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家风廉政个人心得体会(精彩12篇)
家风是家庭文化的传承,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塑造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家风廉政个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1
本学期,我校依然把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德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治理规划之中,广泛动员教师、学生家长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就我校本学期的法制教育工作作如下小结:
我校法制教育主要由德育处组织实施,动员组织学校教师、家长积极参与法制宣传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并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列入教师的考核目标,形成了统一规划部署、检查考核制度,明确各位教师的责任;从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注重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法制教育进行布置,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形成了较浓厚的氛围。
聘请东阿县司法局张慧同志举办专题法制讲座,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建立健全了学校法制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校长监督、司法行政部门指导、德育处组织班级具体实施、师生共同参与、全社会各方面配合的工作格局。实践证明,这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符合客观实际,是开展学校法制教育,预防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
以学校为主阵地,突出对学生从正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使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普及。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制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了《九年义务教育法》、《国旗法》、《国徽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通过讲解这些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法制体系,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能够自觉地用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用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
同时,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阵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大量的法律、法规都是通过这些阵地向学生进行宣传的,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法制电视节目,阅读法律书籍,使对学生的教育内容更充实、更具有说服力、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他们守法的自觉性。我校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授法律知识与提高法律意识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普法教育与依法执教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我校的法制教育特色。
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基本普及。
自开展教育整顿活动以来,通过学习上级的文件精神和《党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训词精神等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从政治上建设政法队伍、确保忠诚纯洁可靠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进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政法队伍新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政法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在新时代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问题,纯洁公安队伍的迫切需要。我认为,此次教育活动标准之高,要求之严,以往无可比拟。为扎实开展好教育整顿工作,必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全面革新,彻底革命,确保教育整顿实效。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新时达公安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是党中央对公安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我们要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实施,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党委的安排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教育整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实将“延安整风”实事求是的精神核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大政方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制度原则等优良传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到教育整顿工作中,坚决克服“教育整顿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的错误认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大而化之、松懈厌倦情绪,迅速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整顿工作要求上来,做到认识一致、步调一致、标准一致,全力推进教育整顿工作有序开展。
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大而化之、松懈厌倦情绪,迅速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整顿工作要求上来,做到认识一致、步调一致、标准一致,全力推进教育整顿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坚持靶向教育。坚持“人人参与进来、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原则,做好教育整顿规定动作。一是学习教育全员覆盖。学习教育贴近民警思想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二是教育深度触及灵魂。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重要论述、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开展法纪教育,增强风险岗位的规矩意识和法纪观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抓好警示教育,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警示风险民警,警钟长鸣,增强教育说服力、感染力、震感力。注重正面示范教育,着重培养单位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训词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围绕“五个过硬”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紧密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扎实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解决公安队伍中存在的政治不忠诚、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使各级公安机关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自开展教育整顿活动以来,通过学习上级的文件精神和《党章》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训词精神等的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从政治上建设政法队伍、确保忠诚纯洁可靠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推进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更好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树立政法队伍新形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政法队伍紧跟时代步伐、在新时代履行好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四个铁一般”公安铁军、履行好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突出问题,纯洁公安队伍的迫切需要。我认为,此次教育活动标准之高,要求之严,以往无可比拟。为扎实开展好教育整顿工作,必须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全面革新,彻底革命,确保教育整顿实效。经过几天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有统一思想、提升站位。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新时达公安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是党中央对公安队伍提出的新要求,是一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激浊扬清式的“延安整风”、铸魂扬威式的主题教育。我们要务必保持清醒头脑,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实施,以最高的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局党委的安排部署上来,增强做好教育整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实将“延安整风”实事求是的精神核心、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大政方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制度原则等优良传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到教育整顿工作中,坚决克服“教育整顿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的错误认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大而化之、松懈厌倦情绪,迅速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整顿工作要求上来,做到认识一致、步调一致、标准一致,全力推进教育整顿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坚持靶向教育。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大而化之、松懈厌倦情绪,迅速把思想统一到教育整顿工作要求上来,做到认识一致、步调一致、标准一致,全力推进教育整顿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坚持靶向教育。坚持“人人参与进来、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原则,做好教育整顿规定动作。一是学习教育全员覆盖。学习教育贴近民警思想实际,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二是教育深度触及灵魂。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重要论述、不断强化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三是靶向教育多措并举。开展法纪教育,增强风险岗位的规矩意识和法纪观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抓好警示教育,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警示风险民警,警钟长鸣,增强教育说服力、感染力、震感力。注重正面示范教育,着重培养单位先进典型,营造争先创优良好氛围。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政法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训词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围绕“五个过硬”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紧紧抓住“关键少数”,紧密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突出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扎实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加强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解决公安队伍中存在的政治不忠诚、执法不公正、司法不廉洁、遇事不担当、作风不过硬等问题,使各级公安机关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党总支开展了学习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让心灵受到一次洗礼,明确了许多自己以前不曾知道或记忆模糊的东西,忘不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赴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同时更深刻的了解党的使命和宗旨。
近代的中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人民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让人民饱经战乱,饱受屈辱,分崩离析,苦不堪言。
在尝试着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中,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初步发展并登上政治舞台。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纲领,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就此结束。但它仍是失败的,因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继续寻求救国之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同时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怀疑和批判为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当中,逐步传播开来,随后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1919年5月4日,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呼声,划破长空,震撼中国大地,中国历史又翻开了新在一页。
五四运动以后,许多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逐步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维金斯基等来华,先后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成立共产党。之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对于复杂、落后的中国,如何把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搞清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制定符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仍需一个探索的过程。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但年轻的共产党很快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仅仅依靠罢工或其他合法斗争是不行的。
