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汇集5篇】

文秘 分享 时间:

乡村全面振兴需注重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推动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

2024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 篇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部署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也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务之急,对此我谈几点建议。乡村振兴首要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农村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可以再延长三十年或者更久,说到底土地才是农民的铁饭碗,在土地上做文章才是农业农村的最主要的命题,把农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而我所在的地域,我所包的村,最适宜,而且得到验证的就是种植苹果,将苹果做大做强才是当务之急,这之中最重要的是解决劳力缺乏的问题,要在苹果产业上持续加大扶持政策,特别是苹果后整理项目,加大冷库建设和苹果加工政策的投入。其次要解决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特别是今年要进行村三委换届,借此机会,将村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信息化,将一批知识水平较高、带头作用较大、信息化程度较好的年轻人选进班子队伍,突出党的领导地位,突出干部带头示范作用,真正让农村发展起来,有活力,能聚人、能致富。最后,一项政策的实施,我觉得要贵在坚持,要持之以恒抓,不要随意更改,导致半途而废,所以乡村振兴战略既然提出来就要大刀阔斧的行动,而且要坚持不懈的抓。

2024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 篇2

一、兴安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政府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有力度

兴安盟依托本地生态、旅游、产业等优秀资源,围绕农村产业,健全农村产业体系,夯基层、优结构、聚要素、延链条,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和产业投资力度,引导企业入驻贫困村。带动当地农民及贫困户发家致富。如内蒙古科沁万佳食品有限公司,依托“有机、绿色农产品输出基地”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基地+工厂+市场”完整的产业链,生产的酱腌菜、复合酱、味噌、酱油、食醋五大类百余种产品,先后获得对自然环境要求非常高的日本JAS、欧盟EC等国内外著名权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出口42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家集基地、仓储、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食品加工企业。带动了当地农户1。5万余户。实现了扶持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企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

(二)善于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意识强

乌兰浩特市三合村有机水稻合作社注重“三品一标”品牌建设,合作社自成力以来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优势,建立了民俗博物馆等旅游业务,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同时,这些年村里共持续开发出一万多亩水田,结合水稻观光形成稻米产业链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兴安盟大米”品牌的知名度。

(三)生态宜居,旅游业发展的好

注重提升村容村貌,融入传统文化,依托地理位置,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乡村民墅、农家乐、文创商品、特色农产品等,体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给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四)基层党建工作做的好

兴安盟义勒力特嘎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新路径,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实现镇、村、村民三级防控“网格化”管理,家家户户“拉网式”全覆盖。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提升了百姓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和举措。

持续推进农业农村产业全面发展。一是稳步发展一产。在有效抵御旱、涝灾害和过境台风的基础上,落实好种植者补贴政策,激发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全力维护粮食生产安全。二是品质驱动二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产业联结机制。三是创新强化三产。充分发挥我市边境文化、人参文化、朝族文化等民族、民俗文化优势,持续挖掘、完善具有文化基底、民俗韵味、现代元素一应俱全的乡村旅游产业,提升资源与文化价值,促进城镇资本、人才、技术和管理的流入,促进特色资源保护与现代村居建设有机融合、交相辉映,进一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型经济。

重点打造人参、葡萄、优质稻米、中药材等农业型经济,在人参产业上,推进人参种植模式多元化、标准化、规模化,提高人参产品质量;加快集安国家级人参现代产业园建设,推动益盛企业发展,加快实施人参精深加工仓储等产业集群项目,研发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打造区域人参品牌,实现人参生产、加工、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在葡萄产业上,推进酿造葡萄标准化种植,稳定“双红”“双优”等传统品种和扩大“北冰红”“威代尔”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建设葡萄酒庄文化聚集区,开发葡萄酒文化精品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打造集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休闲及葡萄酒生产、文化体验和传播等多功能相融合的葡萄酒产业。在中药材产业上,积极发展五味子、返魂草、贝母等长白山中小药材。在果业上,加快发展一批能代表集安本地区风味的名、优、特等种类。做好标准果园建设,逐年扩大完善生态果园建设,使全市优质特色标准果园逐年增多,为发展“三品一标”水果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 篇3

一、域外学习的收获

20__年10月12日至21日,我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乡村振兴域外专题培训班,培训形式非常好,主要以授课、现场教学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既有新思想的学习,又有红色教育的传承。培训让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使自己在政治理论、党性修养以及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提升。走进每一个考察点,都能感受到组织强、党建好、产业兴、群众富所带来的美丽乡村振兴之美。

