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实心得体会通用3篇
做人应以诚实为根本,真诚待人,脚踏实地,方能赢得他人信任与尊重,成就自我与他人。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做人要实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做人要实心得体会 篇1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以“做人要实”永葆政治本色
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做官先做人。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个错误认识,认为老实就是无能、无用,做老实人吃亏。其实不然,不老实反而才会吃亏。工作生活中,因为隐瞒组织、欺骗朋友、做人不老实而吃亏受罚的例子不胜枚举。
老实是大操守、大智慧。但现实中,还是有的领导干部热衷于打“小算盘”、耍“小聪明”、搞“小动作”:有的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为人圆滑世故;有的搞团团伙伙,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建小圈子、立小山头;有的自由主义严重,无视组织规定,该报告的不报告,该请示的不请示,隐瞒事实,欺骗组织。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领导干部就要带头弘扬忠诚老实之气,树立“以老实为荣,以不老实为耻”的正确导向,做人要做到“三一”。
一要“一心”。“一心”,就是忠诚守一,不怀二心。共产党人的忠就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忠诚是百德之首。“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忠”是发乎人们内心、自我修养的一种精神追求,由此才会对他人讲道德,对社会讲责任。不忠诚的人没有根、没有方向、没有归属感。 那些被处理的干部就是因为对党和人民不忠诚,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被处理后才认识到忠诚的重要性。一个人抛弃了组织,组织也会抛弃你,到时才深感失去了人生的归依和方向,但悔之晚矣!明朝朱元璋的大军师刘伯温把忠诚分为大忠和小忠,曾说:“大忠者以道事君,小忠者以言事君。”同理,今天我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就是大忠,就是以道事人民。大忠者敢于为党和人民利益而坚持原则、勇于担当、挺身而出。在湖北干事创业,要忠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中央分忧,为人民担责。在全国经济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湖北要继续坚持竞进提质不动摇,保持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发展态势,以湖北之进为全国之稳作贡献。
二要“一致”。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同志坦诚,要做到表里如一,内外一致,要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保持共产党员真我本色。一些党员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言行不一、阳奉阴违,不仅是对党和组织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
三要“一贯”。“一贯”就是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吴天祥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坚守承诺和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做到了笃实守道、一以贯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湖北“苕”的精神,就是这种“一贯”、“守一”精神的体现,永不过时。为做好工作、干好事业,我们就是需要这种一门心思、一个心眼、心无旁骛的“苕劲”。现在有些干部过于“成熟”圆滑、老成老到,遇事“巧妙”避开,带着面具做人,精工于钻营、热衷于取巧、擅长于文饰,这样的干部难以干出真正的业绩,也走不远。总之,从算历史账、算总账、算大账看,做老实人不吃亏,我们要乐于、敢于做老实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贵在驰而不息。“三严三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是一次活动,不能务虚,不能做表面文章,要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把思想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加强经常性“修炼”,发现、解决“不严不实”的问题,要贯彻从严要求、坚持以上率下、把抓专题教育与推动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当前,我们正处在收官“”、谋划“十三五”的关键时刻,正处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阶段,尤其需要通过“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要把党员干部在专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动力,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湖北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人要实心得体会 篇2
在“三严三实”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人要实”。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只有做人要实,才能善作善成。
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实在和诚信,是把真理作为人生信条的高贵品质,是一个人重要的道德修养。为人是否守住根本,做人是否襟怀坦白,对领导干部而言,绝非个人人品小事,更事关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
做人要实,首要是当修官德。诚实是立身、立言、立行的基础,是铸就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石。德教为先,修身为本。领导干部是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良好形象,决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靠其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要始终坚持把诚实务实作为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克服私心杂念,塑造高尚人格,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做人要实,立志做一个老实人。什么是老实人?老实人忠厚善良,诚实守信,老实本分,服从命令,认真踏实,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表里如一,光明磊落,一丝不苟……不趋炎附势、仰人鼻息,不结党营私、朋比为奸,不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得陇望蜀、贪得无厌……他们上对得起天理良心,下对得起人心公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当前,各领域全方位深化改革,党的工作特别需要这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有力作风保障的人。
做人要实,还要做一个公道正派人。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身正”“言规”“行不逾矩”,是公道正派人士基本的身份标识。党员干部要成为公道正派人士,必先正其身,坦荡胸襟,把好“欲望关”,对丰厚的利、妩媚的色、华丽的衣、可口的食增强“免疫力”;党员干部要成为公道正派人士,还要规范其言行,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办的不办,敢言慎言,敢为慎为,敢于批评“歪风邪气”,也敢接受“逆耳忠言”。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把德作为“硬杠杠”,以优良务实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为深化改革聚精神、汇合力。
做人要实心得体会 篇3
在“三严三实”重要论述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人要实”。笔者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领导干部践行做人要实先要做到对人民群众忠诚老实,以诚待民,以实干事。
用真心,有真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执政者是人民的公仆,应尽好服务本职,彰显公仆本色,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领导干部用真心、显真情,群众才会对你掏心、怀深情。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亲民不近民,用手中职权与民争利,丝毫不顾百姓死活;或已经习惯于高高在上,习惯于颐指气使地发号施令,没把群众当朋友、当家人,与人民群众隔着几条心,严重损害干群关系。这无疑违背了党的宗旨,影响到我国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人民群众推动的,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为官者,当有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那样的情怀,真心实意投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要“心”入群众,深深植根群众,心里始终装着群众,时时处处维护群众利益,踏踏实实为群众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要“情”入群众,真心实意同群众交朋友,生活上与群众走近,感情上与群众拉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把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把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办实事,带着感情谋实利。
说实话,重信诺。对人民群众说老实话,是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具体体现。说老实话就是对人民群众讲真话、道真情、议真事。不夸大成绩,不缩小缺点,不隐瞒错误,有成绩就讲成绩,是失误就讲失误,不做“两面人”,不忽悠群众,许诺了就要努力实现,不开空头支票。有些领导干部与群众打交道时,认为自己比群众“高一等”,一味摆“居庙堂之高,拒群众之远”的做派,除了满口官话、套话、空话,似乎说不出多少富有人情味的“家常话”;也有的领导干部“政绩观”出了问题,承诺一大片,事情却没办成一件,招致人民群众的普遍反感,最终给自己带来祸患。
坚持和倡导讲真话说实话守信诺是党的一种优良传统。毛主席1960年4月29日在党内通讯中写了《给基层干部的信》。在该信“讲真话问题”中,他写道:“老实人,敢于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一害人民,二害自已,总是吃亏”。因此,“干劲一定要有,假话一定不可讲”。做人要实的要义也直示领导干部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言行一致”,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同志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就是要言必行、行必果,以行动验证表态、用实践兑现承诺。
做实事,重实干。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做人要实,既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知自觉,也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任劳任怨,更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不拔。在工作实践中,要坚持把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要科学做事,结合新政策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注重汲取群众智慧,评判工作好坏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各级领导干部应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农村田间地头、企业和社区,与群众谈心交朋结友,关心基层和群众的困难,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特别要了解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健全完善干部联系点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定期深入联系点和帮扶对象,积极办实事、解难题,做到服务中心促发展;要与基层党员干部、先进人物、专家人才、普通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结对子”、“走亲戚”、交朋友,通过接“地气”壮“底气”、树“正气”,将“做人要实”的要求体现到服务群众和干事创业的方方面面,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