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认实现国共合作,于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展开了。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大地上出现一股向着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猛烈冲击的革命洪流的同时,一股反革命逆流也逐渐显现出来,国民党内部的左右派进一步分化,国共关系逐步复杂化。中国革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给予回答。中共四大,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善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统治和经济关系。
党的四大结束后,伟人孙中山逝世,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来临。伴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攻逆流也在滋长。北伐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忽视对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方针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虽失败,但通过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变,党经历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所有这一切,为党领导人民革命斗争走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路线,致使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人民军队的主力,由抗战开始的3万多人,发展到120多万人,共产党员由抗战开始的4万多人,发展到121万人,使我们党真正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成为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领导力量。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有关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使年轻的共和国粉碎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的封锁和颠覆活动。在国内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基础。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变化。
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十一届三中会全召开,经过十二大,至今为止的21年的时间里,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经济建设、科学发展等不少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党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90年的历史见证了党的成长与壮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势单力薄到众志成城,党领导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和历史性的飞跃,使祖国经济政治日新月异,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力量!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的重任,被时代赋予了的崇高的历史使命,因而,我们就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势,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不息。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考验,经过9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通过学习党史,能更好的领悟党在成长历程中经历的坎坷,从中汲取其成功经验,将其继承下来,传承下去,进一步发扬光大;通过学习党史,进一步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真谛,从而坚定信心,增强爱党爱国的自觉性;通过学习党史,认真总结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从而获得启发,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理解与认识上的局限性及偏差予以改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的诞生犹如磅礴的日出,一扫旧中国的沉沉黑暗,照亮了民族复兴的崭新征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抗美援朝,和平解放等艰苦时期。我们要从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我们党成立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巨变中汲取力量,时刻忠于党的理想,忠于党的组织,进一步坚定自觉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深刻感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入了解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拥护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认清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感悟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要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昂扬斗志,矢志不渝奋斗。
透过局“开展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并经过一段时光的“干部作风整顿教育”学习活动,我认识到要想当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就务必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以胡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为标准,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五带头”,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强化进取意识,大力发扬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确保真抓实干。始终持续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我饱满的工作激情,把心思凝聚到工作事业上,把功夫下到实际工作中,迎难而上,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时要解放思想、牢记使命,在自我的岗位上大展才智,释放出自我的能量,增强职责感和紧迫感,用的努力去争取的工作业绩。
强化干部意识即牢记党的宗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我的终生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职责,透过自我切实做好平凡岗位上的每一项工作,促进机关作风建设,实实在在地体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优良传统,强化干部意识,自觉加强组织纪律性。,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在组织上要服从领导和工作分配,但思想上要与党意志持续一致,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思想上持续了先进性,才能在行动上体现先进性。
提高综合素质,务必持续政治上的坚定性和理论上的完整性。因此务必自觉加强政治和业务理论理论学习,全面提高理论素养,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综合素质,其目的是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普通干部要具有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的本领;领导干部要努力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
都要树立高度的职责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
一切都要以党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资料,没有雄厚的文化知识,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尽管有再好的愿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在任何时候都务必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我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一个优秀的干部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的过程中,透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才构成的。在这一过程中,认真、系统地学习,个性是学习政治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透过努力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才能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业务潜力;只有透过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武装自我的头脑,才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潜力,防腐拒变的潜力。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首先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在政治上持续清醒的头脑。我国的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攻坚阶段,我们面临着复杂的形势,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务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遵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防止和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干扰。要做到这些,不学习、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思想是不行的。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坚强的党性和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我们要联系实际工作和思想实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个性是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各样的考验,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从根本上说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靠的是全党对这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今后,我们要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仍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认真实践这一科学理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我的行动指南,号召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五大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掀起学习的新_。
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思想上持续高尚的境界。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但精神境界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塑造的。讲正气,务必养正气,这就要不断的学习和读书,知识多了,本领就会增大,精神境界就会提高。读书使人高洁。在这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一个不读书、不学习的人,必然会鼠目寸光。改革开放以来,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形势,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读书、不学习,不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境界。
古人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铮铮言词,现代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天,我们干部应继承先贤的优良品质,具有更高尚的情操。我们孜孜追求的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维护世界和平。当然,这不是说干部要做苦行僧,干部也同样需要必须的物质享受;但是,在物质享受面前,每个干部要始终持续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群众、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用党纪国法管好自我的头脑,管好自我的手和嘴。这天,应对着灯红酒绿、花花世界,有些同志变得昏昏然,在物质享受面前翻了船。这方面的例子太多太多,尽管这些人只是干部队伍中的少数,但他们的行为已经给我们党抹了黑,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一现实就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我们每个干部在生活中就应做到,一、生活待遇上不攀比,要比贡献、比业绩;一比待遇,就会比出问题来;二、非分之想不可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你拿了应得的报酬,晚上睡觉也安稳;三、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可丢。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暴殄天物,杜绝_现象的滋生蔓延;四、遵纪守法,理解监督,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只有增强法制观念,完善监督机制,才能从组织上腐化堕落的通道。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每个干部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结合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刻不忘党的性质和宗旨,才能永远持续我们干部的纯洁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辱使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头人。
根据中央、省、市、县各级政法会议精神要求,我院于2021年3月2日召开法院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配置会议,配置了专业教育整顿的各项活动。我所在的行政审判庭也按照我院的配置要求进行了整顿学习,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构,其执法水平和能力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政法队的执法形象。作为执法者的我们,如果没有高职业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执法过程中,如果不能表现出公正司法,一心一意为民的宗旨,不仅会损害政法机关的形象,还会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会损害国家政权的巩固。建设和谐中国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法治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作为法院队伍中的一员,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扎实投入本次政法队伍特别教育整顿活动。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我们法院的人,不注意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果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就会造成违法乱纪、损害人民利益等严重后果,对此我深有感触,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们的工作风格散漫,当事人冷、横、硬、推,我们法院人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受到严重损害。如果我们不整顿,不抛弃特权思想和官方思想,我们法院人的形象会在人民大众心中产生污点,失去人民法院的司法信赖度,严重影响公正司法,一心一意为民的司法宗旨。因此,作为法院人,最重要的是加强规范意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加快,房屋征收、拆迁等行政事件的数量增加,这种事件一方面矛盾争论大,另一方面相关人数多。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访问事件的发生。在过去的工作中,行政审判有案件,无视积极与行政机关合作,行政审判这一官民矛盾解决器、减压阀的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因此,作为从事行政审判的一员,我们应充分发挥行政审判法官的主观能动性,关心大众的普遍感受,以有效解决问题为工作标准,避免手续空转,行政审判工作不断提高,提高。对于可能引起社会稳定的相关信访事件,要更加慎重积极,解决矛盾,确立辩法分析理、胜服的诉讼理念。只有通过案件的公正审理,切实维护当事人的权益,才能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把干戈变成玉帛,使当事人最大限度地解决矛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过这次学习,我意识到专业知识对法院人来说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他需要长期的司法实践来考验。通过正反学习,我要遵守法官职业道德,严格遵守三个规定的要求,清洁廉洁,实践公正和效率的工作主题,实行公正司法,一心一意为民的司法宗旨,实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真正把信任、责任、献身作为每个法院人的座右铭。我警告自己,防止微小,警钟长鸣,不断提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管理自己,稳定心灵,管理手腕,抵抗诱惑,经得起考验,堂堂正正地做人,坚定地工作,事实清晰,程序合法,大众满意真正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从根本上改变忽视大众的痛苦、追求个人乐趣、以权谋私等特权思想。
