位、本部门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等的客观评价,把是否立足自身职责,解决影响本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否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人民至上;是否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为民举措作为评估推动发展的主要内容。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衡量标准,把推动发展进度作为"大权重",解决群众痛点堵点问题程度作为"大比例",让评估充满"含金量"。

在检视整改上问"实"。《老子》中有言,"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就是说,把问题整改好,才能不出问题。主题教育检视整改,就是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评估时,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查问题、找差距,把评估重点放在短板上,查一查问题症结是否找准,看一看后续整改整治是否到位,要以多种形式征求意见、明确不足,通过问题解决到位不到位、群众满意不满意、检视整改成效是否有效等方面为入手,防止敷衍整改,杜绝有问题不整改、挑问题假整改、大问题小整改等形式主义,让检视整改成果客观真实反映主题教育成效。

在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上问"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干部队伍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现象是否纠正、政治隐患是否消除等是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体现。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评估中,要充分认识到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意义,从日常工作中和细微之处入手,多看一看在学习上是否存在变通、打折扣、不到位;在行为上是否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追求奢靡生活、低级趣味;在工作上是否存在奉行"好人主义",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群众意识淡薄;在为民服务上是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漠不关心,脱离群众等不"正"之风的情况,通过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效评估,及时消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锻造一支忠诚干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员干部 主题教育当"上下而求索"

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发挥"上下而求索"的求知精神,在主题教育"必修课"中铆足干劲,下足功夫,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动能,为主题教育递上"高分答卷",为即将到来的第二批主题教育蓄势聚能。

把握"学"字关键,在"悟学求索"中筑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根基。思想为本,行动为形,本正则形立,正是在理想信念的号召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用青春热血点亮民族前行的灯塔,照耀国家奋斗的征途。在主题教育中,理论学习是根本,只有保持思想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交出"高分答卷"。广大党员干部要能够"悟学求索",将理论学习摆在中心位置,坚持"愈学愈明、愈明愈行"的学习方法,发挥"萤囊映雪"的勤劲,使出"悬梁刺股"的钻劲,逐字逐句阅读经典,反反复复求索实践,在学思践悟党的创新理论中筑牢"信仰之根"、把好理想之"舵"、拔节"报国之志",让理论学习成为政治信仰的"砺金石"。

解读"民"字密码,在"服务群众"中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人民群众是党的血脉根基,主题教育是为了提升党性修养、强化思想担当,以更优质的服务去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学好主题教育,要能够把握"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总路线,要践行为民造福的宗旨。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中读懂"人民分量",要能够在认识上尊重群众、在行动中深入群众、在方法上联系群众、在情感上贴近群众,要能够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实绩实效,实打实地解决民生问题,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胸怀,以"枝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真正把"民生所盼"变"民生所赞",为主题教育大考书写"人民满意"新答卷。

用好"实"字技巧,在"真抓实干"中凝聚"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进力量。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推动主题教育,就是要重塑党员干部的事业观、政绩观、利益观,只有真正将问题整改好、将政策落实好、将人民服务好,才能让主题教育见行见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广大党员干部要将"实"字贯穿主题教育的始终,紧盯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拿出"真招实效",深化"专项整治",以实干墨汁去写出精彩"答卷";要能够逐级压实责任,持续追踪问效,要反对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杜绝"装样子",防止问题反弹回潮,确保工作长效进展。

"准"字当头确保检视整改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对做好评估工作、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其中对检验检视整改成效,提出"要看问题症结是否找准、整改整治是否到位"的具体要求。检视整改工作是主题教育的重要环节,检视得深不深刻,整改得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主题教育的成色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找准病灶、抓准重点、盯准效果,在"查"上做文章,"改"上见成效。

检视问题要"不遮不掩",找准病灶,避免"蜻蜓点水"。凡事"成于真、兴于实"。检视问题,关键要在"真"和"实"上做下功夫。一方面,要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对照6个方面,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手持"放大镜"找不足,立好"标准尺"寻差距,找准自身问题,看清差距所在。一方面,要推行"工作复盘"机制,针对调查研究中找出的突出问题,在推动发展中挖出的沉疴旧疾,在群众谈心中问出的急难愁盼,第一时间回顾总结,多杀"回马枪",多吃"回头草",多些"回头看",整理形成全面、准确的问题清单。另一方面,要积极开门纳谏,通过开展座谈会、入户走访、热线电话征集、微信公众号留言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巧妙衔接给群众,开通意见建议"直通车",清除检视"盲区"。

