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精彩14篇
袁隆平以科技助农,推动粮食安全;吴孟超专注医学,救治无数生命。二者的奉献精神值得学习与传承,如何更好地践行?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5月22日——今天是个沉重的日子。中国一下子失去了两位国士。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今天13:02逝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也于今天13:07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两位院士,对国家做出的贡献,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知道,尤其袁隆平院士,让国人免于挨饿也不过三十年的光景,作为现在90后00后也许没几个经历过饿肚子,但是老一辈的感受是很深的。袁隆平院士90岁高龄的人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奋斗,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什么理由偷懒?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相信袁隆平院士会活在心中,打上白米饭那一刻,就会想起这碗米饭是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经过多少次实验研究才有今天米粮充足。
致敬[作揖]天堂没有烦恼,两位院士一路走好!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2
5月22日13时许,在相距5分钟的时间里,吴孟超、袁隆平两位科学巨匠先后离我们而去。一位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国际肝胆外科的著名专家,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一位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双星辞九州,国家失栋梁。一时间,天地动容,举国悲伤。悼念吴孟超、袁隆平消息在各类传播平台上轮番播出;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敬仰之心、悼念之情、缅怀之意,上海、长沙所有花店里的菊花、百合被全国各地为两位科学巨匠献花的人们订购一空,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断货现象;网友们发表的悼念诗词、祭语、追思、生平介绍等亦是铺天盖地。不难看出,这些远远表达不了人们的悲伤之痛、缅怀之情。应该说,人们如此潮涌、动容地悼念、缅怀两位科学巨匠的场面是久违了的,这一幕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振兴的华夏脊梁,听到了国家强盛的铿锵脚步,感到了人们价值理念变化的进程,也品味到了人们价值崇拜的理性回归。
把梦想写在民族复兴的史册上
建国初期,中国肝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而国内肝癌防治领域一片空白,外国专家更是断言“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吴孟超听后,愤然写下“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个大字,立志将自己的奋斗方向与国家需要结合在一起。从此他下定决心,要把中国这顶“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去。“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正是这种把梦想写进民族复兴史册上的志向,鞭策他一生完成多个肝胆外科“世界第一例手术”。直到退休前的几个月,96岁高龄的吴孟超还为病人切下10公分大的肝肿瘤。“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看门诊、做手术,为更多患者解除痛苦,直到做不动的那一天。”
同样,袁隆平院士也多次说到自己有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他绘声绘色地向人们描述这个梦想:“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样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两位巨人把梦想写在民族复兴史册上的经历启示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把自己的梦想与国家的强盛、民族的需要连在一起,才是有价值的。
为民谋利才能为民所戴
“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人”。这是吴孟超在业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句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医德写照。“为医之道,德为先。”“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这位国之大医,时时刻刻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当好医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袁隆平说“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带着这种思考,他把“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为了这个追求,700公斤、1500公斤……他屡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并在自己90岁生日之时,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了公斤的纪录!
我们从吴孟超、袁隆平这些共产党人身上再次体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他人谋幸福”的政治信仰。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举过头顶,人民群众都会真正地信任你,爱戴你,拥护你,并在关键时刻保护你,这仍然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所在。作为一个执政党来说,这种价值观永不过时。作为一个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由共产党执政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新格局,这种价值观更应提倡。
崇拜与追求偶像或将重新在开放代心中定位
从昨天中午噩耗传来那一刻起,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科研楼下设置的灵堂前,雨中排起了长长的前来吊唁吴孟超院士的民众队伍;5分钟之后,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外,自发为袁隆平院士送花的市民们队伍排到了两三公里。为了给袁老献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市民们排队肃穆等待需要30至40分钟,甚至是一个小时,鲜花堆成了塔山。
追求什么,崇拜什么,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是思想战线一直论战不休的话题,消极、低俗、甚至是虚无一直被一些公知们以“大众口味”来混淆视听,引导人们特别是开放代(80后、90 后、00后等)盲目崇拜、追求偶像,八卦、绯闻成了人们的谈资,严重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误导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我们从悼念缅怀两位科学巨匠的人群中不难发现,这种崇拜与追求或许在人们心中在重新定位:贡献社会才能赢得尊重。袁隆平、吴孟超,一稻济天下,肝胆两昆仑。他们一个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为国尽忠;一个将论文写在患者的心坎上,“救治病人是不该怕承担风险的,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禁区永远是禁区。”以医者仁心拯救苍生。正如吴孟超退休时感言:“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难道这些不正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璀璨明星吗?不正是我们实现个人梦想所崇拜和追求的强国富民的明星吗?