“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有效发挥了党史学习教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正确方向,对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段时期,全国全省范围掀起了学道德模范的高潮。
道德和法律不同。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个人品质的一种根本体现,一个具有崇高品质的人,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和法律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可以约束人。但道德对人的约束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品质。而法律对人的约束则是外在的,是一种强制性手段。因此,法律是制止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是一种治标的手段。而道德虽然不是制止不良风气的有效手段,但却是治本的手段。所以,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最终需要每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困难的过程。当今社会,权、钱、色等欲望让人们不惜做出重大的牺牲而做出违法的事。因此在全社会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道德观念深入人心,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次,国家推出的道德模范分为5大类别: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我在班会课上向学生宣讲如东的见义勇为模范葛纪军时,讲到他不畏歹徒,机智勇敢地和歹徒做斗争的故事;讲到诚实守信的南通第三人民医院的院长拒收红包,开展“无红包医院”活动,在全国引起反响。这些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典型,不仅感染了学生,也感染着我们每个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的我们,有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更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只有人人成为有道德的人,我们的社会道德风气才会积极向上。学校是道德教育的原始之地,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我们教师更有必要在这道德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上好晨会课、班会课、以及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时刻渗透思想教育,把道德教育的弦时刻绷紧。在这次全国性的学模范的过程中,让我们学生学得更多,更透。
悠悠岁月,百年成就辉煌。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百年岁月峥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苦难辉煌的过去,走在日新月异的现在,走向光明宏大的未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在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70多年、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到了14亿多中国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百年波澜壮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乘势而上,开拓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身为街道和社区基层负责党建工作的我们,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学党史望峥嵘岁月。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这一百年是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奋斗路,漫长而遍布荆棘,艰难而险象环生,我们历经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以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
学党史迈新征程。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记录走过的足迹,写下历史的华章。眺望前方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员干部要带着对历史的致敬,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把党史作为生动的教材、武装思想的利器,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中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政治品格,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刀刃向内的精神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以大无畏的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加强党史学习中坚定信仰信念、淬炼党性修养、厚植为民情怀、强化实干担当,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将学习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动力,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一年来,我在大队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恪守人民警察的职业纪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思想上、业务工作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学习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进行述职。
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提高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的保证是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的保证。今年,理论学习我主要坚持做到两点:一是内容全。我严格按照县局党委和大队要求,进行理论学习。始终用马列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增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在学习中,我坚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内容新。为了让自己能不断适应新要求,我在安排理论学习内容时,对交警业务、党建理论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了认真学习。时刻以新时期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公安业务,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立警为公的思想,坚持贯彻执行“五条禁令”、“十条警规”和其他警规警纪,始终坚持“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和气,办事公道”的原则,认真倾听违法犯罪人员的辩解和困难群众的诉求。
我从事的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我坚持各方面的业务学习,注重全方位的提高自己,工作做到有分析研判、有计划、有步骤、合理地组织实施。认真审核案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案件材料进行严格审核把关。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案件进行勘查、调查后,对交通事故基本事实、形成原因和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专业性调查结论,同时也是确定当事人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从案件受理到调查取证,法律运用等各个环节,我严格把关,避免因现场勘查不细、痕迹物证保存、提取不到位,勘查材料制作不规范,现场拍摄不规范等行为,从源头上保证了办案质量,杜绝了错案及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提高交通事故认定的准确性,力争每起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运用法律法规准确,减少当事人的复核,从而促进事故处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高效、便民,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和惩处肇事者,伸张正义,树立警察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警民关系。
在工作中,虽然自己只是一名,但在中队始终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坚持政治原则,始终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1、工作中,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在坚持和维护领导决策上,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自觉。对上级的决议、指示和工作部署都坚决做到原原本本地传达贯彻,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在保持发展和稳定的基础上,帮助中队民警通过学习教育,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进行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努力做到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确保了政令警令畅通。
2、强化大局意识,自觉维护团结。团结与否,是检验中队民警政治上思想上成熟与否,有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标志。但讲团结既要讲原则,又要讲感情。不讲原则就没有战斗力,不讲感情就没有凝聚力。
3、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坚持早计划、早部署、早安排,增强主动性和前瞻性。能较圆满地完成各级领导年初制定的和年中交办的各项任务,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论天气如何恶劣我都能认真站好每一班岗,对于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认真履行,不敷衍塞责。
1、在今年3月处理的一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肇事者为了逃避责任,隐瞒肇事经过,对肇事事实百般推脱,还大声喊冤;而另一方肇事车上人员均已死亡,现场又无直接目击证人。我通过肇事车轻微刮痕及死者衣着轮胎压印确定肇事车,使死者得到应得的赔偿。
2、今年11月处理的一起逃逸伤人道路交通事故中,逃逸者趁夜黑道路偏避无人看见而逃跑。经仔细勘查,从现场提取的几片肇事逃逸车油漆碎片散落物确定肇事车类型,缩小侦查范围,通过认真排查,查获肇事车。
3、抓好中队配合,正确处理好了与其他中队队的关系。自己始终以大局为重,注重协调,其他中队有什么困难,做到有求必应。
4、__年至__年,我被县公安局聘为法制员,专门审核大队所办理的事故案件,后来又被交警支队定为法制员。多次被市交警支队、县公安局抽调参加案件执法质量考评,每次都能认真履行职责,顺利地完成工作任务。
5、__年以来,共审核案件688起,其中一般程序处理案件85起、追究刑事责任案件8起、简易程序处理案件595起,无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引用法律、法规错误,而被撤销责任认定或补充侦查。
从严要求自己,带头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上级各项廉政规定,用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切实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遵守国家公务员和公安民警廉洁从政的各项纪律规定,在执法办案和处理交通违法中,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依法办案,坚持请示报告制度,一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违规办案和违纪的事情。
综上所述,一年以来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业务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我要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强化依法办事观念,切实掌握有关法规制度和各项工作程序,明确执法责任,增强严格执法的高度自觉性和守法意识。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2
我国历史上,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
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孟子讲到:“天下之本在于国,国之本在于家,家之本在于身。”
“正家,而天下定矣”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承,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家风连着党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择邻而居的故事代代流传,家风展现的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道德风貌,也是每位家庭成员成长、成熟的“指向标”和“定盘星”,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至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北宋杨家兴隆三代,将帅满门,从忠肝义胆战功卓著,不由让人感叹“杨家儿孙,无论将宦必以精血肝胆报国”之家风的分量。
在某种意义上,家风和家教,构成了独具家庭特色的“道德共同体”,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
从家国情怀的深明大义到知书达理的人情练达,再到品学兼优的素质养成,无不仰赖其滋养和浸润,对党员干部来说,加强家风建设,传承优良家风,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有利于纯正党风,端正政风,带动民风;另一方面,党员干部带头树立好家风,可以很好地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培养时代新人,红色传人。在培育优良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模范人物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立起了标杆,毛泽东对家属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一方面要求子女努力向上,关心他人;另一方面能够坚持原则,不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子女谋职位,在家庭成员中也是自己以身作则,关爱他人,解危救困。周恩来夫妇没有给亲属留下一砖一瓦,一线一物,却留下了淡泊名利、自强自立的“十条家规”。刘少奇十分重视子女世界观的改造,要求孩子们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要坚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继承革命前辈的好家风好作风,当好家庭课堂的建设者示范者。
