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最新3篇
寒假实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生活经验,促进了个人成长,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团队合作意识。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高中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高中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篇1
2月21至2月25日为期5天的寒假集中学习结束了,时间虽然短暂,收获却是丰富。几天来,我们认真学习编写导学案,认真学习了相关材料,使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更加深入和清晰了,也掌握了导学案的备教方式。高效课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教学理念,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改革中,教给学生更多的是方法,而不是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而不是包办。曾这么认为:只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高容量,高密度地完成一节课,这堂课就是高效的,其实不然。从高效课堂模式里我听到的是:几个人一组的自主、合作、讨论;几十人同时争相解题板演;一个人面对几十人大胆而又精彩的题目讲解;全体互动却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人人都有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根据老师提供的学习目标,小组长布置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小组内部互助、自制式的管理,使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懈怠,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都以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高效课堂的理念,是思想的转变。思想的转换带来了行为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必须自觉地实施是教学的必要、形势的所迫,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责任心的体现。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终极目标: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从出发“原点”,解决“两率”问题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认为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最重要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提高学生对自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有自学能力,并着力去培养开发他们的这种能力。很多教师对学生一看就明白或稍微思考就能明白的知识去详细讲解,其态度可谓认真负责,但效果较差。一课堂讲下来,结果自己很累,学生也没有尝到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师讲生听”的被动学习习惯,而今要转变成自己,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去主动学习,学会学习,难免有些不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当向学生指出,人的一生中,在教师指导下的时间是短暂的,今后工作的时间是漫长的,而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层出不穷,只有自学才能不断获得大量的新知识,创造型地运用新知识,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世界上许多名人都把自学比作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这样使学生对自学有正确的认识,并渴望去掌握这把钥匙。
二、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如课前预习、专心上课、独立作业、检查验算、及时复习、课外阅读等。预习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质量。复习是学习及时消化,巩固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包括课后复习、阶段复习、期终复习。
在自学初期,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即写自学提纲,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使学生学会读书。对学生自学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可让学生进行讨论,目的是使一些浅显的问题得到及时地解决,为继续自学扫除障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在适当讲解后,引导学生释疑、探索、归纳和总结。然后,再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是自学的继续和深化,通过练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步提高。长此坚持,直到学生不需要教师课前布置自学提纲也能较好地进行自学,正确理解教材的中心内容,领会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并能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给学生创造自学的条件
自学是比较艰苦的,也是费时的,这就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为他们创造自学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筹安排,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信息密度,讲课要画龙点睛,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只有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逐步形成和提高。
四、激发学生对自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阐述自学与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即进行目的性教学,还可例举一些古今中外自学成才的人,如:高尔基、华罗庚等,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从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以致发展成乐趣,这样学生就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自学。
五、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培养自学习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正如古人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长期指导和训练。当学生自学经验还没形成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进一步激发他们自学兴趣,培养独立钻研精神,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有人云:“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道出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开展自学辅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教育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一条最好途径。有了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不断地去获取新知识,使自己所学的知识产生的广泛的迁移,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通过这一周的学习,让我明白了: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即效率高的课堂。高效课堂包括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两方面。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最根本的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要做的应该是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在幸福自由的天堂里,而不再是把孩子们禁锢在“看守所”式的鸟笼里。相信:只要我们给孩子们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我们将会收获无限的惊喜。
高中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篇2
南京之旅短短三天却令我们印象深刻。第一次和十五班的伙伴们进行的社会实践给我们的暑假增添了几分乐趣,在分班之际能有这么一次旅行实属不易。
带着些许紧张和小兴奋,我们来到了这座不平凡的城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我们的第一站,也令我们最念念不忘,一件件历史文物,一段段视频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是一种震撼,仿佛坐着时光机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要记住历史,忘记仇恨,这场“人类的浩劫”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灾难,我们能有现在所有的一切不容易。去中山陵的那天真心累,我们爬了三百多阶,才亲眼目睹了孙中山先生的芳颜;还有南京大学,外表虽朴素,却富有
内涵…除此之外,还去了夫子庙,一整条街人来人往,小吃颇多,充分地体验了南京的传统与文化。
高中生寒假实践心得体会 篇3
南京——一个让人忧伤的城市。
在南京,感受了这个城市,这个国家都不愿意回顾的历史。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中非常立体的还原了当年的场景。
每个场景都触目惊心,让人难以想象当年的人们是如何渡过那灾难性的时刻。森森的白骨,还原的'场景还有动画的场景等等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当年中国所遭受的不幸。幸而这次的旅途有了同学们的陪伴,让我感觉到现实的温暖。在这个城市里,我也感受到了不一般的属于南京的生活的气息。
看着这个城市里每天忙忙碌碌的身影,也感觉历史只是历史罢了。中国也在发展,我们要谨记历史,但是不要让历史束缚我们的脚步。要理智看待历史!
这是一个在古代和近现代历史上都具有重要位置的城市,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学习考察的好地方,那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激发我们去探索艺术,给与我们动力以孜孜不倦。
上一篇:篮球比赛认识及心得体会通用2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