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专项活动之“强化市场意识”心得体会
强化市场意识有助于提升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解放思想专项活动之“强化市场意识”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解放思想专项活动之"强化市场意识"心得体会
迈进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面对新形势、新定位和新要求,我们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遵循和强化市场意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我们在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的拓面升级以及措施转变,实施补链延链,让更多农户"嵌入"帮扶链,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增加农民的收入,放大帮扶措施的"溢出效益",让广大农民分享收益。近期结合解放思想案例"强化市场意识",我反复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我省的讲话精神,深学细悟"山东枣庄小石榴撬动大产业"、"河南临颍县拥抱市场打造零食之都"案例,学习到了省外先进地市在遵守市场规律,实现产业多元长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头脑风暴、激发了思想共鸣,对下步解放思想、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有了很大的启发。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应朝着"解放思想"持续努力,深刻领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壮举,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对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全面部署。为确保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对摆脱贫困的县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完成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等重点任务,逐步实现由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换,也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各项工作,做好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二、应朝着"两个缩小"持续努力,推动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XXX强调,"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在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上多想办法"。今年1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局局长会议上,再次强调要"不断缩小脱贫群众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缩小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山东枣庄小石榴撬动大产业"的解放思想案例也是通过做强农村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户增收致富的。因此,千方百计促增收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核心要求,应重点要抓好"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
一是培育提升产业,这是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产业是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XXX强调,"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立足农业农村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二、三产业,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要选准发展方向。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在继续巩固提升普惠性产业项目带动的同时,要重点在高附加值、高收益率回报的特色产业项目谋划和建设上下功夫。要选好经营模式。因地制宜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干、村企合作一起干、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干等方式,探索帮扶产业多种实现模式。要健全联农机制。持续健全完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把农户嵌入产业链,推动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吸纳用工等多种形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群众在主动发展和积极参与产业项目建设中更好的受益,增加农户生产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二是积极扩大就业,这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现实途径。要按照"一稳"、"两拓"、"两创"、"两提升"的就业帮扶工作要求,聚焦"稳输出、拓渠道、提能力、优服务"4个关键环节,努力让更多的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要及时落实就业交通补助、生产奖补、培训补贴、公益岗位等政策,对帮扶企业、车间及时落实奖补政策,切实拓宽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就业增收不渠道,让脱贫户和监测户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当前要重点关注因疫回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劳动力安置,坚持动态摸排,掌握回流底数,逐一落实好就业帮扶措施,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三、应朝着"和美乡村"持续努力,扎实有效推进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一要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县域统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类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域文化特色和不同类型村庄特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村庄改造。二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工程、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化程度。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聚焦"整改完善、稳进提质"推动农村厕所革命,聚焦"协同治理、分类推进"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聚焦"补齐短板、提升水平"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聚焦"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推动村容村貌提升。三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乡村治理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社会工作、群众工作,要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思路推进相关工作。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健全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深入推广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推进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深化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推广试点经验做法,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四要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既要着眼长远、久久为功,也要立足当下、聚焦重点。加强常态化宣传引导。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党的XX大精神进农村、进农户。增加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保护和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针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加大治理力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四、应朝着"两个确保"持续努力,让脱贫群众享受更稳定的帮扶政策。20xx年以来,国家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紧盯"两个确保",保障帮扶政策的稳定。即"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稳固提升"。各有关部门应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通过暗访督导、专项排查、部门预警、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查缺补漏,及时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确保始终"动态清零"。要进一步完善脱贫地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义务教育保障、健康帮扶、小额信贷、兜底保障等政策的落实,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提升。
五、应朝着"守牢一条底线"持续努力,让全省防返贫监测机制更健全更完善。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任务,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我们要继续综合运用"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三种方式,重点加强三类监测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集中排查和动态监测,对各地排查出的监测户,结合实际,组织县区有针对性的落实小额信贷、公益岗位、产业项目、技能培训等具体帮扶措施和帮扶政策,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织密筑牢防止返贫致贫保障网,确保"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