家风影响着国家风气的养成,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社会和国家风气的缩影,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家教家风,既是延续中华文化血脉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3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带头教育好子女。人们习惯于上行下效,领导干部的好家风会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鞍山乡民张龙兴的家,案角这块特别的“家训牌”很是有目共睹。这些年,杨王村乡民鼓起的“践行好家训”、“培育好家风”的做法,已在奉贤蔚成风气。
跟着媒体的宣扬和报导,家风这个词不经意间闯入了大家的视野。尽管大家对家风并不生疏,可是终究啥是家风?恐怕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有人说家风即是诚信做人,也有人说家风即是尊老爱幼;有人说家风即是勤劳仁慈,也有人说家风即是节省文明。尽管家风有着文字上的界说,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风其实有着不一样的内在。
从前史渊源看,家风起源于农耕社会的古代文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家风仍是一个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内核,是一切家庭成员都必须遵从的行为原则和品德规范。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齐家”在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须得有好家风,家风的重要性便显而易见。
年代在开展,家风的内在也在不断改写,变得愈加丰厚,多了些现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颜色,这也是前史的前进。可是咱们也大概看到,在产品经济年代,大家的价值观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因为遭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人无视品德,不讲诚信,或为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为了自己意图不择手段。尽管这些仅仅法令或品德层面的表象,但就实质而言却是家风损坏、家教缺失的成果。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4
家庭是国家的单元、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家风往往能够成就良好的国风、社风与民风。古今中外的事实已充分证明,凡家风良好者,其家庭成员大多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反之则有可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寄生虫甚至祸害。因此,良好家风的养成尤为重要。而要营造良好家风,至少应做到如下“四个抓好”。
要抓好学习。古人云:“人不学,不知义。”由于不学导致无知无术,难免就会执意妄为,使家庭成员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家庭也因此会变得支离破碎,令人扼腕叹息。因此,只有让家庭每位成员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才能促使他们懂得是非曲直的道理,明白应为与勿为之事,在充实自身的同时,使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较好养成。
要抓好表率。说破嘴不如动动腿。抓好表率主要体现在言行上。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必须时刻注意在言行中作好表率,具有党员干部身份之人更应如此。要将做人与做事的遵循说清讲细,并带头认真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务必率先做到。要求别人勿为的,自己务必坚持不为。确保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而使自己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深深镌刻在每位家庭成员的脑海中和促成他们自觉效仿。
要抓好和谐。家庭的和谐至关重要。一些家庭,成员之间时常互相指责、互不相让,有些家庭甚至弥漫着冷暴力或充斥着热暴力,使得这些家庭的其他成员长期笼罩在反击或暴力的阴影中,缺乏和善、温暖和爱。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尤其是暴力阴影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带到家庭成员今后的工作单位和社会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单位的和谐,甚至可能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
要抓好家教指导。良好家风不仅是国家、社会之需,也是每一个家庭获得良好发展之需。因此,作为一个国家,应当高度重视良好家风的营造和养成,可以采取在每个社区成立优良家风培训学校,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每个家庭都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培育良好家风的教育教学计划和有效方式方法,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成为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崇德向善、清正笃诚、立志高远之人,使整个国家和社会能够劲吹清正向上向善之风,为更好实现个人价值和更快实现国家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就是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同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看到“家风”这个主题,我便回想起父亲在多年前发给我的一则短信,内容如下:“臭小子,跑早操了。没别的,只想给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记得吃早饭哈。”多年后的今天,回想起那个遥远的早晨,仍能记起当时热泪盈眶的感觉,让我受到巨大的鼓舞。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带着父亲传给我的家风,我正奋力在工作和生活中“前行”。
力学笃行,不负韶华。受父亲爱看书的影响,我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读书时,感叹于《说岳全传》里岳飞的精忠报国,感动于《活着》里生命的力量,感悟于《资本论》里对资本主义必将消亡的分析。但父亲常教导我,不要死读书、读死书,多走出去看看。正如所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带着书上的问题,我下到村组中去,更深刻体会到思考应和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中,遇到老百姓的难题,不仅要坐在办公室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要站在更宽广的角度体会老百姓的困难与处境,既学会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的方法,更考虑到解决方案接不接地气、有没有可操作性。把知识理论从书本上带来,把解决办法给群众带去。
谨言慎行,严于律己。父亲从小便教导我做人要严于律己,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言行举止。在基层工作中,我更是深有体会。在工作中要高标准、严要求,群众事无小事,讲话前三思,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做事前谋定,该做的事尽职尽责地去做。同时更要“八小时外”保持良好的作风,遵守党章党规,不断强化底线意识,守好纪律红线;保持谨慎态度,不断强化政治意识,筑牢理想信念;把握细节标准,不断强化危机意识,做好防微杜渐。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三省吾身”,时刻保持谨言慎行,这样才是严于律己的党员,清正廉洁的干部。
砥砺前行,坚韧不拔。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我们当立志高远,并为了目标努力奋斗,这也正是父亲的那则短信所教给我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敢于拼搏、勇于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奋斗是我们的底色,在平凡的岗位上要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有国泰,才能民安。在疫情期间我感受尤为深刻,无数普通人付出巨大牺牲,无数家庭团结一心,面对任何困难,我们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便是我们民族的“家风”,也是我们赢得这场抗疫战争的原因。
在漫长的人生中,父亲传给我的“家风”注定对我影响深远,鞭策我在生命旅途中更稳健地奋楫扬帆、砥砺前行!
每当读起“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家风故事,无不为古人家风所感动,感佩家风里诠释的品德品质,探略家风故事背后的“精神密码”,感喟家风家训中对后代的警醒和鞭策。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年少时,捧读那些流传已久的故事,总感觉家风是名门显贵之家特有的精神符号。随着年龄增长,在回望时方醒悟,原来,家风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一种不经意、不张扬、不显眼的方式,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成长路。那些藏在父母言传身教中的言行,以及形成的“不成文的规矩”、为人处世的准则和要求,正是我们寻常百姓的家风,在潜移默化指引着我们前行。
家风无声化“和美”,滋润我们和善待人、美美与共。虽然父母文化不高,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但并不影响他们做人做事的精神。从记事起,父母总给人感觉每天都充满干活的激情,充满对改变生活的追求,充满着乐观向上的精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乡不时有走村串户的外地手艺人、生意人,大多数人家都因吃不上饭、或者嫌麻烦,拒绝招呼这些人吃饭、歇脚住宿。但父母却例外,即使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要走进我们家门,父母都会热情招待。有时候遇到天灾人祸讨要粮食的人来到家里,父母还会招呼歇三五天,帮助他们把背运粮食的情况。当我们问及母亲,自己家吃饭都显得捉襟见肘,为什么要接济别人,她总是说,高祖在世之时,叮嘱她要“油盐柴米放在露天坝”,善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些做法,也成为了我们要求孩子的一部分。这些待人之道,也在我的生活中延续,并成为与世界、与社会美美与共的秘诀。
家风无声化“规矩”,约束我们严于律己、清白做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育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但要还,还要记得别人的好;教育我们不要惹是生非,不能倚强凌弱,更不能做偷鸡摸狗、违法犯罪和违背公秩良俗之事。记得小时候,邻居家的小鸡跑到我家菜地里,我在驱赶的时候,用石头把小鸡砸伤了,邻居看到后非常生气,朝我大声呵斥。我回到家,母亲把自己家的小鸡抓来,让我赔给邻居家,我认为自己是对的,是邻居家有错在先,没必要赔东西,也不用赔不是。母亲心平气和教育我,说邻里间和为贵,虽然邻居家的小鸡不该到我家菜地里,但小鸡对邻居家来说,比自己家种的菜要贵重,我们得分清轻重、明晰是非、辨准对错,别人做错了,不用和别人吵架,要严加约束自己,才不会在生活中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伤害。这些看似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点点滴滴的教诲中,是父母立下的做人规矩、成事规范,是指引我们成长成人的“指针”。
家风无声化“力量”,激励我们增长才干、担当前行。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到镇上赶场,最喜欢的就是带我去场上的新华书店,帮我买一些连环画、一些故事书,让我们能够读上书。父亲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记忆最深的就是古人捉萤火虫当“灯”读书的故事,以及把头发绑在梁上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上高中时,家里为了付学费、生活费,已经入不敷出了。正值“打工潮”兴起时期,我们提出外出务工、减轻家里负担,父母非常严厉地批评教育我们,说:“读书考不上大学,是我们的事,是我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家里拿不出钱读书,是大人的事,不用我们操心,也不用分心考虑。”在父母严肃的批评中,看着父母坚毅的眼神,我们都静心下来学习,考上了大学。父母在我们成长路上,用自己理解的道理,引导我们不断学习,用厚实的担当扛起促进我们成长成人的重担。这些于无声处的引导、于无声处展示出来的力量,教育、激励我们不断奋力前行。
家风,是一句话中蕴藏的道理;家风,是一件事中潜藏的规范;家风,是时时处处自身言行中展示的形象;家风,是一生一世传承和守望的精神,是激励我们成长的力量。家风,就是父母的谆谆告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风看似朴质,看似简略,不高深、不精美,但却受用,却能滋润我们心田,让我们感受到无限的力量,激励我们去开拓自己人生蓝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成语辞典中也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词条,这就是说,做人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当官为人更要遵守道德规范,做到守住底线,不踏红线,不碰高压线,做一个为民务实清廉、领导满意、百姓拥戴的好官。
作为本人及其家属,一个是部门主要负责人,一个是单位副职干部,多年来,约定俗成夫妻共同遵守的家规,家风,就是: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权私,不留话柄。
我认为,正家风、立家规不是形式,不是做表面文章,重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头为家为人树立清白做人,踏实干事,不谋私利,敬畏纪律的榜样。到民政局工作五年多,局里的招投标事项,我没干预过一次,也没背地里让亲友同事参与过一次,都是由局物品采购及工程论证领导小组进行阳光操作;优抚安置,调残评残、城乡低保工作中,没为一个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打过招呼、发过话。
我认为家风家规连着党风党规。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立好家规,树好家风,更是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的根本要求。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不是万能、品德必须高尚。
我认为立家规、正家风还是一种责任担当,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权高位重。如果能够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重要,但要管好,必须有责任担当意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然是句老话,但从这句老话中我也悟出了新的道理,一个称职的党员领导干部,面对新形势、新常态。要管理好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必须视那个部门、那个单位为自己的家,这个“家”的好家风、好家规更为重要、更应立好。诸如大到人、财、物规范管理制度,为民服务承诺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软环境建设评优制度,小到上下班纪律、机关作风建设、年度考核等制度,都应不断建立,不断完善,因为这样的“家风”、“家规”,直接关系到这个单位、这个部门党风行风的好坏,关系到党的事业及其部门和单位工作的兴衰。
我们家好的家风、家规,将继续保持下去,它虽然没有写在纸上,也没有贴在墙上,但每时每刻都会在我们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现,做到天天常思已过,日日警钟长鸣,争做一个家规好、家风正、受到党和人民信赖的民政干部。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从当前来看,家风与学风的`衔接,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只有二者互为补充,个人才有强大的精神积淀去阅读社会。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工会在北京四中举办了以“黼国黻家,栉风沐雨”为主题的家风大家谈活动,教育专家与学校师生一道,畅谈家庭教育心得,共论家风建设路径。现摘编几篇,与读者分享。
别失去欣赏孩子的能力。《朱子治家格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否则,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然而,许多父母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地失去了欣赏孩子的能力,这让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失去了依存。
父母不欣赏孩子的原因,一是现实与期望的差距,二是面子。有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久而久之,觉得孩子一无是处。经常有家长说这样的话:你看你,都考成这样了,还天天美!
