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心得体会精编3篇
中学数学课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全面发展。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中学数学课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中学数学课心得体会 篇1
11月19日,市教体局组织的百人赛课之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在济渎路学校举行,我去听了其中的两节数学课。现将其中亮点总结如下:
亮点之一:和谐的气氛,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知识结构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与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本次展示课,老师们都有一手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营造和谐气氛的绝活。例如:马毛妮老师的脑筋急转弯,既轻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缓解了师生的紧张情绪。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愿意与我们交流,我们讲的知识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心里,课堂效率才能更高。我想对于所有的新接手班级,应该也都是先与学生确立这样一种关系,所谓开好头。
亮点之二:让学生自发提出问题。例如:烙饼问题中,给出条件之后问学生:“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就更积极地去思考解决办法,培养了其发散思维。
亮点之三: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在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地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空去体验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本次活动的展示课,老师们做得尤为突出。烙饼问题中让学生的一双手当饼,课桌当锅烙一烙,学生能深切体会当时的具体情景,更直接的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印象也会更深刻。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体会两个图形其实是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就可以是底(长)×高(宽),更一目了然。
亮点之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烙饼中烙3张饼时,学生讨论完后,让其到黑板上交流具体想法;之后的4张饼、5张饼都是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达到了交流互助的目的。生教生学生能更平等地倾听、交流。有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纵观两堂课,两位教师的四个教学环节不是随意组合的。而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教育教学价值,各种数学思想分层次、分步骤地借助素材的探讨进行渗透。尽管她们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有所不同,但都能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学会了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能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感受“用数学”的愉悦,令我们徜徉在别具异曲同工之妙的教学生态中,尽情地享受殊途同归之效。
中学数学课心得体会 篇2
10月29-31日,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和评比活动在会东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赛课活动。本次评比共有来自全县各地的30多位教师到场观摩,比赛中,人教版版本教材展示。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接触了全县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感受颇深,下面谈几点收获。 第一、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流畅。
以前我所听到的优质课的展示都是在课堂上,但这次通过说课能够完全感受到每节课教师备课时所要做的准备,如会东中学的徐明星老师在讲等腰三角形应用时所做的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过程中,对等腰三角形概念与表示方法有什么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整个课程经历了回顾复习,引出问题;合作互动,解决问题;构建模型,分析问题;归纳小结,反思提高;达标检测,省定落实;布置作业,分层优化六个环节,给人的感觉是自然完整流畅。我想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这么好正是因为他们“备好”教材,还“备好”学生,并且能够预设问题,正所谓:有美好的预设,才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参赛教师的语言精炼准确,肢体语言艺术性强,课堂形象好。
这次讲课的教师语言都非常准确,提问的意图指向明确。对学生的引导自然、评价中肯,言语中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我们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学生更是如此,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参鱼中学中学的王邦递老师是第8个参赛教师,他青春、阳光,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在课上语言温婉,亲切,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赞扬鼓励,肢体语言配合的恰到好处,及时的纠正、引导,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他对学生都能够给予的适时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第三、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垂径定理,《垂径定理》等都是从生活实际入手,提出相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次活动中,大部分的老师选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让学生体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过程。当然,在此问题上专家也提出“生活的现实”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与当前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要尽量避免人为编造。
第四、课堂上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发挥团队意识,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多位参加活动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是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之后再小组讨论、总结。但是也有专家质疑,每节课都有设计讨论吗?齐声回答问题也是一种方式。
第五、同行提问积极,点评精彩。
活动中听课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每节课下来至少有两个提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引发了的点评。平时我们的评课,指出问题的地方,各抒己见,各有道理,最后我们会觉得都好,但又不知道按谁说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课。这次,几位资深的专家对每节课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们的评课针对性强,客观,有理论支持,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赛课,我的感触很深,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数学的本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有数学的味道。精彩的课堂,专家专业的分析、总评,一节课内容虽然不多,但涉及了一章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加强运算技能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既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使我也能够达到这些精英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中学数学课心得体会 篇3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中,我能立足岗位,勤奋敬业,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新课标的出台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发展。
(二)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和独创性的培养
本学期教学在思维培养方面,我不仅从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而且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利用“八字方针”教学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思考,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敢于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简捷妙法,达到培养独创性思维的目的。
(三)让情境“活化”数学
1、让学生在合作情境中交流互动。
我通过小组互助学习,使伙伴之间通过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信息和启示,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和认识,促进学生顺利地自我构建知识和创造知识。
2、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近数学。
只有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有意义的数学。数学内容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增进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化的课程。比如:购物优惠题,火车钻隧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先让学生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其次引导或讨论方法,然后交流成果,最后练习巩固。
(四)注重教学评价实效
谁学会了表扬谁就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信息,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上一篇:外出观摩心得体会精彩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