破解问题要"刮骨疗伤",抓准重点,避免"无的放矢"。"操其要于上,而分其详于下。"解决问题、破解难题需突出矛盾、抓准重点,莫要生搬硬套、复制粘贴,搞成模板化的"通用文章"。要坚持用科学之"矢"去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的",学懂弄通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整治顽疾的实招硬招,以学促干、以学促改。要坚持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拿出"刨根问底"的认真劲,找不同,知不同,分类施策、对症下药,针对不同时段的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特点,一项一项反复推敲,提出整改措施。要坚持集中整改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确定若干长期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方案内容要与问题一一对应,明确具体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分工,"一份方案"抓到底,区分情况,精准施策,重点督办。

整改落实要"抓铁有痕",盯准效果,避免"空头支票"。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还要看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必须要以严实作风、钉钉子精神推进整改落实工作。要摆正心态,面对历史遗留问题、死灰复燃问题,不讳疾忌医、不文过饰非,不怕事"赖身上",以"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的劲头,对梳理出来的问题一抓到底。要注重方式方法,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治标",跟踪问效、破解难题"治本"。要加强组织实施,坚持以身作则、按规执纪,发扬刀刃向内的革命精神,对整改不积极、措施不到位的,采用警示教育、约谈提醒、批评指正等严肃问责。要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有所增加为标准,推进检视整改工作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

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起"势开篇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渐入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广大党员干部要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在总结好第一批主题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做好第二批主题教育"起"势开篇,让主题教育"热起来""真起来""实起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燃理论学习之火,深学细悟原文原著牢记"初心",让主题教育"热起来"。"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理论学习是维系政治生命和初心力量的"定心丸",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压舱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其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非一劳永逸的,需滴水穿石、长期积累。从梁家河到中南海,马列著作始终是习近平书单中的重点。在梁家河下乡时,习近平总书记常常在窑洞的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多篇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文。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经历,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掌握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方法,利用好《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教材,切实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多悟一分,促进理论学习扎牢马步、夯实根基,为第二批主题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兴调查研究之风,身入心至基层一线找准"民心",让主题教育"真起来"。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参加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类型多、数量大,同群众的联系更加直接,面对的矛盾和问题更为复杂,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更为具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广大党员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盼,便要以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打好调查研究"提前量"。在下沉基层前万不可"临时抱佛脚""拎包即走",必须要深思熟虑、提前谋划,围绕调查研究的方向、内容和路径展开思考,对大致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调查研究有思路、有逻辑、有重点。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进村庄院落、百姓家中,同人民群众在一条板凳上身贴身坐、围在一张桌上心贴心聊,以真诚的情感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让人民群众吐露真言。同时,还要善于从群众朴实的话语中发掘背后蕴藏的价值感情、哲理智慧以及破解基层治理痛点、堵点、难点的对策良方,用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一体察民心民意、为民纾难解困的"锦囊法宝"。

提高调研质量要有"实"招"严"律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因此,我们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一定要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做细做实做优调查研究,在计划、统筹、方法和作风上要有"实"招,杜绝形式主义;在要求、组织、途径和纪律上要有"严"律,切实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全面推动调查研究落地见效、主题教育不断走向深入。

谋篇布局要实,严格调研要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既是我们推进一项工作所采取的基本方法,也是推进各项工作的方法论。因此,我们在从事调查研究过程中,务必要明确调研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和重点方向,调查什么、研究什么以及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自始至终在谋篇布局上都要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在各个环节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是调研取得高质量的基本保证。调研工作要从系统全局上把握,思考的站位要高;剖析问题要追根溯源,弄清问题发生的根源,剖析问题产生的机理,梳理问题存在的矛盾,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做到见树木更见森林,从而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

统筹安排要实,严密组织实施。调查研究是一门大学问,大兴调查研究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上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因此,做好调查研究要"致广大而尽精微",统筹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等关系,做到组织严密、实施有力。调查研究要明确选题,制订详细方案,理清阶段步骤,突出关键重点。方案书要实,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每个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表要实,明确调研的整体安排及各个节点的时间要求;路线图要实,坚持走群众路线,困难面前不退缩,问题面前不绕道。要与年度工作结合融合,防止出现"两张皮",通过调研推动全局工作,促进重点任务,形成工作合力。