以胸中格局行不言之教。在优秀的家长身上,能发现共同的特点:比如夫妻恩爱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孩子也会对他人更信赖与亲近。比如家长有长远的眼光和格局,更重视孩子心灵的成长,不是光看眼前的成绩,也不只是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家长自己或工作中有追求,或生活中有情趣,能行不言之教。再有,就是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支持孩子的尝试,与孩子沟通顺畅。
家庭和学校应该是携手的关系,方向是一致的':让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教育层面,学校可以做一些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了解家庭,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一直以来,我觉得最朴实也最动人的一句宣传语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我们每天都会走出去,然后又归来,起点和终点都是家。让家成为一个最好的归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家对每一个成员的期许,首先就是平安,是快乐。我想和家长共勉的是:不要太早放弃自己,从丰富自己开始创造生活,为孩子树立榜样。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6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家风廉政的建设,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家族的熏陶和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我深刻认识到家风廉政的重要性,并从个人角度出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守正为家是根本。家风廉政的基础在于守正,是一个家庭成员对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有着清晰认识的体现。作为家庭的一员,要时刻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身正为范,言传身教,对家庭成员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自我要求严格,做到心存敬畏、不越轨,做到家庭和社会一视同仁,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树立起正义、公平、诚信的观念。
其次,诚实守信是立身之本。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诚实守信都是最基本的要求。诚实守信首先要表现在言行举止上,要坚守诺言,不讲虚伪,不说假话,在谈话中要讲究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有有据有理的依据。遇到问题和矛盾时,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以谎言来掩盖。其次,在家庭中,要克服虚荣心和攀比心态,不追求物质的虚荣和名利,做到心态平和,真实守信。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家族的声誉和美誉,赢得他人的尊敬。
第三,勤俭持家是责任所在。勤俭持家的意义在于以朴素的生活方式,提高财物使用效益,节约精神。从个人行动做起,严格控制购物欲望,不盲目消费和奢华浪费,合理规划支出,明确生活目标。在家庭中,要珍惜家庭的资源,提高对物质和金钱的看法,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以德为重,以家人的幸福为第一目标。勤俭持家还体现在对待公共资源的使用上,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聪明才智,建立起家庭的品牌形象。
第四,崇尚科学是未来方向。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要倡导家庭成员崇尚科学的精神。家庭成员要重视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关注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增强科学素养。在家庭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要注重科学文化的传承,不让迷信和伪科学渗透到家庭生活中,提高家庭成员的科学素质,增强家族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家庭是一个温暖的小社会,个人的幸福与家庭的和谐息息相关。为了家庭成员的幸福,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家庭成员要相互关心、尊重和支持彼此,在互助和共享中培养家庭成员的和谐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尤其是对于老人和孩子,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培养亲情和爱心,为家庭营造和谐的氛围。
在家风廉政的建设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只有积极倡导家风廉政的理念,从个人做起,才能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7
小时候过年,母亲都会用废纸做一个红灯笼,除夕时把压岁钱放进里面,然后挂在老屋被柴火熏得黢黑的楼板上。灯笼上红色的流苏,在柴火的青烟中摇曳着,一晃过了30年。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模仿能力很强。小时候,外地商人来村里叫卖东西,母亲总能模仿着对方的口音与其交流,弄得别人以为遇到了“同乡”,不觉在“他乡遇故知”的感动中欣然同意了母亲的砍价,母亲也常常会高兴地款待他们一顿饭。母亲因此掌握了不少“洋腔洋调”,受到村里妇女同志们的集体崇拜。不仅如此,母亲也常常凭借着出众的模仿能力而“引领”着村里的潮流。毛衣的新织法、鞋垫的新花样,她在别处只看一次就能记住,回家就能仿制出来,引发其他家庭主妇的争相模仿。在这样的手工活中,母亲练就了出色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然而,小时候家里的条件还是很艰苦的,缺衣少食是常态。大方地请陌生人吃一顿饭的机会还是很少,穿新毛衣的机会也屈指可数,常常是拆了又织,织了又拆,随着季节的变换和我们的成长,相同的毛线在母亲的巧手中不断变化着大小和款式。母亲节俭惯了,或许也是在那个时期学会了用废纸扎灯笼。
那时农村的新年是贫瘠而又不失温馨的,因为物质的匮乏,我们几乎看不到绚烂的烟花,吃不到缤纷的糖果。母亲用废纸制作的灯笼为我们朴实的新年增添了一抹亮色。平日里母亲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她收集了很多香烟或白酒的包装纸,必须是那种闪亮的红色包装纸。年前的一个晚上,母亲拆开摊平这些纸,先用铅笔笨拙地在背面画出图案,然后用剪刀沿着线条灵活地剪下来,再用纳鞋底的红线把节点一针一针缝起来,最后撑开结构,一个手工灯笼就这么做好了。没有流苏的灯笼是不够飘逸的,母亲又用纳鞋底时剩的红线头,做了大大小小的几个流苏,最大的挂在灯笼的下面,小的挂在几个角上。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流苏,在黢黑的楼板下显得格外喜庆。
最让人期待的是灯笼里的压岁钱。年三十的晚上,母亲会当着我们的面把压岁钱装进灯笼里,那些都是母亲平日里积攒的崭新零钞,新到能“割耳朵”,母亲认为旧的不吉祥。从那些1角2角的钞票放进灯笼那一刻开始,我们就盼望着,盼望着正月十五的到来,因为只有到了那一天,灯笼里面的压岁钱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拿到压岁钱的那一刻,是过年最开心的时刻。
30年后,我们都长大了,双肩上担着家庭和国家。我们没有那么期待过年了,但母亲做的红灯笼我永远难忘,母亲言传身教给我们的勤劳节俭的家风,也一直影响着我们。
今年,我也想给我的孩子,做一个红灯笼。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8
100户“最美家庭”,100个“最美故事”。作为人类社最基本的构成因子,家庭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就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互谅互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甚至舍命相护,人类用真情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最美家庭”的绚丽诗篇,即便,她可能是含了血和泪,但从来都阻挡不了她那耀眼的光芒!人类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耀眼的光芒,才成了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温情世界,也才构成了人类文明最基础也最核心的家庭文化。
5月15日,由全国妇联举办的2015全国“最美家庭”评选揭晓仪式在京举行。获得评选的100个家庭从不同侧面生动演绎了我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家庭文化,无异于是一次正能量的集中释放,对我们每个人甚至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无疑,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的举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一次深情呼唤: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我们,很多东西在逐渐淡化、消磨甚至慢慢流失,我们需要找回,同时也找回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热切呼唤。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充满爱意,充满温暖,家庭成员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肝胆相照更感人,更动人,更温馨的了!“家”是什么?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地方,是我们舔洗伤口的地方,是我们享受天伦之乐的地方。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丝毫阻挡不了家的温暖的光辉,也丝毫阻挡不了我们对家的热爱和向往。而这个家里的每个成员,要为这样一个家去共同付出、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也共同营造。我们没法要求其中某一个人为了这个家而无怨无悔地去付出,虽然我们应该这样去付出。但我们需要心灵的回应:回应是我们继续努力和前进的最好、最强动力。所以我们每个成员必须同时在努力、在付出甚至做出某些牺牲!也正是这些付出、努力甚至牺牲,我们每个家庭才充满了爱,充满了力,我们才能得以安宁下来,才能让心灵的殿堂不至于坍塌——心灵的殿堂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基础。