吴孟超、袁隆平,两位国之大师,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明亮永恒。
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3
袁隆平:一稻济世 万家粮足
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特地摘来青翠的禾苗,放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前的空地上,寄托无尽的哀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生护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今年4月初,91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
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吨、12吨、吨、15吨的目标。20xx年,又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院士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xx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xx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20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一直以来坚持亲自带博士,坚持定期组织课题组研讨和会议,坚持亲自给研究员、普通学生等讲解最新的前沿科技。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如今,在他的身后,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担当起振兴中国种业的重担。
在位于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很多新来的研究生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都是在稻田。“袁老师经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师李建武说,“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
2009年春,本科即将毕业的李建武正在海南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实习,恰好赶上袁隆平院士来查看稻田。在田间,一块长势出众的稻田吸引了袁隆平院士的注意,他立即问身边人这块田是谁种的,大家便把李建武推了出来。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本科毕业的李建武从很多博士、硕士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这永远激励着我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李建武说。
“您去往了星辰,化作那颗编号8117的‘袁隆平星’。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完成您未竟的事业!夜空中最亮的星,将指引我们前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杂交水稻》杂志副主编胡忠孝说,自己出生于湖南郴州莽山山区的农村,是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激励着他选择了农学, 激励着他一直向着杂交水稻的前沿探索。“袁老师有一个著名的禾下乘凉梦,那是我父辈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胡忠孝说,“中国的农民养活着14亿人口,我们有责任为农民多做点事,做袁老梦想的践行者。”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文明志:全体干部职工将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继续追逐“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拼搏,开拓前进。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4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与吴孟超院士先后辞世,无数国人在各种场合自发地表达悼念之情。而追悼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年轻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位科学家身上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正在被新一代年轻人用心体会,并努力传承。你心目中的科学家精神是什么样?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在1630名14-35岁青少年中,进行的一项科学家精神专项调查显示,了解到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后,%的受访青少年表示非常受鼓舞,会因此立志当科学家。%的受访青少年明确表示,会将袁隆平、吴孟超等著名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受访青少年眼里的科学家精神主要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敢于创造、勇于实验(%),坚持不懈、不断突破(%)。
受访者中,90后占%,95后占%,85后占%,00后占%。
%受访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哀思
调查中,几乎所有受访青少年都参与了对吴孟超院士、袁隆平院士的追悼。具体说来,%的受访青少年亲自参与送别、吊唁,%的受访青少年送鲜花、挽联到现场。
更多青少年是在互联网上表达哀思。%的受访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表达,%的受访青少年观看送别、追悼等仪式,%的受访青少年在网上献花送别。
湖南长沙00后黄淑瑶5月22日早上打开微信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在转发袁老去世的消息,当时整个人都愣住了,感到不可置信。之后没多久看到辟谣消息,又和朋友一起吐槽散播假消息的媒体,还挺庆幸虚惊一场。然而到了下午,看到权威媒体发了袁老去世的消息,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也跟着转发了表达哀思的朋友圈。
“对于我们这些00后而言,袁老是活在教科书里的传奇人物,我们从小都是听着他的事迹长大的。上一次看到新闻报道,还是袁老带团队研究海水稻。”黄淑瑶说,后来又看到吴孟超院士去世的消息,一日双星陨落,真的让人心酸又不舍。“这几天我打开知乎、微信、微博等,都能看到怀念二位先生的文章。生前身后,能得到这么多民众发自内心的爱戴,我觉得他们是非常了不起的”。
80后科研工作者孙兆林看到新闻时,也感到非常震惊,一个家喻户晓写在课本上的人物就这样离去了,一时间难以接受。“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对二位院士最好的祭奠”。
了解到袁隆平等科学家的事迹,%受访青少年会因此立志当科学家
基础科学研究生、90后杜松涛也是湖南长沙人,如今正在外地上学,他非常遗憾没能去现场送别袁老,“感到怅然若失,像失去了什么一样”。他觉得,自己只能做好本职工作,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将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传承下去。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这句话让90后教师钟晴印象深刻,“年轻一代的国人还会延续着袁爷爷的梦想和精神,时刻准备着破土而出”。
“我现在已经走在科研这条路上了,离成为一名科学家还有很长距离。” 孙兆林说,希望以后能顺利做出更多研究成果,能够像前辈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
了解到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后,%的受访青少年表示非常受鼓舞,会因此立志当科学家。%的受访青少年表示不会。还有%的受访青少年表示还不确定。