方法方式要实,严防不求甚解。调查研究本身并不复杂,有问题直奔现场,不打招呼直插一线,这样的调研方法得到的都是"真经",但有的调研就是将本来简单的方法"去实存伪",人为安排,把调研变成"调演",使调研效果大打折扣。有的调研因方式不实,想一出是一出"跟风走",非但努力白费,而且徒增基层麻烦等问题。因此,我们在调查研究时,方法方式上一定要诚实务实,而不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这样,才能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把调研作为常态工作,有事没事出去转转,多听多看多想多交流,大道至简,往往越简单越有效;要善于站在"高位"看问题,从"指示精神"中对表对标找准问题;要突出重点、直击要害,不吹毛求疵、乱定调、瞎拍板,把一个问题变成两个问题或者多个问题,这样才能使调查研究起到事半功倍、助推发展之效。

工作作风要实,严守工作纪律。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必须严守工作纪律,坚持脚踏实地、求真求实的作风,这样的调研才切实可行。要在调查研究中树新风立正气,轻车简从,不搞排场,不增加基层负担,不干扰基层工作。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掌握最底层的情况,知道最紧迫的需求,切实做到真调查、真研究。要提高调研质量,既要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又要找出解决困境的途径,还要开出解决难题的"良方",通过调研切实发现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为基层减负,做到帮基层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使调研成为一个"做好真调研、展现真实效、促进真转化、得到真成果"的过程,以调研质量的提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读懂"浦江经验"背后的"下"字密码

2003年9月1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倡导并带头到金华市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推动形成了"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历经20年,"浦江经验"早已从浦江一地推广到全国各地,彰显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浦江经验"背后的"下"字密码。

以"自下而上"的务实作风,做"变上访为下访"的"下位"者。"领导多下去,群众就少上来"。以"浦江经验"解基层之难,从群众上访到领导下访,其实是一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一种工作思路的创新、一种行之有效的机制,坚持的是"一竿子插到底"的钻劲。要知道,群众意见大、矛盾集中的地方,不能逃避问题"绕路走",反而要直面问题"迎上去",通过"自下而上"的调研及"由上到下"举措的实施,将自己下到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难度最大的地方,努力推动变上访为下访,变被动为主动,变"公文转着办"为"就地马上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知民心、通民意,领导干部必须主动降下身位、躬身向下,不能道听途说。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全力以赴落到实处,尤其是基层党的干部更要吃透政策,将政策红利传达基层,要知道群众关心什么、需要什么,让老百姓理解,让利益惠及广大群众,真正达到为民谋福祉、解民忧。

以"民呼我为"的为民情怀,做"真下真访民情"的"真下"者。国之大者,在乎民也。信访系民生,"民生无小事",要一件接着一件干,把群众工作送到"家门口"。习近平同志在2003年确定拟接访县时明确指出的,"浦江信访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比较大,就到那里去"。"浦江经验"是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之所以能赢得民心,是把为民实心实意办事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事要解决"上,诸如深入开展"千人包千村、万警进万家"大走访办实事活动,正是"浦江经验"的生动实践。各地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立足岗位既要站在群众中间,也要能在无远弗届的网络空间互加"网友",才能全方位融入群众心间。事实证明,党员干部只有有了踏遍千山万水的求实精神、走访千家万户的调查基础,把话筒递给群众,把焦点摆在桌面,才能打开群众的"话匣子",听到群众的"真心话",熟知群众的"真问题",才能练就对民生诉求的精准,为民服务无愧苍穹。

以"敢为善为"的担当精神,做"解天下第一难事"的"下功"者。"浦江经验"缘起于对复杂问题的直接面对、系统考量与及时有效解决。2003年,"浦江经验"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首创,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创新实践,体现了对问题"一盯到底"的态度。践行"浦江经验",要有敢当"热锅蚂蚁"、敢接"烫手山芋"的韧劲。当年,习近平同志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村公路和水电建设、下屏峰村灾后重建等问题。为此,要解难题,就要从习近平同志的率先垂范中汲取教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为民考量问题,要多思考"既要如何""又要如何""还要如何",不断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把解决群众问题的责任担当扛在肩上,用心用情用力回应群众期盼。

解码"浦江经验"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扑下身子"迎考",真正下到一线、沉到一线解难题,一级带着一级抓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干下去。时至今日或更长远未来,究其"浦江经验"何以能历久弥新?答案也在必然"走下去"的为民实践道路里。切记,这条道路不能"变味",不能"点"到为止,一"下"了之,唯此才能交出一份熠熠生辉的人民满意答卷。

聚为民造福之力,躬身力行解决难题彰显"真心",让主题教育"实起来"。"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自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不少地区党员干部紧紧锚定"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这一目标,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为民造福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前夕,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一如既往地将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来,下足"绣花功夫"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推动人民群众生活全方位改善,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努力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主题教育"满分答卷"。