再也没有什么比一个家庭里的每个成员为了这个家而日夜奔波、日夜操劳、殚思竭虑、奋勇直前而更让人为之动容的了!100个“最美家庭”,谱写的就是100曲这样的奋斗之歌、奉献之歌、爱人之歌!也正因为这100曲荡气回肠的爱之歌、奉献之歌甚至是近乎悲壮的牺牲之歌,才凸显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生死与共的传统美德!这个美德,是我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重要根基,是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傲立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基石,并必将是我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强大动力!所以品读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在教育我们热爱家庭,热爱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是在激发我们为家庭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的潜能,更是在呼唤我们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把我们丢失的心灵找回来,让我们永远有一个根,更永远有一个清晰的、明确的前进方向!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过得更好、更幸福。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持续美好起来,持续进步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几千年的古老民族,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激发出新的动力,并最终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9
每个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有了好的家风,我们的孩子就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来成长,从中他们就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家庭的快乐。
维持一个好的家风,需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相携共进,这时双方都需要意识到的,缺一不可。我结婚,生育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五岁,上初三,小儿子也有十二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十六年里,我们夫妻俩相处得很好,做到彼此都多关心对方的变化,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多讲些好听的话语;少抱怨、少指责、少误会,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吵架、从不指责,让我们两个儿子都会因为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感到温暖。
因有我们俩的榜样,两个儿子都懂得互敬互爱。别的家长都说,孩子小的时候经常是打打闹闹的。依我的小孩来说,我很少很少他们这样,从小就懂得相互忍让。无论是哥哥还是弟弟,如果邻居阿姨给点吃的其中一个,(就弟弟来说吧,他会问“”阿姨,可不可以再多给一个车,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换回哥哥,也会这样说的。现在哥哥已经读初三了,在校同学给他点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一直留到星期五晚回来。他兄弟俩就一起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尊老爱幼,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家虽然不时常有老人在这,可每周孩子回来,第一时间就叫他们给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好,问问他们的情况、吃饭没有、身体情况怎样,老人俩听到孙子的声音,总是乐融融的。其实,在我身边也会经常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发生,就是有时下雨,我会带着儿子一起坐公交车上学或放学,在车上看见有老人,我就会很自觉地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然后对我儿子说:“儿子,来吧!妈妈抱你”儿子就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立刻站起来说:“不用了,妈妈你坐吧。你会晕车”我坐下后,坚决地说:“来吧,妈妈就想抱抱你。”这样,孩子就觉得妈妈特别的亲切。妈妈孝敬老人,妈妈爱护孩子,孩子心疼妈妈,这不就是尊老爱幼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只有那些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体现尊老爱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践行尊老爱幼的美德。
说到勤俭节约,从小我就教育孩子,无论什么东西都要节约,也不能乱花钱。我两个儿子在石龙坑小学读了六年,说句实话,他们很少很少在校门口买零食吃。有些人会想,他口袋没钱,有钱你看他会不会买。我相信我两个孩子就算有钱在口袋也动摇不了他们的好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小儿子上二年级的时候,他在校门口捡到了一块钱。他紧紧地把一块钱塞到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他悄悄地在我耳边说:“妈妈,今天你不用干活都有一块钱赚。”我问他:“为什么?”他就很理直气壮地说:“因为我捡到了一块钱呀!”我就顺口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买东西吃呀?”他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妈妈,您不是从小就教我们要节约用钱,不能乱花钱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孩子,你真棒。还记得妈妈说的话。”
我大儿子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在校尊师重友,在家尊老爱幼。回想他初一到初三这几年里,除了每月给他300元的伙食费,几乎什么零用钱他都不要,你怎么塞给他,他都不要。这也因为平时生活中夫妻俩点点滴滴的行为下影响出来的好习惯吧。
父母不但每天都要教育孩子怎样去互敬互爱、互相帮助;怎样去勤奋、去节约,还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是他们学习的好榜样。
懂得包容、懂得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领悟到人生的乐趣。
今天天气凉爽,我们在老师进修学校四楼有幸地倾听了范老师的有关家风家训方面的讲座,台下座无虚席,都在认真聆听学习。
在范老师的分享中,我们知道了曾国藩家训及他的《十二日课》,知道了钱钟书夫妇、俞平伯夫妇、冯友兰、梁启超、傅雷、汤用彤等名人的书香家庭。让我认识到了家庭建设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治其国先齐其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避风港,也是提供前进动力的加油站。家和万事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建设好自己的小家不仅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健康幸福,也有利于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共荣。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建设必须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三大要务着手。
注重家庭,首先要奉行夫妻之道。所以说,为了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儿女以及双方的父母,让小孩幸福,老人放心,欢喜夫妻。我们要以爱为根,做到真爱无私、觉爱无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担负着培养下一人的责任。注重家教首先要认识到: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教育始于家庭,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人父母的职责与任务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好,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立德树人,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增长孩子的善心、爱心、恭敬心,纠正孩子的不良言行和过失。
家教靠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道德力量潜移默化的感化孩子的心灵。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注重家风,就是传承好家风,不断地释放正能量。中华民族的传统家风可归纳为“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尽管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风,但幸福的家庭却有着相似的家风,有的讲究道德、诚实守信;有的崇尚知识、重视学习;有的勤俭持家、尊重劳动;有的家庭和睦、科学教子,这些都是在注重家庭和注重家教的基础上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
只有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家庭建设中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中国梦就是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在家庭建设中注重家庭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基,注重家教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梯,注重家风是追求梦想的幸福之谛。
家风是什么?或许在如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家风似乎都会觉得是老一辈人甚至是古代严厉讲求的内容,殊不知,一个人的成人成才与家风有着息息相关。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不是高精尖的哲学,也不是让人无法靠近,它更是一种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更是人生迷茫和困苦时为你指明光明道路的希望之光。作为新一代年轻人:
一是要拥有家风的意识。理解家风是什么含义?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不是高大上,不是高精尖,哪怕是你孝敬父母,哪怕是你真诚和坦率,都是家风的体现,作为90后,很多都已为人父母,自己良好家风的体现,更是为下一代埋下了良好的道德种子。
二是要坚持家风的正气,家风是一个家族风貌的综合体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充满正能量的家风,思想不会被邪恶所迷惑,不会让行为越轨,正气是靠家庭中每个人的正气,是靠每个人的坚持。
三是要做好家风的传承。家风与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发扬和传承,也许我们每个家庭不一定会有专门的家风“秘笈”,但是一代一代的去教导,一代代的发扬,就会让每一代人都在良好的家风中受益、家风是一本书,也不是一本书。靠的是生活中的思考,靠的是生活中的不断总结,良好的家风定会成为人生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