(一)抓实党建促引领。坚持党建引领,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使基层组织强起来,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例如,义勒力特嘎查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党小组会议、建立微信及网格群等方式,深入实施“党建+”系统工程,牢固树立融合党建理念,引领带动各领域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互促协调发展。

(二)抓实服务促治理。以党建为引领,网格治理为手段,信息化为支撑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健全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配强网格员力量,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不断提升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力、行动力和号召力。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例如:乌兰浩特市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以信息化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长发村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道德讲堂;义勒力特嘎查通过党群服务中心以“文明嘎查”创建为载体,广泛普及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弘扬社会新风,提升文明水平,营造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抓实产业促振兴。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核心。兴安盟有很好的地域资源优势,最为可贵的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好,每个村级组织都是实体,而且都有殷实的集体经济积累,都有健全的功能,带领群众致富。例如:三合村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生产“绿色有机”品牌大米,发展民俗特产旅游,促进农业融合发展;义勒力特嘎查按照“农业+旅游”的思想,大力推进农家乐、采摘体验、开心农场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二、今后工作打算

通过此次域外培训,大路镇要借经验,结实际,以党建引领为主线。以“党建+”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我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党建+服务”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1、重点培养强能力。积极创新学习教育方式,组织内容科学,形式多样的党员干部培训活动,强化党员干部意识,更新业务知识,创新活动载体,依托各种培训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网络学习e支部等平台互动共学等多种形式,丰富党员干部学习内容,使党员干部具有服务群众的本领能力。

2、抓意识,强服务。依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秉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理念,通过党员服务队、网格员入户宣传,把党的决定、政策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宣传到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确保村级“两委”班子干部担当作为,搭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二)“党建+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把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开展文艺演出,举办农民运动会,丰富载体开展“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巾帼美家超市”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村规民约,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树立良好家风民风,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软实力。

(三)“党建+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组织引领作用,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成支部引领、专业运作、农户参与的格局,采取政策引领和党员带头致富、大户带动等模式,实行一村一品,盘活村集体资产,创新机制、整合资源等措施,主要依托项目建设加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农户形成产业集群抱团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总之,我镇将以党建引领抓产业、抓品牌、抓项目、抓融合,推动大路镇乡村振兴工作快速发展,实现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农业更强。

2024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 篇4

今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决胜之年,也意味着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将与全国人民一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成功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抵达终点前也难免磕磕绊绊,更重要的是,冲刺完成以后的前行方向又该何去何从。

对于脱贫任务和脱贫困难相对集中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应该如何做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发挥“1+1>2”的促进作用,需要我们规划措施、具体落实双管齐下。

在措施的规划上,要体现全面覆盖和精准针对的要求。对于重点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建立相应的帮扶机制,保持一定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求总体稳定。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脱贫县,可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因地制宜地推动当地产业发展,挖掘其自身发展潜力以及巩固脱贫成果。对于返贫问题,健全防止返贫检测和配套的帮扶机制,杜绝贫困户在脱贫和返贫之间的来回挣扎。对于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推动其积极与乡村振兴同配套适应,确保广大的农村人口有应对风险、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

在具体落实上,制定的政策离不开单位个人的落实,所以乡村振兴离开不专业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深入脱贫地区了解实情,根据当地特色和优势条件,配套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引领作用。对于“三农”队伍的下乡问题,需要拓宽引才聚智的渠道,如通过现有的公务员招录制度、事业单位招聘制度等方式,将“三农”人才聚集到乡村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贡献力量、发挥作用。对于“三农”队伍的培训问题,需要注重当地人才的训练养成,通过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等提升本地青壮年人才的知识文化水平和职业实践能力,为乡村培养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人才。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内涵都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属异曲同工之妙。广袤大地上,世世代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农民已经不再饱受饥寒之苦,

2024乡村全面振兴心得体会 篇5

在中国,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发展,更需农民与农村的协同跟进,即所谓的“三农”,“三农”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若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素质无法提高,农民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从事农业生产的环境恶劣,就不能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培育,也不能提高生产效率与质量,更无法达到所谓的高质量现代化农业。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建立在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之上。作为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也需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实现与农业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的发展战略是在新时期农村发展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明确的指出了发展农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现阶段“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了脱贫攻坚决胜时期,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更是成为政府最关注的重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憧憬,关键就是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补齐农村发展滞后的短板,建设好美丽乡村,让农村人也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美好成果。

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比之前的统筹发展更加具体;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无疑给广大农业经营者吃下了一颗“长效定心丸”;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更是切中了农村人才短板的要害;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带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发展的新希望,更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帮扶。

在十九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这艘巨轮的领航中,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破浪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9 3779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