有人问袁隆平,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袁隆平回答:“我没有什么秘诀,我是有经验,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
重温袁隆平这段给青少年的寄语,黄淑瑶说,我们现在不缺聪明人,但缺的是脚踏实地、坚持做一件事的人。要沉得住气,不要太浮躁,不要精致的利己主义。
“互联网时代为年轻人获取知识提供了空前的便捷,但最可靠的还是自身的努力。坚持不懈、辛苦劳作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石。”杜松涛说。
对于这句话,钟晴也很有感触,她觉得,努力学习、打好基本功十分重要。时代风起云涌,不缺乏机会。但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你是否准备好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辛苦的准备工作,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受访青少年表示会将袁隆平、吴孟超等著名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
有人说,这是一个网红的时代,年轻人追逐很多明星偶像。但当巨星陨落,我们得以看清什么才是年轻人真正、永远的偶像。调查中,%的受访青少年明确表示,会将袁隆平、吴孟超等著名科学家作为人生偶像。
黄淑瑶觉得,把他们当作人生偶像是很正常的事,“真正为人民作出贡献的民族脊梁,难道不应该被人民爱戴吗?”他们身上舍己奉公、脚踏实地、努力钻研、勤勉工作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
她一直记得袁老当年写给妈妈的信,“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黄淑瑶感叹,他也是一个儿子,一个活生生的人啊。就是这样的人,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可以说功在千秋。吴孟超院士也让人感动,一生救治病人无数。看媒体报道,他直到去世前两三年,仍坚持每周最少3台手术。他们这样的科学家当得起一句“先生千古,国士无双”。
90后学生陈凌升眼里的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我当然希望传承这样的科学家精神,不论是做研究还是在其他行业,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在受访青少年看来,主要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敢于创造、勇于实验(%),坚持不懈、不断突破(%)。
接下来依次是:求真求实、严谨理性(%),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保持好奇心、不断创新(%),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等。
作为科研工作者,孙兆林希望将这些精神继承和传递下去,科学研究讲求实事求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才能得到结果。面对实验中的错误和汗水,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像袁老深耕于田间一样。
“我希望传承这样的精神,也希望我的学生们可以继续传承下去,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添砖加瓦。”钟晴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冲 实习生 陈文琪)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5
老年人犹如瑰宝,是我们生活的参考,特别是在工作中,单位的老同志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年轻干部不知如何处理棘手的工作难题时,能够给年轻干部许多简单而又有效的经验。故而,做为年轻干部,我们要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多学多问,向老同志取经,这样才能让自己从容不迫地解决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得心应手地完成工作。
近日,我们也痛失了两位国之栋梁,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奉献在让人们可以有饱饭吃、不挨饿这件事情上。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吴孟超院士是我国肝胆外科创始人,在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治病救人七十八载的他,直到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手术室、门诊和病人的病床前。他们一生奉献,是我们瞻仰和学习的典范。
1.学习赤子之心,不忘初心服务群众。老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对党对国家的至忠至诚,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这些不是一种强行的情感要求,而是一种自发的爱同胞,爱文化,爱国家的真情流露。我们要不骄不躁,做好人民公仆。少一点对基层工作的艰苦繁杂的抱怨,多一些对百姓群众的冷暖疾苦的牵挂;少一点对繁华都市的纸醉金迷的欲望,多一些对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的纯粹;少一些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的谄媚,多一些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努力。
2.学习勇担责任,增强工作组织能力。单位的老同志有着坚持创新引领,开阔工作思路的本领,他们坚持学习,将新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出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的作用。这是年轻干部所缺少的,因此,年轻干部要敢担责任,做好工作,遇到具体工作难题不退缩,不回避,多学多问,积累经验,善用自己创新思维和方式,结合老同志优秀经验,解决难题,完成工作。
3.学习实干作风,增强狠抓工作落实能力。老同志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斗争精神,勇于面对棘手问题和风险挑战,敢于较真碰硬,能坚定不移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懂得如何和群众打交道,年轻干部要向老同志一样,用过硬的工作作风,去抓每一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同时,也要像老同志一样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多深入多深入基层、多深入一线,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第一手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年轻干部要多向老同志学习,注重学用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理论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将创新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工作思路,利用创新理论来破解工作难题,做好本职工作。
有经验的老人做事叫人放心,而青年人的干劲则鼓舞人心。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才能行的远,干的精。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6
5月22日13时02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短短5分钟,双星陨落,举国哀痛。5月23日晚20:00,文化传播学院20级应用英语一班、二班、三班,为缅怀两位院士的逝世,重温先辈生平事迹,继承先辈精神,向伟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缅怀,在主教楼106开展了悼念活动。
首先,同学们采用PPT、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学习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体会他们的家国情怀。