中国上下五千年,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风和家训,历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古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于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良好的家风,不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无形的塑造。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训是对下一代的教育起决定意义的一步。
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做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诚实。所以,我认为,我家的家训就是“以诚为本”。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母亲常说,人以孝为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孝心,他有再多的知识,再高的文化业没有用,这对社会往往只是个威胁,所以,要以孝为前提来待人处事。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不但要讲家庭美德,传承好的家风,也要遵守社会公德,谦虚为人,乐于助人。并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执法为民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成为一个品质优越的人。
家风是什么?我理解,家风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道德行为规范,它有时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语言或日常生活习惯,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净化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人的一生。孟母的贤德成就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成就了中国历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的母亲,以一己之力培养了13个博士。难怪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
家庭彻底陷入困境。安宁市的李某,38岁,为3岁外孙的落户问题来访,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龄,竟已当外婆。在接访中了解到:她20岁非婚生女,独自将女儿抚养至14岁,因缺少良好的家风传承教育,性情顽劣的女儿离家出走,15岁时回家生下了这个孩子,至今无法落户。
俗话说“妻贤夫祸少”、“母慈子孝”,什么样的母亲养育什么样的孩子,母亲缺乏修养,孩子易流于粗俗;母亲温婉贤淑孩子通常绅士乘风;母亲优雅智慧孩子必定谦逊有礼…其实家风不只在名门望族,每一个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亲都是家风培树和传承的关键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她却用“勤劳”、“孝顺”的家风为我们家庭传承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忙忙碌碌,家里总是干干净净。只要一有脏衣服,母亲马上就手洗,有时看着一大盆的脏衣服,我会抱怨说:这要洗到什么时候啊?母亲边洗边说“你外婆有句老话说‘勤脚快手懒眼睛’,看起来多,动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亲又忙着打扫卫生、做饭洗碗,晚上还给我们织毛衣,有时织到打盹,手还不停,我说:“妈,您忙了一天,歇着吧,别累着!”母亲睁开眼边织边念叨说:“你外婆还有句话说‘力气是个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着,睡一觉就好。”
我工作那年,爷爷生病住院,母亲每天做饭、炖汤,再转几趟公交车送到医院去喂爷爷吃饭,给爷爷擦背、洗脚、修指甲。爷爷临终时拉着母亲的手,满怀感激地看着我,颤颤巍巍地说了三个字:“好—女—儿”。我懂得爷爷的意思,哽咽着连连点头,想要告诉爷爷,我已耳濡目染了母亲的“勤劳”和“孝顺”,一定把它传承为我们的家风。
20__年,母亲因患肿瘤多次手术,下半身瘫痪,大小便失禁,卧病在床。两年时间,我学着她当年照顾爷爷的样子,每天给她擦洗、按摩,陪她聊天,给她翻身,处理大小便。母亲临终前多少次因为不忍看我劳累想要悄悄结束自己的生命,我发现后真是心如刀割,一刻不敢松懈地守候着她,直到最后牵着她的手陪她走到她生命的尽头!母亲走后,我自然地继承了她的很多习惯,操持着现在的家庭。亲戚朋友们都说我很像母亲,儿子也常说我总拿外婆的话教育他。是的,母亲的言语和习惯已然成为了我们的家风。儿子今年11岁,每天早起会简单收拾自己的房间,每天换下的袜子会自己洗。会主动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还会帮行动不便的奶奶买菜。一次,我感冒发烧,他一会儿给我倒水,一会儿给我量体温,像个小医生似的给我配药,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吃药,还安慰我说:妈妈,没事儿,吃了药,多喝水,很快就会好。我看着儿子配给我的两片维生素c,一包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心情顿时如雨后看见彩虹般无比的欢喜和欣慰,欢喜于孩子的天真,欣慰于母亲多年播下的“勤劳”和“孝顺”的种子已在我的家庭生根、发芽。
在习总书记大力倡导家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让我们每一位母亲都发挥自己特殊的作用,把良好的家风永远的传承下去,让美好家庭推动社会和谐,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10
习近平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的家风好坏,直接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一个好的家风,离不开一个好的家规家训的有效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做合格党员,笔者认为,做合格党员就要从践行好家规开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作为家庭的主流价值观,是家庭成员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党章党规是规范党员行为的具体遵循,践行好家规是党员学好党章遵守党规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前提,也是建立品德高尚、和谐温馨、充满正气的幸福家庭的基础。良好的家规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守家规即是养品德,家规守得好不好,对孩子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规还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重要防线,更是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的基石。只有严格按照党章党规要求,设立“铁家规”,筑起“防火墙”,才能让别有用心的人无从下手,攻不破、拿不下。
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员家规家风建设,将家规家风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通过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家规家风伴我成长”、“走家庭话家风”等活动,严格立家规、亮家规、评家规和访家规等环节,创新活动载体,促进党员正好家风,营造践行好家规的浓厚氛围。
各级组织部门要将家规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队伍从严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考核述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范围,做到选拔干部看家规、监管干部核家规、考察干部访家规、干部述职述家规。通过党内建设作表率,社会力量再跟进,渗透到千家万户,促进淳正家风、优良作风和清明政风良性互动。
家规严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每一名党员都要笃学修行,不坠门风,要以周恩来总理为榜样,讲操守、严修身、重家风,让家规严家风正,成为新时期合格党员的时代标签。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1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读书心得与学习礼记相近;实践体会同经验总结相类。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最新家风家教个人心得体会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题记。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纵观前人,家风家训可谓是民之本,国之福啊。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套家规家训,我家也不例外。客厅中间挂着许多家规。
那天,老师宣布了单元考将在三天后进行,当许多人尖叫抱怨要赶紧复习时,我却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淡定地说到:“小考而已,不必太在意,等最后一天再复习也不迟。”
几两天过去了,考试前的最后一天到了。我回到家,翻起了课本,发现有许多知识点我还很陌生,这时我便开始焦躁不安起来了。我懊悔地望着天花板,开始了临时抱佛脚。读着读着,我的眼皮开始打起架来,我揉揉眼,倍儿想跳到床上入眠,但还是克制住了。突然,爸爸走了进来,惊奇地问道:“怎么还没睡?”我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复习……准备明天的考试……”爸爸眉头一邹,说到:“早干嘛去了!”于是他拿来一把椅子,开始念叨了:“做事情之前,要做足准备,未雨绸缪,不要临时抱佛脚,搞得手忙脚乱的!知道吗?”我也只是像应声虫似的应了一声。
听爸爸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期中一条了。就是“在任何事情之前,都需要做好最充足的准备,不要等到事情将至,才知事情之重,不知所措,而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事半功倍,让成功触即而得。”听后我仍对此不屑一顾,只认为是前人的一些封建思想,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不可实用。爸爸看到我不屑的眼神,又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_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的仗,若要打胜仗,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你明白事情的准备是有多么重要!倘若士兵们只在要打仗即将来临之时,才努力的训练,你认为这来得及吗?能打胜仗吗?国家又能安宁吗?”这番话让我感触颇深,原来这个小小的问题竟能关乎到国家的命运。这个先人总结出来的道理,确实让我受益无穷啊!