@党员干部 在吃"苦"中品出"甘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总书记"公开课"系列文章,用长图形式解读总书记的重要观点和论断。公开课的首篇,即为总书记对青年的鼓励和期望: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就是选择了收获。今天的青年干部,当不负时代,不负年华,在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时,敢于吃苦,在苦中磨炼党员干部的意志,善于吃苦,在苦中品出收获满满的甘甜。

选择吃苦,在磨难中体会坚忍不拔的"甘甜"。回顾知青经历,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讲道:"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在不同阶段都曾遭遇不同程度的困难考验,也正是因为层层考验,才磨炼出了一个成熟的政党,一群意志坚定的探索者、建设者,今天的党员干部,应当正视工作中的考验,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静气,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更要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气。在每次"打怪"中不断"升级",在每次"出发"前保有不变的"初心"。

甘于吃苦,在奉献中感悟精神境界的"甘甜"。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鲜红的精神底色。可以说共产党人的"苦",是甘于奉献的"苦",是无言付出的"苦",而"采得百花"的意义,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甜"。百年前的共产党员即是为此,今天的党员干部亦当如是,不断提高自身政治高度、理论水平、精神境界,把吃"苦"作为提升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的"磨刀石",在工作中吃苦在前、奉献在前,用群众脸上的春风笑意,来开释心中奉献的辛劳。

善于吃苦,在坚持中累积涓滴成河的"甘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成功背后,永远是艰苦努力。"党员干部应当把艰苦环境作为提升自己的机遇,把困难考验作为自己最好的"助推器",在每一次的考验中积累的力量。锱铢不弃,终成千钧,涓流不舍,方成浩瀚。脚下的每一步都是前进,平凡的每一天都是成长。每一把每一株稻草都紧紧握住,终有一日方才有参天的力量。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才会有肩负起大事的担当。

用群众"笑脸"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考察时强调,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群众满意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群众"笑脸"是对主题教育成效的最好检验。若想通过群众"笑脸"检验主题教育成效,一定要用心倾听最真心的声音,用情掌握最真实的现状,用力收获最真诚的认可,在检验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过程中,客观真实评估主题教育成效,用解决问题、为民造福的实际成果推动各项事业振兴发展。

用心倾听最真心的声音。群众发自内心的声音,最能反映群众是否满意,彰显主题教育的进度成效。倾听最真心的声音,须用心,多一些以心换心,少一些形式套路,沉下心、俯下身,到基层一线、到群众身边。用心倾听群众最真心的声音,既有认真倾听群众唠叨的耐心,又有照顾群众感受的细心,既深入群众家中,到群众身边坐下来、耐心听,又多深入一线,与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并肩奋战,既以百姓心为心,多想百姓所想、多问百姓所盼、多谈百姓所忧,又以心贴心,多用群众语言、多说容易产生共鸣的话语,让群众愿意放下顾虑、敞开心扉,主动分享感受、提供有益建议。透过群众的声音,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用情掌握最真实的现状。读懂群众"笑脸",离不开对群众最真实现状的掌握。只有用情掌握最真实的现状,才能通过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真正了解主题教育开展得怎么样,切实掌握主题教育中有没有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若想掌握群众最真实的现状,不能坐在办公室远程调度、走到家门口蜻蜓点水,走形式、走过场等"一走了之",相反,必须走出办公室、走进家门口,聚焦主题教育的重点任务,紧盯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等环节发现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问题在哪里、困难在哪里,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重点看工作进展、问题解决、目标实效、实绩实效等情况,让群众最真实的现状有数可依、有据可循,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有力保障。

用力收获最真诚的认可。群众"笑脸"背后,是最真诚的认可、最真挚的赞美,是竖起的大拇指,是点赞的微笑。检验主题教育成效,一定要争取收获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最真诚的认可。开展主题教育,用心用情用力为人民群众办事解忧只是起点,赢得认可与尊重,让人民群众满意才是最终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用力收获。在评估主题教育成效过程中,倾力做好民意情况调研,多听群众声音、多晓群众情况、多看群众"笑脸",通过一张张满意的"笑脸"、一句句赞美的声音、一次次认可的点头,检验好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主题教育中的"零距离"与"凝聚力"

当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第二批主题即将拉开序幕。党员干部要在总结第一批主题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体要求,让理论与学习、检视与整改、调查与研究、发展与担当"零距离",凝聚起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的磅礴力量。