随后,全体起立,怀着一颗崇敬和感恩的心,为袁老和吴老默哀一分钟。
侠之大者,国之仁士,英雄虽已逝去,但英雄精神犹存, 两位年过九旬的国士,一位让中国人“填饱肚子”,另一位一生写满了“拯救”二字,他们用一生的奋斗和坚守让我们过上“医食无忧”的日子,诠释了国士的责任和担当。谢谢你们曾经来过,愿这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致敬缅怀,一路走好!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7
吴孟超先进事迹
传奇一生
17岁回国遭遇“手印”耻辱“吴老以挽救无数病人的生命创造了奇迹,而他自己传奇的一生,本身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吴老的领导,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刘振全在报告中说,1939年,年仅17岁的吴孟超放弃去英国读书的机会,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
吴孟超回国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刻骨铭心。当时他途经越南西贡,要中转签证,白人在入境表上签个字就过去了,吴孟超准备签字时,却被法国签证官大声喝住:“你不能签字,你要摁手印!”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吴孟超说:“我是读书人,我能签字。”对方说:“这是规定,黄种人一律摁手印。”吴孟超大声说:“我是中国人,我有权利写自己的名字!”对方说:“不摁手印,你就滚!”急切想回到祖国的吴孟超,含泪摁下了屈辱的手印。
吴孟超说,他一生醉过两次酒,一次是抗战胜利,一次是上海解放。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一洗他心中“摁手印”的屈辱,深感做主人的自豪。吴孟超后来回忆说,自从见到了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他就对共产党特别崇敬,立志要当一名解放军的外科医生,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吴孟超一生以自己是一个医生、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他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更是用实际行动捍卫这个信仰。
战斗一生
89岁老人每年做200台手术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护士长程月娥与吴孟超是同事,在昨日的报告会上,程月娥在讲述吴老事迹时数次哽咽,听众席上,每隔五分钟就有一次热烈的掌声。“吴老作为一名肝胆外科专家,手术室是他活动的主要舞台,是他与病魔争夺生命的主战场。我有幸从1986年开始,担任吴老手术的器械护士,配合他做了5000多例手术。
在25年的接触中,吴老在手术台上展现出来的风范和精神,一直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程月娥说,吴老今年89岁了,现在每年还做近200台手术,在很多人听来,这绝对是个传奇。为此,程月娥曾劝过吴孟超:“吴老,您啥样的奖励和荣誉都有了,干嘛还要这样辛苦自己?”而吴老总是笑笑回答她:“我从二十几岁做手术,已经几十个年头了,习惯了这里的氛围,甚至气味,只有站在手术台前,我才觉得踏实,才觉得自己还年轻。”也确实有些神奇,吴老一上手术台,就像换了一个人,平时握笔都有些颤抖的手,一握住手术刀就不抖了。
不过年龄还是不饶人。有一次,手术结束后,程月娥扶着疲惫的吴孟超坐了下来,看着吴老湿透的手术衣,微微颤抖的手,轻声问他:“累了吧?”吴老沉默片刻,叹口气说:“唉,力气越来越少了,确实累了。”程月娥说:“累了就少做一点吧!”
吴老说:“你看这个病人,才20岁,大学刚读了一年,多可怜,再累也得做啊!小程啊,我的有生之年怕是不多了,如果哪一天,我真在手术室里倒下了,你不要慌张,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住给我擦干净些,别让人看见我一脸汗水的样子。”
程月娥报告到此处时,主席台上的何事忠部长与大家一起,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大礼堂内也响起了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
一代宗师
带出千余“吴氏刀法”传人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院士王红阳是吴老的得意门生,昨日也莅临报告会。她介绍,吴老自编教材,亲自示范,把他独创的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学生,带出了一千多名“吴氏刀法”的传人。
1978年,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国家恢复了研究生招考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还是有些顾虑。吴老却立即提出申报肝胆医学硕士点。一向支持他工作的老伴,劝他再等一等。吴老激动地说:“我等这一天等了十来年,事业急需人才,不抓住这个机会,要后悔一辈子!”他第一批申报了硕士点,第一批申报了博士点,第一批申报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为了鼓励创新,吴老用个人积蓄的30万元和
社会各界捐赠的400万元,设立了“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这是国内首个、也是最大的肝脏外科专项基金,如今总额已有1000多万元。2006年,吴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又把胡主席颁发的500万元、总后勤部奖励的100万元全部拿出来,用于奖励和资助取得创新成果的学生。
开明的师长,良好的条件,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华。2000年以来,吴老带领的团队,取得了56项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了10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6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一种信念
生命没有贵贱尊卑
“谁能出钱救我,我愿‘典身’10年!”2004年,许多媒体曾有过这样1篇报道。报道中的主人公,就是现在湖北省随州市农村信用社职员王甜甜。
在昨日的报告会上,王甜甜介绍,七年前,她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读书,体重莫名其妙地增加。后经确诊为肝脏中部长了个血管瘤,快有排球大了。肿瘤的位置被很多血管包着。如果动手术,一旦发生大出血,生命堪忧。如果不动手术,生命也可能随瘤体血管破裂而结束。为了治疗,王甜甜的家人跑遍了大小医院,得出的结论是“做肝移植,要30万元”,但王甜甜爸爸的工资每月只有一千多元,妈妈到北京打工就是为了挣钱供她读大学,他们一家很难凑到30万。
就在王甜甜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个好心人在网上留言:“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个吴孟超教授,他也许能让你起死回生。”甜甜看到了一线生机,连夜赶去上海,最先接诊的是姚晓平主
任,接着见到了吴爷爷。吴爷爷听完叙述,看完片子,拉着她的手和蔼地说:“你叫甜甜?”她点点头。吴爷爷说:“甜甜,不要怕,咱们一起和病魔斗一斗,相信会有办法的!”吴老组织了多次专家会诊,最后决定:不做肝移植,就用手术切除肿瘤。2004年9月24日,这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却以“再生”的含义,深深地刻在王甜甜生命的年轮里。82岁的吴老与69岁的姚晓平主任共同主刀,经过10个小
时手术,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成功地摘除了王甜甜肝脏的肿瘤,切除下来的肿瘤有排球那么大,足有9斤重。“是吴爷爷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王甜甜在报告中,动情地说道,在患者心中,吴老是一个可以托付生命的人。他尊重每个生命,不离不弃,真正做到了超越血缘亲情,不分贵贱尊卑。
一个承诺