再次走到挂在墙上的家训旁,我轻轻地抚摸着,此时,凝聚着祖先们教育的结晶,人生的感悟。我义正词严地告诉自己:“要永远铭记这些家训,并像祖辈们一样将它们传承下去!让后辈和我一样受益终生!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好的家风和不好的家风都会影响到后代。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庭,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个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两个家庭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子女的成才与否,而且不仅是一代。
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首先要言教。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孔子的“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朱伯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及周总理的10条家规等均是。
其次是身教。即自己以身作则,作出表率。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对社会有益的有用之才,这是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古人云:父母亦师;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左右着孩子一生的道德行为。著名翻译家傅雷教育孩子就不止于言教,更注重于身教。他在1962年给傅敏的信中说:“我和你妈妈给你的榜样总还是勤劳认真的,……我对青年人、对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体上,物质上的吃苦)以外,从不比党对党团员的要求低;这是你知道的。但愿我们大家都来提高自己,不仅是学识,而尤其是修养和品德!”
三是要构建和谐家风。良好家风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不正常,互相指责、埋怨、争斗,孩子感受到的是冷淡、冷酷、敌对情绪,心灵深处就会留下痛苦的伤痕。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当着孩子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要开朗、乐观,和孩子一起玩,让家庭充满欢乐情趣。总之,要给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
5月24日的《面对面》栏目报道了一条新闻,一个母亲因9岁女儿不愿读书,将其捆绑至床头达130个小时,不提供水和食物,最终导致孩子惨死。看完报道,我突然想起去年我参加的“家风家教大家谈”座谈会上一个主任的讲话,他讲到,从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孩子的管理强度来看,家长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既懂教育,又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二种是不懂教育,但是对孩子很用心的人。第三种,是虽然不懂教育,但也不去乱管孩子的人。这三种家长里面,第二种破坏力是最大的。
一个家长,可以不懂教育,但是如果减少对孩子的胡乱的干涉,把很多的自由交给孩子的话,孩子多半会成长得非常好。我们现在很多是70后、80后的家长,这些家长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成长的年代,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文化,但也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是不是?很多的家长恰恰契合了第三种,自己不懂教育,但我不粗暴的对待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成长的非常好。第一类家长是最好的,我懂教育,我的每一个管理都是合乎教育规律的,这样一般会培养出非常出色的孩子。现在我们社会上充满了第二类家长,本身对教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对孩子又管理的太多,对孩子的教育的确很着急,但方式不当或过当,导致许多社会悲剧。这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危险的,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家风、家教,更不懂其重要现实意义。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家庭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首要载体,家风家教是培育道德、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父母品行正直端良,儿女上行下效;父母行为不端,儿女必受其害。家风家教可以说是联接个人、家庭、国家的纽带。家是最小国,国是万千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强调了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缺失任何一个环节,社会都不会安定和谐。社会发展至今,我们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族减少,小家庭增多,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风淡化,家教缺位,家规失威,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的不良现象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乘虚而入,有的侵蚀家庭甚至危害社会,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去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一档采访节目《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播出后,从没离开但已久违的“家风”引起了社会热烈反响。在今年2月18日召开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其实,许多家风家教的内涵正是我们如今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遗忘的传统文化,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相吻合,可谓是传统精华,影响深远。抓家风家教教育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达到教育和谐的途径,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家长树立良好家风、学会正确家教,注重自身修养、注意行为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这才是实实在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体、家庭身上的完美呈现。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一个家庭中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是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默默影响,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家就是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妈妈告诉我,做人一定要孝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要学会孝敬长辈。记得两三岁那年吃团圆饭,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夹。这时爸爸妈妈立刻制止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学会尊敬长辈,好吃的东西,一定要等爷爷奶奶他们来才能一起吃!”当时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然那时还不明白话中的真正含义,但我还是乖巧地安安静静地等长辈们来。从那以后,“孝”的种子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渐渐生根发芽。
外婆身体不好,行动不便,需要人照顾。只要一有空,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说话不太清楚,妈妈总是贴近外婆细心聆听,猜测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顾她。妈妈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的含义。此时,“孝”的种子已在我心里开花结果。现在我们中学生,并不能也没必要为父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应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说,为人处世要讲礼。
“礼”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一次爸爸带我出去玩,要问路。于是爸爸微笑着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请问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还年轻呢,爸爸仍用了尊称,最后还不忘说“谢谢”。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微笑,一句感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尊重,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会牢记家风,注意礼仪。
奶奶教育我,要勤俭节约,勤劳能干。
奶奶是个勤快的人,每天都会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前我吃饭总是掉饭,“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语重心长地告诉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费粮食。奶奶心灵手巧,总是修复旧物。被子这里缝缝那里补补便继续盖,衣服也是打着补丁。奶奶还特别有创意,经常旧物改造,废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缝一个小枕套,奶粉罐绑在一起又是一个凳子。从奶奶手中出来的东西既美观又实用。她还叮嘱我们要随手关灯关风扇关水龙头,久而久之,我们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家风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我还学会了做人要善良、宽容、诚实等等,我会铭记家风,并将家风发扬大!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爸爸妈妈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爸爸总爱和我说要我做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爸爸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家风的个人心得体会 篇12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精神道德的沉淀,是世代传承、经久不息的文化品格。家风纯正,社会风气才能积极向上。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要把做合格党员的要求融入家庭文化建设,推动党员干部自觉立好家规、正好家风、处好家事、管好家人,涵养优良家风,促进党风政风。
重表率,做清澈家风的“领跑者”。党员干部正家风,首先就是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为家人做表率。要充分认识家风和党风、政风、民风的紧密联系,树信念、强党性,培养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只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行得正、坐得端,常怀敬畏自省之心,带头遵纪守法、勤政爱民,表里如一地践行党员干部应遵循的要求和准则,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以优秀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人格魅力赢得家人尊敬、信赖和支持,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引领清澈家风。
重规矩,做严实家风的“定立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家庭为人做事的规矩。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正方能作风正,建设严实家风,是党员干部的职责和使命。要在清正家风上下实在功夫,管好家里的人,立好家中的“法”,对家人严格要求,防微杜渐,做到从严治家、公私分明、公权为民。与家庭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家规家训,引导教育家人牢记党纪国法,提高认识水平,明辨是非曲直,抵制歪风邪气,在相互关怀、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中逐步形成风清气正、从严从实的良好家风。
重传统,做敦厚家风的“继承者”。中华民族历史灿烂悠久,有着千百年重视家风的传统,孕育了许许多多至今依然影响深远的优秀品质和良好家风。从古到今,历代先贤、名人大家大都十分看重家风家训,忠义并举、勤俭治家、谦诚礼让、敬老孝亲等,这些家风家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营养,历久弥新,被代代人称颂和弘扬。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也用他们鞠躬尽瘁、一心为民的情怀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后人留下了动人家风和磅礴的精神力量,党员干部要传承这些好家风,用家风教育和感染每一位家庭成员。
重纳新,做新型家风的“开创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前传统的家庭文化受到各种新变化的冲击,家风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弱化,然而面对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的现实,在当今“小家庭时代”,重拾家风尤为重要。“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党员干部要带头开创新型家风,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剥离落后保守,倡导开放多元,将传统家风融入时代精神内涵。只有每个家庭都散发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社会才能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上一篇:党课学习心得通用7篇
下一篇:清明节心得体会【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