"一心一意"学思想,让理论与学习"零距离",凝聚起"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仰之力。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学习既是贯穿本次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调查研究、推动发展和检视整改一刻也不能缺少的思想先导。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党员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认真学习研读《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论党的自我革命》和《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等学习材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将理想信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在担当作为上,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尘不染"强党性,让检视与整改 "零距离",凝聚起"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清正之力。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事业成败,必须高度重视。检视整改是主题教育的关键所在,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和矛盾,敢于直面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才能使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推动发展取得实效。党员干部要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建立问题整改清单,以行之有效的措施真刀真枪解决问题。要传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提高党性修养,注重家风建设。时刻敲响"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警钟,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慎防微杜渐,问一问初心、思一思初衷,辨一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对不正之风与不良现象,要敢于斗争,勇于亮剑,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本色。

"一步一印"重实践,让调查与研究"零距离",凝聚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之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要使调查研究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破解难题、为民造福的过程。党员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移",以"蹲下身子看蚂蚁"的心态走近基层察民情。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民声,走进基层干部群众询问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破解问题的有效办法。拿出敢于动真碰硬的态度,对群众反映的各种突出问题分类解决。能短期解决的,必须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需要长期推进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分阶段推进并验收。真正做到拿不出实际举措不罢休、见不到实际成效不言胜,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一马当先"建新功,让发展与担当"零距离",凝聚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奋进之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推动发展是本次主题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检视整改的根本取向。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来自诸多国内外的压力与挑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党员干部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和动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传承"越是艰险越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勇于到重点建设工程的主战场、敢于到改革攻坚的第一线、善于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经风历雨、强筋壮骨,把自己锻炼成"栋梁之材"。要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斗争意识和本领,在困难面前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责任面前敢作敢为,让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

主题教育不能有"及格心态"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广大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学习贯彻过程中,绝不能有应付了事的"及格心态",必须真看真学、真查真纠、真抓实干,高标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真正交上一份高分答卷。

主题教育学习切勿"蜻蜓点水"做样子,必须真看真学方能指引前行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深刻、涵盖面广。党员干部如果只是东翻翻、西看看,就只能学到皮毛,无法真正会用善用;如果只挑选自己专业的领域和感兴趣的部分看,就会被"一叶障目",无法真正形成体系;如果只学不用,就沦为了形式主义,无法真正起到应有效果。党员干部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将当下实际需要的重点知识融会贯通,在学深悟透中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思考领悟中填补自身认知的缺陷、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从而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前行方向,真正在实践中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上升为成果。要有系统学习的意识,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看成整体来学,进行联系来学,真正在脑中构建起完整的"四梁八柱",从而能够从大局出发整体看待问题,保证跟上时代发展不落伍,紧跟党的路线不动摇,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主题教育整改切勿"浮于表面"走形式,必须真查真纠方能牢守风清气正。主题教育成效好不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作风整改是否到位,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党员干部若是没有自我革命意识,不去真找问题,不敢面对问题,自我忽视问题,只浮于表面扫扫,那么就容易养成走歪的"政绩观",走向不归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进行政治体检,不仅仅要打扫表面的政治灰尘,更是要从深处分析问题根源,通过深刻的自我剖析、他人的把脉会诊真正找到问题点所在,进而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对症下猛药,坚决纠正行为偏差,解决思想不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摆正态度,正视发现的问题,绝不能怀有应付心理、侥幸心理,真正从小事小节做起坚决杜绝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避免认知不足陷入"我以为"的错误导向,真正将党的叮嘱、党规党矩牢记于心,从内心树立起清廉之风,保证绝不逾越"高压线""警戒线",始终牢守风清气正。

主题教育实践切勿"敲锣打鼓"装幌子,必须真抓实干方能解决实际问题。说的再多、学的再多,关键还是要落脚于实践。党员干部要注意干的方式,切不能自我化简、照抄照搬,导致工作打折扣、失了味,最终没能解决真问题,必须将主题教育收获的真经与当下的工作现状、未来的长远目标相结合,从发展的远光、全局的角度指导实践,目标明确、不打折扣去真抓实干。要带着迈开步伐深入基层,保证不带架子、不摆谱,和人民群众打开心扉交流发展细节,问清当下所需,问明当下所困,分好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针对性列好问题清单,带着"自找苦吃"的精神、"咬定青山"的决心、"走万里路"的韧劲迎难克难,通过真抓实干真正将问题做好销账。要以"时时处处见贤思齐"的学习心态,积极向人民群众请教土方子、巧路子,将人民的智慧融入下步实干过程中,真正以高标准、严要求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能享受到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39 3855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