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作为一名医生和老师,看病、治病、做学问、带学生,是我的本职工作。有许多同行,他们做得比我好。我们有不少新的技术,就是向同行们学习的。”吴老昨日在报告会上介绍,回顾他的一生,他常常问自己,如果不是选择了跟党走,如果不是战斗生活在军队这个大家庭,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呢?可能会有技术、有金钱、有地位,但无法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含义有多深,共产党员的分量有多重,解放军的形象有多崇高。他发自肺腑地感激党、热爱党,发自肺腑地感激军队、热爱军队!
“有人问我,你这一辈子不停地看门诊、做手术,会不会觉得很累,有没有感到很枯燥?我的体会是: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做他愿意做、喜爱做的事情,是很愉快的。”吴老说,从拿起手术刀、走上手术台的那天起,看到一个个肝癌病人被救治,看到一个个肝病治疗禁区被突破,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在医生这个岗位上,他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人生的意义。
吴老说,回想走过的路,非常庆幸自己当年的四个选择。选择回国,他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他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跟党走,他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选择参军,他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
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他这几条路走对了,就是秘诀。
“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是我入党和从医时作出的承诺,我将用一生履行这个承诺!”吴老最后说。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8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三国时期蜀相诸葛孔明为报先主刘备知遇之恩在《后出师表》中饮泪成书的一句肺腑忠言,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战位有高低,使命尽相同。21世纪的今天,吴孟超同志作为我国医疗科学战线的一面旗帜、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同样被今人所传颂。古今对比,人活在世上一辈子,始终决定他的生命状态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亦或称之为一个人的主观心灵的力量驱动。我们站在今天,站在历史的当下,吴孟超先进事迹激活了我们对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他用自己的生命激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人类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做出了更加丰富的诠释,提供了更多价值的“附加值”。作为一名党员,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军人,他用一生躬行践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医生,他将一生凝结为以心献行以行献爱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国人,他用一生追求卓越的专注、矢志报国的信念、艰苦奋斗的实践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自强不息和一代人的高超胆识。
“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要站在手术台上;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国家肝胆外科事业作贡献。”这句阐释自身追求的朴素话语,是吴孟超同志作为一名医生仁心大爱的真情流露,是一个普通党员人生观心灵力量的真诚独白,更是一名军人为党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吴孟超同志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比肩去对照实践,但更多
的是让我们感受那种对党性的感悟,对境界的升华,对心灵的穿越,对智慧的启迪,对精神的点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要把学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内化为混合动力、外化为长效拉力,始终以他那种追求光明、爱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奉献社会、倾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忘我工作、不懈奋斗的人生境界,甘为人梯、自强不息的使命意识,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不竭动力和常青载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我们学习吴孟超同志为党尽忠、为祖国奉献、为军队立功、为人民服务的风范和精神,时刻以他的先进标志为人生坐标,以他的先进事迹为毕生榜样,瞄准优秀学习实践,贴近先进对照实践,成就模范努力实践。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不犹豫,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偏移,始终坚持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停步,始终坚持紧紧抓住主题扣住主线不松劲,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懈怠,自觉在具体工作中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以确切的讲,今天是吴孟超个人先进事迹,明天就是吴孟超集体先进事迹,现在国际组织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以后世界将推崇中国吴孟超效应或吴孟超定律。一言以蔽之,“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9
5月22日下午,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隔两分钟离世。13:05分,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13: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双星陨落,人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寄托哀思,沉痛悼念。
在世人眼中,袁隆平似乎永远伫立在稻田里。上世纪90年代,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在20xx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袁隆平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20xx年,袁隆平团队在十地启动“海水稻”万亩片种植示范,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20xx年袁隆平团队正式启动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和商业化运营,拟用8-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亿亩荒滩变良田”。
在外界看来,吴孟超同样从来没有脱下他的白大褂。从零起步,吴孟超带领同伴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为新中国肝胆外科奠定了基础,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无血切肝法,使肝癌手术成功率由16%提高到98%以上;他主刀世界第一例成功的中肝叶肿瘤切除术,使中国肝脏外科一跃而领先于世界……从医78载,吴孟超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他说,“我不过就是一个吴孟超,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职”。
时代会永远记住这两位为战胜饥荒、救死扶伤而奋斗终身的科学家。袁隆平、吴孟超走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毫无疑问,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何谓科学家精神?党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无论是袁隆平院士还是吴孟超院士,他们都以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开创性的研究,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对科学家精神作出了最生动的诠释。
近年来,一些学术腐败现象频频引起公众非议,让人大跌眼镜的奇葩论文更是屡屡出现。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一些研究者科学家精神的缺位密不可分。为了净化学术生态,也为了破除学术界“唯论文”的指挥棒,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纠正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促使学界建立正确评价导向,相关问题已有所缓解。但不管政策怎样调整,只有科学家精神真正根植于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心中,中国才会有更多的袁隆平和吴孟超,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对袁隆平、吴孟超等老一辈科学家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们身上的这份科学家精神传承下去,脚踏实地将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实践工作中,让科研归位于科学本身,并造福于更多的人。(评论员 杨建楠)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10
5月22日13时许,两颗巨星相继陨落。
一位是“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一位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一位悬壶济世救人病痛,一位为亿万人解决温饱。
两位都曾获得过国家最高荣誉的“90后”老人,值得所有中国人铭记。他们的人格光辉,点亮来时路,照耀后来人。
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和人民,敢解最难之问,敢踏无人之境。
人口多,耕地少,消除饥饿这一仗怎么打?“饭碗要牢牢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手上。”当面对国际社会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时,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就是中国回应粮食安全质疑最完满的答卷。
肝病大国,肝癌高发,手术成功率几乎为零的未知荒原谁来踏?从零起步,吴孟超带领同伴完成了我国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为新中国肝胆外科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在长达70多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是真正的偶像!更令人动容的是,名满天下之时,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保持着俯首低垂的姿态。
一位常称自己只是“一介农夫”,如同他手中丰收时节低垂的稻穗,他保持着耕耘者的姿态,最挂牵的还是那片稻田。有媒体报道称,前不久,袁隆平院士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坚持科研工作,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实施方案。
一位常说“自己就想当个好医生”,直到96岁高龄,他依然站在手术台上,一如往常,俯首关切着病患。吴孟超曾这样直陈心志:“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去,就让我倒在手术室吧,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两位老人带着科学梦想,离开了我们。袁隆平曾多次提到他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就跟我的助手一起坐在稻穗下乘凉。吴孟超曾经说过:只要我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被甩入太平洋,我还会继续战斗下去!
两位老人并没有离开,偶像的力量永远都在。袁隆平和吴孟超都曾寄语年轻人,“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是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
或许是巧合,两位老人都有一颗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小行星。5月22日,巨星陨落,但当后人仰望宇宙的时候,“袁隆平星”“吴孟超星”依然在守望着祖国。向真正的偶像致敬,你们的星光永在!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11
5月22日,中国在同一天失去了两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3:02,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逝世。13:0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
前后相隔仅五分钟。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全网充满了对两位国士的悼念和缅怀!
“死后重于泰山,名垂青史。”是对两位国士最好的礼赞。
一时间他们的生平事迹以及丰功伟绩也一一呈现在了大众面前,除了奉上我们崇高的敬礼和心痛缅怀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或许仔细拜读他们的故事,从中找点受教的东西修正后身才好吧。
大爱之下有大当
袁隆平从小生活在文化氛围浓郁的家庭里,母亲是知识分子,从小就给袁隆平进行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使得袁隆平能够阅读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在摇篮前讲哲人尼采的故事,使得袁隆平养成了日后能面对千百次实验失败的坚信和毅力。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局和兵荒马乱的年代,母亲多次带着他去农田,告诉他粮食多么重要。
在目睹了中国当时民不聊生、穷困潦倒的状况后,他在心中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要让中国人民都能吃饱饭。
「我有两个梦,一个梦是超级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接的子有花生那么大,叫做禾下乘凉梦;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是袁老曾经描述过的梦想。
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终生都在不辞劳苦地奋斗。几十年中,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不歇肩,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逆境,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大雨倾盆,他研究的脚步就没有停歇过,心中的念想燃烧得更为炽热。
从未真正退休过一天,90岁高龄的他还在亲自下田、指导工作。他说「我老了,但还有梦想等着我实现。我在与时间赛跑。」
袁隆平,足以担起「国士无双」。
袁隆平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上近25%的人口;他每年为世界解决了上千万人的吃饭问题,挽救了几亿人的生命。
袁隆平用他的一生,真正诠释了:「一粒小小的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
袁隆平的存在,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荣幸!
魔鬼技术,佛级医德
相比于袁老的出身,吴孟超国士的家庭背景就落魄的多,1922年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小孟超也因为严重的营养不良,直到三岁时才会走路。五岁大的吴孟超就随着母亲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了马来西亚,投奔在这打工的父亲。为了生活,六岁的吴孟超就开始在橡胶作坊里干活。八岁起,每天天还没亮就顶着油灯,光着脚,随着父亲去橡胶林割橡胶。
因为父母这一辈子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所以他们决定再穷也要供吴孟超上学。在当地进步华侨办的光华中学,吴孟超上午割橡胶,下午上学,并在此接受了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1943年秋天,吴孟超考取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从此,开始他的医学生涯。后来师从于“当代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我的一举一动他都写下来,非常勤奋,非常刻苦,非常聪明,对病人非常了解。”裘老曾连用4个“非常”形容他的得意门生。
跟在裘法祖身边学习了2年之后,吴孟超的手术做的越来越像老师了。1956年当他转为主治医生开始独立工作时,吴孟超想到自己该怎样发展,裘法祖指点说:中国的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正是裘老指点出了中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吴孟超也终生感激着这位比他大了8岁的老师。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说”,裘老的教诲,吴孟超至今也没忘,“正是裘老的精神品质,一直鼓励着我走到现在,他怎样要求我,我也是怎样要求我的学生的”。
吴孟超把肝脏掌握的太透彻了,他熟练的就像那个可以解牛的庖丁,闭着眼睛就能摸出肿瘤的占位和其他脏器的位移。他的手术技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晚辈的医生们称为“魔鬼级”。
快,准,狠。 ———在吴孟超的手上,诞生了享誉中外的“吴氏刀法”。
“不能把‘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抱着这个为民请命的佛德大爱,吴老一生兢兢业业。
吴孟超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
他主刀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
他翻译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专著,
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他也切除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36斤的肝海绵状血管瘤,
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镜下直接摘除肝脏肿瘤的手术,
他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
他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设立以来医药卫生界第一个摘得该奖项的科学家,他有力地说道:“我会把一生的精力贡献给医学和科学!”
“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吴孟超
“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就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最大的幸福。”
这就是大医大德大爱的风范!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从医70多年来,成功救治了万余名患者。尽管这在世人眼中已是天文数字,他却常感慨地说:“我老了,能工作的时间不像年轻人一样多了,所以更要争分夺秒!”
他首创肝脏外科“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和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
完成了以世界首例中肝叶肿瘤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创造切除肿瘤重量最大、肝脏手术年龄最小、肝癌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等世界纪录。
他主编出版专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0多篇,先后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24项,
2005年成为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医学界第一人。
他开辟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新领域,主持创建世界最大肝脏疾病研究诊疗中心,在肝癌信号转导、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迈向世界领先地位。
今日,由他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早已屹立在上海安亭,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
两位国士走过的路,大概可以总结以下几点共勉:
1、不论出身如何,人生中你要找到一位启蒙你开智的导师。
2、努力练就一身本事。
3、心怀大爱,为民请命,你的眼界才会高,理想才会大,做出来的成就自然多。
4、珍惜时间,活到老干到老。
5、淡漠名和利,不为自己的私人欲望打拼,你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走的更远。
比如马云,当初创办阿里也是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一霸的局面。
现在年轻人,大多都在为自己如何腰缠万贯,如何住高楼开洋车,如何出人头地而苦苦打拼,不能说对与错,只是提个建议,如果我们把格局放大一些,看看有哪个领域或哪个方面还需要我们做到更好,才能为人民为国家谋福利?
这样等我们百年后虽然不能与两位国士相提并论,但起码不会死后轻于鸿毛吧。
这辈子也就值了!
共勉!
以上是有关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的全部内容。袁隆平和吴孟超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业人,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而不懈努力。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12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同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伟人虽然逝去,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以他们命名…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袁隆平吴孟超事迹心得体会》,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同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伟人虽然逝去,但他们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以他们命名的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和编号17606的“吴孟超星”将永恒照亮伟大梦想前行的道路,蕴含其中的“伟大精神”和力量也必将指引更多的人接续完成他们的“梦想”。
以“父”为名,为爱而生,前进的动力是国家和人民。袁隆平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吴孟超院士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为了让人民远离饥荒,打破“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质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中国“种子”。“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医者父母心”,吴孟超视病人如亲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出发点,他们满腔的热血、激情和成就,生动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以“梦”为马,为之奋进,前进的利器是探索和创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当时主流学术界普遍认为水稻没有杂种优势时,拥有“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没有在权威面前畏缩,在挫折面前颓废,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同样,在肝脏还属于手术禁区的年代,吴孟超想要摘掉戴在中国人头上的“肝癌大国”的帽子,经过探索钻研,创造性地提出“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推动中国的肝病医学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科学技术愈加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需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需要大力弘扬他们身上的这种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就要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献身科学,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以“情”为笔,老当益壮,前进的能量是理想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正是对水稻事业的远大追求和责任,90岁高龄的袁隆平仍坚守在一线,“不在家,就在试验田;
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吴孟超从医78载,直至96岁还依然每周出门诊、做手术,他用一生为理想去奋斗,就像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伟大梦想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定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必定要有“十年磨一剑”“甘坐冷板凳”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必定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执着献身和必胜精神。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就需“双星闪耀”,时刻给予年轻一代榜样的力量。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13
吴孟超先进事迹
60年前,他搭建了我国第一张肝脏手术台,从此再也没有离开;年届九旬,手中的柳叶刀游刃肝胆,精准不减当年;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在“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中,一生与患者肝胆相照的吴孟超院士以德才兼备的大医风范当之无愧地获选。继2006年1月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这位至今依然坚守在医疗一线的老科学家再一次感动了中国。
吴孟超奠定了我国肝脏外科解剖学基础,开创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带领中国肝脏外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更加让人感动的是,他始终将裘法祖老师的教诲装在心里,为将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可以不顾个人的荣辱得失。他每每向学生强调:“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他每次接诊,都与病人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冬天查房,他总是先把自己的手捂热,再去触摸病人的身体,还常常用额头去感觉病人的体温。做完检查,他也不忘顺手为病人拉好衣服,掖好被角,摆好床下的鞋子。每年大年初一,吴孟超都早早地来到病房,给住院病人一一拜年,送上新春的第一声祝福。他还在医院里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
很多人觉得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吴孟超事业的顶峰了,可这位身板硬朗的老人丝毫不肯停步,又联合汤钊猷、顾建人等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发病机理与防治”的建议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目前,他正在领导建设“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和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新院,打造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他说,过去的自己是一个实践者,现在的自己更是一个肝脏外科未来事业的“搭台人”,而他的同行们则敬佩地称他为“无影灯下的常青树”。
袁隆平和吴孟超的心得体会 篇14
5月22日13时许,两位“90后”巨星陨落,一位是为亿万人解决温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位是悬壶济世救人病痛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他们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学习袁隆平院士、吴孟超院士逝世心得作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5月22日13时许,两位“90后”巨星陨落,一位是为亿万人解决温饱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位是悬壶济世救人病痛的“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他们的贡献到底有多大?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千百年来的温饱问题,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肝胆外科之父为新中国肝胆外科奠定了基础,使我国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在长达70多年的从医生涯里,拯救了超过16000名患者的生命。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他们敢入无人之境并登峰造极,做到首屈一指;
他们敢于“做梦”并用实际行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毕其一生,科学报国,挺起国之脊梁;
他们一生淡泊名利,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斯人已逝,重于泰山,精神丰碑永存,星光璀璨,将创新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人,值得后浪传唱,汲取智慧力量。
“蜡炬成灰泪始干”,涵养淡泊明志、无私奉献的无我境界致敬双星。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无我为半径、祖国为盘面、实干作画笔,擘画同心圆、实现中国梦。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袁隆平、吴孟超、邓稼先、程开甲、黄大年等大批各个领域的专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不计得失、不求回报、接续奋斗,真诚无私地奉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燃烧自己照亮漫漫前路,构筑起新时代万里长城,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赓续优秀基因,便是对先烈最好的致敬。
“宝剑锋从磨砺出”,厚植止于至善、开拓进取的卓越追求致敬双星。袁隆平曾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我最大愿望是这个饭碗要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一生深耕细作、止于至善,从造梦到逐梦再到圆梦,耄耋之年仍开拓进取,研究出海水稻、沙漠稻,为世界贡献不朽功绩。当今仍存在前沿科技“卡脖子”问题,存在技术封锁,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现实与理想的鸿沟,需要后浪精益求精的实干来逾越。发扬甘为孺子牛、争当拓荒牛、愿做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永葆止于至善的卓越追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追思双星的先进事迹,重温双星的精神遗产,汲取智慧力量,明晰前行之路,开拓奋进,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时代后浪需涵养无我境界与厚植卓越追求,将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定能实现!
上一篇:神木两会心得体会精选1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